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分析

合集下载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与分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与分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与分析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自然资源。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有限性和分布不均使得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巨大挑战。

因此,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与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当前,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性的特点。

在农业领域,灌溉用水占据了大量的水资源。

许多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工业用水方面,一些高耗水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且排放的废水若未经有效处理,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在生活用水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也在逐渐增加。

同时,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也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

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甚至出现了水危机。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价指标:1、水资源量与需求量的平衡指标包括水资源总量、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等。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衡量水资源开发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水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

2、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如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不同领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效率越高,可持续性越强。

3、水环境保护指标包括水质达标率、废水处理率、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等。

良好的水环境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

4、水资源管理制度指标包括水资源管理法规的完善程度、水资源规划的科学性、水资源管理机构的执行力等。

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其可持续性。

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与分析

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与分析

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与分析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是生命之源。

但是,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工农业活动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各种环境问题也愈加凸显,因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概念水资源利用效率指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程度。

它不仅需要追求利益最大化,还需要注意生态环境的的影响。

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一)单元水量生产总值单元水量生产总值的含义是评价水资源利用效益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单位水资源的经济效益。

单位水量生产总值越高,说明单位水量所创造的货币价值越大。

(二)单位产品所需水量单位产品所需水量是衡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指标,它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

单位产品所需水量越低,说明单位产品所依赖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越高。

(三)供水效率供水效率是指供水企业在给用户提供一定用量的水资源时,将水资源的损失浪费降至最低,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节水指数节水指数是衡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能够有效地指导生产单位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水资源。

节水指数越高,说明用水效率越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也越高。

三、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分析(一)工业用水领域在工业用水领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主要表现是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一些工业企业存在着水量过多,利用不足的现象,同时还存在着直接排放废水的现象,对水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应该通过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推进循环水利用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农业用水领域在农业用水领域,中国农业用水已经占据了全球的四分之一以上,而且浪费现象还十分普遍。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现代农业技术应用,推进节水灌溉、农机化等现代化农业措施,从根本上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城市用水领域在城市用水领域,尽管我国的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已经有所提高,但是城市供水管网过时和缺水现象依然存在。

水资源平衡分析

水资源平衡分析

水资源平衡分析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稳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资源平衡分析,便是对某一特定区域或系统内水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进行评估和比较,以确定水资源的盈余或短缺情况,并为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资源的供给主要来源于降水、地表水(如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降水是水资源的初始来源,其数量和时空分布直接影响着水资源的可获取性。

地表水通常是人们最容易利用的水资源形式,但受到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其流量和储量存在较大的变化。

地下水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水资源储备,但过度开采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水质恶化等问题。

水资源的需求则涵盖了多个方面。

生活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包括饮用、洗涤、烹饪等。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农业用水在水资源需求中占据着重要的份额,用于灌溉农田以保障粮食生产。

工业用水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洗涤、制造等环节,不同行业的用水量和水质要求各不相同。

此外,生态用水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也至关重要,如维持河流的生态流量、湿地的补水等。

在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时,首先需要对研究区域的水资源供给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

这包括收集多年的降水数据,监测地表水的流量和水位变化,以及探测地下水的储量和水位动态。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水资源的自然禀赋和变化规律。

对于水资源需求的评估,则需要考虑人口增长趋势、经济发展规划、农业生产布局、工业产业结构等因素。

例如,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由于人口的涌入和工业的扩张,其用水需求可能会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而在农业方面,新的灌溉技术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可能会影响用水需求。

将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进行对比,便可以得出水资源的平衡状况。

如果供给大于需求,说明该区域水资源相对丰富,有一定的盈余;但如果需求大于供给,则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水资源的供应。

当出现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时,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实现水资源的平衡。

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因分析

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因分析

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因分析一、我国的水资源现状(一)水资源的存量较少我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平均年径流量*****亿立方米,地下水8288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人均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全国年降水总量为*****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即河川径流量)为*****亿立方米,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288亿立方米,扣除重复利用量以后,全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

(二)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匀从时间上看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冬季、春季的降雨量都相对较少,夏季以及秋季的降雨量相对充沛,每年5月份到9月份的降水量大致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还会出现暴雨大暴雨等极端天气,降雨量所占的比重就更大,而十月到次年的四月经常会出现冬春连旱的天气。

