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人教版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通用19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通用19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通用1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篇1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20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教学难点:如何灵活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独立思考,类比应用,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律,谁来说一说?(说说其意思,或字母表达式)a+b=b+a??(a+b)+c=a+(b+c)2、用加法交换律,我们可以做什么?(验算)。
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还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例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为后面新知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李叔叔前四天的旅程,你们想不想知道他后四天的旅程呢?2、(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3、多媒体出示:例34、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城市A→B第五天城市B→C第六天城市C→D第七天城市D→EA→B 115千米B→C 132千米C→D 118千米D→E 85千米?(1)认真看教材第20页例3内容,边看边思考:1、列出李叔叔后四天的总行程并计算。
加法的运算律教案6篇

加法的运算律教案6篇加法的运算律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一、目标导学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你能举出例子说说吗?2、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3、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本20页例3。
)(一)自学提纲1、例3中都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2、你能列出算式吗?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桌交流。
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并告诉学生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标记)。
(三)自学检测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425+14+18675+168+25环节三、合作探究1、小组互探(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探究)。
2、师生互探(师生共同探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及经小组讨论后还未能解决的问题)3、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四、达标训练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46+()=75+()()+38=()+5924+19=()+()a+57=()+()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20+70+30=70+30+20260+450=460+250a+400=400+a3、p20做一做1、2加法的运算律教案篇2【教案准备】1、幼儿每人一套1—9的数字卡、十、一、=、有关动物的头饰。
2、教师准备磁铁教具。
【教案过程】一、引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玩具9个,让幼儿数一数。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一遍过-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1.把花和对应的叶子连起来。
(它们的和恰好是整百数哦)2.认真观察每个算式中加数的特点,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56+64+99 387+78+322 65+76+35+124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计算简便,再计算出结果。
279+48+() 98+()+265+()4.右面的商品各买一件,一共需要多少钱?136元 127元 173元 144元5.红旗小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情况如下表。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公益活动?6.用简便方法计算。
(1)39999+3999+399+39+8 (2)199+198+197+196+195+……+4+3+2+1加减法简便计算第1关练速度1.选择题。
(1)与269-(69+38)计算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A.269-69+38B.269-69-38C.269+38-69(2)64+55+245+136的简便算法是()。
A.(64+55)+(245+136)B.(64+55+245)+136C.(64+136)+(55+245)(3)下列()组的得数不相等。
A.388-55+45 388-(55+45)B.128-(28+72) 128-28-72C.947-447+372 947+372-447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89-43-57 37+(69+263) 826-58-226 325-(200-125)216-75-125+84 2018+133-918+167 824-224-176-1243.开发区新建了一个游泳馆,它分为A、B、C三个区域。
某日共有358人游泳,其中在A区游泳的有88人,在B区游泳的有112人,那么在C区游泳的有多少人?4.李志的爸爸在中国移动的积分为6080分,他先用1112分兑换了一个鼠标,又用3888分兑换了一个小企鹅书包,余下的积分刚好可以兑换一把雨伞。
兑换一把雨伞需要多少积分?5.下面是红星小学2018年前三个季度的购书情况,请完成下表合计一二三《童话故事》183 243 157《米小圈》635 275 125《马小跳》281 119 120第2关练准确率6.暑假期间,小明一家从A城到E城游玩,火车路线图如下,他们一家坐火车需行多少千米?7.红星电影院有上、下两层,上层有112个座位,下层有348个座位。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课件

计算时间、距离等连续量
要点一
总结词
时间、距离等连续量的计算也是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时间、距离等连续量。 例如,计算某段路程的长度,可以通过将路程的每段长度 相加得到总路程;同样地,计算某段时间的总时长,可以 将时间段的时长相加得到总时长。
