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康复阶段总结

骨科康复阶段总结
骨科康复阶段总结

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训练阶段总结

为完善康复治疗系统,今年我科室开展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训练,现将开展情况进行汇报:

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训练740余人次,共收入74200元。上述患者治疗时间有长有短,但治疗效果都比较明显。

患者就诊康复前,会针对患者不同的骨折部位给予针对性的关节活动度评定(附表)。

骨折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康复目的:保持骨折对位稳定良好,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及消除肢体肿胀;恢复关节活动度;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力;恢复肢体活动。

1、早期阶段康复(1-2周内):康复目的是促进患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防止肌肉萎缩;康复训练以患肢肌肉主动等长收缩为主,身体其他关节行主动功能训练。

2、中期阶段(骨折后两周至骨折的临床愈合):康复目的是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肌肉力量,减少功能障碍。

3、后期阶段:康复目的是进一部促进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恢复,注意全身功能的协调性以及步态变化。

康复方法:主要以理疗、步态训练、局部稳定肌功能强化训练、耐力驯良,平衡协调性训练。

白城中心医院康复科

上肢关节活动度评价记录表

注:1.MP=掌指关节,PIP=近端指间关节,DIP=远端指间关节

2.因痉挛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在角度后用“S”表示,因疼痛导致活动受限在角度后用“P”表示。

白城中心医院康复科

颈、躯干及下肢关节活动度评价记录表

注:1.MP=掌指关节,PIP=近端指间关节,DIP=远端指间关节

2.因痉挛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在角度后用“S”表示,因疼痛导致活动受限在角度后用“P”表示。

根据患者的功能评定,确定其类型、严重程度、为患者制定适用的康复治疗方案,并详细告知患者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并发症及需要注意的禁忌症,在治疗师和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下,均为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