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导师简介

合集下载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简介

附件2: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简介1、汪晓军博士,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废水处理及其相关的生物技术开发研究工作;首创化学氧化与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及废水深度处理得到广泛工程化应用;目前正开展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为主导的废水新型节能降耗脱氮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超200篇,获国家授权专利超60项,相关成果已广泛应用工程项目中;曾获国家发明展览金奖、广东省环境保护技术二等奖、环保部环境保护技术三等奖。

2、姚顺春博士,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能源高效低污染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LIBS青年科学家,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碳普惠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发改委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能源清洁转化与系统优化研究,重点开展燃烧诊断、排放监测及其控制技术研究;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项目,承担华电集团、广东电网公司、粤电集团等单位委托项目多项;发表论文60余篇,SCI/EI 收录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件、实用新型专利17件;相关成果获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

3、马邕文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进入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长期致力于工业污染控制及清洁生产新技术的研究,提出了“造纸废水封闭循环技术”及“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嵌入式三层网络控制方法”和“造纸废水的物化-生化一体化处理方法”,在国内外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论文及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并在全国八十多家造纸厂应用,每天共处理造纸工业废水七十多万吨,每年通过节水、节电、沉渣回用等直接为社会创经济效益2.07亿元。

其“二次纤维造纸废水的封闭循环及其污泥回收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及理论目前已被学术界认可并被越来越多的造纸厂采用,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准谐振变换器的变结构控制

准谐振变换器的变结构控制

0 − 1 RC f 0 0 −
0 0 0 1 Cr

1 Lf I 1 L 0 Lf V o 0 ⋅ + ⋅V 1 I Lr s 0 Lr VC r 0 0 ( 2)
初始条件为 I Lr (t1 ) = I L ,VC r (t1 ) = Vo 。开关模态 2 所持续的时间为 T2 =
Zhao Hongru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 Jie Guangzhou 510640 China)
Abstract The operation principle for Boost zero-current-switching quasi-resonant converters is stated. First, high-order circuit equation is established and a large-signal dynamic modeling approach is proposed which is suitable for sliding mode control. Second, the appropriate sliding surface is selected and control law is obtained. Simulation results have shown its accuracy dynamic response and good robustness. Keywords: Zero-current-switching, quasi-resonant converters, large-signal dynamic model, sliding mode control, robustness 性,且适用于小信号电路模型。关于如何利用现代 控制方法改善准谐振变换器动态性能却少有文章报 道,为了调整输出电压及解决纹波问题,一般采用 两种闭环控制方案:一种基于输出电压误差估计的 预测控制方法[6,7];另一种是滑模控制策略。在预测 方法中,文献[6]基于用无源性理论给出了 Boost 式 ZVS-QRC 的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文献 [7]采 用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对 Buck 式 ZCS-QRC 进行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的研究。然而,由于需要大量控 制算法的实时计算造成了控制器实现的困难。 本 文 针 对 Boost 零 电 流 开 关 准 谐 振 变 换 器 ( ZCS-QRCs )具有变结构这一特点,利用变结构 理论对其进行建模研究并设计滑模控制器。首先建 立起准谐振变换器精确的高阶非线性动态模型,该 模型易于进行滑模控制设计, 适用于大小信号分析。