解决数学问题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加法结合律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运算定律,它规定了三个数相加时,加数的组合 顺序不会影响和的大小。具体来说,如果a、b、c是任意三个数,则 (a+b)+c=a+(b+c)。
举例说明
总结词
通过具体例子来解释加法结合律的应 用。
详细描述
例如,计算(2+3)+4和2+(3+4)的结 果都是9,这证明了加法结合律的正确 性。
分配律的几何解释
在数轴上,加法分配律可以理解为点与线段的距离关系,即点到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点到其中一点的距离加上另 一点到该点的距离。
举例说明
分配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小明有a个苹果,小华有b个苹果,小丽有c个苹果,小明想将所有苹果平均分给三人,那么每 人应得(a + b + c) / 3个苹果。
在处理包含小数或分数的加法运算 时,应注意精确度问题,以避免舍 入误差和精度损失。
05
加法运算定律在日常 生活中的应用
购物时计算找零
总结词
购物时计算找零是加法运算定律的常见应用 场景。
详细描述
在购物时,当付款金额超过商品标价时,需 要计算找零。找零的计算就是基于加法运算 定律,将商品价格与付款金额相减,得到应 找回的金额。
解决数学问题时,加法运算定律是基础和关 键。
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人教版教学内容:新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30例3及练习五—7题。
教学目标: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园FFNet]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教学难点:如何灵活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独立思考,类比应用,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上节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律,谁来说一说?(说说其意思,或字母表达式)a+b=b+a+=a+2、用加法交换律,我们可以做什么?(验算)。
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还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例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巩固上节所学内容,为后面新知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同学们,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李叔叔前四天的旅程,你们想不想知道他后四天的旅程呢?(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多媒体出示:例3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城市A→B第五天城市B→第六天城市→D第七天城市D→EA→B11千米B→132千米→D118千米D→E8千米(1)根据上面的条,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教学,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园FFNet]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问题。
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3)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
学生可能对括号问题有异议,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
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
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五年级数学下册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建议 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过程设计建议
个性化设计
环节
层次
环节目标导向
问题设计导引
环节(层次)目标
问题设计
活动安排
学习准备
1
通过复习整数、小数加法运算定律,为新知作好准备。
设计如53 + 36 + 64 + 97 1.5+ 3.8 + 6.2
等题型说出简算的依据。
学
习
展
开
1
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
材
分
析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为什么可以推广到分数加法,教材采用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例2中的两组算式,找出每组算式之间的关系,得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的结论。
教学重难点: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
综合练习,培养培养灵活计算的能力
设计各种综合练习,包括减法运算性质的运用。
通过例2学习,知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观察例2
讨论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指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2
熟练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运用。
设计如教材119页做一做第l题及第121页的第5、7题的题型。
说一说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巩固内化
1
基本练习,巩固运算定律。
设计如教材119页做一做第2题的题型。说说计算的依据。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ppt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56
+
)+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 75+168+25 245+180+20+155 67+25+33+75
小明一直想要一个滑板、一双耐克牌运动鞋及 解决问题 一把玩具冲锋手枪。妈妈到商场里咨询了一下, 这三样东西的价钱如下:你能帮小明妈妈算一 算,要想买到小明的所爱,得要多少钱?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利州区宝轮第一小学 穆康庆 2012.3
我是口算小能手 27+75= 102 123+177= 300 48+70= 118 201+399=600 85+115= 200 280+170= 450 235+115=350 10+999= 1009 324+76= 400 150+390=540 820+180=1000 725+125=850
155元 元
365元 元
45元 元
你 知 道 吗 ?
同学们, 同学们,你们 听过数学家高斯 高斯小 听过数学家高斯小 时候的故事吗? 时候的故事吗? 1+2+3+……99 + + + 的和是多少? +100的和是多少? 的和是多少 你知道高斯是怎样 计算的吗? 计算的吗?你还有 别的方法吗? 别的方法吗?
