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导游》课程标准
模拟导游 教案
![模拟导游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a73bb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6.png)
模拟导游教案教案名称:模拟导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导游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2. 掌握导游的基本技巧和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导游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介绍。
2. 导游的基本技巧和知识讲解。
3. 模拟导游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游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介绍(20分钟)a. 导游的定义和职责。
b. 导游的工作内容,如接待游客、解说景点、组织行程等。
c. 导游的形象和礼仪要求。
2. 导游的基本技巧和知识讲解(30分钟)a. 导游的口头表达技巧,如语言流利、表达清晰、声音洪亮等。
b. 导游的文化知识,如历史、艺术、地理等。
c. 导游的应急处理能力,如突发事件处理、游客投诉处理等。
3. 模拟导游实践(60分钟)a. 分组进行模拟导游演练。
b. 每组选择一个景点,进行导游解说。
c. 其他学生扮演游客角色,提问并评价导游表现。
四、教学评估:1. 模拟导游演练中,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导游表现,提供建设性意见。
五、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导游职责和工作内容的介绍。
2. 视频素材,用于示范导游表现和技巧。
3. 模拟导游演练所需的景点介绍资料。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实地导游实习,提升实践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加深对导游工作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介绍导游的职责和工作内容,讲解导游的基本技巧和知识,并进行模拟导游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评估中,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导游表现,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教学延伸环节的实地导游实习和旅游景点参观,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导游工作的理解。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的导游技巧和知识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模拟导游教案
![模拟导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34b4e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3.png)
模拟导游教案一.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导游的基本工作内容与要求,培养学生对导游工作的兴趣与热爱。
2.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导游用语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 教学内容:1.导游的基本工作内容2.导游的基本要求3.导游的常用用语和技巧三. 教学过程:Step 1: Warm-up (5分钟)【设计意图】通过设计生动的导游角色扮演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教师穿上导游服装,扮演一位导游,向学生介绍自己。
2.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派一位同学扮演导游,介绍自己。
3.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导游有关问题。
Step 2: Presentation (15分钟)【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导游的基本工作内容和要求,引入学生对导游工作的认识。
1.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导游的基本工作内容,如接待、讲解、安排行程等。
2.教师讲解导游的基本要求,包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态度等。
Step 3: Practice (20分钟)【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熟悉导游的常用用语和技巧,并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派一位同学扮演导游,其他同学扮演游客。
2.导游向游客介绍当地的旅游景点,使用导游的常用用语和技巧。
3.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导游有关问题,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Step 4: Extension (10分钟)【设计意图】通过导游工作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1.教师讲解一些导游工作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导游在不同情况下应该如何应对和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享,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Step 5: Summary (5分钟)【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导游的基本工作内容、要求和常用用语进行总结并提问学生。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66b0bf6482fb4daa48d4b03.png)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模拟导游【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议学时】144学时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是学生从事导游服务岗位工作所需掌握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学生将所学的旅游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践,形成导游岗位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与导游业务、旅游景区(点)服务等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教学主要任务在于让学生在熟悉我国及我省主要景区景点的基础上,掌握导游讲解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具备从事导游服务工作相关的职业能力。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的确定以旅游行业专家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结合导游服务岗位所需的知识和相关职业能力要求,包括景区导游讲解技巧训练等学习项目。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以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以及知识建构的客观规律,融合导游员的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导游讲解的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为活动的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实现做学一体化。
