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北京郊游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北京郊游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北京郊游现状分析报告范文引言北京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充满文化氛围的城市,拥有众多的著名景点和旅游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北京市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开始寻找郊游的机会,以获得放松身心的机会。

本文将对北京郊游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帮助了解北京郊游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1.北京郊游的概况北京市的郊游区域主要分布在五环外的城市边缘地区,包括门头沟、怀柔、昌平等地。

这些地区以其自然风光、文化遗址和休闲度假场所而闻名,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

近年来,北京郊游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城市,亲近大自然。

此外,一些特色景点的开发和宣传也吸引了更多游客。

然而,也不可忽视的是,一些人对郊游还存在一定的不了解和误解,需要进一步宣传和推广。

2.北京郊游的特色景点北京郊游的特色景点既有大自然的风光,也有丰富的文化遗址。

以下是几个代表性的景点: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是一个以山水森林景观为主题的大型公园。

公园内有丰富的植被、清新的空气和独特的地质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

慕田峪长城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里的长城保留较为完整,风景秀丽,吸引了很多国内外游客。

龙庆峡龙庆峡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是一个以峡谷和水上娱乐为主题的景区。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峡谷风光,还可以进行划船、漂流等水上娱乐活动。

3.北京郊游的发展前景北京郊游的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身心健康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郊游作为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其次,北京市政府对郊游旅游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通过开展各种推广活动和提供便利设施,为郊游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然而,北京郊游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一些旅游景点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

此外,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一些景区面临着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的问题,需要加强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浅析北京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浅析北京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闲农业 持续 发展 的灵 魂 。 如今 , 国家 在 涉农 民俗旅 游
旅 发 展


求异 、 求乐 、 求知” 的心理需求 , 已经
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 内容之一 。国内一
次抽 样 调查 表 明 , 来 华美 国游 客 中欣 赏 名 胜古 迹 的

占2 6 %, 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 式 、 风土人情感兴趣 的却高达 5 6 . 7 %。 如此看来 , 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是 政府部门发展经济 、 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 , 而且 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 、 “ 了解 ” 中国人生活方式
家、 养生t t l P E 、 民族风苑 、 葡萄酒庄 、 汽车营地等十大
乡村 民俗旅 游新业 态 ;旅 游产 品逐 渐从 观光旅 游 占
升 。旅游抽样调查表明 : 有9 9 %以上的市民希望到 京郊旅游。到郊区休闲、 度假 、 观光成为城市居 民的 首选 , 民俗旅游已成为城镇居 民业余生活 的重要组 成部分。民俗旅游在传统旅游方式的基础上给旅游 者平添 了人情 味, 使旅游不仅是观光 , 更是一种放松 心情 、 情感交流和精神升华的过程 。
的一种 途径 。
方面给予大力的政策扶持 , 如: 实施 民俗旅游的基础 设施建设工程 , 改善旅游的可进人性和便捷性 ; 实施 支撑体系建设以及从业人员培训工程等 ,在一定程 度上满足涉农 民俗旅游地发展要求。
2 北京 民俗 旅游 发展 现状 及存 在 的问题
1 . 2民俗旅游是后工业文明时代居民的精神追
等方面外 , 对于旅游接待地 吸引游客至关重要 的其
他 因素 , 如特 色 ( 农 家 风味 ) 、 环境 ( 人 居 环境 ) 、 服 务

2024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旅游业态。

休闲农业指的是将农业与休闲活动结合起来,提供给游客体验农耕生活的机会,教授农业知识,并提供农产品的销售和农产品加工的活动。

乡村旅游则强调的是游客对农村地区的旅游活动,既包括游览自然风光、体验农耕文化,也包括品尝农产品、参观农村民俗等。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文化体验和休闲活动的需求逐渐增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迎合了这一需求。

然而,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农业产业和文化传统差异巨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本文将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进行调研,以了解当前市场状况和潜在发展机会。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对不同地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了项目的规模、运营情况和游客反馈。

同时,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游客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我们分析了各地区的相关数据和市场报告,综合分析了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 调研结果3.1 市场现状目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许多地方政府和农民都认识到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潜力,并积极推动相关项目的开展。

旅游业收入成为一些乡村地区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3.2 市场特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具有以下特点:•多样性:不同地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具有各自的特色,包括自然风光、农耕文化、农产品加工等,满足了游客对各类体验的需求。

•个性化:游客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中更追求个性化的体验,例如参与农活、亲手制作农产品等。

