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 财务报表列报
持续经营基础不适当时的财务报表编制–致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视点(第7期)
![持续经营基础不适当时的财务报表编制–致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视点(第7期)](https://img.taocdn.com/s3/m/1fc9dd0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c.png)
持续经营基础不适当时的财务报表编制–致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视点(第7期)《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及《国际会计准则第10号——报告期后事项》均表明,当存在特定情况时持续经营基础不再适用。
但是,这两项准则均未提供替代编制基础的详细信息及其可能如何有别于持续经营基础。
本期视点对主体确定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不适当时遇到的问题提供了指引。
一、不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的目标不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的目标与以下几点有关:•如果主体预期不再持续经营,不存在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的一般性豁免,我们倾向于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正常”确认和计量要求作为会计处理的起点。
•某些处于非持续经营情形中的主体较其他主体更接近于清算或停止经营,会计处理通常会反映这一点。
例如,当主体处于被清算或很快将被清算的过程中时,财务报表可以按有时被称为“破产基础”或“清算基础”的基础来编制。
我们认为,即使公司已决定停止经营,财务报表通常也不应以破产基础编制,而应以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一致,但需修正以反映“持续经营”假设不适当的事实的基础来编制。
二、资产的计量•减记资产:如果公司打算清算主体或停止经营,考虑是否需要就资产减值而进行减记总是适当的。
•增记资产:我们认为,增记调整通常是不适当的,因为如果主体预期不再持续经营,并不存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的一般性豁免。
三、负债合同承诺可能因停止经营或清算业务的决定而成为亏损性合同承诺。
•类推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有关亏损性合同的指引,计提这类费用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我们认为,对未来的亏损或报告期末并不存在承诺的负债计提准备通常是不适当的。
•可能会遇到其他复杂的问题。
例如,以法律上随时要求即应偿还、但因缺少可供使用的资源而无法全额偿还的金融负债为例。
我们认为,对此类负债进行调整以考虑主体在以非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的情况下这类负债无法全额偿还的事实是不适当的。
03703 国际会计准则与惯例串讲笔记
![03703 国际会计准则与惯例串讲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d2c1155f7ec4afe05a1df07.png)
03703《国际会计准则与惯例》串讲笔记第一章导论1、从跨国公司发展的过程看出:当公司经营限于国内范围时,不会产生国际性的会计实务;在国际商业的进出口阶段,形成了国际贸易会计;在国际范围发生部分交易阶段,形成了进出口会计与国外直接投资会计;在较大国际范围内进行商业交易,形成了国际贸易会计、国外投资会计、货币折算、合并报表等;在跨国经营阶段,产生更多的国际会计准则及使用国际会计准则。
2、由于经济活动的高度发展促进跨国公司得以发展,并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国际间商业活动和投资活动的频繁,产生了国际会计需求的经济基础,国际会计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商业的日益国际化而出现的。
3、对于国际会计的认识,一般是停留在企业因超越国界的经营活动而展开的企业会计。
针对企业在海外从事经营活动和筹措资本的活动不断增加,且生产、销售、财务等各种活动在跨越两个以上国家内进行的跨国公司,过去在一国范围内处理的企业会计,现在冲破国界在国与国之间发展起来,形成了国际会计。
4、美国会计学会(AAA)的国际委员会于1981年提出对国际会计分类的三个领域,即对国际会计研究的三个领域:一是对各国会计的阐述和对比;二是建立国际会计准则及在国际经济交易中实行之;三是分析跨国公司的特殊会计问题。
5、会计准则是会计活动的规范或标准,它是对会计实务的总结和归纳,而这种总结和归纳是在大量会计实务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会计活动的理论抽象,并对会计实务产生反作用,即对会计实务进行指导和规定。
6、现代会计准则的建立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以英美为代表的“公认会计原则”的出现,为现代会计准则的产生开了先河,在会计准则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英美会计准则理论丰富了国际会计的理论与实践。
而且美国会计准则的影响力已超过了英国,成为当今世界会计发展的领头羊。
7、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之间的往来频繁,国家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会计准则的相互借鉴结果减少了各国会计之间的差异性。
国际会计准则第01号-财务报表列报
![国际会计准则第01号-财务报表列报](https://img.taocdn.com/s3/m/1a6c6c37eefdc8d376ee324e.png)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 1997年修订)目的本准则的目的在于规定通用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以确保企业自身的财务报表与其前期的财务报表以及其他企业的财务报表相互可体要求,提供了有关财务报表结构的指南,还提出了财务报表列报内容的最低要求。
具体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在其他国范围1.本准则适用于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编报的所有通用财务报表的列报。
2.通用财务报表,指意在满足那些不能要求报告符合其特定信息需求的使用者需要的那类财务报表。
通用财务报表包括单独提供务报表。
本准则对简明的中期财务信息不适用。
本准则一视同仁地适用于单个企业的财务报表和企业集团的合并报表。
不过,只要财务报表各自的编制基础,本准则并不阻止在同一份文件中,依据国际会计准则列报合并报表,而依据国家会计准则要求列报母公3.本准则适用于包括银行和保险企业在内的所有类型的企业。
与本准则的要求一致且针对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的附加披露要求,报表中的披露》中规定。
4.本准则使用适合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的术语,因而公共部门经营企业可运用本准则的要求。
打算运用本准则的非盈利、政府和特定项目以及对财务报表本准则的说明。
这类企业也可能需要提供一些财务报表的额外信息。
财务报表的目的5.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业务的结构性财务描述。
通用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广大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有关企还反映企业管理部门对受托资源保管工作的结果。
为达到该目的,财务报表应提供有关企业下列方面的信息:(1)资产;(2)负债;(3)权益;(4)收益和费用,包括利得和损失;(5)现金流量。
这些信息,连同财务报表附注中的其他信息,有助于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尤其是产生现金等价物的时间和确定性。
对财务报表的责任6.企业的董事会和(或)其他管理机构对其财务报表的编制负责。
财务报表的组成7.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包括下列组成部分:(1)资产负债表;(2)损益表;(3)一份反映①权益的所有变动;或②不是由业主资本交易和对业主的分派所引起的权益变动的报表。
国际会计与审计准则 自考
![国际会计与审计准则 自考](https://img.taocdn.com/s3/m/30debe8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d.png)
第二章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1.[识记]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的制定宗旨是什么?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的制定,其宗旨是明确制定通过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以保证某一经济主体的财务报表与其自身不同时间的财务报表及不用行业或经济主体的财务表别的可比性,在第1号准则中说明了财务报表报告的整体要求,规定财务报表结构及财务报表的基本标准。
