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设计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开发文档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开发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1373d7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c.png)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开发文档1. 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和开发。
该系统旨在协助高校进行财务管理,提供全面、准确和可靠的会计信息。
2. 数据库设计2.1 数据库概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系统主要包括学生信息、课程信息、教师信息、财务信息等模块。
2.2 数据库模型2.2.1 学生信息模块学生信息模块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入学信息、成绩信息等。
学生基本信息表(students)- 学号- 姓名- 性别- 所在专业学生成绩表(scores)- 学号- 课程号- 成绩2.2.2 课程信息模块课程信息模块包括课程基本信息、教师信息、选课信息等。
课程信息表(courses)-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教师号教师信息表(teachers)- 教师号- 姓名- 所在学院选课信息表(enrollments)- 学号- 课程号2.2.3 财务信息模块财务信息模块包括收入信息、支出信息、资产信息等。
收入信息表(income)- 收入来源- 金额- 日期支出信息表(expenditures)- 支出项目- 金额- 日期资产信息表(assets)- 资产名称- 金额3. 数据库开发3.1 数据库建表根据上述数据库模型,使用SQL语句创建相应的表格,并设置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和索引等。
3.2 数据库连接通过编程语言的数据库连接工具,与数据库建立连接,确保系统能够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
3.3 数据库操作编写相应的数据库操作代码,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查功能。
例如,通过学生信息表可以实现学生信息的查询、添加和更新功能。
4. 数据库应用4.1 学生成绩管理学生成绩管理模块可以根据学生信息和课程信息表,实现成绩的录入、查询和统计。
4.2 教师选课管理教师选课管理模块可以根据教师信息和课程信息表,实现教师选课信息的录入、查询和修改。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践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438780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7.png)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践会计信息系统是以电子化处理、存储会计信息为主要功能的一种信息系统。
它可以协助会计人员快速、准确地完成会计处理工作,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现代会计工作中,会计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其设计和应用实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库设计: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因此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非常重要。
数据库的设计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析和规划,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
2. 功能模块设计:会计信息系统需要具备的功能包括账务管理、报表生成、财务分析等。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确保系统功能与用户需求相匹配。
3. 界面设计:会计信息系统的用户群体比较广泛,因此要求界面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界面设计需要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操作流程和需求进行设计。
4. 系统架构设计:会计信息系统需要建立在稳定可靠的系统架构之上。
系统架构应该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以保证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实践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实践需要结合具体的企业实践进行设计和应用。
以下是常见的会计信息系统应用实践:1. 采用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会计信息系统。
采用云计算技术可以降低企业的IT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可随时随地进行操作。
2.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协助会计人员自动化处理会计信息,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核算准确性和财务分析能力。
3. 实现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同时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监控。
通过数字化管理,可以实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以更好地指导企业的决策和管理。
4. 建立智能审计系统:智能审计系统可以协助企业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核成本。
通过建立智能审计系统,可以提高审核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可降低认证成本和风险。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文档撰写规范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文档撰写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e3477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e.png)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文档撰写规范一、引言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信息系统是为了满足高校财务管理的需求而设计的一种数据库系统。
该数据库系统应具备高效、准确、可靠的特性,以支持高校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
本文旨在规范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文档的撰写,确保其整洁美观、语句通顺、流畅易读。
二、数据库设计文档格式1. 封面数据库设计文档的封面应包括以下信息:- 高校名称- 数据库名称- 文件名称- 作者- 日期2. 目录数据库设计文档应设置目录,列出文档各章节及其页码,以便读者快速查找相关内容。
3. 简介简介部分应对数据库设计文档的背景、目的和范围进行简要说明。
同时,还可以介绍数据库的主要特点和使用方法。
4. 数据库概述数据库概述部分应介绍数据库的功能、用途和主要设计目标。
可以进一步说明数据库的主要实体、属性和关系。
5.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部分是整个数据库设计文档的核心内容。
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数据库结构设计:介绍数据库的结构,包括实体关系模型、属性定义和关系定义等。
- 数据表设计:列出数据库中的各个数据表,包括表名、表结构、索引等信息。
- 数据字典:对数据库中的各个数据表进行详细的说明,包括表名、表结构、字段说明等。
- 数据库约束:定义数据库中的完整性约束,如主键约束、外键约束等。
- 查询设计:设计数据库中的查询语句,以支持各种查询操作。
- 数据库安全性设计:设计数据库的安全策略,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
6. 数据库维护数据库维护部分应介绍数据库的维护方法和策略,以确保数据库的运行平稳和数据的安全性。
7. 总结总结部分对数据库设计文档进行总结,回顾设计目标和过程,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方向。
同时,还可以提供对数据库的使用和维护的建议。
三、撰写要求1. 语言准确流畅:全文语句通顺,表达清晰准确,采用专业术语,并尽量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形式。
