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空间滤波
遥感图像增强处理

第八章(4) 遥感图像增强处理一、彩色增强处理彩色合成变换:加色法密度分割:单波段的彩色:密度分割IHS 变换(一)彩色合成多波段彩色合成:利用计算机将同一地区三个波段的影像,分别赋予红、绿、蓝三原色,进行单基色变换(色阶),然后使各影像准确套合叠置显示,依照彩色合成原理,构成彩色合成影像。
分类:假彩色合成、真彩色合成真彩色合成:当三幅影像的工作波段分别为红、绿、蓝时,同时分别对应赋予红色、绿色、蓝色,合成后的影像十分接近自然界的色彩,称为真彩色合成。
假彩色合成:(重点看)各工作波段被赋予的颜色,与波段所代表的真实颜色不同,合成色不是地物真实的颜色,因此这种合成叫做假彩色合成标准假彩色合成:1、近红外波段赋予红色、红光波段赋予绿色,绿光波段赋予蓝色。
2、针对TM 影像的7个波段:第2波段是绿色波段、第3波段是红色波段、第4波段是近红外波段当4、3、2波段分别赋予红、绿、蓝色时,这一合成方案称为标准假彩色合成(二)假彩色密度分割单波段的假彩色密度分割:将单波段影像的像元值从小到大按照某种标准划分等级,每一级别赋予一种颜色,最终影像表现为彩色,这些色彩是人为加上的,与地物的天然色彩不一定相同,称为假彩色密度分割。
等密度分割:对像元数值从小到大划分为n 级,各级内含有的像元数大致相等时,称为等密度分割。
(三)IHS 变换HSI 代表色调、饱和度和明度(hue ,saturation,intensity )。
色彩模式可以用近似的颜色立体来定量化。
定义:IHS 变换是RGB 颜色系统与HIS 颜色系统之间的变换。
具体方法 :令IRIGIB ,下标max 为R ,G ,B 中最大值,下标min 为R ,G ,B 中最小值, IRIGIB 和S均为0-1的实数,H为0-360的实数。
则有明度: 2/)(min max I I I +=饱和度:5.0≤I )/()(min max min max S S S S S +-=5.0>I )11/()(min max min max S S S S S -+--=色调:min max H H H -=∆如果max H H R =,则]/)[(60H H H H B G ∆-=,位于黄和品红之间如果max H H G =,则]/)(2[60H H H H R B ∆-+=,位于青和黄之间如果max H H B =,则 ]/)(4[60H H H H G R ∆-+=,位于品红和蓝之间二 、光谱增强处理(一)反差增强线性变换,非线性变换,直方图增强⏹ 通过修改各种像元值来改善影像对比度,从而改变影像质量的处理方法。
8 空间滤波

例1 设物函数中含有从低频到高频的各种结构信息, 物被直径为d=2cm的圆孔所限制,将它放在直径D=
4 cm、焦距f=50 cm的透镜的前焦面上。今用波长l
=600 n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该物并测量透镜后焦面上 的光强分布。问:
(1)物函数中什么频率范围内的频谱可以通过测量得 到准确值? (2)什么频率范围内的信息被完全阻止?
t ( x1 ) t 0 t1 cos( 2x 0 x1 )
(1)在频谱面的中央设置一小圆屏挡住光栅的零级谱,求像 的强度分布及可见度; (2)移动小圆屏,挡住光栅的+1级谱,像面的强度分布和可 见度又如何?
例2 在相干照明4f系统中, 在物平面上有两个图像,它们的中 心在X轴上,距离坐标原点分别为a和-a ,今在频谱面上放置一 正弦光栅,其振幅透过率为
2、傅立叶透镜的信息容量——空间带宽积
信息容量N=频 带 宽 度´ 空 间 宽 度
空间带宽积
截止频率
x D D1 2lf
频带宽度
x 2x D D1 lf
衍射发散角
中的线状构造越密集,则在P2沿r方向空间频 谱分布延伸越远;反之亦然
频谱分析器,又称为衍射图像采样器
由在半圆中不同直径的32个环状 PN结硅光二极管元件和另半圆 呈辐射状分布的32个楔形PN结 硅光二极管元件组成,据此可测 出整个频谱面上各处的光强分布
楔-环探测器 针尖缺陷检查、掩模线宽测量、织物疵病以及纸张印刷质量的 检查等。
一、二元振幅滤波器 (1)低通滤波器 带针孔的不透明模板
低通滤波器结构 只允许位于频谱面中心及其附近的低频分量通过,可以用来滤 掉高频噪声
(2)高通滤波器 带不透明小圆屏的透明模片
阻挡低频分量而允许高频通过,以增强像的 边缘,提高对模糊图像的识别能力或实现衬 度反转,但由于能量损失较大,所以得到的 结果一般较暗。 高通滤波器结构
8.1 空间滤波的基本原理