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模拟、校内实训、现场教学等多种途径,强化实际操作训练,更好地掌握导游讲解的各种技巧。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使学生熟悉我国和我省著名景区及其主要景点;(2)掌握导游讲解的一般流程,具备从事导游服务工作所需的口头表达能力;(3)掌握并能运用导游讲解技巧对景区进行导游讲解。
2.2能力目标(1)能熟练、流畅地简要的对景区景点进行解说;(2)能熟练规范地为游客提供规范服务。
2.3素质目标(1)培养良好的旅游从业意识;(2)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表达能力;(3)具备逻辑分析、自主学习延伸能力;(4)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5)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能力。
《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大纲
![《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54a5f0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8.png)
《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模拟导游》课程编号:93020306学分:2学分学时:32学时(其中实践教学:16学时)课程性质:专业核心模块课程相关课程:《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等适用专业: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第一部分理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标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它是该专业学生考取全国导游资格证所必修的一门课程。
2.知识点目标:通过学习这门课,学生可以掌握海南省导游证考试的22个景点,并且提高自身的修养,用旅游接待人员应具备的礼仪去待人接物。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一)旅游接待人员礼仪(2学时)1.教学要求了解旅游接待礼仪的内容,掌握正确的站姿、坐姿、递送名片、握手等方面的礼仪。
2.教学重点(1)站姿、坐姿、递送名片、握手等方面的礼仪。
3.教学难点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正确的待人接物。
(二)突发问题的处理(4学时)1.教学要求了解在旅游接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掌握解决这些突发事故的步骤和方法。
2.教学重点(1)突发事故的处理。
3.教学难点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正确处理旅游接待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故。
第二部分实践教学大纲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导游的角色,模拟导游在带团过程中向游客提供的讲解、活跃氛围、突发事件处理等内容,使得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掌握导游工作的独立性、复杂性,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大纲一、考核方式本课程理论教学考核采用五级计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根据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到课率、作业情况及期末考查综合评定。
其中期末考查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二、考核内容1.礼仪礼节(20分)(1)站姿(10分);(2)态势语言(10分);(3)仪容仪表(5分)。
2.海南省22个旅游景点讲解(60分)(1)海南省旅游景点讲解(60分)3.突发问题的处理(20分)(1)突发事件回答(10分);(2)讲解内容(10分)。
《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大纲(全文5篇)
![《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大纲(全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c5f4e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8.png)
《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大纲(全文5篇)第一篇:《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大纲《模拟导游》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模拟导游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数:64(实验学时:64)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河南旅游基础、导游业务开课单位:管理学院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模拟导游实训是《模拟导游》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
本实验属于专业基础实验,其目的是将导游学科中的理论知识点分解为可操作的实训项目,从而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带团工作的各项技能技巧,并能取得导游资格证书;具备导游工作岗位必备的组织、协调、应变及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实训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导游语言技能实训实训目的及要求1.了解导游语言技巧;2.掌握导游语言特点及基本原则。
实训内容:1.普通话的语音语调;2.普通话的语音节奏;3.导游交际语言技巧。
实训要点:1.语调抑扬的训练、语流畅达的训练、语句长短的训练、语速快慢的训练;2.导游语言针对性训练、导游寒暄语运用训练、导游劝说语言技能训练、导游答问语言技能训练、导游安慰语言技能训练。
总学时:8学时第二章导游带团技能实训实训目的及要求:1.了解导游带团技能的概念2.掌握导游员的基本带团技能实训内容1.树立良好的导游形象;2.导游常用工具的使用;3.欢迎辞、欢送辞的组织和表达;4.导游岗位协调;5.导游心理服务技能。
实训要点:1.导游人员姿态训练;2.持导游旗训练、使用话筒训练、清点人数姿态训练;3.常用称谓语的训练、欢迎辞的训练、欢送辞的训练。
总学时:12学时第三章导游讲解艺术实训实训要求:1.了解导游人员审美技巧;2.掌握导游讲解基本技巧和方法。
实训内容:1.导游基本讲解技能;2.导游审美引导技能实训;3.导游综合讲解技能。
实训要点:1.导游讲解方法的分类及使用技巧;2.导游词的创作及运用技巧。
总学时:24学时第四章导游服务综合实训教学要求:1.了解导游服务过程;2.掌握导游讲解的基本技巧和导游服务的程序;教学内容:1.校园模拟导游;2.导游服务见习。
模拟导游 教案
![模拟导游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36eb7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9.png)
模拟导游教案教案标题:模拟导游教学目标:1. 通过模拟导游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 提高学生的文化和地理知识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教学准备:1. 地图和相关旅游景点的图片或海报。
2. 视频或音频资料,展示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