2.[识记]核心会计准则的含义是什么?核心会计准则就是指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财务报告披露、编报为目标,开展会计准则制定工作而产生相关的一系列会计准则。
3.[领会]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使用的范围有哪些?(1)用于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要求编制的所有通用的财务报表的列示。
(2)通过财务报表的含义是指为无特定要求的使用者编辑的财务报表。
(3)财务报表列表准则也适用与银行、保险等在内的企业。
(4)财务会计列报准则是反映以经营为目的,并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盈利性企业,其有关术语是盈利企业财务报表为对象。
4.[识记]因对财务会计目标定位的不同,形成了哪些流派?(1)受托责任学派; (2)决策有用学派。
5.[领会]会计准则制定中的不同利益集团包括哪些?(1)政府; (2)普通投资者; (3)债权人; (4)经营者6.[识记]利益集团的含义是什么?对会计信息产生需求的内在因素是需求者的利益,而这些利益者我们称之为“利益集团”,利益集团一般是指外部集团。
7.[识记]企业外部利益集团,主要包括哪些?一、企业外部投资者。
二、企业债权人,包括:1、资金债权人2、商品债权人8.[识记]债权人可以分为哪几类?(1)商业债权人:商业债权人是企业的供货商。
(2)资金债权人:资金债权人可以是金融机构、银行、企业债券的持有人。
9.[识记]在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中的不确定事项包括哪些?( 1 ) 决定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和影响,包括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为维持和提高经营业绩而采取的投资政策和公司的股利政策;(2)企业融资来源、负债经营政策及风险管理策略;(3)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资产负债表未能包括在内反映企业价值的资源。
安永《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更新》中文版本 (2015年12月31日)
![安永《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更新》中文版本 (2015年12月31日)](https://img.taocdn.com/s3/m/9e5ceb0314791711cc791766.png)
10
号》的修订
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设定受益计划:雇员缴存金--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的修订
11
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单独财务报表中的权益法--对《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的修订
11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改进
12
第二部分:不纳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释委员会2015年下半年度议程的事项
15
第三部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现行项目
第二部分总结了自2015年7月1日起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释 委员会最新资讯》1上发布的某些议程决定。如欲了解2015年7 月1日前发布的拒纳通知,请参阅之前版本的《国际财务报告准 则更新》。在某些拒纳通知中,解释委员会提及了可提供充足指 引的现有公告。这些拒纳通知提供了对公告应用的观点,且在 《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第12段“其他会计文献和可接受的行业 惯例”规定的范围内。
第一部分的开始部分列示了一份截至不同年末的强制采用时间 表。在该表中,公告按照其生效日期列示。需要注意的是,很多 公告包含允许主体提前采用的条款。
该表之后是对公告的讨论,除年度改进项目集中在第一部分结尾 处之外,其余均按照相关准则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合订本(蓝皮 书)中的先后顺序排列。
当准则或解释业已发布但主体尚未采用时,《国际会计准则第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要求主体披露已知的 (或可合理估计的)与理解新公告对财务报表的可能影响相关的 信息,或者说明不披露的原因。第一部分开始部分的表格有助于 识别在此披露要求范围内的公告。
编制者的挑战在于了解未来所需面对的一切。
本刊的目的
本刊概述了准则和解释(公告)即将发生的变化,还提供了若干 现行项目的最新进展情况,而非提供有关这些主题的深度分析或 讨论。更确切地说,其目的在于强调这些变化的关键方面。在作 出决策或采取行动之前,请参考公告正文。
国际会计准则(1~41)中英文目录对照
![国际会计准则(1~41)中英文目录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708e32b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7.png)
国际会计准则(1~41)中英文目录对照国际会计准则(1~41)中英文目录对照1.IAS1: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IAS1——财务报表的列报》2.IAS2:Inventories《IAS2——存货》3.IAS3: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IAS3——合并财务报表》(已被IAS27和IAS28取代)4.IAS4:Depreciation Accounting《IAS4——折旧会计》(已被IAS16、IAS22和IAS38取代)5.IAS5:Information to Be Disclosed in Financial Statements《IAS5——财务报表中披露的信息》(已被IAS1取代)6.IAS6:Accounting Responses to Changing Prices《IAS6——物价变动会计》(已被IAS15取代)7.IAS7:Cash Flow Statements《IAS7——现金流量表》8.IAS8:Accounting Policies, Changes in Accounting Estimates and Errors 《IAS8——当期净损益、重大差错和会计政策变更》9.IAS9:Accounting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IAS9——研发活动会计》(已被IAS38取代)10.IAS10:Events after the Balance Sheet Date《IAS10——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11.IAS11:Construction Contracts《IAS11——建造合同》12.IAS12:Income Taxes《IAS12——所得税》13.IAS13:Presentation of Current Assets and Current Liabilities 《IAS13——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列报》(已被IAS1取代)14.IAS14:Segment Reporting《IAS14——分部报告》15.IAS15:Information Reflecting the Effects of Changing Prices《IAS15——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信息》(2003年已被撤销)16.IAS16: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IAS16——不动产、厂场和设备》17.IAS17:Leases《IAS17——租赁》18.IAS18:Revenue《IAS18——收入》19.IAS19:Employee Benefits《IAS19——雇员福利》20.IAS20:Accounting for Government Grants and Disclosure of Government Assistance《IAS20——政府补助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21.IAS21: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Foreign Exchange Rates《IAS21——汇率变动的影响》22.IAS22:Business Combinations《IAS22——企业合并》(已被IFRS3取代)23.IAS23:Borrowing Costs《IAS23——借款费用》24.IAS24:Related Party Disclosures《IAS24——关联方披露》25.IAS25:Accounting for Investments《IAS25——投资会计》(已被IAS39 和IAS40取代)26.IAS26: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by Retirement