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意象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6f6d3e1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1.png)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一、植物的象征意义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2.杨花(柳絮)因其飘忽不定来比喻离愁别绪苏轼《水龙吟》“细看不四杨柳花,点点是离人泪。
”3.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寂寞、惆怅的象征。
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4.黄叶:凋零、美人迟暮5.菊花坚强、清高脱俗、隐逸6.梅花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高洁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梅花纯净洁白,诗人往往借梅花来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7.松柏借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高洁的品质。
正直向上,有气节、坚贞高洁,8.竹虚心黍离(禾黍)表达昔盛国之悲。
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10.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11.春草自从《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先将春草与离思联系起来以后,此后的诗人便多以春草表现离情别恨。
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12.丁香丁香结蕾,含苞未吐,像人的愁怀郁结,唐宋诗人多用以比喻愁思固结不解。
13.落花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感伤,青春易逝。
14.莲由于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15.兰高洁、美好、君子隐士的象征16.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17.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动物的象征意义1.鸿雁:(1)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2)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2.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
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3.双鲤鲤鱼代指书信4.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孤寂、愁苦的感情。
5.杜鹃用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诗词中的意象及例子
![诗词中的意象及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8e570f7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2.png)
诗词中的意象及例子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 杨柳。
杨柳。
“柳”与“留”谐音,因此杨柳往往用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
“长亭”是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酒。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1. 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鸿雁: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 双鲤。
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1. 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 芭蕉。
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3. 流水。
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分类鉴赏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分类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055aba7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d.png)
戴叔伦《三闾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1、常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水
01
02
03
04
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
李白:古来万事东流水
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梅花落——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切合。
黍离
《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如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桑榆
01
02
03
04
菊花象征 高洁、隐逸、脱俗
桃花象征 美女的容颜
牡丹象征 高贵、富贵
杨花象征 飘零、离散
杜鹃、乌鸦、鸿雁、青鸟、鹧鸪
南浦:水边送别的场所。
2017
李白《菩萨蛮》:
01
2018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02
2019
柳永《雨霖铃》:
03
2020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04
2021
李叔同《送别》:
05
2022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06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场所。
西楼
西楼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88b1e8dbc1c708a1284a44e6.png)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1、树木类: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往事如烟,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梧桐: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衰昔盛)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红豆:男女爱情的信物,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莲:表达爱情纯洁清高3、动物类猿猴:哀伤凄厉鸿鸽::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沙鸥:飘零伤感鸟:象征自由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鸿雁:书信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鹧鸪鸟: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悲凉鸳鸯,指恩爱的夫妇,4、风霜雨雪水云类: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