1.基本光路
光
物平面
光
频谱面
像平面
阿 贝 波 特 实 验
2.基本原理
物函数为 g (x, y) 频谱面的光振动分布为
e G( ,) g( x, y) 2i(xy) dxdy
, 为频谱面坐标,称为空间频率.
应用:采用低通滤波器,可以滤掉高频噪声,去掉图 片上的污迹,图4-4-4显示了这一过程。
(a)
(b)
(c)
图4-4-4 应用低通滤波器消除图片污迹 (a)原物 (b)低通滤波器 (c)处理后的像
当然,这种滤波器的缺点是将物的高频成分也滤掉, 使得像与无噪声的物并不完全相同,像的分辨率有 所降低。
利用低通和高通滤波器对任意具有非周期结构的 输入图像分别进行了低通和高通滤波处理,输出结果 如图所示。
从噪声中提取信号、图象复原、特征提取(特征识别)等。
历史背景
1873年,德国科学家阿贝(Abbe)创建了二次 衍射成像理论(显微镜成像理论);
1935年,物理学家泽尼克发明了相衬显微镜;
1963年,范德拉格特(A. Vander Lugt)提出 了复数空间滤波的概念,使光学信息处理进入了 一个广泛应用的新阶段;
(a)
(b)
(c)
图4-4-7 普通非周期结构图像的滤波处理结果. (a) 输入图像;(b) 低通输出;(c) 高通输出.Fra bibliotek学习要点
1.什么是光学信息处理?光学信息处理的分类; 2.空间滤波的基本原理:“分频”和“合成”的概
念; 3.阿贝滤波实验(实验光路、实验现象)。
第八章 光学信息处理
信息光学习题答案及解析

信息光学习题答案第一章 线性系统分析1.1 简要说明以下系统是否有线性和平移不变性. (1)()();x f dxdx g =(2)()();⎰=dx x f x g (3)()();x f x g = (4)()()()[];2⎰∞∞--=αααd x h f x g(5)()()απξααd j f ⎰∞∞--2exp解:(1)线性、平移不变; (2)线性、平移不变; (3)非线性、平移不变; (4)线性、平移不变; (5)线性、非平移不变。
1.2 证明)()ex p()(2x comb x j x comb x comb +=⎪⎭⎫ ⎝⎛π证明:左边=∑∑∑∞-∞=∞-∞=∞-∞=-=⎥⎦⎤⎢⎣⎡-=⎪⎭⎫ ⎝⎛-=⎪⎭⎫ ⎝⎛n n n n x n x n x x comb )2(2)2(2122δδδ∑∑∑∑∑∑∞-∞=∞-∞=∞-∞=∞-∞=∞-∞=∞-∞=--+-=-+-=-+-=+=n nn n n n n n x n x n x jn n x n x x j n x x j x comb x comb )()1()()()exp()()()exp()()exp()()(δδδπδδπδπ右边当n 为奇数时,右边=0,当n 为偶数时,右边=∑∞-∞=-n n x )2(2δ所以当n 为偶数时,左右两边相等。
1.3 证明)()(sin x comb x =ππδ 证明:根据复合函数形式的δ函数公式0)(,)()()]([1≠''-=∑=i ni i i x h x h x x x h δδ式中i x 是h(x)=0的根,)(i x h '表示)(x h 在i x x =处的导数。
于是)()()(sin x comb n x x n =-=∑∞-∞=πδπππδ1.4 计算图题1.1所示的两函数的一维卷积。
解:设卷积为g(x)。
当-1≤x ≤0时,如图题1.1(a)所示, ⎰+-+=-+-=xx x d x x g 103612131)1)(1()(ααα图题1.1当0 < x ≤1时,如图题1.1(b)所示, ⎰+-=-+-=13612131)1)(1()(xx x d x x g ααα 即 ⎪⎪⎪⎩⎪⎪⎪⎨⎧≤<+-≤≤--+=其它,010,61213101,612131)(33x x x x x x x g 1.5 计算下列一维卷积。
信息光学习题答案及解析

