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公平性分析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公平性分析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公平性分析周明华;肖政【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各地区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将我国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地区,使用Excel 2010描述分析各地区每千人口和每平方千米卫生资源配置,利用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分析卫生资源按人口和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结果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均在0.2以下,分配绝对平均.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均在0.4以上,分配差距较大;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的基尼系数超过了0.5,分配差距悬殊.每千人口卫生资源配置,医疗卫生机构西北地区(0.93家)最高、华东地区(0.58家)最少,床位西南地区(5.95张)最高、华北地区(4.92张)最少;卫生技术人员西北地区(6.7人)最高、西南地区(5.73人)最少,执业医师华北地区(2.26人)最高、西南地区(1.69人)最少,注册护士各地区差距较小.每平方千米卫生资源配置,床位华北地区(1.96张)最多、西北地区(0.19张)最少;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均是华东地区最高、西北地区最少,分别为3.10人和0.22人、1.01人和0.06人、1.31人和0.09人.结论我国人均卫生资源不足,需加大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卫生资源配置每平方千米差异大于每千人口,卫生资源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较差,应对西北和西南地区进行扶持,以缩小地区间差异.【期刊名称】《中国社会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36)002【总页数】4页(P193-196)【关键词】卫生资源;公平性;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作者】周明华;肖政【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遵义医学院循证医学中心(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遵义医学院分中心),贵州遵义,563003;泸州市人民医院医务部,四川泸州,646000;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遵义医学院循证医学中心(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遵义医学院分中心),贵州遵义,56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1我国地域辽阔,社会经济发展地域差异性很大,有限的卫生资源地区配置差别很大,但每个人均有平等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

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效率性分析

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效率性分析

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效率性分析医疗卫生资源分配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缺乏顶级医疗设施和人才的问题更为突出。

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卫生资源的公平性和效率性的问题是很难避免的。

公平性和效率性的问题其实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为了在两者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需要深入探讨医疗卫生资源分配机制。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效率性分析。

一、公平性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指的是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

资源供给是否均衡,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以及资源得到分配是否公正,对于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1.资源均衡供给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需要考虑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

政府在卫生资源建设中,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等因素参考,适当分配更多的卫生资源,以满足需求,使得全国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较为均衡。

但是在中国的发展初期,东部沿海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加速向东部流动,导致卫生资源西移明显不足。

因此,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分配仍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2.需求得到满足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还需要考虑需要得到满足。

例如,针对中西部地区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应该加强护士、药师等创新人才的合理培养;同时完善家庭医生制度、优化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政策,从而满足广大民众的医疗需求,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分配。

3.资源得到公正分配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需要实现资源得到公正分配。

公平的医疗卫生资源分配应按照社会公平原则,实现“病重者优先、先治疗再付费、低收入者优先”,从而实现资源的公正使用,确保资源合理利用,确保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平供给。

同时,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和利用地方非税收入,为卫生事业做出更多的经费贡献,促进医疗卫生资源有序流动和均衡分配。

二、效率性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效率性指的是卫生资源的更新和优化,在需要的情况下“更少的资源用于赢得更多的效益”。

卫生管理的社会公平与公正问题探讨

卫生管理的社会公平与公正问题探讨

研究问题:本研究将围 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 讨
卫生管理领域社会公平 与公正的现状及存在的 问题;
卫生管理领域社会公平 与公正问题的成因分析 ;
促进卫生管理领域社会 公平与公正的政策建议 。
Part
02
卫生管理现状及挑战
卫生管理现状分析
01
02
03
资源配置不均
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 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农 村和欠发达地区医疗资源 相对匮乏。
公正原则在卫生服务中的实践
服务可及性
公正原则要求卫生服务应具有可及性,即所有人都能够方便地获得 所需的医疗卫生服务,不受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等因素的限制。
服务质量
公正原则强调卫生服务的质量应得到保障,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 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服务公平性
在提供卫生服务时,应遵循公平原则,确保服务的分配和利用能够体 现社会公正的要求,避免出现任何形式的不公平现象。
公平公正的卫生管理可以 减少社会不满和矛盾,增 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Part
03
卫生管理与社Leabharlann 公平的关系卫生资源分配与社会公平
资源分配不均
卫生资源在城乡、地区、不同人群之 间的分配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导 致部分地区和人群难以获得优质的卫 生服务。
影响因素
公平分配的重要性
公平的卫生资源分配是保障公民健康 权的基本要求,有助于提高整体健康 水平和社会福祉。
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健康公平 性。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与探讨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与探讨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与探讨如何将筹集到的卫生资源公平且有效地分配到不同的领域、地区以及人群中去,是我国卫生资源配置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对我国卫生资源的配置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国卫生事业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为政府与相关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卫生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

标签:卫生资源;资源配置;现状描述;存在问题;对策建议所谓卫生资源,即卫生服务中所要使用的各种要素,具体来说,就是包括卫生服务中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

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卫生资源所涵盖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卫生资源定义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卫生资源包含狭义卫生资源[1]。

狭义卫生资源即是卫生硬资源,指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等有形资源;而广义卫生资源较之则多出了卫生软资源,所谓卫生软资源即一些无形资源,包括卫生信息、政策法规、管理办法等。

卫生资源属于经济资源,如何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卫生资源,从而提高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公平性和有效性是我国现今共同关心的战略性问题[2]。

我国卫生事业建设在近几年来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卫生资源量与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不断拓宽卫生资源的筹资渠道,更重要的是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结构,提高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需求。

为此,需要了解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1.1 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医疗、预防保健、医学科研和在职教育等卫生机构工作的职工,包括卫生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3]。

一律按支付年底工资的在岗职工统计,包括招聘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和返聘人员。

2012年我国仅专业卫生人员就接近650万人,其中技术人员占据八成,其他人员占据两成。

我国医疗机构资源配置效率及公平性分析

我国医疗机构资源配置效率及公平性分析

我国医疗机构资源配置效率及公平性分析[目的]分析我国医疗机构资源运行效率和配置情况,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进行分析。

[结果]我国医疗机构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值是主要影响因素。

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优于按地理配置,资源配置的不公平主要由于区域内差异。

标签:医疗卫生资源;运行效率;公平性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医疗服务需求增加,“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随之严峻。

如何将有限的卫生资源公平有效的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机构的运行效率是卫生体系长期致力解决的问题。

本文采用2010-2015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malmqusit指数法进行效率分析,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分析各省份医疗机构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情况,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1.1 研究方法1.1.1 效率分析方法DEA-Malmquist模型是用于对“多投入、多产出”模式的决策单元的运行效率进行纵向动态分析的方法。

DEA基本模型中的CCR模型是假定规模报酬可变,其得到技术效率值(effch)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值(pech)和规模效率值(sech),即技术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规模效率值。