3. 学生分组名单。
4. 模拟导游工具包,包括导游服装、导游证件、旗帜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向学生介绍导游的职责和重要性,并展示导游的形象和工具。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导游的认识和期望。
团队分组:1. 根据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导游,并给予导游工具包。
准备导游讲解:1. 教师提供地图和相关旅游景点的图片或海报,让学生选择一个目的地。
2. 学生在小组内收集有关目的地的文化和地理知识,并准备导游讲解。
模拟导游活动:1.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导游讲解,其他学生扮演游客角色。
2. 导游应展示导游证件、穿着导游服装,并带领“游客”参观景点。
3. 导游讲解景点的历史、文化、特色等,并回答游客的问题。
4. 学生可以使用视频或音频资料,展示目的地的风土人情。
讨论和总结:1. 每个小组完成导游讲解后,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模拟导游活动的体会和收获。
3. 教师总结活动,强调口语表达、文化知识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目的地,继续进行模拟导游活动。
2.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导游路线和景点,进行更具创意的导游讲解。
评估方式: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导游讲解和互动表现进行评估。
2. 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导游的表现,并给予建设性的反馈。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并撰写相关的报告或小作文。
2. 学生可以组织模拟旅行团活动,邀请其他班级或学校参加。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模拟导游活动中尊重不同文化和地区的差异。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模拟导游教学基本要求
![模拟导游教学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a555910ff00bed5b9f31d9d.png)
模拟导游教学基本要求(72课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运用导游业务知识和语言文化等有关知识,对导游活动进行模拟示范和演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导游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2. 掌握导游人员带团的整个工作程序。
(二) 能力培养目标了解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点,能够鉴赏不同旅游吸引物的美并运用适当的技巧将其传达给旅游者。
(三) 思想教育目标1. 掌握带团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及带团的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3.增强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和旅游事业的热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职业自豪感。
4.培养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 绪论教学内容1. 导游人员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 导游人员的职责。
3. 导游人员的职业素养。
4. 导游人员的服务技能。
教学要求1. 了解导游人员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 掌握导游人员的职责。
3. 掌握导游人员必备的职业素养,并在工作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
(二) 导游程序教学内容1. 准备。
2. 迎接。
3. 市容导游。
4. 饭店住宿。
5. 商谈日程。
6. 购物。
7. 食在中国。
8. 娱乐。
9. 小结。
教学要求1. 要求系统掌握带团的整个程序,包括从接到旅行社下达的任务起,到送走旅游团并做好善后工作为止。
2. 掌握每一环节的具体要求,并加以模拟操练。
3. 在学习过程中对设定的范例加以分析掌握,并重视对特殊情况下学生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 自然景观导游教学内容1. 概述:概念;特点;自然景观类型;自然景观三个层次。
2. 山地景观的导游:山地及其意义;名山的基本概念;名山的基本造景功能;山地及其他自然因素的配合;山地与人文因素的配合。
3. 水体景观的导游:概念及其意义;水体自然景观类型;水体本身造景功能;同为水体水景因水而异;水与其他自然因素的配合;水与人文因素的配合。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fb0e062524de518964b7dee.png)
旅游服务管理专业模拟导游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模拟导游》【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学期】:第二、三、四学期【参考课时】:180学时【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编制人员】:苑秀彬、王莉、付琳琳、郑艳【参与企业】:龙凡、王焕宇一、课程性质《模拟导游》课程是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培养并强化“导游服务核心技能”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教学从旅游行业、旅行社企业需求出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紧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满足旅游行业对导游员在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上的要求;另一方面,充分考虑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以提高学生景点景区导游、地陪导游服务的核心能力为主,实现人才就业与企业需要无缝对接的支撑性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紧扣景点景区导游、地陪导游的岗位要求,设计本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根据企业调查设计与工作任务相一致的课程项目;基于导游任务的繁杂性、训练的递进性、技能生成的综合性等特点,设计教学方法与训练方法;按照完成工作任务的形成性过程和结果,设计考核方案。
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按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设置课程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在于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
(一)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导游讲解过程中涉及到的历史、地理、宗教、民族风情、特产、建筑园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牢记国家现行方针政策,把握有关政策法规,明确旅游者权利及义务。
3、具备厚实的语言知识;具有扎实的汉语功底,具备一定的少数民族语言和外语知识。
4、具备全面的旅行生活常识,如交通、通讯、急救等知识,掌握丰富的生活常识,如卫生防疫、选购商品、摄影摄像等常识。
5、具备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基本知识,包括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居民文化传统、风俗禁忌、经济文化、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标准
