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37c7c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0.png)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7课的内容。
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战后资本主义的新特点,以及这些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战后资本主义的主要变化,包括福利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跨国公司等。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以及这些变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体框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特点及其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包括福利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跨国公司等,以及这些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现象,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2.难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及其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2.史料分析法:分析史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
2.史料:与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相关的史料。
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史料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包括福利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跨国公司等,以及这些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下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下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0ebf39eb14e852458fb5781.png)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2.日本的崛起
二战后的日本
崛起后的日本
——《日美安保条约》
材料二: 朝鲜战争期间,在美军“特需订货”刺激下,日本1500亿日元的滞销货 一扫而空,许多已关闭的工厂重新开工,外汇收入不断攀升,绝路逢生的日 本经济迅速恢复到了战前水平。战争期间,日本电力的70%,煤炭的80%,船 舶和陆地交通的90%都直接或间接地为美军服务。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 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 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 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一、欧洲的联合
3. 欧洲的联合过程
(1)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4)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 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 战后重建,恢复与发展社会经济。
一、欧洲的联合
1.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 1939年和1946年英、法、德各国煤、铁、钢产量表
煤(百万吨) 铁(万吨)
钢(万吨)
1939年 1946年 1939年 1946年 1939年 1946年
一、欧洲的联合
1.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 平。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西欧黄金储备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例
人教版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九年级历史教师学习教案PPT
![人教版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九年级历史教师学习教案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d0572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a.png)
国内生产总值 年均增长率
8.7
5.6
6.3
-0.8
-1.9
3.3
3.9
4
增长率(%)
9 8
战后繁荣
7
6
5
4
3
2
1 1950
进一步发展 进入“新经济”时代
1982
-1 1955 1965 1975 1985 1994 1999 年份 -2
(数据出自教材配套地图册)
增速放缓
(二)日本的崛起
战 后 的 日 本
—— 九下《世界历史》
材料五:日本采取了“倾斜生产方式”“倾斜减税”等对 策,即在日本政府的主导下,优先发展农业和重工业。
——世界历史九下《教师教学用书》
引进科技,创新科技 发展教育
恰当的经济政策
三、社会保障制度
1、过程(建立、扩大、发展)
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 实行养老、失业保险
二战后
美国修订 《社会保障法》
材料三:1956年日本政府在《经济白皮书》中宣称:”今后 的增长将由现代化来支撑。”,为此日本大量引进美国和西 欧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扩大投资,扩建新企业,采用 最新技术设备,为日本的国民经济现代化打下了雄厚的物质 技术基础。
——世界历史九下《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二战后,日本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教育经费占行 政费用的五分之一,这一比重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
②局限: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人 们的劳动积极性下降,生产增长率降低,国家财 政负担加重。
欧洲
走向联合
战
后
美国
出现“新经济”
资
本
崛起成为资本
选自《雨果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程曾厚译
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33张PPT)
![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a40f8e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6.png)
(3)随着科技和生产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西欧地区国家林立,存 在着国内市场狭小和生产资源短缺的问题,只有走向联合,才能做到优势互补, 有利于各国的共同发展; (4)西欧各国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思考 欧盟是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带来的影响?
为什么会有今天“脱欧”与反“脱欧”的矛盾和斗争?
