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八声甘州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8课八声甘州课件-语文版必修3.ppt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8课八声甘州课件-语文版必修3.ppt

领字:对、渐
• “清秋”本来是不可以“洗”的,但 词人却以为“秋”只有暮雨“洗”才 能如此“清朗” ,使人感到生动真切, 觉得雨后秋空清朗之状如在目前。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 水,无语东流。 此两句接写楼头所见,从空间顺序看,是 怎样的顺序?
• 由近到远。“是处……”写眼前物华 衰落的近景。“红衰翠减”,更见一片 萧飒,“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宕 开一笔,推出所见长江远景。
• 这是古诗词中的两面兼写、对照映射的写 作手法:
词人由自己的思亲转到写亲人的思己。这 种手法在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
如:杜甫写月夜思妻,又反过来写妻子思念 自己,有“香雾云鬓里,清辉玉臂寒” (《月夜》)之句。
1、主旨
词人通过描写登楼所见苍茫凄清的秋 景,感叹萍踪飘泊的坎坷经历,抒发了对 故乡、对佳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事业无 成的苦闷。
“我是奉旨填词。”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 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 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 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 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 金葬之南门外。
译文:

不忍心登上高山下看远
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
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
•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 乡渺邈,归思难收。叹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 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么苦苦地长久停留在异乡? 想起美女,正在华丽的楼上
想佳人、妆楼顒望,误
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 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
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 船。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
原文:

《八声甘州》课件

《八声甘州》课件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 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 染力。
03 《八声甘州》的影响与评 价
对后世的影响
开启词坛豪放派先河
该词以其豪放洒脱的风格,对宋词的 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豪放派的 代表作之一。
情感表达的典范
该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 将深沉的情感融入其中,为后世词人 提供了情感表达的范本。
情感表达
诗人通过《八声甘州》表达了对自 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为诗词创作 者提供了情感表达的参考。
在文学鉴赏中的应用
意境之美
《八声甘州》所呈现的意境之美 ,让读者在鉴赏过程中感受到自
然与人生的交融。
语言艺术
《八声甘州》的语言艺术成就极 高,通过精炼、生动的文字表达
了深沉的情感。
思想内涵
《八声甘州》所蕴含的深刻思想 内涵,引导读者思考人生意义和
这首词是王质怀念友人张安国所作,通过 对张安国的赞美和回忆,表达了对友情的 珍视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
这首词是王质读《诸葛武侯传》有感而发 所作,通过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敬仰,表达 了对忠诚、智慧和勇气的崇尚。
《八声甘州·气佳哉烟紫石头城 》
这首词是王质游览南京石头城所作,通过 对石头城的描绘和感慨,表达了对历史沧 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历代评价
苏轼赞誉备至
苏轼曾评价该词为“此篇一洗绮 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 ”,对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后世沿袭与传承
自宋以来,该词一直备受推崇, 被广泛传颂和学习,成为文学史 上的经典之作。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确立词的地位
该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确立了词的地位,成 为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八声甘州PPT讲课课件

八声甘州PPT讲课课件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 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争知 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羁旅漂泊、抒发感慨。 秋色的萧瑟凄凉。
词句洗练,气势磅礴,境界开阔。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写出高远的景色和开阔博大的形象,具 有盛唐博大高远的气象。以上写仰望,往下 转写俯视。
2、多用赋体。吸收辞赋和骈文的长 处,极善铺叙,并在铺叙中渲染情感。
3、雅俗并陈。有“凡有井水处,皆 能歌柳词”之美誉。
柳永对词的独特贡献
前期
晏殊、张先、 晏几道、欧阳修
柳永
承袭“花间”余 绪
开拓了词的形式和内容
后期
苏轼、周邦彦
将词推向繁荣和成熟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 江水,无语东流。
4、柳永还善于运用铺叙手法
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说:“耆卿词,细密而妥溜, 明白而家常,善于叙事,有过前人”。
宋人李之仪也指出:柳词“铺叙展衍,备足无余”(《跋吴 思道小词》)。
清人周济也评论柳词“铺叙委婉”(《介存斋论词杂著》)。 陈廷掉也说:“奢卿词善于铺叙”(《白雨斋词话》)。
柳永创造性地以赋为词,运用铺叙手法, 具体细致地叙事、写人、绘景、抒情,从 而增添了词的艺术表现力。 可以说,柳永是第一位大量运用铺叙手法 的词人。

