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件硬度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处理件硬度检测基本规范

1、待测试件的选取及要求

1.1待测试件应按零件技术要求的规定在热处理后选取。热处理后有硬度值要求的零件可全部为待测试件,亦可按规定抽样选取一定数量的零件为待测试件,有时亦可采用与零件材料和状态相同的随炉试样代替待测试件。

1.2批量零件抽样测量硬度时,抽样率和抽样方式保证被选零件具有代表性。对于稳定生产的大批量零件一般按GB/2828-2003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抽样方式:周期炉分上中下平均抽取,连续炉根据出炉数量平均分配抽取,结果判定:有2件不合格,即为不合格,有1件不合格,则加倍抽取,若全合格,则本批合格,如还有不合格件,即为不合格。

1.3为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待测试件表面不应存在影响测试结果的污物。

1.4待测试件应有足够的质量和刚度及所选用的测试方法所要求的厚度,保证测试过程中不产生震动和发生位移,以确保硬度测试结果的准确。

2、硬度测试

2.1测试面的质量要求

2.1.1在制备测试面的过程中,应避免过热或冷作硬化等因素对表面硬度值的影响。

2.1.2待测试面不应有氧化、脱碳及影响测试结果的污物。

2.1.3待测试面的粗糙度应符合相关硬度测试方法的规定。

2.1.4待测试面应尽量选择平面,非平面测试面应亦应尽符合不同硬度测试方

法的相关要求。

2.2试验方法的选择

2.2.1应按零件技术要求的不同硬度值选用相应的金属硬度测试方法。

2.2.2生产现场钢铁零件热处理后的硬度可选用锉刀、里氏硬度计、超声硬度计、锤击式布式硬度计和携带式布式硬度计等进行测量。

2.2.3非平面硬度测量,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硬度计或测试装置。

2.2.4如试件的硬度范围、厚度、大小等允许,则应选择较大的检测力检测,这有利于减小检测结果的相对误差。

2.2.5根据试件的厚薄及热处理工艺,如较薄的试件或有覆盖层试件,或经强化处理后强化层深度不同的试样测定硬度时,必须根据试样厚薄、覆盖层或者强化层深、材料硬度选择相适应的检测方法和检测力大小。

一般情况下,对薄的和有覆盖层的、强化层的试件,多选用小负荷维氏或表面洛氏、努普氏等检测方法。

2.3测试部位和测试点数

2.3.1测试部位

2.3.1.1测试部位磨去层深度不应超过工艺要求所规定的机械加工余量。

2.3.1.2选择测试部位应保证硬度压痕或锉痕不影响钢铁零件的最终质量(具体参考附图)。

2.3.1.3下列部位一般不应作为钢铁零件表面或基体硬度的测试部位

a)局部淬火件的淬火区与非淬火区的交界处;

b)局部化学热处理件的渗层与非渗层交界处;

c)对允许存在的软点与软带的边缘处;

2.3.1.4采用洛氏硬度计检测时,对于用金刚石圆锥压头,试样的最小厚度应

不小于残余压痕深度的10倍,对于用球压头,试样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残余压痕深度的15倍,测试后试样的支撑面上不应有可见变形。压痕中心到试件边缘的距离不小于压痕直径的2.5倍,并且不小于1mm,而相邻的压痕中心距不小于压痕直径的4倍, 并且不小于2mm。(具体操作规范参照国家标准GB/T230.1-2004)

对于特殊形状的工件(如大试样、长试样、薄壁环形体和管材等)需要用附加支承设备,对于大而笨重的工件必须放在支架或特殊的垫块上,对长试样,加载时应当避免在试样和压头之间产生附加弯矩,而不是单纯的压应力,在测定长试件一端时,另一端应支撑在辅助支架上,不应用手来代替支架,对圆柱形试样应采用V型砧座。

2.3.1.5采用布氏硬度计检测时,试样厚度至少应为压痕深度的8倍(具体见附录A),压痕中心到试件边缘的距离不小于压痕直径的2.5倍,而相邻的压痕中心距不小于压痕直径的3倍。压痕必须准确的测量,应在相互垂直的方向测量压痕直径,用两个读数的平均值计算布氏硬度。(具体操作规范参照国家标准GB/T231.1-2002)

2.3.2测试点数

2.3.2.1对每一待测件,应按图纸或者供货合同要求确定测试点数,每个测试点数对应一个硬度测量值。一般情况检测点数不少于4点,第一点不记,大批量可适当减少。

2.3.2.2每一待测试件在正式测量前,一般应先测一个点,以确定工作条件是否正常,该点不记入测试点数。

2.3.2.3小尺寸批量零件的测试点数可适当减少,但应适当增加零件数量。2.3.2.4可适当减少大批量同类待测试件的测试点数。

2.3.2.5如发现某一测试点的测试结果异常时,允许在该测试点附近补测2次,但原异常测试结果应与补测数值同时记录。

2.3.3测试结果与硬度值表示

2.3.3.1测试结果可能是单一的硬度值,也可能是一个硬度范围,但每一个硬度值都应按照不同的硬度测量方法的规定来确定。

2.3.3.2在圆柱或者球面上测得的硬度值,应按GB/T230.1和GB/T4340.1的规定进行修正。

2.3.3.3硬度值应按照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执行修约。

2.3.3.4应尽可能避免将一种硬度值换算成其他硬度值或者抗拉强度。

布氏硬度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