Malmquist指数是基于距离函数构建,能对决策单元效率进行纵向动态分析的方法。

得到的全要素生产率值(Tfpch)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值(Effch)和技术进步值(Techch),即全要素生产率值=技术效率值×技术进步值。

技术效率值衡量对现有资源和技术利用情况,技术进步值衡量医疗技术提升情况。

当Tfpch大于1,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上升状态,资源配置效率处于上升状态;当Tfpch小于1,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处于衰退状态,资源配置效率处于下降状态。

鉴于投入比产出更容易控制,本文采用DEA模型中的CCR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以投入角度对我国医疗机构从2010-2015年的运行效率进行测算。

中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中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㊃卫生管理㊃d o i:10.3969/j.i s s n.1671-8348.2024.04.029中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张奇1,郭飞1,邬卫东2,3,黄伟2,杨锦1ә(1.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贵州六盘水550025;2.贵州省中医药大学,贵阳550002;3.贵州大学医学院,贵阳550002)[摘要]目的分析2020年中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㊂方法基于人口㊁地理面积和经济3个维度,绘制洛伦兹曲线,并计算基尼系数(G)和集聚度,以分析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㊂结果2020年全国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拥有量为2.215,医护比1ʒ0.688;洛伦兹曲线和G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低于按经济和按人口,且公平性较差;人口稀少区的各项卫生资源聚积度(H R A D)均小于1,各项卫生人力资源的H R A D/人口聚集度(P A D)未均大于1㊂结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公平性呈按人口>按经济>按地理面积,发达地区虹吸现象突出,不同卫生人力资源在不同地区的集聚情况不同㊂[关键词]基层卫生;卫生资源;公平性;集聚度;基尼系数[中图法分类号] R197.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671-8348(2024)04-0628-05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是基层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健康中国的重要建设内容㊂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以优化卫生资源布局,如‘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十三五 卫生与健康规划“等,促进卫生资源向西部倾斜㊁向基层和农村流动,提高配置公平性,并取得一定成效[1-2]㊂但制约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内部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1)资源总量不足㊁不合理布局结构尚未根本改变,优质卫生资源尤其缺乏;(2)基层服务能力仍是突出的薄弱环节㊂当前针对医疗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针对某个地区,如刘玉琢等[3]对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类似苏彬彬等[2]对全国范围的研究则较少㊂因此,本研究运用基尼系数(G)和集聚度分析2020年中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以期为相关部门的卫生规划提供决策参考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的卫生人力资源㊁人口㊁地理面积㊁人均G D P数据来源于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㊂通过咨询专家及参考既往文献,选取8个指标:卫生技术人员㊁执业(助理)医师㊁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㊁注册护士㊁药师㊁技师(士)㊁乡村医生和卫生员㊁管理人员㊂1.2方法洛伦兹曲线常用来初步反映资源配置公平性程度,通过与绝对公平线的距离远近来反映公平性高低,无法量化分析公平性,而G则可以比较分析公平性在数量上的差异㊂同时,为了验证G研究结果㊁进一步准确评价公平性,本研究采用聚集度测量公平性,集聚度常用来描述某区域内某种资源相对于更大区域范围内该种资源的集中程度㊂基于此,本研究借助E x c e l2020软件建立数据库,根据国家统计局标准划分出中㊁东㊁西部地区;按照10ʒ10ʒ11的比例,基于人口密度和人均G D P,划分出人口稀少㊁适中㊁集中区和经济落后㊁发展㊁发达区;从人口㊁地理面积㊁经济3个维度,绘制相应的洛伦兹曲线,并计算G和集聚度㊂1.2.1洛伦兹曲线的绘制本研究以人口/地理面积/经济累计百分比为横轴,以卫生人力资源累计百分比为纵轴,绘制相应的洛伦兹曲线[4]㊂1.2.2 G的计算公式[4]G=Σi=1nX i Y i+2i=1nX i(1-V i)-1①其中,X i为各区域人口/地理面积/经济占全国总人口/总地理面积/总经济的比重;Y i为各区域某卫生人力资源量占其对应总量的比重;V i=Y1+Y2 Y i 为卫生人力资源累计百分比㊂G<0.200为绝对公平,>0.200~<0.300为比较公平,0.300~0.400为*基金项目:2020年度贵州省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20G Z Z D64);2022年度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基金项目(g z w k j2022-277)㊂ә通信作者,E-m a i l:986317439@q q.c o m㊂相对合理,>0.400~0.500为警戒状态,>0.500~0.600为差距悬殊,>0.600为高度不公平㊂1.2.3 集聚度的计算集聚度主要借助卫生资源集聚度(H R A D )和人口集聚度(P A D )分析公平性,计算公式为[5]:H R A D i =H R i /A iH R n /A n ②P A D i =P i /A iP n /A n③其中,H R i 是某区域i 拥有的卫生人力资源数量,H R n 是上一层次区域的卫生人力资源总量,P i 表示区域i 的人口数,P n 是上一层次区域的总人口数,A i 是某区域i 的地理面积,A n 是上一层次区域的总地理面积㊂H R A D i 反映区域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1说明公平性较高,<1则较差,=1则绝对公平㊂H R A D i /P A D i 表示区域按照人口配置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1提示配置过剩,<1则不足,=1则绝对公平㊂2 结 果2.1 基本情况2020年中国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拥有量为2.215人,医护比1ʒ0.688,但不同区域㊁指标之间存在差异㊂一是地理分布的差异:东部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㊁执业(助理)医师㊁注册护士㊁药师和管理人员拥有量最高,中部地区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㊁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最高,西部地区技师(士)最高㊂二是人口密度的差异:人口集中区的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㊁执业(助理)医师㊁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㊁药师和管理人员拥有量最高,人口适中区技师(士)最高,人口稀少区则是注册护士㊁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最高㊂三是经济水平的差异:经济发达区的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㊁执业(助理)医师㊁注册护士㊁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㊁药师和管理人员拥有量最高,经济发展区技师(士)最高,经济落后区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㊁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最高,见表1㊂表1 中国2020年每千人口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人)区域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技师(士)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管理人员医护比东部2.3081.1320.0410.8130.1310.0840.3640.0851ʒ0.659中部2.0271.1060.0550.6250.0850.0750.7200.0601ʒ0.646西部2.2891.0050.0400.7950.1100.0940.6940.0741ʒ0.791人口稀少区2.2031.0340.0340.7580.0980.0780.7000.0751ʒ0.733人口适中区2.1600.9980.0390.7500.1120.0920.6120.0711ʒ0.751人口集中区2.2531.1670.0530.7470.1160.0810.4810.0761ʒ0.640经济落后区2.1601.0650.0510.6960.0900.0750.7720.0621ʒ0.653经济发展区2.0811.0230.0430.6970.0960.0880.6490.0701ʒ0.682经济发达区2.3561.1570.0430.8230.1360.0850.3780.0851ʒ0.711全国2.2151.0900.0450.7500.1110.0840.5640.0741ʒ0.6882.2 公平性分析2.2.1 洛伦兹曲线按人口分布配置最为公平,距离绝对公平线最近,按地理面积分布配置的公平性低于按经济分布和按人口分布㊂其中,按地理面积分布配置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极不公平;按经济分布配置的乡村全科执业(助力)医师㊁乡村医生和卫生员配置极不公平,其余指标较为公平;按人口分布配置的乡村全科执业(助力)医师配置较不公平,其余指标较为公平,见图1㊂2.2.2 GG 整体呈按地理面积>按经济>按人口的现象,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大于其他指标㊂按地理面积测算,全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G 在0.522~0.738,很不公平,人口适中区卫生技术人员G 最小(0.103)㊁经济发展区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G 最大(0.713);按经济测算,全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G 在0.141~0.448,较为公平,经济发展区执业(助理)医师G 最小(0.057)㊁经济发达区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G 最大(0.541);按人口测算,全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G 在0.074~0.370,较为公平,人口适中区执业(助理)医师G 最小(0.059)㊁经济发达区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G 最大(0.481)㊂以上结果与洛伦兹曲线走势基本一致,见表2㊂2.2.3 集聚度2020年人口适中区㊁人口集中区和经济发达区的各项H R A D 均大于1,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较为公平,存在资源过剩;人口稀少区则均小于1,公平性较差,整体情况与G 结果基本一致,见表3㊂各省市各项卫生人力资源的H R A D /P A D 未均大于1,人口适中区波动幅度最小,而经济落后区波动幅度最大,见图2㊂A :按地理面积绘制的洛伦兹曲线;B :按经济绘制的洛伦兹曲线;A :按人口绘制的洛伦兹曲线㊂图1 洛伦兹曲线表2 中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G区域维度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技师(士)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管理人员全国按地理面积0.5880.5950.7380.5930.6060.5920.5220.577按经济0.1700.1760.4480.1660.1410.2060.4240.196按人口0.0740.0880.3700.1070.1790.1340.2730.218人口稀少区按地理面积0.6160.6170.6380.6390.5980.6160.5200.658按经济0.0820.0900.2910.1260.1310.0920.1620.213按人口0.0620.0600.2840.1060.1180.0700.1250.215人口适中区按地理面积0.1030.1330.1840.1390.1730.1240.1160.187按经济0.1540.1390.2930.1600.1620.2140.2390.220按人口0.0660.0590.2230.0860.1560.1560.1400.188人口集中区按地理面积0.2200.1910.3870.2620.3310.2660.3210.355按经济0.1430.1820.5170.1080.0870.1590.5280.119按人口0.0670.0710.4000.1130.1420.1230.3710.219经济落后区按地理面积0.6240.6490.7110.6130.6450.6320.5900.636按经济0.0750.0850.2060.1610.2250.2110.1210.244按人口0.0630.0900.2250.1530.1940.1910.1280.240经济发展区按地理面积0.5630.5860.7130.5560.5480.5780.6010.560按经济0.0590.0570.2780.0820.1070.1080.1700.179按人口0.0710.0610.2790.0950.1160.1090.1490.181经济发达区按地理面积0.6200.6250.7060.6240.6270.6330.6160.669按经济0.1190.1310.5410.1110.1030.1180.4750.132按人口0.0640.0840.4810.0580.1230.1030.3830.199表3 