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 PPT课件 图文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 PPT课件 图文

6、基因突变的特点:
(1)具普遍性
人的白化病、色盲、糖尿病;果 蝇的白眼、残翅;安康羊的短腿; 家鸽羽毛的灰红色;玉米的白化 苗;水稻的矮秆、糯性;棉花的 短果枝等)
(2)随机发生的 ----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
①迟→表现突变的部分少,如叶芽突变 →枝条各部分;花芽突变→仅花部分)
②体细胞突变(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 生殖细胞突变(可通过受精作用遗传给 后代)
2)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的DNA的
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C T T 变成了 C A T 。
GAA
GTA
2. 基因突变的实质
3、基因突变的概念:
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 基因结构的改变)
突变的结果
基因突变 是染色体上的 某一位点上基 因的改变。
基因突变使一个 基因变成它的等 位基因,并且通 常会引起一定的 表现型的变化.
镰刀型贫血症:一种异常血红蛋白病, 一旦缺氧,患者红细胞变成镰刀型, 血液的粘性增加,引起红细胞的堆积, 导致各器官血流的阻塞,而出现脾脏 肿大,四肢的骨骼、关节疼痛,血尿 和肾功能衰竭等症状,病重时,红细 胞受机械损伤而破裂产生溶血现象, 引起严重贫血而造成死亡。
β β
谷氨酸
α
β β
缬氨酸
α
α
9、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
(1)概念:指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 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 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例: 1、用辐射方法培育“黑农五号”大豆品种
2、用X射线、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培育高产青霉菌株
3、太空椒 (2)优点: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改良 生物性状。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 PPT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 PPT
反射弧结构只有保持完整才能完成反射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神经元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髓鞘
模式图
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
一定刺激
----++++---- ++++++++++++ ++++----++++ ------------ ----++++---- ++++----++++ ------------ ----++++---- ++++----++++ ++++++++++++ ++++----++++ ----++++----
性 卵巢 腺 睾丸 肾上腺
胰腺 胸腺
血糖平衡的调节
B细胞
胰岛素 作 用
升血糖
A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作用
降血糖
食物中 的糖类 消化,吸收 肝糖原 脂肪等 非糖物质
氧化分解
血糖
合成
CO2+H2O +能量
分解
0.8~1.2 g/L
肝糖原 肌糖原
脂肪、某些 氨基酸等
转化
转变
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正常情况下)
必修3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细胞内液 占2/3
体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液
内环境
细胞外液
占1/3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 淋 巴 血 浆 组织处的 毛细血管
3.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特性:
血浆:90%以上是水,是蛋白质, 10%是糖类,
无机盐类,代谢产物等
组织液、淋巴:成分与血浆相近,但组织
• 概念: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 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 特点: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一般不具破坏性; 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高中生物必修3 PPT课件(8份) 人教课标版

高中生物必修3 PPT课件(8份) 人教课标版
分布
皮肤 黏膜 内脏器官
温觉感受器:对温觉敏感 冷觉感受器:对冷觉敏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种类
2、人体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是 下丘脑
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 刺激
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 刺激
皮肤冷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皮肤温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下丘脑分 泌细胞 垂体 甲状腺
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 神经 传出神经
肾上腺素 甲状腺激 立毛肌收缩 骨骼肌战栗 素增加 产热量增加
人体体温相对恒定的机制
肝脏 物 (安静时) 质 骨骼肌 代 (运动时) 谢 皮 肤 产热 散热
辐射 直接 对流 散热 传导
蒸发散热 立毛肌控制
呼气、排尿 和排便等
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产热量和散热量动态平衡的结果
即产热量=散热量
人体产热和散热是受什么调节 和控制的呢?如何进行调节和控制?
体温调节的过程 1、人体的温度感受器
体温恒定
皮肤血管 收缩,血 流减少, 汗腺几乎 停止活动 散热量减少
皮肤血管 舒张,血 流增加
汗腺分 泌增加
散热量增加 体温恒定
• 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 疗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哪一种措施的不正 确的? •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 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 C、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 D、适当撤减衣被
1、刺激: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或降低)
2、感受器: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促进肾小管、集合 3、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管重吸收水 4、水盐平衡的调节模式:神经-体液调节
水盐的平衡的意义
思考:某同学上学时,为减少上厕所的次数 而很少喝水,你认为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 这种做法不好。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人教版 新课标) 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人教版 新课标) PPT课件
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C)
2.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 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 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 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 膜产生兴奋
3. 某一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 懂别人讲话;不能写字,但能看书看
(三)免疫调节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吞噬细胞
疫 系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T细胞 B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组成
第一 皮肤和黏膜

