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
董仲舒、王充的哲学思想
在董仲舒看来,人们的社会关系都是由 “天”所授予的,即所谓“受命于天”。 他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 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 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顺命》) 这就为封建等级关系和宗法关系涂上了 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
(四)天人感应 根据这种自然关系的拟人化和社会关系的神秘 化,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深 察名号》)并进而认为,在“天”与“人”之间 存在着一种神秘的感应关系。他认为,“人”的 活动必然会得到“天”的反映。如果君主按照 “天”的意志办事,天下大治,国泰民安,“天” 就会降下“符瑞”,表示肯定;如果君主违背了 “天意”,影响到大一统封建国家的稳定和巩 固,“天”就会降下灾异警告,表示危险。特别 是后者,董仲舒尤其看重。他说:
《吕氏春秋》的这些思想,无疑是试图 改变秦王朝长期所奉行的法家思想路线。 但是,吕不韦不仅没有能使秦始皇采纳 其思想,反而遭到秦始皇的迫害而死。 秦始皇一直都奉行韩非所主张的极端化 的思维模式。
这种状况,直到秦亡之后才出现改变。秦 汉之际的三大思潮,认真汲取秦亡的教训, 都在思维模式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三大思潮都认为,在观察世界、思考矛盾、 处理问题时,必须把天、地、人三要素统 一起来加以考虑,而不应当只从其中的某 一个方面、某一个部分上来加以考虑。
由此类推,人类社会关系也应当如此:“君为阳, 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 阴。”(《基义》)也必然是为阳者贵,为阴者贱; 为阳者居于支配、主宰地位,为阴者处于服从、 辅助的地位。这些封建社会关系,到东汉时的 《白虎通义》中被经典性地概括为“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董仲舒说:“王道之三 纲,可求于天。”(《基义》)强调封建社会关系 的建立,是以“天”的法则作为根据的。
第五讲 董仲舒王充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第四讲
董仲舒、王充、 董仲舒、王充、颜之推 的教育思想
第一章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生平简介
董仲舒(公元前 ),西汉广川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西汉广川(今河北省 前 ),西汉广川( 枣强县广川镇) 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 枣强县广川镇)人,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封建神学思 想体系的奠基者。 想体系的奠基者。 他学识渊博,遍通五经,是汉代著名的儒家学者, 他学识渊博,遍通五经,是汉代著名的儒家学者,有 汉代“孔子”之称。他以“三年不窥园”的治学精神和高深 汉代“孔子”之称。他以“三年不窥园 的治学精神和高深 的学术造诣受到世人的尊敬和爱戴。 的学术造诣受到世人的尊敬和爱戴。 他在贤良对策时提出的建议,受到汉武帝的赏识, 他在贤良对策时提出的建议,受到汉武帝的赏识,开 始参政。 始参政。他的教育思想对汉代和后来封建王朝制定中央集权 的文化教育路线、方针、政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的文化教育路线、方针、政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先 后任过江都王和胶东王的国相,但终不得志, 后任过江都王和胶东王的国相,但终不得志,后托病弃官归 潜心学问。 家,潜心学问。 董仲舒一生的著述很多,其主要著作有《春秋繁露》 董仲舒一生的著述很多,其主要著作有《春秋繁露》、 举贤良对策》 其中, 举贤良对策》 《举贤良对策》等。其中,《举贤良对策》与教育的关系最 为密切,并对我国封建教育制度有极大的影响。 为密切,并对我国封建教育制度有极大的影响。
王充哲学思想简述
五谷、星辰、鬼神、人、意识,是本质上不同的 东西,怎么可以从同一元气中得到规定呢?战国 末年的《吕氏春秋》中以下一段话同样有这些问 题: 精气之集也,必有入也。集于羽鸟,与为飞扬。 集于走兽,与为流行。集于珠玉,与为精朗。集 于树木,与为茂长。集于圣人,与为琼明。 (《吕氏春秋•尽数》) 那羽鸟的飞扬,走兽的流行,珠玉的精明,树 木的茂长,圣人的琼明,是截然不同的特性与功 能,这又怎么能从同一精气中得到说明呢?
