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97dbe467ec102de3bd8998.png)
7.不应在房屋转角处设置转角窗。 8.横墙较少、跨度较大的房屋,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3.2.2 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
●为什么限制? ●砌体房屋的震害与其总高度和层数有密切关系,随层数增加,震害随之加重,特别是房屋的 倒塌率与房屋的层数成正比率增加 ●对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及层数要予以限制,这也是一种最经济的抗震措施。 ●《抗震规范》对砌体房屋的限值如表3.1所示
2.纵横墙应对称、均匀布置,沿平面应对齐、贯通,同一轴线上墙体宜等宽匀
称,沿竖向宜上下连续。
3.对8度、9度区且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防震缝 ⑴立面高差在6m以上 ⑵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大于层高的1/4; ⑶部分结构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4.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5. 烟道、风道、垃圾道等不应削弱墙体,当墙体被削弱时,应对墙体采取加强措施;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东京约有砖石结构房屋7000栋,几乎全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1948年原苏联阿什哈巴德地震,砖石结构房屋的破坏和倒塌率达到7080%。 1976年唐山地震,对烈度为10度、11度区的123栋2-8层砖混结构房屋调查,倒塌率为
63.2%,严重破坏为23.6%,尚能修复使用的4.2%,实际破坏率达95.8%。
楼层地震剪力的分配 横向的地震剪力由横向墙体承担。 纵向的地震剪力由纵向墙体承担。
楼层地震剪力的分配与墙体的刚度和楼盖的刚度有关。
3.3.1 加强结构的连接 1. 纵横墙的连接 当未设构造柱时,应沿墙高每隔0.5m配置 2Q6 拉结钢筋
沿墙高每500 放2φ6
图 纵横墙的连接
沿墙高每500 放2φ6
震害及其分析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a6aeacb14e852458fb57e9.png)
砌体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n
砌体类别
0 / fV
0.0 1.0 3.0 5.0 7.0 10.0 15.0 20.0
普通粘土砖,多孔粘土砖 0.80 1.00 1.28 1.50 1.70 1.95 2.32
混凝土小砌块
1.25 1.75 2.25 2.60 3.10 3.95 4.80
0 为对应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砌体截面平均压应力。
i2
r 1
1 2 3
ir hir / bir 1 时
kir
Et
3 ir
1 ir 4 时
kir
Et
3ir
3 ir
(b)有洞墙体
对于开有规则洞口的墙体,墙顶在单位力作用下墙
顶位移应等于各墙段侧移 之和。
1 2 3
1
K
1
第i层的横向地震剪力由第i层所有横墙承受。
(1)刚性楼盖房屋
刚性楼盖房屋:对于现浇及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
(屋)盖等。
n
V j V ji V ji k ji j
j
i 1
n
Vj k ji j
i 1
j
j
j
1
n
Vj
j
k ji
Vj
i 1
Vji
k ji
n
Vj
(2)柔性楼盖房屋
柔性楼盖:木结构等楼(屋)盖。
jm
jm
第m道横墙所 jm
分配的地震剪力,
按第m道横墙从属
面积上重力荷载 代表值的比例分
jm
配。
Vj
V jm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171db7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3.png)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是确保房屋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完整性、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砌体结构房屋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各个方面的抗震设计要求,包括结构的抗震设计、墙体的布置和加固、屋面和地基的抗震设计等。
以下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一些建议。
首先,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地震产生的惯性荷载和地震波的作用,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构造。
常见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和筒体结构等。
其中,框架结构是一种较常见的结构形式,通过设置纵横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来承受地震荷载。
框架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墙体和柱子的相互作用,通过设置合适的墙柱配筋和连接方式来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
其次,墙体的布置和加固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中,墙体起到承担地震力的作用,因此需要合理布置和加固。
一般情况下,墙体应沿着房屋周边和内部的支撑结构布置,以增加抗震能力。
墙体的加固可以采用加厚墙体、设置纵向和横向加筋等方式来提高抗震能力。
此外,使用抗震构造技术,如水泥砂浆填塞、钢筋加固等,也可以有效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
第三,屋面和地基的抗震设计也需要考虑。
屋面在地震发生时容易受到地震波的冲击和水平力的作用,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固屋面结构,如增加屋面横向抗倾覆设计、采用加筋梁等。
地基在地震中是房屋抗震的基础,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基类型和加固措施,如采用钢筋混凝土地基、地基加固灌浆等,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最后,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工程勘察和试验分析。
通过工程勘察,了解地震易发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地层情况等,为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试验分析可以通过使用抗震模型、模拟地震波进行振动台试验等方法,检验和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需要全面考虑结构、墙体、屋面和地基等方面的因素。
第37讲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构造
![第37讲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68484be4102de2bd96058880.png)
§1.多层砌体房屋抗震
三、多层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1.构造柱的设置
(1)定义——在砌体房屋墙 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 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 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 混凝土柱,称为混凝土构 造柱,简称构造柱。
(2)构造柱的作用 ①提高砌体的受剪承载力; (约10%~30%) ②约束砌体,提高变形能力, 增加延性和整体性; ③提高墙体的稳定性;
§2.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
(6)材料的强度等级要求: ①框架柱、抗震墙和托墙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②过渡层墙体的砌筑砂浆等级不应低于M7.5。
结束! 谢谢大家!
