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毕业论文
谨慎性原则论文:谈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和发展
谨慎性原则论文:谈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和发展摘要随着现代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从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发展和完善谨慎性原则的思考两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会计工作者共同讨论。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准则应用发展完善谈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和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者提高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
一、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一)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主要应用。
目前,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计提坏账准备备抵法是坏账损失核算的一种方法,即是按期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者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
2、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某些企业固定资产可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方法,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这样,加快折旧速度,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估计使用年限内加快得到补偿。
(二)在具体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在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存货跌价准备。
会计期末,为了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期末存货的实际价值,必须对存货期末计价进行调整。
若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金额,可采用备抵法,其账务处理如下:提取或补提存货跌价损失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存货跌价准备”;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发,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2、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的权益性投资,如果其末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按照相关准则的规定计提减值准备,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其账务处理是:(1)当期应提取的减值准备=当期成本低于市价的金额-“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贷方余额,若其大于0,则做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若其差额小于0,则做相反分录。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合理应用谨慎性原则能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由于谨慎性原则本身所具有的一系列特点如明显的倾向性等,给企业留下了广阔的以谨慎性原则为借口操纵利润的空间。
本选题系统地评论了谨慎性原则在新准则中的应用。
第一方面为谨慎性原则概况,第二方面为谨慎性原则在具体运用,第三方面为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四方面为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对策分析,从会计制度和会计人员两方面论述。
文章最后对谨慎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一谨慎性原则的概述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不得少计负债或费用,并不得设置秘密准备。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
在进行应收账款核算时,要确认坏账损失。
坏账损失就是由于坏账产生的损失,坏账就是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企业确认坏账时,应具体分析各应收账款的特性、金额的大小、信用期限、债务人的信誉和当前状况等因素,发现有问题的应收账款,应根据企业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将该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处理。
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时,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对没有把握的应收账款计提坏帐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在存货的期末定价时,企业的存货应当在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须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
试论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目录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内涵及外延.. (3)2.1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内涵 (3)2.2谨慎性原则外延 (4)2.2.1内在需求:会计不确定性 (4)2.2.2会计信息不对称性和风险性 (4)2.2.3政治法律 (5)2.2.4管理者的乐观情绪和保守主义 (5)2.2.5客观性原则 (5)2.3谨慎性原则的作用 (5)3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体现 (4)3.1在资产方面 (4)3.2在收入方面 (8)3.3在负债方面 (6)3.4在借款费用方面 (6)3.5在筹资管理的应用 (7)4在会计实务中存在的局限及原因分析 (7)4.1实务中存在的局限 (7)4.1.1完全凭借经验,容易被企业滥用 (7)4.1.2容易成为企业利润操纵的工具 (8)4.1.3与其他会计原则协调度不够 (8)4.1.4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不一致 (8)4.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8)4.2.1企业会计准则不完善 (9)4.2.2企业内部监察制度不完善 (9)4.2.3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不够 (9)4.2.4人为操纵 (10)5谨慎性原则应用改进的建议 (10)5.1对会计准则和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加强理论研究 (10)5.2加大内外部监察力度 (10)5.3适度应用会计谨慎性原则 (11)5.4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11)5.5协调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关系 (11)5.6合理确认各会计原则的使用顺序 (12)6结束语 (12)参考文献 (1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同时经济环境的多变性和企业面临的风险性也越来越大,对会计实务和财务信息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对会计原则的理解和应用提出了更严格的规范。
会计毕业论文: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中的应用word格式模板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中的应用——以锌业股份公司为例专业: 财政税收学院: 会计审计学号: 123456姓名: 专业论文网201X年1月1日本人申明我申明,本论文及其研究工作是由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完成论文时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文责自负。
作者:签字:时间: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中的应用——以锌业股份公司为例摘要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宁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
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运用广泛,可防止抬高资产和收益,压低负债和费用,并起到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
但实际运用中存在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趋利弊害,使会计信息更具客观性。