2020年中国不同类型区域及部分典型省市的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集聚度(H R A D /P A D )区域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全科执业助理注册护士药师技师(士)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管理人员西藏0.02(0.87)0.02(0.81)0.01(0.38)0.01(0.57)0.01(0.62)0.01(0.41)0.12(6.08)0.02(0.82)黑龙江0.38(0.80)0.41(0.86)0.26(0.55)0.31(0.66)0.36(0.75)0.36(0.77)0.45(0.94)0.58(1.22)四川1.25(1.07)1.21(1.03)0.60(0.51)1.29(1.09)1.20(1.02)1.23(1.05)1.42(1.21)1.60(1.36)浙江4.95(1.17)5.17(1.22)0.68(0.16)4.67(1.10)6.75(1.59)4.47(1.05)0.77(0.18)5.13(1.21)续表3 2020年中国不同类型区域及部分典型省市的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集聚度(H R A D /P A D )区域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全科执业助理注册护士药师技师(士)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管理人员上海28.44(1.06)26.52(0.98)0.34(0.01)33.37(1.24)34.28(1.27)30.43(1.13)1.25(0.05)42.77(1.59)北京12.92(1.42)12.81(1.41)1.72(0.19)13.30(1.46)19.35(2.13)13.61(1.50)1.96(0.22)27.49(3.02)东部3.91(1.04)3.90(1.04)3.39(0.90)4.07(1.08)4.43(1.18)3.75(1.00)2.42(0.65)4.32(1.15)中部1.63(0.91)1.81(1.01)2.18(1.22)1.49(0.83)1.37(0.77)1.60(0.90)2.27(1.28)1.43(0.80)西部0.39(1.03)0.35(0.92)0.34(0.89)0.40(1.06)0.38(0.99)0.43(1.12)0.47(1.23)0.38(1.00)人口稀少区0.28(0.99)0.26(0.95)0.21(0.75)0.28(1.01)0.24(0.88)0.26(0.92)0.35(1.24)0.28(1.01)人口适中区1.72(0.98)1.62(0.92)1.52(0.86)1.77(1.00)1.78(1.01)1.94(1.10)1.92(1.09)1.70(0.96)人口集中区4.22(1.02)4.45(1.07)4.91(1.18)4.13(1.00)4.33(1.04)4.03(0.97)3.54(0.85)4.24(1.02)经济落后区0.54(0.97)0.54(0.98)0.62(1.13)0.51(0.93)0.44(0.81)0.49(0.90)0.75(1.37)0.46(0.83)经济发展区0.94(0.94)0.94(0.94)0.95(0.96)0.93(0.93)0.86(0.86)1.05(1.05)1.15(1.15)0.94(0.95)经济发达区2.00(1.06)1.99(1.06)1.80(0.96)2.06(1.10)2.30(1.22)1.91(1.02)1.26(0.67)2.14(1.14) ①:卫生技术人员;②:执业(助理)医师;③:乡村全科执业助理;④:注册护士;⑤:药师;⑥:技师(士);⑦:乡村医生和卫生员;⑧:管理人员㊂图2 不同区域H R A D /P A D 趋势图3 讨 论3.1 卫生资源配置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参阅历年统计年鉴可知,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总体呈递增趋势,基层医疗机构人员数由2015年的360万增长到2020年的434万人次,卫生技术人员占比由2015年的63%上升到2020年的72%㊂这可能是由于2015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以基层为重点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使得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增长[5]㊂其中,2020年东部地区㊁人口集中区和经济发达区每千人口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拥有量及医护比最高,但各地区医护比均未达到1ʒ1,尤其是中部地区㊁人口集中区和经济落后区远低于全国水平,护士资源严重不足㊂此外,各指标中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㊁技师(士)和管理人员的每千人口拥有量较低,其中全国每千人口基层执业(助理)医师㊁注册护士数达到预测值,医护比未达到[6]㊂这一方面与经济发展水平㊁政府调控力度和配置倾向有关[7],另一方面卫生行业的行政等级制和医疗技术分级结构导致了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困境[8],若不加强全局调控,可能会加剧失衡㊂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发展区部分每千人口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拥有量低于经济落后区,人口适中区也部分低于人口稀少区㊂由此可见,经济和人口虽然是影响资源配置的主要因素,但只有其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发挥正向作用㊂3.2 公平性呈按人口>按经济>按地理面积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G 呈现按地理面积>按经济>按人口,按地理面积配置极不公平,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㊁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按经济配置处于警戒状态,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G 大于其他指标㊂该结果与赵颖波等[9]的研究一致㊂一方面人口是卫生行政部门配置卫生人力资源的标准[10],另一方面可能是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地区出现马太效应㊁虹吸资源,使得人口稀少㊁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基层卫生人力资源较为贫乏㊂此外,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按地理面积分布的配置最不公平,一方面是由于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培养周期长㊁难度大,应学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涉及面广㊁学习欲望受影响㊂另一方面是基层病患普遍向上流,乡村全科医师在基层实践机会较少,加上基层医疗环境较恶劣,如缺设备㊁缺信息㊁缺技术㊁缺政策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基层,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公平性,因此应适当倾斜资源,加大扶持力度㊂3.3 集聚度差异大,发达地区虹吸现象突出本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地区㊁人口稀少区和经济落后区整体H R A D<1,其按地理配置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较差,而对应的东部地区㊁人口集中区和经济发达区则H R A D 远大于1,表明不同区域间的公平性差异大,该结果与张彦茹等[11]的研究一致㊂H R A D /P A D 结果表明按人口配置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处于不公平状态,各区域的资源投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和过剩㊂究其原因,(1)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不同,如新疆地广人稀㊁居住分散且交通不便,导致卫生人力资源地理可及性较差;(2)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如北京㊁上海凭借其独特的经济实力和战略地位,导致卫生财政投入高㊁卫生人才聚集,李相荣等[12]的研究也支持该观点㊂值得注意的是北京㊁上海的卫生人力资源集聚度远超其他省市,尤其是管理人员,这进一步说明经济发展对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同时反映卫生管理水平与人力资源聚集之间或许存在正相关关系㊂本文基于洛伦兹曲线㊁G及集聚度,创新性地从地理面积㊁经济和人口角度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深入分析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的不同特性,从而摸索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案㊂综合数据分析结果可得,造成全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公平的原因主要是各地区之间地理环境㊁经济发展㊁政策福利存在差异,使得西部地区㊁人口稀少区和经济落后区的卫生人力资源的G较高㊁集聚度较低,发达地区持续虹吸卫生人才,导致资源人力资源配置处于不公平状态㊂基于以上,建议国家综合考虑人口㊁经济和地理等因素,健全以卫生人才下沉基层为核心的分级诊疗体系,推动基层医疗数字化转型,重点向经济发展较慢的西部地区倾斜㊂同时,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制订配套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到基层投资办医,加强对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及引进,并切实保障基层卫生人员的待遇㊁避免人才流失,提高全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13-14]㊂此外,通过对基层卫生人员采取管理能力培训㊁招聘改革㊁专家指导等方式,培养和引进卫生管理类人才,发挥卫生管理职能优势,拓展基层卫生服务内涵,探索基层卫生发展可持续道路[15]㊂参考文献[1]张文天,孔凡悦,王权,等.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现状及 十四五 期间公平性预测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2,39(3):161-165. [2]苏彬彬,刘尚君,卢彦君,等.基于集聚度的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评价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1,14(4):49-54.[3]刘玉琢,徐超,王啸宇,等.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及预测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2,49(16):2986-2991.[4]万崇华,姜润生.卫生资源配置与区域卫生规划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5]王高玲,刘军军,黄海涌,等.分级诊疗前后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对比及时间序列模型预测[J].医学与社会,2020,33(3):11-15. [6]王晶,韩颖,陈侠李.2014-2020年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预测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6,33(6):576-580.[7]浦科学,周洋.基于公平性的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分析[J].当代经济,2020,36(3):10-13. [8]张明吉,严非.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困境的职业地位解释[J].医学与社会,2020,33(11):1-8. [9]赵颖波,王建伟,尹畅,等.基于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J].中国医院,2018,22(2):22-25.[10]闻杰,黄丽莉,续翔,等. 十三五 期间湖南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现况及公平性分析[J].卫生软科学,2022,36(4):44-48. [11]张彦茹,周乾宇,李雪文,等.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水平的空间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20,47(15):2758-2761.[12]李相荣,李汶广,王彩,等.我国基层卫生人才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 14(1):98-101.[13]王俊豪,贾婉文.中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分析[J].财贸经济,2021,42(2):20-35.[14]李姣姣,李妍君,魏来,等.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关键问题与调整策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0,37(9):670-673.[15]李妍君,鲁晓慧,魏来.基于基层卫生管理人员认知视角下不同特征县乡医联体合作效果差异研究[J].中国医院,2021,25(4):11-14.(收稿日期:2023-08-18修回日期:2023-11-03)(编辑:姚雪)。

