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曲线汇总
中级经济基础曲线汇总背诵精华
![中级经济基础曲线汇总背诵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6758f5ea7e21af45b307a8a7.png)
中级经济基础曲线汇总背诵第2章消费者行为分析1.无差异曲线X12.预算约束线X11p m 3.预算约束线的变动((2)旋转第3章生产和成本理论1.总产量线、平均产量线、边际产量线的位置关系QTP(总产量)L1L2L3LAP(平均产量)MP (边际产量)L1L2L3(1)劳动投入达到L1之前,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正数并且递增,所以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增,凸向L轴。
(2)劳动投入在L1 ,L3之间时,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数,所以总产量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减,即凹向L轴。
(3)当劳动投入量为L3,劳动的边际产量为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开始递减。
(4)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相较于平均产量的最高点(5)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6)当平均产量大于边际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减,且产量也在递减(7)当边际产量=0时,总产量达到最大2.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1)总成本曲线是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0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一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2)总固定成本是一条平行横轴的直线(3)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之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刚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总变动成本曲线和总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3.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M’Q上图分析如下:(1)平均总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M点时平均总成本最低(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在M点后,平均总成本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2)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下降,达到M’点时(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平均可变成本最低,在M’点后,平均可变成本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3)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4)边际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最低点后,便随产量的增加迅速上升,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
2023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曲线图形汇总全文
![2023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曲线图形汇总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c3f5df7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2.png)
202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21条重要曲线考点汇总导读:新增划重点,新增例题,从例题上看,几乎95%以上曲线都考到了,说明了曲线的重要程度。
第二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一节市场需求一、需求曲线:是反映需求量和价格的对应关系的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且斜率为负。
需求数量变动(即点的移动)需求变动(即线的移动)下图示为需求曲线(需求数量变动):P 为商品价格,Q 为需求量,DD 为需求曲线。
下图示为需求数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1)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
说明: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如有1万元钱,1元/个(纵-价)(横-量),涨价,降价与需求呈反方向。
(2)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假定价格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2)需求的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位移(增加→右移,减少→左移)】。
(通常情况下,假设价格不变,影响曲线向右上方平移的因素有:消费者收入增加、消费者偏好增强、替代品价格上涨、互补品价格下降等。
)易混合到需求变动里面考。
【重点,掌握,年年考,如下真题:】【2022·多选题】根据需求理论,导致某一时期高档品牌饮品需求曲线向右平移的原因有()。
A.该饮品价格上升B.该饮品广告费用上升C.消费者对该饮品偏好增加D.该饮品生产成本下降E.消费者收入水平上升【参考答案】C,E【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需求变动。
由于消费者收入或偏好增强的增加扩大了需求,需求曲线因此向右上方移动。
A 选项:价格变动引起的是点的移动;B 选项:解释①广告的费用增加,对需求的影响不一定是增大的(右移)因为也存在广告作用导致负面影响的情况;解释②广告费用影响的是供给成本,进而影响的是供给曲线的变动。
D 选项:生产成本下降所引起的是供给曲线的移动。
下图示为供给曲线(供给数量变动):P 为商品价格,Q 为供给量,SS 为供给曲线。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所有公式及曲线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所有公式及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85152dd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a.png)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所有公式及曲线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涵盖了很多内容,其中包括了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公式和曲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式和曲线:1.需求曲线(Demand Curve):表示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关系。
数学表达式:Qd = a - bP解读:Qd代表需求量,P代表价格,a代表需求曲线的纵截距,b 代表需求曲线的斜率。
2.供给曲线(Supply Curve):表示生产者或公司对商品或服务的供给关系。
数学表达式:Qs = c + dP解读:Qs代表供给量,P代表价格,c代表供给曲线的纵截距,d 代表供给曲线的斜率。
3.市场均衡(Market Equilibrium):表示供求关系达到平衡时的价格和数量。
数学表达式:Qd = Qs,即a - bP = c + dP4.弹性系数(Elasticity):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数学表达式:E = (Pd / Qd) * (ΔQd / ΔPd)解读:Pd代表价格的百分比变化,Qd代表需求量的百分比变化,Δ表示变化量。
5.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表示消费者对额外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满足程度。
数学表达式:MU = ΔTU / ΔQ解读:MU代表边际效用,ΔTU代表总效用的变化量,ΔQ代表消费量的变化量。
6.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表示生产者或公司生产额外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成本。
数学表达式:MC = ΔTC / ΔQ解读:MC代表边际成本,ΔTC代表总成本的变化量,ΔQ代表产量的变化量。
7.GDP计算(Gross Domestic Product):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值。
数学表达式:GDP = C + I + G + (X - M)解读:C代表消费支出,I代表投资支出,G代表政府支出,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
以上只是中级经济基础知识中的一部分公式和曲线,还有很多其他的概念和模型值得学习和掌握。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曲线汇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曲线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6e34de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7.png)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曲线汇总.需求曲线描述了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它是向下倾斜的曲线。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的变化沿着需求曲线进行,即曲线上点的移动。