第二 道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 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类型
非特异性 免疫
第三 免疫器官和免 道 疫细胞
特异性 免疫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特点: 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能
自学提纲:
• 1.什么是植物的向光性?还有哪些植物的向性运动? • 2.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设计
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渗透压
特性: 酸碱度
温度
二.内环境的作用:
内环境



界 消化系统
细胞 环
O2
境 呼吸系统

CO2


质 皮肤、泌尿
系统尿素等
外体
内血环浆境 组 界内

淋巴 液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能量交换的媒介.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高中生物-全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全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变化的,但是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如果超出了一 定的范围,稳态将会受到影响。
例2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
趋势、引起 pH 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分别是(
)
B.降低、乳酸、
A.降低、CO2、Na2CO3 NaHCO3
解析: 缺氧状态下的长时间运动,会导致骨骼肌无 C.升高、 CO2、H2CO3 D.升高、乳酸、
3.在维持血浆pH过程中,主要有哪些系统参与? 提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
4.人在剧烈运动后会感到肌肉酸痛,但休息一段时
间后,酸痛感会消失,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提示: 人在剧烈运动后会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痛, 乳酸与NaHCO3反应转化为乳酸钠和CO2等物质排出 体外。
要 点
探 究
探究一
(2) 缓冲物质: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 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如 H2CO3/NaHCO3 、 NaH2PO4/Na2HPO4等。 (3) 缓冲物质的调节: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
栏 目 链 接
作用,可使血浆pH维持在7.35~7.45,变化
很小,从而维持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渗透压与组织水肿:
氧呼吸加剧,使细胞内乳酸大量积累,从而导致血 NaHCO3
液 的 pH 降 低 , 此 时 血 液 中 缓 冲 物 质 的 碱 性 成 分 (NaHCO3等)发挥缓冲作用,维持pH的稳定。 答案:B
►跟踪训练 2.(多选)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下列选项能 使 ( ) ② 中 液 体 增 加 的 是
含氮较多的食物,会通过自身调节将产生的含氮
废物排出体外,不会出现组织液增多的现象。 答案:ABC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

要点二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能量流动是生 态系统的基础,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 的核心,信息传递则调节着生态系统 中的各种生物活动。
要点三
环境保护的意义与实 践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环境问题 日益严重。保护环境对于维护生态平 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减少污染 、节约资源、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环 境监管等。
过程,是生物性状表现的关键环节。
03
DNA复制与表达的调控
DNA复制和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
,这些调控机制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基因突变与进化
基因突变类型
基因突变包括点突变、插入和缺失突变等类型,这些突变可以导致 基因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基因突变与进化
总结词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 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调节机 制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
自身调节等。
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通过反射弧对内环境 进行快速调节,如血压、呼吸 等。
体液调节
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血液运输 ,对内环境进行缓慢而持久的 调节,如血糖、钙离子等。
自身调节
组织、器官和细胞自身对内环 境进行微调,以适应生理需求
种群与群落的关系
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不同种群间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群落。群落中的物种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 约,形成了复杂的生态关系。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要点一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 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 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 质循环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生态系 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 者和非生物环境等。

高三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238P)共240页

高三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238P)共240页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高三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238P)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

高中生物必修三ppt课件ppt

高中生物必修三ppt课件ppt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核的结构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和染色质组成, 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中储存着遗传物质DNA,控制 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细胞生命活 动的控制中心。
03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
物质代谢的概念
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通过一系列 化学反应,将摄入的物质转化为 自身组成成分或释放能量的过程
学习意义
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与环 境之间的关系,培养环境 保护意识,为后续学习奠 定基础。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生物种群、群落、生 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 际问题,具备初步的实验 设计和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和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物质代谢的型
根据反应过程中是否需要氧气的参 与,物质代谢可以分为有氧代谢和 无氧代谢。
物质代谢的过程
物质代谢的过程包括消化、吸收、 运输、合成、分解等阶段,其中合 成与分解是物质代谢的核心环节。
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的概念
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在生命活动 中,通过化学反应将能量从一种 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三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绪论 •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 •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 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 • 实验与实践
01 绪论
课程简介
01
02
03
生物学
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 、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
高中生物必修三
高中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主要涉及生物种 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宏 观层面的内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套课件(必修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套课件(必修三)

