《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

合集下载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电子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电子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电子教案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1 数据库概述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解释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区别与联系1.2 数据模型介绍数据模型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常见的数据模型,如实体-关系模型、关系模型等1.3 数据库设计讲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介绍实体-关系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方法第二章:关系数据库2.1 关系数据库概述解释关系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关系数据库的组成和结构2.2 关系操作介绍关系代数和SQL的基本操作讲解关系的插入、删除、查询等操作2.3 关系完整性讲解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的概念和作用第三章:SQL语言3.1 SQL概述解释SQL语言的概念和作用讲解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组成3.2 数据定义讲解使用SQL语言创建、修改和删除表的操作3.3 数据操纵讲解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插入、删除和查询的操作第四章:数据库查询优化4.1 查询优化概述解释查询优化的概念和作用讲解查询优化的一般方法和策略4.2 查询优化技巧讲解如何使用索引、分区等技术来优化查询性能4.3 查询优化工具和策略介绍常用的查询优化工具和策略,如查询重写、代价估计等第五章:数据库安全与保护5.1 数据库安全概述讲解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介绍数据库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5.2 访问控制讲解用户权限管理和角色权限控制的方法和策略5.3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讲解数据库备份、恢复的方法和策略第六章:数据库事务管理6.1 事务概述解释事务的概念、特点和作用讲解事务的四大属性:ACID6.2 事务管理讲解事务的提交、回滚和保留点等操作介绍事务管理的方法和策略6.3 并发控制讲解并发控制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并发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如锁、乐观并发控制等第七章:数据库性能调优7.1 性能调优概述讲解数据库性能调优的概念和作用介绍性能调优的一般方法和策略7.2 查询优化讲解如何通过查询优化来提高数据库性能介绍常用的查询优化技术和工具7.3 数据库参数调优讲解如何调整数据库参数来优化性能介绍常用的数据库参数调优方法和策略第八章:数据库复制8.1 复制概述解释数据库复制的作用和分类讲解主从复制、双主复制等概念8.2 复制配置与管理讲解如何配置和管理工作站复制介绍复制监控和故障排除的方法8.3 数据同步与故障转移讲解数据同步的策略和方法讲解故障转移的策略和方法第九章:数据库并发控制9.1 并发控制概述解释并发控制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并发控制的目标和挑战9.2 锁机制讲解锁的概念、类型和操作介绍锁的实现方法和策略9.3 乐观并发控制讲解乐观并发控制的概念和原理介绍乐观并发控制的方法和策略第十章:数据库一致性与故障恢复10.1 一致性概述讲解数据库一致性的概念和作用介绍一致性的实现方法和策略10.2 故障恢复概述解释故障恢复的概念和作用讲解故障恢复的方法和策略10.3 事务日志和备份讲解事务日志的概念和作用讲解数据库备份、恢复的方法和策略第十一章:数据库设计和范式理论11.1 数据库设计原则讲解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步骤介绍实体-关系模型和关系模型的设计方法11.2 范式理论解释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以及BCNF范式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如何将关系数据库进行规范化处理11.3 数据库设计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和方法第十二章:Web数据库技术12.1 Web数据库概述讲解Web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介绍Web数据库的架构和应用场景12.2 PHP与数据库交互讲解PHP访问数据库的基本方法介绍PHP数据库连接函数和SQL语句的编写12.3 AJAX与数据库交互讲解AJAX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如何使用AJAX与数据库进行交互第十三章:XML数据库13.1 XML数据库概述讲解XML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介绍XML数据库的存储和查询方法13.2 XML数据操作讲解XML数据的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介绍XML数据的查询和索引方法13.3 XML数据库应用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讲解XML数据库的应用和优势第十四章:大数据与NoSQL数据库14.1 大数据概述讲解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和挑战介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14.2 NoSQL数据库概述解释NoSQL数据库的概念和分类讲解NoSQL数据库的优势和局限性14.3 NoSQL数据库技术讲解流行的NoSQL数据库技术,如MongoDB、Cassandra等第十五章:数据库未来发展趋势15.1 数据库技术发展概述讲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介绍新型数据库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15.2 分布式数据库讲解分布式数据库的概念和架构介绍分布式数据库的优势和挑战15.3 云计算与数据库讲解云计算与数据库的关系和应用介绍云计算数据库的架构和特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的内容,包括数据库基础知识、关系数据库、SQL语言、数据库查询优化、数据库安全与保护、数据库事务管理、数据库性能调优、数据库复制、数据库并发控制、数据库一致性与故障恢复、数据库设计和范式理论、Web数据库技术、XML数据库、大数据与NoSQL数据库以及数据库未来发展趋势等十五个章节。

2024年《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

2024年《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

阐述了数据库设计的过 程、方法和步骤,包括 需求分析、概念设计、 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 阶段。
讲解了数据库的安全性 、完整性、并发控制和 恢复等保护措施,以及 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2024/2/29
33
拓展延伸
大数据对数据库技术的影 响
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数据量、 数据类型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 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数据库 技术提出的新要求。
一个状态。
02
域(Domain):属性 的取值范围。
04
11
03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2024/2/29
12
SQL语言概述
SQL语言的特点包括
一体化、高度非过程化、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多种使 用方式、语言简捷、易学易用。
SQL语言的数据类型包括
字符型、数值型、日期型、逻辑型等。
攻击。
数据库安全性威胁
03
包括非法访问、数据泄露、数据篡改、拒绝服务攻击等。
24
数据库完整性概述
数据库完整性的定义
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一致性和有效性,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规定的数据和防止因错误信息的输入输 出造成的无效操作或错误信息。
数据库完整性的重要性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维护数据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9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2024/2/29
概念结构设计的任务:将需求 分析阶段得到的需求说明书转
换为概念模型,即E-R图。
概念模型的基本元素:实体 、属性、联系。
概念结构设计的步骤:定义实 体和属性、定义联系、构建E-
R图等。
20
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
将概念模型转换为数据库逻辑模型,即关系模 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

2. 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3. 理解关系模型和关系运算。

4. 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使用方法。

5. 学会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基本表。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库概述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1.2 数据库的发展历程1.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1.4 数据库的分类2. 数据库管理系统2.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2.2 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3. 关系模型与关系运算3.1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3.2 关系运算的定义及分类4. SQL语言4.1 SQL语言的基本概念4.2 SQL语言的基本语法4.3 SQL语言的使用方法5. 数据库设计与建立基本表5.1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5.2 建立基本表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数据库管理系统,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 计算机实验室:每台计算机安装有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如MySQL、Oracle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的实践操作表现。