新能源路上“踏实”每一步——记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教授康龙云

新能源路上“踏实”每一步——记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教授康龙云

车行业 ,乃至对整个新型 工业化道路 ,
在 京 都 大 学攻 读 博 士 学位 期 间 .
对建设 资源 节约型 、环境 友好型社会都 康龙云就 受日本文部省 的委托 .进行磁
流 体 发 电 机 的动 态 特 性 方 面 的研 究 。 其
能 源 变换 与控 制 理 论 方 面 的论 文 ,其 中 有 着 重 大 意 义 。 ” E I 论 文5 0 多篇 ,S C I 论 文1 0 多篇 ,并 在核
获 理 学 学 士 学位 ; i 9 9 6 年 毕 业 于 日本 京 力学院新能 源研究 中心主任 康龙云这样 作还 是继续 求学 7但导 师的一句话让他
” 在政 府政策的大 力支持下 ,我 醍 醐灌顶 “ 你 来的时候不是说 好要读 都 大 学 大学 院工 学研 究科 , 获工 学硕 士 学 说到 ,
为 什 么 7 康 龙 云
” 原 因 就 很 多东西 ,同事和前辈们严谨 的科研 精 给 出 了 答 案 :
神 也 时刻 影 响 着 他 。
在 于 其 对 电 源 管 理 系 统
( B MS ) 的研 发 。特 斯
2 0 0 6 年 .康龙云被聘 为华南理 工大
学教授 .全心 致力于 多能源分布式 发电 拉汽 车 B M S 的 性 能有 着 系统及其 并网技术和 电动汽车 驱动技术 独 特 的优 势技 术 :动 力 方面 的研 究。选择来到广 州.这 其中也 电 池 组 的 热管 理 、动 力 有家庭原 因。在这期 间.康 龙云主持了 电 池 组 均 衡 系 统 管 理 以 “ 8 6 3 “课 题 ” 多能源 发电 系统 的研 究 及动力电池组S OC 估计技
后 ,应东京工业 大学的聘请 .康龙云 以

李晓华教授

李晓华教授
护 误动风 险梳 理等 示范应用 ,对提升 南方 电网直流工 程安全 运行水平 起到 了积 极 作 用。 李晓华教授近年来主持和 参与完成 多项 国家和省 部级项 目的研 究工作 ,主要有
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面上项 目 《 多馈 入交直流 混联 电网换 相失败时空关联机理与策略 研究 》、广东省 究 》、国家 自然 科学基金项 目 《 基于模态切换 的交直流 混联 电网故障的系统属性解析与直流保护策
导0 9 —1 3 届 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专 业的本科课 程设计和 毕业设计 等教学任务 ,教
学效果显著 ,涿受学生好评。曾获华南理工大学2 0 0 7 -2 0 0 8 学年度教学优秀二
等奖 ,2 0 0 8 年第 六届校 级教学成果 一等奖。2 0 1 2 年参与编 写了研 究生教材 《 高压 直流输 电原理 与应 用 》,2 0 1 3 年主 编科技专著 《 高压直流 输 电继 电保护原理 与技
建立交直流 系统 相互解耦的统一分析模 型与方法体系 ,为考虑交直流相互作用 的电 网安全评估提供 了新的量化分析 方法 ; ( 2) 研究 了交直 流相互作用对 继 电保护 的
影响机理 及形式 , 揭 示 了交直流互联 电网动态特性和故障特征变异 的规律 ,梳理 了
交直流相互作用下继 电保护不正确动作的风险 ,提 出了优化 策略 ; ( 3)结合南 方 电网实际 ,开展了广东 电网换 相失败风险评估、西 门子和南瑞技术路线下 的直流保
略优化 》,并参与完成 国家科技部8 6 3 计划项 目 《 含 大规模新能源 的交直流 互联大
电网智 能运行 与柔性控制 关键技 术 》子 项 《 交直流相 互作 用与协调 优化策略 》。李
教授主持完成 的国家 自然科学 青年 基金 项 目 “ 交直流电网故障特征变异及其对继 电

教师简历范文

教师简历范文

教师简历范文简历是用于应聘的书面交流材料,它向未来的雇主表明自己拥有能够满足特定工作要求的技能、态度、资质和自信。

成功的简历就是一件营销武器,它向未来的雇主证明自己能够解决他的问题或者满足他的特定需要,因此确保能够得到会使自己成功的面试。

以下是整理的教师简历范文,以供大家参考。

教师简历范文一:姓名:国籍:中国目前所在地:民族:汉族户口所在地:身材:160 cmkg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2 岁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应聘职位:文教法律类:音乐教师工作年限:0职称:无职称求职类型:均可可到职日期:三个月以后月薪要求:面议希望工作地区:广州深圳个人工作经历:2005-2006年体育中心红棉古筝艺术中心专业教师简历封面2006.9 基督教青年会专业艺术教师2006 某艺术中心专业艺术(古筝)教师2006.9-2006.11 某实验学校初一、初二实习教师兼班主任教育背景毕业院校:华南师范大学最高学历:本科毕业日期:所学专业一:音乐学教育所学专业二:受教育培训经历:2003.9-2007年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教育获得证书:2003-2004 华师音乐学院学生会宣传部优秀部门称号。