![《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5f9273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2.png)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模拟导游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高职一年级学生总学时:60学时一、课程性质《模拟导游》课是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培养并强化“导游讲解核心技能”的专业核心课。
本课程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科目,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导游岗位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
二、参考学时及学分60学时;3学分。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通过对湖北恩施地区全导游资格证考试要求的十个旅游景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讲解水平,为学生考证奠定坚实基础,使得我院导游专业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参加现场导游现场考试时,有较高的通过率。
同时,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湖北各个旅游景点的相关内容,为今后的工作做一个较好的知识积累,使得学生今后不管是在景点讲解员还是地陪等工作岗位都能较快的胜任自己的工作。
(一)能力目标1.能根据不同情况对导游词进行创编和改编。
2.灵活运用导游讲解方法技巧熟练进行定点景点导游讲解。
3.能规范带团,并能就带团过程中突发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果断的处理。
(二)知识目标1.掌握湖北省及恩施州相关的人文、地理等知识。
2.掌握长江三峡、黄鹤楼、武当山、神农架、大别山、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巴东神农溪、恩施土司城、咸丰坪坝营十大景区文化、地理知识。
3.掌握导游辞内容结构及导游辞的写作要求。
4.掌握导游口头语言的表达技巧及态势语言的运用技巧。
5.掌握导游讲解常用方法。
6.掌握导游带团服务规范及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培育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热情的服务、灵活的处事、良好的心态、极强的沟通、诚信的品格、有效的组织、高度的敬业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四、设计思路本课程充分注意湖北旅游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每年湖北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使其具有实际操作性,应考性。
在教学过程中,以湖北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模拟导游》为依据,在了解导游服务程序与技巧的基础上,主要学习湖北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现场考试中恩施地区考生涉及的十个旅游景点。
模拟导游课程教案
![模拟导游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0737b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a.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模拟导游课程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模拟导游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1. 模拟导游的概念和作用。
2. 旅游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教学难点:1. 模拟导游的实践操作。
2. 旅游线路的设计和讲解。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旅游线路资料。
3. 导游讲解稿件。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旅游风光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模拟导游。
2. 讲解:介绍模拟导游的概念、作用和基本要求。
讲解旅游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旅游线路的设计、景点讲解、导游礼仪等。
3. 实践:分组进行模拟导游实践,每组设计一条旅游线路,并指定一名组长负责讲解。
其他组员扮演游客,对组长进行评价。
4. 总结:对各组的模拟导游实践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总结旅游行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5.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篇导游讲解稿件,并准备下一次课的模拟导游实践。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反思内容如下:1. 学生对模拟导游的概念和作用是否理解清楚?2. 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是否掌握?3. 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是否有所提高?4.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三、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篇导游讲解稿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内容丰富、具有吸引力。
2. 准备下一次课的模拟导游实践,设计一条旅游线路,并担任组长进行讲解。
3. 深入研究旅游行业相关知识,了解旅游市场的最新动态,为模拟导游实践提供更多素材。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模拟导游的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在模拟导游实践中的表现,包括讲解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doc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doc](https://img.taocdn.com/s3/m/4016cb2a3968011ca3009145.png)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所属学院:适用专业:旅游管理、导游课程类型:模块课程1、前言1.1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景区旅行社管理模块课程,在学生修完《旅游地理学》,《中国旅游文化》等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对学生的导游职业能力进行培养。
课程按照项目课程建设的改革要求,依据岗位能力与工作流程,合理设置授课项目,重视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并兼顾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要求,使学生的导游职业能力切实得到提高,为学生走上实习和工作岗位打下坚定的基础,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1.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导游工作流程为主线,基于导游职业能力设计课程项目,融知识、理论、实践为一体。