本文主要研究锌业股份公司在面临2008年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通过大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最终导致净利润大幅减少,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出现大幅度的亏损。
通过编写本案例,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依据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案例探讨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本文认为:企业应该把握、利用好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报告方面,要求会计报告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尽量提供全面的会计信息,特别是应该报告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
但是企业不能漫无边际、任意使用或歪曲使用谨慎性原则,否则将会影响会计确认、计量的客观性,造成会计秩序的混。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存货跌价准备,净利润Analyses the principle of cau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nterprise—— to XinYe joint-stock company as an exampleAuthor : Zhang xinhuaTutor : Zhao Xinyuan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caution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is refers to some economic business there are several different accounting methods and procedures are available, in does not affect the premise of rational choice, should as far as possible with minimal impact on the owner's equity accounting methods and procedures, and possible loss and expense shall be reasonably determined, the so-called "rather than expected possible losses, are unpredictable potential earnings".Accountant the principle of cau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principle, widely used, can prevent the drive up assets and earnings, lower liabilities and expenses, and play the role of early warning and risk and dissolve the risk. There exist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b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caution the phenomenon of profit manipulation, so want to take the necessary measures to hasten the pros and cons, mak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more objectivity. This article main research XinYe joint-stock company in the fac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tensified in 2008 cases, through the provision for inventory write-down sharply, and eventually lead to net profit dropped sharply, a substantial losses during the reporting period the company performance. By writing this case, on the basis of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ovision for inventory write-down, combined with the case about inventory write-down provision's impact on the financial position and operating results. This paper thinks that enterprise should grasp and make good use of the principle of caution, in terms of accounting report, to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accounting reports for users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especially should report the risk of loss may occur. But companies cannot rambling, any use or distortion using the principle of caution, otherwise will affect the objectivity of the accounting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accounting order to mix.Key words: The principle of caution, inventory write-down and net profit第Ⅳ页1绪论 (9)1.1探讨背景及目的 (9)1.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9)1.3国内外研究现状 (9)1.4研究内容 (11)2企业概况及基本理论介绍 (12)2.1锌业股份公司简介 (12)2.2谨慎性原则基本理论 (13)2.3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企业的应用与发展 (14)3锌业股份跌价之谜 (18)3.1锌行业及锌业股份走人低谷 (18)3.2逆境中的选择 (19)3.3对存货跌价准备明细表的解读 (20)3.4对锌业股份公司的的反思 (21)4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双面性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24)4.1谨慎性原则的优点 (24)4.2谨慎性原则的弊端 (25)4.3谨慎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的局限性 (25)4.4谨慎性原则的改进思路 (27)结语 (31)致谢 (32)参考文献 (33)1 绪论1.1探讨背景及目的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1 引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W T O 的加入,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chéngdù)越来越高,企业经营存在着风险,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
实施谨慎性原则,对存在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就能在风险发生之前化解,并对防范风险起预警作用,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从而谨慎性原则的应用(yìngyòng)成为必然。
谨慎性原则的充分贯彻和实施为补充和完善企业新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的会计核算问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符合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要求。
有利于上市公司、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重视市场风险,保证资产质量,避免虚盈实亏,提高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在会计领域的地位勿庸质疑,本文将从其概念、其实施的必要性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等几方面来进行理论上的论述,肯定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理论中的地位无法替代。
但是在实际运用谨慎性原则的过程(guòchéng)中,由于其内在逻辑的不一致和外在的现实条件制约,从而使得实际运用效果和确立谨慎性原则的初衷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离,本文将通过对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中小企业(qǐyè)中的实际运用效果分析(fēnxī),提出谨慎性原则的“双刃剑”效应,指出谨慎性原则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2 一、中小企业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谨慎性原则是一个众所周知却又很难以完全说清楚的会计原则。