2005年8月获“爱我中华”竞演比赛广东赛区,全国赛区银奖。

语言能力外语:英语良好国语水平:优秀粤语水平:良好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2003-2004 担任华师音乐学院学生会宣传部、文体部干事,并参加组织各项文艺、体育活动。

2004年参加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十周年院庆文艺汇演。

2005年8月参加“爱我中华”竞演比赛,获广东赛区以及全国赛区银奖。

2006年参加广东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暨八一建军节“长征组歌”大合唱。

2006年12月在星海音乐厅参加刘诗琨音乐会任古筝嘉宾。

详细个人自传求职意向:1.音乐教师2.文化馆(少年宫) 3.企业事业行政管理可到职日期:希望工作地区:广州、深圳、珠三角个人联系方式通讯地址:教师简历范文二:姓名:李先生国籍:中国目前所在地:深圳民族:汉族户口所在地:广州身材:175 cm 75 kg婚姻状况:未婚年龄:30 岁求职意向人才类型:普通求职应聘职位:教授/讲师:文教、职业教育/培训/家教、中学教师:工作年限:7年职称:中级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随时月薪要求:2000--3500 希望工作地区:广东省广州工作经历公司名称: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起止年月:2005-09 ~2008-01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所属行业:教育事业担任职务:音乐基础课教师、合唱团排练工作描述:负责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合唱排练,并获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合唱比赛金奖第二名。

敢为天下先——记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李立浧院士

敢为天下先——记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李立浧院士

先锋人物Avant character不辱使命,敢为天下先2018年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电网工程与直流输电专家、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立浧创新研发并建设的世界第一条±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满足国家需要,响应国家号李立浧参加和组织建设了中国第一条330kV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500kV交流输电工程与第一条±500kV直流输电工程。

同样,建设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800kV特高先锋人物Avant character电网故障感知技术等交直流电网广域监测控制技术体系;研发交直流网损优化、跨流域水电群优化、煤耗在线监测等大电网节能与经济运行技术;研发了应对雷电、台风、冰雪凝冻等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技术。

这些难题的攻克确保了南方电网,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了20多年,保证了每年2000多亿kW•h 电能送至广东省,支持广东省经济发展,使广东省接受云南省、贵州省的电力已经达到广东用电量的33%,更为我国西电东输战略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断首创,硕果累累李立浧为中国的高压直流输电事业的发展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他不仅是中国第一条±500kV直流输电工程、世界上第一条±800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者,他更直流输电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这一重要成果荣获了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他提出建设深井接地极,将大电流引入地下,井的深度达到1000m。

他带领团队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包括理论和技术方案,取得重大突破,能够在换流站的站址上打深井,就地建设深井接地极。

这项创新技术在2018年巴黎召开的国际大电网会议上获得世界众多知名专家的高度关注与广泛好评,对直流输电做出了里程碑式的重要贡献。

电气工程导师情况

电气工程导师情况

兼职教授1:曹一家教授湖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政协常委;兼任“十一五”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员、国际大学电气工程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次冲院,2次提名)兼职教授2:王耀南教授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输变电新技术、教育部视觉控制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德国洪堡学者,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湖南省首届科技领军人物和最高科技成就奖-光召科技奖等荣誉称号(2次冲院)。

兼职教授3:罗安教授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1次冲院)。

兼职教授4:方潜生教授安徽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全国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指导小组组长,安徽省智能建筑重点实验室主任,安徽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安徽省智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安徽省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兼职教授5:华南理工大学张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12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成员、863计划评审专家、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小功率电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人大常委、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招生指标:教授1.8 (3人)=5.4 约6个副教授或者博士0. 5 (16人)=8 个科研共计7.57 约8个合计22人公费指标:半公费报考人数和第1志愿上线人数计算所得9.2个全公费科研所得,1.8个扣除欠账0.6个留1.2个,实得1个(余0.2个)1、免推生给全额奖学金;2、第一志愿一本学校的考生给全额奖学金(本院有4个,3个在电气工程点(李果、刘旺、杨欣),1个在信息与通信工程点(卢泽斌));3、省优秀硕士论文奖(张东波指导)有1个全额奖学金指标在控制点;4、科研编制所得6个全额和34个半额指标的分配见本表;5、专业学位奖学金分配原则:50%全额、40%半额、10%自费。