3.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测试学生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6. 数据库规范化理论6.1 规范化理论的基本概念6.2 函数依赖与范式6.3 数据库的规范化过程7. 数据库查询语言7.1 查询语言的基本概念7.2 选择、投影和连接操作7.3 SQL查询语言的使用8. 数据库事务管理8.1 事务的基本概念8.2 事务的属性8.3 事务管理的方法9. 数据库安全性与完整性9.1 数据库安全性的基本概念9.2 用户权限管理9.3 数据库完整性约束10. 数据库性能优化10.1 数据库性能优化的基本概念10.2 查询优化策略10.3 数据库配置优化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据库规范化理论、查询语言、事务管理、安全性与完整性以及性能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完整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完整版
适用场景
NoSQL数据库适用于需要处理大量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对数据一致性要 求不高、需要快速读写和水平扩展等场景,如社交网络、实时分析、日志处理等 。
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库挑战与机遇
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库挑战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库面临着数据量爆炸式增长、数据多样性增加、处理速度要求提高等挑战。传统 的关系型数据库在应对这些挑战时显得力不从心,需要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应对。
3
运维管理
对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包括 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系统的监控与报警、性能的 优化与调整等。
06
新型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原理及应用场景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原理
分布式数据库采用数据分片、数据复制和分布式事务等技术 ,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物理节点上,通过网络连接实现数 据的共享和访问。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用 性和容错性。
物理结构设计
介绍物理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 法,包括数据的存储结构、存取方 法、索引技术等。
数据库实施与维护
简要介绍数据库实施的过程和维护 的方法,包括数据的导入/导出、备 份/恢复等。
03
SQL语言基础与应用
SQL语言概述及基本语法
SQL语言概述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用于管理关系数据 库的标准语言,包括数据查询、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和数据控制等功能。
使用DROP TABLE语句删 除表及其所有数据。
数据操纵语言(DML)
更新数据
使用UPDATE语句更新表中的数 据,可以设置条件来更新特定数 据。
查询数据
使用SELECT语句从表中检索数 据,可以设置条件、RT INTO语句向表中插 入新数据。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2. 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了解数据库设计原则。

3. 学会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4. 掌握数据库的索引、视图和存储过程等高级功能。

5. 培养实际操作数据库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二、实验内容1. 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创建新数据库打开现有数据库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2. 表的创建与管理表的创建表结构的修改表的删除表的数据插入、删除和修改3. SQL语言基础数据定义语句(CREATE、ALTER、DROP)数据查询语句(SELECT)数据操纵语句(INSERT、UPDATE、DELETE)数据控制语句(GRANT、REVOKE)4. 索引与约束索引的创建、修改和删除主键、外键的设置与维护唯一约束和检查约束的设置5. 视图与存储过程视图的创建、修改和删除存储过程的创建、修改和删除存储过程的调用三、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计算机实验室,每台计算机配备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2. 软件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如MySQL、Oracle、SQL Server 等),编程语言环境(如Python、Java等),文本编辑器或集成开发环境(如Visual Studio Code、Eclipse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安装并配置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了解实验内容和要求。

2. 实验一: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创建一个名为“实验数据库”的新数据库。

打开已存在的数据库,进行备份和恢复操作。

3. 实验二:表的创建与管理创建一个名为“学生”的表,包括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等字段。

