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影响评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设施调查主要了解项目影响范围内的 道路规模以及道路设施(如立交)。
道路规模:
➢ 道路等级 ➢ 道路长度 ➢ 车道数 ➢ 规划红线(是宏观规划用地范围的标志线)
道路流量调查
选择调查高峰时间 调查道路:为建设项目影响区域的所有快速路、
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 选取断面 车辆分类 记录方法:15min为一个时间段 调查表格 调查成果:调查路网及具体调查道路地点(附
研究范围确定(3)
交通影响评价的研究时间范围确定
交通现状调查
对项目周边路网进行交通量调查,掌握周边交通流时空变 化特性,道路服务水平,停车设施供需状况以及公共交通 现状。
调查内容
➢ 基础设施现状调查 ➢ 道路流量调查 ➢ 交叉口调查 ➢ 公交调查 ➢ 停车调查 ➢ 居民出行调查
基础设施调查
目的:获得调查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方面 的基本特性;调查对象区域的人均日出行 次数、人均出行距离、人均出行时间、交 通方式分担情况、居民出行OD矩阵等
交通量预测与分配
交通量的预测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背景交通量的预 测,另一部分为诱增交通量的预测。进行交通量预测 时,先对上述两种交通量分别进行预测,然后将二者 相加,获得未来交通需求。
调查点照片)以及调查道路早高峰或晚高峰小 时分车型机动车流量
交叉口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调查地点
➢ 当研究范围较小,现状道路网较为稀疏时,宜将评价 范围内所有交叉口列入调查范围
➢ 当研究范围较大,或现状道路较为密集,交叉口众多 时,本着以下原则:
• 项目影响范围边缘上交叉口,必须进行详细调查。 • 以建设项目为原点,本着“近多远少”的原则。
交通量预测
VISUM
实地调查
机动车出 行增长率 人均出行
增长率
现状交通量 背景交通量预测
诱增交通量预测 交通分布 方式划分
交通分配
类比法 吸引率
网络评价
背景交通量预测
背景交通量
➢ 过境交通:研究范围内路网上通过性交通以及已 建项目所产生和吸引的交通
➢ 其他项目交通:指研究范围内在建和代建项目所 产生的交通
➢ 立体交叉口
调查表格 调查成果
➢ 绘制现场勘查草图,交叉口转向交通量,信号配时方案。
公交调查
主要是了解和掌握建设项目周边公交的线路及运营状况, 目的是考察建设项目本身的公交出行在目标年对周围公交 系统的影响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范围:距离建设项目出入口500m以内的所有公交场所。 调查内容 ➢ 线路调查:项目周边指定区域内的公交线路、场站及运营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2011.7.9
提纲
交通影响评价—概念、目的 交通影响评价—流程
概念
交通影响评价(Traffic Impact Analysis),是在开发项目的 立项或审批阶段,定量分析城市土地开发项目或土地利用 变更对交通所产生的影响,并确定相应的交通改善措施, 以减少开发方案对周边交通负荷的影响。
调查时间
➢ 选择城市的早、晚高峰中交通负荷最大的时段,以及建设项目 交通生成的高峰时段分别进行调查,调查应持续2个小时。
交叉口调查(2)
调查内容
➢ 平面交叉口
• 相交路段的几何线形、转向车道以及各种构造物等设施 • 交叉口渠化设施 • 中央分隔带形式,测量其宽度 • 机非分隔形式,自行车道宽度和行人步道宽度 • 信号灯配时方案及车道转向方案 • 其他控制方案:如停车、让行,限速等警告标志 • 相交道路断面上各个转向(左、直、右)的交通量
交通影响评价(1)
运用VISUM进行仿真,将背景交通量与诱增交通 量叠加,得到目标年各路段交通流量和路段服务 水平,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交通影响评价(2)
一般来说,交通影响分析应包括:新建项 目对所在区域局部路网的影响程度即交通 服务水平的降低程度分析、新建项目的出 入口供需关系分析与设计、项目群内交通 组织设计、公交分析和停车分析等。
控制和引导城市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开发强度,从根本上 解决城市过高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目的