2. 信息整洁美观:文档排版整齐,标题与正文分明,采用合适的字体和字号,并提供适当的行距和段间距,以保证阅读的舒适度。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详解文档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详解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fc76c5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1.png)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详解文档1. 简介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对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和实施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解释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设计过程和关键内容,以帮助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技术。
2. 数据库设计原则数据库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2.1 数据库整体结构的合理性:数据库应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和良好的拓展性,能够满足不同需求和扩展要求。
2.2 数据一致性与完整性:确保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完整且保持一致,同时能够有效地对数据进行验证和清理。
2.3 数据库性能的优化:通过合理的索引设计、冗余数据的消除以及查询优化等手段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3. 数据库设计步骤在进行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3.1 需求分析:明确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对会计信息系统的需求,包括数据类型、数据量、数据流程等方面。
3.2 概念设计:基于需求分析,建立概念模型,包括实体关系图、实体属性、关系约束等内容。
同时,制定数据库规范和数据字典。
3.3 逻辑设计:将概念模型转化为逻辑模型,使用ER(Entity-Relationship)图描述实体之间的关系。
3.4 物理设计:将逻辑模型转化为物理模型,确定数据表和字段的具体定义,如数据类型、长度、主键等,并进行数据库规范化处理。
3.5 数据库实施:根据物理模型创建数据库,包括表、视图、函数、存储过程等对象,并进行数据导入和验证。
4. 数据库关键内容4.1 用户表:包括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职工和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学号、职称、专业等。
4.2 科目表:存储各科目的名称、代码、属性等信息,用于会计凭证的相关处理。
4.3 会计凭证表:记录具体的会计凭证信息,包括凭证号、日期、摘要、借贷方科目等。
4.4 财务报表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汇总和计算得出。
4.5 数据字典表:用于定义数据库的元数据,包括表名、字段名、数据类型、约束条件等信息。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1a434a0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9.png)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变得越来越重要。
会计信息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支持实现会计业务的处理、信息的生成和管理的系统。
它能够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精确性以及决策的准确性。
本文将从设计和实施两个方面探讨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内容。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1.需求分析:在设计会计信息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包括对组织全面了解,明确系统所需满足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通过与管理层和会计人员的沟通,确定系统的基本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报告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2.系统架构设计:在进行需求分析后,需要设计整个系统的架构。
会计信息系统的架构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两个部分。
前端包括用户界面和数据采集模块,后端包括数据处理、存储和报表生成等模块。
在设计架构时,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3.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在设计数据库时,需要考虑数据的结构、关系和完整性。
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数据的安全性。
4.界面设计:界面是用户与系统进行交互的重要媒介。
一个好的界面设计应该简洁、直观并且易于操作。
在设计界面时,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操作需求,提供友好的用户体验。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1.数据采集与导入:在会计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需要将现有的会计数据导入系统中。
这一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考虑数据的格式转换和清洗等问题。
2.系统测试与调试:在系统实施前需要进行测试与调试,以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这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通过测试和调试可以发现系统的问题并进行修复,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数据迁移与集成:对于已有会计数据的组织,需要将现有数据迁移到新的系统中。
这需要进行数据的转换和整合,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流。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详解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5d3180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6.png)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详解在现代高校的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校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还可以支持管理决策、风险控制和数据分析等功能。
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就是其数据库设计。
本文将详细解析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设计过程和关键要素。
一、需求分析阶段在进行数据库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必须围绕学校财务管理的具体需求展开,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报表生成、核算流程管理、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
根据需求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关键需求:1. 资金管理需求:包括对学校各账户余额的实时监控、资金调拨和收支管理等功能;2. 预算管理需求:提供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调整等功能,以支持学校财务决策;3. 成本控制需求:实现对学校各项支出的详细记录、成本分析和成本监控;4. 财务报表需求:生成准确、及时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二、数据库设计原则基于以上需求,下面介绍一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准则。
1. 数据库规范化:数据库设计时需要通过规范化技术来优化数据库结构,消除冗余和数据插入异常,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数据一致性。
常用的规范化形式包括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等。
2. 前后端分离:数据库的设计应当与系统的前端和后端分离,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
前端负责用户界面的展示和数据输入输出,而后端则负责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通过接口实现交互。
3. 数据安全性: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必须注重数据的安全性。