需求变动是由消费者收入和偏好等因素引起的,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供给曲线描述了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它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的变化沿着供给曲线进行。
供给变动是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的,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无差异曲线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它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的“多比少好”假定的偏好程度越高。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预算约束线是描述消费者在有限的收入和商品价格下所能购买的所有商品组合的线。
它由收入和商品价格决定,斜率为商品价格比。
在预算约束线上的各点,消费者的收入被完全用于购买商品,因此预算约束线表示了消费者的预算限制。
劳动供给曲线的向后弯曲可以用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
这意味着随着工资的增加,劳动力的供给量会减少。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长期来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
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需求函数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函数表明某商品的消费者随着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供给函数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供给的两种变化情况是供给数量变动和供给变动。
需求的变化情况有需求数量变动和需求变动。
和L3之间,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下方,平均产量是递减的。
3)当劳动投入量为L3时,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所有公式及曲线汇总总结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所有公式及曲线汇总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dfc17d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a.png)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所有公式及曲线汇总总结经济是一门关于资源分配和利用的学科,它涉及到众多的理论和模型。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涵盖了许多重要的公式和曲线,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和决策的原理。
本文将对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的所有公式及曲线进行汇总总结。
1. 边际效用公式:MU = ΔU/ΔQ,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的变化。
2. 边际成本公式:MC = ΔC/ΔQ,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所需的额外成本的变化。
3. 成本函数公式:C = FC + VC,表示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加上可变成本。
4. 利润公式:π = TR - TC,表示利润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
5. 边际收益公式:MR = ΔTR/ΔQ,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所带来的额外收入的变化。
6. 边际产品公式:MP = ΔQ/ΔL,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力所增加的产量的变化。
7. 均衡价格公式:P = MC,表示市场均衡时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8. 均衡产量公式:Qd = Qs,表示市场均衡时需求和供给数量相等。
9. 边际替代率公式:MRS = ΔY2/ΔY1,表示消费者愿意放弃的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以获得更多另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的比值。
10. 收入弹性公式:E = ΔQ/ΔY,表示商品需求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除了这些公式,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还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曲线:1. 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下,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数量。
2. 供给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下,市场上生产者愿意出售的产品数量。
3. 边际效用曲线:表示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4. 边际成本曲线:表示边际成本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5.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经济体能够达到的最大产量组合。
以上只是中级经济基础知识中的一部分公式和曲线,它们为我们分析经济现象和做出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了解和运用这些公式和曲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为经济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支持。
经济基础曲线汇总专项(打印版)
![经济基础曲线汇总专项(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1a2b82ad51f01dc281f1dd.png)
经济基础曲线汇总专项(打印版)曲线汇总第1 页 /共8 页一.中级基础曲线汇总第1 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1.需求曲线需求规律即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需求曲线1.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点移动)。
2.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线移动)2.供给曲线供给曲线1.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
(点移动)P S Qs(供给量)2.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线移动)P S Qs(供给量)P D D’Qd通常情况下,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偏好增强.收入增加.替代品价格上涨.互补品价格下降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P DQd(需求量)只考虑需求和价格关系的需求曲线只考虑供给和价格关系的需求曲线产品价格不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技术提高等因素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右平移。
曲线汇总第2 页 /共8 页第2 章消费者行为分析1.无差异曲线X2ABX12.预算约束线X2A2pmO B X113.预算约束线的变动(1)平移(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
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预算线本身及预算线内的点,是消费者预算可行集,是消费者决策时可以选择的区间。
X2OL0L2L1M/P1M/P21.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平移。
收入增加会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会使预算线向左平移。
2.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发生同比例的变化,会导致预算约束线平移,同比例上升导致左移,同比例下降导致右移X1曲线汇总第3 页 /共8 页(2)旋转(3)预算约束线不动---------(价格.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4.消费者均衡X2m/P2ACBm/P1X1X1X2OM/P1M/P2A0A2A1假设收入不变.X1 价格不变,X2 的价格上升,预算约束线会绕 BA0 向左旋转为 BA1;如果 X2 价格下降,则预算约束线沿 BA0 向右旋转为 BA2X1X2OM/P1M/P2B0B1 B2A(3)预算约束线不动两种商品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变动(两个端点不变,斜率不变)(2)假设收入不变,X2 价格不变,X1 的价格上升,预算约束线向左旋转为AB1,如果 X1 价格下降,则预算约束线向右旋转为 AB2切点C 既位于预算线上又位于无差异曲线上,所以在此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恰好等于预算线的斜率,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商品价格比,无差异线斜率绝对值是商品边际替代率,所以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曲线图形汇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曲线图形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3180ed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1.png)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曲线图形汇总第二章1.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需求数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影响因素变动结果需求数量变动商品自身价格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需求变动非自身价格因素,如收入、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等需求曲线的位移3.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1)供给数量的变动: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数量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变动,价格上升,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是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如下图A点移动到B点)(2)供给的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预期等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的供给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如下图曲线S移动变为S’)第三章1.总产量曲线TP、平均产量曲线AP、边际产量曲线MP第一阶段:总产量曲线先以递增的速度上升(此时MP递增,MP>0)。