(三)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从空间分布来说,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但耕地面积只为全国的36%左右;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只有全国的8%,而耕地则占全国的40%,水资源同人口以及耕地的分布非常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严重影响着我国水资源的利用,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四)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日益严重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水资源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发展,但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日益严重,甚至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首先是污水排放,各种工业废水以及城市生活废水的肆意排放,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主要江河湖泊等流域的水质,其污染程度大有越来越严重之势。

污染的严重程度依次为: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珠江。

不少的污水排放企业,本身就不具备对污水治理的能力,这一类企业还大量存在,每年由于偷排造成的水质污染事件日益增多;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巨大的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严重影响着城市周边的水域。

全球水资源现状分析

全球水资源现状分析

全球水资源现状分析导语: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仅占总量的1%左右。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对全球水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一、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冰川、湖泊、河流等地,其中淡水资源的绝大部分(约69%)被冰川和永久性积雪覆盖,难以利用。

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然而,这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极不均衡。

据统计,全球约有1/4的人口生活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而另1/4的人口则生活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

水资源短缺问题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部分国家尤为严重。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第110位,属于水资源匮乏国家。

二、水资源利用与污染问题突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全球水资源利用需求不断上升。

农业、工业、城市生活用水需求持续增加,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据统计,全球约有40%的人口在一年中的某个时期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

同时,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导致水质恶化,许多地区的水资源已不再适合人类直接使用。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约有21亿人口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700万人因水资源污染和相关疾病每年丧生。

三、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日益显现。

冰川融化加速,导致水资源分布和供给发生变化。

极端气候事件(如洪水、干旱等)频发,对水资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严重挑战。

四、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策面对全球水资源现状,各国应采取以下对策,实现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科技创新、政策引导等手段,推广节水型社会建设,降低水资源消耗。

2. 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供需矛盾。

水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水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水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评价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负荷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对水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需求分析与评价的重要性。

一、水资源的现状与问题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基本的资源之一,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等多种形式。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无序开发利用,水资源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与污染。

许多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水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1.水资源供需状况分析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对水资源的供需状况进行准确的分析十分重要。

通过研究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可以更好地了解水资源的供需状况,为未来的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负荷和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在水资源供应有限的情况下,环境负荷的增加将给水资源带来更大的压力,甚至可能导致水资源的枯竭。

因此,对环境负荷和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准确的分析十分必要。

通过研究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资源的生态功能等因素,可以更好地评估环境负荷对水资源的影响,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水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1.水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为了更准确地评价水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水资源综合评价模型、水环境评价指数等。

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可以更全面地评价水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为未来的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水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通过对水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可以得出不同地区水资源供需状况和环境负荷情况的综合评价结果。

这些评价结果可以帮助相关部门部门和相关单位更好地了解各地区的水资源与环境状况,制定相应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措施,实现水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中国水资源特征中国水资源总量较大,居世界第四位。

但是,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因而形成如下突出的水资源特点:(一)时间分配不均,年际年内变幅大受季风气候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大,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时有发生,许多河流发生3~8年的连丰、连枯年。

例如黄河和松花江在近70年内出现过11~13年的连续枯水年,也出现过7~9年的连续丰水年。

连丰连枯年差异的年际变化极易造成频繁的水旱灾害。

中国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另一表现则是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间的差异悬殊。

南方地区最大年降水量一般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4倍,而北方地区高达3~6倍。

降水量较大的年际变幅,势必引起较大的径流变化。

例如,长江宜昌站的最大流量为110 000m³/s(历史洪水调查),而实测最小流量仅为2 770m³/s,洪枯径流相差40倍;黄河三门峡站的最大流量为36 000m³/s(历史洪水调查),而实测最小流量仅为145m³/s,洪枯相差248倍。

径流量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与要求获得稳定的供水量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时间分配不均除年际变化大外,年内分配也不均。

中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多春旱;夏秋多雨,多洪涝。

东南部各省雨季早,雨季长,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见图1-2)。

北方地区黄、淮、海、松辽流域6~9月的降雨量一般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有的年份最大24小时暴雨量可超过多年平均降水量。