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效率性分析

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效率性分析

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效率性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既涉及到公平性,也涉及到效率性。

本文将对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效率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公平性分析公平性是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公平性的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需要量与供给量的关系:医疗卫生资源应该按照患者的需要进行分配,而不应该被过度集中在某些地区或机构。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建立科学的需求评估机制,确保医疗卫生资源能够合理分配。

2. 区域差异的考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差异。

我们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保证每个地区都能够获得公平的医疗卫生资源。

3. 收入差异的平衡:在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中,我们需要考虑到社会上的收入差异,以避免贫富差距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获取产生不利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以确保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二、效率性分析效率性是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在效率性的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利用效率:医疗卫生资源有限,我们需要确保其利用高效,避免浪费。

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资源的监控和合理分配,可以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技术创新与提升:医疗卫生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提升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医疗科技的支持和投入,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效率。

3. 成本控制与效益平衡:医疗卫生资源分配需要在效益和成本之间进行平衡。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该注重医疗成本的控制,确保医疗服务的效果与投入之间能够实现平衡。

结论: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效率性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在公平的基础上提高效率,才能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医疗卫生服务。

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平等化情况汇报(4篇)

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平等化情况汇报(4篇)

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平等化情况汇报公共卫生服务的平等化是指通过改善公共卫生服务的普及程度和质量,使所有人都能够平等享有健康的权利和福利。

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平等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政策措施、基础建设、医疗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情况汇报。

一、政策措施方面政府在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平等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等。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政府提供了更多的经费,用于改善医疗设施和设备,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

