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实现生态社会的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实现生态社会的措施第一篇: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实现生态社会的措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实现生态社会的措施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飞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正式写入了党章,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彰显我们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攀升、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国未来发展及建设的战略基础,生态文明观将指导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尤其在城市化过程中生态文明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生产力观、价值观及可持续发展观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一个舒适、便捷、安全、和谐、美丽的城市人居环境的形成,使城市真正成为社会安定文明、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生活繁荣、市民风尚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生态城市;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利于指导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
在现代,会中,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生态文明建设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思想理念、本质特征、国策方针、途径方法、重要目标、根本目的六个方面。
第一,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伦理。
我们必须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路径是什么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路径是什么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它关乎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着地球的未来。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深远而重大。
首先,它是保障人类生存的基础。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我们提供了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和安全的食物。
想象一下,如果空气被严重污染,我们每呼吸一口都可能损害健康;如果水源被污染,我们的饮水安全将无法保障;如果土壤受到污染,粮食的质量和产量都会受到影响。
没有健康的生态环境,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都难以满足。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
而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鼓励发展绿色产业、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
这样不仅能够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还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例如,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既能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又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再者,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关键作用。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每个物种都在生态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许多物种会面临灭绝的危险,生态平衡被打破。
这不仅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巨大损失,也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如气候调节、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等。
此外,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美丽的自然景观、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能够给人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放松。
人们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的同时,也能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之情。
那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有哪些呢?一是加强环保意识的教育和宣传。
通过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多种方式,让人们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
只有当每个人都从内心深处认同并愿意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政府应当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的处罚力度。
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国家发展的必备要素。
在新时代,我们需要将保护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进行,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对自然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调控的过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保护环境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必须重视的发展理念。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促进可持续发展。
人类发展的实现和自然环境的整合需要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只有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2.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有效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保障。
3.推进绿色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绿色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绿色转型。
4.促进生态旅游。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创造出更美好、更安全的生态旅游环境,从而更好地满足民众对绿色生活的追求。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1.加强环境保护。
加强污染治理和恢复生态环境。
同时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法律和政策,重视环保投资,加强环境监测和生态评估。
2.推进能源转型。
加快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发电等新技术,推动能源转型,实现绿色发展。
3.加强资源利用和再生利用。
促进资源循环和再生利用,加强资源管理和循环经济。
同时推出绿色公共产品,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降低资源的消耗量。
4.实施生态城市建设。
建设生态城市和低碳社区,促进绿化和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发展。
同时实施智能城市和大数据技术,提高城市环境管理和服务水平。
5.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环保法律宣传和教育,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
同时加强环境教育和生态文化教育,培养生态环保意识。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1.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绿色转型,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冲击和污染。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路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全球环境问题逐渐凸显,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中国,由于多年来的高速发展模式,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不断加剧,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成为国家亟需解决的难题。
而构建生态文明,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路径。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1.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永续发展,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
只有在生态文明的指导下,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才能让子孙后代继承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2.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环境问题,更反映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改善自然环境,消除污染与不健康的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可以带来经济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丰富的生活选择。
3.促进全球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全球意义。
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合作。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将为全球环境治理注入新的能量。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1.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通过促进清洁能源、资源利用率等技术进步,实现精神财富的增长,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文明的层次。
2.推动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
世界各国都在深入探索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中国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快低碳模式下环保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和环境保护的统一,提升产业增长的新动力。
3.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特别是政府应当在制定环保法规标准、监管生态文明等方面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法规的有效执行。
4.注重公众教育和意识形态引导公众教育和意识形态引导对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对策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而又快速发展的世界中,同时,人类的行为和动物的行为都会影响地球的生态状况。
气候变暖和全球变暖正在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植物和动物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甚至几乎灭绝。