为项目的选址、审批提供依据 确定拟开发的项目对周围道路交通运行的
影响程度 确定项目的开发会带来哪些交通问题 确定降低项目交通影响的技术措施
提纲
交通影响评价—概念、目的 交通影响评价—流程
常用方法:背景交通量将根据交通现状调研结
果以及未来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方案,采用增长 率法,可利用VISUM软件仿真获取。
诱增交通量预测
诱增交通量预测:由于项目开发导致的新增交通 量
流程
➢ 出行生成预测
• 类比法 • 吸引率法:根据用地项目的开发强度,通过单位用地的产生吸引率来
推算
➢ 出行分布预测 ➢ 交通方式划分 ➢ 交通分配
交通改善方案
在进行交通评价的基础上,对项目的交通 诱导系统和交通组织路线进行设计,使其 路线简捷,畅通;并且使使用者对路线清 晰明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流程
基础资料收集
基础资料的收集必须包含:建设项目的技 术指标、建设项目的交通特性、项目周边 土地使用特性、项目周边交通特性,以及 规划层面的资料。
通过基础资料来确定交通影响评价的研究 范围。
研究范围确定(1)
启动阈值
研究范围确定(2)
交通影响评价的区域研究范围确定方法: 国外:烟雨模型、圈层外推法(定量计算) 国内:见下表
等基本情况。 ➢ 公交客流调查:公交乘降量。 ➢ 公交满意度调查:指乘客对公交服务满意度调查,其中剩
余载客容量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停车调查
停车调查是为了获得研究范围内停车场的分布和 使用状况、停车特性以及停车意向等实施的调查。
调查内容:
➢ 停车设施现状调查:社会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停车场、公建配建停 车场和路边停车场
➢ 现状停车需求调查 ➢ 停车特性调查 ➢ 停车意向调查 ➢ 其他停车相关调查:停车收费、停车管理、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之间
相互影响关系等。
调查时间:选取停车高峰时段行进,不同用地性质有所
不同。
居民出行调查
居民出行调查是一项为了掌握一个城市或 者区域在一天内人的出行活动及相关信息 而进行的家庭访问式问卷调查。
道路规模:
➢ 道路等级 ➢ 道路长度 ➢ 车道数 ➢ 规划红线(是宏观规划用地范围的标志线)
道路流量调查
选择调查高峰时间 调查道路:为建设项目影响区域的所有快速路、
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 选取断面 车辆分类 记录方法:15min为一个时间段 调查表格 调查成果:调查路网及具体调查道路地点(附
研究范围确定(3)
交通影响评价的研究时间范围确定
交通现状调查
对项目周边路网进行交通量调查,掌握周边交通流时空变 化特性,道路服务水平,停车设施供需状况以及公共交通 现状。
调查内容
➢ 基础设施现状调查 ➢ 道路流量调查 ➢ 交叉口调查 ➢ 公交调查 ➢ 停车调查 ➢ 居民出行调查
基础设施调查
目的:获得调查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方面 的基本特性;调查对象区域的人均日出行 次数、人均出行距离、人均出行时间、交 通方式分担情况、居民出行OD矩阵等
交通量预测与分配
交通量的预测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背景交通量的预 测,另一部分为诱增交通量的预测。进行交通量预测 时,先对上述两种交通量分别进行预测,然后将二者 相加,获得未来交通需求。
调查点照片)以及调查道路早高峰或晚高峰小 时分车型机动车流量
交叉口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调查地点
➢ 当研究范围较小,现状道路网较为稀疏时,宜将评价 范围内所有交叉口列入调查范围
➢ 当研究范围较大,或现状道路较为密集,交叉口众多 时,本着以下原则:
• 项目影响范围边缘上交叉口,必须进行详细调查。 • 以建设项目为原点,本着“近多远少”的原则。
交通量预测
VISUM
实地调查
机动车出 行增长率 人均出行
增长率
现状交通量 背景交通量预测
诱增交通量预测 交通分布 方式划分
交通分配
类比法 吸引率
网络评价
背景交通量预测
背景交通量
➢ 过境交通:研究范围内路网上通过性交通以及已 建项目所产生和吸引的交通
➢ 其他项目交通:指研究范围内在建和代建项目所 产生的交通
➢ 立体交叉口