Benefit Plans《IAS26——退休福利计划的会计和报告》27.IAS27:Consolidated and Separate Financial Statements《IAS27——合并财务报表及对子公司投资会计》28.IAS28:Investments in Associates《IAS28——对联合企业投资会计》29.IAS29:Financial Reporting in Hyperinflationary Economies《IAS29——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30.IAS30:Disclosures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Banks and Similar Financial Institutions《IAS30——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中的披露》31.IAS31:Interests in Joint Ventures《IAS31——合营中权益的财务报告》32.IAS32:Financial Instruments: Disclosure and Presentation《IAS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33.IAS33:Earnings per Share《IAS33——每股收益》34.IAS34:Interim Financial Reporting《IAS34——中期财务报告》35.IAS35:Discontinuing Operations《IAS35——终止经营》(已被IFRS5取代)36.IAS36:Impairment of Assets《IAS36——资产减值》37.IAS37:Provisions, Contingent Liabilities and Contingent Assets 《IAS37——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38.IAS38:Intangible Assets《IAS38——无形资产》39.IAS39:Financial Instruments: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40.IAS40:Investment Property《IAS40——投资性房地产》41.IAS41:Agriculture《IAS41——农业》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文件格式:Pdf可复制性:可复制TAG标签:会计学点击次数:更新时间:2010-03-30 15:23介绍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国际会计准则在2008年做了更新,中文版不知道是否同步更新,这个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帮助很大,在网上找了很久中文版都是2003的老版本,不知道楼主上传的版本对我是否有用。
IFRS国际会计准则最新修订和调整
![IFRS国际会计准则最新修订和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64d8f381844769eae009ed9c.png)
IFRS国际会计准则最新修订和调整国际会计准则最新修订和调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IFRS 15)《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IFRS 16)的发布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IAS 1)财务报表列报的生效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IAS 7)现金流量表的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IAS 12)所得税的修订Reasons for the new standardsIASBprinciple based, but limited guidance and were difficult to apply to complex transactions.FASBtoo many guidance, but lack of consistent principles in many cases.Objectives for the new standardsA B C D Improve comparability of revenue recognition practices across entities, industries, jurisdictions and capital markets.Provide a more robust framework for addressing revenue issues. Remove inconsistencies and weaknesses in previous revenue requirements.Provide improved disclosures.IFRS15 Scope✗Lease contracts (IAS 17 Leases)✗Insurance contracts (IFRS 4 Insurance Contracts)✗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other contractual rights or obligations within the scope of IFRS 9, IFRS 10, IAS 27 & IAS28✗无商业意义或虚假交易Non-monetary exchanges between entities in the same line of business to facilitate sales to customers or potentialcustomersIFRS 15 applies to all contracts with customers except:The five-step revenue recognition model•Identify the contract(s) with a customer辨认合约Step 1•Identify the performance obligation(s) in the contract辨认履约义务Step 2•Determine the transaction price确定交易价格Step 3•Allocate the transaction price to the performance obligations in the contract分摊交易价格Step 4•Recognise revenue when (or as) the entity satisfies a performance obligation确定确认收入的时间Step 5Step 1 –辨认合约Identify the contract C ontract para 9 criteria 8If each party has the unilateral enforceable right to terminate a wholly unperformed contract without compensating the other party (or parties) → no contract for the purposes of IFRS 15The contract is approved and the parties are committed to their obligations Rights to goods or services and payment terms can be identifiedThe entity can identify each party’s rights and the contract has commercial substance Collection of consideration is probableContracts with customers must meet ALL of these criteriaStep 2: Identify the performance obligations Promise to transfer a distinct good or service.Customer can benefit from good or service Promised good or service is separable from Other promises ⏹On its own.⏹Together with other readily available goods or services(including goods or services previously acquired from entity)⏹No significant service of integrating the good or service.