不论南方或北方雨季汛期中,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往往造成严重而频发的洪涝灾害。

图1-2 中国部分地区与伦敦、巴黎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布比较(二)空间分布不均,水土匹配矛盾突出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主要是全国降水不均造成的。

中国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依次可划分为多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五个地带。

全国有45%的土地面积处于降水量小于400mm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带。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一、水资源现状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水资源,但是由于地理分布的不均衡和人口密集区域的发展,导致我国的水资源在分布和利用上存在一些问题。

1.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富裕。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等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由于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受到限制。

2.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尽管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的限制,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据统计,中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仅为40%左右,而世界先进水平为60%左右。

3.水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都对水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和河流水质恶化。

二、面临的形势1.供水压力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城市的供水压力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居民用水量占全国总水资源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15%增加到目前的30%左右。

2.生态破坏加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密切相关。

由于水资源的开发过度和污染问题,导致湿地退化、河流干枯、生态系统恶化等生态破坏现象加剧。

3.水灾风险加大: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导致了水灾风险的加大。

洪涝、干旱、山洪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现状和应对面临的形势:1.加大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力度:提升农业灌溉技术,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用水效率。

加强城市供水系统的管理和设备更新,减少漏水和浪费。

2.提高水污染治理水平: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处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推广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

加强环境监测和日常巡查,加大对水污染的追责力度。

3.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恢复:加大湿地保护力度,修复受损湿地,提升湿地功能。

实施河湖管理制度,加强对河流和湖泊的管理和保护,恢复河湖自净能力。

水文学与水资源分析

水文学与水资源分析

水文学与水资源分析水是地球上最为珍贵、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水文学是研究水的运动、分布、变化和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学科,而水资源分析则是基于水文学的研究成果,对水资源的供需、利用与管理进行系统而综合地分析和评价。

本文将探讨水文学与水资源分析的关系以及其在可持续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水文学的概述水文学是研究水的运动、分布和变化的学科,它研究水的来源、流动规律、质量特征以及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内容。

水文学主要包括水文观测与调查,水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水文模拟与预测等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水文观测是水文学的基础,通过对水文要素进行观测,如降雨量、径流量等,可以获取水文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水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则是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加工,以得到准确、可靠的水文信息。

水文模拟与预测则是利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水文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二、水资源分析的概述水资源分析是在水文学基础上,对水资源的供需、利用与管理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水资源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力,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水资源供需分析是水资源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通过对水的供应和需求进行量化和比较,来评估水资源的供需状况。

供给方面,包括自然供水和人工调节供水;需求方面,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水需求。

另外,水资源分析还包括对水资源利用方式和效益的评价,以及对水资源管理措施的策划和评估。

通过对水资源的综合分析,可以为实现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水文学与水资源分析的关系水文学是水资源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水资源分析需要依赖水文学的研究成果和水文数据,以了解水的运动规律和相关要素的变化情况。

只有深入研究水文学,才能准确地评估水资源供需状况,为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水资源分析也促进了水文学的发展。

在水资源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水文模型和预测方法,这推动了水文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

湖北省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分析

湖北省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分析

总之,广西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可持续性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只 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利用,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广西的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希望学界和有关部门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共同为广西 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贡献力量。
谢谢观看
1、优化水资源配置
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 案。加强跨区域调水工程的建设,缓解局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
2、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综合规划。推行水资源的市 场化运作,通过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3.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2、水资源质量评价
湖北省的水资源质量整体较好,但受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水等影响, 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根据湖北省水利厅的监测数据,截至 2020年底,全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6.3%,比2015年提高15.百分 点。
二、湖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至2020年底,湖北省实际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6.5%,其中地表水开发利 用率为24.7%,地下水开发利用率为11.8%。然而,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 题:
1、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受传统粗放型用水模式和管理水平的影响,水资 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2、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在部分地区,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不足、水资源配置 不合理等原因,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3、水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忽视了水资源保护 的重要性,导致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三、湖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分 析
为实现湖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水资源保护
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完善水资源保护 法规体系,严格控制污染源,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