=115+85+132+118 =(115+85)+(132+118) = 200 + 250 = 450(千米) 答: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行450千米。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你会运用加法定律进行计算吗? 你会运用加法定律进行计算吗? 348+217+152=( 348 + 152 )+217 (25+68)+32= 56+47+44=( 25 +( 44 68 + 32 47 )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优秀9篇)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优秀9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篇一一、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P20——P21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凑数游戏。
师:我先说一个数,你们再说一个数,你们说的数与我说的数的和或差是整百数。
师生游戏。
同学们玩得真棒!凑整是简便计算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
(二)探索发现1、出示教材第21页例4情境图。
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
想一想:怎样计算还剩多少页没有看?(用减法)2、列式计算。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3、汇报展示。
指名汇报,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汇报预设:方法一:先用总页数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234-66-34=168-34=一三4(页)方法二: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234-66-34=234-(66+34)=234-100=一三4(页)方法三:先用总页数减去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234-66-34=234-34-66=200-66=一三4(页)4、拓展提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3-1加法运算定律(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本课时是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内容。
教材仍旧以实际问题情境呈现,设计的4个加数,其中两个数可以凑成整百数,另两个数可以凑成整十数,旨在将所学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中,使计算更加简便。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四则运算和加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已有了初步认识,这节课着重让学生将学习的加法运算定律综合应用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数据特点、合理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灵活熟练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
(播放两条音频)加法交换律改变的是加数的位置,而加法结合律改变的是运算顺序,运用加法结合律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使用了小括号。
练习: 1.说一说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1)A+67=67+A(2)(35 + 172 ) + 28 = 35 + ( 172 + 28 )(3)234 + 35 + 66 + 165 = ( 234 + 66 )+( 35 + 165 )不管是两个数相加,还是三个数、四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或者把算式中任意两个加数先相加,都不改变计算结果。
1.出示主题图:2.引导学生仔细读题,获取数学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3.分析题意,并列出算式:115+132+118+854.问题:怎样计算呢?5.汇报计算过程(1(播放音频)小军是按四则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
(2(播放音频)小丽在计算时,先观察加数的特点,运用上节课学习的加法运算定律,把相加得到整十、整百的数先相加,使计算更简便。
6.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两种不同的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7.重点分析小丽的算法,总结规律:在计算加法算式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把相加刚好得到整十、整百的数先相加,。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优秀教学案例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一)导入新课
我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导入新课:“小明买了一支铅笔和一本书,一共花了5元。如果铅笔和书的价格分别是2元和3元,那么小明还剩下多少钱?”让学生尝试解答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的思考。接着,我向学生介绍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困难,积极面对学习中的挑战。对于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和成功,我会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多个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我提出了“为什么我们可以将加法运算顺序改变而不影响结果?”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发现加法交换律的性质。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小组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会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不同的任务,共同完成一个任务。例如,我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些运用加法运算定律的数学题目,并进行解答。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讲解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的概念和性质。我会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两个定律,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验证定律的正确性。例如,我可以通过计算1+2+3和1+3+2的结果,让学生发现加法结合律的应用;通过计算2+3和3+2的结果,让学生发现加法交换律的应用。通过讲授新知,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评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评课稿《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评课稿评课是促进课堂教学改进和教师成长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评课稿,希望能帮到大家。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评课稿篇1听了张老师的《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的这节数学课,我又有了心的收获,张老师那清晰的教学思路,有层次的教学设计,亲切和蔼的娇态,简洁的语言,对我启发很大。