⏹Good or service is not highly dependent on or interrelated with other goods or services.Controversial areasMultiple deliverables AMobile phoneMonthly usage chargeAirline: mileageComputerhardwaresoftware customization maintenanceStep 3: Determine the transaction priceAmount of consideration to which entity expects to be entitled in exchange for goods or services.Variable consideration Estimate using:Expected value or Most likely amount but ‘ Constrained’.Significant financingAdjust consideration if timing provide customer or entity with significant benefit of financing.Non-cash consideration Measure at fair value unless cannot be reasonably estimated.Consideration payable to customer Reduction of the TP unless in exchanges for a distinct good or service.Collectability将现行收入和建造合同两项准则纳入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以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对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会计处理提供更明确的指引对于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和计量给出了明确规定涉及股权投资的准则间的相互关系公允价值选择权为何修改金融工具准则?金融在全球经济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比重,应建立趋同的准则ACB原准则太复杂-简化原准则已无法反映实际(减值、套期)确认、分类和计量-减值转回公允价值计量变动直接计入权益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权投资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权益投资摊余成本成本法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权益投资应转回并计入损益不得通过损益转回应转回并计入损益不得转回被投资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和法律环境发生重大影响不利权益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金融资产的分类Cash flows are solely payments of principal and interest (SPPI)Businessmodel = holdto collectBusinessmodel = holdto collectand sellOtherbusinessmodelsOther types ofcash flows(including all equity investment)Amortised cost FVOCIFVTPL FVTPLFVTPL剩余类FVTPLStep 1资产特征Step 2经营模式权益证券投资:成本豁免—公允价值计量+成本是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All investments inequity instrumentsmust be measured atFV.在有限的情况下,成本是公允价值的适当估计成本永远不是上市股权的最佳计量基础此版权归秀财网所有成本不是公允价值适当估计的迹象Significant change in investee’s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budgets, plans or milestones.Changes in expectation, eg investee’s technical product milestones will be achieved.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market for the investee’s equity or its products or potential products.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global economy or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investee operates.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performance of comparable entities, or in the valuations implied by the overall market.Internal matters of the investee, eg :commercial disputes, litigation, changes in management or strategy.Evidence from external transactions in the investee’s equity, either by the investee (such as a fresh issue of equity), or by transfers of equity instruments between third parties.IFRS 9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2014年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终稿⏹背景和生效日期⏹针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模型的修订⏹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模型汇总⏹预期损失减值模型。
ifrs 会计准则
![ifrs 会计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7e7958b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7.png)
ifrs 会计准则
IFRS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的缩写,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所颁布的易于各国在跨国经济往来时执行的一项标准的会计制度。
它是全球统一的财务规则,是按照国际标准规范运作的财务管理准则。
IFRS旨在规范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
会计运作,使各国的经济利益可在一个标准上得到保护,不至于因参差不一的准则导致不一样的计算方式而产生不必
要的经济损失。
IFRS的准则体系包括多个部分,如《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等。
这些准则涵盖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多个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会计处理方法和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IFRS与各国的会计准则可能存在差异,企业在执行IFRS时需要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同时,IFRS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企业需要及时关注其变化并调整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财务报表的列报》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财务报表的列报》](https://img.taocdn.com/s3/m/51a13c9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6.png)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财务报表的列报》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Public Sector Accounting Standards, IPSAS)是国际上广泛应用于公共部门的财务报表编制和披露的准则。
其中,《财务报表的列报》(Presentationof Financial Statements)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
《财务报表的列报》是基于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Public Sector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PSASB)制定的准则,旨在为公共部门提供编制和披露财务报表的框架。
该准则规定了财务报表的目标、要求和格式,并明确了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
首先,《财务报表的列报》强调财务报表应该按照公开透明、一致性和可比性的原则编制和披露。
这意味着公共部门应该向公众和利益相关方提供准确、可靠以及易于理解的财务信息,以保证对财务报表的准确理解和比较。
其次,《财务报表的列报》规定了财务报表的结构和内容。
根据该准则,财务报表应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资产负债表、综合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和变动情况表。
这些部分的目的是提供关于公共部门财务状况、综合收益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此外,《财务报表的列报》还规定了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的要求。