在本源与本质两个范畴被分化开来的同时,王充 也极力使物质范畴与精神范畴得到分化。先秦人 把精神现象看作是本源物质直接固有的属性,把 认识活动直接归结为气在人心中的往来活动。王 充不然,他认为,气是“无知之本”,它只有化 生成人的形体五脏之后,才产生出智慧。他说: 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天下无独燃之火, 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论衡•论死》) 精神依赖于物质,并不是说精神就是一种原初的 物质。
老庄哲学虽为新世界观的诞生廓清了道路, 但仍然没有正视人在实践中积累的大量经 验,并把它们引入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庄 以“无”作为“道”的规定,就表现出对 感性经验的冷漠态度。 最初把“气”升格为最高实体的是深受老 子“道”一元论启迪的宋尹学派(据郭沫 若先生考证,《管子》一书中《内业》、 《白心》、《心术》上下为宋鈃、尹文学 派的作品)。
认识客体与认识主体,可以完全等同。这种把精 神看作是原初物质直接固有的属性或原初物质直 接产生的作用的观点,一方面必然会使精神获得 像物质一样的实体性,导致神不灭论;另一方面 必然又使原初物质获得像精神一样的意识性、目 的性和能动性,导致万物有灵论。在这里,宋尹 的气一元论同样也会通向有神论。 先秦时期气一元论的这些缺陷说明: 元气论要更好地立足于无神论,必须加以发展 和完善化。王充的哲学正是在气一元论的完善化 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性三品说是什么的观点
性三品说是什么的观点
“性三品”是董仲舒提出的人性论。
董仲舒将阴阳的观念引人对人性的分析,如同天有阴阳一样,人也分善恶。
人所具有的善的品质,体现了天的阳性,董仲舒称之为“性”;人所具有的恶的品质,体现的是天的阴性,他称之为“情”。
尽管“性”蕴含着善的一面,但并不等同于善,而只是意味着善的可能,他比喻说:“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
”董仲舒依据人所具有的“性”和“情”的地位不同而将人性分为三品,上品为“圣人之性”,是“性”主导,而“情”很少,因此不教而可为善的品性;下品为“斗筲之性”,是“情”主导,而“性”缺乏,因此虽教而亦不能为善的品性;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民之性”,是“性”、“情”相当,是为善而亦可以为恶的品性。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将先天的人性进行了有差异的类分,这与孔子所言的“性相近”和孟子所说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是迥然不同的。
东汉时期的思想家王充指出,董仲舒之言本性有善有恶,说的是普遍的人的本性;孟子之言性善,说的是上等人的本性;荀子之言的性恶,说的是下等人的本性,几种言说的差异在于论说对象范畴的不同。
王充的这种提法对董仲舒的“性三品”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到唐朝,韩愈作《原性》,对董仲舒的“性三品”说进行完善,更进一步地将“性”与“情”都分为上、中、下三品,“性”与“情”相互对应,“上品之性”发为“上品之情”,“中品之性”发为“中品之情”,“下品之性”发为“下品之情”,这是一种更为精致化的“性三品”说。
第三章 秦汉之董仲舒和王充教育思想(2015.5)
一、生平
后担江都王和胶东王国相。 陕西兴平 “策村” ,又 下马陵。
一、生平
4.儒学大师 以儒家学说为基础, 引入阴阳五行理论, 建成新的思想体系。 著作后来大都汇集在 《春秋繁露》一书中。
二、哲学思想
1、“天人合一”
‚为人者天也。‛(《春秋繁露〃为人者 天》)——认为天有意志,人为上天所缔造。 ‚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 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 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春秋繁露〃人 副天数》)——人的身体结构跟天的特点相暗 合。 ‚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 暑。‛(《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人的 心理活动也与天的现象相对应。
1933年10月生。籍贯江苏无锡。著名国 学大师钱穆之子。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 长。先秦儒学、中国古代人生哲学。 1982年至1985年3月任清华大学文史教 研组主任,1985年3月至1994年任清华 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1995年1 月至1999年9月任所长。
总评●钱逊的评价
第二,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和思想发展的成熟, 这两个方面不完全是同步的。 从社会发展来看,秦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历史新 阶段的开始,从思想发展来看,则百家争鸣的 终结和新阶段的开始,是在汉武帝董仲舒之时。 所以历史的分期与思想史的分期,并不总是一 致的。
1961年版,第40页。)
总评
2.社会影响力:董仲舒从天人关系出发,又根 据“阳尊阴卑”的思想,建立一套“三 纲”“五常”的伦理学。 董仲舒建议统一学术,统一思想,直截了当地 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为维护封建统 治帝王的绝对统治服务。
总评●冯天瑜的评价
“董仲舒是有汉一代 最有影响的思想 家,……我们民族性 格中的封闭自我,因 循守旧等等劣根性, 都与之直接相关。‛
历史趣闻汉代儒学的疯狂扩展 两汉董仲舒学派和王充学派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汉代儒学的疯狂扩展两汉董仲舒学派和王充学派导语:西汉的董仲舒和王充反映了两汉时期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点。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息息相关,要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