初中历史 / 人教版 /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习目 录
新课导入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当堂小结
合作探究
欧洲的联合
废墟中的欧洲
波兰首都华沙
欧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由于二战的影响,欧洲的 社会经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战后的欧洲百废待兴。
时间
表现
二战后
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 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 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慢
20世纪90年代以后
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 “新经济”,美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思考 结合教材和所学内容,想一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
欧洲的联合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目的 联合自强,提高国际地位
过程
1.20世纪50年代,法、德等6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合并成欧共体。
作用 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欧洲的联合
欧洲联盟的成立 时间:1993年
组建基础:欧洲共同体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 第五单元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教案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 第五单元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7c985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a.png)
第17 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一、教学理念通过对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即欧洲的联合、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社会保障制度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主义发展的特点,了解世界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总趋势;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论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通过增加多媒体视频、图片素材、新闻报道等知识,加深学生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变化中“新”的了解,增强学生国际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统治政策,逐步实现经济复苏、发展的的历史。
本课内容主要有三部分:欧洲的联合、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三部分内容展示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的政治、经济的新变化及相互联系。
本课与本单元第18、19 两课,分别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亚非拉国家三个角度给我们呈现了二战后世界的新变化,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抽象思维能力大幅提升。
本课是世界近现代史,从时间上离学生比较近,但空间上还比较远。
加上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不易于学生理解,教学上要利用文字史料、图表、视频等来创设情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感悟历史,接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四、教学目标1、能够概况出欧洲联合的过程及特点,认识到欧盟的成立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能够在归纳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和日本经济崛起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认识到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和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3、能够说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通过相关史实,认识社会保障制度的利弊。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81734e9ec3d5bbfc0a7408.png)
2、温建故立知过新程:
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工厂破产,工人失业,农产品 大量过剩,价格下跌。经济危机加剧了社会矛盾,美国掀起了工人运 动和农民斗争的高潮。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政权稳定,罗斯福加 强政府干预,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过程 (1)20世纪5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这3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 济合作,并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 位的提高 (4)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 体化的进程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4月18日通过 《巴黎条约》成立,1952年7月23日生 效。根据条约规定,成员国毋须交纳 关税而直接取得煤和钢的生产资料。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缔约国有法国、西 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及卢森堡。
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 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 A.美国的扶持和援助 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C.建立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 D.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欧洲的联合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
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 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 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目的 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重振西欧雄风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16c73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f.png)
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核心素养目标:唯物史观:了解二战后西欧、美国、日本的经济发展,认识到经济发展与改革之间的关系,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内在的因果关系。
时空观念:通过绘制欧洲联合的过程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树立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合作探究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原因与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利弊,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历史解释:从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表现中,明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了解“新经济”“福利国家”的概念,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家国情怀:从二战后西欧、日本、美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中,领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的借鉴,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合作、共赢、创新、改革、的理念,落实以史为鉴的历史学习意识、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难点:欧洲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西欧和日本很快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并发展起来。
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二)、讲授新课:一、欧洲的联合:1、背景:材料一:西欧各国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损失惨重,但是他们尽管硬件破坏严重,但是软件环境一直具备,这包括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和成熟完善的教育制度,所以经济发展迅速。
材料二:战后西欧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并对产业部门进行了改造,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材料三:西方国家战后普遍奉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学说,主张国家应干预和调节经济,政府制定了促进济发展的诸多有效政策,如:利用国家财政政策来提高有效需经求,实现充分就业,以刺激经济的发展。