单周期控制PFC原理

单周期控制PFC原理

单周期控制PFC电路研究及芯片应用介绍(Ryanwong@astec-asia.com)摘 要:目前一些新型功率因数校正芯片使用的单周期控制技术(One-Cycle Control,OCC)无需传统PFC 芯片所需的模拟放大器、输入电压采样,以及固定的三角波振荡器。

大大简化了PFC电路的设计和缩小了装置体积,为电源PFC级提供了简便、灵活、高密度的解决方案。

本文详细分析了新型单周期控制PFC电路的原理及电路实现并介绍了两种使用了单周期控制技术的PFC芯片。

通过实验验证了单周期控制是一种简便易用而且性能优异的PFC控制方法。

关键词:功率因数校正;单周期控制;IR1150S;ICE1PCS01;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s Based On One-CycleControl TechniqueWANG Fan WANG Zhi-qiang(Electric Engineering Colleg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China) Abstract:Nowadays new generation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s based on "One-Cycle Control (OCC)" technique deliver the high performance of 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CCM) PFC. OCC does not need the traditional analog multiplier, AC line sensing or fixed oscillator ramp.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theory of OCC and introduce two kinds of PFC ICs using OCC technique. The experiments show both the flexibility and good performance of them.Keywords: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ne-Cycle-Control; IR1150S; ICE1PCS010 引言开关电源以其效率高,功率密度大而在电源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

席磊教授简介

席磊教授简介

席鬆教授简介
席磊,男,1982年8月岀生,辽宁开原人,楚天学
者。

2009年4月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
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9年4月-2013年7月工作于
中航工业660研究所,任主管设计师。

2016年6月毕业于华
南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现为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自
动化系主任,新能源信息学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能源
互联网、多能互补、自动发电控制、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
中的应用。

同时担任多个国际SCI期刊审稿人,期刊《新型工业化》编委,湖北鑫桥集团智库专家。

先后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其中1区SCITop期刊6篇,《中国科学》2篇,出版专著《智能发电控制》1部。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基于时间隧道与虚拟狼群策略的大型互联发电生态系统的智能发电控制”1项;主持教育部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教研教改项目“基于“先学后导”的《动态电力系统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1项;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源-网-荷协同的智能电网能量管理和运行控制基础研究”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

所培养的2016级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创新学术奖。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10级研究生2011年评优细则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10级研究生2011年评优细则

电力学院2010级研究生2011年奖学金评定细则一、奖学金评定工作领导小组:顾问:李立浧院士组长:刘明波执行院长,关春兰书记,副组长:陆继东副院长成员:张波,管霖,李华兵,刘金平,杨向宇,郝艳捧,杨琨,张弘扬,曾江,戴栋,李泽宇,谢从珍,余昭胜,王学梅,汪娟娟各班级奖学金评定工作小组组长由班主任担任,副组长由班长、班级党支部副书记担任,其他成员由班级选举产生。

小组成员人数应为奇数,人员构成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二、参选基本条件1.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2.有良好的学风,热爱集体,尊师爱校,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集体活动;3.努力学习,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内容,成绩优良;4.本人提出申请且导师同意参评;5.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参加奖学金的评定:(1)本学年度因违反校纪校规而受到警告以上(含警告)处分或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者;(2)本学年度学位课程考试有一门以上(含一门)不及格者,或有三门成绩偏低而被跟踪培养者;(3)弄虚作假、伪造评选材料者(4)研究生学期初开学时,未能按规定时间报到注册的;(5)导师有书面意见不同意参选者。

即,导师如果认为某同学没有资格参评奖学金或有其他不宜参评的因素,可以以书面申请的形式提交学院奖学金评定领导小组并注明原因,由学院奖学金评定领导小组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讨论是否取消该生的奖学金评定资格或降低等级。

三、奖学金种类和参评对象注决定。

2:优秀奖学金各专业名额分配:在分配到学院奖学金总金额不变的前提下,凡是有资格参评且出勤率在90%(含)以上者都可以获得三等奖学金,学院奖学金评定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分配奖学金总额,调整一等、二等奖学金的名额和比例。