信息光学习题答案第一章 线性系统分析1.1 简要说明以下系统是否有线性和平移不变性. (1)()();x f dxdx g =(2)()();⎰=dx x f x g (3)()();x f x g = (4)()()()[];2⎰∞∞--=αααd x h f x g(5)()()απξααd j f ⎰∞∞--2exp解:(1)线性、平移不变; (2)线性、平移不变; (3)非线性、平移不变; (4)线性、平移不变; (5)线性、非平移不变。
1.2 证明)()ex p()(2x comb x j x comb x comb +=⎪⎭⎫ ⎝⎛π证明:左边=∑∑∑∞-∞=∞-∞=∞-∞=-=⎥⎦⎤⎢⎣⎡-=⎪⎭⎫ ⎝⎛-=⎪⎭⎫ ⎝⎛n n n n x n x n x x comb )2(2)2(2122δδδ∑∑∑∑∑∑∞-∞=∞-∞=∞-∞=∞-∞=∞-∞=∞-∞=--+-=-+-=-+-=+=n nn n n n n n x n x n x jn n x n x x j n x x j x comb x comb )()1()()()exp()()()exp()()exp()()(δδδπδδπδπ右边当n 为奇数时,右边=0,当n 为偶数时,右边=∑∞-∞=-n n x )2(2δ所以当n 为偶数时,左右两边相等。
1.3 证明)()(sin x comb x =ππδ 证明:根据复合函数形式的δ函数公式0)(,)()()]([1≠''-=∑=i ni i i x h x h x x x h δδ式中i x 是h(x)=0的根,)(i x h '表示)(x h 在i x x =处的导数。
于是)()()(sin x comb n x x n =-=∑∞-∞=πδπππδ1.4 计算图题1.1所示的两函数的一维卷积。
解:设卷积为g(x)。
当-1≤x ≤0时,如图题1.1(a)所示, ⎰+-+=-+-=xx x d x x g 103612131)1)(1()(ααα图题1.1当0 < x ≤1时,如图题1.1(b)所示, ⎰+-=-+-=13612131)1)(1()(xx x d x x g ααα 即 ⎪⎪⎪⎩⎪⎪⎪⎨⎧≤<+-≤≤--+=其它,010,61213101,612131)(33x x x x x x x g 1.5 计算下列一维卷积。
空间频率与空间滤波

空间频谱与空间滤波一, 实验背景:阿贝成像原理认为:透镜成像过程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通过物体衍射的光在系统的频谱面上形成空间频谱,这是衍射引起的“分频”作用;第二步是代表不同空间频率的各光束在像平面上相互叠加而形成物体的像,这是干涉引起的“合成”作用。
这两步从本质上对应着两次傅里叶变换。
如果这两次傅里叶变换完全理想,则像和物应完全一样。
如果在频谱面上设置各种空间滤波器,当去频谱中某一频率的成分,则将明显地影响图像,此即为空间滤波。
二, 实验目的:1, 掌握光具座上光学调整技术;2, 掌握空间滤波的基本原理,理解成像过程中“分频” 与“合成”作用。
3, 掌握方向滤波,高通滤波,低通滤波等滤波技术,观察各种滤波器产生的滤波效果,加深对光学信息处理实质的认识。
三, 实验原理:1, 傅立叶变换近代光学中,对光的传播和成像过程用傅立叶变换来表达,形成了傅立叶光学,可以处理一些无法用经典光学理论解决的问题。
傅立叶变换时处理振荡和波这类问题的有力工具。
对振动和波的傅立叶分析一般在时域和频域中进行,而对光的传播与成像分析是在空间和倒数空间中进行的。
不考虑时域,单色平面光波的表达式如下:0()[()]f r Aexp i k r ϕ=⋅+ (1)直角坐标系中,k 的方向余弦为(cos ,cos ,cos )αβγ,r 为(x ,y ,z )2(cos cos ,cos )k r x y z παβγλ⋅=+ (2) 波矢量的物理意义可以理解为平面波的空间频率,在x ,y ,z 方向上三个分量分别为222cos , cos , cos x y z f f f πππαβγλλλ=== (3)在傅立叶光学中,将物光作为一个输入函数(物函数),研究其经过具有傅立叶变换作用的光学元件后在接收面上得到的输出函数(像函数)。
以物是平面图像为例,物函数g (x ,y )可以表示成一系列不同空间频率的单色平面波的线性叠加,即(,)(,)exp[2()]x y x y x y g x y G f f i xf yf df df π∞-∞=+⎰⎰ (4)其中(,)x y G f f 被称为物函数的空间频谱函数。
数字图像处理——空间滤波

(1)理想低通滤波
• 低通滤波滤除噪声信号的同时也会使图像中的边缘平滑。 • 低通函数在频域中的分布(二维与三维视图)如下:
(1)理想低通滤波
图像更平滑 对比度降低
在频率域进行空间滤波
原始的图像及其频域分布
149 128 103 103 138 144 106 105 159 120 150 75 120 73 159 163 135 160 144 134 188 155 158 107 72 98 97 104 114 117 168 153 148 134 101 80 44 27 37 38
二维数字图像
• 高通滤波消除低频噪声同时也会使图像中的边缘明显。 • 高通函数在频域中的分布(二维与三维视图)如下:
(3)理想高通滤波
经过高通滤 波之后,图 像的边缘部 分被提取出 来
在频率域进行空间滤波
原始的图像及其频域分布
高通滤波后图像及其频域分布
(4)高斯高通滤波
• 图像中的细节大多是高频,高斯高通滤波滤会使图像的细节更 加明显,对比度更高。
https:///u013921430/article/details/84532068
(5)双边滤波
经双边滤波后图像整体的对比度变化不大,只有相邻像素值差异 明显的点被滤除了(可以类比美图的“磨皮”操作)。
原始的图像及其频域分布
双边滤波后图像及其频域分布
学好信号与系统 低通高通路路通
在频率域进行空间滤波原始的图像及其频域分布高通滤波后图像及其频域分布经过高通滤波之后图像的边缘部分被提取出图像中的细节大多是高频高斯高通滤波滤会使图像的细节更加明显对比度更高
空间滤波名词解释