采取合适的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权限管理、备份和恢复机制等,以保护敏感数据不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三、数据库结构设计基于需求分析和数据库设计原则,下面介绍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1. 资金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管理学校各账户的资金流动情况,包括账户信息、收支记录和资金调拨等。
会计信息化中的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会计信息化中的数据库设计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fde1cb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7.png)
会计信息化中的数据库设计与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一项需要高度精确和可靠的工作,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和准则,需要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和管理都非常严谨。
在这个过程中,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会计工作的特殊性。
会计系统需要高质量的数据库支持,比如数据的存储和维护、查询、分析等。
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1. 数据库的规模首先,需要考虑到数据库的大小规模。
这包括数据库的容量、数据量、存储方式等。
通过确定数据库的规模,可以更好地考虑数据的存储和维护。
2. 数据库的结构数据库的结构是数据库设计的一个主要方面。
仔细地设计数据库,可以使其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而不损害其灵活性。
这包括确定数据表的结构、关系图和数据的存储方式。
3. 数据库的安全和隐私会计信息一般都是敏感信息,需要特别注意保密和安全。
数据库管理员需要对数据库和服务器进行保护和维护。
这包括防止黑客攻击、保护敏感信息和正确的数据存储等。
4. 查询效率查询效率是检索数据库数据的速度和效率。
数据库查询需要可靠、准确、实时和快速。
因此,查询效率是数据库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5. 数据库的灵活性当会计需求不断变化时,数据库的灵活性与可拓展性很重要。
数据库管理员需要考虑数据库的可拓展性,以便将来快速应对新的业务需求。
二、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管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它不单单只包括对数据库进行维护,还需要灵活地应对各种问题。
1. 数据库备份备份数据库是管理员必须要做的一项任务。
在备份时,需要采用最好的备份方法和技术,确保备份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2. 故障处理在数据库操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故障、错误和问题。
管理员需要及时处理这些问题,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数据损失、泄露和安全问题。
3. 数据库的更新会计信息需要持续更新和维护。
管理员负责及时更新数据库结构、增加、删除或调整表、设置新的查询要求等等,以确保数据库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7075bc2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d.png)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会计信息系统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储存和输出的系统。
它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会计处理效率和准确性,还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持,促进企业的决策和发展。
因此,设计和实施一个高效可靠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一、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在设计与开发会计信息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通过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沟通和了解,获取到企业对会计信息处理的需求和期望。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数据流程和系统结构,并进行系统设计。
在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企业的规模、行业特点以及将来的发展需求,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需求。
二、数据库设计与数据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存储和管理离不开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
在数据库设计时,需要根据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业务流程和报表要求等因素,设计出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同时,需要制定数据管理策略,包括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安全性保障等,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三、系统开发与测试在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开发与测试。
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果,进行软件开发和编码工作,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
在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兼容性测试等。
通过测试,确保系统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并且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四、系统部署与培训系统开发和测试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部署和安装。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将系统部署到企业内部。
同时,需要对企业内部的员工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地操作和使用会计信息系统。
培训内容包括系统功能的介绍、操作指南和故障排除等,确保员工能够顺利使用系统。
五、系统运行与维护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系统运行期间,需要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对系统的性能和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此外,需要与时俱进,了解最新的会计法规和技术发展,及时进行系统的更新和升级,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文档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b87b28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b.png)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文档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通过对数据库的规划和设计,实现对高校财务管理业务的支持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二、概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是一个关键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
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对高校财务管理业务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
数据库设计的目标是满足高校财务管理业务的需求,并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三、数据库设计原则1. 数据安全性:数据库设计应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采取适当的权限控制和加密机制,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2. 数据一致性:数据库设计应遵循数据一致性原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冗余和错误的数据。