§1.多层砌体房屋抗震
(3)设置部位
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设置要求
§1.多层砌体房屋抗震
(4)构造要求
④ ①最小截面为240mm×180mm,纵筋宜采用4Ф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 在柱上下端适当加密;6、7度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纵筋宜采用4Ф14,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②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沿墙高每隔500mm设2Ф6水平钢筋和Ф4分布短 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6、7度时底部1/3楼层, 8度时底部1/2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钢筋网片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 ③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 ,或与埋深小于500mm 的基础圈梁相连。
§2.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
底框结构——是指底部为钢筋砼框架-抗震墙 结构,上部为多层砖砌体结构的房屋。
§2.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
1.震害特点 底部框架砖房的破坏相当严 重,破坏部位都发生在底部 框架部分。 底部框架砖房震害加重的原因: 上部纵横墙较密,不仅重量大而 且侧向刚度比下部框架大得多, 形成上刚下柔的结构体系。
工程抗震第六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工程抗震第六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6b4b86eeefdc8d376ee32e8.png)
一、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1、计算简图 注意底层H的取法: 一般取至室外地坪下0.5m。
2、楼层水平地震作用
周期:由于砌体房屋的横墙很多,刚度很大,一般T不
超过0.25s,所以取 1 max
FEk m ax Geq
Fi
Gi H i Gi H i
FEK
3、突出屋顶的小建筑,地震剪力放大3倍
• c 中等刚性楼盖房屋
取平均值(装配式钢筋砼楼盖)
Vim
1 2
K im K im
Gim Gi
Vi
Vim
1
2
Aim Aim
Fim Fi
Vi
二、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在各抗侧力墙体间的分配
⑵ 纵向地震剪力分配 由于纵向楼盖的刚度都很大,则均视为刚性楼盖。
(2)出平面破坏
⒉墙体承载能力不足引起的墙体破坏
1999年9月21日九二一 大地震位于震中央的台 中县雾峰乡光复国中教 舍墙壁上出现水平裂缝
震害现象
(1)内外墙交接处
⒊整体性不足引起的震害
震害现象
(1)内外墙交接处
⒊整体性不足引起的震害
唐山大地震中某三层客房外纵墙全部被甩落
汶 川 地 震 汉 旺 镇 某 建 筑
V fVE A 0.03 ft Ac 0.05 f y As c
6.24
RE
§6.4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概念设计)
一、构造柱
1、 震害
设置构造柱的房屋的震害明显小 于无构造柱的房屋。
2、构造柱的的作用
构造柱对砌体的初裂荷载无明显提 高,对砌体抗剪强度可提高10~30%。一 般不考虑构造柱对强度的提高。
论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论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a42f3a83c4bb4cf7ecd111.png)
பைடு நூலகம்
— ■I
论 多层砌体 结构房 屋的抗 震设计
赵 显 辉
( 山东省 招远市 粮食 收储 管理 中心 山东 2 50 ) 6 4 2
[ 摘 要] 据多层 砌 体结 构 的分类 , 根 分析 结构 破坏 的 原因及 破坏 特 征, 出进行 建 筑布 置及 结 构造 型应 注意 的 问题, 提 着重 介绍 各类 多层 砌体 结构 房屋 的抗 震构造 措 施, 进而 有效 的改 善 多层砌 体 房 屋结构 的抗震 设 计, 降低 地震 造成 的 灾害 [ 关键 词] 体结构 抗震 结构 布置 抗震 构造 措施 砌 中图分类 号 :U 5.+ T 32 1 l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9 9 4 (0 99() 02 一 1 10 — 1X 20 ) b 一 17O
圈梁对房 屋抗震有 着重要 作用 , 且是多 层砌体结 构房屋 的一种经 济有效 的 抗震 措施 , 其主 要功 能 为 : () 1加强 房屋 的整 体性 : 高楼 板 的水平 刚度 : 提 () 2 限制墙体 斜裂缝 的开展 与延伸, 增加墙 体 的抗 剪性 能, 同时提 高墙体 的 稳定 性 : () 3 减轻 地震 时地 基不 均匀 沉 陷对房 屋 的影 响 : () 4 减轻 和 防止 地震 时 的地 表 裂缝 将房 屋撕 裂 。 13楼 板 结构 及其 连接 . () 1 现浇 钢 筋混 凝土 楼板 伸 向纵 、横墙 内的长度 , 宜 小于 1 0 m:2 不 2 m () 楼 、 屋盖 的钢筋 混 凝土 梁 或屋架 应与 墙 、柱 或圈梁 可 靠连接 , 与砖 柱 的连 梁 接不应 削弱 柱截 面, 层独 立砖 柱顶 部应 在两 个 方 向均 有可 靠连 接 : 各 () 3 当板 的跨度 大于4 8 并与外墙 平行 时, 外墙 的预 制板侧 边应与 墙或 .m 靠 圈梁拉 结 : () 间的最 大开 间尺 寸不得 大于 6 6 : 4房 . m () 5 一个结 构单 元 内横 墙错 位数量 不宜 超过 总墙数 的13 /且连 续错位 不宜 多于两 道 : 错位 的墙 体 交接处 均应 增设 构造 柱, 且楼 、屋面 板应采 用现 浇钢筋 混凝土板 ( )门窗洞 口不应 采用 无 筋砖 过 梁, 6 过梁 支 撑长 度 , 8度 时不 应小 于 6 2 0 m 9度时不 应 小于 3 0 m 4m , 6m 。 