空间滤波名词解释
空间滤波是指在图像处理中,通过改变像素周围的邻域像素值来改善图像质量或提取图像特征的一种处理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对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周围邻域的像素值进行加权平均或非线性操作,从而改变该像素点的像素值,进而达到图像增强、去噪、边缘检测等目的。
常见的空间滤波方法包括线性滤波和非线性滤波。
线性滤波是指根据像素周围邻域的加权平均运算来得到滤波后的像素值,常用的方法包括均值滤波、高斯滤波、中值滤波等。
非线性滤波则通过非线性运算来改变像素值,如边缘保留滤波、形态学滤波等。
空间滤波在图像处理中应用广泛,能够改善图像的质量、增强图像的细节信息、去除图像中的噪声等,有助于提高图像的视觉感受性和实际应用效果。
简述空间滤波在光信息处理中的实际应用

简述空间滤波在光信息处理中的实际应用空间滤波是光信息处理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处理方法。
它采用一定的滤波器对图像的空间域或频域进行处理,从而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和干扰,提高图像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空间滤波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它的应用。
1. 去除图像噪声在光学成像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图像中出现噪声,从而影响图像的质量。
空间滤波可以对图像进行均值滤波、中值滤波等操作,从而可以消除图像中的噪声,提高图像的质量。
这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特别重要,因为医生需要清晰地看到患者身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以确保正确的诊断。
2. 图像融合光信息处理中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图像融合。
这种方法通过将多张图像混合在一起,制作一张具有完整信息的图像。
利用空间滤波技术,可以消除不同图像之间的噪声和异常值,从而更好地合并图像。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卫星遥感和气象学领域。
3. 像素恢复和图像增强空间滤波在像素恢复和图像增强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这些应用中,滤波器能够增强图像中不同元素的对比度,并恢复部分被损坏的像素,从而提高图像的质量。
例如,在航空、医学、工业和安全监控中,空间滤波可以用于图像增强,帮助操作员识别重要的信息。
4. 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光信息处理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可以将图像中的不同区域分离开来。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图像分析、遥感和涉及图像分类的应用。
空间滤波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图像分割,帮助区分不同区域之间的边界和轮廓,使图像在分类和识别上更加精确。
综上所述,空间滤波在光信息处理中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消除噪声和干扰,提高图像质量,还可以进行图像融合、像素恢复和图像增强,以及图像分割。
通过这些应用,空间滤波技术在医学、工业、军事、航空、气象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傅立叶光学(信息光学)_课件

0 x<0
step(x)
1
0
step(x-x0),间断点移到x0处
x
二、符号函数:描述某孔径一半宽有 的位相差
1 x>0 Sgn(x)= 0 x=0
-1 x<0
Sgn(x)=2step(x)-1
sgn(x)
1
x
0
1
三、矩形函数(门函数):表示狭缝、矩孔的透过
傅立叶光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线性系统与Fourier分析 第三章 光波的标量衍射理论 第四章 透镜的Fourier变换性质 第五章 光学成像系统的频率响应 第七章 光学全息 第八章 空间滤波与光学信息处理
第一章 绪论
一、“信息光学”的含义 信息光学=数学工具(级数、积分)+经典光学 (光波的传播、干涉、衍射、成像、光学信息的记 录与再现、光学信号的处理)
2、光学中的线性叠加原理uv uuv uuv 波的迭加原理:矢量:E E1( p) E2( p) L
n
相干光场:复振幅:U(p)=Ui ( p) i 1
n
非相干光场:光强:I ( p) Ii ( p) i 1
3、利用系统的特性来求输入/输出关系 “三步法则”: 第一步:将复杂输入分解为简单输入函数之和 第二步:分别求出简单函数的输出 第三步:将简单函数输出加起来
2.1 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系统:同类事物按一定关系所组
成的整体
特征(性):不管内部结构,只是全体与外 部的关系,是整体行为,综 合行为
二、物理系统:由一个或多个物理装
置所组成的系统
1、概念:考虑与外形的信息交换 2、内容:输入/输出关系 3、特点:系统的外特性 4、作用:对输入信号变换作用——运算作用
阿贝成像原理和空间滤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二)实验名称:阿贝成像原理和空间滤波
图2 透镜的低通滤波作用
特別当物的结构非常精细(例如很密的光栅),或物镜的孔径非常小时,有可能只有
则在像平面上只有光斑而完全不能形成图像。
根据上面讨论,我们可以看到显微镜中的物镜的孔径实际上起了高频滤波(即低通滤波)的作用。
这也启示我们,如果在谱平面上人为地插上一些滤波器以提取某些频段的光信息,从而使图像发生相应的变化,
图3空间滤波
图4 图像处理系统
2.4θ调制
将一幅透明画拆分成三部分:房子、草地、天空,将这三部分分别刻在三片不同取向的光栅上,将光栅叠在一起作为物,此物叫调制片,用白光照明调制片,光束发生衍射,衍射光束经透镜后在其焦平面成像形成衍射谱(彩色光斑),如在谱平面上放置频谱滤波器(即能让一部分光通过的挡板),在房子谱方向只让红色光谱通过,在草地谱方向只让绿色通过,在天空谱方向只让蓝色谱通过,在像平面上将看到图像被“着上”不同颜色
图4 实验现象图
图5 物镜孔径大小影响示意图。
空间滤波实验-图文