插入、删除和修改表中的数据。

4. 实验三:SQL语言基础使用SELECT语句查询学生表中的数据。

使用INSERT、UPDATE和DELETE语句操作学生表数据。

5. 实验四:索引与约束为学生表的学号字段创建索引。

设置主键、外键、唯一约束和检查约束。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第一章:数据库概述1.1 数据库基本概念介绍数据库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解释数据、信息、知识的概念及其关系1.2 数据库系统介绍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及作用讲解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功能和特点1.3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讲解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介绍数据库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内容第二章:数据模型2.1 数据模型的概念解释数据模型的定义和作用介绍常见的数据模型分类2.2 关系模型讲解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关系代数和SQL语言的基本操作2.3 实体-关系模型讲解实体-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介绍实体-关系模型的转换方法和步骤第三章: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3.1 数据库的创建讲解数据库创建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介绍常用的数据库设计工具和方法3.2 数据库的打开、关闭和删除讲解如何打开、关闭和删除数据库解释相关操作的含义和作用3.3 数据库表的管理讲解数据库表的创建、修改和删除介绍表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方法第四章:数据操作与查询4.1 数据的基本操作讲解数据的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介绍相关SQL语句的编写方法4.2 数据库查询讲解查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SQL查询语句的编写方法和技巧4.3 高级查询技术讲解联接、子查询、聚合函数等高级查询技术介绍如何在实际应用中运用高级查询技术第五章: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5.1 数据库安全性讲解数据库安全性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SQL Server和MySQL等数据库的安全机制5.2 数据库完整性讲解数据库完整性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完整性约束的种类和实现方法5.3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讲解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概念和方法介绍常见的数据库备份策略和恢复场景第六章:事务管理6.1 事务的基本概念解释事务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讲解事务的ACID属性6.2 事务控制讲解事务的控制方法,包括提交、回滚和终止介绍事务管理器的作用和事务隔离级别6.3 并发控制讲解并发控制的概念和必要性介绍常用的并发控制技术,如锁、乐观并发控制等第七章:数据库性能优化7.1 性能优化的基本概念解释数据库性能优化的目标和方法介绍性能监测和评估的工具和技术7.2 索引优化讲解索引的作用和分类介绍索引的设计和优化策略7.3 查询优化讲解查询优化的方法和技巧介绍查询优化器的工作原理和策略第八章:数据库Replication 和Partitioning 8.1 数据库复制讲解数据库复制的作用和类型介绍复制设置和维护的基本步骤8.2 数据库分区解释分区的作用和类型介绍分区表的设计和维护方法8.3 数据分区和复制的综合应用讲解如何在实际应用中结合使用数据复制和分区介绍相关的最佳实践和性能考量第九章:数据库触发器和存储过程9.1 触发器的基本概念解释触发器的定义和作用介绍触发器的类型和触发时机9.2 创建和使用触发器讲解如何创建、编辑和删除触发器介绍触发器的应用场景和示例9.3 存储过程的基本概念解释存储过程的定义和优点介绍存储过程的语法和调用方式第十章:数据库设计和范式理论10.1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讲解数据库设计的目标和原则介绍需求分析和逻辑设计的方法10.2 范式理论解释第一范式、第二范式和第三范式的概念讲解范式之间的关系和转换方法10.3 数据库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实际数据库设计案例讲解如何应用范式理论进行数据库设计第十一章:数据库维护和备份策略11.1 数据库维护概述解释数据库维护的重要性介绍数据库维护的主要任务11.2 数据库备份策略讲解备份的类型和备份策略的选择介绍备份操作的执行和管理11.3 数据库恢复解释数据库恢复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使用备份进行数据库恢复的步骤第十二章: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的工具12.1 数据库管理工具介绍数据库管理工具的功能和种类讲解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数据库管理和监控12.2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SSMS) 讲解SSMS 的安装和界面布局介绍使用SSMS 进行数据库对象管理和维护的操作12.3 MySQL 命令行工具和图形界面工具讲解MySQL 的命令行操作介绍MySQL Workbench 等图形界面工具的使用第十三章:数据库性能监控和调优13.1 数据库性能监控解释性能监控的目标和重要性介绍性能监控的关键指标和工具13.2 数据库性能调优讲解性能调优的方法和技巧介绍使用查询优化器和其他工具进行性能调优的步骤13.3 性能调优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的数据库性能问题讲解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性能调优第十四章:数据库迁移和扩展14.1 数据库迁移讲解数据库迁移的概念和原因介绍数据库迁移的步骤和方法14.2 数据库扩展策略解释数据库扩展的目的和需求讲解数据库的水平扩展和垂直扩展方法14.3 云数据库服务介绍云数据库服务的概念和优势讲解如何使用云数据库服务进行数据库迁移和扩展第十五章:数据库安全性和合规性15.1 数据库安全性讲解数据库安全性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数据库安全策略的制定和实施15.2 用户权限和角色管理解释用户权限和角色的概念讲解如何设置和管理用户权限和角色15.3 数据合规性解释数据合规性的含义和重要性介绍数据合规性的实现方法和最佳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的理解、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数据操作与查询、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事务管理、数据库性能优化、数据库Replication 和Partitioning、数据库触发器和存储过程、数据库设计和范式理论、数据库维护和备份策略、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的工具、数据库性能监控和调优、数据库迁移和扩展、数据库安全性和合规性。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第一章:数据库概述1.1 数据库基本概念介绍数据库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解释数据、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模型等基本概念1.2 数据库系统结构介绍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解释映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作用1.3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介绍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讲解数据库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功能第二章:关系数据库理论2.1 关系模型介绍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属性、元组、域等解释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等2.2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讲解函数依赖、码的概念介绍范式理论: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等2.3 数据库设计方法讲解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方法介绍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和步骤第三章:SQL语言及其应用3.1 SQL基本概念介绍SQL语言的组成部分: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查询、数据控制等解释SQL中的基本操作:创建表、插入数据、查询数据等3.2 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讲解SQL语言中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的具体语法和操作步骤3.3 数据库的高级查询介绍SQL语言中的聚合函数、分组查询、排序等操作讲解子查询、连接查询等高级查询技术第四章:数据库安全与保护4.1 数据库安全性讲解数据库安全性的概念和意义介绍SQL语言中的权限管理和角色管理4.2 数据库完整性解释完整性约束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等约束的实现方法4.3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介绍数据库备份的方法和策略讲解数据库恢复的概念、原理和实现方法第五章: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5.1 数据库应用系统概述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特点和架构讲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5.2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等讲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实现步骤:数据库创建、应用程序开发、系统测试等5.3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案例,讲解其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第六章:事务管理6.1 事务基本概念介绍事务的定义、属性(ACID)解释事务的作用和事务日志的重要性6.2 事务控制讲解并发控制的概念和必要性介绍封锁机制、事务隔离级别和并发调度策略6.3 事务的持久化解释事务提交和回滚的过程讲解事务的持久化机制和事务崩溃后的恢复策略第七章:数据库性能优化7.1 查询优化概述介绍查询优化的目的和基本方法解释查询优化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7.2 查询优化技术讲解索引、统计信息在查询优化中的作用介绍查询优化中的各种算法和策略,如规则优化、启发式优化等7.3 数据库性能监控与调整讲解数据库性能监控的工具和方法介绍性能调整的策略和技巧,包括索引调整、缓存管理、参数调整等第八章:分布式数据库与数据仓库8.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介绍分布式数据库的概念、体系结构解释分布式数据库中的数据分片、复制和站点协调机制8.2 数据仓库与OLAP讲解数据仓库的概念、结构和组件介绍在线分析处理(OLAP)工具和多维数据模型8.3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解释数据挖掘的概念、任务和过程介绍数据挖掘中常用的算法和技术,如分类、聚类、关联规则等第九章:数据库新技术与发展9.1 云计算与数据库介绍云计算的概念和数据库在云计算中的应用讲解云数据库服务模型和数据库即服务(DBaaS)9.2 物联网与数据库解释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和数据库在物联网中的作用介绍物联网数据库的设计考虑和应用案例9.3 大数据技术与数据库讲解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和处理技术介绍大数据数据库解决方案和分布式文件系统如Hadoop的运用第十章:数据库项目实践10.1 项目需求分析讲解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解释如何从用户角度出发,明确项目需求和预期目标10.2 数据库设计介绍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讲解如何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数据库模式和表结构10.3 数据库实施与测试解释数据库实施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讲解数据库测试的目的和方法,以及如何评估测试效果10.4 项目维护与升级介绍数据库项目维护的内容和策略讲解数据库升级的原因和方法,以及如何处理升级过程中的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数据库基本概念和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基本概念的掌握是理解数据库其他知识的基础。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1 数据库概念介绍数据库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解释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作用1.2 数据模型介绍实体-关系模型、关系模型和对象-关系模型解释模型中的概念,如实体、属性、关系等1.3 数据库设计介绍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和方法解释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关系第二章:SQL语言2.1 SQL概述介绍SQL的作用和特点解释SQL的基本语法和命令2.2 数据定义介绍数据表的创建、修改和删除命令解释字段数据类型的选择和约束条件的设置2.3 数据操作介绍数据插入、更新、删除和查询命令解释SQL语句中的条件筛选和排序功能第三章:关系数据库管理3.1 关系数据库概述介绍关系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解释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作用3.2 关系代数和元组演算介绍关系代数和元组演算的基本操作解释选择、投影、连接和除法等操作的含义和应用3.3 数据库事务管理介绍事务的概念和属性解释事务管理的基本操作,如提交、回滚和隔离级别第四章:数据库安全与性能优化4.1 数据库安全介绍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解释访问控制、用户身份验证和加密等安全措施4.2 数据库性能优化介绍数据库性能优化的目标和方法解释查询优化、索引创建和数据分区等技术的作用和应用4.3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介绍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备份策略、恢复模式和故障转移等操作的实现方法第五章: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5.1 数据库应用系统概述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和组成部分解释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关系和流程5.2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解释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界面设计和数据访问设计等内容5.3 数据库应用系统实现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实现的工具和技术解释编程语言的选择、数据库连接和业务逻辑实现等步骤第六章:关系数据库高级功能6.1 函数依赖与规范化介绍函数依赖的概念和分类解释规范化理论及其应用,包括第一范式至第三范式6.2 数据库模式设计介绍模式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解释如何进行模式分解和模式重构6.3 数据库触发器和存储过程介绍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它们的语法和应用场景第七章:数据库编程技术7.1 数据库访问接口介绍ODBC、JDBC等数据库访问接口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如何使用这些接口进行数据库编程7.2 参数化查询与预编译语句介绍参数化查询和预编译语句的概念解释它们的优点和编程实现方法7.3 事务处理与并发控制介绍事务的概念和并发控制的重要性解释事务处理和并发控制的技术,如锁定和乐观并发控制第八章:XML数据库和大数据技术8.1 XML数据库概述介绍XML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解释XML数据模型和XML查询语言8.2 大数据技术简介介绍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和挑战解释大数据处理技术,如Hadoop和Spark8.3 NoSQL数据库技术介绍NoSQL数据库的概念和分类解释非关系型数据库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第九章:数据库系统的案例分析9.1 企业级数据库应用案例分析企业级数据库应用的典型案例解释案例中的数据库设计、性能优化和安全性考虑9.2 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库应用介绍云计算对数据库技术的影响分析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库部署和运维策略9.3 移动数据库应用案例探讨移动数据库的特点和挑战分析移动数据库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解决方案第十章:数据库发展趋势与未来10.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方向讨论新兴技术如NewSQL、图数据库等的发展状况10.2 数据库未来的挑战与机遇讨论数据库技术在未来的挑战探讨应对挑战的可能解决方案和发展机遇10.3 数据库教育的未来分析数据库教育在未来的发展需求讨论如何培养适应未来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人才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数据库概念和特点数据库的定义和作用是理解数据库原理的基础,需要重点关注。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电子版教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电子版教案