1 4对 楼梯 间的抗 震要求 . () 度和 9 时, 层楼梯 间横 墙和 外墙 宜沿 墙高每 隔 5 0m 2 6 18 度 顶 0m 设 7 通长 钢 筋, 度时其 他各 层楼梯 间可在休 息平 台或楼 层 半高处 设置6m 厚的配 筋砂 9 0m 浆 带, 浆强 度等 级不 宜低 于 M , 筋不宜 少 于 2 1 ; 砂 5钢 7 0 () 2 8度和 9度 时, 楼梯 间及 门厅 内墙 阳 角处 的大 梁 支撑 长度 不 应小 于 5 0m 并应与 圈梁 连接 : 0m, () 突 出屋顶 的楼 、 电梯 间 , 3 构造 柱应伸 到顶 部, 并与顶 部 圈梁 连接 , 内 外 墙交 接处 应沿 墙高 每 隔 5 0 m 2 6 结钢筋 , 每边 伸入 墙 内不应 小于 0m 设 7 拉 且
第五章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
![第五章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https://img.taocdn.com/s3/m/8df4dbe85ef7ba0d4a733b6b.png)
§5-3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烈度 6 最大高宽比 2.5
7 2.5
8 2.0
9 1.5
这主要 从实际震害观察中总结得到的,为了保证房屋的稳定 性,给出的限制。
§5-3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三、抗震横墙间距限制
多层砌体房屋的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主要由横墙来 承受。对于横墙,除了要求满足抗震承载力外,还 要使横墙间距能保证楼盖对传递水平地震作用所需 的刚度要求。承载力要求可以通过验算来确定,而 横墙间距必须依靠楼盖水平刚度来确定。
§5-4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验算
第j层各横墙所分配到的地震剪力之和应等于该层的总地震剪力,则
(4.8)
V
m 1
n
jm
Vj
(5-4a)
Vjm为第m道横墙的侧移刚度Kjm与楼j层层间侧移Δ j的乘积
Vjm K jm j (5-4b)
(5-4c)
jm
(5-4b)代入(5-4a)给出
§5-4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验算
一、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 多层砌体房屋可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由于砌体 房屋刚度大,周期短,一般在0.2-0.3s,故地震影响系数 取最大影响系数。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质量与刚度沿高度 分布一般比较均匀,且以剪切变形为主,故可以按底部剪 力法计算地震作用。可取结构底部地震剪力为:
层 数
7 7 6 7
高 度
18 18 18 18
层 数
6 6 6 6
高 度
12 12
层 数
4 4
混凝土 小砌块
§5-3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房屋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檐口或主要屋面板板顶 的高度,半地下室可从地下室室内算起,全地下室 和嵌固好的半地下室可从室外地面算起。带阁楼的 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
简述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
![简述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b60176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b.png)
简述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内
容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结构材料选择:砌体结构房屋通常使用砖块或石块作为承重墙体,因此在抗震设计中,需要选择高强度、轻质的材料,以提高房屋整体的抗震性能。
2. 承重墙的布置:砌体结构的房屋通过墙体来承受水平地震力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合理的承重墙布置。
通常采用对称布置的原则,保证墙体在平面上的分布均匀,从而提高房屋的整体稳定性。
3. 墙体连接方式:为了增强墙体的整体刚性和抗震性,需要在墙体与柱、梁的连接处采取合适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连接方式包括钢筋混凝土止口墙、承台托砖墙等,这些连接方式能够有效地传递地震力,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4. 水平力分配:为了减少地震对房屋的破坏,抗震设计中需要合理分配水平地震力。
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选择抗震墙体的位置,使地震力能够在房屋各个部位得到良好的传递和分散,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
5. 抗震设备的设置:为了进一步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抗震设计中还需考虑设置一些额外的抗震设备,如地震防护器、阻尼器等。
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减缓地震所产生的能量,减小房屋受到的地震力,从而保护房屋和居民的安全。
