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南川中学高2013级18班高翼
一、南川农业概况
南川区位于重庆南部,大娄山脉西北侧。
东经106°54ˊ--107°27ˊ,北纬28°46ˊ—29°30ˊ。
幅员面积2602平方公里,辖34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4万,其中农村人口54万,占总人口的84%。
境内山岭纵横,河谷幽深,地形呈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
北部系平行岭谷区,南部属娄山褶皱地带。
东邻武隆、道真,南连正安、桐梓,西靠万胜、綦江、巴南,北与涪陵接壤。
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主体性、多样性气候明显,是多种动植物生长的适宜区或最适区。
农业资源富集,农村经济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臵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气候资源,南川历来是重庆市优质粮经作物生产地,重庆市首个绿色食品大米示范基地就落户南川。
南川现有栽培作物近千种,饲养动物40多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粮食作物和水果、蔬菜、茶叶、药材、生漆、蚕桑等多经作物遍布境内,猪、牛、羊、马、鸡、鸭、鱼等成群分布。
山水开发极具潜力,境内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金佛山,极具开发价值。
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南川农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全年粮食总产量33万吨,粮食生产自给有余。
二、资源状况
(一)土地资源:全市幅员面积2602平方公里,折合390万亩,主要分为7个方面:①耕地面积105.4万亩,占幅员面积的27%。
其中水田面积60.9万亩,旱地44万亩,菜地0.4万亩。
②园地面积9.6万亩,占幅员面积的2.5%。
其中果园地1.8万亩,桑园地1.1万亩,茶地5.6万亩。
③林地面积186.6万亩,占幅员面积47.9%,其中有林地面积163万亩,灌木林2万亩,疏林地0.3万亩,未成林地3万亩,采伐迹地、苗圃地0.03万亩,活立木蓄积47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7.4%。
④草地(天然草场草山草坡)面积3.5万亩,占幅员面积1%,包括农作物秸杆在内理论载畜量为15.7万牛单位。
⑤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12万亩,占幅员面积3%,其中城镇建设用地0.7万亩,农村居民点及村庄用地8万亩,工矿用地3万亩,特殊用地0.02万亩。
⑥交通用地7.1万亩,占幅员面积1.8%,其中铁路用地0.08万亩,公路用地11万亩,农村道路用地7万亩。
⑦水域面积6.7万亩,占幅员面积1.7%,其中河流4万亩,水库1.4万亩,坑塘0.01万亩,沟渠1.8万亩,堤坝水工建筑0.2万亩。
(二)水资源:南川境内河流众多,全市有中小河流56条,分别于乌江水系和长江上游干区上段水系。
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6条,其中据24条河流实测,天然落差共8901米,可开发利用的理论水能为137119千瓦,可建电站83处。
(三)动植物资源:由于我市多山地形和立体气候特点,适应多种动物生长,野生动物有野猪、野羊、猴、獐、狐、獾、刺猬、水獭、旱獭、虎、豹、狸等,全市动物资源有523多种。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4种,濒危动物69种。
养殖业中有猪、牛、马、羊、鸡、鸭等40多种,其中以猪、鸡、牛、鸭的数量大,分布范围广。
生猪上南川为无疫病防治区。
据不完全统计,南川境内植物资源5655种,其中全国一级保护植物71种,特有植物200余种,尤以银杉、金山方竹、金山杜鹃、金佛山大树茶、珙桐、金山竹米等最为著名。
有药用植物2100多种,其中有天然名贵的天麻、黄莲、杜仲、厚朴等。
(四)气候资源:南川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差异大,最高海拔2251米,最低340米,立体气候明显。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既无严寒,又无酷暑,四季分明,霜雪稀少,无霜期长。
热量丰富。
年均温16.6℃,极端最高温度39.8℃,极端最低温度-5.3℃,年降雨量1185mm,年日照时数1273小时,无霜期308天,相对湿度80%。
灾害性天气:春为低温寒潮,夏天多伏旱,秋季连绵阴雨天气突出,入冬后气温低,但均在零度以上。
(五)矿产资源:南川区矿藏资源较多,主要有煤、铝土矿、含钾岩石、耐火粘土、石灰石、硫铁矿以及锂、镓、铀、锗、方解石、大理石、水晶、铜矿、石棉、石膏、石英砂等。
以煤最多,表内地质总贮量为2亿多吨。
其次为铝土矿,表内贮量为2500多万吨,表外贮量300多万吨,贮量大,品质好,属优质高铝低硅矿床。
硫铁矿贮量为6500多万吨,开发价值大。
(六)旅游资源:南川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境内山岭绵延,河流纵横,文化积淀深厚,构成了集山、水、林、泉、峡、洞为一体的奇异自然景色。
金佛山为著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有旅游景点120多处,春天是花海一片,夏天是清凉世界,秋天秋叶色斑斓,冬天冬雪玉树琼枝,四季景观特色鲜明,
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三王坪生态石林占地524亩,是目前国内已探明的面积最大、特色最显著的生态石林。