包括确定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报表日期的确定、财务报表报告的周期等。
这些要求的目的是确保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共部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以提供决策者和公众对公共部门的充分理解。
最后,《财务报表的列报》还强调了审计的重要性。
根据该准则,公共部门应当进行审计并向利益相关方提供审计报告。
审计有助于验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公共部门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和可靠度,并为监督和决策提供信心。
总的来说,《财务报表的列报》为公共部门提供了编制和披露财务报表的指导,强调公开透明、一致性和可比性的原则。
最新国际会计准则ias1
![最新国际会计准则ias1](https://img.taocdn.com/s3/m/51807d20ed630b1c59eeb57c.png)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目录一、概述二、目的三、范围四、财务报表的目的五、对财务报表的责任六、财务报表的组成七、总体要求八、结构和内容九、资产负债表十、收益表十一、现金流量表十二、财务报表附注十三、生效日期一.概述二.目的本准则的目的在于规定通用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以确保企业自身的财务报表与其前期的财务报表以及其他企业的财务报表相互可比。
为达到该目的,本准则提出了财务报表列报的总体要求,提供了有关财务报表结构的指南,还提出了财务报表列报内容的最低要求。
具体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在其他国际会计准则中规定。
三、范围1.本准则适用于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编报的所有通用财务报表的列报。
2.通用财务报表,指意在满足那些不能要求报告符合其特定信息需求的使用者需要的那类财务报表。
通用财务报表包括单独提供或含在公开文件(如年度报告或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报表。
本准则对简明的中期财务信息不适用。
本准则一视同仁地适用于单个企业的财务报表和企业集团的合并报表。
不过,只要在会计政策说明中清楚地披露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各自的编制基础,本准则并不阻止在同一份文件中,依据国际会计准则列报合并报表,而依据国家会计准则要求列报母公司财务报表。
3.本准则适用于包括银行和保险企业在内的所有类型的企业。
与本准则的要求一致且针对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的附加披露要求,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0号-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中的披露》中规定。
4.本准则使用适合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的术语,因而公共部门经营企业可运用本准则的要求。
打算运用本准则的非盈利、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企业,可能需要补充对财务报表中某些特定项目以及对财务报表本准则的说明。
这类企业也可能需要提供一些财务报表的额外信息。
四、财务报表的目的5.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业务的结构性财务描述。
通用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广大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_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_S1)解读与启示
![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_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_S1)解读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90eb57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8.png)
【摘要】2023年6月,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和气候相关披露要求(IFRS S2),这是信息披露领域重要的里程碑,对于建立全球统一标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意义非凡。
文章对IFRS S1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以期有助于各界加深对相关国际规则的理解,加快构建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要求的信息披露体系。
【关键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 一般要求【中图分类号】F233信息不对称是企业管理和资本投资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信息披露则是减少信息差的有效手段,在改善企业管理、降低投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对相关信息披露的巨大需求。
据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等国际机构近年来的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投资、资产定价等决策中,将可持续信息披露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和影响因子考虑。
中国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体,主动融入绿色发展大格局,努力推进实现“双碳”目标。
同时,随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中国在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方面也将逐渐与国际接轨,深入学习、理解重要的国际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势必将成为每一个希望参与全球绿色竞争的中国企业的必修课。
一、准则出台背景虽然欧美等西方国家相继发布了各自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规定,但不同准则或标准之间缺乏足够的可比性和互操作性,从而增加了投资者和其他报告使用者获取可持续发展信息的成本,也降低了基于这些信息披露进行决策的效率和效果。
同时,企业披露相关信息时,标准和框架的选择成本和遵从负担也较高。
在此背景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于2021年成立了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致力于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可比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标准。
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和气候相关披露要求(IFRS S2)是ISSB最先发布的两个准则,于2023年6月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解读与启示王 渠(南方电网云南国际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1月开始适用。
财务报表的综合收益列报
![财务报表的综合收益列报](https://img.taocdn.com/s3/m/e6e83b5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3.png)
路漫漫其悠远
2024/2/4
一、综合收益的提出与列报历程 二、IAS与我国关于其他综合收益列示项目
的比较 三、增加综合收益列报的优点与缺陷 四、我国综合收益列报的相关问题 五、对综合收益列报的建议 六、总结与启示
•2
路漫漫其悠远
综合收益的提出历程
综合收益的概念最初由 FASB 在 1980 年第 3 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SFAC3)( 企业财务 报表的要素)( 后为1985 年发布的 SFAC6所 取代 ) 的解释中提出,被定义为“一个主体 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 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 ( 净资产 ) 变 动”,包括这一期间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 款外,一切权益上的变动。