综上所述,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主要包括材料选择、承重墙的布置、墙体连接方式、水平力分配以及抗震设备的设置等方面。
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可以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保障人们在地震中的安全。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一般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36121332af90242a895e58b.png)
2.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1)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 列要求:
1)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或抗震墙应对齐 或基本对齐。
2)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 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或基本均匀对称布置。
6、7度且总层数不超过五层的底部框架-抗震墙 房屋,应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砌体抗震墙, 但应计入砌体墙对框架的附加轴力和附加剪力;其 余情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2)采用普通砖抗震墙时,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墙体厚度不应小于240mm,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
应低于M10,并应先砌墙后浇筑框架柱。
②沿框架柱高每500mm配值2φ6拉结钢筋,并沿砖 墙全长设置;在墙体半高处尚应设置与边框柱相连的 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③墙长大于5m时,应在墙内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 柱。
1)房屋的最大开间尺寸不宜大于6.6m。 2)同一结构单元内横墙错位数量不宜超过横墙总 数的1/3,且连续错位不宜多于两道;错位墙体交接处 均应增设构造柱,且楼(屋)面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 凝土板。 3)横墙和内纵墙上洞口的宽度不宜大于1.5m;外 纵墙上洞口的宽度不宜大于2.1m或开间尺寸的一半; 且内外墙上洞口位置不应影响内外纵墙与横墙的整体 连接。
12.3.2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1.多层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
12.3.1的规定。 2)医院、教学楼等及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
总高度比表12.3.1中的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 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再适 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少层数。
②抗震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墙板 净高的1/20;抗震墙宜开设洞口使其形成若干墙段, 各墙段的高宽比不宜小于2。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28767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e.png)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砌体结构的特点,其在抗震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设计原则、材料选择、结构布置等方面探讨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首先,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性设计原则:在设计中应注重整体性,将建筑结构、构造形式、材料选择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要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减少房屋在地震中发生局部破坏的可能性。
2.强度设计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地震分级,在设计中要确保房屋的强度满足要求。
可以采用增大房屋断面或加固结构的方法来增加强度。
3.刚度设计原则:在设计中要保证房屋具有足够的刚度,能够承受地震引起的水平位移。
可以采用增加墙体、柱子等构件的截面尺寸或加固节点的方法来增加刚度。
其次,材料的选择对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砌体材料有红砖、轻质砖、空心砖等。
在抗震设计中,需要选择质量好、强度高的砖,以保证房屋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构件来加固砌体结构,使其具备更好的抗震性能。