因此,有必要建立生态文明,以帮助改善生态状况,保护我们的家园。
根据《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它可以改善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使可持续发展与承受能力相结合,使人类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可以实现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有助于构建一个共同有序社会,促进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类素质,提高水平,提升经济质量。
建立生态文明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首先,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
鼓励和支持改善能源利用率、节流消耗,增加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实施低碳发展政策,从而建立更加优化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其次,加强生态文明培训。
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推动生态文明的深化发展。
第三,健全环保审批制度。
严格审批从事环境污染活动的企业,推广高效低耗技术,健全环保技术审查制度,积极引入环保装备,提高环境保护质量。
最后,实施生态文明投资。
将环境的长期发展链接到投资,在发展过程中,加大国家对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加大绿色经济发展投资,推动生态文明投资。
构建生态文明不但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还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应该成为我们。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目前取得的成绩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目前取得的成绩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1. 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意义在于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的失衡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是维护人类自身利益的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促进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推动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城市等举措,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后代子孙留下良好的发展空间。
3. 增强国家软实力生态文明建设能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状况反映了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综合实力,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提升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目前取得的成绩1. 生态保护成果显著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在生态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草原生态保护工程等,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2.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我国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低碳发展等,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显著贡献。
3. 环境治理成就斐然我国大力实施环境治理工程,比如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工作成效斐然,为改善环境质量取得了明显成绩。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努力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而努力奋斗。
总结回顾: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在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目前的成绩包括生态保护成果显著、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和环境治理成就斐然。
个人观点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努力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参与的事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
简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对策
简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对策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对我们当下反思工业文明、应对各种复杂自然灾难、探寻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的深层根源,有其深远意义: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扭转了工业文明下以征服自然为主的生态伦理价值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唯物史观;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扭转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经济社会自然语境下的生态通常是指物与物之间以及物与环境间的相互联系、制约、依存的状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
而伴随人类社会的诞生和发展,人的活动不断地在打破这种自在状态。
人作为自然进化的产物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必然要参与到自然生态的运动、发展过程中。
毋庸置疑,几千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战胜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不断“人化”的过程。
它对人类摆脱纯粹自然依附关系和推动社会的进步、文明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尤其是三百多年以来的工业文明,对于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文明所取得的成就是前工业文明所无法比拟的,它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比以往社会所创造的总和还要多。
也正是人类这种过度改造和开发自然的行为,使整个生态系统失去应有的平衡,对于生态环境而言却是一场无法比拟的灾难。
特别是近一百年,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也在加剧。
为此,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就演化为全球性的绿色浪潮,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已由上世纪70年代的6个增加到目前的180多个。
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应对之策就成了当下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1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从上世纪西欧、前苏联和日本等国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中看出,尽管各国所选路径、完成时间有着巨大差异,但就其特点而言,都经历了能源、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高污染的过程。
整个20世纪,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人类空前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资源的画卷。
据有关资料统计,仅上个世纪的百年间,人类共消耗了约1 420亿t石油、2 650亿t煤、380亿t铁、7.60亿t铝、4.80亿t铜。
谈生态文明建设意义与策略
谈生态文明建设意义与策略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的一项系统性工程。
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确保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保证后代能够有可持续的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活方式等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护和提高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通过节能减排、资源的有效利用等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有良好的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
再次,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统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保护环境,通过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环保技术等方式,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注重物质方面的福利,也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精神的满足。
它推动发展绿色产业,提供环保产业的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国家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引导和全社会参与。
通过落实环境法律法规,建立环境保护机制,加大环保投资力度等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符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提升国家形象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
首先,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全民素质。
这可以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加强宣传教育等途径来实现。
只有每个人都有环保意识,才能推动整个社会朝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发展。
其次,要推动绿色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转型。
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破坏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凸显。
破坏性的开发和消耗资源的方式已经导致了水源污染、土壤退化、空气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任务。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已经达到了不可忽视的程度,红树林消失、生物灭绝等问题时有发生。
