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策划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策划书

活动背景:

每年有数百万莘莘学子跨入理想高校的大门,在冲破了沉重的书本重压和高考的历练后,又有近5000名大一新生加入了我们山东建筑大学这个大家庭,在经历了艰苦的军训后,他们带者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但是,通过与他们的接触我们发现由于新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使很多人对新的生活茫然无措,很难适应大学生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值偏高,而实际情况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这就会使他们心理上产生一种落差,从而导致悲观失望情绪的产生;其次由于进入了一个新的人际关系网,而大一新生以往只注重学习,本身缺乏人际沟通的经验,这就使他们不能很好的处理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导致他们与同学之间不能融洽相处,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也是目前大一新生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再次大一新生由于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周围的一切往往很难马上适应,导致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最后大一新生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对一切感到迷惘无知,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自我定位。

伴随着各种适应性问题的接踵而至,这些正处于大学“适应期”的新同学,单靠个人和少数辅导员的力量往往难以为继。如不能很好解决“适应期”的各种适应性问题,会影响他们整个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甚至还会导致心理疾患。

鉴于此,我院资助中心心晴小组在充分利用我校心理咨询中心这一优势资源的有利条件下,在专业老师及社工专业优秀学生的共同协作下,同时配合我校新生入学教育和迎评促建工作的开展,在全校范围内针对有待提升自我适应能力,尤其是人际沟通技巧的大一新生进行专业培训和实践。由正在学习小组工作课程的社会工作的学生,结合专业理论与专业方法,开展各种性质、类型的小组实务,吸引新生自觉自愿的参加到小组中来,在工作者的协助下,帮助大一新生提高适应功能,改善人际关系,树立自信,进而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好自己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从而使大一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

二、具体实施阶段

(一)工作理念

成长小组是小组工作的类型之一,它主要是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动促使他们从思想、感情和行为等多方面觉醒并深刻反思,从而不断获得成长。小组最终的目的是帮助组员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获得改变(成长)。

新生入学后由于新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使得他们一时很难适应新的生活,并因此产生了众多问题,例如部分新生缺乏自信;人际关系不融洽,没有明确的人生态目标和自我定位等,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新生在沟通技巧方面的不足,因此如何适应并使新生在大学里有更好的提高和发展,激发出他们的人际交往的潜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此,由正在学习小组工作课程的社工学生,结合专业理论与专业方法的学习,通过开展小组工作,招募存在上述现象并希望改变自己的新生自觉自愿的参加到小组中来,在工作者的协助下,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分享经验、分

担痛苦,逐渐改变与改善心理与行为,并与小组活动实践相结合,从小组活动中体会人际交流与沟通,促使小组成员沟通技能的提升,树立自信,进而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好自己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从而使大一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这一特殊阶段。

(二)理论框架

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主要阐述人际关系的形成,取向类型以及小组积聚的过程的理论。了解这一理论有利于提高工作员在小组工作中对成员的行为和成员之间关系的洞察力,进而有利于改善小组成员的人际关系。

舒茨界定了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主动包容型,即主动与他人来往、积极参与社会的外向者。被动包容型,即期待别人接纳自己,孤独、退缩、易疏离别人。主动支配型,主动支配别人,能运用权威、权力,喜欢控制别人。被动支配型,期待别人来引导自己,乐于追随他人、受人支配,表现出顺从、无争等特征。主动感情型,对他人处处表示喜欢、友善、热心、同情、亲密。被动感情型,期待被人对自己表示亲密,本人则往往显示出冷淡、厌恶等情绪。

相同类型者在一起大都能较好的相容尤其是相同需要的主动者与被动者通常能互补,但属于同一个类型的人不容易相处。一个人如果与对方在相容上存在差异,它就会跟更相容的人接近从而彼此感到满意或喜欢。

本成长小组的服务对象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大一新生都是远离家乡和父母只身来到异地求学的,面对陌生的学校、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他们难免会感到不适,这种不适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正因此他们非常渴望能够结交到知心的朋友,互诉衷肠,克服对新环境的不适,以慰思乡之苦,鉴于此,我们需要运用舒茨的人际需求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舒茨的人际需求理论指出人际关系中不仅要注意结交朋友的技巧,还要注意同他人调整好关系,比如宿舍关系、师生关系、同学人际关系等,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小组工作的开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工作者的引导以及小组成员间的互动,促使小组成员有一个被动地参与者转变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活跃者,使小组成员树立自信,改善人际关系,进而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好自己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

(三)服务对象

1、资格:山东建筑大学全体大一新生

2、特点:希望自我得到提升的大一新生

(四)小组特征

1、性质:支持性小组

2、活动次数:五次,每周一次

3、日期:2007.10——2007.11

4、地点:室内(心理咨询中心观察室)、室外(求知园)

(五)招募计划

1、于校内张贴海报

2、发放传单,制作展板,现场招募大一新同学

3、我院资助中心发放通知到各个学院进行招募

4、招募时间为10月8日----10月15日

(六)每次活动计划

主题:相逢未必曾相识

【单元目标】

(1)促进组员之间的认识与了解,建立互动关系,形成团体,引发个人参加小组活动的兴趣。

(2)工作者对成员有初步的认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了解小组成员的需求,初步满足小组成员的需求。

(4)建立对小组的认同感,形成团体的凝聚力与责任感。

(5)建立成员的团体协作,加强沟通,使行动一致,从而达到目的。

(开场:工作者就活动相关情况介绍,相互了解、现场答疑。)

1、结构活动——举一反三

场地:社工实验室

人数:20-40人

时间:10—15分钟

道具:座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