一、数据库概述1.1 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库: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按照一定的数据结构组织、存储、管理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1.2 数据库的发展历程层次数据库模型网状数据库模型关系数据库模型面向对象数据库模型分布式数据库模型云计算数据库模型1.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Data):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负责数据库的创建、使用和维护应用程序(Application):基于数据库开发的各种应用软件用户(User):使用数据库进行数据操作和管理的人员二、关系数据库2.1 关系模型基本概念关系:表结构,由行和列组成属性:列,表的字段元组:行,表的记录域:属性值的取值范围2.2 关系代数选择(Selection):从关系中选出满足条件的元组投影(Projection):从关系中选出所需的属性列连接(Join):将两个关系进行合并,基于一定条件筛选除(Division):求关系R1中元组在关系R2中出现的元组集合2.3 SQL语言数据定义语言(DDL):创建、删除、修改数据库对象数据操作语言(DML):查询、插入、更新、删除数据数据控制语言(DCL):权限控制、事务管理三、数据库设计3.1 需求分析确定系统功能、性能、数据存储和访问需求3.2 概念设计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实体、属性、实体间关系关系模型: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3.3 逻辑设计确定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表结构、字段类型、约束条件等设计数据表之间的关联:外键、主键等3.4 物理设计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文件组织、索引、分区等确定数据存取方法:B树、哈希等四、数据库安全与保护4.1 数据库完整性实体完整性:主键不能为空值参照完整性:外键值必须为已存在的主键值或空值用户定义的完整性:业务规则、数据约束4.2 数据库安全性用户认证:用户名、密码、数字证书等权限管理:用户角色、操作权限、数据访问控制4.3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备份策略: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恢复策略:故障恢复、事务恢复、系统恢复4.4 数据库性能优化查询优化:索引、统计信息、查询重写等存储优化:文件组织、分区、压缩等并发控制:锁、事务隔离级别等五、数据库应用实例5.1 数据库在企业级应用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人力资源管理(HRM)系统5.2 数据库在Web应用内容管理系统(CMS)在线购物系统社交网络平台5.3 数据库在移动应用手机游戏移动支付位置服务应用5.4 数据库在大数据应用数据挖掘与分析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实时数据处理技术六、数据库编程技术6.1 预处理语句prepared statements:提高SQL语句的性能与安全性参数化查询:防止SQL注入攻击6.2 存储过程定义:一组为了完成特定功能的SQL语句集合优点:提高性能、可重用性、安全性6.3 触发器定义:在满足特定条件时自动执行的SQL语句应用:数据完整性、自动化业务逻辑6.4 函数和存储函数标量函数:返回单个值的函数表值函数:返回结果集的函数存储函数:用户定义的函数,存储在数据库中七、数据库事务管理7.1 事务基本概念事务:一组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事务属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7.2 事务控制事务开始与结束事务的提交与回滚事务的隔离级别7.3 事务并发控制并发执行: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并发问题:丢失修改、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锁机制:解决并发问题八、数据库性能调优8.1 查询优化索引:提高查询性能统计信息:查询优化依据查询重写:利用索引、子查询等优化查询8.2 存储优化文件组织:数据文件结构优化分区:水平或垂直分割表压缩:减少磁盘空间占用、提高I/O性能8.3 并发控制优化锁:减少锁竞争、优化锁策略事务隔离:选择合适的隔离级别九、数据库管理维护9.1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备份策略: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恢复策略:故障恢复、事务恢复、系统恢复9.2 数据库监控性能监控:系统性能指标、慢查询日志错误监控:错误日志、系统消息9.3 数据库性能统计与分析统计信息:数据库对象、表、索引等统计信息分析工具:数据库性能分析工具9.4 数据库迁移与扩展迁移:数据迁移、数据库版本升级扩展:水平扩展、垂直扩展十、数据库发展趋势与新技术10.1 分布式数据库定义:数据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优点:负载均衡、数据冗余、高可用性10.2 云计算数据库定义: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数据库服务应用:大数据处理、弹性计算10.3 内存数据库定义:数据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库优点:高速读写、低延迟、高并发10.4 与数据库定义:利用技术优化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应用:自动化运维、智能查询优化10.5 区块链与数据库定义: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去中心化数据库应用:数据安全、分布式存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数据库概述难点解析: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特别是用户角色的理解和区分二、关系数据库难点解析:关系代数中的选择、投影、连接、除的运算方法和应用场景三、数据库设计难点解析: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的过程和方法,以及物理设计的存储结构和数据存取方法的选择四、数据库安全与保护难点解析:数据库完整性的理解和实施,以及数据库安全性的认证和权限管理五、数据库应用实例难点解析:不同应用场景下数据库的设计和优化策略六、数据库编程技术难点解析:存储过程的编写和触发器的应用场景七、数据库事务管理难点解析:事务的并发控制机制,尤其是锁的使用和事务隔离级别的选择八、数据库性能调优难点解析:索引的设计和优化,以及分区策略的选择九、数据库管理维护难点解析:数据库监控工具的使用和性能统计分析的方法十、数据库发展趋势与新技术难点解析:新技术在数据库领域的应用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文主要分析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案中的十个章节,重点关注了每个章节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案(叶明全)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案(叶明全)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案(叶明全)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1 数据库概念介绍数据库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解释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作用1.2 数据模型介绍实体-关系模型、关系模型和对象模型等数据模型解释数据模型的优缺点1.3 数据库设计原则介绍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其他设计原则解释设计原则的重要性第二章:关系数据库2.1 关系数据库概述介绍关系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解释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结构2.2 关系操作介绍关系代数和SQL查询语句解释选择、投影、连接等操作的含义和应用2.3 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解释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介绍完整性约束的实现方法第三章:SQL语言3.1 SQL概述介绍SQL的概念和特点解释SQL的作用和应用范围3.2 数据定义语言(DDL)介绍创建表、修改表和删除表等DDL操作解释DDL语句的语法和应用3.3 数据操纵语言(DML)介绍插入、更新、删除等DML操作解释DML语句的语法和应用第四章:数据库设计和规范化4.1 数据库设计流程介绍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阶段解释各阶段的作用和输出结果4.2 规范化理论介绍第一范式、第二范式和第三范式等规范化理论解释规范化的重要性及其应用4.3 数据库设计实例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讲解数据库设计过程和规范化应用分析实例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方案第五章:数据库安全与保护5.1 数据库安全概述介绍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解释数据库安全威胁的类型和来源5.2 访问控制介绍用户权限管理和角色权限管理解释访问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实现5.3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介绍数据库备份的方法和策略解释数据库恢复的概念和技术5.4 数据库加密技术介绍加密算法和数据库加密方法解释加密技术在数据库安全中的应用和优缺点第六章:数据库性能优化6.1 查询优化介绍查询优化的目标和策略解释查询优化器的作用和原理6.2 索引技术介绍索引的类型和作用解释索引的创建和使用策略6.3 缓存技术介绍数据库缓存的概念和作用解释缓存策略的制定和调整第七章:数据库事务管理7.1 事务概述介绍事务的定义、属性和重要性解释事务的作用和应用范围7.2 事务控制介绍并发控制和一致性控制解释事务隔离级别的含义和应用7.3 事务恢复介绍事务恢复的概念和原理解释事务恢复策略的制定和实现第八章:数据库编程技术8.1 存储过程介绍存储过程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存储过程的创建和调用方法8.2 触发器介绍触发器的概念和作用解释触发器的创建和触发条件8.3 游标介绍游标的定义和作用解释游标的创建和使用方法第九章: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9.1 主流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MySQL、Oracle、SQL Server等数据库管理系统解释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应用场景9.2 数据库迁移与兼容性介绍数据库迁移的概念和原因解释数据库迁移的方法和策略9.3 数据库性能监控与调优介绍数据库性能监控的工具和方法解释数据库调优的策略和技巧第十章: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10.1 数据库应用系统架构介绍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和浏览器/服务器架构解释各种架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10.2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原则介绍模块化、可扩展性和易用性等设计原则解释设计原则在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应用10.3 数据库应用系统实现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实现的过程和步骤解释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数据库原理和技巧第十一章:非关系型数据库11.1 