同时,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地区的卫生条件和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支持,通过培训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等方式,提高了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为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和高质量的卫生服务。

二、基础建设方面为了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平等化,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政府修建了一批新的卫生院和医院,提升了农村地区的医疗设施和服务水平。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卫生服务联动,通过建立城市医疗机构与农村卫生院的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质量。

三、医疗资源配置方面政府在医疗资源配置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平等化。

特别是在医生资源的配置方面,政府加大了对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设立奖励机制和优化薪酬福利,吸引更多的医生到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工作,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医生队伍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可靠的医疗服务。

四、信息化建设方面为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平等化,政府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通过建立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健康档案系统,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共享和调配,提高了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安全和隐私保护,保护了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分析与改进措施

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分析与改进措施

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分析与改进措施医疗卫生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之一,保障公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责。

在我国,卫生事业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和投入,医疗卫生事业水平不断提高,但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公平性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问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的问题体现在三方面:地域性、经济性和资源性。

地域性: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在不同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异。

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医院设施齐备,技术力量雄厚,而一些偏远的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较差。

如在发达地区,可以享受到很好的服务和治疗,而一些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很多地区甚至没有医院或是只有很少的医疗机构。

经济性:医疗费用高成为许多人无法承受医疗费用的主要原因。

一些治疗不太严重的疾病,因为其费用高而被许多人所放弃。

同时,像有些贫困地区,人民收入水平较低,支付能力较差,医疗费用的压力对他们来讲是致命的负担。

而在发达地区,医疗费用的高昂则成为了中低收入者的问题。

资源性: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也是导致医疗卫生服务不公的原因之一。

有些地区医疗资源的重心不在较基层的医疗机构,而是更多地聚集在三甲医院等高水平的设施上。

这样,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就缺乏专业人才,技术不够先进,缺乏有效的药材等问题。

二、改进措施针对以上的问题,下面从地区、经济和资源三方面探讨改进措施。

1、实现地区间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均等化加强对偏远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持和投入,让这些地区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不断接近发达地区的水平。

特别是要加强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补贴,努力使得贫困地区的卫生事业有更大的发展。

2、降低医疗费用要从医疗服务的真实需求出发,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检验,并严格控制非必要治疗和手术的数量。

同时,加强医疗保险政策的支持,对贫困家庭特别是低收入者给予更多的保障和支持。

3、均衡配置医疗资源为了均衡配置医疗资源,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加强对基层医学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泰尔指数分析我国卫生资源地区分布公平性

泰尔指数分析我国卫生资源地区分布公平性

泰尔指数分析我国卫生资源地区分布公平性泰尔指数的运用可以避免采用基尼系数时由于指数缺陷而产生的偏差,更为准确地衡量我国卫生资源地区分布的公平性。

本文首先使用泰尔指数从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两个方面分解我国不公平性产生的途径,然后综合两种途径对我国卫生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公平性进行测算。

研究发现我国卫生资源地区间分布的公平性有所改善,而地区内部的不公平程度却有加剧的倾向,使得总体公平性的改善不明显;卫生硬件资源分布的公平性要优于软件资源。

标签:卫生资源公平性泰尔指数一、前言作为社会公平基本内容之一,卫生资源分布的公平意味着每一位社会成员拥有相同的机会获得医疗卫生服务,其直接体现社会公平,并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通过进行卫生服务资源公平性的研究,可以指导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发现并保护弱势群体,进而促进建立卫生服务公平的动态监测与反馈机制等。

国内对卫生资源分布公平性已有一些研究,但是大部分研究文章停留在描述性分析的层面上,没有根据公平性指标对其进行量化。

部分研究采用了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来评价我国卫生资源分布的公平性,但是由于这两种测算方法存在着内在缺陷,分析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

本文通过泰尔(Theil)指数的运用,试图克服基尼指数分析的缺陷,较为深入地分析我国卫生服务资源的公平性。

文中所用到的全国各省地级市人口和卫生资源的数据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写的《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2、2004、2006和2008年卷。

二、研究方法与结果1.研究方法的说明关于公平性分析的指标,国外有一些文献采用公平性指数对卫生服务公平性进行分析。

Wagstaff 等(1991) 利用集中指数法衡量保健费用和健康状况分布的不公平性。

Doorslaer等(1994) 提出了一种使用各种患病率指标衡量健康不公平性的方法。

Gerdtham 等(1996) 用集中指数法衡量健康状况的不公平性。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分析报告范本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分析报告范本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分析报告范本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随着人口增长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问题背景和重要性作为一个基本的公共服务领域,医疗资源的分配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

然而,在我国,医疗资源分配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

大城市和发达地区拥有更多的医疗设施、医生和医疗技术,而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则匮乏医疗资源。

这种不均衡的分配导致了城乡医疗差距的扩大,使得一些地区的居民无法及时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状况。

二、原因分析1. 资源分配不均首先,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是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的根本原因。

医院、医生和药品等医疗资源的分配方式存在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这导致了一些地区医疗资源过剩,而其他地区匮乏。

2. 政策不完善其次,政府在医疗资源分配方面的政策存在不完善之处。

一些地方政府关注更多的是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基本的公共服务。

政府在医疗资源分配上的投入不足,以及政策的不合理,也导致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

3. 医疗体系不健全另外,我国医疗体系的不完善也是问题的原因之一。

医疗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医院购买设备的流程不透明、医生资源的浪费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医疗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三、解决办法1. 资源优化配置为了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医疗资源的管理和调配。

首先,应建立统一的医疗资源管理机制,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其次,政府应加大对医疗设施和医生的投入,特别是对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改善医疗资源短缺的现状。

2. 完善政策和法规为了提高医疗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政府还应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法规。

制定明确的医疗资源分配政策,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避免医疗资源被滥用和浪费。

3. 加强医疗体系建设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医疗体系的建设,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卫生健康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建议

卫生健康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建议

卫生健康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建议**问题分析**卫生健康改革是现代社会中的关键议题,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以下是对卫生健康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1. 资源配置不均衡:当前卫生健康改革中,资源的分配存在着不公平和不均衡的现象。

一些地区和社会群体仍然面临着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导致他们难以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资源配置不均衡:当前卫生健康改革中,资源的分配存在着不公平和不均衡的现象。

一些地区和社会群体仍然面临着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导致他们难以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 医患关系紧张:由于医患关系的紧张,患者与医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减少,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下降,甚至出现了医闹事件。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卫生健康改革的顺利进行。

医患关系紧张:由于医患关系的紧张,患者与医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减少,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下降,甚至出现了医闹事件。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卫生健康改革的顺利进行。

3. 医疗服务成本高昂:目前,卫生健康改革下的医疗服务费用普遍较高,特别是对于贫困人口和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居民而言,承担医疗费用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医疗服务成本高昂:目前,卫生健康改革下的医疗服务费用普遍较高,特别是对于贫困人口和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居民而言,承担医疗费用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4. 基层医疗服务不足:基层卫生机构的建设和医务人员的短缺,导致了基层医疗服务的不足。