•教育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不仅是为了休闲娱乐,还是一种教育机会。

通过了解农业、了解乡村文化,游客能够增长知识,培养对农村地区的了解和尊重。

3.3 市场机遇随着人们对休闲活动和农耕文化的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具有以下机遇:•城市人口流动:城市人口对休闲活动的需求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人们渴望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来到宜居的乡村地区放松身心。

北京市观光农业发展现状与分析_尹丹红

北京市观光农业发展现状与分析_尹丹红

25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北京市观光农业发展现状与分析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Beijing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Development尹丹红 徐峰Yin Danhong Xu Feng摘 要:北京观光农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分析了北京市观光农业的发展历程、区域布局及各区县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发展北京市观光农业应重视因地、因时制宜,差异化发展、打造观光农业品牌、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思路,以实现北京市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北京市;观光农业;区域布局;区域特色;建设思路文章编号:1003-6997(2013)2-0025-06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in Beij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o-economic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Beijing sightseeing ag riculture, and compar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each area. Then come up with the idea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should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create the brand ofsightseeing agricultur e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ightseeing agricultur e in Beijing.Key words : Beijing;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regional distributi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thoughts作者简介尹丹红/1988年生/湖南邵阳人/2011-2013年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 徐峰/通讯作者/1969年生/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副教授,从事园林规划设计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研究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北京 100193Department of Ornamental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北京是我国四个都市农业国际示范城之一[1]。

2024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分析现状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当下旅游市场的热门发展方向之一。

休闲农业指的是人们在城市生活压力下,选择到乡村地区寻找放松和休闲的体验,参与农业种植、养殖、采摘等活动。

乡村旅游则是在乡村地区提供旅游景观和文化体验。

本文将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加深对该市场的认识。

2. 休闲农业市场分析2.1 市场规模休闲农业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和健康,追求与自然亲近的休闲方式。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结合了农业和休闲的新兴形式,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热爱。

据统计,休闲农业市场的年销售额已达到XX亿元。

2.2 消费群体特征休闲农业的消费群体主要包括城市居民、家庭和年轻人。

他们对于农业生产及其过程的好奇心和参与度较高,愿意亲自动手体验农业活动。

此外,一些中老年游客也喜欢到乡村地区寻找宁静和闲适的生活环境,并参与农业体验活动。

2.3 发展趋势未来休闲农业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休闲农业将成为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

需求的增加将推动休闲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

3. 乡村旅游市场分析3.1 市场规模乡村旅游市场的规模也逐年扩大。

人们逐渐意识到乡村地区所拥有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乡村旅游以其舒适、安静和回归自然的特点受到了众多游客的欢迎。

据数据显示,乡村旅游市场的年增长率已达到XX%。

3.2 旅游产品特色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主要包括景观观赏、农业体验和民俗文化体验。

游客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自然风光,参与到农业生产和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中,并参与到乡村居民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中。

这种全新的旅游体验不仅能放松身心,还能增进对乡村地区的了解和认同。

3.3 发展前景乡村旅游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乡村地区的资源独特且丰富,可以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政府也已意识到乡村旅游产业的潜力,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该市场的发展。

预计未来几年,乡村旅游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北京的旅游环境现状以及未来发展_2

北京的旅游环境现状以及未来发展_2

北京的旅游环境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竞争力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以及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业竞争力的研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以北京旅游的环境承载力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北京旅游存在的问题,从而若干提升旅游竞争力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北京旅游,环境承载力,竞争力一、北京的旅游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一)现状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北京旅游业蓬勃发展,由单纯的外事接待工作迅速成长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产业。

1978年-2009年,全市累计接待海外游客5764万人次,年均增长25.8%;旅游创汇累计达到615.2亿美元,年均增长12.5%。

.当前,北京旅游产业要素日趋配套,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已成为北京国民经济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旅游产业的增长速度始终高于全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己成为北京经济增长的亮点和拉动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1、北京旅游资源特征北京旅游资源有五个基本特点:一是历史久远,可谓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成发展之缩影,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的完整性。

二是遗存丰富,品位居首,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的代表性。

三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千秋各异,交相辉映,具有旅游内涵构成的完美性。

四是北京古都,保存完整,城墙内外古建筑成群,且高楼大厦林立,现代设施完备,具有古都风韵和现代城市气息的协调性。

2、北京旅游企业的经营状况旅游企业是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的媒介,它直接参与旅游竞争,是旅游竞争的操作者,其竞争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该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大小。

旅游企业的规模、发展战略、目标、经营策略、企业自我积累和发展机制等的形成无疑对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尤其是旅游企业间的竞争是否合理、公平、有序,大中小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竞争机制是否有效等与竞争能力有很密切的关系。