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可以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采取合理的措施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其次,建设生态文明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可以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和低碳经济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再次,建设生态文明可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发展模式主要依赖于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和利用,这种发展模式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环境影响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意味着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倡低碳、环保、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可以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最后,建设生态文明对于保障人们的基本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每个人都有权利生活在一个健康、安全、适宜的环境中,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推进环境公平和环境法治,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并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要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以下是几点建议:首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人们应该增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改变“以人为本”理念,摒弃短视利益,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其次,推动科技创新。
科技的进步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环保科技的投资和研发,推动绿色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生产。
浅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浅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对策论文导读:生态文明建,发表论文,浅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
2024生态文明建设分析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对策
2024生态文明建设分析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对策2024年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一年,既是继续前行的一年,也是面临挑战的一年。
本报告旨在分析2024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在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然而,2024年面临的挑战也是严峻的。
首先,污染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空气、水质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亟待解决。
其次,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问题亟待解决。
如何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最后,全球气候变化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应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首先,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要加强环境监管,推动企业和个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惩处力度。
其次,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要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使其从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行动开始保护环境。
再次,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能源的节约利用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
要与其他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进程,共同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挑战,我们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并加强国际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1.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减少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得人类可以长期地依靠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支持。
2.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使经济发展转变为绿色、循环和可持续的模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造更多绿色岗位,促进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增进人民福祉。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减少健康风险和生活负担,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4.增强国家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提升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际竞争力,吸引外国投资和游客,促进经济发展。
为了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和完善环境法律法规。
加强环境管理,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框架,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提高环境质量。
3.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对能源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推广清洁能源、节能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促进全社会的环保行动。
5.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对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保护和修复,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6.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环境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人民福祉和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通过法律法规、监测治理、资源利用、教育宣传、生态补偿和国际合作等措施,共同努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的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对策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维护生态环境:在全球化的今天,维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一个繁荣的社会建设,能够保护环境,从根本上维护人类的生存,以及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行,正是为了让社会全部的成员都能够分享自然资源之美与利益,去让让地球回归其最原始的样子,恢复生态均衡,让群众受益。
2、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以期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使环境保护工作成为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在这个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企业和政府主动采取措施,整合各方资源,进行环境治理,原谅重金属污染、污水排放、工业废渣处理及空气污染等,改善环境污染状况,促进质量可持续发展,消除因不合理发展而引起的严重后果。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1.通过法律的规范来保护生态环境,重拳出击进行环境监管,及时查处自然恶化的行为。
2.加强社会的环保意识,加大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知识,让市民从日常行为角
度开始维护生态环境。
3.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规范企业的环保行为,通过绿色消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4.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方针,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节约型社会生态文明氛围。
5.推动建立循环经济,完善循环经济政策,提升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减少资源及能源消耗,强化能源综合利用。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对策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对策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从资源和环境出发,综合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明发展方式,旨在推进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建设,促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实现和谐社会发展的一种发展观念和发展路径。
它是我国实现“十三五”规划及以后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幸福度的提升以及未来世界和平安宁的根基。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十分重大:首先,它有助于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利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有效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从而提供更加全面和安全的社会环境;其次,它能够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减少土地损失,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绿色发展;最后,它能够保护动物、植物及其他珍贵资源,拓展居民安居乐业空间,开发自然资源潜力,增强社会综合素质和国民文化水平,提升居民幸福感。
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愿景,国家在决策制定上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在法律法规上,加强对自然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依法做到有效维护国家自然资源;在政策方面,通过完善政府规章、优化投资、建立国有自然资源储备体系,推动环保技术和产业升级,建立近代化景观管理制度,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指导和支持市场对生态环境的调节;在经济建设上,支持传统农耕文化及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景观绿化,尽可能减少植被砍伐和森林破坏,加强城乡环境治理,实行“红绿抵抗”思想;在信息宣传也加大力度,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告知人们该推行的保护环境的理念,建立民众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问题,激发每一个公民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来。
综观上文,构建生态文明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国家及地方政府要立足于实际需求,采取强有力的改革举措,提高环境和资源保护能力,同时,增强公众参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以此实现现代化水准,避免环境破坏及突出环境问题的发生,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5篇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5篇第一篇: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摘要:摘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形态。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将有力地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以全新的形式,迎来国际中国社会的绿色希望。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一、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生态文明的提出,实际上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环境保护的问题,在中国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我们曾经高喊着“人定胜天”的口号,毁林垦荒、围湖造田。
