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第三章盛唐时期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崇尚风骨
∙盛唐人提倡风骨、追求风骨都是以建安为标榜的。
但
是,事实上他们所追求的风骨,与建安风骨有明显的
区别。
从感情浓烈、壮大这一点说,他们与建安是相
同的。
壮思是风骨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这点他们是
相同的。
但是建安风骨是在感情浓烈、壮大之中,带
着悲凉或悲壮的情调,而盛唐,除了个别诗人(如高
适前期)略带一点悲壮之外,却只有壮大、明朗,而
没有悲凉。
∙盛唐风骨与建安风骨是风骨这种美学要求发展过程中
的两种表现形式,是同中有异的。
∙第二节追求兴象玲珑的诗境
∙兴象的两个来源:其一,创作实践中已经普遍地创造
了完美的情景交融的诗的意境,是从实践中概括出来
的。
其二,是从传统的文学批评中“兴”与象两个概
念演变来的。
∙兴:感情兴发;思想意义的寄托;
∙第三节追求自然的美
∙第四章转折时期文学思想(上)
∙绪论
∙如果我们考察一下盛唐与中唐的诗歌,我们便可以看
到十分明显的差别。
前者更富理想色彩,而后者更带
生活倾向;前者更多的带着才气写诗的痕迹,后者更
多的是功力;在诗的精神风韵上,仿佛由少年情怀而
中年情怀。
∙第一节写实倾向及其理论主张
∙最早表现出写实倾向的是《箧中集》的作家们。
其中
包括:沈千运、王季友、于?、孟云卿、张彪、赵微
明、元季川,收诗二十四首。
∙最能反映这种倾向的是元结和杜甫。
如果说元结写实
中寄寓讽喻的话,那么杜甫则是把写实与抒情天衣无
缝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不管杜甫是自觉还是不自
觉,他的功利的文学观是完全融化在他的抒情里了,
浓烈的感情冲淡了说教,把功利目的隐藏起来了。
∙第二节追求写实的方法
∙叙事手法。
因为要写时事,往往叙述事件的经过,写
经过的所见所闻。
∙对于物象的极其细致的观察,并且把这种观察传神的
表现出来。
∙第三节重技巧和追求形式的没的诗歌思想
∙第四节集大成的诗歌思想
∙自题材而言,杜之所写,主要是时事,是战乱与生民
疾苦。
此外,他也写日常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写闲适
情趣。
∙写作方法上,杜甫兼备众体,接受的影响包括:风骚、
汉乐府、汉民歌、六朝人。
初唐诗人。
∙第五章转折时期文学思想(下)
∙第一节盛唐余韵与战乱写实
∙第二节追求宁静淡泊的诗境
∙他们之中大量的是表现为生活情趣的闲适与冷淡。
既
没有盛唐诗人那种强烈的功名心,又没有杜甫那种强
烈的家国之思,没有他那种以国家生民为念的执着深
沉的感情。
他们对于人生的态度,比之于盛唐诗人,
实在是要淡漠得多了。
∙第三节崇尚高情、丽辞、远韵与理论上对诗歌艺术形式、艺术技巧的探讨
∙散文方面过于强调思想内容,其所强调的内容其实与
现实生活并未结合起来;诗歌方面强调艺术技巧与艺
术特征,则又把思想内容忽略了。
两者虽属两个极端,
而其脱离当时的现实生活则是一样的。
∙一、崇尚高情、丽辞、远韵
∙大历初贞元中的诗人们追求“情在言外”,
“旨冥句中”,“文外之旨”,是诗歌思想的
一个重要发展。
皎然的贡献是提出了“情在言
外”,把诗的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抓住了。
要求情在言外,就要求诗中有可以反复体会的
情思韵味。
这个观点,是殷璠“远调”说的进
一步更明确的发展,也开了后来司空图味外味
说的先河。
∙二、对诗境的理论探讨
∙《诗格》之意境说,实为我国古代对诗歌意境
进行探讨的最早的明确的理论表述。
从殷璠的
“兴象”说,到《诗格》的意境说,是一种理
论发展。
这种理论发展,是一个逐渐明确理论
范畴并认识其特质的过程。
把兴与象的统一体
表述为一种境界,这就使得主观情思与物色境
界之无间融合具象化了。
此后之意境理论,大
抵在次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皎然涉及到诗境中的情景关系和取境两个方面
的问题。
情景关系,他似已认识到写景乃为抒
情;取境方面,他似已认识到创造完整意境的
问题了。
后者是他比《诗格》更进一步的地方。
∙此时诗格意境理论之出现,又多方面之因素。
其最主要者,当为诗格创作实践具体经验之积
累。
其次,对于意境的初期认识提供了建立意
境理论的良好基础。
第三,用“境”、“意