北京现有星级饭店617座,星级饭店遍布全市,综合接待能力不断加强。

旅行社554个,其中国际旅行社166个,国内旅行社388个,有21个主要语种的导游人员5000多人,形成了业务遍及全球市场。

北京现代都市农业调研报告

北京现代都市农业调研报告

北京现代都市农业调研报告北京现代都市农业调研报告引言:现代都市农业指的是在城市区域内开展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以满足都市居民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并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北京市这样一个发展迅猛的国际大都市中,现代都市农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报告将对北京现代都市农业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其现状、挑战和前景。

一、现状1.经营模式多样化:北京现代都市农业涵盖了多种经营模式,包括屋顶农场、垂直农场、立体农业、农业休闲观光等。

这些模式巧妙地将农业与城市的土地和资源有机结合,实现了城市农业的高效生产。

2.种植品种适应性强:北京的气候条件多变,但现代都市农业中采用的种植品种多为适应性强、抗性好的作物。

这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提供了稳定的农产品供应。

3.市场需求旺盛:在北京这样一个消费水平较高、注重品质和健康的城市中,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非常旺盛。

现代都市农业通过生产高品质的无公害农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二、挑战1.土地资源紧缺:北京市土地资源有限,而且在城市化进程中,农用地被大量占用。

这使得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面临土地不足的挑战。

2.环境污染问题:城市环境污染对现代都市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水源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可能会对农作物的品质和农产品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3.技术和人才支持:现代都市农业需要高水平的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但目前相关人才较为匮乏。

在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挑战。

三、前景1.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北京市政府意识到现代都市农业的重要性,对其加大了支持力度,推动其发展。

例如,政府将闲置楼宇和屋顶用于农业生产,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等。

2.投资增加:随着对现代都市农业的认可和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投资开始涌入这个行业。

这将进一步推动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

3.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农业也向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机器人技术、数据分析和灌溉技术等的应用将提高农业的效率和生产力。

4.市场潜力巨大:北京是一个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强大的城市,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仍然很高。

北京休闲市场调查报告

北京休闲市场调查报告

北京休闲市场调查报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休闲活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其休闲市场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和高端化的发展趋势。

为了深入了解北京休闲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市场调查。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北京休闲市场的规模、结构、消费者需求和竞争态势,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消费能力,休闲市场潜力巨大。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共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850 份。

同时,对 50 位消费者和 20 家休闲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并对北京的主要休闲场所进行了实地观察。

三、北京休闲市场的现状(一)休闲活动类型1、旅游观光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如故宫、长城、颐和园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同时,周边的郊区旅游也日益兴起,如怀柔的雁栖湖、密云的古北水镇等。

2、餐饮娱乐北京的餐饮文化丰富多样,包括传统的北京烤鸭、炸酱面,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美食。

娱乐方面,电影院、KTV、酒吧等场所遍布全市。

3、运动健身越来越多的北京居民注重健康,健身房、游泳馆、羽毛球馆等运动场所生意兴隆。

此外,户外运动如骑行、登山、跑步等也受到欢迎。

4、文化艺术北京的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等文化场所众多,各类展览、演出层出不穷,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消费者特征1、年龄分布消费者年龄跨度较大,以 20-45 岁的年轻人为主,他们追求时尚、个性化的休闲方式;45 岁以上的消费者则更倾向于传统的休闲活动。

2、消费能力北京居民的消费能力较强,愿意为高品质的休闲服务付费。

但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偏好存在差异,高收入群体更注重休闲体验和服务质量,低收入群体则更关注价格。

3、消费动机消费者进行休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丰富生活和社交交流。

北京乡村旅游

北京乡村旅游

北京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大多集聚在北京的周边山区与郊区供需条件:北京周边山区,较之平原地区,不具备发展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充分条件,所以转向发展第三产业,这成为近年来这些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又由于北京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压力增大,他们渴望在工作之余到户外放松心情、亲近自然、寻觅返璞归真的体验。

而北京周边乡村和远郊山区,其地理区位、资源环境、自然体面、乡土人情等能够满足这些需求,提供与之相对应的旅游产品。

供需关系的存在使得北京乡村旅游有更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极大可能性。

政策条件:2003 年以来,各区县和北京市政府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开展乡村旅游产业。

在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也考虑为市民提供到乡村休闲、度假的环境,以求缓解城市的空间、环境等问题。

于是,各区县和北京市政府选择一批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先期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庄进行旧村改造。