历史发展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霜:人生易老环境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坎坷、挫折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云:游子飘泊天阴:压抑愁苦寂寞天晴:欢愉光明金风:秋风水: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包括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a081b9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1.png)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包括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包括:
1.明月:常常与思乡、思人相联系,表达深沉的乡愁和思念之情。
2.长江:常常象征着时间流逝和历史的深远。
3.长亭:常被用来比喻离别之地,因为古代的驿道边常常建有亭子,供行人
休息或送别。
4.杜鹃:常常象征着悲苦、哀伤和思乡之情。
5.草木:常用来比喻人的命运和性格,如“红豆”代表爱情,“菊花”代表
隐逸和淡泊名利。
6.柳树:常被用来表达离别和留恋之情,因为“柳”与“留”谐音。
7.蝉:常常象征着高洁和清雅。
8.鸿雁:常常用来表达书信和思乡之情。
9.梅花: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和高洁,也与傲骨和独立的人格相联系。
10.山水:常常用来比喻人的品格和情操,也可以表达壮志豪情。
这些意象都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古代诗歌意象总汇
![古代诗歌意象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3da20cf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8.png)
古代诗歌意象总汇古代诗歌意象总汇如下: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古诗词中100个常见经典意象
![古诗词中100个常见经典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be9d4d6baef8941ea66e0528.png)
古诗词中100个常见经典意象古诗词中有许多经典的意象,诗人通过意象的选用表达出不同情感,托物言志便是古诗词中常见手法。
于是找了一篇关于古诗词中意象的文字,分享给朋友们,对爱好古诗词的你肯定有所帮助。
一百个关于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典故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cc3050a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10.png)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一、月。
月在古典诗词中是极为常见的意象。
月亮总是高高地挂在天上,给人一种清冷、遥远的感觉。
它常常被用来表达思念之情。
比如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这简单的两句诗,把那种在异乡看到月亮就想念家乡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你想啊,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一个人孤孤单单地,一抬头看到那轮明月,就像看到了家乡的那片月光洒在熟悉的土地上,思念就如同潮水般涌来。
还有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里的“婵娟”就是月亮,他希望即使和亲人朋友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也是在诉说思念与美好的祝愿。
月亮的阴晴圆缺还常常被诗人用来暗示人生的悲欢离合,就像那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把月和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让人觉得月亮仿佛是人生的见证者。
二、柳。
“柳”这个意象也很有趣。
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送别时常常折柳相送。
就像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这清新的早晨,柳色青青,可是朋友却要远行,这柳色就像是带着挽留的意味。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在客舍前,诗人折下一枝柳条递给友人,那是多么含蓄又深情的送别方式啊。
而且柳树柔软细长的枝条,随风飘舞的样子,也有一种依依惜别的感觉,就像离别的人之间那扯不断的情谊。
三、雁。
大雁是一种候鸟,每年都会定时迁徙。
在古典诗词里,大雁往往象征着书信和游子的思乡之情。
比如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看到大雁北归,就想问大雁能不能把自己的家书带到洛阳去呢。
大雁在天空中排成整齐的队列飞过,那种孤独又坚定的身影,就像在外漂泊的游子,虽然孤独,但心中始终怀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
而且大雁总是成群结队的,当一个人孤单的时候看到大雁,就更能衬托出自己的孤独,所以大雁常常出现在表达思乡和孤独的诗词里。
四、酒。
酒在古典诗词中那可是常客。
诗人高兴的时候喝酒,像“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在听到可以还乡的消息时,高兴得要放声高歌,还要尽情喝酒,这酒里满是喜悦。
诗歌意象集锦
![诗歌意象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2c231fe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e.png)
诗歌意象集锦(一)自然万物ﻫ1.山川风物类。
ﻫ“青山意象”:①“青山”在古典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改旳特色,因而备受文人喜欢:它是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旳家园。
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②“青山”是家乡旳象征,家乡山脉轮廓是游子心中最清晰旳印痕。
如“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朓《游东田》)③“青山”是历史与永恒旳象征。
如“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ﻫ“月”意象:①对月思亲思乡,引起离愁别绪。
如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②望月思故国,体现亡国之痛。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眸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③抒发盛衰无常,物事人非旳感慨。
如“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④花好月圆,团圆喜庆。
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冰雪”、“冰心”意象:比方心志忠贞、品格崇高、心性高洁。
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张孝祥《洞庭青草》) “水”意象:①绵绵愁思,离愁别恨。
如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②时光流逝。
如“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关山”意象:①关塞山河。
如高适《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②历史存在。
如“关山度若飞”“秦时明月汉时关”。
“清风明月白云”意象:①望云思友,见月怀人。
如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②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归隐山林。
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灏《黄鹤楼》)③沉浸田园,恬淡洒脱。
如“明月清风惊鹊”等。
“斜阳云烟清霜”意象:①沉郁思古幽情。
如“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②惆怅凄苦悲凉情绪。
如“暮霭沉沉楚天阔”。
ﻫ2.天地草木类。
“草木”意象:①以草木繁盛反衬荒芜,抒发盛衰兴亡旳感慨。
如“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②乐景写哀。
古典诗词意象
![古典诗词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8a323ba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5.png)
