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转化②是化合反应D.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3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物质是H2S,乙物质是SO2,丙物质是H2SO4。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不符合题
意;B、转化①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3O22SO2+2H2O,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3,符合题意;C、转化②是二氧化硫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硫酸,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D、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
⨯⨯⨯=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32116411632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所示,由该图示不能得出的的结论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氟气比氧气更活泼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D.丙不是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根据反应条件和图中信息知,A、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氟气能把氧气置换出来,说明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4个分子,反应后5个分子,反应前后应分子数目已改变;D、丙是氟化氢,不是氧化物。
故选C。
点睛∶对于金属来说,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对于非金属单质来说,同样是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
3.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不同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由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以此来解答。
【详解】
A.反应物无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故B错误;
C.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即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故C 正确;
D.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有2种不同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4.将一定量xFeSO4•y(NH4)2SO4•6H2O晶体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
NH3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Fe2O3固体2.0g.则x,y 的关系正确的是()
A.x:y=1:1 B.x:y=1:2 C.x:y=1:4 D.x:y=2: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晶体中的氮元素和氨气中的氮元素的质量相等,而晶体中的铁元素的质量和生成的氧化铁中的铁元素的质量相等,即:
56x:(14×2)y=(2.0g××100%):(0.85g××100%)
解得:x:y=1:1,故选A.
5.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
100%7.7%<10%
16+126
⨯
⨯≈
⨯⨯
,说法正确;故符合题
意;
C、由六氯苯的化学式C6Cl6。
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6):(35.5×6)=12:35.5,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一个六氯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
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CH2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
C.甲、乙、丙都可能是氧化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12:3:8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根据甲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结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根据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4+H2O═C2H6O,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结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根据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H2O、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甲物质不含氧元素,不是氧化物;丙物质中含有三种元素,也不是氧化物,只有乙物质是氧化物,结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根据丙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则该物质的中C、H、O 元素的质量是:(12×2):(1×6):16=12:3:8.结论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7.对于化学反应: C+CO2高温
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碳和二氧化碳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A.①②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化学方程式C+CO2高温
2CO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碳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高
温,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故选D。
8.在反应3X+4Y=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72 B.108 C.70 D.27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反应3X+4Y=2Z中,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和Y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Z的质量,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2-32×3)÷4=27。
故选D。
9.将铜投入浓硝酸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
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氢D.二氧化氮
【答案】D
【解析】
【详解】
浓硝酸中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铜中含有铜元素,所以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二氧化碳、氢气无味,故选:D。
10.下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CaO起催化作用B.该反应中CO2是生成物
C.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中CaCO3、CaO、CO2这三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比例变化,其中CaCO3增加,CaO、CO2减少,说明CaO、CO2是反应物,CaCO3是生成物,是化合反应,故选D。
11.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甲是单质
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质甲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A正确;
B、1个丙分子中含有3个A原子,1个B原子,则A、B原子个数比为3∶1,故B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同,反应前有2个B原子,反应后有2个B原子,有6个A原子,则乙的化学式为A2,故C正确;
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反应前有4个分子,反应后有2个分子,分子的个数改变,故D不正确。
故选D。
12.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A+B=A2B
【答案】D
【解析】
A、由微观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种类未变,从而可知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B、结合图示可知该反应在发生时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未发生变化,所以元素的种类一定未变;
C、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种类未变,从而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D、由反应图示中关于分子结构及分子的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A2+B2=2A2B;
故选D.
13.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O和NO,生成物是CO2和N2,故该反应可表示为2CO+2NO=N2+2CO2。
A、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只有生成物的N2分子是由2个同种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单质,正确;
B、由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将有毒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CO2和N2,正确;
C、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CO和NO,它们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正确;
D、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D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
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14.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丁的化学式为H2O B.丙中C、H、O的质量比为12:3:8 C.该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是7:1
【答案】C
【解析】
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O、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可知丁的化学式为H2O,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
2CO+4H2C2H6O+H2O,因此:
A、丁的化学式为H2O,故说法正确;
B、丙是C2H6O,其中
C、H、O的质量比为(12×2 ):(1×6):16=12:3:8,故说法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有CO、H2O两种氧化物,故说法不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是:【2×(12+16)】:【4×1×2】=7:1,故说法正确。
15.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14.0 3.2 1.0
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10.07.2x 1.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B.x=3.2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d一定是催化剂
【答案】C
【解析】
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
增多的质量是生成的质量,减少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
a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0.0g-
6.4g=3.6g,b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4.0g-
7.2g=6.8g,d的质量不变,可能作催化剂,6.8g>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c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6.8g-
3.6g=3.2g,该反应是:b=a+c。
A. b是反应物,错误;B. x=3.2+3.2=6.4,错误;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D. d可能是催化剂,错误。
故选C。
点睛:首先根据反应前后的差量判断出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出待测质量的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16.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g,则CO2的质量为
A.5.6g B.8.8g C.4.4g D.4.8g
【答案】C
【解析】解:甲烷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2:4=3:1,所以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
的质量比也为3:1,10.8gH2O中氢元素的质量=10.8g×=1.2g,则CO和CO2中总的碳元素的质量=1.2g×3=3.6g,设生成的CO的质量是x,CO2的质量为y,则
x+y=20.8g−10.8g,x+y=3.6g,解得x=5.6g,y=4.4g。
故选C。
17.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自来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
已知制取高铁酸钠的反应为Fe2O3 +3Na2O2 = nNa2FeO4 + Na2O,n的数值以及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3,+6价B.2,+6价C.2,+3价D.3,+2价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反应前有6个钠原子,故n=2;
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
故选:B。
18.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 + 12O2 + 6NH3 = 3N2 + 5X + 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O B.CO2C.H2D.CO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结合化学反应:5CH3OH + 12O2 + 6NH3 = 3N2 + 5X + 19H2O,可以推出X化学式为CO2,故选B
19.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物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
C.甲和丙均为有机物
D.甲的化学式为C2H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该反应中生成物为两种,而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选项说法错误;
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总和=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总和,选项说法错误;
C、丙为二氧化碳,具有无机物的性质,属于无机物,选项说法错误;
D、因为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也没有增减,反应后碳氢氧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2和10,已知反应前有10个氧原子,故2甲中一共有4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
故甲的化学式为C2H2,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20.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
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还能反映出反
应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和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
【详解】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获得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和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但是无法获得化学反应的快慢。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