四、评选程序:1.研究生院发出评选通知后,按照奖学金评定细则,符合条件的同学在研究生培养管理系统提交申请,并把评选材料、证明材料提交给各班级奖学金评定小组;2.班级奖学金评定工作小组根据奖学金评定细则,审核申报材料,计算各专业综合测评成绩及排名;3.班级奖学金评定小组根据专业排名,评选出专业各奖学金初评人员;4.初评结果在学院网和班级QQ群邮箱公示二天,有任何意见或疑问,署实名发邮件到班主任邮箱;5.报学院奖学金评定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并在学院网公示三天;6.报研究生院批准,并公示;7.研究生院根据公示名单、等级下发文件及发放奖学金。

陈皓勇:为华人科学家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陈皓勇:为华人科学家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陈皓勇:为华人科学家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作者:张莉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2018年第12期陈皓勇对电力与能源行业的未来充满期待。

他表示,希望全球华人电力与能源协会能为能源电力领域的学术发展和技术进步,以及国际交流合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陈皓勇现为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经济与电力市场研究所所长。

他1990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与电力科学结缘是在1992年在该校就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时起,也是从那时他确立了人生目标。

“1994年,我是通过班主任介绍结识了刚从日本归国的著名电力系统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锡凡。

”在长达12年的学习和工作中,陈皓勇被王锡凡严谨治学、低调为人的精神深深感染。

“正是在王锡凡老师的引领之下,我真正跨入了电力科学的大门。

”陈皓勇充满感激地说。

电力工业强国梦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时至今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各地区电网的数量不断增加,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电力系统的建模、分析、优化与控制问题便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

陈皓勇在学科交叉思维启发下创造性地提出了电力系统优化的“协同进化算法”。

“协同进化”原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他将其延伸至工程领域,用于解决大规模电力系统的机组组合问题,进而为电力系统的一般优化问题提供了新途径,也为解决其它复杂工程系统的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基础算法。

学界普遍认为该方法作为传统进化算法的扩展,具有解决更复杂问题的能力。

目前,它已被推广应用于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和电力市场决策等多个领域。

陈皓勇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并获广泛引用。

“创新的过程是艰苦的,但超越是快乐的。

”陈皓勇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

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将“微分博弈理论”应用于电力系统频率/电压协同控制,在全国率先提出采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电力市场的交易机制问题……多年的孜孜探索,执着创新,如今他的诸多创新理论及方法被国内外多个领域的学者引用,并在电力行业得到应用。

基于Buck变换器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器

基于Buck变换器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器

基于Buck变换器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器吴透明,姚国兴,孙磊(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东省绿色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摘要:文章论述了利用Buck电路对光伏电池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以Buck电路为核心的MPPT系统,并对以蓄电池为负载的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

通过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达到了MPPT功能。

关键字: 太阳能;蓄电池;最大功率跟踪;PIC单片机中图分类号: TM 61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 for Solar Cell Based on Buck ConverterWU Touming, Y AO Guoxing , SUN Lei(Electric Power Colleg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0,China)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s of photovoltaic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using Buck converter.A microcontroller-based MPPT system with Buck converter is proposed .Experiment rearch is proceeded to the MPPT system with battry-load. Experim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troller has the MPPT function.Key words: solar energy; battery; MPPT;PIC microcontroller1 引言光伏电池是太阳能发电的核心部分, 具有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功效。

基于HSV颜色空间的车牌定位方法[1]

基于HSV颜色空间的车牌定位方法[1]
(1.华北电力大学信息与网络管理中心;2.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张 丽 静 1 孙 杰 1 殷 晓 宇 2
ZHANG LIJ ING S UN J IE YIN XIAOYU
摘要:文 章 提 出 了 一 种 基 于 HSV 颜 色 空 间 的 车 牌 定 位 方 法 。首 先 把 输 入 的 RGB 彩 色 图 像 转 化 到 HSV 颜 色 空 间 , 利 用 车 牌 区
formed to HSV color space, The method employs information of the color image in HSV color space to construct a five- scale gray im-
age , and by combinating the morphology smooth method to Denoising ,At last, we get the accurate position of the plate by using
张丽静: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在 我 国 共 有 四 类 车 牌—蓝 底 白 字(小 功 率 汽 车 牌 照)、黄 底 黑 字(大 功 率 汽 车 牌 照)、白 底 黑 字 或 红 字(军 用 或 警 用 车 派)、黑 底 白 字(国 外 驻 华 机 构 用 车 )。即 车 牌 底 色 共 蓝 、黄 、白 、黑 四 种 颜 色。在 HSV 空间中, 利 用 V 分 量 可 以 将 黑 色 区 域 识 别 出 来 , 并 将 其 灰 度 值 设 为 100, 利 用 H、S 分 量 可 将 蓝 、黄 区 域 识 别 出 来 , 将蓝色和黄色区域的灰度值分别设为 255 和 200, 利用 V、S 分 量可以识别白色区 域, 将其其灰度值设为 150, 将其它颜色信息 设为背景, 灰度值设为 0, 这样将图像转化为 5 级灰度图, 可以 快速定位到与车牌颜色有关的区域。通过对大量的色彩分析得 出四种色彩所限定的区间范围如表 1 所示: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绪论授课教师:丘东元办公地点:九号楼219房热工楼西侧科研楼204房引言➢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顾名思义,电力电子技术是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是电子技术的两大分支之一。