水情分析报告

水情分析报告

水情分析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水情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当前的水资源状况。

首先,我们将分析水资源的供应和需求情况,然后评估当前的水质状况,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供应和需求分析地表水和地下水供应情况根据最新的水资源调查数据,本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布和可获得性在不同地区可能有所差异。

水资源需求分析水资源需求主要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需求逐年增长,而农业用水的需求相对稳定。

因此,如何合理分配和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水质分析主要污染物和来源目前,本地区水体主要面临的污染问题主要包括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农药等。

这些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农田排水和城市污水等。

水质状况评估根据水质监测数据和相关指标,可以评估水质状况的好坏。

当前的水质状况评估结果显示,部分地区的水质偏差较大,超标的情况较为突出。

建议和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了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水资源需求,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这包括加强节水意识宣传,推广水资源节约技术和控制非法水垄断等。

制定和执行水污染防治措施针对不同污染源,需要制定相应的水污染防治措施。

这包括加强工业废水处理,严控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并进行定期的水体监测与评估等。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体系建设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需要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和监测体系。

这包括建立水资源应急预案,加强水资源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力,并进行跨部门合作以提升整体的水资源管理水平。

结论水情分析报告综合分析了水资源的供应和需求情况,评估了当前的水质状况,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通过加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制定和执行水污染防治措施以及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体系建设,可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水情问题,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利用调查报告

水资源利用调查报告

水资源利用调查报告一、引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它在农业、工业、生活等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以期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资源概况1. 水资源总量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该地区总共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为XXX万立方米。

2. 用水需求分析分析该地区的用水需求结构,农业用水占比约为XXX%,工业用水占比约为XXX%,居民生活用水占比约为XXX%。

3. 水资源供应来源该地区水资源主要供应来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天然降水。

三、农业用水情况1. 主要农作物灌溉情况调查显示,该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灌溉方式以XXX为主,占比约为XXX%,其次是XXX灌溉方式,占比约为XXX%。

2. 水肥一体化推广情况水肥一体化是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作物灌溉效率的重要手段。

据调查数据显示,该地区已普遍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并取得一定成效。

四、工业用水情况1. 水资源利用率调查发现,该地区工业用水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工业生产单位产值与用水量之间的关系较为合理。

2. 环保技术应用为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该地区工业企业普遍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来处理废水和回收水资源。

五、居民生活用水情况1. 人均用水量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该地区居民生活用水的人均用量为XXX升/人/天,与国家标准相比处于合理范围。

2. 节水意识普及该地区广泛开展了节水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节约用水的意识,尤其在公共场所和学校中节水设施的设置和使用得到了重视。

六、水资源管理与保护1. 水资源管理机构及法规该地区建立了专门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和相关法规,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保护和合理利用。

2. 水资源保护措施通过实施水资源保护措施,如水土保持工程、水源涵养林建设等,有效减少了水资源的流失和污染。

七、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 水资源利用不平衡调查发现,该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不平衡现象,农业用水仍占据较大比例。

建议加强跨部门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调查水资源的方法

调查水资源的方法

调查水资源的方法
1. 土地利用调查:通过研究流域和流量分析水资源供给状况。

2. 古老的水资源调查方法:如人工取水的洞穴、水井、水窖等,可以测定水源季节和量。

3. 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该方法可构建二维和三维模型,分析水分流和水源
4. 水文地质调查:通过观察地质条件研究地下水的质量、流动和供应
5. 地球物理学调查:如地电、电磁定量和地热勘探等进行调查,分析地面以下的水资源状态和质量。

6. 遥感分析:通过卫星影像获取水资源区域的本地化、流量、覆盖面积等重要参数
7. 人工水文记录器:测量水的深度和流量
8. 水资源储备调查:有针对性地调查水体周围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对可供水的容积和存储期进行研究。

全球水资源分布与利用状况分析

全球水资源分布与利用状况分析

全球水资源分布与利用状况分析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

然而,世界各地的水资源分布却是极为不平衡的。

本文将在不涉及政治的前提下,探讨全球水资源分布的问题,并分析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状况。

一、水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地球上水资源的总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仅占全球水资源的0.3%,且绝大部分淡水被冰川和雪覆盖,无法供人利用。