3、采撷、融化前人语句、意境;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原本于高峰《秋月
北固晚望》的“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 流。”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源于谢眺《之宣城郡出 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加上 “误几回”,焦灼情感较原诗更强烈。 “红衰翠减”出自李商隐《赠荷花》中的“翠减红 衰愁煞人。”

《八声甘州》精品课件全

《八声甘州》精品课件全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 停留在异乡?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 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 深重。
合作探究
❖ 1、词人“不忍登高”中“不忍”的原因是什 么?
鹤冲天(1022年)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 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 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 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 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 低唱。
❖创作背景:
❖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有 求仕用世之志。因天性浪漫和有音乐才能, 适逢北宋安定统一,城市繁华,首都歌楼妓 馆林林总总被流行歌曲吸引,乐与伶工、歌 妓为伍,初入世竟因谱写俗曲歌词,遭致当 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于是浪迹天涯, 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 《八声甘州》即此类词的代表作。
艺术特色
❖ 一、赋体铺叙与白描手法。所谓赋体铺叙就 是将同一层意向层层铺开,尽力渲染。如上 片写景的三层画面。下片抒情的两种视角; 所谓白描,即直接进行描写,不作比拟,不 作婉饰。
艺术特色
❖ 二、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上片写景,景中 有情;下片抒情,情中有景。将情与景融为 一体。
艺术特色
❖ 三、领字特色。领字,领起一句或数句或全 篇的句首字。领字在词曲中常用,但像柳永 这样,在一首词中连续频繁使用的并不多见 。如词中领起数句的“对”、“渐”、“望 ”、“叹”、“想”,领起一句的“不忍” 等。
者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柳永《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PPT

柳永《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PPT

诗人趣事
诗人的那些不被知晓却很有趣的传闻和故事。
奉旨填词
史载,柳永作新乐府,为时人传诵;仁宗洞晓音律,早年亦颇好其 词。但柳永好作艳词,仁宗即位后留意儒雅,对此颇为不满。及进 士放榜时,仁宗就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 冲天·黄金榜上》)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 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 宋人严有翼亦载有此事,说有人向仁宗推荐柳永,仁宗回复“且去 填词”,并说自此后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圣旨 填词柳三变”。
眠花宿柳
在宋代,歌伎以歌舞表演为生,其表演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她们的生活处 境。演出效果取决于演技和所演唱的词,演技靠个人的勤奋练习,而词则靠词 人填写。歌伎为了使自己的演唱吸引观众,往往主动向词人乞词,希望不断获 得词人的新词作,使自己成为新作的演唱者,以给听众留下全新的印象,同时 也希望通过词人在词中对自己的赞赏来提升名气。柳永落第后,频繁地与歌伎 交往,教坊乐工和歌伎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常常会得到她们的经 济资助,柳永也因此可以流连于坊曲,不至于有太多的衣食之虞。歌伎是柳永 词的演唱者和主要歌咏对象,存世柳词中涉及歌伎情感方面的约150首,歌伎 激发了柳永的创作热情,满足了他的情感追求,促成了他的创作风格,也奠定 了他的文学地位。
写作背景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有求仕用世之志。适逢北宋安定统一,首都歌楼妓 馆林林总总被流行歌曲吸引,乐与伶工、歌妓为伍,初入世竟因谱写俗 曲歌词,遭致当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于是浪迹天涯,用词抒写羁 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这首词大约作于柳永游宦江浙之时。
诗词赏析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内容。诗句的内容既包括表层内容, 又包括深层的含义。联系意象和意理解感悟诗歌的内容,从 而理解诗歌的诗意美。