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也是一个难点。
在计算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能正确合理的计算,还要掌握灵活的计算方法,张老师这节课正是在学生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
张老师这节课很成功,我觉得这节课有三大特点:一是实,二是放,三是活。
“实”体现在:1、课前复习扎实有效。
因为数学课的课前复习很重要,它可以为新课做充分的铺垫与衔接,吧前面零散的认知集中一点,便于学生在新课中类比活应用。
2、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信息创设情境,充分利用上节课王叔叔骑自行车这一故事的延续,引出新课,生成一个连贯的情境,让学生在感知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3、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具有时效性,在合作中充分给学生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倾听,互相补足,达到了人人参与的目的。
“放”体现在:1、教师大胆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让学生在自主探索选择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再交流中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灵活化,合理化。
比如例题中学生们一共想出了6种计算方法。
然后通过对比,学生自己就可以找到简便的计算方法,也达到了这节课运用定律的教学目的。
在这节课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是,张老师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时能细致观察,耐心倾听,洞察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点拨,帮助学生讲清算理,也让其他学生听的明白。
本节可通过放手,让学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体验了学习的快乐,也互相学习了各自的思维方法。
开放性的练习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活”体现在:1、这节课虽然是计算教学,可是学生都动起来了,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等一系列活动,把知识进行了理解和升华,知道了如何运用定律使计算更简便更快捷。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一遍过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1.把花和对应的叶子连起来。
(它们的和恰好是整百数哦)2.认真观察每个算式中加数的特点,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56+64+99 387+78+322 65+76+35+124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计算简便,再计算出结果。
279+48+() 98+()+265+()4.右面的商品各买一件,一共需要多少钱?136元 127元 173元 144元5.红旗小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情况如下表。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公益活动?6.用简便方法计算。
(1)39999+3999+399+39+8 (2)199+198+197+196+195+……+4+3+2+1加减法简便计算第1关练速度1.选择题。
(1)与269-(69+38)计算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A.269-69+38B.269-69-38C.269+38-69(2)64+55+245+136的简便算法是()。
A.(64+55)+(245+136)B.(64+55+245)+136C.(64+136)+(55+245)(3)下列()组的得数不相等。
A.388-55+45 388-(55+45)B.128-(28+72) 128-28-72C.947-447+372 947+372-447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89-43-57 37+(69+263) 826-58-226 325-(200-125)216-75-125+84 2018+133-918+167 824-224-176-1243.开发区新建了一个游泳馆,它分为A、B、C三个区域。
某日共有358人游泳,其中在A区游泳的有88人,在B区游泳的有112人,那么在C区游泳的有多少人?4.李志的爸爸在中国移动的积分为6080分,他先用1112分兑换了一个鼠标,又用3888分兑换了一个小企鹅书包,余下的积分刚好可以兑换一把雨伞。
兑换一把雨伞需要多少积分?5.下面是红星小学2018年前三个季度的购书情况,请完成下表合计一二三《童话故事》183 243 157《米小圈》635 275 125《马小跳》281 119 120第2关练准确率6.暑假期间,小明一家从A城到E城游玩,火车路线图如下,他们一家坐火车需行多少千米?7.红星电影院有上、下两层,上层有112个座位,下层有348个座位。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应用》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加法运算定律应用》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应用》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六章《加法和减法》第三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能够将多个数相加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重组和简化计算;3.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体会加法运算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将围绕以下例题展开教学:(1) 123+45+567;(2) 234+109;(3) 578+462+232。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加法运算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加法运算定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 能根据具体算式的数字特点,准确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加法运算定律来简化计算过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算式的观察、分析、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 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计算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和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简洁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在简便计算中的应用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 教学难点- 根据算式中数字的特征,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特别是对于多个数相加且需要多次运用运算定律的情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回顾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谁能说一说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容呢?(请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和总结,板书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 简单应用复习- 出示几道简单的填空题,如:- ()(运用加法交换律)- (运用加法结合律)- 请学生回答并说明运用了哪个运算定律。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例题讲解- 展示例题:-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中的数字特点,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个算式里的数字,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呢?(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得到整百数)- 教师讲解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过程:- 根据加法结合律,我们可以先把和结合起来相加,得到。
