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线型设计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加宽
2.4 加宽
非铰接车辆:
en
n 2
( L2 R
0.1V R
)
铰接车辆:
en
n ( L12 2
L22 R
0.1V R
)
n为车道数 L:车辆后轮轴至前挡板之间的距离。 L1:中轴至车身前挡板的距离 L2:后轴至中轴的距离
2.4 加宽
2.4.3 加宽缓和段
平曲线两端,从直线上正常宽度逐渐增加到曲线上的全加宽的距离 或从曲线上全加宽的宽度过渡到直线上正常宽度的距离称为加宽缓 和段。 长度:1.设置回旋线或超高缓和段时——长度相同,等比例
2.8 曲线衔接
(1)避免过长的直线 (2)长直线不接短曲线 (3)同向曲线:三种形式,直接连接、两个曲线间插
入回旋线和插入直线。
– 直接连接
2.8 曲线衔接
(1)避免过长的直线 (2)长直线不接短曲线 (3)同向曲线:三种形式,直接连接、两个曲线间插
入回旋线和插入直线。
– 插入回旋线 – “断背曲线”
圆曲线最大半径
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应与地形、经济等条件相适应,并 尽可能选用大半径,但半径过大,区县的几何性质和行 车条件与直线无太大区别,并容易使驾驶人员造成错误 判断而造成不良后果,一般规定曲线最大半径不超过 10000m。
2.3 超高
2.3.1 超高计算公式
– i超=V2/127R-μ
当计算得i超小于路拱横坡i0时,应选用等于路拱横坡的 超高。
(4)反向曲线的连接
– 直接连接、插入回旋线和插入直线
2.9 视距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从发现前方障碍物后进行制动或避绕 (超越)时,车辆所行驶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 2.9.1停车视距
—6s时间。这也是极限状态,不设圆曲线,两段缓和曲线组 成,2倍
2.7 注意问题
(1)70转角
2.7 注意问题
(2)三个缓和段长度
– 取最大者,加宽按照比例。 – 无回旋线,超高缓和段和加宽缓和段都设在直线段上,缓和段长度
选用超高缓和段和加宽缓和段大者。若不舍超高,只设置加宽,加 宽缓和段应不小于10米
直线是平面线形中的基本线形,具有距离最短、布线容 易、营运经济、行车视距良好、乘坐平稳、舒适等特点。 但直线线形缺乏灵活性,不易与地形、地物等自然环境 相协调,应用要受到限制。
最大直线:考虑适应地形、驾驶者疲劳、超高速。
– 国外:20倍的计算车速,车行驶来自0s最小直线– 同向:单位——m。大小——6V(V:km/h) – 反向:2V
燃料的消耗、轮胎的磨损。曲线上,比直线大
– 曲线上轮胎受横向力,产生偏移角 – μ=0.1,燃料消耗增加10%,轮胎磨耗增加1.2倍 – μ=0.16,40%和2.9倍
综合上面,μ小于0.1.弯道越大,μ越小。 城市道路设计中《规范中》,留够余量。考虑小于0.07
左右。 《规范中》,极限半径μ=0.15
2.3.2 超高的大小
– 得知V、R、μ,可以算出超高值 – 分析,超高太大——车辆侧滑,太小——排水 – 若算出i超小于路拱横坡i0时,应选用等于路拱横坡的超高。满
足排水。
2.3 超高
2.3.1 超高计算公式
– i超=V2/127R-μ
当计算得i超小于路拱横坡i0时,应选用等于路拱横坡的 超高。
2.3.2 超高的大小
– 得知V、R、μ,可以算出超高值 – 分析,超高太大——车辆侧滑,太小——排水 – 若算出i超小于路拱横坡i0时,应选用等于路拱横坡的超高。满
足排水。
2.3.3 超高缓和段
为了使道路从直线段的双 坡断面转变到具有超高的 单坡横断面,需要有一个 逐渐变化的过渡段,这个 过渡段称为超高缓和段
2.3.3 超高缓和段
2.3.4 超高过度方式
绕路面边缘
– 绕路中线旋转外侧路面,使外侧路面达到与内侧路面相同的坡 度,然后,内外侧路面同时绕内侧路面边缘旋转,达到超高横 坡度。
绕中线
– 内外侧路面绕路中线旋转,外侧升高,内侧降低,最后达到超 高横坡度。
前述内容应用
例二,如上题中,T=70?
2.不设置时,按渐变率1:15且长度不小于10m
2.4.3 加宽缓和段——应用
某双向双车道,其弯道半径R=80m,允许车速 V=40km/h,计算标准车长L=6.67m, 求它的平曲线加 宽值。
2.5 缓和曲线
2.5 缓和曲线
C S
, , C常数,,S
ls时,
R,C
Rls
2.5.1设置目的:司机转向、缓和离心力、缓和超高和加宽
2.5.2 2.5.3
线型 ,通常用回旋线 缓和曲线长度
C S
, , C常数,,S
ls时,
R,C
Rls
2.5 缓和曲线
C S
, , C常数,,S
ls时,
R,C
Rls
2.5.4 注意问题
(1)不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半径
(2)直线缓和段
2.6 平曲线
缓和+圆曲线=平曲线。教材中更正P74 最小长度:司机操作方向盘频繁——高速危险。完成转向—
R=V2/127(μ+i0)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圆曲线半径——规范值
计算行车速度(km/h)
60
40
20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600
300
70
设超高推荐半径(m)
300
150
40
设超高最小半径(m)
150
70
20
横向力系数μ
乘客舒适度
– μ<0.1,横向力小,乘客几乎感觉不到曲线存在 – μ=0.15,可以感觉到曲线存在,但平稳 – μ=0.2,不舒适 – μ=0.35,不稳定 – μ=0.4,非常不稳定,有倾倒的危险
2.1 圆曲线半径
曲线要素:
切线长(m):T=R tga/2 外矢距(m):E=R(seca/2-1) 平曲线半径(m):R=T ctg a/2 曲线长(m): L R
180
路线转角(度):
圆曲线最小半径——双坡断面
R=V2/127(μ-i0)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圆曲线最小半径——设置超高
第四章 城市道路线型设计
§3-1 概述 §3-2 道路平面设计 §3-3 道路纵断面设计 §3-4 城市道路排水 §3-5 平、纵、横的综合处理
道路控制点、道路设计:平、纵、横
第二节 道路平面设计
内容
– 道路线型组成: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 超高、加宽、曲线衔接、行车视距
2.1 直线
直线特点:距离最短、布线容易、营运经济、行车视距 良好、乘坐平稳、舒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