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通气与肺换气原理演示文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肺组织对气道外向放射状牵引; c.副交感使气道平滑肌收缩,交感作用相反;
d.化学因素: PGF2α、组胺、白三烯等使气
道平滑肌收缩;CA、 PGE2使之舒张。
三、肺通气功能评价
1. 基本肺容积
潮气量 补吸气量 补呼气量 余气量
2. 基本肺容量
深吸气量 肺活量 *用力肺活量 *功能余气量 肺总容量 *用力呼气量
临床:
成人肺炎、肺血栓等→表面活性物质↓→ 肺不张。
6~7个月胎儿才开始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故早产儿可因缺乏表面活性物质而发生肺 不张和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呼吸窘迫综合 征。
(2)胸廓的弹性阻力
弹性阻力作用 肺弹性阻力:吸气的阻力 胸廓弹性阻力:吸气的动力/阻力
2. 非弹性阻力
惯性阻力 粘滞阻力
(一)肺容积和肺容量
肺总量 肺活量
残气量
补呼气量 潮气量 补吸气量
功能残气量 深吸气量
肺容积和肺容量图解


吸 气
肺活量
总量

功 能 残 气 量


气 量
吸呼
潮气量
补 呼 气 量
残 气 量
呼吸
(二)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深吸气量 功能余气量 肺总容量 肺活量
不稳定 无法测定 可变 可变
✓ 用力肺活量(FVC) ✓ 用力呼气量(FEV):FEVt/FVC% ✓ 1s用力呼气量: FEVt/FVC%≌80%
▪ 诊疗计划:1.吸氧,卧床,制动 2.必要时胸腔穿刺测压及闭式引流
二、肺通气的阻力
肺泡表面张力 2/3
弹 肺弹性阻力
肺 通 气

肺弹性回缩力 1/3
阻 力 胸廓弹性阻力
阻 力
非 气道阻力
弹 性
粘滞阻力
阻 力
惯性阻力
1. 弹性阻力: 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
具有对抗变形和弹性回位的力
顺应性: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10%)
气道阻力(90%):气体流经呼吸道时气体分子间及分
子与气道壁的摩擦力
大气压与肺内压之差(cmH2O) 气道阻力=
单位时间内气体流量(L/s)
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
①气流速度 ②气流形式 层流阻力小,涡流阻力大 ③气道管径 阻力与半径4次方成反比:
a.跨壁压:气道内压高,跨壁压↑→管径↑,R↓
顺应性=1 / 弹性阻力
容积变化(△V)
顺应性(C)= ————————————— L/cmH2O
压力变化(△P)
跨壁压
二、肺通气的阻力
肺泡表面张力 2/3
弹 肺弹性阻力
肺 通 气

肺弹性回缩力 1/3
阻 力
胸廓弹性阻力
阻 力
非 气道阻力
弹 性
粘滞阻力
阻 力
惯性阻力
(1)肺的弹性阻力
肺组织弹性回缩力 1/3 肺弹性阻力
2. 肺通气量:
(1)每分通气量:每分钟进出肺的气体总量= 潮气量×呼吸频率(次/分)
肺通气与肺换气原理演示文稿
引言(Introduction)
呼吸: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意义: 维持机体内环境中O2和CO2分压
的相对稳定
呼吸全过程
肺通气
肺 换 气
O2 CO2
气体运输
组 织 换 气
细胞内 氧化代谢
外呼吸
气体在血 液中运输
内呼吸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肺通气 原动力
肋间外肌
吸气肌 膈肌 胸锁乳突肌 斜角肌
肋间内肌
呼气肌 腹直肌
(2) 呼吸的类型
平静呼吸 吸气 吸气肌收缩(主动) 呼气 吸气肌舒张(被动)
用力呼吸 辅助吸气肌也收缩(主动) 呼气肌收缩(主动)
呼吸肌
腹式 膈肌
胸式
混合式
肋间外肌 膈肌、肋间外肌
直接
2. 肺内压:肺泡内的压力 动力
肺泡表面张力 2/3
回缩力
肺 容
斜率=肺顺应性 积
wk.baidu.com
吸气阻力 呼气动力
跨肺压 cmH2O
a. 肺泡表面张力
Laplace定律: 肺泡回缩压=2×表面张力/肺泡半径 根据公式:肺泡半径小,肺泡回缩压大
b.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来源:肺泡Ⅱ型细胞分泌 成分: 二棕榈酰卵磷脂
作用: a.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降低吸气阻力; b.减少肺泡内液的生成→防肺水肿的发生; c.维持肺泡内压的稳定性→防肺泡破裂或萎缩
(1)测量
直接测量 肋间外肌 间接测量
肺组织 肋间肌 肋骨
(2)负压 平静吸气末:-10~-5mmHg 平静呼气末:-5~-3mmH脏g层胸膜 壁层胸膜
胸膜腔
肺组织
① 负压原因
胸膜腔密闭且含浆液 单方受压 出生后肺充气
肺扩张状态 胸廓生长速度>肺
②胸膜腔负压的形成及意义
a 胸膜腔内压形成(一腔二力)
概念: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 吸气和呼气
结构:呼吸道、胸廓、呼吸肌、肺泡
附着于胸廓,提供动力 气体进出肺的肺通的道容器、之间有胸膜腔
第一节 肺通气原理
动力克服阻力
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吸气后导致胸廓扩大?
一、肺通气的动力
呼吸肌
收缩
舒张
➢直接动力: 大气与肺泡之间
胸廓
扩张
缩小
的压力差
主诉:突发左侧胸痛半月,加重2天
c 临床意义 现病史(略):患者半月前连续上网15小时后伸展上肢,突发左侧胸痛,为持
续维性,持咳肺嗽处及吸于气扩时加张重状。态入院,前利两天于加肺剧通伴气气促、。肺换气 促进血气液胸和(淋胸巴膜液破的裂回)流→肺萎缩→肺通气
查体(注意有无心脏受累及马坊综合症体征) 急诊胸片示:左侧气胸(左肺压缩40%)。 诊断:左侧自发性气胸
(1)周期性变化
肺内压(mmHg)
吸气
呼气
(2)变化程度
平静:吸气浅慢,呼吸道通畅,肺内压变化小 用力:吸气深快,呼吸道不通畅,肺内压变化大
(3)意义
➢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 人工呼吸:通过提供高于肺内压的正压气流,建立
人工通气
3.胸廓运动
特点
胸廓主动扩大缩小 肺脏被动扩大缩小
4. 胸膜腔内压
肺脏
➢原动力: 呼吸运动
扩张
缩小
肺内压<大气压 肺内压>大气压
吸气
呼气
呼吸运动 肺内压
胸廓运动
深呼吸
1. 用手按在胸部两侧肋骨,深吸气,再 深呼气,感觉胸廓有什么变化?
2.用手按住胸骨部位,深吸气,再深呼 气, 感觉胸廓有什么变化?
1.呼吸运动:呼吸肌舒缩引起胸廓缩扩
(1)呼吸肌
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 呼气肌——腹肌、肋间内肌 辅助吸气肌
一腔:有一个密闭的胸膜腔,腔内有些浆液起润滑 壁层和脏层胸膜并使之紧贴在一起的作用。
二力: 肺内压→肺泡扩张 肺弹性回缩力→肺泡缩小
方向相反
胸内压 = 肺内压 +(—肺回缩力)
吸气、呼气末:肺内 若以大气压(760
压 =大气压 mmHg)=0
胸内压=-肺回缩力
b 生理意义 患者是一个19岁的男性,身高1.85米,体重70公斤不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