境”“物境”“情境”这些术语来表述“意境”
这个概念,来源有二,一是来自道家,二是来
自佛家。
∙三、作诗法的研究
∙琐屑。
∙四、所谓辨体
∙皎然论风格值得注意的是,他模模糊糊地接触到了艺
术辩证法的一些问题。
∙大历初至贞元中的这二十几年,随着创作失去了盛唐
那种昂扬的精神面貌、风骨、乞丐与那种浑然一体的
兴象韵味,而转入对宁静、闲适而又冷落与寂寞的生
活情趣的追求,转入对清丽、纤弱的美的追求,在理
论上也相应地主张崇尚高情、丽辞、远韵,着眼于对
诗歌艺术形式、艺术技巧的探讨。
∙原因似可举出两点:一是作家们精神面貌的变化;二
是文学发展自身的总结的需要。
∙第六章中唐文学思想——上篇文体文风改革的思潮和理论建树∙第一节散文文体演变中所反映的文学思想的辩证发展过程
∙
∙中国散文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的指导思想,就是
重功利的文学思想。
先秦时期的散文中,文体
的发展完全服从于实用的需要,而不根于艺术
上的追求。
∙骈文的出现有两个原因:一是功利的目的,另
一则似为对技巧的追求。
骈文发展中摆脱散文
发展中重功利文学思想传统的,转向形式的、
技巧的探讨于追求的倾向,却是表现出来了。
可以说,散文发展中的文学思想的转变从此开
始。
从此,这一思想倾向就迅速发展下去,和
诗歌发展中正在逐步出现的重感情、重文采、
重声律的倾向合为一体,开始了后人所称的文
学的自觉时代。
∙魏晋:排偶更加整齐,词采更加华丽,
通篇更加凝练,用典则时或出现借喻
与隐喻。
∙晋宋:骈文的进一步发展集中在用事
用典上。
∙宋齐:骈文在用典之外,加上对声韵
的美的追求,词采也更加华丽,句用
四六,使句子更加整齐。
∙骈文发展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追求文学技巧、文
学特征的思想倾向。
∙用典,可以说是骈文作为士族文学的
最为重要的标志。
∙词采的华美,是骈文发展到极致的又
一标志。
∙讲求声韵。
∙骈体文的发展,与散体文的得到发展正好相反,
它不是出于实用的需要,不是由于政教的目的,
而是由于其它的原因。
∙这首先是士族知识分子表现自己文化
素养,自己的典雅风度与生活情趣的
需要。
∙其次是文学自身发展的原因,文学在
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现自身的特点,
努力寻求自己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点,
吧自己从最初与经学合为一体的状态
中分离出来。
∙对于文学自身的特征、艺术表现技巧的追求,
迅速推动着散文的发展。
从内容说,它从早期
的说理、宣扬伦理道德观念、政治主张、哲学
思想等等方面,逐渐地转向了抒情。
从形式说,
它更多地追求形式自身的美,而不是更多地考
虑如何更好的适合内容的需要。
在散文领域里,
追求文学自身特征的文学思想,取代了重实用
的功利的文学思想,这就是散文发展中反映出
来的清晰的辩证过程。
∙
∙第二节前于韩愈、柳宗元的文体和文风改革思想
∙(自觉的)散体文的再度兴起,也是重功利文学思想再度兴起的过程。
∙最早有意识的出于功利目的而提倡散体文的,
历来认为是西魏的宇文泰、苏绰等人。
但,从
实用的目的出发,似乎佛经翻译要来得更早。
早期的佛经翻译,用的是散体,而且讲究质朴。
∙西魏宇文泰、苏绰着眼于政教的文体改革——并未被普遍接受
∙唐前期的文体和文风改革(韩柳古文运动前)∙特点:写作散体的逐渐增加、骈体文
的逐步改造、变化
∙时期划分:
∙陈子昂之前:文风虽仍沿袭江
左之旧,但在一些事关治国的
实用文体里,已经稍稍地出现
了一些变化。
∙从陈子昂写《修竹篇序》的圣
历元年至开元末,为前期。
∙陈子昂的主要贡献,
在于明确提出了文体
和文风的改革方向,
以风雅取取代绮艳。
∙这一时期的变化:
∙文体上:散体
文写作的逐渐
增多,而且慢
慢地从奏疏扩
及到其它文体,
都是有为而发。
这个时期散体
文写得最有生
气的,还是书
信(包括李白、
崔颢、王昌龄
和王泠然)。
∙文风上:散体
文的写作上多
数注重内容的
充实,文辞的
质朴与自然,
而且反映在骈
文的写作上。
∙张说
的碑
志。
∙诗人
的抒
情小
文
(序
与书
信)。
这些
抒情
小文
在两
个方
面改
造了
骈体:
∙一
是
骈
散
间
行
,
使
之
更
适
合
于
感
情
的
自
然
抒
发
;
∙二
是
使
词
语
的
锤
炼
达
到
炉
火
纯
青
的
底
部
,
使
之
了
无
雕
琢
痕
迹
,
充
分
地
表
现
出
自
然
的
美。
这一时期的文
