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典型例题汇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6.质量m=4kg的物块,在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40N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θ=37°,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0.2,力F作用了5s,求物块在5s内的位移及它在5s末的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
例7.在天花板上用竖直悬绳吊一重为G的小球,小球受几个力?这些力的反作用力是哪些力?这些力的平衡力是哪些力?
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作用在
同一 条直线上
同性:力的性质相同
异体: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由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
由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
超重和失重
力和加速度的瞬时分析
临界问题和极值问题的分析
整体法与隔离法
实验: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
例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斜面体的质量为M,斜面与物块无摩擦,地面光滑,现对斜面施一个水平推力F,要使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力F应多大?
例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水平细线和与竖直方向成 角的弹簧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试分析剪断细线的瞬间,小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例10.一个人站在体重计的测盘上,在人下蹲的过程中,指针示数变化应是
A.先减小,后还原
B.先增加,后还原
C.始终不变
D.先减小,后增加,再还原
例11、水平传送带以4m/s的速度匀速运动,传送带两端AB间距为20m,将一质量为2Kg的木块无初速地放在A端,木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木块由A端运动到B端所用的时间。(g=10m/s2)
例12、木块A、木板B的质量分别为10Kg和20Kg,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地面光滑。设A、B间的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木板B长2m,木块A静止在木板B的最右端,现用80N的水平拉力将木板B从木块A下抽出来需要多长时间?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集锦及典型例题
一.各部分知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络
(一)运动的描述:
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x=aT2,
a与v同向,加速运动;a与v反向,减速运动。
(二)力:
实验: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研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F=KX.
(三)牛顿运动定律: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和“科学推理”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
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惯性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表现形式:惯性大,物体运动状态难以改变,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
改变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
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合=ma,此式成立的条件是各物理量的单位均用国际单位
C.μ1=0,μ2=0D.μ1≠0,μ2≠0
例15.如图2-2-23是用来粉刷墙壁的涂料滚的示意图.使用时,用撑竿推着涂料滚沿墙壁上下滚动,把涂料均匀地粉刷到墙壁上.撑竿的重量和墙壁的摩擦均不计,而且撑竿足 够长.粉刷工人站在离墙壁某一距离处缓缓上推涂料滚,使撑竿与墙壁间的夹角越来越小.该过程中撑竿对涂料滚的推力为F1,涂料滚对墙壁的压力为F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请通过计算,在下表空格内填入合适的数据(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计数点
1
2
3
4
5
6
各计数点的速度/(m·s-1)
0.50
0.70
0.90
1.10
1.51
(2)根据表中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系中作出v-t图象(以0计数点作为计时起点);由图象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
例2.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例3.一滑块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s末的速度是6m/s。求:
(1)第4s末的速度;(2)头7s内的位移;(3)第3s内的位移。
例4.公共汽车由停车站从静止出发以0.5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一辆汽车以36km/h的不变速度从后面越过公共汽车。求:
(四)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静止
平衡状态
匀速运动
Fx合=0
力的平衡条件:F合=0
Fy合=0
合成法
正交分解法
常用方法矢量三角形动态分析法
相似三角形法
正、余弦定理法
二、典型例题
例题1..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下图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 cm,x2=4.74 cm,x3=6.40 cm,x4=8.02 cm,x5=9.64 cm,x6=11.28 cm,x7=12.84 cm.
(1)经过多长时间公共汽车能追上汽车?
(2)后车追上前车之前,经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是多少?
例5.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在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和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
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木块A可视为质点,g=10m/s2)
例13.如图4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体B处于静止状态,其斜面上放有与之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A.现对斜面体B施加向左的水平推力,使物体A和斜面体B一起向左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直到A和B开始发生相对运动,关于这个运动过程中A所受斜面的支持力FN以及摩擦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1增大B.F1减小
C.F2增大D.F2减小
16.下图是某些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N增大,f持续增大
B.FN不变,f不变
C.FN减小,f先增大后减小
D.FN增大,f先减小后增大图4
例14.如图8所示,物体B靠在水平天花板上,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关于μ1、μ2的值下列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μ1=0,μ2≠0B.μ1≠0,μ2=0
例7.在天花板上用竖直悬绳吊一重为G的小球,小球受几个力?这些力的反作用力是哪些力?这些力的平衡力是哪些力?