NoSQL数据库概述介绍NoSQL数据库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解释NoSQL数据库在处理大规模、高并发数据场景中的应用优势11.2 常见NoSQL数据库介绍介绍MongoDB、Redis、Cassandra等NoSQL数据库解释各种NoSQL数据库的特点和适用场景11.3 NoSQL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的对比分析NoSQL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在数据模型、查询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讨论NoSQL数据库在数据库领域的地位和作用第十二章: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12.1 大数据概述介绍大数据的定义、特征和挑战解释大数据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价值和前景12.2 分布式计算框架介绍Hadoop、Spark等分布式计算框架解释分布式计算框架在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和原理12.3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介绍数据仓库的概念和架构解释数据挖掘的技术和方法及其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第十三章:云计算与数据库13.1 云计算概述介绍云计算的定义、特点和架构解释云计算对数据库技术的影响和挑战13.2 云计算中的数据库服务介绍云数据库服务的类型和特点解释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库部署、迁移和运维策略13.3 云计算数据库应用案例分析分析云计算数据库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讨论云计算数据库的优势和局限性第十四章:数据库新技术与发展趋势14.1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介绍分布式数据库的概念、架构和优势解释分布式数据库在处理高并发、大数据场景中的应用14.2 NewSQL数据库介绍NewSQL数据库的定义、特点和优势讨论NewSQL数据库在解决传统关系数据库性能瓶颈方面的应用14.3 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数据库技术在未来发展中的趋势和挑战探讨数据库技术在、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前景第十五章:实战项目与案例分析15.1 数据库项目规划与实施介绍数据库项目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解释如何在实际项目中进行数据库规划、设计和实施15.2 数据库性能调优实战分析一个具体的数据库性能问题演示如何通过调整数据库配置、优化查询语句等方法解决性能问题15.3 数据库应用系统案例分析分析一个具体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案例讨论案例中的数据库设计、开发和运维经验及教训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相关知识,包括数据库基础知识、关系数据库、SQL语言、数据库设计和规范化、数据库安全与保护、数据库性能优化、数据库编程技术、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非关系型数据库、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云计算与数据库、数据库新技术与发展趋势以及实战项目与案例分析。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第一章:数据库基础1.1 实验目的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1.2 实验环境安装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或SQL Server)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工具1.3 实验内容实验一:创建数据库和表学习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命令行工具或图形界面工具创建数据库学习使用SQL语句创建表实验二:数据库的简单操作学习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的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操作第二章:数据库设计2.1 实验目的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会使用实体-关系模型设计数据库2.2 实验环境安装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或SQL Server)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工具2.3 实验内容实验三:实体-关系模型设计学习实体-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根据给定的需求设计实体-关系模型实验四:将实体-关系模型转换为数据库模式学习将实体-关系模型转换为数据库模式的方法将设计的实体-关系模型转换为数据库模式第三章:SQL语言3.1 实验目的掌握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学会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创建、查询和更新操作3.2 实验环境安装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或SQL Server)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工具3.3 实验内容实验五: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学习使用SQL语言创建数据库、表、视图和索引学习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的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操作第四章:数据库的安全与保护4.1 实验目的了解数据库的安全与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权限管理和备份恢复功能4.2 实验环境安装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或SQL Server)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工具4.3 实验内容实验六:数据库的权限管理学习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权限管理功能,创建用户和角色,分配权限实验七: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学习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备份与恢复功能,进行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操作第五章: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5.1 实验目的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5.2 实验环境安装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或SQL Server)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工具编程语言环境和开发工具(如Java、Python或C等)5.3 实验内容实验八: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习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应用程序的连接、查询和更新操作实验九:实现简单的数据库应用功能使用编程语言环境和开发工具,实现用户登录、数据查询和数据增删改等功能实验十:测试与优化数据库应用系统对实现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第六章:数据库性能优化6.1 实验目的学习数据库性能优化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案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概念及特点
适当增加数据冗余度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适当增加数据冗余度,是提高系统可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的 一种有效方法。
事务管理的分布性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一个全局事务可以分解为一系列局部事务,这些局部事务分布在各 个场地上,由它们各自的DBMS执行。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
01
函数依赖
描述属性间依赖关系的数 学工具,用于指导规范化 过程。
函数依赖和范式转换方法
函数依赖的确定
通过分析业务规则和语义,确定属性间的函数依赖关系。
范式转换方法
通过分解关系模式、消除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等方 法,将关系模式转换为更高级别的范式。
模式分解和合并策略
模式分解
将一个复杂的关系模式分解为多个简 单的关系模式,以降低数据冗余和提 高数据完整性。
利用多核CPU或分布式计算资源 并行处理查询任务。
并发控制机制和锁管理策略
要点一
乐观并发控制
要点二
悲观并发控制
假设多个事务可以同时完成,通过版本号或时间戳来检测 和处理冲突。
假设多个事务会互相干扰,采用锁机制来确保数据一致性 。
并发控制机制和锁管理策略
共享锁和排他锁
共享锁允许多个事务同时读取同一数据,排他锁则只允许一个事 务修改数据。
02
03
04
05
面向对象数据库 系统原理
复杂数据类型的 处理
高级程序设计语 言支持
继承与多态性的 支持
长事务处理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OODB)是面向对象技术 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产 物。它采用面向对象的方 法来设计数据库模式,支 持面向对象的存储模式, 支持面向对象语言的各种 特性。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2. 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3.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数据库设计和操作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 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打开已存在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2. 表的创建和管理创建表修改表结构删除表表的导入导出3. 数据库表的查询简单查询高级查询聚合函数连接查询4. 数据库表的更新插入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5. 索引和约束的创建与管理创建索引删除索引添加约束删除约束三、实验步骤1. 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启动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设置数据库属性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2. 表的创建和管理创建一个新的表添加字段和数据类型设置主键和外键表的导入导出3. 数据库表的查询编写查询语句执行查询并查看结果优化查询性能4. 数据库表的更新插入数据到表中修改表中的数据删除表中的数据5. 索引和约束的创建与管理创建索引提高查询性能添加主键和外键约束添加唯一约束四、实验要求1. 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实验。