石林形象厚朴,石林与各种形态各异、造型奇特的各种树木、藤蔓丛生,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盆景,嵯峨多姿、万状离奇,使人遐想不尽,流连忘返。
金佛山古佛洞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年代最古老的洞穴之一,洞内可同时容纳5万多人。
碧潭幽谷清新秀丽,楠竹山竹海婆娑,松山叠翠,这些景点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多彩多姿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赋予了南川旅游的鲜明个性和较高的知名度。
三、2010年发展状况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50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599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9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534公顷;蔬菜种植面积0.9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48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34.49万吨,增长5.9%;肉类总产量达5.33万吨,增长8.0%。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0%,其中农业产值12.41亿元,增长12.1%;林业产值2.29亿元,增长12.0%;畜牧业产值12.29亿元,增长1.5%。
四、我区发展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存在问题:
1.对都市农业多重功能认识不足。
第一,城市优先、农村附从的发展理念占据了思想和管理领域,致使农业的阵地迅速
丢失,都市农业也就显得可有可无。
第二,单纯、传统农业思想还有一定市场,忽视了成都地区人口密度大、土地———特别是耕地极为有限的现实,城市经济和工商业的快速发展,这些导致传统农业没有多少空间。
第三,简单强调产业、规模、产出、税供的评价模式,当代农业对GDP、财税的贡献的确贫弱甚至需要反哺,导致其不受重视。
第四,所属区县对城市化的过度向往,未能认识到都市也需要与之匹配的都市农业的支撑。
第五,对都市农业的生态、就业、都市环境及生活方式支撑等功能认识不到位。
2.对都市农业的服务与引导不够。
南川的都市农业是在缺乏预见和重视中比较随机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缺乏有效的服
务与引导,加之城市、工商业迅速发展需要农村土地的转化补给,城市周边的广大农村、农业地区就长时间处于待变更状态,当然就没有稳定的发展都市农业的基本条件了。
农业的规模化要求、风险抵御、抱团参与市场、经营环节的分工协作、跟风与恶性竞争的避免等,都需要加以服务与引导。
3.都市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欠缺。
南川目前的都市农业经营管理和服务人员基本上是农家乐模式的农民就地变身,大多
只能从事小规模的种、养产业经营和低档次的农业观光旅游服务,且小农经营意识明显。
而都市农业所需要的具有现代管理、服务意识的旅游、服务、产业化农业的企业管理人才相对欠缺,具有现代农业、资本运营、项目运作观念和能力的都市农业投资、经营人才更是稀少,具有适应都市消费需求、市场规律的都市农业营销能力、技巧、经验的营销人才也极为不足,具有农业观光、休闲、体验类项目的优质服务员工(人才)也缺口不小,且尚未形成有效培养机制。
4.都市农业与城市需求的对接还多有阻隔。
由于长期“以城市为中心、农村服务城市”的发展理念主导,区域消费单边
集中在城市,未能关注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流通、交易、加工环节多有障碍,而少有考虑都市农业消费的释放和引导,同时由于农产品自身的季节性波动大、检验检疫不规范等特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都市农业消费的提升与城市的同步发展。
(二)解决方案
1.重视农业的多功能性。
(1)根据农业的多功能性来制定农业投入政策。
(2)转变农业经营模式。
2.加强对都市农业发展的服务与引导。
(1)根据南川农村的实际情况,广泛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制定发展都市农业的中长期计划,引导发展都市农业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附加值。
(2)以科技成果为依托,促进农业项目的社会化、产业化及稳定性。
(3)培育农民自己的内生组织,壮大都市农业发展主体,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
3.加强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1)以职业化为目标,引导农民转型与转变。
(2)加强复合型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
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
4.破除城乡隔阂,对接农村发展需求。
(1)加强都市农业消费的释放与引导。
(2)促进资源、信息、资本等的交融流动,以实现都市农业与城市需求的有效对接。
(3)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兼顾保障供给、农民收入和环境保护三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