儒学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西汉的董仲舒和王充反映了两汉时期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点。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息息相关,要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
儒学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儒墨道法四家,最开始得宠的是法家,结果造成了秦朝速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最起码不能全用法家。
墨家是肯定不能用,这个选举天子制度,哪朝也赞成。
那就剩道家和儒家,所以汉初70余年实行黄老之术,推崇道家思想,清静无为,任其自然发展。
结果国家强大,经济恢复,老百姓安居乐业,诸侯王势力坐大,匈奴威胁。
朝廷什么都不干,地方豪强什么都干,这么看来道家也不行。
于是就只剩儒家可以选择了。
儒家可以煽惑百姓,仁政,民贵君轻,但是它太强调百姓,强调民,忽视了君,所以董仲舒应运而生。
他把儒家思想改造了,就是天人感应。
其实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说神神鬼鬼的东西。
你要问孔子人死了之后怎样,孔子会很不高兴。
未知生,焉知死,儒家思想只讲究活着的时候怎么做一个君子,圣人,活得好就不错了,死后的事我们不讨论。
其实也代表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死后的事确实不知道,你对鬼神只要“敬而远之”就行了,要有崇敬之心,祭祖上坟什么的要去,然后离他远点,别老念在心头挂在口头。
所以董仲舒一不老实,把孔子的意思改造成天人感应,“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皇帝是代表天道,任何人都要服从,皇上一看这个思想太好了,用!而法家的思想不是这么说的,它是说:“老师生活常识分享。
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1、对谶纬神学的批判王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批评地吸收了先秦诸子的学说,自成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把春秋战国的朴素唯物主义学说向前推进了一步,其思想的显著特征是具有强烈的批评性。
西汉末东汉初,由于统治者的提倡,谶纬神学盛行。
谶纬神学是由董仲舒所创立的儒家神学发展而成的一种迷信学说,它妖化了孔孟,腐蚀了学校,僵化了学术思想,王充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①反对“信师是古”,主张“极问”。
这对于打破盲目崇拜孔孟的迷信思想、揭露当时儒家神学的虚妄有重大作用,也是对师生关系、古今关系的一种有益探索。
②反对“记诵章句”,主张“贯通”。
王充批评当时的教育严重脱离实际,学用相违,所培养的人只知“记诵章句”,实际运用、动手能力极差。
他认为接受教育要能“贯通”,能通览古今,学用结合,有独立见解,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他的这种主张在教育史上也是由积极意义的。
在《论衡》中,王充提出了与董仲舒所创立的儒家神学明显对立的论点:①“天道自然”。
无论是天、地,都是自然的物质实体,没有意志。
人不能用自己的行动感动天,天也不能支配人,天与人之间不存在精神上的联系。
②万物自生,万物一元。
天没有创造万物,天和世界上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是由“元气”构成的。
“元气”不生不灭,是组成一切事物的基础。
人也是由“元气”构成的,皇帝和老百姓都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③人死魂灭。
王充认为,所谓灵魂就是人的精神。
精神依赖人的形体而存在。
人死了,形体失去了活力,人的精神也就消散了。
2、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①论教育与人性改良王充从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比较正确地阐述了人性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充分肯定了教育和环境对人性发展的巨大作用。
王充认为,决定人性的因素有三个方面:正性、随性、遭性。
“正者,禀五常之性也。
”王充把禀有“五常之性”作为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标志。
“随者,随父母之性也。
”五常之气,人人皆有,但是每个人体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与各人禀受五常之气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气的比例和多少有关,是受父母影响的结果。
秦汉文化
古文经与今文经的区别
文 古 文 经 的 区 分 和 争 论
随着今文经学研究日渐走向繁琐迷信,其影响也日益衰退。 到东汉中叶以后,古文经学崛起并压倒今文经学。这一时 期,出现了一批大师级的古文经学家,如贾逵、马融、许 博士 慎等人。他们往往兼通今文经。郑玄破除各家传统,广采 众说,遍注群经,得到经今、古文两派的赞许,号称“郑 学”。
在董仲舒看来,“王道之三纲”取诸阴阳之道。阳为
主,阴为从,“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
妻为阴”。臣、子、妻受君、父、夫的统治之道是不
能变的。董仲舒以“天不变道亦不变”来论证封建制 度和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后来成了束缚人们 的精神枷锁。
一、哲学和宗教
2、董仲舒的思想——大一统主张
反 对 厚 葬 , 提 倡 薄 葬
一、哲学和宗教
4、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
• 王充认为,做学问因所涉历的程度和深浅 不同,其所见闻和收获也不同。
涉浅水者见虾 其颇深者察鱼鳖 其尤深者观蛟龙
一 哲 学 和 宗 教
.