谨慎性原则在财务理论与实务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谨慎性原则对于会计系统的影响就好像水沁入土壤里一样,使得整个会计体系到处都有它的痕迹,虽然这个比喻有些夸大,但却充分反映了在现实情况下会计界对谨慎性愿则进行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浅议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浅议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在引言中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在正文部分分别阐述了谨慎性原则的概念、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在财务报表编制中的作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及对决策者的影响。
结论部分强调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通过对谨慎性原则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会计实务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决策的影响,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靠性,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实务、财务报表、会计信息质量、决策者、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会计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它在企业和组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是一个基本的会计原则,它是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可靠和公正的重要基础之一。
谨慎性原则要求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会计人员应该倾向于选择对企业不利的处理方式,以保证财务报表不被夸大或低估,确保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能够得到真实的财务信息。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企业日益重要。
研究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对于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分析其对财务报表编制和决策者的影响,以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通过对谨慎性原则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会计原则,从而提升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分析其对财务报表编制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及对决策者的影响。
通过研究,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谨慎性原则的概念和作用,为会计实务中的决策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信息支持。
通过对谨慎性原则的研究,可以为会计理论提供更多的实证证据,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规范。
【财务会计论文】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共1958字)
【财务会计论文】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共1958字)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谨慎性原则,又被称为稳健性原则,或称保守主义和审慎原则。
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事务中存在两种及以上会计方法的前提下,要避免影响最终结果尽量采取不会虚增企业资产,虚报企业利润,低报企业负债和费用的方法,对企业财务现状进行合理的核算。
(二)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企业的发展进行中,财务是很重要的。
在财务管理中,企业会计不可或缺。
在企业会计中,谨慎性原则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
谨慎性原则既确保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避免了谎报虚报企业资产的现象,保障了企业的资产安全,让企业人员和各投资商放心,又影响着企业各种经济决策的制定,让企业管理者对公司的财务有个直观准确的认识,便于他们处理企业日常事务。
二、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一)固定资产折旧法固定资产折旧法中主要包含了两类:平速折旧法和和加速折旧法。
其中平速折旧法中又包含工作量法和平均年限法;相应的,加速折旧法中包含了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在这些方法中,建议企业选择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二)发出存货的计价法企业采取成本核算法的时候,谨慎的成本计算方法的采用必不可少。
在企业会计中,成本核算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方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
(三)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要求企业将所有可能会发生的让资产减值的活动全都提前计入损失的准备中,这样可以使企业的财务更加真实、可靠,充分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如下。
1.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简单地说,就是当短期投资的市价高于短期投资的成本时,按成本计价;相反,当短期投资的成本低于短期投资的市价时,按市价计价。
2.坏账损失准备计提坏账损失准备的范围被扩大,企业可以自由选择适应的计提方法(余额百分比法、赊销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计提比例,可以使企业有效地掌握自己的坏账损失,给了他们足够自由的空间来使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双重利益都得到保障。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论文(2)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论文(2)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论文三、谨慎性原则在新准则下的应用范围(一)在资产、负债确认与计量中的应用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对于应收账款,设立坏账准备备抵账户,按照未来可收回金额低于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确认坏账损失。
由于赊销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常见收款方式,受市场风险、对方企业经营状况等诸多因素影响,部分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在所难免。
因此通过设立备抵账户的核算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应收账款被高估的现象。
(2)对于存货,设立存货跌价准备备抵账户,期末计价遵循”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按照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负债“高估”,资产“低估”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时,将该租赁资产租赁期开始日的公允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作比较,选择价值较低的作为该资产的入账价值。
3.固定资产折旧中,采用加速折旧法2006年新制度中,允许企业对于固定资产折旧选用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特点就是企业前期承担的固定资产价值摊销较多,后期承担地较少。
这不仅体现了新准则与国际接轨,也是谨慎性原则的重要体现。
4.资产期末价值复核时,“调低不调高”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出租人应于每期期末,对未担保余值进行复核。
如果未担保余额增加,则不做账面调整;有证据表明未担保余额已经减少的,应当重新计算租赁内含利率,并将由此引起的租赁投资净额的减少,计入当期损益。
5.或有事项中,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区别对待”例如企业在某些经济业务中产生潜在的债务,满足会计准则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并且在会计报告中进行披露。
而对于或有资产,企业不能确认也不可在会计报告中进行披露。
除非该资产很有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才可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6.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门槛”不同。