3. 数据完整性:数据库设计应采用合适的约束和验证规则,确保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无效数据的插入和更新操作。
4. 数据可扩展性:数据库设计应具备一定的扩展性,方便后续根据业务变化进行数据库的调整和扩展。
5. 数据性能:数据库设计应注意优化性能,减少数据的冗余和重复,提高查询和数据处理的效率。
四、数据库结构设计1. 实体关系模型:根据高校财务管理业务的需求,确定数据库中的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实体包括学院、教师、学生、课程、费用等。
通过实体之间的关系,建立关联表,实现数据的关联和查询。
2. 数据表设计:根据实体关系模型,设计数据库中的数据表。
每个实体对应一个数据表,表的字段包括实体的属性和主键。
通过合适的数据类型和约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数据关系设计:通过外键和关联表,建立实体之间的关系。
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避免冗余和错误的数据。
4. 索引设计:根据查询需求和数据量,设计合适的索引,提高查询性能。
索引可以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减少查询的时间。
5. 数据库视图设计: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合适的数据库视图,简化复杂的查询操作,提供更方便的数据访问接口。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aa437f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a.png)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一、引言会计信息系统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信息采集、处理、储存和输出等功能,实现对会计信息的全面管理和应用的系统。
本文将从设计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会计信息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1. 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会计信息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这一步骤涉及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会计处理需求和信息输出要求的全面调研。
只有充分理解企业的会计需求,才能为其量身定制一个合适的系统。
2.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对数据的分类、归档和规范化,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数据的检索效率,并便于生成各类报表和财务分析。
3. 界面设计界面设计是保证用户友好性的重要一环。
一个易于操作、界面美观的会计信息系统将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并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在界面设计上要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功能的直观性和颜色的搭配等方面。
4. 安全控制设计由于会计信息系统中存储了大量的企业关键信息,因此安全控制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系统的访问权限进行细分,制定安全策略和密码策略,并定期进行安全审计,以确保系统的数据安全性。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1. 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应用之一是会计核算。
通过系统的数据录入、计算和统计分析,可以实现对企业日常业务活动的准确记录,将原始凭证自动转化为会计凭证,并生成财务报表。
2. 预算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协助企业进行预算编制和执行控制。
通过设置预算字段和预警机制,系统能够及时监控经济活动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预算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管理。
3. 决策支持会计信息系统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和支持。
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企业的会计数据,可以生成各类财务分析报表和财务指标,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4. 风险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在风险控制方面也有重要应用。
通过系统的数据监控和预警机制,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的风险点和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防范。
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
![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c77d52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7.png)
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AIS)是指为满足会计信息处理和决策需要而设计和实施的一个集成的信息系统。
它的设计和管理对企业的财务运作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管理步骤。
一、可行性研究1.1 确定需求:确定企业的会计信息处理和决策需求,包括财务报告、成本控制、预算编制等。
1.2 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现有信息系统的状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和对现有系统的改进要求。
1.3 进行经济性分析:评估实施会计信息系统所需的成本与获益,确保其经济可行性。
二、系统分析与设计2.1 业务流程分析: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原始凭证的录入、账务处理、财务报告等。
2.2 数据需求分析:确定会计信息系统中所需储存和处理的数据内容及数据之间的关系。
2.3 功能分析与设计:基于业务流程和数据需求,设计系统的各项功能模块,包括财务报表生成、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等。
2.4 界面设计:设计用户界面,使其符合用户操作习惯和需求。
2.5 数据库设计:建立数据库,设计数据表及其之间的关系。
三、系统开发与实施3.1 系统开发:根据系统设计,开发相应的软件程序,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3.2 数据迁移:将现有系统中的数据导入到新系统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3 用户培训:对使用新系统的用户进行培训,使其熟悉系统操作和功能。
3.4 系统实施:将新系统部署到实际运营环境中,并进行运行和监控。
四、系统运维与改进4.1 系统运维: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
4.2 数据安全管理: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3 性能监控与优化: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4.4 用户支持: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解决用户在系统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5 系统改进:根据用户反馈和实际需求,进行系统功能的改进和升级。
五、信息安全管理5.1 访问权限管理:建立权限控制机制,对用户进行分级管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与设计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d9a00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8.png)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与设计xx年xx月xx日contents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概述•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技术•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安全•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未来发展目录01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概述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定义指用于存储、组织、管理和检索会计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组成包括数据字典、数据库表、视图等组成部分。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含义将大量的会计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结构存储在计算机中,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应用数据存储对大量的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以及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等加工。