一、哲学和宗教
5、佛教与道教教
5、佛教与道教
玉清原始天尊 上清灵宝天尊 太清道德天尊 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
未被采纳
王莽专权,为了利用古文经进行“改制”,就立《古文 尚书》、《毛诗》、《逸礼》、《左氏春秋》四个古文 经博士。东汉初又被取消。古文经虽不得立学官,但在 民间却广为流传。
古文经的发展
解经时,今文学派注重阐述经文中的“微言大义”,竭力把 经书和神学迷信相联系,掺杂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 。古 文经学家则是按字的形、音、义解经,极力恢复经的本义, 不作任意发挥。于是形成了系统的训诂方法。
在秦朝,陈胜、 吴广的大泽乡起 义就利用谶语制 造了“大楚兴, 陈胜王”。 王莽称帝就利用 谶语制造舆论, 制作了“告安汉 公莽为皇帝”的
董仲舒与王充的教育主张对比
(1)“强勉学问”
(2)节博合宜
(3)专一虚静
培养目标
“鸿儒”
将人才分为4个层次:鸿儒、文人、通人、儒生
论学习
1、学知与闻见
2、思考与求是
3、问难与距师
董仲舒
王充
简介
有“汉代孔子”之称
思想精髓:三大文教政策
(《对贤良策》)
出身“细族孤门”,流传至今的只有《论衡》一书
教育作用
1、发展人性,使人成为善人
2、把教育看成是王者权力,以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
3、将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1、人的善恶在于教育,应重视教育,发挥教育在治国化民中的作用
2、将人性分为3类:
中人以上的人;中人以下的人;中人
论道德教育
(核心)
1、道德教育内容:
“三纲五常”
(所谓“王者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2、原则和方法
(1)“以仁安人,以义正我”(2)“强勉行道”(3)“必仁且智”(4
董仲舒的名言名句以及历代名人对董仲舒的评价
董仲舒的名言名句以及历代名人对董仲舒的评价
董仲舒的名言名句包括:
1. 圣人之治天下也,为天下立一道,法则一,道无二也。
2. 天下之事必悉归于道。
3. 道者,昭然若揭,理与形未约,万物皆尽于道者也。
4. 夫道者,小圣也;神者,大圣也。
5. 身有一道,道者焉存焉拔乎我?
关于董仲舒的评价:历代名人对董仲舒的评价较为高度肯定。
以下是一些评价:
1. 老子:“董仲舒是有道之士,他的思想符合道家的理念。
”
2. 司马迁:“董仲舒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于政治治理有深入独到的见解。
”
3. 王充:“董仲舒是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4. 袁宏道:“董仲舒提出的'道'的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他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重要人物。
”
5. 陶渊明:“董仲舒的思想对于人类的道德修养和社会治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董仲舒与中国“文”化--王充“孔子之文在仲舒”说诠说
第21卷第5期衡水学院学报Vol. 21, No. 5董仲舒与中国“文”化——王充“孔子之文在仲舒”说诠说杨朝明(中国孔子研究院,山东曲阜273100)摘要:在对于董仲舒的历史文化地位的评述中,以王充《论衡》所言“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最为确切精妙。
孔子推崇以周文王为核心代表的周代文明,留存周代文明命脉,整理周代经典文献,系统阐发了周代的礼乐文明并以此教谕弟子,构筑了儒家的思想文化体系。
至于董仲舒,则适应了汉代新的历史环境,将儒家学说通过制度建设、核心价值观构建真正落实于政治与社会实践之中,进而塑造了帝制时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面貌。
王充“文王-孔子-董子”之说,更准确地说明了董仲舒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董仲舒;王充;文;中国文化DOI:10.3969/j.issn.1673-2065.2019.05.003作者简介:杨朝明(1962-),男,山东梁山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B23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19)05-0011-05 收稿日期:2019-06-29在董仲舒与儒家思想研究愈加深入的今天,从整个中国文化的视野去审视董仲舒的历史地位,窃以为东汉思想家王充《论衡·超奇》中的话值得注意:“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
”此言内涵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这一评价从孔子思想来源说起,涉及以往人们注意不够的周文王,这启示我们要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准确把握董仲舒的历史地位。
一、王充心目中的董仲舒王充(27-约97年)出生在董仲舒(前179-前104年)去世130年之后,他的《论衡》是他用毕生精力写成。
到王充时,汉代学术文化经过了200多年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学者和思想家,王充通晓百家,学识渊博,从而能独抒己见,批古论今。
在《论衡》中,王充“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对往古与当时的学术思潮、思想学说进行衡评,“折衷以圣道,析理于通材”,定其是非,攻击虚妄。
中外教育史(中国史部分1-2)
2、分阶段教育的思想(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
3、朱子读书法六条: 1)循序渐进 2)熟读精思 3)虚心涵泳
4)切已体察 5)着紧用力 6)居敬持志
24
五、王守仁与心学教育思想