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其确认也必须遵循谨慎性原则,并且要求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可能性大于95%才可确认。
浅议谨慎性原则范文
浅议谨慎性原则范文谨慎性原则是一种规范行为的原则,它要求我们在做出决策和行动之前,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和可能带来的后果,并采取谨慎的态度。
谨慎性原则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个人生活、职业发展、投资决策等,它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风险,提高成功的机会。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一谈我的理解。
首先,谨慎性原则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在面对各种选择和决策时,我们常常需要慎重地权衡利弊,避免因冲动或盲目造成的后悔。
比如在选择朋友圈子时,我们应该谨慎选择与自己价值观相符合的朋友,避免与不良群体结交,以免受到不良影响。
同样,在购物时,我们也要谨慎判断商品的质量、价格和服务,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谨慎性原则有助于我们避免陷入消费陷阱,并增强对自己财务状况的把控。
其次,谨慎性原则在职业发展中也非常重要。
面对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的机会和挑战,我们需要谨慎评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能力,并判断不同选择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机会。
同时,我们还需要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保持警觉,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和个人能力的提升需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职场环境。
谨慎性原则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盲目跳槽或追逐热门职业,而是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做出明智的选择,提高职业成功的机会。
再次,谨慎性原则在投资决策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投资是一项风险较大的行为,谨慎性原则可以帮助我们降低投资风险,并提高投资回报率。
在做投资决策时,我们应该对投资对象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市场的风险和潜在收益,并根据自身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决策。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分散投资风险,避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防遭受重大损失。
谨慎性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抵御市场的波动和风险,增加投资成功的概率。
总结起来,谨慎性原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原则,它能够帮助我们在各个领域做出明智的决策和行动。
在个人生活中,谨慎性原则有助于我们避免盲目和冲动,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健康。
在职业发展中,谨慎性原则能够帮助我们做出合适的职业规划和选择,并提高职业成功的机会。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毕业论文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毕业论文•相关推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毕业论文一、谨慎性原则的基本内涵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为了减少市场经济中的诸多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要求其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与监督中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以对抗经济外部环境所带来的风险的方法。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得到保证。
这些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企业的债权人和对企业进行投资的投资者。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既可让企业避免出现高估资产或收益的情况,又让企业避免出现低估负债及费用的问题,使企业的财务信息更加合理的真实的反映企业状况,从而进一步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有助于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途径主要包括直接竞争力、前提性竞争力和基础性竞争力的提升。
而企业财务的准确管理是前提性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会有效的限制操纵利润的发生,也可以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从而保障财务管理的依据真实明确,最终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有助于降低企业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充斥着大量的.虚假财务信息,企业若想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就要提高风险预测的准确度,根据准则的评估结果指定合理的应对措施。
谨慎性原则有助于对企业风险进行准确预测,并且可以让企业的经营一直保持清醒的状态,让企业有效地降低其经营风险。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谨慎性原则缺乏明确的理论依据所谓理论依据,即标准,是指谨慎性原则应该具有明确的范围,让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实务操作。
但从我国现有的会计规范体系来看,标准并未明确地指出,这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一些困难,也为企业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比如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当前世界各国有关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主要有三种标准: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标准。
从我国对资产损失确认与计量应用来看,比较认同经济标准,但是“进行不间断评估,只要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金额”这一标准却没给减值做出明确的交代,会使会计人员根据管理当局的意图或自己的想法确认全额计提减值或部分计提减值,给会计工作人员操纵会计利润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样就会人为地增加资产、夸大利润,不利于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论文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论⽂ 谨慎性原则,是我国会计实际⼯作中的⼀项重要原则。
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论⽂,希望对你有帮助。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论⽂篇1 [内容摘要]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的⼀项重要原则,但由于谨慎性原则在运⽤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主观臆断性等弱点,随着应⽤范围的扩⼤,任意调节费⽤、操纵利润的空间也增⼤,谨慎性原则既有其合理的⼀⾯,也存在其固有的局限性。
作为⼀项会计原则,谨慎性原则既有其合理的⼀⾯,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
⼀⽅⾯它能避免虚增资产和夸⼤利润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的利益;另⼀⽅⾯,在运⽤该原则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随意性,经常与其他会计原则发⽣冲突,甚⾄为粉饰财务报表留下了空间。
[关键词] 谨慎性原则;会计准则;主观随意性;职业判断 ⼀、谨慎性原则的定义 谨慎性原则亦称审慎原则、稳健性原则、稳健主义、保守主义等,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法进⾏会计处理。
充分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
应⽤谨慎性原则主要是由于会计实际操作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如果不加以估计和判断,则不利于投资者和经营者掌握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不能作出正确的的投资经营决策;其次,企业的经济活动有⼀定的风险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提⾼抵御经营风险和驾驭市场的能⼒,这就需要我们谨慎地应对市场的变化,谨慎地估计经营风险。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 谨慎性原则在我们的会计实务中的运⽤越来越⼴,在具体的会计实务操作中随处可见。