空间滤波实验-图文0引言《光信息技术》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光学信息处理技术是近2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领域,在现代光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光学信息处理可完成对二维图像的识别、增强、恢复、传输、变换、频谱分析等。
从物理光学的角度,光学信息处理是基于傅里叶变换和光学频谱分析的综合技术,通过在空域对图像的调制或在频域对傅里叶频谱的调制,借助空间滤波的技术对光学信息(图像)进行处理。
即通过有意识地改变像的频谱,使像实现所希望的变化。
在阿贝成像理论的教学中,单纯依靠数学推演来讲解,效果不好,特别是空间频率、空间滤波等概念的形成有一定的困难。
虽然可以通过空间滤波实验来加强教学效果,但由于受仪器、场地等方面的限制,实验现象不太理想。
为此,我们在原有的实验基础上设计出空间滤波实验与计算机模拟实验相结合,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设计原理及思想1)设计原理光学信息处理的理论基础是阿贝(Abbe)二次衍射成像理论和著名的阿贝-波特(Abbe-Porter)实验。
根据阿贝成像原理,相干光学成像过程可分为两步:第一步称为分频过程,即从物平面到光源的共轭像平面或称频谱面,由输入的物作为衍射屏对照射光波产生夫琅和费衍射;第二步称为合频或频谱综合过程,即从频谱面到输入物的共轭像平面,被分解的频谱成分经进一步的衍射后再次叠加形成输入物的共轭像。
按照傅里叶变换理论,两步成像过程实际上是光学系统对携带输入物信息的二维光场的复振幅分布进行的两次傅里叶变换过程。
典型的光学信息处理系统为如图1所示的4f傅里叶变换系统:输入平面P1(即物平面)位于透镜L1的前焦平面,输出平面P3(即像平面)位于透镜L2的后焦平面。
透镜L1和L2分别起分频(傅里叶变换)和合频(逆傅里叶变换)作用。
P2为频谱面,在频谱面上作的光学处理就是空间滤波。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各种滤波器对衍射斑进行取舍,达到改造图像的目的。
空间滤波实验及报告

實驗七空間濾波一、實驗目的:瞭解空間濾波的原理與效果。
二、實驗內容:(一)了解光學系統的成像原理。
(二)觀看濾波的方法與功效。
三、實驗裝置:(一)光具座組(六)影像放大用鏡頭(二)雷射(七)濾波器(三)主成像透鏡(八)放大鏡(四)凸透鏡(九)細目鋼網(五)阻隔片及轉檯圖7-1 空間濾波實驗系統示意圖四、實驗步驟:(一)實驗器材的安裝1.將雷射及其安裝架置於光具座上,調整光是與光具座平行,在幕上標示光束的位置。
2.安放第一個主透鏡,使光束透過鏡心後,光束中心點仍落在標示點上。
3.利用上述方法依次放入第二個主透鏡,影像放大鏡及凸透鏡。
4.在空間濾波器上裝好顯微物鏡,仔細調整雷射架上旋鈕,使光束中心點仍落在標示點上。
(二)空間濾波器的調整1.顯微物鏡後退原離微孔架,裝上微孔並在凸透鏡上覆蓋一層白紙。
2.調整微孔位置,使雷射光通過微孔落在白紙上。
3.緩慢的前移顯微物鏡,同時精確的修正微孔位置,使雷射光在白紙上的像保持同心環紋。
4.繼續上述調整,直到所有同心環紋消失,紙上只剩下非常純淨的第零級亮點為止。
(三)觀察各阻隔板的濾波效果1.平面鏡插入在凸透鏡與第一個主透鏡之間,前後調整凸透鏡的位置,使反射光聚焦於微孔面上,則通過凸透鏡的雷射光為平行光。
2.鋼網緊靠凸透鏡放置,第一個主透鏡移到與其相距24cm處(主透鏡的焦距),第二個主透鏡移到與第一個主透鏡相距48cm處。
3.平面鏡插入在第二個主透鏡之後,精確的修正第二個主透鏡位置,使反射光聚焦於微孔面上,則通過第二個主透鏡的雷射光為平行光。
4.影像放大用鏡頭安放在第二個主透鏡後24cm處,仔細調整其位置,使幕上清晰呈現鋼網的放大像(利用放大鏡看幕上的像)。
5.阻隔片及轉檯安放在兩個主透鏡中間,鋼網的繞射花紋在阻隔片上,分別更換6種不同的阻隔片,以去除部份鋼網的繞射花紋,觀察並記錄各阻隔片所對應的圖像。
(利用放大鏡仔細分辨幕上的像)6.比對原網格及其經過空間濾波修正後,兩個圖像之間的差異,並解釋產生差異的原因。
傅立叶光学-空间滤波