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投入,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改善了村庄的旅游接待能力,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同时,这也有助于使乡村成为城市功能的全新承载区,从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在北京郊区的近4000 个行政村中,有300 多个村开展了旅游接待工作,民俗旅游接待达到1 万多户,从事旅游接待工作的农业人口有4 万多人。

同时,乡村旅游收入在乡村居总收入中的比重呈增长趋势。

2005 年,北京观光农业收入超过30 亿元,民俗旅游接待收达到7.57 亿元。

郊区现有2000 多个特色农业园区、330 多个民俗旅游村,从事民俗旅游和观光农业的农民将近5 万人。

其中评定了30 个市观光农业示范园、70 个市级民俗旅游村和5100 多个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

根据乡村旅游理论的分类方式和北京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北京乡村旅游主要有以下几种产品形式: (1)特色农业园。

包括高科技农业观光园、采摘园、养殖园、观光农场等,如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四季青樱桃观光园、安利隆生态农业旅游山庄等。

2023年北京旅游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北京旅游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北京旅游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庞大的旅游市场。

下面将对北京旅游行业市场进行分析。

首先,北京旅游业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数据显示,北京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同时,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商务和会议旅游客户。

其次,北京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北京有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如故宫、天安门、长城等。

此外,还有许多历史遗址、文化名胜、园林庭院和艺术馆等。

这些景点和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并成为推动北京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再次,北京的旅游业供应链完善。

北京拥有多家五星级和高档酒店以及中低档的酒店,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北京的交通基础设施也十分发达,包括国内和国际航线、地铁、公交和出租车等多种交通工具,方便游客的出行。

同时,北京还拥有成熟的旅行社和导游团队,为游客提供咨询、订票和导览等服务。

此外,北京还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创新发展。

近年来,北京旅游业开始注重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推出了一系列的旅游品牌和主题活动,如国际旅游交易会和文化创意旅游节等。

同时,还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资,提升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质量。

然而,北京旅游业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北京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各地旅游目的地纷纷推出各类活动吸引游客。

其次,一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仍不充分,有待进一步提升旅游体验和服务水平。

此外,北京的空气质量问题也对旅游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北京旅游业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随着政府的支持和投资,以及旅游业的创新和发展,北京的旅游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并为北京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北京休闲市场调查报告

北京休闲市场调查报告

北京休闲市场调查报告在繁华的首都北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休闲市场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为了深入了解北京休闲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广泛而深入的调查。

一、北京休闲市场的总体规模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休闲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年来北京休闲市场的消费总额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涵盖了旅游、餐饮、娱乐、健身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产业体系。

二、旅游休闲1、国内旅游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国内游客。

故宫、长城、颐和园等知名景点常年游客如织。

此外,胡同游、古村落游等特色旅游项目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

2、国际旅游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北京每年接待众多国际游客。

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以及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使北京成为国际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然而,旅游休闲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旅游旺季时热门景点人满为患,影响游客的体验;部分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存在乱收费等现象。

三、餐饮休闲北京的餐饮市场可谓琳琅满目,涵盖了各种菜系和风味。

从传统的北京烤鸭到各地特色小吃,从高档餐厅到街边小店,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1、特色餐厅具有特色主题和独特菜品的餐厅备受欢迎,如创意菜餐厅、私房菜餐厅等。

2、外卖服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外卖服务成为餐饮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便快捷的外卖满足了人们在家中或办公室享受美食的需求。

不过,餐饮休闲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部分餐厅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四、娱乐休闲1、电影院北京的电影院数量众多,提供了丰富的电影选择。

3D、IMAX 等先进的观影技术为观众带来了更好的观影体验。

2、 KTVKTV 依然是人们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尤其是在周末和节假日,常常需要提前预订。

3、电子游戏厅电子游戏厅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各类游戏设备和竞技比赛不断推陈出新。

但是,娱乐休闲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娱乐场所存在噪音扰民的情况,一些电子游戏内容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2023年1-9月份北京市农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模板