如收⼊的确认、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价值的确认、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或有事项的确认、关联⽅交易的披露、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计量等。
(⼀)收⼊的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中收⼊定义如下:“收⼊,是指企业在⽇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资本⽆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
关于谨慎性原则理论与应用问题的探讨-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目录一、谨慎性原则概述 (2)(一)谨慎性原则的理论来源 (2)(二)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二、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 (3)(一)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 (3)(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3)(三)有利于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3)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 (4)(一)谨慎性原则在资产中的应用 (4)(二)谨慎性原则在收入中的应用 (6)(三)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中的应用 (6)四、“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7)(一)谨慎性与客观性的冲突分析 (7)(二)谨慎性与相关性的冲突分析 (7)(三)谨慎性与可比性与一致性的冲突分析 (8)五、完善谨慎性原则的建议 (8)(一)增强谨慎性原则的可操作性与明晰性 (8)(二)将谨慎性原则应用与会计信息披露结合 (10)(三)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内在约束机制 (11)(四)提高财会人员专业素养水平 (11)参考文献 (13)关于谨慎性原则理论与应用问题的探讨摘要:本文在交代谨慎性原则的理论概述以及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等问题的基础上,集中叙述了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运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条可行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会计准则谨慎性原则会计实务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Prudence Principle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summary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inciple of pruden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prudence in China's accounting practice, analyzes the principle of prudence in the course of the application of accounting practice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several feasible improvements to these questions.Key Words:Accounting postulates Prudence principle Accounting practice谨慎性原则是一个众所周知然而又很难在会计实务中程序化应用的原则,且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竞争日益加剧,对财务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谨慎性原则对信息的披露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相关性,谨慎性原则的规范化应用能够合理规避企业财务风险,所以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是否能够规范化应用也得到大家的广泛重视。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合理应用谨慎性原则能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由于谨慎性原则本身所具有的一系列特点如明显的倾向性等,给企业留下了广阔的以谨慎性原则为借口操纵利润的空间。
本选题系统地评论了谨慎性原则在新准则中的应用。
第一方面为谨慎性原则概况,第二方面为谨慎性原则在具体运用,第三方面为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四方面为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对策分析,从会计制度和会计人员两方面论述。
文章最后对谨慎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一谨慎性原则的概述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不得少计负债或费用,并不得设置秘密准备。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
在进行应收账款核算时,要确认坏账损失。
坏账损失就是由于坏账产生的损失,坏账就是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企业确认坏账时,应具体分析各应收账款的特性、金额的大小、信用期限、债务人的信誉和当前状况等因素,发现有问题的应收账款,应根据企业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将该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处理。
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时,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对没有把握的应收账款计提坏帐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在存货的期末定价时,企业的存货应当在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须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毕业论文
绝密文件,核心资料,拒绝盗版,支持正版,从我做起,一切是在为了方便大家!知识就是力量!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摘要谨慎性原则在世界各国的会计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会计制度也对该原则高度重视。
本文界定了会计谨慎性原则涵义,分析了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指出了会计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适用会计谨慎性原则的措施。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实务问题措施目录.1引言 (1)2谨慎性原则的含义及其要求 (1)3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2)3.1在资产的定义方面的运用 (2)3.2在企业收益方面的运用 (2)3.3在企业财务方面的运用 (3)4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4)4.1在操作中具有主观臆断性 (4)4.2与其他原则存在冲突 (4)4.3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5)5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措施 (5)5.1适度的运用谨慎性原则 (5)5.2加强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5)5.3协调与其他原则的冲突 (6)5.4内外结合,强化约束机制 (6)5.5进行充分会计信息披露 (6)6结语 (6)参考文献 (7)致谢 (8)1引言谨慎性原则在世界各国的会计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尤其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公司和投资者都特别重视资本保全,所以会计界愿意按谨慎性原则来处理企业有关资产、财务及企业收益等问题。
会计谨慎性原则在我国首次提出是在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在2001年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这一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这是《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中贯彻谨慎性原则的一般要求,使谨慎性原则在会计领域在较大的范围内得到深层次的运用。
谈谨慎性原则在经济管理会计核算中的应用论文