• 王守仁(1472-1529),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 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 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 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致良知‛学说以反传统姿态出 现,打破了程朱理学的独尊局面。 • 继孟轲的‚内发说‛提出‚致良知‛学说,要求人凭借 自身所有的‚是非之心‛克服利欲;将‚格物‛理解成 ‚格心‛,要求把私念私欲一一追究、搜寻出来;要求 人懂得知与行是合一的,一个不善念头的发动就是恶行, 故须除恶于未萌动之时。 • 王守仁批评当时儿童教育的失识,提出要助其身心健康 发展。
6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1、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 1)兴太学养士,改革选士制度。 2)兴教化,正万民。 3)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2、关于教育作用(对社会的作用;对个人的作用)
3、论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与方法
1)教学内容:《诗》《书》《礼》《易》《乐》《春秋》 2)教学原则与方法:强勉努力、多连博贯、学贵专一。
学教育造成冲击,有助于改变传统教育不求实用的缺陷。清初颜元规划漳南书院就
是以胡瑗为法,直到近代仍有人提议在新学堂中仿分斋讲习之法。
19
“三舍法” “三舍法‛又称‚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是王安石在‚熙宁兴学‛中改革太 学教学管理的主要措施。规定: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层次不同、依次递 升的部分;学生入学后成为外舍生,须经平时考试和升舍考试,考在一二等者参酌 平时德行和学业表现,予以依次升入内舍乃至上舍;上舍生平时德艺与学业考试在 上等者直接授官,中等者免礼部考试而可直接参加殿试,下等者直接参加礼部考试。 实行‚三舍法‛意在突显学校作用,抵消科举的影响,并将学生平时表现与考试成 绩共同作为考核和选拔依据,而层层淘汰制度又形成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进 取心,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学管理的一项创新,对后代官学教育有很大 影响。如元代国子学和明代国子监所采用的‚升斋等第法‛和‚积分法‛,就是将
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一、生平与政治哲学思想董仲舒(公元前179一公元前104年)。
广川(在今河北省景县境内)人,是汉代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称为“汉代孔子”。
他对《公羊春秋》与《易经》有特别的研究,学识渊博。
汉景帝时,被选任为博士,但因景帝崇尚黄老之术,故其主要活动是收徒讲学.“下帷讲诵”。
武帝时命各地推荐贤良方正之L以备咨询.连对三策,内容是关于天人关系的.故称《天人三策》(或称《举贤良对策》)。
汉武帝对他的建议十分赞许。
对策后.先后担任汀都易王刘非、胶西王刘端的国相,晚年致仕在家,专心从事写作与讲学。
但朝廷有大事,仍常派人向他请教。
死后葬于京师长安西郊。
有一次武帝经过他的墓地,特下马致意,所以他的墓地又名为“下马陵”。
他的著作流传至今的只有《春秋繁露》一书以及《汉书·董仲舒传》中的《天人三策》。
董仲舒用公羊春秋的微言大义来改造先秦儒学,并容纳刑名法术、道、墨、阴阳家思想,以天人关系问题为中心,建立了一套新的儒学。
其要点如下。
(一)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董仲舒所要做的就是为当时政治、社会新秩序提供理论的根据。
照他的说法,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所以人的行为的根据,一定要在天的行为中寻找。
他采用了阴阳家的思想,认为天与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从这个前提出发,他把主要来源于阴阳家的形上学的根据与主要是儒家的政治、社会哲学结合起来。
董仲舒认为人类社会组织是天安排的,无论在肉体或精神方面,人都是天的副本。
他说天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人的形体以及精神上的各种表征,完全跟天相同,以此为依据,他提出了“天人感应”论,即天人之间相互感应。
他宣称“天”是有人格、有意志的至高无上的神,能创造和安排万物和人类,并进行严格的赏罚。
皇帝是神的首脑的显现,是天的儿子,是天派下来统治万民、“替天行道”的,是唯一合法执行“天意”的人,其他三公、九卿、元士是神的耳目口鼻手足各部分的体现,是派来协助皇帝的,要服从“天意”,就要服从皇帝。
中国史纲要(习题答案)(打印)
《中国史纲要》习题答案第一章史前时代第一节旧石器时代北京人、丁村人、山顶洞人例题: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是(A)。
A. 丁村人B. 山顶洞人C. 柳江人D.资阳人例题:北京人化石及其文化遗存是从1927年开始发现于北京西南的周口店。
(对)例题:北京人体质上还有原始征象的表现为(ABCD)。
A. 眉骨隆起B. 牙齿粗大C. 吻部突出D. 缺乏下颏E.肌肉发达例题:关于山顶洞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CDE)。
A. 山顶洞人发现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重要代表,距今约有一万八千余年。
B. 山顶洞人在体质方面和现代人差距较大。
C. 山顶洞人已会磨制骨器,这是制作工具技术的一大进步。
D. 山顶洞人除猎取野兽外,也捕捉鱼类以供食用。
E. 山顶洞人已和远处有了交往关系。
第二节新石器时代例题:关于仰韶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E)。
A. 仰韶文化是目前所知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较早的一种文化。
它的年代约是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三千年。
B. 仰韶文化的居民已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
C. 妇女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形成了以母权制为特点的氏族社会。
D. 在衣着方面,人们用石纺轮纺线,用线织布E. 陶器是当时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可作容器、食器、炊器、汲水器。