综合运用导游模拟实验室以及有关图文声像材料进行“情境模拟”,师生共同参与,进行“角色扮演”、“分组演练”、“小组讨论”,对于工作任务的完成效果,大胆采用“小组互评”、“师生互评”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课程内容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为“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
具体为接团服务(8学时);参观游览服务(18学时);购物、餐饮、娱乐服务(6学时);旅游者个别要求的应变处理(6学时);旅游事故的处理(6学时);旅途娱乐(4学时);送团服务(3学时),共51学时,3学分。
2、课程培养目标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明确导游的服务程序及服务规范,掌握导游工作必备的基础知识。
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逐步获得导游工作各项程序所需能力,初步具备独立带团能力。
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树立和强化良好的职业道德。
经过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的锻炼,全面提升学生的导游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具体表现为:知识目标熟悉导游服务程序及服务规范;熟悉旅行生活常识;掌握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了解典型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基本知识;能力目标能按照导游服务程序完成旅游接待计划;能根据服务对象提供导游讲解服务;能为游客提供恰当的购物、餐饮、娱乐服务;能合理应对游客旅游者个别要求;能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素质目标具备真诚公道,信誉第一的职业道德;具备热情友好,宾客至上的工作态度;具备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职业素养;具备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模拟导游》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模拟导游》课程整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f637aa84254b35effd3476.png)
模拟导游课程总体设计一、管理信息课程名称:模拟导游制定时间:2009-10-10课程代码:所在系:国际贸易系制定人:周洁批准人:二、课程性质学分:3.5分课程类型:专业必修学时:70学时先修课:旅游概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授课对象:高职旅游管理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能力目标:①能够独立完成导游词的编写任务,并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游客。
②合理运用导游讲解技巧,有针对性得进行讲解。
③能独立并较为完善的完成导游服务准备工作。
④能够熟练切独立做好下列准备工作:接团准备行前准备送团准备。
⑤能够认真的分析并较为完善的处理游客提出的特殊要求以及突发事件。
⑥能够熟练填写日程表、结算表。
知识目标:①掌握导游的服务程序与规范,具备全陪、地陪、领队、景区(点)导游的服务程序与规范②掌握丰富的史地文化知识。
熟练掌握导游讲解过程中涉及到的历史、地理、宗教、民族、风情特产、建筑园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③熟悉政策法规知识。
牢记国家现行方针政策,把握有关政策法规,明确旅游者权利及业务。
④具备丰厚的语言知识。
具有扎实的汉语功底,具备一定的地方方言和外语知识。
⑤熟悉旅行生活常识。
具备全面的旅行生活常识,如交通、通讯、急救等知识,掌握丰富的生活常识,如卫生防疫、选购商品等常识。
⑥了解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知识。
具备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基本知识,包括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居民文化传统、风俗禁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⑦了解心理学、美学知识。
了解游客心里规律,具备一定的个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常识,掌握一定的美学知识和审美基本方法。
2、课程内容设计。
模拟导游宫庆伟教案
![模拟导游宫庆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a45cf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5.png)
模拟导游宫庆伟教案
课程名称:模拟导游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导游的职责和要求
•学习如何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锻炼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
•导游的角色和职责
•模拟讲解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或白板
•制作导游讲解内容的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引(5分钟)
–引入课程话题,简单介绍导游的工作内容和重要性。
–与学生分享自己对导游的认识和经历。
2.导游的角色和职责(10分钟)
–列举导游的职责和责任,如带领游客参观景点、提供历史和文化信息、解答游客疑问等。
–与学生一起讨论导游的职责对于旅游体验的重要性。
3.模拟导游讲解技巧(20分钟)
–分发导游讲解内容的资料,让学生准备模拟导游讲解。
–讲解导游讲解的基本要素,如准备充分、语言流畅、声音宏亮、形象亲和等。
–分组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导游讲解一个景点的情景。
–鼓励学生在模拟过程中相互提供反馈和建议,改进讲解技巧。
4.结束(5分钟)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导游的重要性和讲解技巧的必要性。
–鼓励学生在实际旅游中注意观察和学习导游的表现。
课后作业:
•各自选择一个景点,准备模拟导游讲解,可使用课堂上学到的技巧和方法。
•收集一些关于导游讲解技巧的资料,准备分享给同学们。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07472cb76a20029bc642d0b.png)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一、课程性质《模拟导游》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景区导游服务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导游讲解、景区接待、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训练,能胜任旅游景区、旅行社和旅游公司的导游讲解和接待工作,达到初级导游服务员的水平;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敬业爱岗和吃苦耐劳的品德和良好职业道德观,并适应行业发展规律与职业变化的能力。
本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模块课程,在学生修完《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等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对学生的导游职业能力进行培养。