《八声甘州》公开课课件

《八声甘州》公开课课件

离别之情
通过对离别之情的描绘, 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 和无奈。
思念之情
通过对思念之情的描绘, 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 思念和牵挂。
孤独之情
通过对孤独之情的描绘, 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 无助。
词与音乐的结合
节奏感
通过与音乐的结合,使词句具有 强烈的节奏感,更加易于传唱和
记忆。
和声
通过与音乐的结合,使词句具有丰 富的和声效果,增强了词句的表现 力和感染力。
03 《八声甘州》的艺术特色
词句的修辞手法
01
02
03
比喻
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抽象 的情感或事物具象化,使 词句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 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 感和动作,使词句更具有 感染力。
借代
通过借代的手法,用具体 的事物代替抽象的概念, 使词句更具有象征意义。
词中的情感表达
宋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 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
宋朝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 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词人陈允平简介
01
陈允平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 与辛弃疾、李清照等并称南宋词 坛的杰出代表。
02
陈允平的词作以抒情为主,表达 了深沉的人生感慨和浓郁的故国 情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 美价值。
词的韵律与结构
总结词
遵循严格的韵律规则和结构格式
详细描述
在“八声甘州”这个词牌中,词的韵律和结构都有严格的规定。韵脚必须符合特 定的声韵,平仄交错,形成和谐的音乐美感。同时,词的结构也有一定的格式要 求,包括上下阕、段落等。
《八声甘州》的意境与意象总结词Leabharlann 表达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最新《八声甘州》优秀实用课件(完整)解析PPT课件

最新《八声甘州》优秀实用课件(完整)解析PPT课件
这是柳永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名作。 词人倾吐了萍踪飘泊的坎坷经历,表现了因事业 无成而产生的内心矛盾苦闷,及思乡之情。
2、找出贯串全词的句子。
“登高临远”这是全篇的背景。 上片写的是登高临远之景, 下片写的是登高临远之想。
愁 3、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
品读探究上阕 上片都描绘了哪些景物? 各有什么特点?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都用了哪些手法? 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 请给这幅画面起个名字。
高峰
由于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
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故有 “词为小道、艳科”、“诗庄词媚” 之说。随着词的发展,经柳永、苏 轼,逐渐扩大了词的题材,至辛弃 疾达到高峰,成为和诗歌同等地位 的文学体裁。
白 衣 卿 相 , 才 子 词 人
简介柳永
柳永 (约980--约1053年),原 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柳永 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真宗天禧 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 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 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 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 “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 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 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 著名的《鹤冲天》: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 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 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 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 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 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 柳永真的愤怒了,他干脆自称“奉旨 填词柳三变” ,从此无所顾忌的纵游 妓馆酒楼之间,致力于民间新声和俚 语俗词的创作。
词俚语。
深婉含蓄。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 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 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柳永《八声甘州》课件