改革开放初始,就有专家学者大声疾呼——中国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但那些为官一任的急功近利者15%,超过了9%的经济增长。
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
人口包袱沉重、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可怕的数字告诉我们,物质财富的增长不能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更不应在能源使用上竭泽而渔,消费模式的改变也不应以破坏生态文明为结果。
近年来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大自然母亲正在以她特有的方式告诉她的儿女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贪婪索取和肆意破坏,她就会惩罚我们这些不听话的孩子。
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
一、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采取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减少污染和环境损害。
绿色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污染:要实现绿色发展,首先要减少污染。
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等,要通过净化设施和工艺改进来达到排放标准。
对于农业过程中的农药、化肥等,要加强安全管理,防止残留物进入土壤和水源。
2. 推广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不仅对环境友好,还可以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缓解能源危机。
因此,我们要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尤其是加大对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的支持和投入。
3. 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指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购买环保、节能、低碳的商品和服务。
倡导绿色消费,可以促进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众的环保意识,减少浪费,降低对资源的依赖。
4. 加强环境监管:政府要加强环境监管,对污染企业和行为进行查处,高压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同时,还要加大对环保工作的投入,提高环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循环发展循环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它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全面利用和减少资源的浪费。
循环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实现循环发展,首先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对于一个产品或企业,要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 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资源的浪费。
3. 推广废物回收和再利用:废物回收和再利用是实现循环发展的关键。
要大力推广废物回收和再利用,降低资源的浪费,减少污染的产生。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首先,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保护生态环境。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生态系统受损,物种濒危,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
而生态文明建设通过限制资源开采、减少污染排放、加强环境监管等措施,有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求限制和改善现有的生产方式,还需要推动绿色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清洁能源和绿色产业,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再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改善民生福祉。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求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也需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提倡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促进了健康、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
此外,生态文明建设还面向公众开展环保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技能,进而推动人们参与环保活动,形成人人参与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维护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深入和系统的治理。
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缓解环境压力,提高资源保护的能力,确保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生态文明建设还能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国家形象,增强国家竞争力,为国家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提供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涵盖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维护国家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
只有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对策
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对策第一篇: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对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最重要的是从哪方面做起第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这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与发展建设的基本状况。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第二、全民动员,共同行动。
连同“生态文明”的“四个文明”一起抓的新观念是我们党对建设现代化国家认识的新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是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性的新举措。
全民都要树立“切实保护好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善待自然生态、珍惜自然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观念,这样才能既建设山清水秀、和谐美好、生态优良的人类家园,又实现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发展要求。
惟有允许并且倡导民间力量参与环保事业,惟有放开社会及民众的舆论监督,生态文明的观念才能真正在全党领导干部和全国老百姓的心目中树立起来。
第三、媒体宣传。
要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还需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等方方面面的共同配合与努力。
因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更加注重的是以人为本,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自然适应并满足于人以及人适应自然两者的统一。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面对整个社会,我们要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树立友好的“环境即生产力”的理念。
尤其面对处于领导位置的人,更要大力宣传及贯彻生态文明观,因为他们只有具备这一理念才能在领导和谐社会的建设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坚持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
第四、政府体制改革。
在政府机关中还要对过去建设的各方面消极因素做出反思,尽快地弥补体制的缺陷,不能再单纯地以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唯一依据,而忽视了绿色GDP的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的看法和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这个主题下,我愿意共享我的看法和建议。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1.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
空气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生态系统受损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2. 生态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同时也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在为治理生态环境问题而努力,但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1. 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生态环境的改善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建设好生态文明,才能保障人民裙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作为一个大国,我国有责任保护好自己的生态环境,同时也需要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贡献力量。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措施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必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形成系统完备的法规体系。
3. 推动绿色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大对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方式的绿色化、产品的绿色化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4. 提高环境治理和保护的能力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加大环境治理和修复力度,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5. 强化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和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与挑战1.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普遍参与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摘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形态。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将有力地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以全新的形式,迎来国际中国社会的绿色希望。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一、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生态文明的提出,实际上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环境保护的问题,在中国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我们曾经高喊着“人定胜天”的口号,毁林垦荒、围湖造田。