体文风改革在
理论上虽只提
出了方向,既
不具体,亦未
形成系统,但
在创作实践中
却有了明显的
进步,虽然其
改变的程度既
不深也不广。
∙天宝后,到韩柳登上文坛前,为后期。
∙在写作实践中出现了
文体文风的改革的同
时,这个时期开始出
现了相当活跃的对文
体文风改革的理论探
讨。
∙继陈子昂之后,元结
再次提出宗风雅,但
都是论诗的。
论散文
文体文风的,是萧颖
士。
∙李华比萧颖士更进一
步的地方,是除了宗
经之外,还强调了文
章和作者品德的关系。
而他和萧颖士不同的
地方,是连屈宋也加
以否定。
(由文返
质)。
∙独孤及提出了本乎王
道、以五经为源泉,
重政教之用,反华饰
的主张。
他甚至从本
乎道进而接触到载道
的文体。
此后,这种
本道、宗经、之用的
观点,从此便被反复
提出。
∙以上等人在文风改革
中的主要主张,就是
要用一种符合于儒家
经典的思想,取充实
文的内容,使文章有
益于政教。
而从他们
所论及的看,他们所
要宣传的,其实主要
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观
念。
在这样一个主要
目的之下,要求文章
质朴简洁,反对藻丽
雕饰。
在韩柳之前,
进一步出现的有关文
体文风改革的言论,
基本没有离开这个范
围。
∙到了柳冕,宗经、本
道、重教化之用的观
点,才被纯粹化为儒
家的观点。
∙总结:大体来说,韩柳之前的文风文
体的理论和实践未能取得摧陷廓清的
巨大成就的原因有三。
∙首先这个时期文体文风改革的
理论家们的理论的提出,虽意
在匡救时弊,但他们的理论主
张却没有加进任何与当时现实
生活、与当时政局有关的新鲜
内容。
∙其次,他们的主张违背了文学
自身发展的观点,文体的由骈
而散,是一前进的发展过程,
不是一种退化现象。
骈文给散
文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表现手
段,不能因为它发展到极端而
产生的弱点与局限而全都加以
否定,应该吸收它已经创造了
的一切,用来丰富散文写作艺
术。
∙第三,他们的文章在艺术上缺
乏独创性。
∙第三节韩柳的文体和文风改革与理论上的建树
∙韩愈明道
∙内容:仁义。
∙目的:用儒家的道统重新建立起严格封建等级
制的思想基础。
∙反佛、老
∙反藩镇割据,强化中央政权
∙从以上两点看,韩愈确实给儒家传统
文学观的明道说加入了与当时政治生
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完全改变了他的
前辈们那种空言明道的性质。
∙柳宗元“文以明道”思想的形成,比韩愈要晚。
∙二者的处世态度,首先是求经世致用,是一种鲜明的
求实思想,这正是他们在文体文风改革中主张功利文
学观共同的思想基础。
∙这次文体文风改革是以文明道的口号相号召,但在提
出和实行这个口号的同时,从理论上、特别是从创作
实践上提出了另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这就是不平则
鸣说。
前者无疑是纯然功利的,后者则很明显地倾向
于抒情和写实。
它反映了已经逐渐认识到的文学的抒
情的特点。
∙在形式上,韩柳等人与他们之前的文体文风改革者不
同的地方,是他们主张创新。
他们的创新主要表现为
两点,一是兼收并蓄,一是在此基础上求自树立。
∙韩柳改革的弱点:强调文以明道,因为他们明道的目
的与他们的政治改革行为有关,故其有积极意义,而
作为一种普遍的理论,则局限性甚大。
在后来的写作
实践中,明道说常常成为一种束缚,与发愤抒情说之
便于反映现实不同,它成为宣传封建伦理道德理念的
理论依据,常常造成文章的缺乏真情实感,充满道学
气。
∙第七章中唐文学思想——中篇尚实、尚俗、务尽的诗歌思想∙第一节表现在创作倾向上的形态
∙顾况:有着民歌那种直白明快的特色。
∙王建、张籍:初现端倪
∙王建:有所托讽。
∙张籍:朴实自然,不落痕迹。
以俗言俗事入事,
着力写实。
∙李绅、元稹、白居易:以时事直接入诗,而在写法上
变张、王之细腻写实为叙述与议论。
∙李绅
∙元稹:在写时事这一点上,尚与前任一脉相承,
但尚实的内容已有了变化,变写亲身感受为写
闻说,变具体描写为叙述与议论,而最为重要
的一点,是变感情的诗为理性的诗。
∙白居易:使尚实的创作倾向更富于政治色彩,
作品具有了更为深厚的社会意义。
此外,写法
上务求倾盘而出,把话说尽,不留余韵。
∙第二节重功利的诗歌主张
∙元白论诗的积极意义,在于提倡写生民疾苦,因此,
实行这个理论,有可能写出反映当时社会真实面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