调查表格 调查成果
➢ 绘制现场勘查草图,交叉口转向交通量,信号配时方案。
公交调查
主要是了解和掌握建设项目周边公交的线路及运营状况, 目的是考察建设项目本身的公交出行在目标年对周围公交 系统的影响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范围:距离建设项目出入口500m以内的所有公交场所。 调查内容 ➢ 线路调查:项目周边指定区域内的公交线路、场站及运营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2011.7.9
提纲
交通影响评价—概念、目的 交通影响评价—流程
概念
交通影响评价(Traffic Impact Analysis),是在开发项目的 立项或审批阶段,定量分析城市土地开发项目或土地利用 变更对交通所产生的影响,并确定相应的交通改善措施, 以减少开发方案对周边交通负荷的影响。
调查时间
➢ 选择城市的早、晚高峰中交通负荷最大的时段,以及建设项目 交通生成的高峰时段分别进行调查,调查应持续2个小时。
交叉口调查(2)
调查内容
➢ 平面交叉口
• 相交路段的几何线形、转向车道以及各种构造物等设施 • 交叉口渠化设施 • 中央分隔带形式,测量其宽度 • 机非分隔形式,自行车道宽度和行人步道宽度 • 信号灯配时方案及车道转向方案 • 其他控制方案:如停车、让行,限速等警告标志 • 相交道路断面上各个转向(左、直、右)的交通量
交通影响评价(1)
运用VISUM进行仿真,将背景交通量与诱增交通 量叠加,得到目标年各路段交通流量和路段服务 水平,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交通影响评价(2)
一般来说,交通影响分析应包括:新建项 目对所在区域局部路网的影响程度即交通 服务水平的降低程度分析、新建项目的出 入口供需关系分析与设计、项目群内交通 组织设计、公交分析和停车分析等。
控制和引导城市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开发强度,从根本上 解决城市过高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目的
为项目的选址、审批提供依据 确定拟开发的项目对周围道路交通运行的
影响程度 确定项目的开发会带来哪些交通问题 确定降低项目交通影响的技术措施
提纲
交通影响评价—概念、目的 交通影响评价—流程
常用方法:背景交通量将根据交通现状调研结
果以及未来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方案,采用增长 率法,可利用VISUM软件仿真获取。
诱增交通量预测
诱增交通量预测:由于项目开发导致的新增交通 量
流程
➢ 出行生成预测
• 类比法 • 吸引率法:根据用地项目的开发强度,通过单位用地的产生吸引率来
推算
➢ 出行分布预测 ➢ 交通方式划分 ➢ 交通分配
交通改善方案
在进行交通评价的基础上,对项目的交通 诱导系统和交通组织路线进行设计,使其 路线简捷,畅通;并且使使用者对路线清 晰明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流程
基础资料收集
基础资料的收集必须包含:建设项目的技 术指标、建设项目的交通特性、项目周边 土地使用特性、项目周边交通特性,以及 规划层面的资料。
通过基础资料来确定交通影响评价的研究 范围。
研究范围确定(1)
启动阈值
研究范围确定(2)
交通影响评价的区域研究范围确定方法: 国外:烟雨模型、圈层外推法(定量计算) 国内:见下表
等基本情况。 ➢ 公交客流调查:公交乘降量。 ➢ 公交满意度调查:指乘客对公交服务满意度调查,其中剩
余载客容量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停车调查
停车调查是为了获得研究范围内停车场的分布和 使用状况、停车特性以及停车意向等实施的调查。
调查内容:
➢ 停车设施现状调查:社会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停车场、公建配建停 车场和路边停车场
➢ 现状停车需求调查 ➢ 停车特性调查 ➢ 停车意向调查 ➢ 其他停车相关调查:停车收费、停车管理、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之间
相互影响关系等。
调查时间:选取停车高峰时段行进,不同用地性质有所
不同。
居民出行调查
居民出行调查是一项为了掌握一个城市或 者区域在一天内人的出行活动及相关信息 而进行的家庭访问式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