2. 实验过程中,要求严格遵守实验步骤,注意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3. 实验结果要求提交实验报告,报告中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心得。

五、实验评价1. 实验报告的完整性2. 实验步骤的正确性3.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 实验心得的深度六、实验环境1. 硬件要求:计算机、打印机等。

2. 软件要求:安装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系统,如Microsoft SQLServer、Oracle、MySQL等。

3. 网络要求:实验环境需连接校园网或局域网,以便进行数据的共享和传输。

七、实验准备1. 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 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掌握常用的数据库查询语句和更新语句。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请确保数据库管理系统已正确安装和配置。

3. 实验中遇到问题,请及时与同学或实验教师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第一章:数据库概述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库的定义理解数据和信息的关系理解数据模型的概念1.2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理解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理解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交互过程1.3 数据库的发展历史了解数据库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了解关系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区别了解当前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关系数据库理论2.1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理解关系表的定义和表示方法理解关系模型的特点和优势理解实体和属性的概念2.2 关系的操作理解选择、投影和连接操作的含义和应用掌握关系代数和SQL语言的使用方法理解关系的性质和操作的限制条件2.3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理解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的概念理解主键和外键的作用和定义掌握关系的完整性约束的实现方法第三章:数据库设计3.1 需求分析理解需求分析的目的和重要性掌握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理解数据字典和数据流图的使用3.2 概念设计理解概念设计的概念和目的掌握实体-关系模型的表示方法理解概念设计到逻辑设计的转换方法3.3 逻辑设计理解逻辑设计的概念和目的掌握关系模型的设计方法理解关系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第四章:数据库管理4.1 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理解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过程掌握SQL语言创建和管理数据库的方法理解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的概念和方法4.2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理解数据库安全性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数据库的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方法理解数据库完整性的概念和实现方法4.3 数据库性能优化理解数据库性能优化的概念和方法掌握查询优化和索引的使用方法理解数据库缓存和分区的概念和方法第五章: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5.1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理解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交互过程5.2 常用数据库开发工具了解常用的数据库开发工具的概念和功能掌握数据库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理解不同开发工具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5.3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的重要性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方法理解故障排除和性能监控的概念和方法第六章:SQL语言6.1 SQL语言基础理解SQL语言的作用和特点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操作理解数据定义语言(DDL)和数据操作语言(DML)的概念6.2 SQL数据查询掌握SQL查询语句的编写和执行理解选择、投影和连接操作的SQL实现掌握子查询和联合查询的使用方法6.3 SQL数据定义和操纵掌握SQL语言创建表、视图和索引的方法掌握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的SQL语句理解SQL语言的数据类型和约束定义第七章:数据库事务管理7.1 事务的基本概念理解事务的定义和特性掌握事务的ACID属性理解事务的作用和重要性7.2 事务管理理解事务的提交和回滚掌握事务控制语句的使用理解事务隔离级别的概念和作用7.3 事务日志和恢复理解事务日志的作用和结构掌握数据库的恢复机制理解崩溃后的数据库恢复过程第八章:数据库高级特性8.1 数据库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理解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创建和调用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的方法理解触发器和存储过程在数据完整性管理中的应用8.2 数据库视图和索引理解视图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创建和使用视图的方法理解索引的原理和作用掌握索引的创建和管理方法8.3 数据库分区理解分区的作用和原理掌握分区的创建和管理方法理解分区对数据库性能的影响第九章:数据库性能优化9.1 查询优化理解查询优化的目的和方法掌握查询优化技术理解查询优化器的工作原理9.2 数据库索引设计理解索引的作用和类型掌握索引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理解索引维护和更新策略9.3 数据库缓存和并发控制理解数据库缓存的作用和原理掌握缓存优化策略理解并发控制的重要性掌握并发控制技术第十章:数据库应用案例分析10.1 数据库应用案例介绍分析实际数据库应用案例理解案例中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理解案例中数据库的应用场景和效果10.2 数据库应用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中的数据库需求和设计分析案例中的数据库管理和维护方法分析案例中的数据库性能优化措施10.3 数据库应用案例实践基于案例进行数据库设计和实现实践案例中的数据库管理和维护方法实践案例中的数据库性能优化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表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关系模型的特点和优势实体和属性的概念重点环节2:关系的操作选择、投影和连接操作的含义和应用关系代数和SQL语言的使用方法关系的性质和操作的限制条件重点环节3:关系的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的概念主键和外键的作用和定义关系的完整性约束的实现方法重点环节4: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过程SQL语言创建和管理数据库的方法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的概念和方法重点环节5: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数据库安全性的概念和重要性数据库的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方法数据库完整性的概念和实现方法重点环节6:数据库性能优化查询优化和索引的使用方法数据库缓存和分区的概念和方法数据库性能优化的概念和方法重点环节7:数据库事务管理事务的定义和特性事务的ACID属性事务的提交和回滚重点环节8:数据库高级特性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的定义和作用视图和索引的原理和作用分区对数据库性能的影响重点环节9:数据库性能优化查询优化技术索引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缓存优化策略重点环节10:数据库应用案例分析数据库应用案例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数据库应用案例的管理和维护方法数据库应用案例的性能优化措施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文主要分析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中的重点环节,包括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的操作、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数据库性能优化、数据库事务管理、数据库高级特性、数据库应用案例分析等。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电子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电子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电子教案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1 数据库概念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的用途数据库的发展历程1.2 数据模型概念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1.3 数据库体系结构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二级映像第二章:关系数据库2.1 关系数据库概述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的组成2.2 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2.3 关系数据库设计关系模型规范化第三章:SQL语言3.1 SQL概述SQL的定义SQL的特点3.2 数据定义语言创建表修改表删除表3.3 数据操作语言插入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第四章:数据库设计4.1 需求分析收集需求分析需求4.2 概念设计实体-关系模型实体属性的确定4.3 逻辑设计视图设计4.4 物理设计文件组织索引设计第五章:数据库安全与保护5.1 数据库安全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加密5.2 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5.3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备份策略恢复策略5.4 数据库性能优化查询优化索引优化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电子教案第六章: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6.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查询6.2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MySQLMicrosoft SQL Server6.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实例Oracle SQLPlus的使用MySQL命令行的使用第七章:事务管理7.1 事务概述事务的定义事务的属性7.2 事务管理事务的并发控制事务的隔离级别7.3 事务的持久化事务日志事务恢复第八章:分布式数据库8.1 分布式数据库概述分布式数据库的概念分布式数据库的优点8.2 分布式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对等网络结构8.3 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数据复制数据分片第九章:大数据技术9.1 大数据概述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的特点9.2 大数据技术架构HadoopSpark9.3 大数据处理技术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第十章:数据库发展趋势10.1 数据库技术的未来新型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10.2 数据库技术在领域的应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10.3 数据库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物联网的数据管理物联网的数据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数据库概念与用途数据库的定义:重点掌握数据库作为一种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案:本教案详细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适合数据库课程教学使用。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案:本教案详细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适合数据库课程教学使用。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案(全套):本教案详细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适合数据库课程教学使用。