材料四:1948-1952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予西欧的经济支援达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其余为贷款,成功地挽救了西欧濒于崩溃的经济。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含反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f62cc4a9b6648d7c1c746e5.png)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战后欧洲经济的复兴与欧洲联合的基本史实;了解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特点和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理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分析美、欧、日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与特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独立思考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内容与现实联系密切,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美国、欧洲、日本经济发展的资料(图片、数据),从中筛选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用于课堂展示,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战后欧洲的联合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学难点:从欧共体到欧盟的演变原因与影响和美国对日本的扶持。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
“脱欧”阵营赢得超过半数的民众支持,这意味着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之后正式与这个大家庭说“再见”。
2018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两周年,上万民众游行呼吁对脱欧协议最终公投。
这是自2016年脱欧公投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示威游行。
欧盟是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欧盟的建立对欧洲和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为什么今天英国出现“脱欧”与反“脱欧”的矛盾和斗争?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欧洲的联合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分析二战结束初期欧洲经济恢复的原因与概况。
材料展示:英军进入柏林以后,发现这座曾经辉煌的城市已经基本成为废墟,把德国的战争垃圾清理干净都需要30年时间。
由于长期的战争,此时的德国已经只剩下断壁残垣。
可是在15年以后,也就是1960年,德国却已经再次成为欧洲头号经济强国。
在短短15年的时间里,德国日耳曼民族是如何创造了这一奇迹的?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的比较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归纳二战结束初期西欧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与表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共27张PPT)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a927107dd36a32d73758151.png)
1958年1月欧洲 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7月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丹麦、爱尔兰加入欧共体, 其后,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相继加入
多元一体 Unity
through Diversity
3.、作用
(1)对欧洲: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也提高 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2)对世界: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有利于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5年中对美国
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 来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了 劳动生产率。…… 微软公司到如今,分公司已经遍布世界各地。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美国计算机专家和实业家比尔· 盖茨
比尔·盖茨 William H. Gates 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 从退学建立微软, 到成为世界首富, 盖茨只用了20年的时间, 被美国人誉为“坐在世 界巅峰的人”。
历史九年级下册( RJ )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 炉。“脱欧”阵营赢得超过半数的民众支持, 这意味着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之后正式与这个 大家庭说“再见”。 2018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两周年,上 万民众游行呼吁对脱欧协议最终公投。23日上 万英国民众在伦敦市中心示威游行,呼吁对英 国脱欧协议进行最终公投。这是自2016年脱欧 公投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示威游行。
新经济时代经济 结构示意图
西方国家劳动增长率 中科技进步的因素
70% 30% 其他
科 技
20世纪70年代
80% 20% 其他
科 技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五单元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五单元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 (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8f8aea08a1284ac8504380.png)
西欧的联合
加入(欧共体)欧盟 的国家 加入(欧共体)欧盟 的时间
欧洲共同体 成立
European Union -- EU
多元一体 Unity through Diversity
euro
3.欧洲一体化进程
1967年 欧洲共同体(欧共体)
1993年 欧洲联盟(欧盟)
意义: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用一个声音 说话,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 位的提高。
②美国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 了大量军需订单。
朝鲜战争期间,在美军 “特需订货”的刺激下, 日本出现了“战争景 气”。1500亿日元的滞 销货一扫而空,许多已 关闭的工厂重新开工, 外汇收入不断攀升,绝 路逢生的日本经济迅速 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战后初期美国援助日本的物资
③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 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 发源地。 ——丘吉尔
家战 (1950年) 战后初期,有人站在德国首都柏林的街头, 的后 50 国民生产总值 经初 40 济期 望着满目疮痍的城市,哀叹即使清除这些 工业 实西 30 出口贸易 力 方 瓦砾也要花上 20 多年的时间,要想复兴真 20 对主 10 比要 是比登天还难。 图国 0
二战后,日本高度重视 教育事业,教育经费占政府 行政费用的1/5左右,这一 比重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 高的。1950—1972年,教育 经费由1599亿日元增加到 40244亿元,增加近25倍。
1964年10月1日日本新干线通车 日本战后坚持以“科技立国”,为了 扭转战后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制定了 “吸收型战略”的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 进国外新技术,广泛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 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对国民经济进行全 面革新和创造。
第17 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 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3524d8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d.png)
练一练
4.二战时某学者认为:“我们必须消灭所有敌人,不仅仅是 用加农炮和导弹可以毁灭的具体的敌人,也包括同样具有毁 灭性的经济敌人,这样的敌人亦指失业、疾病、养老和儿童
的疾饿”。为了消灭经济敌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A )
A.纷纷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开始走向联合自强的道路 D.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②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1964年10月1日日本新干线通车
日本长期坚持智力投资,非常重视普通教育和
高等教育,1950年, 日本九年义务教育的普
及率就已达99%。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
二战后,日本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教育经费占政府行政 “科技立国”政策。2004年日本对教育的投入
费用的1/5左右,这一比重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 是GDP的17%,达到了国际规定平均值的四倍
主权国家多、国土面 积小
市场狭小,且因主权 国家多,形成关税壁 垒和货币障碍,阻碍 经济发展。
漫画赏析
美
苏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
法德的讨论?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 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 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欧盟 成立
欧元开 始流通
欧盟旗帜
欧元标志
统 一 货 币 欧 元
统一欧盟护照
统一欧洲驾照
“我是法国人,但我更 是欧洲人”
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
思考
欧盟的性质与欧洲联合的影响?