课程按照项目课程建设的改革要求,依据岗位能力与工作流程,合理设置授课项目,重视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并兼顾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要求,使学生的导游职业能力切实得到提高,为学生走上实习和工作岗位打下坚定的基础,充分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本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深入旅游行业、旅游企业进行调研,进行导游岗位职业分析,形成实际工作任务;按照任务的相似性和复杂程度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紧扣景点景区导游岗位要求,设计本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形成职业能力标准,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及其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学习工作任务;按照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根据模拟导游的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和重点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想吻合,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
专业能力目标:1.具备能够收集、整理、撰写、修订导游讲解;2.能够以景区景点服务员身份,运用导游讲解的方法与技巧,综合运用书面、口头、体态等语言,为游客提供实地讲解服务。
3.能够以导游员身份,按照有关原则,为游客提供个别要求的处理,完成各类突发事件处理工作。
;4.具备引导游客欣赏美的能力;5.具备对游客进行安全提示的能力;6.具备独立完成导游讲解工作的能力;方法能力目标:1.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2.具有较强的计划决策能力3.具有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4.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能力目标:1.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2.具有组织协调能力;3.具有沟通交流能力;4.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合作意识;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6.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三、课程内容根据中职导游专业“培养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良好,专业技术和技能较强,市场意识和创业精神较为突出,在旅游相关企业从事接待、导游、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紧扣以景点景区导游员为主的培养目标而设置教学内容,通过以麒麟山旅游景区一日游(山岳景观导游)兴凯湖景区两日游(水体景观导游)鸡西动植物园导游讲解(动植物景观导游)鸡西八角楼讲解(古建筑景观导游)华岩寺讲解(宗教文化景观导游)穆棱河水上公园讲解(园林景观导游)王震博物馆讲解(博物馆导游服务)虎林地下要塞讲解(城防建筑导游服务)新开流文化讲解(节庆民俗导游)东北老航校纪念馆讲解(红色旅游景观导游)等旅游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导游的业务知识,熟练掌握景区特点,撰写并修订导游词,进行生动精彩的导游讲解,培养学生的带团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处理突发事件等技能。
模拟导游教案
![模拟导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88992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4.png)
模拟导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2.掌握导游的基本礼仪和职业道德;3.能够熟练运用语言表达能力,为游客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4.培养游客的文化素养和旅游意识,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1.1 历史导游需要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历史,包括建筑、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历史。
例如,如果导游带领游客参观故宫,需要了解故宫的建筑历史、文化背景、皇帝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1.2 文化导游需要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包括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文化。
例如,如果导游带领游客参观北京的胡同,需要了解胡同文化、老北京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1.3 风俗习惯导游需要了解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包括饮食、礼仪、节日等方面的习惯。
例如,如果导游带领游客参观四川的乐山大佛,需要了解四川的饮食文化、佛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 导游的基本礼仪和职业道德2.1 基本礼仪导游需要具备基本的礼仪,包括穿着整洁、言谈举止得体、面带微笑等方面的礼仪。
例如,导游需要穿着整洁、不要穿着过于暴露或花哨的衣服,言谈举止要得体,不要使用粗俗的语言。
2.2 职业道德导游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诚实守信、服务至上、保护环境等方面的职业道德。
例如,导游需要诚实守信,不要向游客隐瞒真相或夸大事实,服务至上,要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保护环境,不要随意破坏旅游景点的环境。
3. 语言表达能力导游需要具备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普通话、英语等方面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导游需要熟练掌握普通话,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能够为外国游客提供服务。
4. 培养游客的文化素养和旅游意识4.1 文化素养导游需要通过讲解、解说等方式,培养游客的文化素养,让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游客的文化素养。
4.2 旅游意识导游需要通过讲解、解说等方式,培养游客的旅游意识,让游客了解旅游的意义和价值,提高游客的旅游意识。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2ccb77010a6f524ccbf858a.png)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模拟导游课号:093D80N所属学院:旅游学院适用专业:旅游管理、导游课程类型:选修1、前言1.1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模块课程,在学生修完《旅游地理学》,《中国旅游文化》等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对学生的导游职业能力进行培养。
课程按照项目课程建设的改革要求,依据岗位能力与工作流程,合理设置授课项目,重视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并兼顾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要求,使学生的导游职业能力切实得到提高,为学生走上实习和工作岗位打下坚定的基础,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1.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导游工作流程为主线,基于导游职业能力设计课程项目,融知识、理论、实践为一体。