A(u,v) = 常数; (u,v) 随(u,v)变化。可采用镀 膜、光刻、三束直写等方法制作。复杂的相 位滤波器难以制作。
Zernike相衬显微镜
4. 复滤波器
(u,v) 常数,A(u,v) 常数,均随(u,v)变化, 同时对振幅相位进行调制。可用光学全息或 计算全息等方法制作。复杂的相位滤波器难 以制作。
x3
(2)
T´(u)= t0(u)+ (t1/2) (u+0)]
t0
t1/2
u
-0
0
t(x3)= t0 + (t1/2) exp(-j2π0x3)
1/0
t0
j +t1/2
x3
-t1
-t1/2
1/0
|t(x3)|2=t12cos2(2π0x3)
1/(20)
t12
x3
V=1
|t(x3)|2=t02+t12/4+t0t1cos(2π0x3)
镀膜,计算全息,振幅与相位模片叠合,液晶器件。
j2 u
|2 u|
(n-1)h=/2
= u
O
× u
jO u
O
-j
振幅模片
相位模片
8.3 空间滤波应用举例 P218-220,
8.3.1 泽尼克相衬显微镜(Zernike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
相位物体:振幅透过率均匀或近乎均匀,只是由于厚度、折
直流成分<1/2,
像面振幅分布: 周期仍为d, 矩形,有负值。
像面强度分布: 不是均匀分布, 不反转, 衬比度下降。
…
L
…
L
t'(x3)
第八章 空间滤波

a/d
g(x3)
x1
(2)狭缝允许零级和正、负一级频谱通过
透射频谱:
输出平面场分布:
a
Hale Waihona Puke t(x3)dx1 T(x2/λf)
x1
T(x2/λf)H(x2/ λf)
x1
g(x3)
d
x1
(3)滤波面放置双缝,只允许正、负二级谱通过 透射频谱
输出平面上的场分布
(8.1.8)
a
t(x3)
d
x1 T(x2/λf)
8.4 傅立叶变换透镜
傅里叶变换透镜(简称傅里叶透镜):在光学图像 处理系统中,用于频谱分析的透镜 它是光学信息处理系统中最常用的基本部件. 8.4.1 傅立叶透镜的截止频率、空间带宽积和视场 8.4.2 傅立叶透镜对校正像差的要求 8.4.3傅立叶透镜的结构
8.4.1 傅立叶透镜的截止频率、空间带宽积和视场 1.截止频率
在后焦面上没有该频率成分,测得的频谱强度为零.当传播 方向倾角超过v时,该平面波分量正是这种情况.
在小角度情况下,有 空间频率:
8.4.3 8.4.4
结论:
ξ≤(D-D1)/2λf时,透镜后焦面上可以得到相应的空间 频率成分的物体准确的傅立叶谱;
(D-D1)/2λf ≤ ξ≤(D+D1)/2λf时,透镜后焦面上得到 的并非准确的傅里叶谱,各空间频率成分受到透镜孔 径程度不同的阻挡;
ξ≥(D+D1)/2λf时,透镜后焦面上完全得不到物的傅立 叶谱中的这些高频成分,这是渐晕效应对物的频谱传 播的影响.
从公式可以看出,当傅里叶透镜的孔径增大时,可以 减小这—效应的影响.
2.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空间带宽积
信息容量可由系统的频带宽度与单频线宽之比来
空间频谱与空间滤波