最后,结构布置也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结构布置方面,应尽量避免长条形布置形式,应采用合理的布置方式,使结构力线合理分布,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
此外,还要注意墙体与柱子、墙体与屋面的连接方式,保证连接牢固,防止在地震中发生脱离。
总之,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需要注重整体性、强度和刚度的设计原则,选择合适的材料,合理布置结构。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提高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当然,针对具体的地区和工程项目,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计算分析。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震害分析及抗震设计要点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震害分析及抗震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d5eff2f87c24028915fc3f5.png)
多层砌体 结构房 屋震 害分析 及抗 震设 计要 点
■ 刘 秦 ’王 涛
等 非 结 构 构 件 在 地 震 中 的破 坏 屡 有 发 生 , 应 给 予 足 够 重视 。后 砌 的非 承 重 隔墙 应沿 墙 高 每 隔5 0 0 ~
为若 干简单 、刚度均匀 的单元 。楼梯 间不宜 设在房 屋 的近端或转角处 ,应 加强对楼梯间 的抗震构造措 施 , 如 在 楼 、 电梯 间 四 角 设 置 构 造 柱 ,在 顶 层 墙 体
料 一般 属于脆性材 料,砌筑而成 的结构也属脆性 ,
因而 砌 体 结 构 的抗 震 性 能 较 差 。对 我 国 近 现 代 历 史 上 的 历 次 大 地 震 的 震 害 调 查 结 果 的 分 析 表 的结构 布置
平地 震作用走 向大体一致的墙体 ,会因为墙体 的主 拉应 力强度达到 极限之而产生斜裂 缝。与地震作 用
屋总 高度与总宽度 的最 大 比值宜符合 《 建筑抗 震设
计 规 范 》要 求 。
【 摘
要】本文针对砌体结构 常发生的震害 ,分 析了砌体结
2 . 加 强 楼 、屋 盖 与墙 体 的连 接 构 造 经过 对 历 次 震 害 中 多 层 砌 体 房 屋 楼 屋 盖 破 坏 情 况 的 分 析 , 可 以 看 出 预 制 与 现 浇 式楼 盖均 出 现 过 倒
中设 置 混 凝 土 水 平 条 带 等 , 以加 强其 连 接 及 整 体 性 。
6 0 0 m m 配置 2 根直径6 l i l m 的I 级钢 拉结 筋与承重 墙或 柱 拉结 ,每边深 入墙 内不应少 于5 0 0 I f I Ⅱ I ,8 度和9 度 时,长度大 于5 I l l 的后砌 隔墙 ,墙顶 尚应 与楼板拉结 ,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5fa5ba168884868662d60f.png)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4.1 一般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7.1.2多层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7.1.2的规定。
2 对医院、教学楼等及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比表7.1.2的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再适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少层数。
注:横墙较少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0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以上。
3 横墙较少的多层砖砌体住宅楼,当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时,其高度和层数应允许仍按表7.1.2的规定采用。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中第5.1.4条与本条等效。
7.1.5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不应超过表7.1.5的要求:4.2 普通粘土砖、多孔粘土砖房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7.3.1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应按下列要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以下简称构造柱):1 构造柱设置部位,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7.3.1的要求。
2 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表7.3.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理。
3 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表7.3.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当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时,应按2款要求设置构造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度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后的层数对待。