2023年1-9月份北京市农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模板

北京市农业政策
北京市2022年前三季度农业发展情况分析1
北京市农业政策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2022年上半年北京市种植业产量下降,粮食作物产量下降4.4%113.5万
北京市畜牧业产值为77.5亿元,同比增长3.5%
2022年上半年北京市水产业产量的增长情况
6.农业现代化建设现状
北京市农业法规
1.2022年上半年北京市农业法规实施情况分析1
2. 法规制定:北京市农业部门积极推进农业法规的制定工作,包括《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条例》、《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
3. 法规执行:北京市农业部门加强了对农业法规的执行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4. 法规宣传:北京市农业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农业法规,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农民的维权能力。
1.
5. 农作物种植面积:上半年,北京市农作物种植面积约为35.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为14.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约为16.7万亩。
6. 农产品产量:上半年,北京市农产品总产量约为63.5万吨,其中粮食产量约为25.7万吨,蔬菜产量约为28.5万吨。
7. 农业生产效益:上半年,北京市农业生产效益稳步提升,农业生产总值约为116亿元,同比增长约6.1%。
2.
15亿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ed b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Beijing
2023
第三部分
PART THREE
北京市农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积极探索创新。
北京市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农业发展
农业生产
2023
第二部分

北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探索

北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探索

北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探索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

这一决定为乡村旅游在新时期的跨越式全面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战略机遇。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乡村旅游在促进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创造就业、增加投资、健全基础设施和设备供给、增强环境和文化资源的保护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的效应。

很多欧盟国家、美国、新西兰等已经将乡村旅游作为乡村发展的战略产业。

一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机遇2007年3月,国家旅游局与农业部在京签署了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合作协议,将在全国范围内共同组织实施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提升和完善已有乡村旅游项目,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适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构建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乡村旅游格局。

2009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参加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切实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为了满足市民对乡村旅游的消费需求和把握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大好契机,北京市旅游局适时提出开展“旅游下乡、畅游京郊”的主题活动,积极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旅游下乡”的行为主体是旅游行政部门及相关旅游供给商,是指在各级旅游局的引导和组织下,旅游供给商积极配合、通力合作,实现旅游产品下乡、服务下乡、管理下乡、投资下乡、配套服务下乡和科技下乡。

“畅游京郊”的行为主体是北京市本地客源,其目标消费群体包括定居者和暂居者,定居者指市区居民和京郊农民,暂居者指外省市的短期就业者、高校就读学生,以及入境短期就业者和入境游客。

政府组织旅游下乡是市民畅游京郊的必要前提,而市民畅游京郊是政府组织旅游下乡的预期结果。

开展“旅游下乡、畅游京郊”活动有助于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形成多层次的客源市场体系、打造多流向的旅游产业格局。

除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外,开展乡村旅游可以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本地就业、创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思路。

北京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北京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北京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旅游业的发展一直是该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文将对北京旅游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促进北京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北京旅游业现状分析1.1 旅游市场概况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国内外游客来京观光、度假、商务等目的逐年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3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00亿元人民币。

1.2 旅游资源优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故宫、天安门广场、长城等世界知名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此外,京郊风景名胜如颐和园、圆明园等也是吸引力不可忽视的景点。

1.3 旅游产业结构目前,北京市已形成了以观光文化产业为主导,并以商务会展、度假休闲等多元化产业为辅助的产业结构。

旅游相关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也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二、北京旅游业存在的问题2.1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尽管北京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是存在的问题。

一些知名景点人流量过大,而一些潜力景点却流量有限。

这导致了资源浪费和人流拥堵等问题。

2.2 服务质量有待提升虽然北京的旅游服务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如导游服务、餐饮住宿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

2.3 旅游环境待改善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北京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这给北京旅游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也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

三、北京旅游业发展对策3.1 优化资源配置与开发利用为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开发利用均衡化,需要加大对潜力景点和非主流景点的宣传力度,并改善其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条件。

同时,加强对知名景点的管理,合理控制游客流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2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同时,推行旅游服务质量评价制度,鼓励旅游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并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不良旅游服务行为。

关于京郊休闲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京郊休闲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京郊休闲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京郊休闲旅游的发展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次调研,主要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相关数据资料,以期为京郊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研过程1.实地走访我们选择了京郊比较知名的景点进行了实地走访,包括十三陵、八达岭长城、平谷区的大桥水库生态风景区等。

通过实地走访,我们了解到这些景点的基本情况、游客需求等。

2.问卷调查我们针对京郊休闲旅游问卷进行了设计,通过向游客发放问卷,收集了他们在休闲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意见和建议等方面的数据。

三、调研结果1.景点情况京郊休闲旅游的景点以自然风光为主,如长城、山水等,以及人文景观,如博物馆、古镇等。

景点的游客多集中在周末,节假日,特别是在“黄金周”期间,游客数量会达到高峰。

景点的配套设施需要不断完善,如停车场、洗手间等。

2.游客需求游客对于景点的美景、自然环境比较敏感,他们更希望能够亲近自然、感受乡村的田园风光和人文历史底蕴。

同样,游客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除了体验传统文化、民俗活动等,游客还希望能够享受各种互动体验,如动物园、漂流等。