例题:龙山文化在农业生产的规模上比仰韶文化有了扩大。
(对)第二章夏与商第一节夏例题: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夏王朝自禹至桀,共为十七君,历时四百七十一年。
(对)第二节商例题:农民是商代农业劳动的主要承担者。
(错,农民改为平民)例题:商代从早期到晚期,农具基本上都是木、石制成的。
(对)例题:卜辞中所谓的沉妾、伐妾,是指杀女奴来祭神的几种仪式。
(对)三、商的政治制度例题:《尚书》的记载表明,商汤和盘庚在贯彻其政令时,都假借鬼神的旨意,实行神权统治。
(对)五、商朝的文化艺术天文和立法、文字例题:商人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大月为三十日,小月为二十九日,每逢闰年则加一个月。
儒家思想的发展知识点总结
儒家思想的发展知识点总结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体系,强调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先秦时期、汉代和宋明时期。
先秦时期是儒家思想的起源阶段。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他的思想被整理成《论语》。
孔子强调“仁”和“礼”的重要性,在修身养性的同时,强调尊重他人并遵循社会规范。
孔子认为政治家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品德和行为来影响和治理他人。
此外,他还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培养贤明君子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
孔子的学说在战国时期得到了发展和扩展,形成了儒家学派的多元性。
例如,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强调“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受到环境的影响可能偏离正道。
他主张政府应该以仁爱来治理人民,通过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提供教育来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
另一位重要的儒家学派代表是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他认为人性本恶,主张通过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建立秩序和道德。
这些学派的争论和发展丰富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应用。
儒家思想在汉朝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推广。
汉武帝时期,儒家成为了国家的正统思想,并且设立了官方的儒学教育机构,即国子监。
汉代的儒家学者,如东汉时期的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和王充(公元27年-公元97年),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董仲舒主张以天命为依据来建立或废除君主,他认为社会应该按照天意的安排来发展。
王充则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但通过教育和道德的规范可以改善。
宋明时期是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的阶段。
南宋时期的朱熹(1130-1200)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他强调“心学”,认为人们应该通过内心的修养来达到圣人的境界。
朱熹通过对先秦诸子的研究,创立了程朱理学,成为明清时期的官方学说。
明代的王阳明(1472-1529)提出了“心即理”和“格物致知”的理论,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直接寻求心中的道德真理来觉悟和实践。
论董仲舒与王充人性论思想的内在趋同
On the Inner Convergence of "Human Nature"Theory between Tung Chung-shu and Wang Chung
's
作者: 王先亮[1]
作者机构: [1]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版物刊名: 衡水学院学报
页码: 5-8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6期
主题词: 董仲舒;王充;自然;善恶;人性三分;教化
摘要:人性问题是董仲舒与王充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之一。
二者从最原初的生存状态着眼对性做出概念阐释。
在善恶来源方面,董仲舒以阴阳定善恶,提出性生于阳为善,情生于阴为恶;而王
充以渥泊(厚薄)作区分,情性同生于阴阳之气,禀得渥者为善,禀得泊者为恶。
董仲舒将人性分为圣人之性、斗筲之性和中民之性。
王充同样明确将人性划分为上中下三等。
他们认为,中人以上、以下之性不可改变,可以改变的只是中人之性。
基于这一理论,二者主张通过教化(具体表现为学校教育)来改善人性,以期实现风尚淳朴、社会安宁的大治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一、生平与政治哲学思想董仲舒(公元前179一公元前104年)。
广川(在今河北省景县境内)人,是汉代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称为“汉代孔子”。
他对《公羊春秋》与《易经》有特别的研究,学识渊博。
汉景帝时,被选任为博士,但因景帝崇尚黄老之术,故其主要活动是收徒讲学.“下帷讲诵”。
武帝时命各地推荐贤良方正之L以备咨询.连对三策,内容是关于天人关系的.故称《天人三策》(或称《举贤良对策》)。
汉武帝对他的建议十分赞许。
对策后.先后担任汀都易王刘非、胶西王刘端的国相,晚年致仕在家,专心从事写作与讲学。
但朝廷有大事,仍常派人向他请教。
死后葬于京师长安西郊。
有一次武帝经过他的墓地,特下马致意,所以他的墓地又名为“下马陵”。
他的著作流传至今的只有《春秋繁露》一书以及《汉书·董仲舒传》中的《天人三策》。