柳永《八声甘州》课件

上阕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总写暮秋傍晚雨景:萧瑟凄凉,境界开阔。
• 以“对“字领起全词,以登高望远展示暮雨潇潇的江上清 秋。“潇潇”、“洒”不仅状秋雨之动势,且描绘出秋雨 之声。“洗”写秋雨之结果,无不间接传达出一种笼罩全 篇的凄凉的气氛,着力展开了一幅雨后暮景图。
• 虽然雨后的黄昏天高气清,悲愁却随之袭上心头。
3.哪些词能准确的描述佳人的情感变化? 怎样 变化的?
“望、误、识”。
由全神贯注盼望的焦急,到误认归舟的欣喜, 再到清醒不是后的失落。
• 词的下片:写游子思归。先写自 己渴望回家团聚的心思(“归 思”),然后推想家乡的佳人切 盼自己的回归(“误几回,天际 识归舟”),最后写对佳人的抚 慰(“争知我”)由现实—想 象—现实,反映了词人起伏翻腾 的思绪。
艺术特色
(1)层层铺叙 ,借景抒情,情景相生。 • 首句总写秋景,传达出一种笼罩全篇的凄凉的
气氛。 • 下面承“清秋”之意。着力展开了一幅雨后暮
景, 在对景物加倍的渲染中,一种游子的飘零之 感,已隐然可见。 • 以下写花叶摇落,以江水东流,暗寓时间悠悠, 隐蓄着凄清落寞、惆怅的人生感伤。
(2)抒情曲折、细腻、深婉 下片,开首即景抒情,以直抒胸臆的手
题解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唐坊 大曲名,后用为词调。全词共有八小 段音乐组成,所以叫八声,属慢词。 令和慢都是音乐上的名称。(因为令 曲短慢曲长把字句多篇章长的词叫做 慢词。慢词字句长,韵少,节奏较为 舒缓)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 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 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 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语文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4《词三首(一)——八声甘州》优秀课件(共32张PPT)

语文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4《词三首(一)——八声甘州》优秀课件(共32张PPT)
•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七,人称“柳七” 。晚年曾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是北 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对词的发展做出巨大的 贡献:
• 1、形式上,发展了长调(慢词)。 • 2、内容上,扩大了题材:(1)歌伎生活;(2)羁
旅愁思;(3)都市美景。 • 3、表现手法:铺叙手法,语言浅近,吸收市井口
2021/1/20
作业
• 尝试把本词改写为一篇散文,注意领悟意境 之美。
2021/1/20
除夜作 高适
• 旅馆寒灯独不眠, • 客心何事转凄然? • 故乡今夜思千里, • 霜鬓明朝又一年。
2021/1/20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2021/1/20
有人说“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化用 前人诗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佳人望归图

红(衰)翠(减) 物华

江水(无语)
• 这些意象的组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 凄凉萧瑟
• (意境)
2021/1/20
请闭上眼睛构想上片的“秋江雨景图”,尝试用自己的 语言描述。(注意写景的层次)
• 层层铺叙 • 加倍渲染 • 景中含情
2021/1/20
赏析下片
•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心生,那 么词人在上片的写景是想要抒发一种怎样的 情感呢?
2021/1/20
词的派别
• 词基本分为: • 豪放派、婉约派 • 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等 • 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柳永等
2021/1/20
2021/1/20
题解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唐坊大曲名,后用 为词调。全词共有八小段音乐组成,所以叫 八声,属慢词。

古诗鉴赏柳永八声甘州ppt课件

古诗鉴赏柳永八声甘州ppt课件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 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 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 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 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 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 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齐读全诗,思考:
❖ 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 上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 ❖ 打通上下阙的是哪一句? ❖ 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从哪些词句中
长调。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 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 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等。婉约 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 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 如柳永、李清照等。
简介柳永
柳永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真宗天 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 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 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 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 志须酬。”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 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 著名的《鹤冲天》:
古诗鉴赏柳永 八声甘州课件
八声甘州
柳永
❖ 词: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句子长短不一:词 曲|宋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 文学体裁。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 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词最初称 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
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
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
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 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 词的种类
❖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 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 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唐五代至北宋前期,词的字句不多,称为令 词。北宋后期,出现了篇幅较长,字句较繁 的词,称为慢词。令、慢是词的二大类别。 从令词发展到慢词,还经过一个不长不短的 形式,称为“引”或“近”。明朝人开始把 令词称为小令,引、近列为中调,慢词列入