数据处理将处理后的会计数据以一定的形式输出,如财务报表、数据分析报告等。
数据输出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文件系统到现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不断发展和进步。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将朝着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发展02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作为一款全球领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提供了高性能、可伸缩性和高可靠性的解决方案。
MySQL开源数据库管理系统,适用于中小型应用,拥有强大的稳定性、灵活性和易用性。
SQL Server由微软开发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适用于企业级应用,提供强大的事务处理、数据完整性和并发控制能力。
面向对象数据库使用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以对象的形式组织数据,适合存储非结构化信息。
关系型数据库使用关系型数据模型,通过表、行和列的形式组织数据,适合存储结构化信息。
分布式数据库支持将数据存储在多个物理位置,以提高数据可用性和性能。
数据模型与架构将应用程序和数据库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实现数据的快速访问和处理。
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单层架构将应用程序和数据库分别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通过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进行通信。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与存储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与存储](https://img.taocdn.com/s3/m/dd46813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f.png)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与存储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会计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
作为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数据库与存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会计信息系统中数据库与存储的相关概念、特点以及优化方法。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数据库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石,它存储着企业的财务数据和相关信息,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一个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应具备以下特点:1. 数据的完整性: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必须能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即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这需要在系统设计和数据录入过程中设立严格的规则和限制,防止数据丢失或错误。
2. 数据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系统中涉及到的财务数据非常敏感,在数据库中的存储必须具备高度的安全性保障。
这包括对数据的加密、权限控制、备份和灾备等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损坏或丢失。
3. 数据的可访问性:一个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需要确保数据的及时可访问。
这意味着数据库需要具备较高的读写速度,并能同时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以确保用户可以快速地检索和更新数据。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存储存储是会计信息系统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主要包括数据存储和文档存储两个方面。
1. 数据存储: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数据需要以结构化的方式进行存储,以便于数据的管理和分析。
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够将数据以表格形式进行组织,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易于查询。
2. 文档存储:除了结构化数据外,会计信息系统还需要存储各种形式的文档,如电子合同、报告、审计证据等。
这些文档通常以非结构化的方式存储,可以采用文档管理系统或文件系统进行管理。
文档存储需要注意数据的备份和安全,以确保文档的完整性和可访问性。
三、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与存储的优化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法:1. 数据库索引优化:为频繁查询的字段创建索引,可以极大地提高查询速度。
同时,需要合理选择索引类型和避免过多索引的创建,以减少对存储空间的占用和性能的影响。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552b238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1.png)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是因为,会计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还可以减少会计错误的发生,从而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那么,如何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准确的会计信息系统呢?本文将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需求分析在设计和实现会计信息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目的在于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从而确定系统的功能和特性。
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业务流程分析需要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分析,了解会计工作的步骤和流程,从而确定系统需要支持那些功能和特性。
例如,需要了解企业的账目分类、凭证录入、会计分录处理、财务报表生成等流程。
2.用户需求分析需要通过访谈、调查等方式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从而确定系统需要支持那些功能和特性。
例如,一些用户可能希望系统能够自动对账,自动生成报表等功能。
3.技术需求分析需要通过对操作系统、网络环境等技术条件的分析,了解系统需要支持的技术要求,从而确定系统的技术架构。
例如,需要明确系统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协议等技术要求。
二、系统设计在需求分析结束后,需要进行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指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功能模块划分、数据结构设计等工作,从而构建系统的逻辑架构。
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模块划分和接口定义需要将系统的功能划分成不同的模块,并且定义不同模块之间的接口。
例如,需要将系统划分成账目管理模块、凭证录入模块、财务报表生成模块等。
2.数据结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需要根据业务流程分析的结果,设计系统需要处理的数据结构,并且设计系统所需的数据库结构。
例如,需要设计账目表、凭证表、会计分录表、财务报表表等。