第二阶段:以递减的速度上升(此时MP下降,但MP>0)。
第三阶段: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后下降(此时MP<0)。
【总结】MP>0时,TP上升;MP=0,TP最大;MP<0时,TP下降。
2.总成本曲线TC、总固定成本曲线TFC和总可变成本曲线TVC(1)总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2)总成本曲线是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上升的曲线。
刚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3)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之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总可变成本曲线和总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3.平均总成本曲线ATC、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边际成本曲线MC(1)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
(2)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
(3)无论上升或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快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4)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下降,与边际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交之前,MC<AVC,相交之后,MC>AVC。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中的几个曲线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中的几个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1eb138f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c.png)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中的几个曲线在经济学领域中,曲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并进行分析。
在中级经济师的学习中,经济基础中的几个曲线尤为重要,包括供求曲线、边际成本曲线、收入曲线等。
通过对这些曲线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
1. 供求曲线供求曲线是经济学中最基础的曲线之一,它反映了商品或劳务的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供求曲线,我们可以了解到商品价格如何受到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影响,以及价格对市场供给与需求的调节作用。
供求曲线的交点即为市场均衡点,这一点上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市场价格也就确定了下来。
通过对供求曲线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价格的变动趋势,从而指导我们的生产与消费决策。
2. 边际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种重要曲线,它表示在生产过程中,每增加一个单位生产量对应的成本增加。
通过研究边际成本曲线,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在生产决策中如何根据边际成本来确定生产量,并且可以通过边际成本曲线来分析企业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3. 收入曲线收入曲线反映了收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劳动市场的运行机制。
通过收入曲线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就业率对收入的影响,并且可以研究在不同的经济政策下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情况。
总结回顾通过对以上几个曲线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且可以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这些曲线,从而更好地分析经济现象。
另外,我个人认为,曲线只是经济学分析中的基本工具之一,真正的经济学家应该具备更深刻的思维和分析能力,才能够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知识上观察曲线文章,你会发现用序号标注书签,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经济学原理的方法。
通过用序号标注书签,能够清晰地看到主题文字的运用,使文章更容易理解并且更具说服力。
我们在写文章时应该学习这种方法,结合序号和书签来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想法。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专项资料(曲线汇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专项资料(曲线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d27700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a.png)
中级经济基础-曲线考点汇总专题一:需求曲线第 1 章消费者需求曲线第 4 章市场及企业产品需求曲线第 5 章完全竞争企业要素需求曲线第 7 章社会总需求曲线(一)消费者需求曲线(第 1 章)1.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点移动)2.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线移动)(二)完全竞争市场及企业产品需求曲线(第 4 章)(三)垄断市场及企业需求曲线(第 4 章)(四)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第 5 章)(五)社会总需求曲线(第 7 章)专题二:供给曲线第 1 章生产者供给曲线第 5 章完全竞争企业要素供给曲线第 7 章社会总供给曲线(一)生产者供给曲线(第 1 章)供给曲线1.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点移动)2.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线移动)(二)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第 5 章)(三)社会总供给曲线(第 7 章)(1)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从长期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与技术,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
(2)短期总供给曲线:一般应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专题三:无差异曲线第 2 章消费者行为分析无差异曲线专题四:预算约束线第 2 章消费者行为分析(1)预算约束线(2)预算约束线的变动(1)平移(2)旋转(3)预算约束线不动两种商品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变动(两个端点不变,斜率不变)(3)消费者均衡专题五:产量曲线第 3 章生产和成本理论1.总产量线、平均产量线、边际产量线的位置关系(1)劳动投入达到 L1 之前,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正数并且递增,所以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增,凸向 L 轴。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曲线汇总完整版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曲线汇总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0287e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2.png)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曲线汇总完整版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曲线汇总考点三:需求曲线及供给曲线需求曲线是描述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通常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需求量的变化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而需求变动则是由消费者收入和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曲线的位移。