7.3.3 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或木楼、屋盖的砖房,横墙承重时应按表7.3.3的要求设置圈梁;纵墙承重时每层均应设置圈梁,且抗震横墙上的圈梁间距应比表内要求适当加密。
2 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与墙体有可靠连接的房屋,应允许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沿墙体周边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柱钢筋可靠连接。
多层砌体结构住宅抗震设计技术探讨
![多层砌体结构住宅抗震设计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9df670f16fc700abb68fcf6.png)
王中坚 徐 月兴
浙江勤业建筑设计有 限公 司 浙江
杭州 3 1 1 2 0 0
【 摘 要 】由于砌体结构具有选材方便 、施工简单 工期短 .造价低等特 点. 目 前砌体结构房屋在我 国仍 占有相 当大的比重。因而.砌体结构 的抗 震设计便成为结构设 计中不可忽视 的问题 。本文对多层砌体 结构住 宅抗震设计技术进行探讨 ,供 大家参考 【 关键词 】多层砌体 抗震设计 构造 延性
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 1 m 。 第三 , 对墙与墙在地震烈度为 7 度, 长度大于 7 。2 m的大房间 ,以及墙 与墙在地震烈度为 8 度和 9 度时 , 外墙转角及
内外墒交接处未设构造柱时.应沿墙高每隔 5 0 0mm设 2根 d 6i n o 的拉 t
结钢筋 , 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 1 m 。第四, 屋顶阃的连接。对突出屋面的 楼梯 问,构造柱应从下一层伸到屋顶问顶部 ,并与顶部圈粱连接 。屋顶 间的构造柱与砖墙以及砖墒与砖墙的连接 ,可按上述抗震措施采取 。 ( 3 ) 悬臂构件的连接。 第一 , 女儿墙在地震烈度为 6 度~ 8 度, 2 4 0 m m
( 3 ) 在住宅砖房建设中.为追求大厅 ,布置大开问和大门洞( 有的大
门洞间墙竟仅有 2 4 0 m  ̄ ) . 并将阳台做成大悬挑( 悬挑长度大于 2 m ) , 延扩
客厅面积 ,对部分 “ 局部尺寸”不满足要求时,有 的不采取加强措施 ,
对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装配式钢筋砼楼 、屋盖或木楼、屋盖的 多层砖房 ,应按要求设置圈梁 ;对于隔开 问或每开问设置构造柱 的多层
( 2 ) 在综合楼的建设 中.勾满足部分大空间需要.在底层或顶层局部
采取可靠的抗震措施是多层砖房 “ 大震不倒”和不做 “ 二阶段设计”
浅谈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
![浅谈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c601cebb4cf7ec4bfed005.p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三、其它破坏
1、楼梯间破坏 楼梯间的墙体一般震害较重。
原因是:横墙间距小,抗剪刚度大; 空间刚度较小; 墙体有削弱等;
2、房屋附属物
突出屋面的屋顶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烟囱、女儿墙, 由于“鞭端效应”引起破坏。
房屋附属物的破坏比下部主体结构破坏严重。6度区有所破坏, 7度区普遍破坏,8-9度区几乎全部破坏或倒塌。 5、楼板和屋盖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二、房屋高度、层数、层高要限制
1.一般情况下,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下表
2.对医院、教学楼等及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比前表 的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 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再适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少层数。 3.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住宅楼,当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 承载力要求时,其高度和层数可按上表采用。 4.普通砖、多孔砖和小型砌块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m;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和内框架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4.5m。
若主震方向与横纵墙成某一角度时,常在房屋的角部出现局部倒塌。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2、 水平裂缝 大都发生于外纵墙窗口的上下皮处。 当房屋纵向承重,横墙间距大而屋盖刚度弱时,纵墙出平面
受弯产生水平裂缝。 3、 竖向裂缝
大都发生于横纵墙交接处或变化较大的两部体系的交接处。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抗震性能差的原因:
