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远山长看不足——“写景抒怀诗”教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远山长看不足——写景抒怀诗教学案写景抒怀水远山长看不足——写景抒怀诗教学案
水远山长看不足:写景抒怀诗
一、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写景抒情诗景物描写的特点
2、掌握景物描写鉴赏题的答题技巧。
3、准确地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概括意境特点,从而理解在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二、经典精析
采桑子
欧阳修
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1)
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意象描写了怎样的图景?(5分)
(2)
首句是全词的纲领,全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分析。(6分)
赏析:
本篇为词人晚年退隐颍州时所作组词《采桑子》之一,《采桑子》共有十首,此为第四首。词中描写芳过后暮春时节西湖的残春之景,却无伤春之感,而别有一番朦胧迷离之美。词人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颍州暮春画卷,虽通篇写景,但也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抒写了词人静闲自适的旷达情怀和恬淡的心境。
起句统领全篇,芳过后的西湖,让人顿觉惋惜伤感,但词人却觉好,足见其心情闲雅舒适而又情怀旷达。下面三句分写西湖好,铺陈渲染首句。狼藉残红满地落花残红,写西湖岸边地面之好;飞絮蒙蒙,漫天柳絮飞舞,言空中之好;垂柳阑干尽日风,垂柳掩映着华丽的栏杆,随着和煦的春风摇曳起舞,写周围环境之好。这三句具体描写西湖好,反衬出词人的幽微的情态。
笙歌散尽游人去承接上片尽日,展现出此时环境之清幽,然笙歌未散,游人未去之时,西湖的笙歌繁华可想而知。所以始觉春空,这才觉得春去楼空,于是慢慢地垂下帘栊,却看见双燕穿过濛濛细雨翩翩而归。细雨中呼应上片尽日风,点明了气候的变化,从而揭示出时间的推移。词中多用白描手法,尤其前后两结,虽无修饰,却颇耐人寻味。刘永济《词论》曾赞:《采桑子》前结‘垂柳阑干尽日风’,后结‘双燕归来细雨中’,神味至永,盖芳歇红残,人去春空,皆喧极归寂之语,而此二句则至寂之境,一路说来,便觉至寂之中,真味无穷,辞意高绝。
整首词情景交融,以动显静,动静交错,而语言清丽,风格空灵。今人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中评价曰:此首上片言游冶之盛,下片言人去之静。通篇于景中见情,文字极疏隽。风光之好,太守之适,并可想象而知也。
三、高考链接
【山东卷】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5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6分)
四、牛刀小试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注】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
1.词的上阕情景交融,清新活泼,请简要赏析。(5分)
2.分析词中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在写景状物上的特点。(6分)
五、知识补充:
常见提问方式
1、这首(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图景)?
【情景描述】
2、这首诗在描写某景物时用了什么手法?
【手法鉴赏】
答题方法:
1、这首(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图景)?
第一步:名词(时间、地点)+
形容词(景物特色);
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切忌翻译),并说出诗中有关意象各自的特点。
第三步:还应考虑这样写对表达的情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2、这首诗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何特点?这首诗(或某几句)是怎样(或如何)写景的?
1、先判断采用什么方法;
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该方法达到的效果;
3、还应考虑这样写对表达的情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意象、意境特点常用词语:
孤寂、闲适、雄阔、悲壮、雄浑苍茫、凄迷幽远、悲凉凄清、苍凉沉郁、和平静穆、明丽鲜艳、凄凉、悲伤、高洁、哀伤、凄清、凄切、孤独、离愁、纯洁、姿态美好、清雅高洁、晶莹澄澈、绚丽多姿(多彩)、凌雪傲霜、冷落萧条、凄凉荒寒、衰败荒凉、寂静清冷、荒凉冷落、零落憔悴、幽静闲适、清秀可人、静谧安详、和平宁静、浪卷云涌、气势飞动、苍凉黯淡、馨香四溢、蜂飞蝶舞等等。
思想感情常用词语:
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注]
答题时,根据题目要求和诗歌内容,可有所取舍。
常见的写景方法
1、运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等)
2、正面侧面的结合
3、动静结合、声与色的结合(多种感官角度)
4、虚与实的结合、想象
5、点与面的结合
6、远与近的结合(多种视角)
7、白描
此外:侧面烘托
叠音词的运用
多种意象组合
古典诗歌中写景的七种方式
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说恨,而是借助于外界事物来表达,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达情,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写景诗。但写景因抒情的不同而方式各异,常用写景方式有:
一、正与侧的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也可以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二、动与静的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比如贾岛《题李凝幽居》中的推敲,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且往往是以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密不可分。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三、声与色的结合
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
如杜甫《绝句》首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四、虚与实的结合
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的,因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艋舟、春草萋萋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实的,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情怀,或借助想象或回忆来写现实的境遇和况味。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
如高适《塞上听吹笛》诗中一二句实写景,三四句虚写景,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五、点与面的结合
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如柳宗元的《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