由此可见,全球水资源的可利用性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各地区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而南半球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则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

亚洲、非洲和南美洲是水资源短缺最为严重的地区,其中,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是全球最水贫乏的地区之一。

二、水资源利用状况的差异不同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与其可利用水资源量和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在丰富的水资源地区,水资源利用率相对较高,农业、工业和居民用水都得到了充分满足。

北欧国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均属于这一类。

然而,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水资源利用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缺乏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使得人们无法满足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求。

其次,落后的基础设施和缺乏现代化的水资源管理机制,使得这些地区的水资源难以有效利用。

最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这些地区的人民面临着饮水困难、农田干旱和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

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如埃及、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就属于水资源紧缺的地区。

三、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与解决方案面对全球水资源的分布不平衡以及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差异,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首先,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

其次,应推广节水技术,提高农业、工业和居民的用水效率。

同时,加强跨国合作,共享水资源,推动国际合作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另外,环境保护也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因素。

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生态修复与节水意识的普及,对于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持续增加,我国的水资源状况越来越紧张。

下面将对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

其次,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是人均水资源却偏低。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2300立方米,而世界人均水资源平均值为7000立方米。

这意味着我国每个人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少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缺乏科学和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措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例如,在灌溉农田方面,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相对薄弱,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导致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此外,水污染问题也严重制约了我国水资源的利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许多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已经受到了污染的影响,无法安全使用。

根据环保部的数据,我国地表水的质量不达标的比例高达40%以上。

水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也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水污染治理成为了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重要任务。

此外,气候变化也对我国水资源的利用造成了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我国的气候变化也显著加剧。

旱涝灾害频繁发生,降水不均匀分布,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特别是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加之水资源本身的匮乏,使得水资源的利用更加困难。

综上所述,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存在以下问题: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南方多北方少;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水污染问题严重,水质不符合标准;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水资源管理等。

只有通过综合治理,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水资源浪费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水资源浪费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水资源浪费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 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自然界来说都至关重要。

然而,在许多地方,我们正面临水资源的严重浪费问题。

本文将分析水资源浪费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期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

2. 水资源浪费的原因分析2.1 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压力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大量的人口和工业活动导致了对水的过度使用,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2.2 农业用水管理不当农业是水资源消耗的主要行业之一。

然而,农业用水管理不当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传统的灌溉系统效率低下,大量的水被浪费在不必要的地方。

2.3 城市水管漏损城市水管的老化和漏损问题也是水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

漏水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还导致了城市供水系统的效率降低。

3. 整改措施3.1 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控,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例如,利用智能水表和传感器监测供水系统,及时发现漏损并进行修复。

3.2 推广节水意识和技术积极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节水意识的认识。

同时,推广节水技术,如淋灌和滴灌技术,可以在农业和城市供水中降低水的使用量。

3.3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责任,并加强执法力度,提高违规行为的成本和惩罚力度。

这将有效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行为。

4. 结论水资源浪费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通过加强管理和监控,推广节水技术和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我们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保障可持续发展。

关于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分析

关于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分析

关于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分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和广阔的河流湖泊。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我国的水资源正面临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短缺问题。

本文将从水文水资源的角度对我国水资源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解决途径。

我们来分析我国的水文情况。

我国水文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我国东部地区水资源丰富,而西部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

这种分布不均导致了东部地区的水资源过剩,而西部地区却常年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

二是水文周期性变化大。

由于我国地处亚洲大陆东部,受季风影响较大,水文周期变化较为显著。

东部地区夏季雨水充沛,而冬季干旱少雨,而西部地区则呈现相反的情况。

三是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尽管我国拥有大量的水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的粗放开发和利用方式,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许多地区的水资源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手段。

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污染。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等各种污染源大量排放,导致我国许多河流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据统计,我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河流水质不达标,大量的地下水资源也受到严重的污染。

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供水短缺。

由于工业用水和城市居民用水增长迅速,一些地区的供水能力已经严重不足,造成了严重的供水短缺问题。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由于地下水资源开采过度,地下水位下降,导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枯竭。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我国还面临着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查,建立完善的水资源数据库,强化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推动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加强对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等各类污染源的治理,推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加强污水治理和减排工作,提高水环境质量。