供给曲线是描述供给和价格关系的曲线,通常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供给量的变化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而供给变动则是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曲线的位移。
一、无差异曲线的概念------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
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程度越高。
二、无差异曲线的特征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为负。
偏好的可传递性,辅之以“多比少好”假定,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
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注1】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消费者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斜率的大小表明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影响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m、两种商品的价格P1、P2.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如果只有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不动,且收入不动,会使预算线发生旋转。
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移,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移。
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
2021年度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曲线专项汇总
![2021年度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曲线专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74d033b58f5f61fb63666a6.png)
2021年度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曲线专项汇总第一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一)需求曲线需求函数定义: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不变,需求函数表明商品的购买者随价格的变动愿意购买的数量。
形式:Qd=α-βP (α、β>0)需求规律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关系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曲线的移动点移动(需求量的变动,图1-1)原因:价格因素(商品自身的价格)线移动(需求的变动,图1-2)原因:非价格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入、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预期等)(二)供给曲线供给函数定义: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不变,供给函数表明商品的提供者随价格的变动愿意供给产品的数量。
形式:Qs=-λ+μP(λ、μ>0)(三)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形成与变动【经典例题】【例1】能够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因素是()。
A.该商品自身的价格B.该商品的成本C.该商品的税率D.消费者偏好【例2】导致某种商品供给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是()。
A.该商品的成本B.该商品的价格C.该商品的税率D.互补品的价格【例3】以纵轴代表价格、横轴代表产量绘制某种农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当生产成本上升时,在坐标图上就表现为这种农产品的()。
A.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B.需求曲线将向左移动C.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动D.供给曲线将向右移动【例4】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Qd=60-6p,供给函数Qs=-20+4p,则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是()。
A.6;20B.10;20C.4;36D.8;12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一)无差异曲线1.定义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消费者满足程度无差异、偏好无差异。
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2.特征①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这是由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决定的。
②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这是由消费者偏好的可传递性决定的。
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 常考曲线汇总_3
![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 常考曲线汇总_3](https://img.taocdn.com/s3/m/a8e0022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b.png)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曲线汇总_3完全竞争生产者要素供给曲线、要素需求曲线、劳动供给曲线图一:生产者要素供给曲线:水平线(三线重叠)在图一中,W1是要素市场的价格,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为水平线,就是说生产者可以按现行市场价格购买到其想要的生产要素。
由于要素价格为常数,所以有MFC=AFC=W1..即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及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供给曲线重合。
图二:生产者要素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产品价格*边际产量(三线重叠),即:生产者要素需求曲线、边际收益产品线与边际产品价值线三线重叠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可用工资增长代替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
工资增长代替效应工资上升,收入增长,消费者用劳动代替闲暇,劳动供给增长 工资增长收入效应 工资上升,收入增长,消费者更加富有而追求闲暇,减少劳动供给。
两者关系1.当工资低而收入少时 ,如工资为图中的W1时,工资上升,代替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劳动供给增长,劳动的供给曲线向上倾斜2.当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超过W2时,消费者相对比较富有,工资增长代替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减少综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总供给曲线(1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直线。
从长期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与技术,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
(2 )短期总供给曲线:普通应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1)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
如图所示,图中π表示通货膨胀率, U 为失业率,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
当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上升;反之,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下降。
政府在进行决策时,可以用高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低失业率,或者用高失业率来换取低通货膨胀率,也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2)但是,在菲利普斯曲线被提出之后,不断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工人和企业感兴趣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货币工资),在劳资双方进行工资谈判时,工人会把通货膨胀预期考虑进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曲线汇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曲线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98f5fa9763231126edb11e7.png)
(冲刺班讲义中得曲线)考点三:需求曲线及供给曲线无差异曲线就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得两种商品得所有组合得曲线,在这条曲线上得所有各点得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得满足程度就是完全相同得,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得偏好程度就是无差异得。
