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练习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属学科语文
农村小学教师对课后练习题运用的现状分析及策略
研究
【摘要】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除略读课文外,每篇课文的后面均编有课后练习题,它
既为教师教学指明了目标,提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暗示了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思路,是一座丰富的资源宝库。但纵观当下农村小学教师对课后习题运用的现状却误区颇多,主要表现在:形同虚设、“课后”练习、形式单一等。鉴于上述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出
如下策略:理解课后习题的编排目的,深入探索练习的内涵,并加以整合运用来促进教学高
效率,方能使“课后练习题”扎实、高效地呈现在语文课堂。
【关键词】课后习题现状分析策略研究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除略读课文外,每篇课文的后面均编有课后练习题,每个习题都是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和所要落实的教学目标而编写,与课文相辅相成并构成一个整体。它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思想,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研究课后练习就是与编者的对话,它既为教师教学指明了目标,提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暗示了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思路,是一座丰富的资源宝库。但新课程一路走来,笔者发现农村小学教师课后练习题运用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表现如下:
一、现状分析
(1)形同虚设
据笔者走访调查,发现当下农村小学中有些语文教师未能真正理解课后习题
的编排目的,觉得有它不多无它不少,或置之不理,对它视而不见。特别明显的
是刚走上中年段语文教学岗位的教师,不熟悉教材的变化,还习惯于低年段的抄写生字、填写词语等形式,致使课后习题形同虚设。
(2)“课后”练习
纵观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农村老师能注重“导语”和文本内容的钻研就算不错了,对课后习题的分析与研究就直接忽略了;能搜集课外教辅资料已不容易了,对课后习题的开发和利用更无从谈起。于是,老师们对课后习题的处理总是置于教学环节的末尾,或匆匆让学生思考讨论后,说出教学参考书上的所谓的标准答案;或把课后练习当作书面作业,课上不触及,让学生课外完成,对课后
练习简单甚至流于形式的处理,使得很重要的一个教学资源的价值大打折扣,同时,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致使课后习题的运用真的变成了“课后练习”。
(3)形式单一
很多的语文教师在设计和展开的教学环节中,往往只是有机的处理个别课后习题。课后题目中的一些问题便被理所当然的引用到了导入部分的教学环节中,“小话筒”的题目则在课堂上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个半天,“小钢笔”的习题则是学生小练笔的不二题材,,一切按自己的教学需要来选择,对课后习题的运用也大多是为写而写,为说而说,形式单一,更不用说去思考课后的习题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加强整合,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了。
当然,也有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课后练习题的重要性,开始尝试怎样合理有效的运用课后练习题,但也都处于探索阶段,笔者也是抛砖引玉,与大家研究讨论。
二、对策研究
以上三大问题的存在,凸显了农村小学课后习题运用现状的严峻形势,使课后习题的运用流于形式,本着“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的理念,深入耐心地琢磨
每一习题编排的特点,不断探索规范有效的教学策略,如能做到有效运用,让学生扎实有效学习,才能真正为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
(一)理解编写意图
现行语文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在编排上可谓是独具匠心的。在五大领域之
“阅读”这一板块系列构建中,专题设计、单元建构、课文呈现——紧随而建构
的导学系统凸现语文学习的重点,贯穿教材始终。导学系统的设计,一是借助每组教材前的“导语”来导向;二是凭借课后练习思考题来导学、导练;三是凭借“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发现一些
读写的基本方法,逐渐养成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作为导学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后思考练习题,在精读课文后面都有安排,更是充分体现了语文教材的价值、
特色与魅力,值得好好揣摩编者的编写意图,以发挥其最大价值。
这些课后练习题看起来很简单,无外乎读背抄写、理解感悟,但其安排设计
却蕴含了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它或是点明了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或提示了教
学的重点、难点,或揭示了理解课文的思路,或体现了教学训练的重、难点,或
渗透了教法和学法。总之,它与课文相辅相成,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编者的
思想体现在教材中,他更多的编写意图则涵盖在课后练习中。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参上关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明确指出:精读课文后的问题,从课文自身的特点出发,
根据专题学习重点精心编写,应当是教学课文的主要依据。所以说,课后练习应该是我们备课的指南针,钻研文本应包括钻研课后练习,因为只有弄清编者的编
写意图,着力挖掘练习的价值,才可能理清教学脉络,优化备课思路,帮助学生
落实双基,提升能力,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二)探索练习内涵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高段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其课后练习题在内容上可概括
为四个“引导”。
1、引导语言积累
课后的思考练习题特别强调语言的积累。积累的内容,有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格言警句、古诗词;积累的途径来源,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积累的方式,有朗读、背诵,也有抄写、默写。
课后习题强调学生的朗读、背诵训练。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一课课后都有
朗读、背诵的要求。同时,在提出要求时,编者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个体尊重与
自由,采取灵活安排和指定任务相结合的方式。
例如:?课文描写的场面真壮观,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把第三、四
自然段背下来。?到了六年级,则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如,?把感受最深的部分
背下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
课后习题重在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为激发学生语言积累的兴趣和主动性,课后题的题干叙述基本采用“自我要求式”,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要求,?课文中用了许多四个字的词语,如,‘风和日丽’‘热闹非凡’,我要找一找,再抄下来? 。再如,?下面的句子写得生动有趣,课
文里这样的句子很多,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再抄下来。?(四年级上册《白鹅》)。
2、引导课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