3.发展方向京郊休闲旅游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需要进一步做好规划和开发,同时加强管理、保护和营造。

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更好地将京郊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得到利用,让人们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体会到更多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同时,给与游客更舒适更便利的服务,为京郊休闲旅游创造更好的品牌形象。

四、结论通过调研可以发现,京郊休闲旅游虽然发展潜力巨大,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善和完善,如景点的配套设施、管理、保护和营造等。

因此,需要全面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继续发展京郊休闲旅游,让优质的旅游资源惠及更多的游客,同时为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生力军。

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近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中国的发展迅速,成为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也积极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农村地区体验农村生活、农事活动和乡村风情的一种旅游方式。

北京作为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首先,北京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尽管北京是一个大城市,但还是保留了大片的农田和农村地区。

由于北京市农业资源的丰富,可以满足不同程度、不同需求的人们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需求。

游客可以在北京的农田里体验田间劳作,亲手采摘农产品,感受农村的宁静与绿色。

其次,北京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积淀了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诸多古代建筑和名胜古迹。

游客可以参观长城、故宫等著名景点,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此外,北京还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制作京剧脸谱、剪纸等,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另外,北京还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

作为中国的中心城市,北京交通发达,与中国其他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

游客可以方便地通过高速公路、高铁、航空等交通工具来到北京,感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乐趣。

北京的交通便利性为游客提供了舒适、便捷的旅行条件,也为乡村旅游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政府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非常重视。

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支持和推动农村旅游发展。

政府鼓励农户发展特色农业、农家乐、农产品加工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休闲农业体验。

政府还加大对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推广的力度,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北京。

当然,在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有待改善。

一些农村地区的交通、饮水、环境卫生等设施仍然比较薄弱,需要加大投入改善。

2023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市场分析现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近几年来兴起的新型旅游形式,其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生态等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针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市场现状进行分析。

一、市场需求1、消费观念转变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不再仅仅是一种消遣方式,更多的人开始把旅游看作是一种经济、文化、生态、体验等多种需求的满足。

因此,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高。

2、城市化与乡村振兴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导致城市生活压力增大,对乡村旅游的需求逐渐增加。

与此同时,新一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3、健康与环保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健康、环保的旅游方式。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恰好符合这一需求,以其天然、绿色、安全等特点,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二、市场规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

据统计,目前中国已经拥有超过100,000家休闲农业场所,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逾千万人,乡村旅游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三、市场特点1、多样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具有丰富的形式和内容,包括采摘、体验、文化、生态、住宿、美食等多种形式。

不同的景区提供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靠近城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城市化”特征,即通常都是距离城市比较近的地方,交通便利,方便市民和游客前来游览和消费。

3、游客体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注重游客体验,提供独特、丰富、深度的旅游服务,旨在让游客能全方位地感受田园风光、农村文化和风土人情。

4、低碳、环保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以其低碳、环保的理念,成为旅游业的新热点,对于传统旅游业而言,它具有拓展市场、推动绿色旅游、保护生态环境等重要意义。

四、市场存在问题1、乱象丛生目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市场存在各种乱象,如虚假宣传、景区管理混乱、价格不透明、安全隐患多等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开展整顿和规范。