二、无差异曲线得特征【注1】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得边际替代率就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得切线斜率得绝对值。
【注2】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得经济含义就是指随一种商品消费量得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得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得另一种商品得数量会越来越少,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得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得消费数量得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得这种商1、预算线得斜率就是两种商品价格得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得比率负值,斜率得大小2、影响预算线变动得因素就是消费者可支配得收入m、两种商品得价格P1、P2(1)在相对价格不变得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
(2)如果只一种商品得价格变动,而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不动,且收入不动,会使预算线会发生旋转。
如价格下降向右(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左(内)旋转.(3)两种商品得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移,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移.(价格同比变动,预算线斜率不变)(4)两种商品得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
(端点不变)二、产量曲线1、一种可变要素变化得产量曲线(三点三线)QTP(总产量曲线)QAP(平均产量曲线)L生产函数图形及位置关系4、成本曲线(1)总成本、总固定成本与总可变成本曲线总成本)C(总可变成本)TFC(总固定成本)Q(产量)(2)、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C MC(边际成本)AC(平均总成本)M AVC(平均可变成本)M’L1 L3 L2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可用工资增加得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来解释。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曲线汇总(2022年最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曲线汇总(2022年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38eadf6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4.png)
2022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曲线汇总第二章需求曲线第二章供给曲线第三章边际产量、总产量、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临界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临界点,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
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第三章总成本曲线、总固定成本曲线、总可变成本曲总成本曲线TC曲线的起点更高,因为含有总固定成本。
总固定成本曲线TVC是一条平行横轴的直线总可变成本曲线TFC 曲线由原点出发,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第三章边际成本MC、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C边际成本曲线MC一个大对勾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最下方向右倾斜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中间平均总成本曲线AC最上记忆口诀:一勾穿三线,一条倾斜两条弯。
第四章行业供求曲线、企业需求曲线、收益曲线完全竞争市场行业供求曲线:(1)行业供给曲线(S)——向右上倾斜的曲线。
(2)行业需求曲线(D)——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3)两条曲线相交的点所对应的价格,即为整个行业的均衡价格。
完全竞争市场的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个别企业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的收益曲线:AR=MR=PAR:平均收益曲线MR:边际收益曲线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需求曲线(三线合一)第五章要素供求曲线AR平均收益曲线DD企业需求曲线劳动供给曲线:(1)替代效应:工资上升——>增加劳动供给;(2)收入效应:工资上升——>减少劳动供给,增加闲暇时间。
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水平横轴的直线。
资本的供给曲线:短期: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长期:后弯曲线(类似于“大于号”)第七章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水平的直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与价格总水平无关,只取决于劳动、资本、技术、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个人参考(冲刺班讲义中的曲线)三供曲:需给求曲线线考及点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量。
】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注1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的经济含义是指随【注2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考点四:预算约束线X 2预算约束线A 斜率的大小表明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1、X B O 1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PP、2、影响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m、两种商品的价格21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1 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
预算如果只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不动,且收入不动,会使(2)。
如价格下降向右(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左(内)旋转。
线会发生旋转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移,,)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3((价格同比变动,预算线斜率不变)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移。
(端点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
(4二、产量曲线一种可变要素变化的产量曲线(三点三线) 1.QTP(总产量曲线)L L L L321 QAP(平均产量曲线)L(边际产量曲线) MP L L L312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生产函数图形及位置关系4.成本曲线(1)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TC(总成本)CTVC(总可变成本)TFC(总固定成本)Q(产量)(2).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 C MC(边际成本)仅供个人参考 W1L(投入劳动的时间)L1 L3 L2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可用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
三、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精讲班讲义曲线汇总)(三)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仅供个人参考(二)、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一)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资本量固定不变时,总产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劳动量L。
随着劳动量的变化,会引起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
1、总产量(TP):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
2、平均产量(AP):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
3、边际产量(MP):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数量或产出。
如投入劳动的数量为0单位,总产量为0,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 2000,投入劳动的数量为1单位,总产量为=2000 1-0)(2000-0)/(边际产量==2000/1=2000.平均产量 3000,投入劳动的数量为2单位,总产量为=1000 ))/(2-1=边际产量(3000-2000=3000/2=1500平均产量(三点三线)(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边际产量曲线及边际产量递减规律1 QMPLL L(劳动投入)31边际产量图形(1)劳动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劳动投入达到一定程度L,MP最大。
1(2)L后边际产量递减,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到L,MP=0. 如果再增加劳动投入,边际产31量为负值。