3.系统架构设计需要根据技术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系统的技术架构,包括系统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网络结构等。
例如,需要确定系统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协议等技术要求。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与数据库设计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与数据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495b6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c.png)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与数据库设计一、引言会计信息系统是现代企业中非常重要的管理工具之一。
它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数据处理和财务报告,并为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
而数据库设计是会计信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数据的存储、访问和处理效率。
因此,在建立会计信息系统时,正确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库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步骤以及数据库设计原则。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步骤1. 数据的采集与录入数据的采集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第一步,它包括从外部获取数据和内部采集数据两个方面。
外部数据来源于企业的交易对象,如销售商、供应商和客户等。
内部数据则是企业内部产生的各类会计和财务数据。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录入操作,将其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格式。
2. 数据的分类与存储采集和录入的数据需要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类,并存储在相应的数据库表中。
例如,可以将销售数据存储在销售表中,凭证数据存储在凭证表中。
通过合理的数据分类和存储,可以提高数据的访问和处理效率,并方便后续的统计和分析。
3. 数据的处理与计算数据处理是会计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涉及到各类财务报表的生成、损益计算、成本计算等。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运用相应的会计原则和算法,对数据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处理。
例如,根据货币资金的收支情况,可以计算出企业的现金流量表。
4. 数据的验证与审核在数据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数据验证和审核的环节。
它主要是针对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进行检查。
通过数据验证和审核,可以发现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和漏洞,并及时进行纠正和修正。
5. 数据的报表与展示数据处理完毕后,需要根据需要生成财务报表和管理报表。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用于向外部用户展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管理报表则用于内部管理人员的决策参考。
三、数据库设计原则1. 数据库的规范化规范化是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通过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逻辑上的分解和组织,减少冗余和数据重复。
会计信息系统设计
![会计信息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5f7029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9.png)
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一、引言会计信息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相关技术手段来管理和处理财务信息的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讨论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原则以及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要素。
二、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的重要性1. 提高工作效率:会计信息系统能够自动完成繁琐的数据录入、核算和统计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集成相关功能模块,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更新,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错误和重复性工作。
2. 优化决策支持: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通过数据的整合和分析,管理者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并对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优化。
3. 加强内部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可以通过权限设置、审计功能等手段来加强对财务信息的管理和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减少企业内部盗窃、失误等风险,保障企业财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1. 综合性原则:会计信息系统设计应考虑企业的整体情况,满足企业不同信息需求的综合性要求。
系统应具备适应不同业务和功能的灵活性,能够处理各类财务事务和提供全面的财务报表。
2. 可靠性原则:会计信息系统设计应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系统应有严格的数据录入和核算规则,提供数据冗余和备份机制,防止数据丢失和篡改。
同时,系统应有完善的审计功能,便于对财务信息进行审计和核实。
3. 灵活性原则:会计信息系统设计应具备灵活的配置和扩展能力。
系统应能够支持不同规模和业务特点的企业,并能够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进行调整和更新。
同时,系统应与其他企业管理系统进行集成,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和数据交换。
四、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的要素1. 系统结构设计:包括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各个模块的划分。
系统的结构应考虑到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并根据不同职能部门和业务需求进行合理的划分和连接。
2.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应根据企业的信息需求和数据特点,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
第三章 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与设计 《会计信息系统》PPT课件
![第三章 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与设计 《会计信息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7a43f6a300a6c30c229ff9.png)
SQL Server 的小不点儿-MSDE
什么说他小呢?因为他是SQL的简装版,仅供支持应用程序使用
SQL的数据文件所在地
用友软件的数据路径
C用友:\WINDOWS\SYSTEM\UFSYSTEM\ufsystem.mdb C:\WINDOWS\SYSTEM\UFSYSTEM\ufsub.mdb
UFSYSTEM +
UFSUB
用友系统数据库 ,存储账套的基 本信息。
UFDATA
用友数据库,存 储具体数据。
完整且正常工作的用友数据系统
UFSYSTEM
系统数据库
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建账和 初始化时的一些情景
UFSYSTEM UFSUB
UA_ACCOUNT UA_USER
UFDATA
年度数据库
UFDATA
用友软件的数据分布
ACCESS
SQL
(五)用友数据的要害 (ACCESS)-WINDOWS98/95
用友数据的心脏
UFSOFT SQL版本 关于SQL数据库 SQL Server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由于他的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使其成为大规模 联机事务处理、数据仓库和电子商务应用程序的优秀数据库平台。 SQL版本 SQL Server 2000企业版