柳永《八声甘州》课件

柳永《八声甘州》课件

表达羁旅行役之苦
抒发人生迟暮之悲
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
同类作品比较与鉴赏
章节副标题
06
柳永其他作品比较
《雨霖铃》:描写离别之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蝶恋花》:以蝴蝶为引子,表达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
《望海潮》:描写杭州美景,展现出浓郁的江南风情
《八声甘州》:以秋景为背景,抒发离愁别绪与思乡之情
对比分析:从主题、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深入了解柳永的创作风格与特点
教学设计与课堂互动环节
章节副标题
07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情感,提高鉴赏能力
课堂互动环节: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
思想感情与主题解读
章节副标题
05
柳永的情感世界
孤独与失意:柳永的词中常常流露出孤独和失意的情感,如《八声甘州》中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对爱情的执着:柳永的词中常常表达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如《八声甘州》中的“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八声甘州》的主题思想
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八声甘州》的格律结构
添加标题
词牌名:《八声甘州》
添加标题
格律:双调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添加标题
句式:四四、四四、七四、四四、五四。
添加标题
定格:上片首两句为平起平韵之七言句,第二句为四字句;中三句为平起仄韵之七言句;下片为平起平韵之七言句,第二句为四字句;中三句为平起仄韵之七言句。

八声甘州柳永 ppt课件

八声甘州柳永  ppt课件
开阔博大。 阔江天景色,境界雄浑高远,好似全宇宙
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渐霜风凄惨” ,有的版本作“渐霜
风凄紧”,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PPT课件
12
“紧”比“惨”字好。因为柳永在这里是 把悲慨结合在景象之中,并没正面写感情。 不同李易安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 凄惨惨戚戚”,全是正面写感情。柳永是 把深剧的感情,融在所写的景物里。“惨” 字是写感情的字词,而且太重,用在这里 情调不调合。“紧”是写风,指强劲的风, 与前面的“潇潇暮雨”相呼应,写秋天的 雨雨风风的交相侵袭。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PPT课件
11
苏轼一向看不起柳永,然而对“渐霜 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却大加赞 赏,认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这唐三人句高词处不”仅:点把出山了水季自节然、和环自境、时 间和己地的点感,情而结且合展在现一了起骤且雨表冲现洗得后苍茫浩
•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 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 春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宋仁宗:“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 “任作白衣PPT课卿件 相,风前月下填词。4 ”
八声甘州
柳永
《甘州》曲本身也是一个大曲,
《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
段改制的。因这个词调上下阕用了八个
“不忍”一句承上启下拓开词意,
“望”字兴起思乡怀人之情,
“叹”字转回到自身萍踪浪迹的处境。
“想”字引出对方倚楼怅望的形象,既写自身,
又用来对照双方相思之情,显得情深意长。
PPT课件
15
用散文化的笔法改写词的 上片或下片。

《八声甘州》PPT课件(共16张PPT)

《八声甘州》PPT课件(共16张PPT)
(这时让我们感到整个江天、关河、冷雨、霜风都集 于“当楼”,从而感受到诗人难以形容的羁旅愁思)
2.自由朗读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说说这些意象组合成怎样意境?
一阵骤雨过后,秋色更加凄冷,傍晚的 江边,寒风渐起,远处山河苍茫辽阔,一 抹夕阳依傍在天际,近处霜叶飘零,落英 遍地,满眼残破景象。江风习习,吹起词 人衣襟,偶有江鸟传来两声鸣叫,越发让 人感到几分沉寂,只有秋江秋水逝者无声, 空添几许伤感。 (残秋雨景图)营造了一 种萧瑟、清冷的意境。
布置作业: • 1. 将这首词改为二三百字的散
文,要求意境、情感与原词相 符。 • 2.背诵全诗
• 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层层铺垫,衬托。
上片:——状写登高所见之景(层层铺叙)
1.开头两句,以“对”字领起,总写暮秋傍晚雨景。 “对”字,写出登临纵目、望尽天涯的境界 “洗”字,描摹出秋天雨后天空清朗的状态
2.接三句以“渐”字领起,具体写雨后暮景。 霜风凄冷:使游子觉得寒风渐冷渐急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所见之景一片凄凉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佳人行为的画面。
常待闺阁的佳人急切盼望丈夫返回家园,梳洗 打扮,登楼望望,总以为那出现在地平线上的 就是丈夫的归船,等到近头,方才知道误认了。 如此再三再四,仍站楼头凝神观望,这是何等 的深情啊!对一个在外漂泊之人来说又是多么 值得珍惜啊! (佳人望归图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旨
• 词人倾吐了萍踪飘泊的坎坷经历, 表现了因事业无成而生的内心矛盾 与苦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 代中下层士子典型的生活遭遇和思 想情绪。
1.体会词中意象的抒情作用及“从对 方着笔”的抒情方法;
2.感受词人登楼临远所抒发的羁旅思 归之情;
3.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掌握鉴 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八声甘州PPT讲课课件