综合运用导游模拟实验室以及有关图文声像材料进行“情境模拟”,师生共同参与,进行“角色扮演”、“分组演练”、“小组讨论”,对于工作任务的完成效果,大胆采用“小组互评”、“师生互评”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课程内容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为“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
具体为接团服务(8学时);参观游览服务(18学时);购物、餐饮、娱乐服务(6学时);旅游者个别要求的处理(6学时);旅游事故的处理(6学时);旅途才艺展示(4学时);送团服务(3学时),共51学时,3学分。
2、课程培养目标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明确导游的服务程序及服务规范,掌握导游工作必备的基础知识。
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逐步获得导游工作各项程序所需能力,初步具备独立带团能力。
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树立和强化良好的职业道德。
经过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的锻炼,全面提升学生的导游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具体表现为:2.1知识目标熟悉导游服务程序及服务规范;熟悉旅行生活常识;掌握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了解典型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基本知识;2.2能力目标能按照导游服务程序完成旅游接待计划;能根据服务对象提供导游讲解服务;能为游客提供恰当的购物、餐饮、娱乐服务;能合理应对游客旅游者个别要求;能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2.3素质目标具备真诚公道,信誉第一的职业道德;具备热情友好,宾客至上的工作态度;具备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职业素养;具备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dada5b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f.png)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模拟导游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1.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内中级学习阶段双证类核心课程之一,是在经过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知识等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之后,所学习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该课程主要是介绍导游人员如何编写导游辞、如何讲解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实践操作的性质。
2.课程目标学生以划分小组进行合作工作的形式,通过分别扮演导游员和旅游团客人等角色,在教师及同学指导协助下或借助参考教材和相关资料,编写导游辞,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导游讲解并到模拟导游室进行情景模拟,最后进行检查反馈。
在完成计划过程中,应符合导游员的导游讲解,并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和评价反馈。
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够合作或独立地进行导游讲解,并能针对任何旅游团和散客进行导游讲解。
本着教育的人本性原则和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更加注重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关键能力培养的新型教学理念,在课程工学结合的教学实施时应特别关注学习内容,以更好地实现个人与职场社会的融合。
课程实施中,在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学习等方法能力,加强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自信心、主动性、灵活性等社会能力。
5.相关说明5.1教学的组织与方法5.1.1课程教学应注重教学过程的组织与教学方法的运用。
以一个个学习情境的设备操作作为教学平台,实施行为引导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教学、模拟实训教学等多种辅助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兼顾学生个性发展。
具体可采用小组研讨、案例教学,讲演结合、学练做一体化教学、角色扮演、引导与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5.1.2课程按照任务驱动过程进行的调研、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几个阶段进行教学组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将互相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力争使学生参加全部教学过程(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课程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贯穿始终的交流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教学表现形式,引导、启发学生形成自主知识建构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06c40e825c52cc58bd6be96.png)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导游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模拟导游》是导游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导游工作过程的综合性教学做一体化课程。
本课程按照导游工作任务由单一到复杂的原则,以导游服务工作任务为载体,设置了四个学习模块,22个子任务。
在与导游工作过程高度仿真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学习、掌握导游讲解服务、地方陪同导游服务、全程陪同导游服务以及出境领队服务等导游知识与实践技能,达到导游岗位的从业水平。
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该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起明显促进作用,它可以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融化,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顶岗实习奠定基础。
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导游专业的生源为高中和中职毕业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不适应以知识逻辑为中心的学科课程学习和应试教育,他们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却具有形象思维的智能结构特点,适于“在做中学”,适合培养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因此,要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工作过程导向培养模式,通过行动来学习,发掘潜能,发展个性。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导游基础》《旅游政策法规》《旅游应用写作与口才》《旅游文化》《旅游地理》《导游实务》《导游技能实训》(《卫生与急救》《导游才艺》《摄影技巧》)等,它的后续课程是《导游与旅游审美》《旅行社经营实务》。