一、数据库基本概念1.1 数据库的定义介绍数据库的定义和作用解释数据库的三个基本要素: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1.2 数据模型介绍数据模型的概念和分类讲解常见的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实体-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1.3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讲解数据库系统的四级结构: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用户解释各个层次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二、关系数据库2.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讲解关系的定义和性质介绍关系的运算:选择、投影、连接2.2 SQL语言讲解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功能介绍SQL语言的四个部分: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控制2.3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讲解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的过程和方法介绍ER图、UML图在数据库设计中的应用三、数据库设计方法3.1 需求分析讲解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和方法介绍需求分析的工具:调查问卷、访谈、观察3.2 概念设计讲解概念设计的任务和方法介绍ER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3.3 逻辑设计讲解逻辑设计的任务和方法介绍关系模型、关系规范化在逻辑设计中的应用四、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4.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讲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六个基本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控制、数据维护、数据备份与恢复4.2 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MySQL、Oracle、SQL Server、DB2、Sybase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应用场景4.3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讲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流程: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与维护介绍常见的企业级数据库应用系统:电子商务、金融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六、数据库安全与保护6.1 数据库安全讲解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介绍数据库安全策略: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审计6.2 数据库保护讲解数据库保护的方法和技术介绍备份与恢复、数据净化、数据库镜像、故障转移与故障切换七、数据库性能优化7.1 数据库性能评价讲解数据库性能评价的指标和方法介绍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性、可用性等性能评价指标7.2 数据库性能优化方法讲解数据库性能优化的方法和技巧介绍查询优化、索引设计、缓存使用、并发控制等性能优化技术八、数据库事务管理8.1 事务的基本概念讲解事务的定义、属性和类型介绍事务的生命周期和事务的状态8.2 事务管理的方法和技术讲解事务管理的方法:两阶段提交、三阶段提交介绍事务隔离级别和并发控制技术:锁、乐观并发控制、多版本并发控制九、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9.1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讲解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十个原则介绍设计方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逐步求精9.2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实现技术讲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实现技术:API、Web服务、移动应用介绍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框架和工具:JDBC、ODBC、、Entity Framework十、数据库发展趋势与新技术10.1 数据库的发展历程回顾数据库的发展历程: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关系数据库、NoSQL数据库10.2 数据库的新技术讲解数据库的新技术: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数据库、大数据数据库、内存数据库、时序数据库介绍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和优势:高并发、实时计算、海量数据处理、物联网、金融交易系统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数据库基本概念难点:数据模型的分类和特点,关系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案解析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案解析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案解析一、数据库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数据库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

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理解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和应用场景。

2. 教学内容数据库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应用程序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数据模型、数据结构、数据完整性、数据安全性数据库设计原则:规范化、范式、E-R图数据库应用场景:企业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系统、互联网应用等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案例分析、讨论题目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案例分析、课后作业、小组讨论二、关系型数据库1. 教学目标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结构设计和管理。

理解SQL语言及其应用。

2. 教学内容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表、记录、字段、关系、元组、属性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数据冗余、数据一致性、数据完整性、事务处理表结构设计: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主键、外键SQL语言: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DROP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权限管理、性能优化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实践操作指导、案例分析、讨论题目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课堂提问、案例分析、课后作业、小组讨论三、数据库设计1. 教学目标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了解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及其转换。

熟练使用E-R图和关系模型进行数据库设计。

2. 教学内容数据库设计方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混合方法数据库设计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实体、属性、关系、联系、键E-R图:表示方法、转换规则、绘制技巧关系模型:范式、规范化、属性推导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2. 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创建、修改、删除和查询数据。

3. 让学生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如表、视图和索引。

4.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库概述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1.2 数据库的发展历程1.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1.4 数据库的特点和应用领域2. 数据库基本操作2.1 创建数据库2.2 修改数据库2.3 删除数据库2.4 查询数据3. 关系型数据库原理3.1 表3.2 视图3.3 索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涵盖教学内容的PPT。

2. 数据库软件:准备数据库软件,如MySQL、Oracle等。

3. 教学案例:准备相关案例,以便进行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介绍数据库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3. 演示: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4. 练习:让学生上机练习数据库操作。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让学生了解实体-关系模型和关系模型。

3. 让学生学会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操作。

4.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1. 数据库设计7.1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7.2 需求分析7.3 概念设计7.4 逻辑设计7.5 物理设计2. 实体-关系模型8.1 实体-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8.2 实体-关系模型的表示方法8.3 实体-关系模型的转换3. 关系模型9.1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9.2 关系模型的表示方法9.3 关系模型的性质4. SQL语言10.1 SQL语言的基本概念10.2 SQL语言的数据定义10.3 SQL语言的数据查询10.4 SQL语言的数据更新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实体-关系模型和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三者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步骤,了解实体-联系模型,并能够将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转化为实体-联系模型。

3. 让学生了解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关系运算,了解关系的完整性约束。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1.1 数据库1.2 数据库管理系统1.3 数据库系统2. 数据库的设计步骤2.1 需求分析2.2 概念设计2.3 逻辑设计2.4 物理设计3. 实体-联系模型3.1 实体及其属性3.2 联系及其类型3.3 实体-联系模型绘制4.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4.1 关系4.2 关系运算4.3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实体-联系模型的绘制。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上机操作,掌握关系运算,了解关系的完整性约束。

四、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连接。

2. 软件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如MySQL、Oracle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上机操作:检查学生上机操作的结果,评价学生对关系运算和关系完整性约束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包括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

2. 让学生了解SQL语言的基本功能,能够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操作。

3. 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掌握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

二、教学内容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1.1 增加操作1.2 删除操作1.3 修改操作1.4 查询操作2. SQL语言的基本功能2.1 数据定义2.2 数据查询2.3 数据更新2.4 数据控制3.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3.1 备份3.2 恢复4.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4.1 安全性控制4.2 完整性控制1. 讲授法:讲解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SQL语言的基本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案新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第1章数据库技术概论●教学目的:本章概述了数据库管理的进展、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系统构成的一般概念,说明什么是数据库设计以及为什么要发展数据库技术,使学生对数据库系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点: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2、三种主要模型的概念。

3、 E-R图。

4、 DBS体系结构。

●教学难点:E-R图1.1 数据库系统概论●教学目的:从已有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启发,认识到DB的重要性以及本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教学重点:1、数据管理种计算机化的三个阶段。

2、三个阶段的特点。

●教学难点:数据库系统阶段的特点。

●教学内容:1.1.1 引言1.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数值计算数据处理 80%以上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辅助设计2. 数据处理指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目的:是从大量、原始的数据中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作为行为决策的依据。

方式:借助于计算机科学的保存和管理复杂的大量数据,以便能方便地利用信息资源。

3. 出现(存在)的问题:(1)大量的数据如何存放。

(存储)(2)大量的数据如何组织。

(结构)(3)大量的数据如何分类、查找、统计。

(处理)(4)大量的数据如何有效使用。

(共享、保护)(5)大量的数据如何维护。

(维护)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迫使人们去形成一套数据处理的理论、方法、技术。

-----数据库技术。

4. 基本概念(1) 数据库技术-----是研究数据库结构、存储、设计、管理和使用的一门软件学科。

(2) 数据库(Data Base)-----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大量的、共享的数据集合,具有最小的冗余和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并为各种用户共享。

(3)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位于用户和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

(4) 数据库系统(Data Base System)-----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