八声甘州PPT讲课课件

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心登上高山下
不忍登高临远, 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
望故乡渺邈,归思 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
难收。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想佳
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 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 苦地长期在异乡停留?
人妆楼用望,误几 想那佳人,正在华丽的
回天际识归舟。争 知我、倚阑干处, 正恁凝愁。
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 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 心上人回家的船。怎么 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
等了五年,第二次开科又没考上。他便写 了一首《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 望。……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是一首 发牢骚的词,说我没考上有什么关系呢?只要 我有才,也一样会被社会承认,我是一个没有 穿官服的官。要那些浮名有什么用?还不如把 它换来喝酒唱歌。
……仕途上的失意并不妨碍他艺术上的创 造,可以说,正是这种失意造就了独特的词人 柳永,造就了独特的“俚俗词派”。
从词中“望故乡”“归思”“想佳人” 等词句可看出表达了“思归、思乡”的情 怀。
用了双写的手法,先写自己的思念,再 写远在家乡的佳人对自己的思念,然后又 写自己的思念,虚实结合,抒情浓烈而深 挚,绵绵不绝。
古诗从对面写举例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候,正这样的愁思深重。
1、自由朗读上片,说说它描绘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
2、有人说上片“一番洗清秋”中“洗”用得非 常好。你同不同意?为什么?
3、读下片,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
• 这首词上阕写景,以暮雨、霜风、江 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图 。 下阕抒情,表现了词人的思归怀远之 情及羁旅之苦。这样,柳永的《八声 甘州》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 颂千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先写雨景 再写雨后:眼下(“当楼”)
近景(“是处”)
远景(“东流”)
景中融进了词人的愁思,
增添了词人的愁思。
• 词的下片:写游子思归。
• 先写自己渴望回家团聚的心思 (“归思”),然后推想家乡 的佳人切盼自己的回归(“误 几回,天际识归舟”),最后 写对佳人的抚慰(“争知我”) 由现实—想象—现实,反映了 词人起伏翻腾的思绪。
鹤冲天(1022年)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 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 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 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 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 了浅斟低唱。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 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 里。柳永在京城又捱了三年,参加了下 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 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 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 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 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 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主旨
这是柳永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名作。 词人倾吐了萍踪飘泊的坎坷经历,表 现了因事业无成而生的内心矛盾与苦 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中下 层士子典型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情绪。
三、词的艺术特色
• 1、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 2、领字的多处运用 • 3、虚实相生
二、柳永的词
• 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 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一统天 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 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是 处 红 衰 翠 减
唯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归 思 难 收
望 故 乡 渺 邈
不 忍 登 高 临 远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
误 几 回 天 际 识 归 舟
想 佳 人 妆 楼
顒 望
争知我 倚阑干处 正恁凝愁
分析:
• 词的上片:描绘登高所见的秋景,用层层 铺叙的手法写出了秋天的旷远﹑阴冷﹑凄 寒和寂寥。
八声甘州
简介柳永
柳永 (约980--约1053年),原名三变, 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柳永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真宗天 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 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 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 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 志须酬。”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 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 著名的《鹤冲天》: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 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 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 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54岁 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 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 金葬之南门外。
题解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唐 坊大曲名,后用为词调。全词共 有八小段音乐组成,所以叫八 声,属慢词。
八声甘州
•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 江水,无语东流。
•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 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 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苒 苒 物 华 休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