1、刚度大、自重大,地震作用也大; 2、砌体材料质脆,抗剪、抗拉、抗弯强度低,地震作用下极易出现裂缝; 3、受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如砂浆不饱满,易出现裂缝,减弱抗震性能。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若能针对砌体结构的弱点进行合理设计,采用适当的构 造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是能够得到改 善的。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大量震害表明传统的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较差: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东京约有砖石结构房屋7000栋,几乎全部 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1948年原苏联阿什哈巴德地震,砖石结构房屋的破坏和倒塌率达到 70%-80%。
1976年唐山地震,对烈度为10度、11度区的123栋2-8层砖混结构房 屋调查,倒塌率为63.2%,严重破坏为23.6%,尚能修复使用的4.2%,实 际破坏率达95.8%。
6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6.1 概述
多层砌体房屋:由粘土砖、烧结多孔粘土砖、粉煤灰中型 实心砌块和混凝土中小型砌块砌体通过砂 浆砌筑而成的房屋。
多层砌体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业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 建筑形式。在民用建筑中约占90%以上,在整个建筑业中约 占80%。
传统的砌体结构多采用粘土实心砖和混合砂浆砌筑, 通过内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性连接。楼板多采用 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和其他构件亦多用预制装配构 件。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6.2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一、平立面及结构布置 (1)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2)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 应上下连续; (3)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 (4)防震缝应在有下列情况下设置,缝宽50~100mm。 ①房屋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②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 大;③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5)房屋的楼梯间不宜设置在尽端和转角处; (6)烟道、风道、垃圾道等不应削弱墙体,当被削弱时, 应对墙体采用加强措施; (7)不宜采用无竖向配筋的附墙烟囱及出屋面的烟囱,不 宜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
五、不同用途多层砖房的震害
天津市8度区住宅、医院、中小学教学楼震害统计(%)
破坏程度
基本完好 轻微破坏 中等破坏 严重破坏 倒塌
住宅 70.7 19.5 9.8 0.0 0.0
建筑用途
医 院 中小学教学楼
46.0
40.0
10.0
22.0
27.0
19.0
17.0
19.0
0.0
0.0
横墙间距大震害严重。
楼板和屋盖是地震时传递水平地震作用的主要构件。
对于预制板楼板、楼盖,由于整体性较差、板缝偏小混凝土 灌缝不够密实,地震时易于拉裂。9度以上地区,由于墙体开裂、 错位、倒塌引起楼板、楼盖掉落。预制板端部搁置长度过短或无 可靠的板与板及板与墙的拉接措施,也造成震害。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四、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多层砖房的震害
破坏程度
基本完好 轻微破坏 中等破坏 严重破坏 倒塌
唐山地区多层砖房的震害统计(%)
烈
度
8
9
10
11
11.8
1.3
0.6
0.3
35.3
6.8
5.0
1.5
29.4
34.3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
4.7
23.5
32.5
19.9
11.7
0.0
25.1
68.0
81.8
未经抗震设防的多层砖房在高烈度区的倒塌率非常高。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见横 的墙外 震而纵 害坍墙 。塌全
是部 较脱 常开
二、裂缝
抗剪承载力不足,产生裂缝,主要有“X”形、水平和竖向三种类型。 1、 “X”形裂缝
墙体在竖向压力和反复水平剪力作用产生的裂缝。
常出现“X”形裂缝的位置: 与主震方向平行的墙体; 在横向,房屋两端的山墙; 在纵向,窗间墙。
房屋类别
烈度
最小 (mm)
6
7
8
9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普通粘土砖 240 24 8 21 78 18 6 12 4
多孔粘土砖 240 21 7 190 21 7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震害及其分析
一、倒塌
1、全部倒塌 房屋整体性好,而底层强度不足时; 房屋整体性不好,而上层墙体过于弱时;
2、上部倒塌 房屋上层自重大,刚度差; 上层砌体强度过弱,整体性差时;
3、局部倒塌 个别部位的整体性特别差,纵墙与横墙间联系不好, 平面或立面有显著的局部突出,抗震缝处理不当等;
天津市8度区经7度设防的74年通用住宅震害统计(%)
基本完好 轻微破坏 中等破坏 严重破坏 倒塌
70.7
19.5
9.8
0.0
0.0
唐山地区8度区多层砖房的震害统计(%)
基本完好 轻微破坏 中等破坏 严重破坏 倒塌
11.8
35.3
29.4
23.5
0.0
从震害调查可见:经抗震设防可减轻砌体结构的震 害,减少严重破坏和倒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