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作用在
同一 条直线上
同性:力的性质相同
异体: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由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
由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
超重和失重
力和加速度的瞬时分析
临界问题和极值问题的分析
整体法与隔离法
实验: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
例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斜面体的质量为M,斜面与物块无摩擦,地面光滑,现对斜面施一个水平推力F,要使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力F应多大?
例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水平细线和与竖直方向成 角的弹簧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试分析剪断细线的瞬间,小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例10.一个人站在体重计的测盘上,在人下蹲的过程中,指针示数变化应是
A.先减小,后还原
B.先增加,后还原
C.始终不变
D.先减小,后增加,再还原
例11、水平传送带以4m/s的速度匀速运动,传送带两端AB间距为20m,将一质量为2Kg的木块无初速地放在A端,木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木块由A端运动到B端所用的时间。(g=10m/s2)
例12、木块A、木板B的质量分别为10Kg和20Kg,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地面光滑。设A、B间的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木板B长2m,木块A静止在木板B的最右端,现用80N的水平拉力将木板B从木块A下抽出来需要多长时间?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集锦及典型例题
一.各部分知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络
(一)运动的描述:
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x=aT2,
a与v同向,加速运动;a与v反向,减速运动。
(二)力:
实验: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研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F=KX.
(三)牛顿运动定律: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和“科学推理”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
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惯性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表现形式:惯性大,物体运动状态难以改变,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
改变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
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合=ma,此式成立的条件是各物理量的单位均用国际单位
C.μ1=0,μ2=0D.μ1≠0,μ2≠0
例15.如图2-2-23是用来粉刷墙壁的涂料滚的示意图.使用时,用撑竿推着涂料滚沿墙壁上下滚动,把涂料均匀地粉刷到墙壁上.撑竿的重量和墙壁的摩擦均不计,而且撑竿足 够长.粉刷工人站在离墙壁某一距离处缓缓上推涂料滚,使撑竿与墙壁间的夹角越来越小.该过程中撑竿对涂料滚的推力为F1,涂料滚对墙壁的压力为F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请通过计算,在下表空格内填入合适的数据(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计数点
1
2
3
4
5
6
各计数点的速度/(m·s-1)
0.50
0.70
0.90
1.10
1.51
(2)根据表中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系中作出v-t图象(以0计数点作为计时起点);由图象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
例2.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例3.一滑块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s末的速度是6m/s。求:
(1)第4s末的速度;(2)头7s内的位移;(3)第3s内的位移。
例4.公共汽车由停车站从静止出发以0.5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一辆汽车以36km/h的不变速度从后面越过公共汽车。求:
(四)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静止
平衡状态
匀速运动
Fx合=0
力的平衡条件:F合=0
Fy合=0
合成法
正交分解法
常用方法矢量三角形动态分析法
相似三角形法
正、余弦定理法
二、典型例题
例题1..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下图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 cm,x2=4.74 cm,x3=6.40 cm,x4=8.02 cm,x5=9.64 cm,x6=11.28 cm,x7=12.84 cm.
(1)经过多长时间公共汽车能追上汽车?
(2)后车追上前车之前,经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是多少?
例5.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在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和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
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木块A可视为质点,g=10m/s2)
例13.如图4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体B处于静止状态,其斜面上放有与之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A.现对斜面体B施加向左的水平推力,使物体A和斜面体B一起向左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直到A和B开始发生相对运动,关于这个运动过程中A所受斜面的支持力FN以及摩擦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1增大B.F1减小
C.F2增大D.F2减小
16.下图是某些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N增大,f持续增大
B.FN不变,f不变
C.FN减小,f先增大后减小
D.FN增大,f先减小后增大图4
例14.如图8所示,物体B靠在水平天花板上,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关于μ1、μ2的值下列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μ1=0,μ2≠0B.μ1≠0,μ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