水资源学情分析报告

水资源学情分析报告

水资源学情分析报告1. 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的水资源学情进行分析,以了解目前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数据来源和方法本次分析的数据来源包括政府发布的统计数据、水资源相关研究报告以及学术期刊文章。

我们采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得出客观的结果。

3. 水资源供需情况分析3.1 水资源供应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目前水资源供应存在以下情况:- 水资源总量有限:目前水资源总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和人口密集地区。

- 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资源在全国各地的分布不均,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存在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 水资源污染严重:水资源遭受各种污染源的影响,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等。

3.2 水资源需求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目前水资源需求存在以下情况:- 农业用水量大:由于农业是水资源使用的主要领域,农业用水量占总需求的大部分。

- 工业和城市用水量增长快: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和城市的水需求不断增加。

-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浪费和低效问题,例如农业灌溉方式落后、工业用水过度浪费等。

4. 水资源管理问题与建议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关于水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建议:4.1 水资源管理问题- 缺乏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和制度框架;- 水资源监测和数据收集不够全面和准确;- 水资源保护和节约意识需要加强;- 水资源管理缺乏跨部门协调和合作。

4.2 水资源管理建议- 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和制度框架,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数据收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推广水资源保护和节约意识,提倡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 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和合作,实现水资源管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5. 结论通过对水资源学情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

水资源论证分析报告

水资源论证分析报告

水资源论证分析报告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维持的重要基础资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水资源论证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二、项目概况本次水资源论证分析的项目为_____,位于_____地区。

该项目的主要用途为_____,预计年用水量为_____立方米。

三、水资源状况分析(一)区域水资源总量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通过对该地区多年的水文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区域地表水年径流量为_____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_____立方米。

(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该区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在时间上,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季节,导致水资源在不同季节的供应量存在较大差异;在空间上,水资源的分布也不均衡,_____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_____地区则较为短缺。

(三)水资源质量状况对区域内主要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水体存在_____等污染物超标现象,水资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取用水合理性分析(一)用水指标分析将项目的用水指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其是否合理。

例如,单位产品用水量、重复利用率等指标。

(二)用水工艺分析对项目的用水工艺进行评估,判断是否采用了节水型工艺和设备,有无进一步节水的潜力。

(三)用水合理性综合评价综合考虑用水指标和用水工艺,对项目的取用水合理性进行评价。

如果项目的取用水存在不合理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五、取水水源论证(一)地表水水源分析项目拟取用的地表水水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包括来水量、水质、取水口位置等方面的论证。

(二)地下水水源对于拟取用地下水的项目,分析地下水资源的可开采量、水质状况、开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

(三)其他水源如果项目考虑使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对其可行性和可靠性进行论证。

江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江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江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江河流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江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一、江河流域水资源总体状况江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和质量是评价水资源利用现状的重要指标。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大部分江河流域的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存在地区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水资源相对较为充足,而西部内陆地区和黄河流域则相对缺水。

此外,江河流域水资源的质量问题也值得关注。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江河流域的水体出现了污染现象,其中工业废水、农业农药和生活污水是主要的污染源。

这也对水资源的安全利用提出了挑战。

二、江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1. 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是江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部分。

根据不同地区和农作物类型的差异,农业用水主要分为灌溉用水和养殖用水。

近年来,为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优化农业水资源配置。

2. 工业用水工业用水是江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水需求逐年增加。

一方面,一些传统工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如钢铁、化工等行业;另一方面,新兴产业也对水资源的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信息技术、新能源等行业。

因此,在工业用水方面需要加强节水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以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

3. 生活用水生活用水是江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方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水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我国大部分城市采取了加强供水设施建设、提高用水设备水平和普及节水意识等措施。

4. 生态用水生态用水是指保护和恢复江河流域生态系统所需用水。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强调经济发展,生态用水长期被忽视。

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用水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到,并开始得到更多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水资源水情分析及其管理莫子霆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水利系 2015112052摘要:山东省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当地淡水资源总量为305.82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1%。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4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5,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1000立方米的下限值,属严重缺水地区。