先计算括号里的,再计算。
板书完整的计算过程:2. 方法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进行加法计算时,我们要先观察算式中数字的特点,如果有两个或几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等,就可以运用加法结合律或者加法交换律,把这些数先结合起来相加,这样能使计算更简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4-66-34 =168-34 =134(页)
234-66-34 =234-(66+34) =234-100=134(页)
234-66-34 =234-34-66 =200-66=134(页)
方法一: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的。
2021/3/10
讲解:XX
14 14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34-66-34 =168-34 =134(页)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2021/3/10
讲解:XX
1
一、新课导入
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条运 算律,你们还记得是哪两条吗?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先把 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
2021/3/10
讲解:XX
234-66-34 =234-(66+34) =234-100=134(页)
234-66-34 =234-34-66 =200-66=134(页)
方法二:是将连续减去的两个数先相加,刚好得 到100,再用234减去100,得到134。
2021/3/10
讲解:XX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5 15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34-66-34 =168-34 =134(页)
22
一、新课导入
1.根据运算定律,在方框内填上合适的数。
42+36=36+ 42 (140+53)+47=145+( 53 + 47 ) 65+38= 38 + 65 74+(26+135)=( 74 + 26 )+135
2021/3/10
讲解:XX
33
二、探究新知
观察上图,描述一下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
2021/3/10
讲解:XX
方法三
10 10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34-66-34 =234-(66+34) =234-100=134(页)
2021/3/10
讲解:XX
11 11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34-66-34 =234-34-66 =200-66=134(页)
2021/3/10
讲解:XX
12 12
2021/3/10
讲解:XX
44
第四天 115km
第五天 132km
第六天 118km
第七天 85km
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怎么列算式
115+132+118+85
2021/3/10
讲解:XX
55
115+132+118+85 =在24计7+算11几8+个85数连加时,你把和认是为整哪百种的算数法先简加便起?为什么? 来,可以使下一步的计算简便。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34-66-34 =168-34 =134(页)
234-66-34 =234-(66+34) =234-100=134(页)
234-66-34 =234-34-66 =200-66=134(页)
以上不同算法各是怎样计算的呢?
2021/3/10
讲解:XX
13 13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讲解:XX
19 19
三、巩固练习
1.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425+14+186 =425+(14+186)
75+168+25 =(75+25)+168
=425+200
=100+168
=625
=268
245+180+20+155 =(245+155)+(180+20)
67+25+33+75 =(67+33)+(25+75)
=365+85
115+132+118+85
=450人115+132+118+85=115+85+132+118
=115+85+132+118=(115加+8法5)交+换(律132+118)
=(115+85)+(1=3220+01+1285)0 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人
=450人
2021/3/10
讲解:XX
66
115+132+118+85 =115+85+132+118(运用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运用加法结合律) =200+250=450(km)
几个数相加时,可以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先把可
z
以凑成整十整百的数先相加,最后再把它们加起来。
2021/3/10
讲解:XX
234-66-34 =234-(66+34) =234-100=134(页)
234-66-34 =234-34-66 =200-66=134(页)
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
2021/3/10
数减去这几个减数的和。
讲解:XX
17 17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34-66-34 =168-34 =134(页)
77
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2021/3/10
讲解:XX
88
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下多少页没看?
想一想,怎样计算还剩下多少页没看?
2021/3/10
讲解:XX
99
方法一
方法二
234-66-34 =168-34 =134(页)
234-66-34 =234-(66+34) =234-100=134(页)
234-66-34 =234-34-66 =200-66=134(页)
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如果被减数和其中的减数相减可 以得到整百的数,那么可以先用被减数减去这个减数。
2021/3/10
讲解:XX
18 18
234-66-34
234-66-34 =234-(66+34) =234-100=134(页)
234-66-34 =234-34-66 =200-66=134(页)
方法三:是先用234减去34,再减去66,结果也是134。
2021/3/10
讲解:XX
16 16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34-66-34 =168-34 =134(页)
=400+200
=100+100
=600
2021/3/10
=200
讲解:XX
20 20
2.刘老师为学校采购了下面的体育用品,一共花了多少钱?
66元
2021/3/10
113元
87元
34元
(113+87)+(66+34)
=200+100
=300(元)
答:刘老师一共花了300元。
234-66-34
=234-(66+34)
=234-34-66
=234-100
=200-66
=134
a-b-c=a-(=1b3+4c)
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
减数的和。
2021/3/10
一个数连续a-减去b-几c个=数a-,c如-果b一个减数与被减数
有相同部分,把它先减去比较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