➢电力电子学是研究采用电力半导体器件实现对电能的变换和控制的科学。

➢而通常所说的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则属于电子技术的另一分支―― 信息电子技术。

➢信息电子技术主要用于信息处理,而电力电子技术主要用于电力变换。

引言--研究电力电子技术的意义➢缓解三大危机的重要技术手段➢三大危机:能源危机、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

能源危机环境破坏沙漠化引言--研究电力电子技术的意义➢解决途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新能源(燃料电池等);➢高效率和高品质的用电。

➢技术手段➢电力电子技术100kW Photovoltaic Array and 10kW WindTurbine in Beverly, MA引言--研究电力电子技术的意义世界各国对电力电子技术都十分重视。

例如美国1998年9月批准,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Foundation)投资建立了美国电力电子系统中心CPES(Center for PowerElectronics System),它包括5所大学、10多个研究所和50多个公司,第一期投资就达6300万美元。

美国政府已经把发展电力电子技术提升到跨实际国策的战略高度。

李泽元教授(Fred C Lee)美国电力电子系统中心(CPES)主任引言--我们身边的电力电子技术目录1.电力电子学的形成2.电力电子技术的内容3.电力电子学与相关学科间的关系4.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5.《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教学内容➢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学科地位、基本内容和发展历史➢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前景➢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任务与要求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是以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史为纲的。

个人简介(蒋康明)

个人简介(蒋康明)

蒋康明,男,1966年4月出生,籍贯:江苏常熟。

1990年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软件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就职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任副总工程师兼通信管理部部长,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电力通信管理工作,在通信运行与管理岗位具有丰富的经验。

曾从事过信息系统开发、网络安全管理、通信网络规划、建设、运维等工作,组织开展广东电网通信系统信息化智能平台建设与推广应用,电力调度数据网络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工作。

主持通信新技术应用、通信系统仿真、风险量化分析与可靠性研究等重点课题研究。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奖15项,专利5项,发表论文9篇。

广州大学暖通导师情况介绍

广州大学暖通导师情况介绍

1、冀兆良职称:教授(工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招生专业: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研究方向:空调与建筑节能,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基本信息:冀兆良,男,汉族,1956 年7月生于陕西商州,中共党员。

教育背景:1978年7月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供热与通风专业,1985年9月-1986年7月在同济大学学习研究生课程,2005年1-2月在美国西南学院参加高等教育管理培训学习。

工作经历:1978年8月毕业留校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暖通教研室任教,1994年调入广州大学(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工作,现任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设备工程系专业课教师、研究生导师、学院党委书记。

主讲课程:主讲本科课程《制冷技术》、《空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导论》。

主讲硕士研究生课程《能源与建筑节能》。

研究方向:空调与建筑节能、制冷技术应用专业公益服务: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制冷学会副秘书长兼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暖通空调及净化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2、周孝清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招生专业: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博士、硕士生)、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生)研究方向:空调节能技术、自然通风技术、建筑蓄能技术基本信息:周孝清,男,1964年8月生,湖南祁东人。

教育背景:1986年6月毕业于同济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6月同济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6月同济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博士毕业,获哈尔滨建筑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89.3中南工学院暖通教研室副主任,助教,讲师;1997.12华南建设学院建筑设备教研室主任,副教授;2000.7广州大学建筑设备工程系主任;2004.7广州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教授,广州大学建筑节能中心主任,广州市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7广州大学教务处副处长;2009.12广州大学建筑节能研究院院长,广东省建筑节能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