北京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特征及对策建议

北京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特征及对策建议

北京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特征及对策建议向雁;屈宝香;侯艳林【摘要】[目的]休闲农业是北京旅游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可持续发展对"十三五"时期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北京休闲农业的发展特征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促进北京市城乡交流、实现农民增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主要对2006~2015年北京农业观光园、民俗旅游等2种主要休闲业态的总体现状、经营主体数量、从业人数、经营收入、接待人次等的时空演化开展定量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转型升级;加强生态资源保护性开发;加紧文化创意元素融合;加速"互联网+休闲农业"布局等休闲农业未来发展的建议.[结果]北京的休闲农业呈现四大特征:(1)农业观光园的"产品消费外扩与食宿消费内聚"趋势并存,合力影响北京农业观光园时空演化进程;(2)民俗旅游呈现以"空心化、亲自然"为特征的持续性远郊热,生态涵养发展区民俗旅游发展持续巩固;(3)休闲农业市场邻近性的优势渐弱,休闲农业总体呈向外部扩散趋势;(4)休闲农业对自然旅游资源的依附性趋强,旅游自然资源富集区休闲农业发展优势明显.[结论]北京部分农业观光园出现增速放缓,收入大幅下降的局面,农业观光园转型发展需求迫切;北京近10年民俗旅游收入和接待人次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但民俗旅游经营户的经营收入、人均消费水平仍相对较低,需对民俗旅游的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作进一步提升.%A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Beijing, Leisure agricul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promoting urban and r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 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uarante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in Beijing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eriod.Two major leisure activities, i.e.agricultural tourism park andfolk tourism in Beijing,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two major leisure activities, using the data of overall situation, the number of business entities,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operating income and tourist reception numbers from 2006 to 2015,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s leisure agriculture.Firstly, product consumption and accommodation consumption together influenc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process of Beijing agricultural tourismpark.Secondly,folk tourism presen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way from the center, close to nature ",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tourism continued to be consolidated in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DevelopmentZone.Thirdly,leisure agriculture had the general trend of external diffusion.Finally,leisure agriculture depended on natur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area of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had obvious advantages.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Beijing, it put forward four suggestions to further improve leisure agriculture in Beijing: speeding up the market-oriented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accelerating the layout of "Internet + leisure agriculture";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protection;and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creativity elements.【期刊名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年(卷),期】2017(038)004【总页数】9页(P214-222)【关键词】休闲农业;特征;对策建议;北京市【作者】向雁;屈宝香;侯艳林【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4休闲农业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1]。

北京市休闲农业的市场需求特征与满意度评价

北京市休闲农业的市场需求特征与满意度评价

结果表明 ,获得情感的愉悦和满足,是 人们出游的
主 要 动 机 。该 类 诉 求 的 具 体 表 现 为 ,释 放 压 力、 追
工作、学习、家庭等方面的压 力,乡村 旅游恰好 可
以 满 足 他 们 放 松心 情 、释 放 压 力 的需 要 。从 受 教 育

求乐趣与快乐和增进亲情 ,分别 占6 2 . 8 %、4 1 . 3 %和
农业目标群体人口统计特征分析的研究变量。
在 本次 陂访 者 中 ,男性 占样 本总 数 的 4 5 . 3 %, 女 性 占5 4 . 7 %,性 g i l l : k , 例较 为均 衡 ,具 有代 表性 。从 年 龄 结 构 来 看 ,2 6 至5 0 岁的 旅游 者 最 为 集 中 ,达到 6 8 . 5 %,该年 龄 段的 人群 生 活节 奏较 快 ,面 临较 大 的
2 9 . 8 %,说 明 人 们 参 与 休 闲 农 业 是 对 “ 和谐境界 ” 的 向 往 ,对 “ 超 现 实 ” 体 验的 追 求 。换 句 话 说 ,人 们 渴望 暂 时 摆 脱 现 实压 力 ,冲 出 “ 围城 ” ,追 寻 一
程度看 ,大专以上学历者达到7 4 . 1 %,其中有9 . 8 % 的受 访者 是硕: 、博士 ,说明中、高学 历者在休闲 农业 的 目标 市场 中 占 了绝 大多数 。从收 入看 ,受 访者 中月均收人在4 0 0 l 至6 0 0 0 元的比例最高 ,达到
! . i J 州 f _ J f 对
( 二)受访者的基本情况
人 口统 计学 模 型 对 相 当 多的 行 为 现 象具 有 极 强
参 与过 京 郊 休 闲 农业 的游 客 与 市 民 。 在调 查 过
基 金项 目 :北京 市哲 学社会 科 学规 划重 点项 目 “ 北京市 休 闲农业提 档 升级 的对 策研 究” ( 1 0 A a G 3 4 9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日前,北京发布了《北京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其中提到北京市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营性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共3.2万个。

2016年,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接待人次为20147万人次。

其中,接待住宿游客1170万人次,占比5.8%;接待国外及港澳台游客163万人次,占比0.8%。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达到150.7亿元。

一、总体情况
2016年末,北京市依托于农村地域、农业生产、农事活动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营性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共3.2万个。

其中,经营性单位4397个,占比13.6%;个体经营户2.8万个,占比86.4%。

民俗旅游挂牌单位475个,占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单位的10.8%;民俗旅游挂牌户8717个,占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个体经营户的31.3%。

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投资人情况
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单位(户)的投资人情况看,北京乡镇内投资人共2.3万人,占比72.6%;乡外市内投资人1949人,占比6.0%;外省投资人6864人,占比21.3%;国外及港澳台投资人43人,占比0.1%。

投资人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的有2.9万人,占比90.2%;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和大学的投资人2963人,占比9.2%;受教育程度为研究生及以上的投资人188人,占比0.6%。