改革开放初始,就有专家学者大声疾呼——中国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但那些为官一任的急功近利者根本听不进逆耳的忠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几乎都是以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破坏为代价的。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近6倍,印度的3倍。
目前我国仍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不足20%的城市生活生产垃圾能够按环保的方式处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GDP总值的15%,超过了9%的经济增长。
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
人口包袱沉重、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可怕的数字告诉我们,物质财富的增长不能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更不应在能源使用上竭泽而渔,消费模式的改变也不应以破坏生态文明为结果。
近年来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大自然母亲正在以她特有的方式告诉她的儿女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贪婪索取和肆意破坏,她就会惩罚我们这些不听话的孩子。
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事实已经证明,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
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中央在这时及时地提出这个鲜明的概念,正是标志着我们党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思路正在转变,提醒着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我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工作,也就是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治理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
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只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现在,十七大报告又提出了“生态文明”,正是我党在探索建设“和谐中国”道路上通过长期地深入思考,不断追求进步与创新的优秀成果。
二、生态文明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一)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飞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报告,充分彰显我们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攀升、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行动,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积极不懈的努力有目共睹。
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面对自然无所作为,而是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在我看来,这实际上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不仅对中国自身有着深远影响,而且也是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生态问题所做出的庄严承诺。
(二)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国未来发展及建设的战略基础。
生态文明观将指导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尤其在城市化过程中生态文明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生产力观、价值观及可持续发展观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一个舒适、便捷、安全、和谐、美丽的城市人居环境的形成,使城市真正成为社会安定文明、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生活繁荣、市民风尚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生态城市。
另外,把生态文明建设同吸引外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从而变被动的生态欠账补救建设为主动、有规划、大规模的生态文明建设1,也将有效地促进城镇经济的高速、健康地发展。
(三)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利于指导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
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缺乏、物价上涨等问题日益浮现在我们面前,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也有由于人类在社会建设中忽视生态平衡、盲目发展而犯的错误引起的。
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范围的扩大,生态文明地提出必然能使我们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缓解现有的社会矛盾,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三、生态文明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七大的召开让我们看到了绿色家园建设的希望,说明如今我国已经在认真地着手于环保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可是,在如今环境保护为主流的大环境中令人感到沉重的问题仍然存在并且严重的干扰着环保事业的进行。
在我国,仍然有许多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糟粕存在。
(一)无数企业的污染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却很少见到有关责任人因此被捕和判刑。
老百姓是环境利益的最大相关者,但这几年,新闻报道中经常有各种不利的新闻出现,受害民众对损害切身利益的污染问题的上访、诉讼常因为地方政府为保住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错误动机而不被支持,某些权力机关甚至还出现官企勾结等黑幕。
(二)在许多国家里,民间环保组织已成为保护环境的生力军。
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的环保组织活动通常得不到地方部门的支持,甚至在某些地区,地方政府的不支持在长期地阻碍着环保组织的活动。
在很多省市,尤其是下级郊县,生态环境方面的新闻舆论监督也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制约,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还有报复行为出现。
这些情况都需要我们政府及人民通过共同的努力,尽快地建立可靠、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将“生态文明”真正贯彻到我们的生活中。
四、生态文明的解决办法(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十六大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这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与发展建设的基本状况。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全民动员,共同行动。
连同“生态文明”的“四个文明”一起抓的新观念是我们党对建设现代化国家认识的新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是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性的新举措。
十七大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这就是说建设生态文明,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人都有责任,各行各业都要身体力行。
当前,我们总是强调企业要节能减排,而不重视强调全民的节能行动,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应该政府和群众两头抓、两手都要硬,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身上,落实到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
全民都要树立“切实保护好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善待自然生态、珍惜自然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观念,这样才能既建设山清水秀、和谐美好、生态优良的人类家园,又实现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发展要求。
惟有允许并且倡导民间力量参与环保事业,惟有放开社会及民众的舆论监督,生态文明的观念才能真正在全党领导干部和全国老百姓的心目中树立起来。
(三)媒体宣传。
要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还需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等方方面面的共同配合与努力。
因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更加注重的是以人为本,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自然适应并满足于人以及人适应自然两者的统一。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面对整个社会,我们要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树立友好的“环境即生产力”的理念。
尤其面对处于领导位置的人,更要大力宣传及贯彻生态文明观,因为他们只有具备这一理念才能在领导和谐社会的建设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坚持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
(四)政府体制改革。
在政府机关中还要对过去建设的各方面消极因素做出反思,尽快地弥补体制的缺陷,不能再单纯地以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唯一依据,而忽视了绿色GDP的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
事实证明,单纯的GDP增长指标有问题,它非但没有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更因为片面强调GDP增长会助长盲目消耗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社会失衡,反过来又使GDP的增长难以为继。
2这就要做到在对一方领导干部进行评介时,不仅要看其对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还要考察他们如何解决环境和社会等问题,尤其要考察其在处理生态与经济矛盾时的决策表现是否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另外,各地环保部门的人事和财政,也都应该由环保总局统一管理,彻底消灭其中的利益得失及权力抗衡,这样有关的执法者才可能秉公执法,认真地执行其社会责任。
在面对企业问题时亟需改变中国在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使得企业不能、不敢、不愿去冒着巨额罚款的风险进行环境破坏的违法活动,从而杜绝环境污染的源头。
(五)健全法律法规。
惟有环保规则成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防污治污的综合性约束机制才能真正的在社会中全面建立起来。
有了可以遵从的、具有强制效力的法律保驾,环保机关在全社会的管理、执法过程中更加地顺利,民众在生活中才能正确认清破坏生态的现象,从而自觉地监督、举报。
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法律的高度,是始终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保障。
(六)加强大众的生态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