这使得一些简单的疾病就需要到大医院就诊,增加了就医成本和拥挤。

基层医疗服务不足:基层卫生机构的建设和医务人员的短缺,导致了基层医疗服务的不足。

这使得一些简单的疾病就需要到大医院就诊,增加了就医成本和拥挤。

**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卫生健康改革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卫生资源的调配,重点支持医疗资源匮乏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

在资源分配方面,需注重公平性和效益性,确保医疗服务的均衡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卫生资源的调配,重点支持医疗资源匮乏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现状分析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现状分析

而不是取决于社会特权或收入差异 , 应该是共 享社会 进步 的成果 , 而不 是分摊不 可避免 的不幸和健 康权利 的损 失。卫生健康公平可以理解 为是一种结果公平 , 即公平最 终表现为 人群健康状况 的基本相 似 ; 同时 , 卫生健 康公
平是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公平 , 即保证所有人都能够得 到最 基本 的医疗服务 ; 另外 , 卫生健康公平 还是实际 服务利 用公平 , 它表现为具有相 同医疗服务需求 的人可 以得到相 同的医疗服务 ; 最后 , 卫生健康公平 是筹 资公平 , 即按照
数学系,广东

要 : 生 资 源 的公 平 配 置是 我 国 建设 和 谐 社 会 的重 要 内容 之 一 。 研 究 根 据 历 年 的统 计数 据 , 用 国 内外公 卫 采
平性研 究的统计分析方 法, 对我 国主要卫 生资源在各省 市 自治 区配置的公平性进行 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 本世 纪 来 , 国三项主要 卫生资源指标( 我 医疗机构床位 、 业( 执 助理 ) 医师、 注册护士 ) 在各省 市 自治 区配置是基 本公平的 ,
支付能力 的大小支付医疗费用 。所 以 , 卫生健康公平的衡 量可以主要从 医疗卫生资源 的配置 , 人群健康等 方面进
行。
在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 中, 三种主要的资源—— 医疗机 构床位、 执业 ( 助理 ) 医师 、 注册护 士的公 平分配有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床位 的数量决定 了医疗机构能容纳 病人的数量 , 执业 ( 助理 ) 医师的多少决 定了 医 疗机构在一定 的时间 内接纳病人的能力 , 注册护士 的配 置决定 了医疗机构 护理能力 的高 低。三者 的有机 结合从 定程度上反映 了医疗 机构的综合实力 。若这三种 主要卫 生资源实 现公平配 置并且优化 组合 , 能一定程 度上缓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摘要】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生和护士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卫生人力资源的培训和管理也亟待改进,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滞后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议,包括加大对农村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的支持力度,优化医生和护士的培训机制,加强对卫生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等。

未来,我们期待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能够更加均衡和合理,以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普及程度,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中国、医生、护士、不均衡、培训、管理、问题、建议、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引言中国人口众多,卫生领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幸福。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城乡差距扩大,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我国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不足。

据统计,我国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仅为约2.5名,护士数仅为约2.1名,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比例。

医生和护士资源的分布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医护资源充足,而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医护资源匮乏。

这种不均衡的配置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医疗服务的不平等。

了解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对于促进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的总体情况、医生资源分布情况、护士资源分布情况、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分析以及卫生人力资源培训与管理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卫生人力资源的分布情况和不均衡问题,探讨卫生人力资源的培训与管理现状,并提出改善建议和未来展望,为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揭示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和问题,为政府部门和卫生管理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为相关研究者和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

医疗资源配置与社会公平性分析

医疗资源配置与社会公平性分析

医疗资源配置与社会公平性分析医疗资源是指医院、医生、药物和设备等相关医疗服务提供者,以及与之相关的医保政策和卫生机构等。

医疗资源的配置对社会公平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医疗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效果各异,但无论如何,都需要关注社会公平性的角度,以确保每个人能够享受到公平的医疗服务。

首先,医疗资源的配置应考虑人口的需求情况。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医疗资源的供给应该更加充足。

这可以通过增加医院和诊所的数量,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从而减少人们就医的难度和时间成本。

此外,还可以建立完善的预约挂号制度,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就医方式,减少排队等待时间。

其次,医疗资源的配置应平衡不同地区的供需关系。

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和偏远地区,应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医疗服务水平。

同时,还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等技术手段,缩小城乡医疗差距,让乡村患者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医疗资源的配置还需要注意在不同人群之间的公平性。

针对贫困人群和弱势群体,应加大对其医疗保险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经济补贴和医疗援助,以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的关注,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和长期护理服务,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

医疗资源的配置应当注重公平性,避免过度集中在富裕地区和富有人群之间。

这样做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的现象。

而要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公平性,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监管。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同时,还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评估和监管,防止腐败和不当行为的发生,确保医疗资源的公平使用。

另外,医疗资源的配置还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市场的竞争机制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例如,在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的地区,可以鼓励私人医疗机构的发展,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还可以鼓励医疗资源的跨界共享,如引入社区资源、药店和互联网医疗平台等,提供更加便捷的就医方式和多元化的医疗选择。

我国卫生公平性现状评价和分析

我国卫生公平性现状评价和分析

我国卫生公平性现状评价和分析作者:赵飞虎魏东晓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4年第10期摘要:探讨公平的内涵及卫生公平涉及领域。

通过相关的文献及统计数据,结合现阶段卫生事业发展,对我国现阶段卫生领域的资源配置、卫生服务利用及卫生筹资的公平性进行评价,并基于政策角度进行对策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公平卫生公平现状评价分析公平,作为法律及社会学领域极其重要的概念,也越来越在公共卫生领域受到重视。

2l世纪以来,卫生公平成为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追求的政策目标,并把消除健康不公平作为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点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但城乡发展不相协调、卫生资源布局不尽合理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卫生公平性问题日渐显现出来。

卫生公平不仅是卫生领域的重大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中央和各级政府均明确把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作为卫生发展战略之一。

本文试通过相关的文献查阅、统计数据的对比、并结合我国现阶段卫生事业的发展实际,对我国卫生公平的现状进行评价,并基于政策角度进行对策分析与探讨。

一、公平及卫生公平涉及领域1.何谓“公平”何谓“公平”?柏拉图认为,公平“意味着一个人应当做他的能力使他所处的生活地位中的工作,而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他所表达的是一种有关分配理想,一种建立在事实不平等基础之上却又力求保证个人利益的理想。

公平,从本质上讲是关于社会成员之间利益进行合理调整的一种分配理念和由此而建立的分配机制,同时也包括在利益分配出现不合理时的相应补偿机制。

从其现实性看,公平既是一种分配制度,又是一种分配理想;它必须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以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为价值导向,是人们美好愿望与现实差距之间的一种“协议”。