D.10 层
[解析]至少要穿过肺泡壁(1 层细胞两层生物膜)、毛细血管
壁(1 层细胞两层生物膜)和红细胞膜。共 5 层生物膜,即10 层
磷脂分子。
[答案]D
【拓展过程】
本节内容:内环境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
↓ 课题延伸:细胞外液中无机盐的浓度对于维持细胞形态的 影响。 ↓ 实例应用:血浆中无机盐浓度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3)血浆渗透压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酸碱度:主要由 HCO3 、HPO2 4 、有机酸和蛋白质构成
- -
维持酸碱平衡的体系。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以维持 体液的酸碱平衡。 3.温度: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左右;人体内大
多数酶的最适温度也是 37 ℃左右。 (2)不同人的体温比较: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特点 ①相对稳定性: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②血浆渗透压相当于生理盐水(0.9%的 NaCl 溶液)的渗透压。
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相等,才能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 1.细胞直接与____________
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
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2.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系统 3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各个器官、_____ 的参与。
内环境成分的判断 (1)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浆、组织液、淋巴内的一切物质。 (2)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①与外界环境相通的管腔和管道内的液体,如消化道、尿 液等。 ②只能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膜上的成分,如血红蛋白、载
体等。
【例 1】 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 境分别是( )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件
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激素等化学物质来调节动物和人体的 生命活动,如甲状腺激素对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免疫调节的主要内容
免疫调节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和维持自身健康的重要机 制,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包括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的概念和种类
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高效的有机分子,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 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
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 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对于 生物的繁殖、觅食和避难等行为具 有重要意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面对外界干扰时能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
生态系统稳定性分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种类型。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保持其原状 的能力,而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
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是非专一性、高效性和微量性,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植物激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如生长素与赤霉素的拮抗作用、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的协同 作用等,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04 生态学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定义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 的统一整体。
遗传的基本规律
总结词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 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即分离定
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分离定律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 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 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两 个子细胞中。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人教版 新课标)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人教版 新课标)

C
2.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 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 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 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 膜产生兴奋
3. 某一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 懂别人讲话;不能写字,但能看书看 报。受伤的中枢应是下列哪项( A ) A. 运动语言中枢 B.听觉语言中枢 C.视觉语言中枢 D.感觉语言中枢.
传播途径:
1)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 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老徐的生物工作室
实验材料——胚芽鞘
胚芽鞘:植物胚芽外的锥形
套状物,是植物的第 一片叶子,可保护胚 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 长锥。
胚芽:植物胚的组成部分 之一。它突破种子的 皮后发育成叶和茎。
@老徐的生物工作室
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渗透压
特性: 酸碱度
温度
二.内环境的作用:
内环境
外 界 消化系统 O2 环 细胞 境 呼吸系统 中 CO2 的 物 质 皮肤、泌尿 系统尿素等 食 物
内环境 组
淋巴 织 液
血浆
体 外 内 界 细 胞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能量交换的媒介.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 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环境的相对稳 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老徐的生物工作室
练一练:
a
b C D
b
a
C
胚芽鞘D将

生长 ;
这是因为 生长素不能从植物的形态学下端 运输到上端,琼脂C中没有获得生 长素。

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

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

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 ④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

老徐的生物工作室
.
6
• 实验设计: 4.单侧光照射,植物会表现出向光 性.已知该特性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有关,请 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两组实验方案证 明尖端存在着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 要求:用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展示〔只画 出实验开始时的状态.
D
• 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 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 C.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 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老徐的生物工作室
• 对照试验: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某位同学 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 <1>方法步骤
装置 1
3
• <3>部分1实验结果2的分析与推论:
• ①根据
号和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
说明玉米1幼苗产生4向光性是由单侧光引起的.
• ②根据
号与
号装置之间生长实素验分记布不录均的造对成尖照端分的析弯曲,可生以长
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系.
• ③根据
号与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
• 实验材料:玉米胚芽若干、光源、琼脂块、 云母片、刀片等.
方案一:
方案二:
老徐的生物工作室
老徐的生物工作室
思考
一段时间以后,如何生长?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老徐的生物工作室
资料1 促

芽B
生 长
A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