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性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程性质

自从上世纪初年语文教育成为独立学科以来,一直有不少人对语文教学效果持批评的态度。夏沔尊、王森然、叶圣陶等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对此也曾持有看法。叶圣陶就有说过:“国文教学却不在成绩优秀还是平常,而在成绩到底有没有”。

近年来,人们对语文教学效果的批评趋向尖锐,有一本由王丽主编的《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一书就广泛包容了这方面的一些看法。福师大孙绍振老师写的《直谏中学语文教学》一本书,它也是针对语文教学效率问题的。

为什么会这样?

在此,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确实存在问题!

在此,最应该、最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

对此,大家一定能说出很多的原因。

像学生学语文的时间不够多(学生在主要学习时间花在其他学科上)。

教师水平问题。

应试教育(伤害了语文教育)。

但我个人觉得,影响语文教学效率原因固然众

语文课程性质问题也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问题。我们语文教师只有准确、深刻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才可能找到科学、合理的语文课程教学策略与方法。这样,语文教学才可能做到事半功倍。

一、过去的主要观点:

(1)“工具性”观点(上世纪50年代初期—60年代中期的主流观点)

1963年,教育部在颁发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础工具”。

●这一说法,我们能看出什么问题?

现在的中小课程中,“计算机”、“数学”等都是不折不扣的基础工具。

就连“哲学”,我们把它看成工具性学科也未尝不可。哲学它提供给了我们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像“量变与质变”、“偶然性与必然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等这些哲学思想可以给我们认识事物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

显然,用“工具性”来描述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不准确的,作为“语文课程性质”它描述的特性只能是语文课程独有的,而且要能反映其本质的。

(2)“思想性”观点(上世纪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的主流观点)

在六、七十年代,对语文课程性质,普遍认为:语文课是“思想性很强的文化课”。

●这一说法,我们能看出什么问题?

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两点来看。

其一,关于“思想性”。其他学科也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现在小学中也叫“思想品德教育”)它思想性比“语文”更鲜明,“政治”可以说是赤裸裸的,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可用“灌输”、“注入”等来形容。另外,像“历史”,它的思想性也很强。

就连“数学”也有一定的思想性,下面是200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高级中学代数·三角函数与欧拉》(第一册下)第22页的摘录。

“1735年,欧拉右眼失明,《无穷小数分析概论》这部著作出版于他这一不幸之后。他的著作,在样式、范围和记号方面堪称典范,因此被许多大学作为教科书采用。1766年,他双目失明,但以惊人的毅力,用口述由别人记录的方式工作了近17年,直到1783年去世”。

总之,思想性是很多学科所共有的特征,它不是语文所独有的。

其二,关于“文化课”。中小学所置的课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个大类“文化课”与“技能课”。就一般意义来讲,“文化课”偏重于知识,注重于体会与理解,像历史、地理等;而“技能课”偏重于动作的操作,像体育、美术、音乐、计算机等。

●语文课是课(是“文化课”,还是“技能课”?)

总之,在中学“文化课”是一个种类的课程,很多课都可以叫“文化课”。我们应该说,语文课程包含一定的知识(文字、语音、语法、修辞、文体等方面的知识),但语文课程主要还是技能课程。因为语文课程主要学习的就是听说读写,而听说读写

实实在在就是技能。语文的听说读写都是在一定认知基础上练就而成的。但是语文的这些技能,它不同于体育与美术;语文的这些技能它是智力技能,而体育与美术它是动作技能。

3、“思想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的观点(上世纪

八、九十年代的主流观点)

二、现在的主流观点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把语文课程性质确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这一时期主流观点与上一时期的主流观点相对比有什么差异?

比较:

“思想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这两句话,看去差不多,但通过比较我们可以

发现它有两点发生了变化:

1、把“思想性”改为“人文性”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把“思想性”改为“人文性”?

我个人推测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①“思想性”与“人文性”在词义范围的大小上有差异性。前者小,后者大;“人文性”包容了“思想性”。

“思想性”,在199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1085页)中解释为:文艺作品或其他著作中所表现出的政治倾向性。就语文课程来说,学校里教语文的教师一般都把它理解为:语文教材中,课文的语言文字所表现出的思想倾向性。

狭义的“人文”指社会科学的各种文化现象;而广义的“人文”应指包含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物质与精神在内的各种文化现象。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应该是指语言文字所表现出的各种文化方面的特征(既包含物质方面的,也包含精神方面的)。

显然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些选文有较强的思

想倾向性,像《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纪念刘和珍君》(“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白毛女》《范进中举》等,而有的课文你就不好说它有什么样的思想倾向性,像《人类的语言》(吕叔湘)(“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而不采用手势或图画,也不是偶然。人类的视觉最发达,可是语言诉之于听觉。这是因为一切倚赖视觉的手段,要发挥作用,离不开光线,夜里不成,黑暗的地方或者有障碍物的地方也不成,声音则白天黑夜都可以发挥作用,也不容易受阻碍。手势之类,距离大了看不清,声音的有效距离大得多。打手势或者画画儿要用手,手就不能同时做别的事,说话用嘴,可以一边儿说话,一边儿劳动。论快慢,打手势赶不上说话,画画儿更不用说。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于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在原始社会的交际情况下,这方面的要求是次要的,是可以用图形来补充的。总之,正是由于采用了嘴里的声音作为手段,人类语言才得到前程万里的发展”)《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