古典诗词意象
古典诗词中包含了许多意象,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意象:
1. 冰雪:冰雪晶莹剔透,常被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如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的“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 月亮:月亮是思乡之情的象征,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蝉: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表现品行的高洁,如虞世南的《蝉》中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4. 青山:青山在古代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变的特点,是文人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因而备受文人喜欢。
5. 水:绵绵愁思、离愁别恨的象征,如李煜的《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 关山:关塞山河,历史存在的象征。
7. 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
以上只是古典诗词中众多意象的一部分,意象在诗词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
中国古诗词意象100种
![中国古诗词意象100种](https://img.taocdn.com/s3/m/61e0f7e06f1aff00bfd51e28.png)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3aa95b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3.png)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指的是通过具体的、感性的物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或象征意义的艺术手法。
这些意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是古典诗词的重要特色之一。
在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包括自然景物、动植物、人物、神话传说等。
例如:
1.自然景物意象:如山水、花鸟、雨雪等。
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感慨或对人生的思考。
如“青山绿水”意象常用来表现清新自然之美,“雨雪霏霏”则可能表达离愁别绪之情。
2.动植物意象:如杨柳、梅花、鸿雁、蝉等。
这些动植物在古典诗词中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如杨柳表示离别之情,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
3.人物意象:如思妇、游子、侠客等。
通过这些人物的塑造,表达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如“思妇”意象常用来表现思念之情,“侠客”则可能表达英勇豪情或浪迹天涯的洒脱。
4.神话传说意象:如嫦娥、牛郎织女、夸父逐日等。
这些神话传说在古典诗词中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常用来表达作者对超越现实的美好境界的向往。
这些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也使得作品具有更深远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33c0d5b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5.png)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1. 月亮啊,那可是中国古典诗词中超级常见的意象呢!你想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看到月亮就想起了故乡,多有意境呀!
2. 柳树也常常出现呢!“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柳树不就营造出了一种送别的氛围嘛!
3. 桃花呀,“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灿烂的桃花见证了多少故事呀,你说呢?
4. 鸿雁,那可是传递思念的使者呀!“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是不是感觉思念都跟着鸿雁飞走啦?
5. 美酒也是哦!“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这喝酒的场景多豪迈呀!
6. 菊花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悠闲自在的感觉,你难道不喜欢吗?
7. 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竹子的坚韧多让人佩服呀!
8. 枫叶也很有意境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那美丽的枫叶让人陶醉啊!
9. 白云,“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那悠悠的白云是不是也勾起了你的愁绪呢?
10. 落花,“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落花让人好心疼呀!
我觉得这些意象都好有魅力呀,它们让中国古典诗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韵味无穷!。
古典诗歌的常见意象
![古典诗歌的常见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d7343b2cbd64783e09122b9e.png)
3、流水
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 以把握的事物
以水喻愁
4、月亮
思乡相思之情
5、梅花
边人的离愁 月圆比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 月缺比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意 是坚忍不拔,高风亮节的人格象征, 是身陷逆境却勇往直前而拼搏的勇 者,是趋绝于世清高隐逸不随波逐 流的孤高智者
比喻忠贞的
自比清高
12、寒蝉 悲凉
13、鹧鸪 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婉转劝人不要远离,以此表达思 念之情 14、鸿雁 寄寓自己浓浓的情思
鸿雁代指书信
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欺霜 傲雪,它艳于白花凋后,不与群 芳争列,在诗词中常常是恬然自 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的象征
6、菊花
表达爱情 7、莲花 处于着实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 的象征 8、青松 刚正节操的象征 9、竹子 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 10、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 11、杜鹃 凄凉哀伤的象征,用以表达思亲之情 杜鹃啼血常用以表达环境的凄凉
古典诗歌的常见意象
1、以冰雪的晶莹碧与心智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以折柳表惜别,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残月 4、以蝉喻品行高洁,如:垂绥饮清露,流响 出疏桐。 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如:宁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 21、雨打芭蕉写离愁别恨 如: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22、折梅写离情 如:折梅逢驿使,寄于陇头人