董仲舒用公羊春秋的微言大义来改造先秦儒学,并容纳刑名法术、道、墨、阴阳家思想,以天人关系问题为中心,建立了一套新的儒学。
其要点如下。
(一)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董仲舒所要做的就是为当时政治、社会新秩序提供理论的根据。
照他的说法,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所以人的行为的根据,收不到的效果。
但是他也不反对“刑”,不过他是把刑作为“德教”的辅助手段的。
他说:“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其事异域,其用一也。
”他认为封建统治秩序是万世不变的、绝对的。
他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道出于天,又万古不变。
从这个思想出发,他提出了“奉天法古”的主张,“奉天”是为了“奉道”;“法古”是为了“法道”。
“奉天”强调的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神圣性,而“法古”强调的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永恒性。
法古也是“天意”。
这是董仲舒总结了秦亡的教训,把先秦儒家一贯强调的“仁政”、“德治”提升和放大到宇宙论的高度。
总之,董仲舒的新儒学大大不同于先秦的儒学,使儒学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他不但总结、吸收、包容了道、墨、法、阴阳五行各家,而且日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他把先秦儒家的思想与阴阳五行家的学说具体地配置安排起来,从而使儒家的伦理政治纲领有一个系统论的宇宙图式作为基石,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成为新社会和新王朝制定统治秩序的先进理论,这是董仲舒思想中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的积极的一面。
然而董仲舒的思想中具有神秘化特色,成为神学目的论,他力图用神学思想来消融各种自然科学知识.违反了人们对自然的科学认识,而他强调的“三纲五常”,随着封建社会的日益发展,其保守、消极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二、关于文教政策的思想汉初所实行的无为政治虽然给人民提供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却产生了种种社会矛盾,对于统治者来说,奉行什么样的政策,必须有所抉择。
汉武帝于是广征天下人才,以“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休德,上参尧舜,下配三王”为题策问贤良,董仲舒为了适应政治需要,以儒家学说为理论基础,广采《诗》、《书》、《易》、《春秋》之义,引用孔子的言论和事迹达19处之多,其宗旨在于“更化”。
董仲舒呼吁统治者改弦更张,实现指导思想和政策的根本转变,以儒家的“德教”作为治国之道。
他在对策中反复强调要“任德教”,教化必由贤才来实施。
董仲舒没有停留在笼统赞颂古圣王尚贤明德上,而是为汉王朝设计了三大文教政策的具体方案。
第一,兴设学校“养士”,改革选士制度。
为了培养和选拔精通儒经并能“尊王明伦”的治术人才,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开创太学培养贤士和进行教化工作,他说:“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缘玉而求文采也。
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
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然而设学养士的人数有限,且培养周期较长,因此董仲舒又提出选士的办法,即建议各级官员重视发现、推荐和选拔社会上既有的人才。
“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夫如是,诸侯、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
遍得天下之贤人,则三王之盛易为,而尧舜之名可及也。
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矣。
”他的意见是让诸侯、郡守、二千石各自选择他们的官吏和人民中的贤人,所选拔的人如属贤才就有赏,所选的人不肖的就有罚。
这样,诸侯、吏、二千石就尽心求找贤才了,天下有才能的士人就可以给予官职加以任用了。
董仲舒把培养人才与选拔人才结合起来统一考虑,认为这样才可遍得天下的贤才,而且注意到在实践中考察人才的贤德与才能,然后“量材而受官,录德而定位”.不“以日月为功”,这是有远见的认识。
第二,兴教化,正万民。
董仲舒继承儒家传统,非常重视国家教民的事业,他认为王者的主要任务是实行德治和教化:“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
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他将国家治乱归之于礼乐教化的实施与否。
认为王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实行教化,以达到“变民风”、“化民俗”的目的。
他还说:“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可见董仲舒十分重视教化工作,把教化民众当作各级行政官员的重要职责。
第三,“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统制思想。
董仲舒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把“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的先秦儒学加以改造,并利用《春秋》经文简单隐晦、便于穿凿的特点,对其中的“大一统”思想加以发挥,他提出的“独尊儒术”的主张,改变了汉初黄老“无为”之计而行“有为”之术,适合了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和巩固封建制度一统天下的趋势,因此被汉武帝所采纳.作为汉王朝统一的政治指导思想和文教政策的主旨。
这一文教政策规定了教育的目的是在培养通经致用的儒学治术人才,用“三纲五常”维系人心,以确保汉王朝的长久安宁。