2012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财务报表列报》(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明确在利润表中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和“ 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并进行了定义,同时将其他综合收益项 目进一步划分为“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 合收益项目”和“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 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两类区别列报。此外,原在所有 者权益变动表中反映的“综合收益”有关内容也作出相应调整 ,并在附注中增加有关披露内容。
•13
路漫漫其悠远
IAS中,企业可以对土地、厂房、设备及无形资产 采用成本模式或重估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而我国 固定资产准则及无形资产准则只允许采用“成本模 式”计量,根本不存在“重估盈余”这种会计核算, 故我国的其他综合收益中并未设置“重估盈余的变 动”这一项目。
同理,我国职工薪酬准则及企业年金基金准则均 未明确提及设定受益计划的处理,故“设定受益计 划精算利得和损失”在我国的其他综合收益中也 是不存在的。
•16
最新国际会计准则ias1
![最新国际会计准则ias1](https://img.taocdn.com/s3/m/9c8ad11b5727a5e9856a61ee.png)
一、概述
二、目的
三、范围
四、财务报表的目的
五、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六、财务报表的组成
七、总体要求
八、结构和内容
九、资产负债表
十、收益表
十一、现金流量表
十二、财务报表附注
十三、生效日期
一.概述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1997年修订)
IAS 1–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l)决定业绩的主要因素和影响,包括企业经营所处环境的变化、企业对这些变化的瓜和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企业对这些变化的瓜和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企业为维持提高经营业绩而采取的投资政策(包括其股利政策);
(2)企业筹资来源、举债政策及其风险管理政策;
(3)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其价值未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企业实力和资源。
(1)管理部门已断定财务报表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除为实现公允列报而背离了某项准则外,企业在所有重要方面均已遵守了适用的国际会计准则;
(3)企业背离的那项准则、背离的性质,包括该项准则要求的处理方法、在那种情况下该处理方法导致误解的原因和现在采用的处理方法;
(4)该种背离对企业每个列报期间的净损益、资产、负债、权益和现金流量所产生的财务影响。
15.在几乎所有情况下,公允列报可以通过在所有重要方面遵守适用的国际会计准则来实现。公允列报要求:
(1)根据第20段规定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
(2)按提供相关、可靠、可比和可理解的信息的方式列报信息,包括会计政策;
(3)当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不足以让使用者理解特定交易或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业绩的影响时,提供附加信息。
国际会计准则第01 号-财务报表列报 IAS
![国际会计准则第01 号-财务报表列报 IAS](https://img.taocdn.com/s3/m/a864812e04a1b0717ed5dd5c.png)
国际会计准则第01 号-财务报表列报目的本准则的目的在于规定通用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以确保企业自身的财务报表与其前期的财务报表以及其他企业的财务报表相互可比。
为达到该目的,本准则提出了财务报表列报的总体要求,提供了有关财务报表结构的指南,提出了财务报表列报内容的最低要求。
具体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在其他国际会计准则中规定。
范围1.本准则适用于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编报的所有通用财务报表的列报。
2 .通用财务报表,指意在满足那些不能要求报告符合其特定信息需求的使用者需要的那类财务报表。
通用财务报表包括单独提供或含在公开文件(如年度报告或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报表。
本准则对简明的中期财务信息不适用。
本准则一视同仁地适用于单个企业的财务报表和企业集团的合并报表。
不过,只要在会计政策说明中清楚地披露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各自的编制基础,本准则并不阻止在同一份文件中,依据国际会计准则列报合并报表,而依据国家会计准则要求列报母公司财务报表。
3.本准则适用于包括银行和保险企业在内的所有类型的企业。
与本准则的要求一致且针对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的附加披露要求,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0 号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中的披露》中规定。
4 .本准则使用适合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的术语,因而公共部门经营企业可运用本准则的要求。
打算运用本准则的非盈利、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企业,可能需要补充对财务报表中某些特定项目以及对财务报表本准则的说明。
这类企业也可能需要提供一些财务报表的额外信息。
财务报表的目的5.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业务的结构性财务描述。
通用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广大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管理部门对受托资源保管工作的结果。
为达到该目的,财务报表应提供有关企业下列方面的信息:(1)资产;(2 )负债;(3 )权益;(4 )收益和费用,包括利得和损失;(5 )现金流量。
列报和披露理论辨析及初步结论
![列报和披露理论辨析及初步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5e6ca6c7c1c708a1284a441e.png)
列报和披露理论辨析及初步结论作者:夏自李来源:《新会计》2014年第09期【摘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决定不再单独制定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而是将列报和披露问题转入概念框架项目,以期制定一项综合披露框架,最终替代《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现金流量表》和《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等准则。
本文讨论稿对主要财务报表、附注的列报和披露进行了讨论,并对披露形式、披露指引应遵循的原则得出初步结论。
【关键词】列报披露披露框架主要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附注一、引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定了列报和披露的某些要求,但现行概念框架则并未统一规范列报和披露。
有人认为,上述状况导致具体会计准则并不总是关注正确的披露,而且披露冗长松散,还使得对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缺乏清晰的理念。
相关各方建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建立披露框架,确保披露与投资者更为相关的信息,并减轻编报者的负担。
相关各方认为,披露框架应:(1)提供一套系统的披露框架,以复核披露的必要性,简化披露程序,减少编报成本;(2)考虑披露的成本效益;(3)增加对重要性的讨论,以确保只披露重要的和相关的金额;(4)确定清晰的信息沟通目标,使披露易于理解及具有相关性。
“列报”(presentation)是指在主体主要财务报表中披露财务信息。
“披露”(disclosure)的含义比列报更为宽泛,是指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报告主体有用财务信息的过程。
财务报表(包括主要财务报表中的金额及描述)和财务报表附注提供的信息,作为一个整体构成披露的形式。
财务报表附注披露主要财务报表中未列报的有用信息:(1)主要财务报表中列报项目的明细分解;(2)未确认资产和未确认负债;(3)源于主体已确认以及未确认资产和负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哪些信息在主要财务报表中列报,哪些信息在附注中披露,通常根据特定主体自身的事实和情况而定。