三、对外推介方式和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应用
从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单位(户)的对外推介方式来看,调查对象使用传统媒体的1.8万个;使用网络平台的6268个;使用移动通信的1.2万个;有一种以上推介方式的调查对象3785个。

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应用方面,调查
对象拥有自主网站的1081个;拥有第三方平台的5152个;同时拥有两种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273个。

四、农耕文化体验类型
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单位(户)在经营活动中涉及农耕文化体验的有3878个,从体验的类型来看,有农事种养体验的765个,分布在325个村;有农事采收体验的2777个,分布在639个村;有农产品制作体验的217个,分布在113个村;有农村民俗活动体验的1158个,分布在275个村;有农耕文化展示体验的173个,分布在137个村。

五、占地规模情况
从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规模上看,总占地面积69.9万亩。

其中,农作物占地面积5.8万亩,占比8.3%;园地占地面积12.1万亩,占比17.3%;林地占地面积12.1万亩,占比17.4%;养殖水面占地面积1.1万亩,占比1.5%;畜禽饲养区占地面积0.5万亩,占比0.7%;绿化占地面积5.9万亩,占比8.4%。

六、从业人员情况
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单位(户)的高峰期从业人员为15.5万人。

其中,单位8.7万人,占比56.1%;个体经营户6.8万人,占比43.9%。

在高峰期从业人员中,本乡镇的从业人员7.9万人,占比50.8%;乡外市内从业人员1.4万人,占比9.1%;非京籍高峰期从业人员6.2万人,占比40.1%。

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单位(户)的长期从业人员10.7万人,其中,单位5.8万人,占比53.6%;个体经营户5.0万人,占比46.4%。

七、资产情况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单位(户)共有接待床位67.6万张,其中,单位44.5万张,占比65.9%;个体经营户23.1万张,占比34.1%。

接待餐位582万位,其中,单位318万位,占比54.6%;个体经营户264万位,占比45.4%。

注册资金共计219.0亿元,其中,单位121.6亿元,占比55.5%;个体经营户97.4亿元,占比44.5%。

八、经营情况
2016年,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接待人次为20147万人次。

其中,接待住宿游客1170万人次,占比5.8%;接待国外及港澳台游客163万人次,占比0.8%。

通过网络及移动通信预约的游客444万人次,占比2.2%。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达到150.7亿元,其中,单位107.3亿元,占比71.2%;个体经营户43.4亿元,占比28.8%。

从收入类别方面看,位居前5位的分别为:商品销售收入55.6亿元,占比36.9%;餐饮收入40.9亿元,占比27.1%;住宿收入19.3亿元,占比12.8%;其他收入8.5亿元,占比5.7%;采摘收入8.4亿元,占比5.6%。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总支出120.3亿元,其中,单位92.7亿元,占比77.1%;个体经营户27.6亿元,占比22.9%。

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调查对象中,通过网络销售商品的单位(户)有260个,收入1.2亿元,其中,单位145个,收入1.1亿元;个体经营户115个,收入626.0万元。

通过农耕文化体验为调查对象带来收入30.8亿元,其中,景区游览收入2.3亿元;住宿收入3.8亿元;餐饮收入6.9亿元;采摘收入5.5亿元;垂钓收入0.5亿元;销售农产品收入5.3亿元。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外企业、上市公司、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研究报告及高价值的咨询服务。

中商行业研究服务内容
行业研究是中商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我们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

中商行业研究报告是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资料。

中商行业研究方法
中商拥有10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利用中商Askci数据库立了多种数据分析模型,在产业研究咨询领域利用行业生命周期理论、SCP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竞争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产业评估体系。

在市场预测分析方面,模型涵盖对新产品需求预测、快速消费品销售预测、市场份额预测等多种指标,实现针对性的进行市场预测分析。

中商研究报告数据及资料来源
中商利用多种一手及二手资料来源核实所收集的数据或资料。

一手资料来源于中商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中商通过行业访谈、电话访问等调研获取一手数据时,调研人员会将多名受访者的资料及意见、多种来源的数据或资料进行比对核查,公司内部也会预先探讨该数据源的合法性,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及合法合规。

二手资料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农业部、中国海关、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发布的各类数据、年度报告、行业年鉴等资料信息。

中商的影响力
国家政府部门及权威媒体广泛报道与引用中商产业研究院专业研究结论
国内外主流财经媒体及国家政府部门大量引用中商数据及研究结论,如央视财经、凤凰财经新浪财经、中国经济信息网、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网)等。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