总之,董仲舒关于文教政策的思想是他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它不仅对汉代的文教政策,而且对整个封建社会各个朝代的文教政策,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
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董仲舒继承了先秦儒家通过人的本性来说明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思想。
在人性论问题上,他调和孟苟的“性善”论和“性恶”论,认为人性是“天”创造人类时所赋予的一种先验的素质.这种素质具有善的可能性,也具有恶的可能性。
他说:“性者,天质之朴也。
”人的这种质,包括性和情。
由性而有仁,由情而有贪。
性相当于天的阳,情相当于天的阴。
故“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
”这就是说,天有阴阳,故人性中亦有善与恶的要素。
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说,他说:“善如米,性如禾。
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
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
米与善,人之继天而成于外也。
非在天所为之内也。
天所为,有所至于止。
止之内谓之天,止之外谓之王教。
王教在性外,而性不得不遂。
”在这里,董仲舒运用了“可能”与“现实”这一对范畴。
“现实”必须以“可能”为前提,然而,“可能”并不就是“现实”,也不一定能成为“现实”。
要使性成善,由“可能”变为“现实”,须通过人为的教育活动,才能使之进而为善。
故日:“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善当与教,不当与性”。
既然人们的性有待于外加的教育才能为善,则善当属于教育的范畴,而不当属于性的范畴。
他认为教育不但可以防止恶性,培养善性,而且还可以把人培养成任何类型的人。
董仲舒认为教化“为善”的工作应由帝王来进行,这是上天给予帝王的责任。
董仲舒还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三品,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圣人之性为上品。
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是其他人先天不可能、后天又不可及的,指的是统治阶级最上层的比较少数的一些人,如帝王、周公、孔子一类人物,斗筲之性为下品,他认为下品无善质,近于禽兽,教化是无用的,只能采用刑法对付他们。
“中民之性”代表万民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即待圣王教化后方能成“善”,但却不可能成为圣人,他们是主要的教育对象。
“性三品”说,进一步论证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也为皇权的神圣化、专制统治绝对化以及社会各等级的构成寻找理论根据。
韩愈及宋明理学家均继承、发展了这一学说。
四、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一)道德根源董仲舒把封建道德和封建秩序都说成是人性生来就固有的,是上天赋予的。
“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
他把道德的来源推到抽象的人性上,再从人性归到天命上,这样就使封建道德神圣化,成为超阶级的普遍的东西。
(二)道德教育内容董仲舒认为封建道德——“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仁、义等都出于“天意”,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仁、义、礼、智、信”为五常,是调整和补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道德规范。
与先秦儒家一样,董仲舒特别强调“仁”与“义”,并把它们作为道德的善恶标准,他认为道德教育的总原则是“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实质上是要求臣民重义轻利,不要追求物质利益、计较个人得失,以牺牲个人利益来服从统治者的利益。
剖析董仲舒这一思想之意思,凡处事应以正义、明道为行为动机及准则,而不应考虑功利得失。
他在考察历史人物时,往往只注意其志向,认为只要志向正确,即使结果不理想,甚至走向反面,也不应受到谴责,相反,如果动机恶劣,即使意外地出现好的结果,也应受到谴责。
(三)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第一,“以仁安人,以义止我”。
这是教导人们修己待人的态度,要求养成严于责己和宽以待人的德行。
他说:“《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
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故仁之为言人也,义之为言我也。
”仁侧重于人际关系,提倡宽和,义侧重于个人的行为规范,提倡行为要正直。
具体来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义;人小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
”人人要攻自己的恶,不要攻别人的恶,要自责不要责人。
第二,强勉行道。
要求人们道德修养不只停于认识上,应表现于行为上,他说:“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
”奋起努力进行道德修养,德行就一天比一天好,而且越发成功。
其方法有“从少成多,积小致巨”、“集善累德”等。
第三,明于性情。
他认为在道德教育中,必须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引其天性之所好,而压其情之所憎者”。
即要诱发其天性中美好的东西,抑制其所憎恶的东西。
第四,必仁且知。
他认为德育、智育应结合起来,“仁而不知,则爱而不别也;知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
故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
”他提出了仁者不智与智者不仁的片面性,从而提出既要强调德育又必须德智相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