关键词: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河流湖泊,社会经济概况引言:山东省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当地淡水资源总量为305.82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1%。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4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5,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1000立方米的下限值,属严重缺水地区。

按全省耕地面积计算,亩均水资源占有量307立方米,也仅为全国平均占有量的1/6。

我省水资源先天不足,又由于水资源年际年内及地区间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浪费和水体污染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趋加剧,水资源已成为21世纪初期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

为全面调查、科学评价山东省水资源的量和质,摸清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科学地预测21世纪初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南水北调和省内调水工程的开工建设提供基本依据。

山东省水资源形势一、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4°36′~122°43′,北纬34°25′~38°23′。

地理上分为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之中,北靠渤海,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内陆部分北以卫运河、漳卫新河与河北省为界,西与河南省相邻,南与江苏、安徽两省接壤。

国土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63%。

山东省行政区现辖17个地级市,是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下设31个县级市、47个市辖区、61个县、2291个乡镇。

(二)地形地貌山东省东临海洋,西接华北平原,泰沂山脉横亘中央,地形地貌复杂。

在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丘陵占29%,平原占55%,洼地、湖沼占8%,其他占8%。

根据地形特征,可以分为泰沂山区、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区和鲁西北、鲁西南平原区三大部分。

泰沂山区位于鲁中南地区,西起泰山,东至沂山,自西向东构成一断续的略成弧形的泰沂山脉,成为泰沂山脉南北山地、丘陵的脊背,地势最高,其中泰山岱顶海拔1532米,鲁山顶峰海拔1108米,沂山顶峰海拔1031米,蒙山平卧于泰沂山脉之南,主峰龟蒙顶海拔1150米。

地势自山脊向南北两侧倾斜,中部多分布着海拔800米的中山,丘陵坡地一般高程在海拔200~500米,并逐渐过渡到海拔40米以下的山前平原和黄泛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势最低,仅海拔2~3米。

各主要山脉之间分布着许多小型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

山丘区土壤以粗屑质褐土和棕壤土复合镶嵌分布,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蓄水保肥力差;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主要为普通棕壤、潮棕壤复区及潮褐土、淋溶褐土复区,保水保肥能力较好,土层深厚,耕作性能良好,是当地农业生产的高产基地。

(三)水文气象山东省位于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度特征,四季界限分明,温差变化大,雨热同期,降雨季节性强。

冬季,全省在蒙古高气压冷气团的控制下,多偏北风,寒冷干燥,少雨雪;夏季,亚热带太平洋暖气团势力增强,全省盛行东南、西南季风,冷暖气团在全省交绥机会较多,天气炎热,雨量集中;春季干燥多风,秋季天高气爽,春秋两季均干旱少雨。

胶东半岛,因受海洋气候影响,春寒延后,夏季气温较内陆气温低且湿润。

全省平均气温为11~14℃,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月气温以一月份最低,一般在–1~– 4℃;最高气温内陆地区出现在七月份,月平均气温25~27℃,东部沿海出现在八月份,月平均气温24~26℃。

气温的日温差内陆大于沿海,内陆为10~12℃,沿海为6~8℃。

无霜期200~220天,年日照时数2400~2800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55%~65%。

由于受地理纬度、距海远近、天气形势、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水文现象在时空分布上变化较大。

(四)河流湖泊山东省河流均为季风区雨源型河流,分属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及独流入海水系。

由于山东半岛三面环海,雨水集中,有利于河系的发育,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0.24公里每平方公里。

境内主要河道除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外,其他中小河流密布全省。

干流长度大于10公里的河流,共计1552条,可分为山溪性河流和平原坡水河流两大类。

山溪性河流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区和胶东半岛地区。

在鲁中南山区以泰沂山脉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辐射状水系,向南流的有沂、沭河两大水系,经江苏省入海;向北流的主要有潍、弥、白浪河及小清河的主要支流绣江河、孝妇河、淄河等,均注入渤海莱州湾;向西流的主要河流为大汶河,经东平湖注入黄河,其他还有泗河、城氵郭河、白马河、十字河、薛城大沙河等均流入南四湖;向东流的主要河流有绣针河、巨峰河、付疃河、潮白河、吉利河、白马河等。