学生在前修课程的基础上,参加专业设计的第一学期至第五学期有计划的不间断的短线+(市区)长线(北京、遵化清东陵、秦皇岛等地)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运作“‘一感知、二互训、三上团’导生制实境育人”教学模式(学生一年级认知导游,二年级互训演练导游,三年级实境带团导游,专任教师培养导生,导生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效果明显。
本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教学在模拟导游室、真实景区、旅行社、星级宾馆、旅游购物中心、首都机场等地全面进行,学生目的明确,积极主动,能力稳步提高,为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及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服务管理专业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模拟导游》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开设学期】:第二、三、四学期
【参考课时】:180学时
【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
【编制人员】:苑秀彬、王莉、付琳琳、郑艳
【参与企业】:龙凡、王焕宇
一、课程性质
《模拟导游》课程是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培养并强化“导游服务核心技能”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教学从旅游行业、旅行社企业需求出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紧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满足旅游行业对导游员在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上的要求;另一方面,充分考虑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以提高学生景点景区导游、地陪导游服务的核心能力为主,实现人才就业与企业需要无缝对接的支撑性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紧扣景点景区导游、地陪导游的岗位要求,设计本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根据企业调查设计与工作任务相一致的课程项目;基于导游任务的繁杂性、训练的递进性、技能生成的综合性等特点,设计教学方法与训练方法;按照完成工作任务的形成性过程和结果,设计考核方案。
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按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设置课程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在于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
(一)知识目标
1、熟练掌握导游讲解过程中涉及到的历史、地理、宗教、民族风情、特产、建筑园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牢记国家现行方针政策,把握有关政策法规,明确旅游者权利及义务。
3、具备厚实的语言知识;具有扎实的汉语功底,具备一定的少数民族语言和外语知识。
4、具备全面的旅行生活常识,如交通、通讯、急救等知识,掌握丰富的生活常识,如卫生防疫、选购商品、摄影摄像等常识。
5、具备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基本知识,包括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居民文化传统、风俗禁忌、经济文化、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6、了解旅客心理规律,具备一定的个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常识,掌握一定的美学知识和审美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收集、整理、撰写、修订导游讲解词。
2、能够根据地陪身份,按接待计划,完成旅游团队的接团、送团、协调、衔接工作。
3、能够根据旅游团队需求,落实好旅游者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服务要求,完成独立带团工作。
4、能够以景区景点服务员身份,运用导游讲解的方法与技巧,综合运用书面、口头、体态等语言,为旅客提供实地讲解服务。
5、能够以导游员身份,按照有关原则,为顾客提供个别要求处理,完成各类突发事件处理工作。
6、能够根据旅游行业对导游素质的要求,从服务意识、礼貌礼仪、知识更新、身心锻炼等方面进行有效训练。
(三)职业素质目标
培育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热情的服务、灵活的处事、良好的心态、极强的沟通、诚信的品格、有效的组织、高度的敬业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在整体教学过程中,课程的设计以地域环境为载体,每一个地域环境对应一个教学情境。
在整体情境下,课程内容的实施通过九个具体情境来实现。
每个教学情境的实施中,都会经历获取信息、决策、实施计划、实施任务、组内检查或组际检查、多主体评价等六个过程。
个过程。
考核方式:教师考评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过程性考核。
五、实施建议
(一)师资建议
1.建议由双师型教师授课
2.教学方法与手段
(1)应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视听媒体,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形象的演示出来,教学示范清晰可见。
(2)尽可能创建和使用一体化教室,让学生边学边练、边练边学、学练一体。
(二)教材编写与选用建议
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教材《模拟导游》
主编:宫庆伟
(三)课程资源配置建议
开发适合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发挥网络设备实训室的优势,将教学与培训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
充分利用合作办学的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提升自身的职业综合素质。
将相关的网络资源和辅助文献及时介绍给学生,以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学习空间,补充了课堂教学,让学生能进行个性化学习。
(四)场地配置建议
建议安排在模拟导游实训室授课。
六、学生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考核与评价应从课程考核、技能考核与平时表现两个方面进行考核。
课程整体成绩表
(一)课程考核
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主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积累和训练,因此课程考核方式采用项目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考核职业能力的同时也考核职业素养。
最终考核成绩是课程结束后结合项目考核和期末考核成绩两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1.项目考核
按照各项目实施技能与知识要求,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采用现场操作和答辩相结合的方式。
2.期末考核
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核,课程最后一周进行笔试考核。
3.综合成绩
平时出勤及表现、课外作业完成占10%,项目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