年限:5年;
♣ 10.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自动生成折旧凭证;减少资产:运输车,减少原因:
毁损。
工资管理
工资系统流程
工资系统
工资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系统流程
固定资产系统
固定资产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报表系统
固定资产系统 总账系统
成本管理系统
四、应收与应付管理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与设计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eb6b0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0.png)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与设计会计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记录和管理企业财务数据的信息系统。
它是整个财务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财务信息,支持企业的决策制定、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
而数据库设计则是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数据采集方式和数据处理方式,对整个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首先,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应符合规范和标准。
数据库设计需要按照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要求,合理划分和组织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此外,数据库设计还需要遵循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规范,合理设置表结构、键约束、索引等,以提高数据的访问效率和安全性。
其次,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应考虑到企业的信息需求和管理流程。
数据库设计需要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动,将数据按照业务逻辑进行分类和组织,建立起正确的数据关系和数据模型。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企业的报告要求和用户需求,确定好各个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和属性,以便于数据的查询和分析。
另外,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数据库设计应能够应对企业业务的变化和发展,能够增加或修改数据表和字段,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数据库设计还应具备一定的容错能力,能够自动或人工修复数据错误和故障,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此外,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还需要注意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财务数据是企业的核心资产,数据库设计应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数据库设计应合理设置用户权限和数据访问控制,防止非授权用户对数据的篡改和泄露。
另外,数据库设计还应考虑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应对数据丢失和灾难恢复等情况。
最后,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设计应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功能和性能优化方法,确保数据库的高效和可靠。
同时,数据库设计还可以考虑使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设计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定义会计信息系统是指一个通过人或计算机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施管理的信息系统,其目标是将会计数据转换为会计信息。
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到今天的计算机记账,会计都是一种信息处理的科学。
它所从事的就是数据采集、存储、加工、传递和提供信息,为管理者进行预测、计划、控制和决策等管理活动服务,具有信息系统的全部特征,所以人们将会计称之为会计信息系统。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会计信息系统具有会计信息处理、会计业务处理、会计组织管理以及辅助决策等功能,其中会计信息处理也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输出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功能。
会计数据的采集包括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以及从企业内外取得其他数据,会计数据的处理指对收集到的会计数据进行分类、汇总、记账、制表等核算处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分析、预测、计划与决策。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层次信息系统按不同的管理层次可以分为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四)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型无论传统手工还是当前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其体系结构都是基于帕乔利所建立的会计循环和会计恒等式之上的,人们称之为DCA(debit and credit accounting)模型,它的核心思想是基于会计科目的分类。
不容置疑,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并非只在会计循环的自动化上下功夫,而是在许多方面都做了改良。
例如,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多元分类,即除了按科目核算之外,还可以同时按部门、供应商、客户、职员、现金流量项目、专项资金,甚至企业方面自认为需要的项目进行分类核算,随时提供各种分类核算的汇总和明细信息,这就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分类,为企业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五)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会计信息系统包含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基本构成要素。
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可以来自企业外部,也可以来自企业内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生成的信息同时提供给内、外部使用者,没有内、外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如图1所示。
企业组织图1 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由上图可知,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处理。
二、计算机数据的管理和应用(一)数据管理方法对系统数据进行管理一般有两种方法:文件方法和数据库方法。
在文件法下,各个不同的系统使用者拥有各自独立的数据文件,具体来说会引致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数据存储、数据更新、信息的及时性、任务对数据的依赖性。
而数据库方法通过引入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可以克服文件方法所引致的问题。
数据库方法的构成要素包括用户、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者(DBA)、数据库(DB)。
DBMS的作用是:(1)提供控制机制,帮助用户进入系统;(2)有效管理数据;(3)易于发现对数据的非法使用,保护数据安全。
在数据库方法下,用户利用DBMS的内在查询机制直接查询数据,用户通过事先编制好的程序将用户需求提交给DBA,由DBA使请求生效并读取数据进行处理。
采用该种模式,DBMS 对于用户是透明的,即用户不需要了解DBMS的结构及DBMS是如何工作的。
DBMS必须具备以下功能:(1)具备程序开发功能—程序员和用户均可利用DBMS 的这一功能建立应用程序。
(2)具备数据备份、恢复功能—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定期备份数据,当数据被破坏时,可以恢复至早期版本。
(3)提供数据库使用报告—记录数据使用情况有助于DBA管理和维护DB。