1.1.2 数据管理的进展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是数据管理数据的分类数据的组织数据的编码数据管理包括数据的存储数据的检索数据的维护依据其使用:技术的不同、设备的不同,数据管理(处理)可分为:人工式:人工处理数据阶段1800年以前,算盘,笔记手工数据处理机械辅助式:机械辅助阶段1800—1890 手摇电动计算机机械数据处理机电阶段 1890—1946年穿空机、验空机、分类机、卡片机、制表机电子数据处理电子阶段 1946年后本书所讲的是电子数据处理发展经过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电子数据处理文件系统DBS1. 人工管理阶段(1)背景 50年代中期前,用于科学计算软件:汇编语言没有OS硬件:磁带、卡片等顺序存储设备数据处理方式:批处理(2)特点•数据不保存,用完即撤走。

(用于科学计算)•没有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文件与记录的描述安置在每一个应用程序中,程序员不仅要规定数据的逻辑结构,而且还要在程序中设计物理结构,实质上,也并无逻辑、物理结构之分,数据和程序是一体的。

)•数据不共享。

(数据是面向应用的。

一组数据对应一个程序)•无控冗余,不一致数据。

(存储浪费空间,同一数据有可能出现不一致性)•数据缺乏独立性。

(程序和数据的任何一方改动,都会引起程序的修改)2. 文件系统阶段(1)背景 50--60年代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开始处理数据软件:高级语言,OS,文件系统硬件: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储设备数据处理方式:批处理,联机实时处理(2)特点•数据以文件的形式长期保存。

•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数据与应用程序之间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数据冗余度较大,共享性差。

3. 数据库系阶段(1)背景 60年代后期数据量的管理越来越大,共享性的要求高。

软件:软件价格上升,编制和维护软件的成本增加,“软件危机”硬件:大容量的磁盘,且价格下降。

数据处理方式:批处理,联机实时处理,分布处理。

(2) 进入DBS的三大标志1968年 IBM公司的 IMS1969年美国 CODASYL(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下的DBTG报告1970年IBM公司 E. F. Codd的关系模型(3) 特点•数据结构化。

(采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数据模型不仅描述数据,还要描述结构,如:学号,C 8 主键)•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小,易扩充。

数据的最小存储单位是数据项,可以在各种范围上对数据进行操作。

(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因此可以文多个用户、应用共享使用。

DB中,并非不要冗余,如:合法检查,为提高效率数据有多个副本,但冗余是受控的,系统预定的。

可以在数据项、记录、文件级别)•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DBS提供了两级映像。

局部逻辑结构逻辑独立性全局逻辑结构物理独立性存储结构•数据由DBMS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还要考虑(当DB中的数据有一个、多个用户共享时)①数据的安全控制(例:口令,权限)②数据的完整性(正确,相容,有效例:性别男女,年龄0~150)③并发控制(加锁)④恢复(日志,设检查点)1.1.3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分布式DBS80年代后并行DBS面向对象DBS1. 分布式DBS的特点•分布性。

(多数处理就地完成)•逻辑整体性。

(各地的计算机由数据通信网络相联系)2.并行DBS的特点•并行处理。

•各节点是完全非独立。

•通过高速网连接。

3.面向对象DBS的特点•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能完整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数据结构,能表达数据间的嵌套、递归关系。

•具有面向对象技术的封装性和继承性,提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

作业:见课后习题 1、 51.2 数据模型●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数据模型满足的三要素,掌握E-R图;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数据操纵、存储结构以及约束条件等。

●教学重点: 1、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2、E-R图3、层次、网状、关系模型●教学难点:E-R图中联系的判断及表达。

●教学内容:DBS不仅要反映数据本身,还要反映数据间的联系(结构化),如何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呢?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现实世界↓概念模型(例:桌子 table)信息世界层次↓数据模型网状计算机世界关系有广义的数据模型和狭义的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Data Model):是DBS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框架。

(广义)概念模型数据模型数据模型1.2.1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条件1、数据结构描述系统的静态特征。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object type)的集合。

与数据类型、内容有关的对象。

如:数据项名、类型对象类型与数据间联系有关的对象。

例:主键、系型在DBS中按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分:层次结构层次模型网状结构的模型称为网状模型关系结构关系模型2、数据操作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

对DB中各种对象(型)和实例(值)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要定义这些操作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以及实现这些操作的语言等数据操作检索更新:增、删、改3、数据的约束条件是一种完整性规则的集合,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

如:性别(男,女)1.2.2 概念模型1.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⑴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或联系。

例:一桌、一学生、学生选课⑵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征。

例:学生属性由学号、姓名、年龄、⑶码(key):唯一标出实体的属性集。

例:学生(学号,性别,年龄)。

选课(学号、课号、分数)。

⑷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

例:性别(男、女),成绩(0~100)⑸实体型(Entity type):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须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性质。

用实体名和属性名来抽象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例:学生(学号、姓名、年龄、系、性别)⑹实体集(Entity set):同型实体的集合。

例:全体学生⑺联系(Relationship)实体内的联系:例:属性间的联系学号→姓名学号→性别实体间的联系:例:学生和课程本节讨论实体间的联系(1:1,1:m, m:n)① 1对1联系(1:1)E1、E2两实体集。

E1中的任一实体在E2中至多有一个与之对应,反之亦然。

例:工厂1——1厂长班长1——1班级②一对多联系(1:M)E1、E2两实体集,E1中的任一实体在E2中有N个实体(N≥0)与之相对应。

反之,E2中的实体在E1中至多有一个与之对应,则E1与E2间为1:M。

例:系1——m教师班1——n学生③多对多的联系(M:N)E1、E2两实体集,E1中的任一实体在E2中有N≥0个与之对应,反之亦然,则E1、E2为M:N。

例:学生M——N课程一般的:两个以上的实体型间也存在1:1,1:M,M:N的关系•若实体集E1,E2…En存在联系,Ei和Ej(E1,E2,…Ei+1,…En)。

给出多个实体联系的定义。

1对1联系(1:1:1 :1)E1、E2……EN N实体集。

E1中的任一实体在E2…EN中至多有一个与之对应,E2中的任一实体在E1、E3… EN中至多有一个与之对应,……….则E1、E2……EN N实体集间是1:1:1:…….1。

同学们注意:多个实体间可以同时有1:1,1:M,M:N的联系存在,不一定都是1:1:,或1:M……。

例:2. 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是现实世界和信息世界的第一级抽象应简单、方便、准确。

1976年P .P .S .chen 提出(Entity-Relationship Approach )实体联系方法。

简称E-R 实体型:用矩形属性:用椭圆联系:用菱形例:一个仓库可以存放多种零件,一种零件可存放在多个仓库。

一个仓库有许多职工,一个职工只在一仓库工作,职工间有领导和被领导关系。

供应商可以为多个项目提供多种零件。

每个项目可以使用多个供应商的零件,每种零件有由不同的提供商提供不同的项目。

E-R图的方法与具体的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独立,是各种数据模型的基础,可以转化为任一数据模型。

作业:课后习题7、11、12、13⒈⒉3常用的数据模型三大经典数据模型层次 非关系模型网状关系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基本层次联系两记录型(非关系模型中)及他们之间1:M (含1:1)的联系,称为基本层次联系。

双亲 (对于M :N ,它转化多个1:M )子女·三大经典模型的特点面向计算机,能有效的存储和处理数据。

而概念模型是面向用户是语义模型。

1.2.4 层次模型是DBMS 中最早出现的数据模型。

1968年IBM 推出的IBM 是最早的RDBMS 。

用树型结构来表示各类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