因此可以说,公平是社会各种关系就利益问题成功合作(达成妥协)的产物,符合社会伦理“不损害他人利益”这一最基本原则。

而卫生公平性正是人类面对卫生资源短缺所寻求的一种伦理解决方案,是人们对自身健康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照。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卫生人力资源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卫 生技术人员密度较低,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仅为6.2人,远低于发达国家水 平。此外,医院和床位数的增加主要以公立医院为主,民营医院发展相对缓慢, 导致医疗资源分布:尽管我国卫生技术人员数量逐年增加,但相对于人口数量和健 康需求而言,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偏远地区,卫生 人力资源短缺现象较为突出。
3、地区分布: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现象较为严重。东部地区 卫生技术人员密度较高,而西部地区则相对较低。这种不均衡现象可能导致不同 地区之间的医疗水平差距较大。
卫生人力资源研究现状
1、发展历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研究逐渐发展壮大, 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涉及卫生人力政策、卫生人力规划、卫生人力素质等多个方 面。
卫生人力资源现状
1、总量现状:近年来,我国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呈增加趋势,但与发达国家 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019年,我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为1035万人,每千人口 卫生技术人员数为6.28人,而发达国家普遍高于此数值。
2、质量现状:我国卫生人力资源质量呈现出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一方面, 东部地区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普遍较高,而西部地区则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城市 卫生技术人员素质高于农村地区。
谢谢观看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 至2021年底,全国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06.7万人,其中包括执业(助理)医师 381.5万人,注册护士447.3万人。同时,全国医院数量和床位数也在不断增加, 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医疗资源。2021年全国医院数量达到3.7万所,床 位数达到94.7万张。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我国区域间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区域间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区域间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近年来,我国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其中不乏跨地区的疫情爆发,如2013年的禽流感疫情和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

在这些疫情发生时,各地区发现公共卫生资源分配不均衡,尤其是医疗设备和医疗人员的分布存在巨大差异。

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对疫情的应对,还影响了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研究我国区域间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和公众的健康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我国区域间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我国当前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情况;(2)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与不公平性的表现及程度;(3)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影响因素;(4)提高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对策和建议。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研究目的。

具体方法如下:(1)文献调查法: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文献,了解目前我国公共卫生资源分配的相关情况;(2)数据分析法:利用我国卫生统计年鉴等公开的数据源,从区域医疗设备和医疗人员的数量、类型、质量、配置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而评价配置的公平性。

三、研究期望和成果1. 研究期望通过对我国区域间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期望能够深刻认识到公共卫生事件对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要求,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出发,提出合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提高我国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公众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 研究成果(1)论文:本研究将形成一篇具有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的论文,阐述研究结果及其对我国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工作的启示和建议;(2)数据表格:研究过程中,将产生大量数据,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形成透视我国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情况的数据表格,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数据支持;(3)策略建议:研究过程中,将发现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不平等的现实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我国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工作的改进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卫生领域公平性分析

卫生领域公平性分析
经济含义: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那部 分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 “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 收入被一个单位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收 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 差异。
卫生领域公平性分析
18/124
卫生领域公平性分析
12/124
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测量往往需要消除“需要变量 ”差异影响,普通采取方法是标化法,详细标化法 普通是模型法,包含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模型( probit、logit、负二项分布等)。
利用标化法消除个体间卫生服务需要差异后, 假如卫生服 务利用在人群中分布不均衡, 那么这种不均衡就是由“ 需 要”之外社会经济原因决定。
0.1 0.2432 1.0000 0.17568
1 1.0000
0.68845
0.3115
卫生领域公平性分析
排序
38/124
回归法:
依据数据绘制洛伦兹曲线 然后判断曲线特点和形状 依据数据拟合回归模型 然后依据积分求出洛伦兹曲线下面积 然后计算面积比,即基尼系数
卫生领域公平性分析
39/124
卫生领域公平性分析
33/124
基尼系数计算方法
基尼计算有很各种方法
累计法 分组法 回归法 几何法 相对平均差法 协方差法 矩阵法 ……
卫生领域公平性分析
34/124
累记法
设Mi为某一收入水平组家庭数累计百分比;Qi为某一收入 水平组收入累计百分比。则基尼系数计算公式以下:
n 1
G= (M iQi 1 M i 1Qi ) i 1
卫生领域公平性分析
9/124
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原因

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以卫生优先级配置为研究视角

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以卫生优先级配置为研究视角

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以卫生优先级配置为研究视角一、本文概述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公共卫生管理领域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它不仅关系到国民的健康福祉,也是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体现。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卫生资源的配置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本文旨在从卫生优先级的配置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以期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阐述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分析当前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揭示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卫生优先级配置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提出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卫生资源配置方案。

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政府决策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卫生资源配置的理论体系,也有助于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还可为其他领域的资源配置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分析在当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卫生资源的配置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的健康水平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然而,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却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从地区分布来看,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配置极不均衡。

城市地区的医疗机构数量多、设备先进、人才聚集,而农村地区则相对匮乏,这直接导致了农村居民在获取医疗服务时的困难和不便。

同时,发达地区的卫生资源配置明显优于欠发达地区,使得这些地区的居民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从卫生资源的内部结构来看,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例如,高端医疗设备和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型综合性医院,而基层医疗机构则普遍缺乏。