(3)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
2、总产量曲线(1)劳动投入达到L之前,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正数并且递增,所以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1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增,凸向L轴。
(2)劳动投入在L,L之间时,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数,所以总产量是以递减31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减,即凹向L轴。
(3)当劳动投入量为L,劳动的边际产量为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继续增加劳动投入,3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开始递减。
3、平均产量曲线图形(1)劳动投入在L之前,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上方,平均产量是递增的。
1(2)在L后,边际产量开始递减,但边际产量会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仍是递增的。
1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L,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在L后,平均产量递22减,L是平均产量的最大值。
2(3)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上述图形中,L时边际产量最大;L时平均产量最大;L时总产量最大。
321(二)无差异曲线1.无差异曲线的概念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XX22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代表的商品数量越多,根据“多比少好”的假定,消费者得到AB的满足程度水平越高。
XX 11②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X和X代表消费组合中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21XI 12I 2ABCX1【分析】A、B均位于I,AB偏好相同;BC均位于I,BC偏好相同,根据偏好的可传递12性,B与C的偏好相同,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B比C具有更多的X,B必定比C更受偏好。
2因此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③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注1】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斜率为负,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注2】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X22增加1个X需要1A3 放弃2个X ?X2B2?MRS?,表示放弃第二种率代替边商品际?X11X 1 1 2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XX??,获得第一种商品商品。
加符号是为了使边际替代率成为正数。
个单位个单位12【知识点一】预算约束的含义、预算线的形状1、预算约束的含义消费者的选择不仅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还受消费者支付能力和市场价格的限制。
在既定价格下,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支付能力的限制表现为一种预算约束。
PX?PX?m 2、预算约束的公式:21213、预算约束线形状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B预算线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斜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消费者可支配的收、两种商品的价品价格的比率负值斜率的大小表明在改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互替代的比率预算线本身及预算线内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是消费者预算可行集,是消费者决可以选择的区间相对价格不变,收入增.相对价格不变,收入减少m/m/增加,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预的价格上,预算线中另一种商的截距固定不变,1商品X截距缩小,表明随该商品价格上升,可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减少。
表现为预算线在1纵轴上的端点不变,而横轴上的端点发生旋转。
如价格X的价格下降,使m/P 变大下降向右旋转,价格上升向左旋转。
11 X2AB X1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价格,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2会使预算线平移(价格同比变动,预算线斜率不变)移,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移。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 3、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
(端点不变)【知识点一】消费者均衡X 2m/P 2 AMXC I321I 2 N I1XB(m/P)X 1111图:消费者均衡【解析】切点C既位于预算线上又位于无差异曲线上,所以在此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恰好等于预算线的斜率,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商品价格比,无差异线斜率绝对值是商品边际替代率,所以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1、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上。
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经济含义是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比。
【知识点二】需求曲线的推导及决定因素(一)、消费者均衡的前提条件(1)偏好不变(2)收入不变(3)价格不变(二)、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假定X商品价格不变,收入不变,X商品价格变化,分析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12从而说明X商品需求曲线的形成。
1 X 2A价格—消费线MN PI 3 II 2 1XXXX1121113BB B 21P 1X1的需求曲线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DP11 D P12 P13 X1 XXX131211图:需求曲线的推导两种商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消费曲线”,表示消费者收入不变,【注1】“价格品的效用最大化组合。
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
消费者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2】需求曲线是通过【注效用最大化。
【知识点三】成本曲线 1.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上述图形分析:随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一点开始,1)总成本曲线是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0(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总固定成本是一条平行横轴的直线2)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之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刚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3 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总变动成本曲线和总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2.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上图分析如下:点时平均总成本最低(与边(达到M1)平均总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迅速下降, M,在点后,平均总成本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际成本曲线相交)(与边际成本曲线M'点时2()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下降,达到 '点后,平均可变成本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相交)平均可变成本最低,在M (3)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边际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最低点后,便随产量的增加迅(4速上升,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
)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5(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ATC)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
此时MC(6 ATC上升,点后,MC>ATC, M点前,MC<ATC,ATC下降;MATC最低;=此时MCM',(7)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C>AVC.上升M'之后,AVC;M'之前,AVC下降,MC<AVC,A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