二、社会经济概况山东省是我国的重要省市之一,总体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山东省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开发条件、丰富的生物和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的海岸资源、悠久的文化历史、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这些都为我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根据1999年统计资料,全省总土地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39千公顷(合9959万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7.4%,总灌溉面积5267千公顷(合7900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805.5千公顷(合7208万亩),其中水田197.3千公顷,旱田3968.9千公顷,菜田639.3千公顷。

总人口8882.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1%,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城镇人口3252.6万人,农村人口5630.2万人,城市化水平36.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8个百分点。

1999年全省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088.8亿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占全国的9.3%,居全国第三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980元,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5.9 : 48.4 : 35.7,三次产业比例日趋合理。

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1127.1亿元,粮食总产量4621.3万吨,播公顷单产5716公斤;全省工业生产稳步发展,实现增加值3047.3亿元,火电装机容量1818.5万千瓦。

全省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404.5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0元,居全国前列,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水资源及其特点一、水资源量分析(一)降水量按水循环原理,大气降水量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其变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数量和特征。

根据1956~1999年实测降水资料分析计算,山东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76.5毫米,折合水量1037亿立方米,保证率50%、75%、95%时年降水量分别为665.6、571.1、451.6毫米。

各水资源分区(按流域)及各市年降水量(二)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通常用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来表示,大气降水是地表水体的主要补给源。

根据1956~1999年实测水文资料分析计算,山东省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22.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45.4毫米,保证率50%、75%、95%时年径流量分别为193.9、120.4、51.3亿立方米。

各水资源分区及各市年径流量(三)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主要指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有直接补排关系的矿化度小于2克每升的浅层淡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按平原区和山丘区分别计算。

平原区以总补给量扣除井灌回归补给量作为地下水资源量,平原区总补给量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山前侧渗补给量、人工回灌补给量等。

按1956~1999年系列分析计算,山东省平原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9.98亿立方米,资源模数为16.1万立方米每平方公里。

旱灾分析山东省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特点的影响,经常遭受旱灾危害。

据统计,自1264~1948年的685年中,共发生不同程度的旱灾465次,平均每1.47年发生一次。

自1949~1999年的51年中,除1964年外,每年都有旱灾发生,全省干旱成灾面积大于500千公顷的年份有20年。

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旱灾更加严重,干旱年、连续枯水期接连发生,即使丰水年季节性干旱也不断发生,春旱、秋旱几乎年年有,伏旱也常常出现。

1981、1989、1992、1997、1999年都出现了春、夏、秋连旱,1981~1983年、1985~1989年连续出现干旱,干旱缺水致使工农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农村人畜、城市居民面临严重吃水困难。

1981年是严重干旱年份,全省年平均降雨量436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少38%,是1949年以来雨量最少的一年,从上一年11月到本年5月降雨量仅66毫米,比历年同期少55%,4月份降水5毫米,5月又连续出现干热风天气,8月份降雨量不到常年的一半,9月份降雨量比常年少84%,春、夏、秋三季连续干旱,受旱面积达4123千公顷,成灾面积2295千公顷。

继1988年严重干旱以后,1989年旱情继续发展,全省年平均降雨量449毫米,较常年少36%,德州、潍坊、滨州、泰安、济南、淄博6市地年雨量少40%~53%,菏泽、威海少13%~24%,其他市地少32%~39%,又出现春、夏、秋三季连旱,伏旱尤为严重。

全省受灾面积4225千公顷,成灾2307千公顷。

结语21世纪初期是我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率先实现现代化,建成“大而强、富而美”新山东的重要发展时期。

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事来抓,努力解决水资源“瓶颈”制约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决不能再继续以挤占农业用水和牺牲环境及制约发展为代价,来筹划新世纪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本次规划按照“全面推行节约用水,科学利用黄河水,积极引用长江水,大力拦蓄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提高污水处理回用率,实施海水利用和淡化工程”的总体思路,坚持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遵循开源节流并举、节水优先和“三先三后”的原则,所提出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方案将以658.7亿元的巨额投入为代价,这种代价包括了发展的成本和对环境的补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