23、春雨喻愁绪 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24、长亭短亭写离情 如: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5、丝麻喻离愁 26、西风写愁绪 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7、猿啼写愁绪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8、鸳鸯比喻恩爱的夫妻 如: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8d87b75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4.png)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寄托思乡之情是常用的笔法。
0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02
月亮
柳
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演讲人姓名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意象
01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02
“象”——物象、形象。
03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04
什么是意象
谢谢观看
THANK FOR YOU WATCHING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南浦、长亭 ——离别之所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01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02
芳草
浮云
用漂移不定的流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三、爱情类意象
所谓“爱情类意象”是指诗人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的物象。
2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3
雁总是结阵成“人”字或“一”字形集体迁徙的,因此孤雁(断雁,孤鸿,断鸿)也就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
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眠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歌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初中生必备丨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归纳汇总
![初中生必备丨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82ff59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4.png)
初中生必备丨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归纳我们在日常学习中接触了很多古诗词,而是诗句里面的意,你都理解了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建议大家收藏保存,对分析理解古诗词很有用哦!树木类1、柳:送别、留恋、伤感。
①“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②“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③“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2、梧桐: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3、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4、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5、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6、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7、竹: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积极向上。
8、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9、柳营:指军营。
10、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花草类1、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2、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3、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4、莲花: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5、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6、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7、桃花:象征美人。
8、兰:高洁。
9、牡丹:富贵、美好。
10、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身份地位卑微。
11、芳草:以芳草喻离恨,喻所思之人,喻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
12、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3、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14、梅子:以其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15、丁香:指愁思或情结16、牡丹:寓富贵。
17、杨花:有飘零之意。
18、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19、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20、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也说“芹献”。
动物类1、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2、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3、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3c00e70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3.png)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1.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就像一把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古人情感的大门。
比如说“月”这个意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望着那轮明月,就像望着故乡的方向,那月啊,就代表着他浓浓的思乡之情。
思乡的时候,谁不会抬头看看月亮呢?那月亮就像一个知心老友,默默陪伴着思念家乡的人儿。
2. 古典诗词里的意象如同色彩斑斓的画笔,绘出千般思绪。
“柳”就是这样的意象,“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别友人的时候,看到那青青的柳色,就像看到了离别的愁绪在飘舞。
这柳啊,就跟那扯不断的情思似的,看着就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儿,仿佛它在说:“朋友啊,这一分别,何时再相见呢?”3. 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像一个个神秘的符号。
拿“雁”来说,“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身处塞外,看到大雁飞走了,没有一丝留恋。
那大雁就像归心似箭的游子,毫不眷恋这荒凉之地。
他心里是不是在想:大雁啊,你都能回家,我却只能在这他乡,真叫人难过啊!4.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宛如星星点点的灯火,照亮古人的内心世界。
“酒”这个意象就特别有味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独自一人,只有酒相伴。
那酒就像是他的知心朋友,在他孤独的时候给他慰藉。
