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知识点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绪论
1.免疫的概念
2.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特点比较。
3.免疫的三大功能防御、自稳、监视,相应的病理反应为超敏及免疫缺陷、
自身免疫病、恶性肿瘤。
4.免疫系统的组成
5.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
6.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
7.主要的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有哪些。
8.克隆选择学说
第二章抗原
1.抗原的定义
2.完全抗原与半抗原的定义及特点
3.抗原表位的分类(线性表位-T细胞和构象表位-B细胞)、抗原结合价
4.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交叉抗原的生物学意义。
5.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理化因素、宿主因素、免疫途径及方法)
6.抗原的种类:
1)抗体产生是否对T细胞依赖:TD抗原、TI抗原
2)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
抗原
3)抗原提呈细胞内抗原的来源: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
7.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免疫佐剂、超抗原、丝裂原
第三章抗体
1.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定义。
2.抗体的基本结构:
重链(H链)和轻链(L链);
可变区(V区):超变区(CD1-3)和骨架区(FR1-4)
恒定区(C区):C H1-4;C L
铰链区:CH1与CH2之间。
结构域和功能区:VH和VL抗原结合位点;CH1和CL为Ig同种异型遗传标志所在;CH2和CH3为补体C1q结合位点;CH3和CH4能与多种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产生免疫效应。
3.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2个Fab(抗原结合片段),
1个Fc(可结晶片段)
胃蛋白酶水解片段:1个Fab’ 2段,多个pFc’段
4.抗体的类型:根据重链C区氨基酸组成的差别分为,IgG、IgA、IgM、IgD、IgE。
型:根据轻链C区氨基酸组成的差别分为,λ和Κ
5.抗体三类不同的抗原决定基:
同种型:同一种属所有个体Ig分子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
同种异型: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Ig分子具有的不同抗原特异性标志。存在于Ig C区和V区。
独特型:同一个针对不同抗原所产生的Ig分子V区所特有的抗原表位。存在于Ig重链和轻链的V区。
6.抗体的主要功能
V区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
C区,与具有Fc受体的细胞结合;激活补体,发挥溶解细胞的活性;
介导免疫细胞活性(ADCC、调理作用、超敏反应、激活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
7、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IgG: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血清含量最高,占总量的75-80%,半衰期长,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主要的抗感染抗体,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
IgM: 五聚体,分子量最大,其激活补体、结合抗原、免疫调理作用比IgG强,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5-10%。
IgM的特点:个体发育中最早产生的抗体;是抗原刺激后出现最早的抗体;是BCR的主要成分;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
IgA:分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是外分泌液中的主要抗体。
另外: CD152 (CTLA-4)抑制活化T细胞扩增
B细胞活化所需的共刺激分子:CD40与CD154(CD40L)
4、细胞凋亡相关的CD分子:CD95(Fas)/CD178(FasL)
5、黏附分子的定义
6、黏附分子的类别包括:1. 整合素家族2. 选择素家族3. 免疫球蛋白超家
族 4. 黏蛋白样家族 5. 钙黏蛋白家族
7、整合素家族:结构与分类:为α和β链组成的二聚体,按β亚单位的不同分8
个组。功能: 主要介导细胞与ECM粘附,以及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
8、选择素家族:包括L-、P-、E-选择素,配体是寡糖基团。介导血液流动状态下
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局部粘附,参与炎症发生、淋巴细胞归巢、凝血及肿瘤转移。
9、黏附分子的生物学作用:1. 参与炎症反应 2. 参与免疫细胞识别与活化
3. 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10、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及渗出的机制
11、淋巴细胞归巢的定义
12、L-选择素介导的淋巴细胞归巢的机制
第七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1、基本概念: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2、MHC复合体基因组成:包括:MHC-I、MHC-II和III类基因。
经典的I类基因和经典的II类基因,功能:多态性和提呈抗原。
非经典I基因功能:与免疫应答负调控相关。
非经典II类基因功能:抗原加工和转运,LMP,TAP,HLA-DM,HLA-DO III基因功能:C4B、C4A、C2、Bf为血清补体成分的编码基因
TNF、HSP70等为炎症相关基因。
3、HLAⅠ类分子和Ⅱ类分子的比较
4、HLA复合体遗传特点:高度多态性,单体型遗传,连锁不平衡。
5、MHC多态性的意义
6、MHC的生物学功能:
1)引起移植排斥反应
2)参与对抗原的提呈
3)制约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
4)参与T细胞分化过程
5)参与调节NK细胞活性
6)参与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7、MHC分子在T细胞分化发育中的作用: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
第八章固有免疫细胞
1、固有免疫细胞的概念
2、单核巨噬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黏附特征
表型特征:
表面标志:MHC分子、黏附分子(LFA-1、ICAM-1)、共刺激分子(B7、CD40)表面受体:补体受体、Fc受体、细胞因子受体、模式识别受体(PBR)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细胞因子:IL-1、IL-6、IL-12、TNF-、IFN-γ、IFN-α、G-CSF、GM-CSF、TGF-β补体成分:C1、C2、C3、C4、C5、B因子、D因子、P因子
凝血因子:凝血因子Ⅴ、Ⅶ、Ⅸ、Ⅹ和凝血酶原
反应性氧中间产物: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单线态氧(1O2) 反应性氮中间产物:一氧化氮(NO)
其它:前列腺素、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ACTH、内啡肽等活性产物。
3、巨噬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既有固有免疫功能,也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一)参与机体免疫防御及免疫自稳
(二)加工和提呈抗原
(三)调节免疫应答
(四)介导炎症反应
4、巨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杀灭病原体的主要机制
5、巨噬细胞抗肿瘤的主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