谈谨慎性原则在经济管理会计核算中的应用论文谈谨慎性原则在经济管理会计核算中的应用论文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会计核算时,要遵循谨慎性原则,这样可防止抬高资产和受益,压低负债和费用,并起到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
其具体做法是:推迟确认收入,尽早确认费用,低估资产,高估负债。
合理运用谨慎性的原则,有效防止企业虚夸资产、企业包装上市、扩大利润的现象发生,可为众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既保护了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有利于企业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经济利润。
1 谨慎性原则存在的前提条件谨慎性原则是指: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而采取的一种会计核算上的谨慎态度。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和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是谨慎性原则存在的前提条件。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和社会经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物价变动指数、税率例率、通货膨胀等因素将影响会计信息,使企业的资产不断发生变化。
会计系统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也会影响会计信息不准确。
企业为了在经营中谋取超额的经济利益,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企业的会计信息中也存在着不确定性。
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如何预测商业风险,如何避免商业风险,是企业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而会计的谨慎性原则正是减少风险的有效方法,合理应用谨慎性原则能对企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估计,有利于保护股东利益和提高企业市场的竞争力。
2 谨慎性原则在经济管理会计核算中的应用2.1 会计核算中各种“准备”的提取2.1.1 坏账准备的提取。
企业的各项应收款项目,可能会因为购货人拒付、破产、死亡等等原因而无法收回,发生坏账,企业资产将受损。
企业为了谨慎起见,应当定期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可能发生坏账的应收款项目进行预测,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这充分体现谨慎性的原则。
2.1.2 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企业应经常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若因为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当按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金额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毕业论文一谨慎性原则的概述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不得少计负债或费用,并不得设置秘密准备。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
在进行应收账款核算时,要确认坏账损失。
坏账损失就是由于坏账产生的损失,坏账就是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企业确认坏账时,应具体分析各应收账款的特性、金额的大小、信用期限、债务人的信誉和当前状况等因素,发现有问题的应收账款,应根据企业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将该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处理。
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时,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对没有把握的应收账款计提坏帐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在存货的期末定价时,企业的存货应当在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须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
在对短期投资进行期末定价时,应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
市价低于成本时,以市价定价;成本低于市价时,按成本计价。
其中,市价低于成本时,应按其差额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在期末核算长期投资时,企业应当对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逐项检查,确定长期投资的可收回金额。
其中,可收回金额是指长期投资的出售净值与预计的该资产的持有和投资到期处置中形成的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期末企业长期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对固定资产进行期末定价时,要注意固定资产是否有减值的可能性。
如果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设备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在建工程也应当是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时,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有证据表明在建工程已经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如果无形资产将来为企业创造的经济利益还不足以补偿无形资产的成本(摊余成本),则说明无形资产发生了减值,具体表现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了可收回金额。
如果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了可收回金额,则应按超过部分确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当然,会计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经常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会计谨慎性原则,并视同重大会计差错处理。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在对企业交易事项进行确认和计量时,在企业财务报告制定中,应该持有谨慎性态度,对企业收益和资产评估持谨慎态度,合理预算费用和损失风险,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不虚增企业利润和所有制权益,不刻意低估企业负债和成本。
谨慎性原则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谨慎性原则通过挤压企业利润与资产中虚增成分,为企业相关利益者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从而保障债权人和企业相关利益者的权益,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会计人员容易产生主观色彩,为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提供空间。
(二)谨慎性原则的依据谨慎性原则的产生和应用,其根本的依据是不确定的。
谨慎性原则的第一个依据是源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不确定性,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以及货币计量,本身就是一种会计假设,虽然这是必须并且合理的,但依然具有不确定性。
主要有会计核算本身的不确定性,首先是源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不确定陛。
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以及货币计量,本身就是一种会计假设,虽然这是必需并且合理的,但仍然具有其不确定性。
例如货币计量假设,其隐含了币值恒定这一前提条件,但实际是不可能达到的。
其次,在会计实务中也有不确定性。
在会计核算中,不可避免地要大量运用会计估计,对于这些估计的合理性和未来的预期依据就必须做些假定例如货币计量假设,其隐含了币值稳定这一前提条件,对于这些估计的合理性必须做出假定。
例如,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净残值就有其不确定性,在实务中是假定它是合理而且确定的,并依此计提折旧。
而谨慎性原则,则是处理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一种约束因素。
谨慎性原则的第二个依据是,是为了抵消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的盲目乐观。
这种观念可追溯至19世纪,当时的业主们对自己的企业总持乐观态度,并将这种乐观态度放映在财务报表中。
迫于债权人及其他使用者的要求,为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人员采用稳健做法来抵消这种乐观情绪,使报表使用者能更全面的预计到企业面临的风险,减少盲目乐观。
谨慎性原则的第三个应用依据是,谨慎生原则对于提高企业的生存、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企业来说,高估资产、权益和利润比低估它们更加危险,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企业资产不实、虚盈实亏,使企业做出错误而不是稳健的经营决策,从而可能导致企业以后的亏损、资金周转困难、缩小生产规模,甚至破产。