财务报表的重大改进及影响与应对——IFRS 18《财务报表列示和披露》分析
![财务报表的重大改进及影响与应对——IFRS 18《财务报表列示和披露》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a48d1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1.png)
财务报表的重大改进及影响与应对——IFRS 18《财务报表列
示和披露》分析
王鹏程;曾亚敏;李梓
【期刊名称】《财会月刊》
【年(卷),期】2024(45)9
【摘要】2024年4月9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式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财务报表列示和披露》,对财务报表的列示和披露进行了重大改进,并替代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
这一准则的发布,是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建设中的重要里程碑,对提升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可比性和透明度意义非凡。
本文回顾这一准则的出台背景与出台历程,归纳准则对财务报表列示和披露进行的重大改进,分析准则实施对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建言中国情景下的应对策略,希望有助于社会各界深入了解这一重要会计准则。
【总页数】15页(P18-32)
【作者】王鹏程;曾亚敏;李梓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北京工商大学注册会计师行业研究院;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5
【相关文献】
1.合并财务报表改进分析及其对会计信息披露影响研究
2.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3.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及应对
4.关于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
5.财务报表分析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改进措施——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4年八项企业会计准则大修订简介(20140714)
![2014年八项企业会计准则大修订简介(20140714)](https://img.taocdn.com/s3/m/1d8cebe7856a561252d36fbc.png)
2014年八项企业会计准则大修订简介2014年1月至7月,财政部陆续发布了新增或修订的八项企业会计准则。
虽然2006年2月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之后,财政部发布了六项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五个年报通知及若干会计处理规定和复函,但如此大规模的准则修订和增补尚属首次。
这些新准则基本与相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致、保持了持续趋同。
另外,财政部还于2014年3月17日发布了•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对原•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进行了细化和补充,可看作是准则中规定的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区分原则在具体业务中的运用指南。
一、修订或新增的八项准则与对应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二、修订的五项会计准则(一)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修订)2014年1月28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通知‣(财会[2014]7号)。
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本准则要求调整比较数据。
新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共八章四十五条,包括总则、基本要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以及衔接规定和附则。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曾于2007年9月发布了对国际列报准则的修订,引入了“综合收益”的概念。
2011年6月,IASB正式发布了•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的修改——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列报‣,并于2012年5月再次进行了修订。
国际列报准则的修订主要包括:一是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划分为“满足特定条件时后续将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和“不能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两类区别列报。
二是当企业选择以税前为基础列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时,要求将相关税收影响在上述两类项目之间分配。
针对国际列报准则的这些新变化,为实现持续趋同,财政部修订了财务报表列报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1997年修订)目的本准则的目的在于规定通用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以确保企业自身的财务报表与其前期的财务报表以及其他企业的财务报表相互可比。
为达到该目的,本准则提出了财务报表列报的总体要求,提供了有关财务报表结构的指南,还提出了财务报表列报内容的最低要求。
具体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在其他国际会计准则中规定。
范围1.本准则适用于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编报的所有通用财务报表的列报。
2.通用财务报表,指意在满足那些不能要求报告符合其特定信息需求的使用者需要的那类财务报表。
通用财务报表包括单独提供或含在公开文件(如年度报告或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报表。
本准则对简明的中期财务信息不适用。
本准则一视同仁地适用于单个企业的财务报表和企业集团的合并报表。
不过,只要在会计政策说明中清楚地披露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各自的编制基础,本准则并不阻止在同一份文件中,依据国际会计准则列报合并报表,而依据国家会计准则要求列报母公司财务报表。
3.本准则适用于包括银行和保险企业在内的所有类型的企业。
与本准则的要求一致且针对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的附加披露要求,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0号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中的披露》中规定。
4.本准则使用适合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的术语,因而公共部门经营企业可运用本准则的要求。
打算运用本准则的非盈利、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企业,可能需要补充对财务报表中某些特定项目以及对财务报表本准则的说明。
这类企业也可能需要提供一些财务报表的额外信息。
财务报表的目的5.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业务的结构性财务描述。
通用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广大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财务报表还反映企业管理部门对受托资源保管工作的结果。
为达到该目的,财务报表应提供有关企业下列方面的信息:(1)资产;(2)负债;(3)权益;(4)收益和费用,包括利得和损失;(5)现金流量。
这些信息,连同财务报表附注中的其他信息,有助于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尤其是产生现金等价物的时间和确定性。
对财务报表的责任6.企业的董事会和(或)其他管理机构对其财务报表的编制负责。
财务报表的组成7.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包括下列组成部分:(1)资产负债表;(2)损益表;(3)一份反映①权益的所有变动;或②不是由业主资本交易和对业主的分派所引起的权益变动的报表。
(4)现金流量表;(5)会计政策和说明性注释。
8.鼓励企业在财务报表之外披露管理部门提供的财务评述,该评述应描述和解释企业财务业绩和财务状况的主要特征及其面临的主要不确定事项。