(4)具备数据库准入功能—三种语言可以帮助用户进入DB,它们分别为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纵语言(DML)、数据查询语言(DQL)。
DBMS如图2所示。
事务用户查询图2 数据库管理系统(二)数据文件按记录的内容和作用尽行划分,可以将数据文件分为以下类型:1.主文件,指数据随着交易事项的发生而更新的文件,如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总账”和“辅助账”文件等。
2.事务文件,指用于更新主文件记录的临时性文件,如会计信息系统中的“销售订单”、“存货验收单”、“现金收据”等。
3.参照文件,指存放作为处理事项标准的文件,如“价格表”、“员工花名册”、“客户信贷额度表”等。
4.存档文件,指用于保存过去事务记录的文件,以备以后查阅,如“日记账”、“前期总账”等。
按其所采用的组织结构进行划分,通常将数据文件分为以下三类:1.顺序文件,指文件中的记录按顺序存储,各记录必须按顺序读取和放回。
2.索引顺序文件,指文件中的记录按顺序存储,同时利用一个索引文件存放各记录的物理地址,该类型的文件可以直接读取。
3.直接存取文件,指数据存储于磁盘的某一特定位置(即明确地表示出保存记录所在磁盘扇区、扇面、磁道等)。
直接存取方法的关键是磁盘地址的确定,该地址以记录的关键字为基础确定。
直接存取文件的存取速度快。
(三)数据处理方法对系统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通常有两种:批处理和实时处理。
批处理方法是指定期用交易文件的数据对主文件进行更新;而实时处理是指在事务发生的同时生成交易文件,并同时更新主文件。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交易发生的时间和交易被处理的时间是否一致。
数据处理方法如图3所示。
T1 T2图3 数据处理方法在批处理方式下,交易事件发生和交易数据进入系统的时间存在大于0的间隔T1,此时存在批量P1;而且,交易数据进入系统的时间和用交易数据更新主文件的时间之间也存在大于0的时间间隔T2,此时存在批量P2。
当T1、T2等于零时,此时的数据处理方式为实时处理,批量P1和P2都有一个很特殊的值1。
三、数据库系统(一)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数据管理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数据库技术也经历了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到关系数据库的发展,尤其SQL语言集成了数据定义、数据操作、存储管理等功能,从而为SQL 关系型数据库商品化奠定了基础,是关系型数据库在信息系统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当然会计信息系统也必须建立在关系数据库基础之上。
1.从文件系统到数据库系统面向应用程序A面向应用程序B图4 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和程序关系2.数据库系统特点①数据结构化②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③系统灵活、易于扩充④数据独立于程序(逻辑、物理)⑤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⑥良好的用户接口3.数据库系统组成指具有管理和控制数据库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它一般由计算机支持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有关人员组成。
4.层次关系用户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分析设计员系统程序员数据抽象层软件系统层图6 数据库人员涉及数据抽象的层次(二)数据模型1.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概念模型——可以按用户观点可以按用户观点准确地模拟应用单位对数据的描述及业务需求,即对应用数据和信息建模。
目前,常用E-R方法来建立概念模型。
数据模型--用严格的形式化定义来描述数据的结构特点和结构约束,包括数据静态特性和数据动态特性。
(客观对象)(概念模型)(数据模型)2.概念模型和E-R图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图7 E-R图3. 数据模型面向计算机系统(即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
分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
4.关系数据库是以集合论中的关系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数据模型,能表示实体集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结构是关系,在用户观点下,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表名、行和列组成。
每一行称为一个元组,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
●关系数据模型的存储结构●关系数据模型的特点: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上概念单一,实体及其联系均用关系表示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5.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及视图●数据查询SELECT (表达式)] ……说明要查询的数据FROM <表名> 说明数据来源WHERE ……说明查询的条件[GROUP BY ……] 对查询结果进行分组[ORDER BY ……]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数据定义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数据类型>[完整性约束条件],……)●数据插入INSERT INTO <表名>(<列名1>,<列名2>…) VALUES(<表达式1>,<表达式2>,…)●数据修改UPDATE <表名> SET <列名>=<表达式>[,<列名>=<表达式>]…[WHERE <条件>]●数据删除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6.数据库控制●数据库安全性:用户识别与鉴别、访问控制、审计功能、数据加密、视图保护。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定期做好转储备份和日志记录、故障时区分不同情况进行恢。
●数据库完整性。
●数据库并发控制。
四、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常言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基础数据”,由此可见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
数据库设计包括结构特性的设计和行为特性的设计。
结构特性的设计是确定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反映了现实世界的数据及数据间的联系,要求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冗余,实现数据共享。
行为特性的设计是确定数据库应用的行为和动作,应用的行为体现在应用程序中,所以行为特性的设计主要是应用程序的设计。
数据库设计过程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完整的数据库系统的建立过程包含了从需求分析到运行维护的全过程。
如果把数据库设计原理应用到信息系统的开发中,数据库设计的几个步骤就与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信息系统设计过程图8 数据库设计与信息系统设计的对照由图7可知,当数据库设计作为信息系统设计的组成环节时,主要应考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将需求分析和概念结构设计纳入信息系统的分析阶段,将数据库实施与运行、维护纳入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序设计和实施中。
(一)需求分析需求收集和分析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阶段,从数据库设计的角度出发,需求分析阶段的目标是对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进行详细的调查。
这工作融合与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中,分析的重点在于系统的信息需求,即系统用户将要从数据库中存储和获取什么内容,数据处理的要求,响应时间,安全性和完整性。
表达这些需求分析的文档资料是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
(二)概念结构设计由于数据库中的数据均来源于现实世界,它描述现实时间中实体、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
数据库设计中引入概念结构设计目的在于能充分反映现实世界、便于用户理解、容易向关系、网状或层次等数据模型转换。
1.信息结构数据从现实生活进入到数据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现实世界阶段、信息世界阶段和存储世界阶段,三个不同世界使用的术语用图1-5表示: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图1-5 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中有关术语间的关系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