从这个角度看,谨慎性原则的实质是资本维持,即只有在资本得到维护或成本得到弥补以后,才能确认收益。
相对于货币资本维护,谨慎性原则更强调实物资本维护,即只有在企业消耗掉的实物资产能够得到补偿后,才能确认收益,因此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应以重置成本而不是历史成本来计量。
这种概念强调应维护的是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因此,谨慎性原则对于提高企业的生存、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谨慎性原则的意义1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结构中的意义在会计实务工作中,谨慎性原则是对不确定因素所制定的一种原则,他对财产的收入、费用或损失持有谨慎性,对会计的费用和支出预先估计,对固定的收入和利益采用不计或减少的原则。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市场发展的多样化和多元化,谨慎性原则已经成为了会计工作的重点,同时由于市场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存在,企业面临的风险较大,所以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会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取谨慎性原则对会计核算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长远的意义。
在会计工作中采取坏账准备金的谨慎性原则把一些无法收回的账目纳入坏账项目中,并作为费用来进行管理,对于会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使企业避免经济盈亏的现象出现,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为财会工作提供真实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报表,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如短期投资可以成本控制法和市场经济估价法计价,适当提取必要的资金作为短期投资,做好准备提前了解市价的评估低于成本控制的金额为短期的损失资金,所以在市场评估起伏较大和短期投资流动资金比较大的情况下,企业的财务情况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同时,明显地谨慎性措施进行改革与创新,避免企业出现新的经营状况。
采用固定资产折价法作为一项谨慎性措施,不但可以合理的进行成本预算,避免企业的存货风险,而且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润。
因此,减少财务风险,降低成本控制,合理预算固定资产,应采取谨慎性原则,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避免会计报告中出现损失。
2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行业发展中的意义谨慎适度去选择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模式对于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会计核算中公允价值以及历史成本是其中重要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对应的是现在,历史成本对应的是过去。
根据国际财务报道中的要求,在会计的核算中要广泛的利用公允价值。
谨慎的利用公允价值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从而推动市场的发展。
为了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就要求企业在运行中采用谨慎性的原则,要及时做好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工作,真实客观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济状况,不能过高或者过低估算公司的财产和价值,要求企业采用科学有效的资产管理方式来正确的核算企业所得税。
通过谨慎性原则保证我国会计核算和国际接轨,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环境不稳定、存在风险的情况下,运用谨慎性原则能够对会计工作进行妥善的处理。
由于市场经济下企业的运行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提高企业的风险抗御能力要谨慎。
另外,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建立在谨慎基础上的,要随时避免夸大企业的利润和企业的权益,以免掩盖不真实和不利的因素。
谨慎性原则有效挽回了投资者的利益,抵消了决策管理者关于乐观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谨慎性原则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对于公司的良好管理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谨慎性原则应该得到推广和应用,谨慎性原则应遵循科学化、正规化的手段和方式进行,不断保护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能够为企业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能够促进我国会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能够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但是谨慎性原则是对客观性原则的补充,容易导致企业资产的低谷或者是高估资产状况,从而影响力企业利润的正确估算,因而使用谨慎性原则的时候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防止滥用和故意抬高资产价值。
(四)谨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谨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由此可以看到,新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充分借鉴了国际惯例,对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和运用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较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形式上,内容更加丰富,运用范围更加扩展;从实质上,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的核算原则,要求企业—方面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的职业判断,作出谨慎性处理;另一方面,强调不允许计提秘密准备,从而保证企业在遵循谨慎性原则的前提下,向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二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中的具体应用(一)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准则2006》中的应用1无形资产的确认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对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其中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五个条件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当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企业应该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
2收入的确认收入准则对商品销售收入的确定规定了以下五个条件: 一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二是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三是与交易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四是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五是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以上五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能确认收入,任何一条件没有满足,即使收到货款也不确认收入,即不能随意确认收入。
这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3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谨慎性原则是对历史性计价原则的修正。
根据历史性计价原则,虽然可能会存在记账简单和验证性等优点,但是随着通货膨胀会计的出现和金融交易等业务的出现,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已不能完全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需要,所以要求企业应当定期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既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又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