你说,当一个人孤独到只能和酒说话的时候,是多么的寂寞啊,就像被世界遗忘在角落一样。
5.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打开古人心灵宝箱的密码。
像“夕阳”这个意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笔下的那个游子,看到夕阳西下,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
那夕阳就像生命的暮钟,敲打着他孤独的心。
这时候他肯定在想:我的归宿在哪里呢?夕阳下的他显得那么无助。
6. 意象在古典诗词里如同灵动的精灵,传递着细腻的情感。
“红豆”就是这样的精灵,“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用红豆来表达相思之情。
红豆就像一颗火热的心,装满了对爱人或者友人的思念。
你想啊,看到红豆的时候,就好像看到了思念的那个人,这感觉多奇妙又多揪心啊!7.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像是一艘艘情感的小船。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c20e931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a.png)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中国古典诗词就像一座巨大的宝藏,意象则是其中闪闪发光的珍珠。
月亮在古典诗词里可是个超级明星。
像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月亮一出来,就把思乡之情烘托得满满当当。
月亮总是高高地挂在天上,不管你在天涯还是海角都能看到它。
它就像一个永远在那守候的老朋友,有时候它是圆的,象征着团圆美满,可当人在他乡,看到那弯弯的月亮,就像自己那弯弯的乡愁,怎么也舒展不开。
在那些个孤独的夜晚,诗人望着月亮,就仿佛能把自己的思念通过月光传递到千里之外的故乡。
再来说说柳树。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柳树那柔美的枝条,就像少女的发丝。
可它在诗词里还有别的意思呢。
“柳”和“留”同音,所以古人在送别朋友的时候,经常会折柳相送。
想象一下,在那长亭外,古道边,一个人折下柳枝递给即将远行的朋友,这柳枝就带着深深的挽留之情。
这柳树就像是一个默默的陪伴者,在离别的场景里,它见证了多少不舍和牵挂。
大雁也是个很有故事的意象。
大雁是候鸟,每年都会有规律地迁徙。
在诗词里,大雁常常和思乡、思人联系在一起。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大雁能自由地飞来飞去,而诗人却被困在远方,大雁就像是一个信使,诗人多么希望大雁能把自己的家书带回故乡啊。
而且大雁总是成群结队的,它们那种团结的飞行姿态,也会让人联想到家庭或者集体的温暖,可当自己孤身一人的时候,看到大雁飞过,那思乡思亲的情绪就更浓烈了。
还有那流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是流动的,好像永不停歇。
人的愁绪就像那江水一样,源源不断,没有尽头。
流水还常常象征着时光的流逝,“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看着水不停地流走,就会感叹岁月的无情,自己的青春就像那流走的水,一去不复返了。
梅花也是古典诗词里的常客。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花在寒冷的冬天独自开放,它就像一个坚强的勇士,不惧严寒。
梅花的这种品质让诗人们大为赞赏,也常常用来比喻那些有着高洁品质的人。
在冰天雪地中,梅花那一抹亮色,给人带来希望和力量,它的美不仅仅是外表的,更是精神上的一种鼓舞。
古代诗歌意象归纳
![古代诗歌意象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4af576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9.png)
古代诗歌意象一、草木类1、柳:。
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彖征。
历览前代诗词,“梅花”意象中所表达之意主要有:(1)引领众芳,敢为天卞先的勇气。
(2)凌寒不屈的顽强(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4)隐者高士的彖征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于是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隐者高士的意彖。
(5)清冷淡雅的美人梅花自占便有"霜雪美人”的意彖,柳宗元《龙城录》中记载梅花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寒冬时节在罗浮山中见一淡妆素服的美人,此女便是梅花所化。
于是,后世常以梅花比美人,不仅因为它本身具有美人姿态,还因为它有清冷淡雅的美。
(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梅花在成为春之使的同时,也成了传递友情的工具。
也有抒发对友人情人的相思之情。
当然,梅花还是人与人之间传达祝福的媒介。
梅子的成熟又比喻少女的怀春。
五瓣梅花形状代表"梅开五福”,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太平。
"又有“梅具四德"之说:“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
"喜鹊在梅花枝头欢跃鸣叫的图案,常被冠以"喜报早春"、"喜报春光"、"眉样添喜"、"喜上眉梢",取谐音或寓意。
"和和美美"、"十全十美"亦取其谐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诗词常用典故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
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0、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
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11、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
”“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
”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12、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
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13、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4、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15、蟋蟀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
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
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16、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17、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梅花落”为曲子名。
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18、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19、明月、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
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
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等等。
20、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
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21、琴瑟(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
《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22、螟蛉《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
”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
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