空间频谱与空间滤波背景:从物理课上可知,透镜成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进行两次傅里叶变换,光学信息处理从根本上讲,就是用各种不同的滤波器在频谱面上进行空间滤波,去除不需要的信息,强化所需要的信息,或检出某一信号.空间滤波是信息光学中最基本、最典型的基础实验,通过实验有助于加强傅里叶光学中一些基础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如空间频率、空间频谱、空间滤波等,本实验主要验证阿贝尔成像原理,进一步理解光学信息处理得实质。
实验原理:设二维函数个其空间频谱为的傅里叶变换,即利用上式傅里叶变换性质,用光学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获得二维图像的空间频谱。
在傅里叶透镜的前焦面上放置一透镜率为的图像,并以相干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图像,在透镜后焦面上可以得到光复振幅将是的傅里叶变换,即空间频谱为。
其中为光波波长,为透镜焦距,、为后焦面上任一点的位置,显然,点()对应的空间频率为在后焦面上放置毛玻璃屏,可以观察到输入头像的频谱,同样,得到频谱图像在经过透镜的一次傅里叶变换后,得到输入图像所成的像。
阿贝尔成像原理认为:透镜成像过程中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通过物体衍射光在系统的频谱面上形成空间频谱,这就是衍射引起的“分频”作用;第二步代表不同的空间频率的各光束在像平面上相互叠加而形成物体的像。
如果这两次傅里叶变换完全理想,则像与为物应完全一样。
如果在频谱面上设置各种空间滤波器,挡去频谱中某一频率的成分,则将明显地影响图像,此即空间滤波。
下面将介绍两种傅里叶变换光路:(1)4f系统该光路频谱面试平面,空间频率为,物象比列关系:该光路适合理论分析,频谱不可调,缺乏灵活性,增加了设计滤波器的难度。
(2)单透镜系统该光路频谱面向中心弯曲,空间频率为。
式中,物象对比关系为。
光路特点是物象比例均可调节,对滤波器的设计相对容易一些;由于照明光束是一束发散光束,在某些要求平行光通过物面的情况下本光路不适合,物面高频部分可能会被截去。
实验仪器:He-Ne激光器、扩束镜C、准直镜L0了、网格输入物、傅里叶透镜L1和L2、孔屏、白屏、干板架、各种滤波器等一些光学器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3 空间滤波的傅里叶分析
aL m m sin c a f x sin c Lf x d m d d
aL 1 a sin c Lf x sin c sin c L f x d d d 1 a sin c sin c L f x } d d
8.1.3 空间滤波的傅里叶分析
(2)放入扩大了宽度的狭缝,允许零级和正、负一级频谱通过, 阻止其余频谱,此时狭缝的透过率函数为
1 H c (f x )= 0
1 1 fx L d f x为其他值
透过率函数的频谱函数为
aL n an G i f x =T f x H c f x sinc sinc L f x H c d n d d aL 1 1 a a = sinc Lf x sinc sinc L f x sinc sinc L f x d d d d d
8.1.2 阿贝——波特实验
图8.1.3给出了不同方向放置的狭缝或小孔光阑对成像的影响。
上述实验可用阿贝的成像理论进行定性的解释。
物体的空间频谱,包含着物体信息中的各种空间频率分量。 在空间频谱平面上的频谱坐标中,中央原点的频谱,由物体 衍射光波与光轴平行的平面波分量相应的角谱形成,称为零 频,相当于直流分量,也就是物体图像的背景光;沿水平或 垂直坐标方向上,依次为基频、倍频、高频频谱,离中心原 点越远,相应的空间频谱的频率成分越高。他们分别由垂直 或水平光栅衍射的光波相应的角谱,即不同传播方向的平面 波分量通过透镜L2形成。物体的像和物体被系统传递的空间 频谱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他们的相似程度,完全有能够被系 统传递到像平面的频谱的多少决定。在空间频谱面上放置不 同透射情况的光阑,改变透射的空间频谱,能够被系统传递 的频谱受到调制,像平面上输出像的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
(8.1.7)
8.1.3 空间滤波的傅里叶分析
于是Pi平面上输出光场的分布为
g(xi )=F - 1 Gi (f x )
xi a xi xi a rect sin c rect exp j 2 d L d L d x x a sin c rect i exp j 2 i ] d d L
早期发展
1873 Abbe 提出二次成像理论 1875 Abbe’s experiment:
D
f
Objective low pass filter
D Relative Aperture f
Abbe (1893) -Porter (1906)实验
1935荷兰物理学家Zernike发明 相衬显微镜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
8.1.2 阿贝——波特实验
所以,当狭缝光阑通过原点垂直放置时,水平方向的空间频谱受阻, 物体中与这部分频谱相应的信息不能通过系统被传递,与其 相应的垂直条纹消失,透过狭缝的频谱被传递而综合成只有水平条 纹的像,如图8.1.3(c)所示。当狭缝水平放置时,垂直方向的空 间频谱受阻,相应的水平条纹消失,透过狭缝的频谱被传递而综合 成只有垂直条纹的像,如图8.1.3(b)所示。当插入小孔光阑,只 有中央零频通过被传递,其余频谱受阻,像分布呈现一片均用的背 景光,如图8.1.3(d)所示。如果逐渐扩大光阑孔径,使透射而被 传递的空间频谱逐渐增加,包括基频、倍频直到许多高频频谱,就 可在像平面上明显的观察到正交光栅的像逐渐综合的过程,其光栅 条纹的边缘由较为模糊逐渐变得清晰明锐,如图8.1.3(a)所示。