这导致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等公共卫生服务资源也相对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卫生系统的整体效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99 20 00 20 01 20 02 20 03 20 04 20 05 20 06 20 07
标准差系数 ( V)
01 2 85 493 01 2 66 102 01 2 75 441 01 2 74 861 01 2 66 736 01 2 67 748 01 2 47 965 01 2 38 159 01 2 35 321
变异系数有 标 准 差 系 数 与 平 均 差 系 数。 本 文 采 用 标 准 差 系 数, 是 标 准 差 和 均 值 的 比, 其 公 式 为: V =
E 1
n
n i= 1
(a i -
a )2
a
式中, ai ( i = 1, 2, 3, , , n ) 是第 i地区每千人口卫生资源拥有量, a 是全 国每千人 口卫生资 源拥有 量, n 是 地区个 数。考虑到人口规模的影响, 通常采用加权标准差系数, 公式为:
01 017001 01 014953 01 015830 01 015208 01 015355 01 014841 01 012126 01 011714 01 011643
01 031663 01 025342 01 026647 01 023779 01 023631 01 022659 01 019444 01 019490 01 019343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和探讨成为卫 生和医 疗保障理 论研究 的热点。国 际上利用 基尼系 数、集中 系数、A tk inson指数等不平衡度量指标从理论上对一些国家的健康公平性状况进行了研究。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 健康筹资分布公平性指标 FFC ( Fairness o fF in ancial Contribu tion), 并对世界 191国家进行了排序; 国内学者对此问
收稿日期: 2008- 10- 20 基金项目: 惠州学院基金资助项目 ( C2 080203) 作者简介: 蒋辉 ( 1972- ), 男, 湖南岳阳人, 硕士, 讲师, 研究方向为数量经济方法与应用、宏观经济分析。
第 3期
蒋 辉: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现状分析
# 43#
题有不少研究, 但对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地区差异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近年统计 数据, 对我国三 项主要卫 生资源 (医疗机构床位总数、执业 (助理 )医师、注 册护士 )的配置 在各省 市自治区 的公平 性进行了 定性与 定量分 析。
(X i - X i- 1 ) ( Yi- 1 + Yi )
(2)
i= 1
式中, 分别是各类人口累计的百分比和相对应的卫生资源累计百分比。
2. 3 泰尔指数 (TH )
泰尔指数产生于 Sh orrocks提出的广义熵指数族 (也称 GE 指数 ), 其计算公式为 : [ 6]
n
E pi
i= 1
yi
c
第 29卷第 3期 2009年 6月
惠州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JOURNAL OF HU IZHOU UNIVERS ITY
Vol1 291No13 Jun1 20 09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现状分析
蒋辉
(惠州学院 数学系, 广东 惠州 516007)
摘 要: 卫生资源的公平配置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根据历年的统计数据, 采用国内外公 平性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 对我国主要卫生资源在各省市自治区配置的公平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本世纪 来, 我国三项主要卫生资源指标 (医疗机构床位、执业 (助 理 )医师、注册 护士 )在 各省市 自治区 配置是 基本公 平的, 并且公平性在逐年提高。
2 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的统计方法
研究公平性的方法很多 [ 2], 国内外常用的是统计 方法, 它可以采 用变异系数 ( Coefficient of Variat ion )、基尼系 数 (G in i Coefficien t)、泰尔指数 (Th eil Index)、阿特金森指数 (Atk inson Index)等 [ 3] ; 统计方法利用已有的历史数据, 对它们进行加工处理, 计算出反映公平性的量化指标, 客观、公正地反映公平性的大小程 度, 具有比其他 方法更直 观、准确、易于比较等优点。因此, 本文主要从统计方法 的角度来 分析我 国卫生资 源的配 置在各省 市自治 区的公 平性。 2. 1 变异系数 ( V)
表 1 我国各 省市自治区三种主要卫生资源不平衡指数计算结果表
每 千人口 床位 不 平 衡指数
每千 人口执 业 (助理 )医师不 平 衡 指数
每 千人口 注册 护 士 不平衡指数
年份
19 99 20 00 20 01 20 02 20 03 20 04 20 05 20 06 20 07
19 99 20 00 20 01 20 02 20 03 20 04 20 05 20 06 20 07
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中, 三种主要的资 源 ) ) ) 医疗机构床 位、执业 (助理 )医 师、注册护 士的公 平分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床位的数量决定了医疗机构能 容纳病人的 数量, 执业 (助理 )医师的 多少决 定了医 疗机构在一定的时间内接纳病人的能力, 注册护士的 配置决 定了医疗 机构护 理能力的 高低。三者 的有机 结合从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若这三种主 要卫生资 源实现 公平配置 并且优 化组合, 能 一定程 度上缓 解我国目前存在的 / 看不起病 0、/ 看病难 0、/ 看病贵 0, /因病返贫 0等社会问题, 带来很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
1
,
,
,
,
c X 0, 1
L
E GE =
n
pi
i= 1
yi L
log yi L
,
,
,
,
,
c= 1
En
pi log
i= 1
L yi
,
,
,
,
,
,
,
c= 0
其 中 n是地区数, yi 表示第 i地区每千人口卫生资源拥有量, L是全国卫生资源的千人口均值, pi 第 i地区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重。当 c等于 0或 1时, 广义熵指数就是 Th e il( 1967 ) 所介绍的不平等的度量值 ) ) ) 泰尔指数。在计
关键词: 卫生资源; 公平性; 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5934( 2009) 03- 0042- 05
1 引言
本世纪头 20 年, 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 我们要建设一个 / 更加和 谐 0的社 会。公平是人 们最关 心的主 题, 也是一个内涵丰富并难以准确界定的概念。医疗 卫生作为 公益性 领域, 承 担着为社 会提供 公共服务 的重任, 其公平性在建设 / 和谐社会 0中举足轻重。为了促进医疗卫生的公平, 各国 (地区 )在该 领域进行了 改革。自改革 启动以来, 医疗卫生以商业化、市场化走向的体制变革带来了巨 大的成效, 明 显地提高了医 疗服务机构 及有关人 员的积极性, 内部运转效率有了普遍提高。尤其近几年,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 人民健 康状况得到明 显地改善。 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人们收入差距不断增大、地区差异进一步扩张、再加上公私医 疗卫生机构的 矛盾, 各国 (地区 )的医疗卫生领域出现了许多问题, 特别是卫生健康的公平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V=
E 1
n
n i= 1
( ai
-
a ) 2pi
a
(1)பைடு நூலகம்
式中, pi 是第 i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比。 2. 2 基尼系数 (G)
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滋曲线 ( Loren z Cu rve) 分得的 / 不平等面积 0 与 / 完全不平等面积 0 之比而计算的 [ 4]。它
最初用于反映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 后来也被广泛运用于对资源分配不公平的衡量。本 文运用基尼 系数来衡
# 44#
惠州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年第 29卷
算我国卫生资源的公平性分析中, 其计算式可以写成 [ 7]:
TH =
En yi log
Y i= 1
yi / xi YX
, , , , , c= 1
(3)
En x i log
X i= 1
yi / xi YX
, , , , , c= 0
式中, yi, xi 分别是第 i地区的卫生资源总量和人口总数, Y, X分别代表全国的卫生资源总量和人口总数。c= 0 时, 称为零阶泰尔指数; c = 1 时, 称为 1阶泰尔指数。
01 3 01 858 01 2 78 909 01 2 85 532 01 2 80 086 01 2 80 035 01 2 74 873 01 2 46 211 01 2 38 511 01 2 37 642
01 4 16 556 01 3 73 301 01 3 80 636 01 3 60 684 01 3 58 861 01 3 49 618 01 3 31 163 01 3 38 112 01 3 37 314
面积 (完全不平等面积 ) 之比。基尼系数取值范围在 0到 1之间, 0代表公平, 1代表不公平。基尼系数有多种计算方
法, 本文采用三角形面积法 [ 5], 设洛伦滋曲线与线下直角三角形两边围成的面积为, 则:
E s =
1 2
n
(Xi -
i= 1
X i- 1 ) ( Yi- 1 +
Yi )
n
E G = 015 - s) / 015 = 1 -
2. 4 阿特金森指数 (ATS)
ATS = 1 -
n
E
i= 1
yi L
1- E
1 1- E
pi
(4)
在这个表达式中, E是一个与区域不平衡性外在显示度有关的参数, E值越高, 不平衡的显示度就越明显。当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