这样的报告可以包括对以下方面的评述:(l)决定业绩的主要因素和影响,包括企业经营所处环境的变化、企业对这些变化的瓜和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企业对这些变化的瓜和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企业为维持提高经营业绩而采取的投资政策(包括其股利政策);(2)企业筹资来源、举债政策及其风险管理政策;(3)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其价值未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企业实力和资源。
9.许多企业在财务报表外提供诸如环境报告和增值表等附表,在环境因素影响重大和雇员被视作重要的使用者团体的行业尤其如此。
如果企业的管理部门认为这类附表有助于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则本准则鼓励其提供这类附表。
总体要求公允列报和遵守国际会计准则10.财务报表应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
恰当地运用国际会计准则,并在必要时提供附加披露,在几乎所有民政部下都将生成公允列报的财务报表。
11.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应披露这个事实。
只有当财务报表遵守了每项适用的国际会计准则和每项适用的常设解释委员会的解释的全部要求时,该财务报表才能被认为是遵守了国际会计准则。
12.不恰当的会计处理不能通过披露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或通过提供附注或说明性材料加以纠正。
13.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管理部门断定遵守某项准则的要求将导致误解,从而有必要背离该项要求以实现公允列报,则企业此时应披露:(1)管理部门已断定财务报表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2)除为实现公允列报而背离了某项准则外,企业在所有重要方面均已遵守了适用的国际会计准则;(3)企业背离的那项准则、背离的性质,包括该项准则要求的处理方法、在那种情况下该处理方法导致误解的原因和现在采用的处理方法;(4)该种背离对企业每个列报期间的净损益、资产、负债、权益和现金流量所产生的财务影响。
14.有时,财务报表被描述成“基于国际会计准则”或“遵守国际会计准则的重要规定”或“遵守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要求”。
尽管很明显,该报表并未满足重要的披露要求(如果不是会计要求),但通常也没有进一步的信息。
这种处理是使人误解的,因为它们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可理解性。
为了确保那些声明遵守国际会计准则的财务报表符合国际范围内的使用者所要求的标准,本准则包括了一项总体要求,即财务报表应公允地列报,并提供了如何符合公允列报要求的指南,还进一步提供了如何确定有必要背离(国际会计准则)这种极少数情况的指南。
本准则也要求着重披露造成背离的情况。
存在与本国(会计准则的)要求发生冲突本身,不足以断言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出现了背离情况。
15.在几乎所有情况下,公允列报可以通过在所有重要方面遵守适用的国际会计准则来实现。
公允列报要求:(1)根据第20段规定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2)按提供相关、可靠、可比和可理解的信息的方式列报信息,包括会计政策;(3)当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不足以让使用者理解特定交易或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业绩的影响时,提供附加信息。
16.在极少数情况下,某项国际会计准则的某项特定要求的运用可能导致使人误解的财务报表。
这只有在该准则所要求的处理方法很明显不恰当,因而公允列报不能通过运用该准则或单独地通过附加披露来实现时,才出现这种情况。
17.评估是否有必要背离国际会计准则的某项特定要求时,应考虑如下因素:(1)该要求的目的和为什么不能达到该目的,或为什么在特定情况下该目的是不相关的;(2)企业不同于遵循该要求的其他企业的情况。
18.由于要求背离(国际会计准则)的情况预期很少出现,且是否需要背离(国际会计准则)是一个极富争议和主观判断的问题,因而使用者能意识到企业没有在所有重要方面遵守国际会计是重要的。
为使用者提供足够的信息,使其能对是否有必要背离(国际会计准则)作出有依据的判断,并使其能计算如被要求遵守该准则而产生的调整,也是重要的。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监测引起其注意(比如,被企业、企业的审计人员和管理者)的那些“不遵守”的情况,并考虑是否需要通过解释或补充国际会计准则(如果恰当的话)来明确某些规定,以确保背离只在极少数情况下才是必要的。
19.当企业根据一项国际会计准则的特别条款规定,在该准则生效日期以前采用时,需要披露这一事实。
会外政策20.管理部门应选择和运用企业的会计政策,以使其财务报表遵守每项适用的国际会计准则和常设解释委员会的解释的所有要求。
在不存在特定要求的情况下,管理部门应制定政策以确保财务报表提供符合以下要求的信息:(1)对使用者的决策需求是相关的;(2)是可靠的,表现为他们: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②反映事项和交易的经济实质而不只是法律形式;③是公正的;不偏不倚;④是稳健的;⑤在所有直要方面是完整的。
21.会计政策,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的特定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程序。
22.在缺乏特定的国际会计准则和常设解释委员会的解释时,管理部门应运用其判断来制定政策,所制定的会计政策应能为企业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最有用的信息。
在作这种判断时,管理部门应考虑如下因素:(1)处理类似和相关问题的国际会计准则中的规定和指南;(2)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概念框架中设定的资产、负债、收益和费用的定义及相关的计量标准;(3)其他准则制定团体的公告和认可的行业惯例(当且仅当这些公告和惯例与本段中的(1)和(2)一致时)。
持续经营23.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管理部门应对企业是否仍能持续经营进行评估。
除非管理部门打算清算该企业,或打算中止经营,或别无选择只能这样做,否则财务报表应以持续经营为基础予以编制。
当管理部门在做这种评估时意识到与某些事项或条件相关的高度不确定因素,而这些事项或条件可能引致人们对企业是否仍能持续经营产生巨大怀疑,则这些不确定因素应予披露。
如果财务报表不是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的,则应披露这个事实.并披露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和企业不被认为是持续经营的原因。
24.在评估持续经营假定是否恰当时,管理部门应考虑所有能获得的有关可预见未来的信息,这些信息至少(但不限于)应涵盖自资产负债表日起十二个月的时间。
考虑的程度依各种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企业有获利经营的历史且易于获得财务资源,则会计持续经营基础是恰当的这个结论可以不需要作详细的分析就可以得出。
在其他情况下,管理部门在确定持续经营假定对其是恰当的之前,可能需要考虑广泛的因素,包括目前和预期获利能力报务偿还计划和潜在融资替代资源。
权责发生制会计25.除现金流量表外,企业应按权责发生制会计编制其财务报表。
26.在权责发生制会计下,交易和事项应在其发生时(而不是收到或支付现金或其等价物时)确认,在会计记录中记录,并在其相关期间的财务报表中报告。
费用应以发生的成本和特定收益项目的收入之间的直接联系为基础在收益表中予以确认(配比)。
但是,配比概念的运用不允许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那些不符合资产或负债定义的项目。
列报的一致性27.财务报表中项目的列报和分类,应自一个期间至下一个期间保持一致,除非:(1)企业经营性质的重大变化或对其财务报表列报的审视表明,改变报表中项目的列报与分类将导致反恰当地列报事项或交易;(2)国际会计准则或常设解释委员会的解释要求改变列报方式。
28.一项重大的购买或处置事项,或对财务报表列报的审视,可能表明财务报表应以不同的方式列报。
只有当修改过的结构可能持续,或当另外的列报方式的好处明显时,企业才应改变其财务报表的列报方式。
当改变列报方式时,企业应按第38段的要求对其比较信息进行重新分类。
只要修改过的列报方式与本准则的要求一致,则允许为遵守国家会计准则的规定而改变列报方式。
重要性和汇总29.每个重要项目应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
不重要的金额应与具有类似性质或功能的金额汇总,不必单独列报。
30.财务报表是通过对大量的交易进行处理而生成的,这些交易按其性质或功能汇总成类。
在汇总和分类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将浓缩和分类的数据列报,这些数据形成财务报表内的项目或附注中的项目。
如果某项目单个看不重要,则应将其与财务报表内或附注中的其他项目汇总。
但是,其重要程度不足以在财务报表内单独列报的项目,对于附注而言,却可能是足够重要的,从而应在附注中单独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