1 xo xo xo F rect F comb F rect d a d L
1 a sin c af x d comb df x L sin c Lf x d aL m sin c af x f x sin c Lf x d d m
8.1.2 阿贝——波特实验
xo Po yo y1 图8.1.2 阿贝——波特实验
在图8.1.2 所示的实验中,物体是二维正交光栅。相干光垂直照明下, 在L2的后焦面P1上出现物体的空间频谱。这些频谱是排列成平行于 正交光栅的等间距分布的光点点阵。在L3的后焦面Pi出现光点点阵 空间频谱所综合成的正交光栅的像。如不考虑透镜的有限孔径的 影响,物体的全部信息中的频率成分都形成空间的频谱,所有空间 频谱又都参与综合成像,得到的像是几何光学理想像。
事实上,早在1864年在阿贝提出他的理论以前,Toepler就发明了Schlieren(纹 影)方法,早先用来探测透镜的疵病.Schlieren在德语中是条纹的意思.在这一 方法中,只是简单地把衍射图形挡去一半多一点,透镜中的疵病等相位物体就可 以看见.这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沿用至今,使风洞中气压分布变成可见的图像. 下图中HS是光阑,它挡去一半多一点的衍射图形.P仍用相干光照明.
8.1.1 阿贝成像理论
根据阿贝成像理论,当不考虑物镜孔径的限制时,物体所有频 率分量都形成频谱,所有频谱都参与成像,像就是物体的准确 复现。实际上,物镜的孔径总是有限大小的,由于受孔径光瞳 的限制,物体的频率分量只有一部分形成频谱,只有这部分的 频谱参与成像。一些高频的成分丢失而没有通过物镜,使像产 生失真,影响像的清晰度或分辨本领。当高频成分的能量很大, 物体孔径光瞳较小,丢失的高频成分影响较大,像的失真就较 严重;当高频成分的能量较小,物镜的光瞳较大,丢失的高频 成分影响较小,像的失真不大,像就与物体比较相似。因此, 所有由透镜组成的光学系统的作用,都类似于一个低通滤波器。
Chapter 8
第八章
Optical Spatial Filtering
光学空间滤波
Spatial Filtering
f(x,y)
F{f}
F fx , f y
F
1{F}
f(u,v)
Spatial Filtering
f(x,y)
F{f}
F fx , f y
F
1{F}
f(u,v)
1 f f x 或 x1 L L f x为其他值 aL sinc(Lf x ) (8.1.5) 则紧靠狭缝后的透射光场为 T(f x )H(f x )= d 1 H(f x )= 0
于是在输出平面上的场分布为
狭缝的透过函数,也即系统的相干传递函数,可写为
g(xi )=F
-1
(8.1.4)
式中:f x x1 /( f ), x1是频谱面上的位置坐标。f x是同一平面上用 空间频率表示的标。为了避免各级频谱重叠,假定L/2 d.下面 我们将讨论在频谱面P1上放置不同的滤波器时,在输出面Pi上像场的 变换情况。
(1)滤波器是一个适当宽度的狭缝,只允许零级谱通过,阻止其 余频谱。也就是说只让(8.1.2)式中第一项 (aL/d)sinc(Lf x ) 通过,
1 xo xo xo T f x F t xo F rect comb rect d a d L
1 xo xo xo F rect comb F rect d a d L
P
L
HS
AI
相干光 f
8.1 阿贝——波特成像理论
8.1.1 阿贝成像理论
图8.1.1 阿贝成像原理
• 二步成像理论 ------ 相干照明下的成像实质上是 • 物谱:第一次衍射第一次傅里叶变换 • 谱像:第二次衍射第二次傅里叶变换
8.1.1 阿贝成像理论
阿贝认为相干成像过程分两步完成,如图8.1.1 所示。第一步是 物体在相干平行光垂直照明下,可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光栅,照 明光通过物体贝衍射,衍射光波在透镜后焦平面上P1形成物体O 的夫琅禾费光斑图样;第二步是各衍射光斑作为新的次级波源 发出球面子波,在像平面相干叠加形成物体的像。将显微镜成 像过程看成是上述两步成像过程,人们称其为阿贝成像理论。 两步成像理论,是用频谱语言描述的波动光学观点。 参考3.2节讨论透镜成像性质过程中的式(3.2.6)。两次衍射过程, 也就是两次傅里叶变换的过程。由物平面到后焦面,经过物体 衍射的光波被分解为不同空间频率成分的角谱分量。也就是不 同传播方向的平面波分量,在后焦平面上形成物体的频谱。后 焦面就是频谱面,这是一次傅里叶变换过程。由物镜的后焦面 即频谱面到像平面,各角频谱分量合成为像,这是一次傅里叶 逆变换过程。
humaneye
objective piece
eye piece
生物学家观察透明显微镜标本(如生物切片,油膜、细菌等)时, 由于人眼只能感受光强度的变化,不能辨别位相变化,无法观察 到它的位相结构。 解决这一困难需要把位相变化转化为强度(或振幅)的变化,就 是把空间位相调制的信息变换为空间强度(或振幅)调制的信息。
D/ 2 f /
(8.1.1)
时,到达衍射极限。由式(8.1.1)可得
2 f / D
(8.1.2)
即为显微镜的分辨极限。它与孔径光阑的直径成反比。
8.1.2 阿贝——波特实验
Abbe (1893) -Porter (1906)实验
物体 平行激光 L 焦 平 面 像
f
f
f
f
L: Fourier变换透镜 焦平面 : 滤波平面
8.1.3 空间滤波的傅里叶分析
设光栅常数为d, 缝宽为a,光栅沿x1方向的宽度为L,则它的透过 率为: x 1 x x (8.1.3) t xo rect o comb o rect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