性质: 区域性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组织)
欧洲联合的影响: ①消除积怨,实现和解,创造和平(欧共体);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a2ef9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8.png)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指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新的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国有企业的建立、福利国家的建设、劳动保障制度的完善等。
这些变化的背景主要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着重建和发展的任务,同时,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也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具体内容和背景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背景,以及这些变化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内容和背景。
2.理解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具体内容和背景。
2.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于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基本概念和背景进行讲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2.课件: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案例和相关资料3.纸笔:用于学生做笔记和练习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具体内容和背景,让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变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具体内容,并进行简要的概括。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并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分析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 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
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
①西欧各国面积小,市场狭小;主权国家多,易形成关税壁垒 和货币障碍等因素,阻碍经济发展,因此为促进经济的发展, 有必要加强联合与合作。 ②西欧国家感到要保障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和扩大影响 力。 抗衡苏联、摆脱美国的控制,促进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世纪50、60年代 1993年
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
1.50年代,法、德等6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合并成欧共体;人不想在起了根本 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原因:
① 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 ② 应用最新科技成果 ③ 革新生产技术
表现 :
刺激了经济繁荣,成为资本主 义世界的霸主。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以济发展速度放缓 3、新经济出现(20世纪90年代)
新经济:是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知识经济”,包括 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内容。 主要特征为信息化和全球化。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示意图
表现: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号资 本主义经济大国
东京奥运会
日本的汽车工业
日本陆上自卫队最新型阿帕奇攻击直升机
日本自卫队 扩张强劲 军费开支 世界第二
影响:① 提高了日 本的国际 地位;日 本谋求政 治大国的 欲望开始 膨胀
②引起亚 洲邻国的 关注和不 安;威胁 世界的和 平
探索之旅第四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二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 实行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20世纪50年代,美国 两次修订《社会保障法),扩大受益群体,提高 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
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不久,法国和 联邦德国等国也宣布成为“福利国家”
2002 1 1
欧
盟
年的
月
统 一
日货
零币
时为
,欧
欧元
元
正
式
流
通,
(euro)
材料:(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 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1970年欧共体、美国、日本GDP对比 (单位:亿美元)
10115.63 12000
10000
8000 4953.52 6000 4000
2037.36
都得到美国的经济 援助或扶持
都大力发展教育, 培养人才
都大力引进最先 进的科学技术
都制定了恰当的 经济发展政策
要善于抓住机遇,加强
国际间经济联系;
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 人才;
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 胆创新;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 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 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一跃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硅谷(Silicon Valley),位于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 大都会区旧金山湾区 南面,是高科技事业 云集的圣塔克拉拉谷 (Santa Clara Valley)的别称。 [1-2] 硅谷最早是 研究和生产以硅为基 础的半导体芯片的地 方,因此得名。
互联网
信息高速公路
二战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增长率(%)
持续发展
9 8 7 6 5 4 3 2 1 1950
-1 1955 1965 -2
持续稳定发展
1982
1975 1985 1994 1999 年份
危机与调整
美国的发展
繁荣
危机
新经济
五六十年代
七八十年代
九十年代
1.战后的繁荣(20世纪五六十年代)
迅速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本 工
厂
请利用图表,讲解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历技程, 并结合课本说出各阶段发展的原因。
1.美国在日本 推行非
走
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
进
颁布和平宪法; 2.美国积极扶持日本;
日
3.朝鲜战争爆发后,日
本
本国的大力军需订单; 4.日本利用有利的外部
环境,制定恰当经济政
策,引进先进技术。
意义: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使日 馆本 拜天 访皇 麦裕 克仁 阿( 瑟右 将) 军到
美 国 驻 日
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为
美
军
修
朝鲜战争期间,在美战军争“特景需气订货”的刺激下,日本出理战车现
了“战争景气”。1500亿日元的滞销货一扫而空,许多已关的闭
的工厂重新开工,外汇收入不断攀升,绝路逢生的日本经济日
欧盟总部位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盟旗为天蓝色底,上 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围成一个圆圈,表示欧盟成立时 的12个成员国。制作盟旗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 洲。
1993年欧盟成立,到2017年欧盟成员国从12 个扩大到28个,总人口已超过5.125亿。经济 总量17.278万亿美元
“口袋里的欧洲”——欧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 障制度日渐完善
随着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 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 制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
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 的原因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2000
0
欧共体 美国
日本
2004年欧盟、美国、日本GDP对比 (单位:亿美元)
140000 127000 116675
120000
100000
80000
46234
60000
40000
20000
0 欧盟 美国 日本
欧盟成为世界上 最大的经济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欧洲
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亚洲
美洲
美国大发军事横财,远离战场, 虽受牵连,但损失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