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耦合器的检测方法
光电耦合器分类
![光电耦合器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6115ad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b.png)
光电耦合器分类光电耦合器是一种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光电耦合器可以有多种类型。
以下是光电耦合器的分类,包括结构类型、传输模式、输入输出阻抗、工作频率、隔离电压、传输速度、检测方式以及光纤类型。
1.结构类型光电耦合器可以根据其结构类型分为以下几种:1.1.微型封装:微型封装的光电耦合器体积小,适合用于高密度集成和空间受限的应用场景。
1.2.扁平封装:扁平封装的光电耦合器具有较低的高度和较宽的引脚间距,适用于需要表面安装或空间受限的情况。
1.3.宽引脚封装:宽引脚封装的光电耦合器具有较宽的引脚间距,适用于需要较高电流驱动能力的应用场景。
1.4.光纤耦合封装:光纤耦合封装的光电耦合器是将光信号从光纤中传输到光电探测器中进行转换的器件,适用于长距离和高速度的光纤通信系统。
2.传输模式光电耦合器可以根据其传输模式分为以下几种:2.1.线性模式:线性模式的光电耦合器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成比例关系,适用于模拟信号的传输。
2.2.数字模式:数字模式的光电耦合器输出为数字信号,适用于数字电路中的信号传输。
3.输入输出阻抗光电耦合器根据其输入输出阻抗可以分为以下几种:3.1.高阻抗型:高阻抗型的光电耦合器输入输出阻抗较高,适用于长线传输和噪声抑制。
3.2.低阻抗型:低阻抗型的光电耦合器输入输出阻抗较低,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低功耗应用。
4.工作频率光电耦合器根据其工作频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4.1.低频型:低频型的光电耦合器适用于低频信号的传输。
4.2.高频型:高频型的光电耦合器适用于高频信号的传输,具有较好的高频性能。
5.隔离电压光电耦合器根据其隔离电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5.1.低隔离电压型:低隔离电压型的光电耦合器适用于低电压差的应用场景。
5.2.高隔离电压型:高隔离电压型的光电耦合器适用于高电压差的应用场景,具有较高的隔离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6.传输速度光电耦合器根据其传输速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6.1.低速型:低速型的光电耦合器适用于低速数据传输的应用场景。
PC817A光电耦合器
![PC817A光电耦合器](https://img.taocdn.com/s3/m/be44af037cd184254b353564.png)
PC817A/B/C--- 电光耦合器光耦特性与应用1.概述光耦合器亦称光电隔离器,简称光耦。
光耦合器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
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所以,它在各种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它已成为种类最多、用途最广的光电器件之一。
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
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
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
由于光耦合器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具有单向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又由于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属于电流型工作的低阻元件,因而具有很强的共模抑制能力。
所以,它在长线传输信息中作为终端隔离元件可以大大提高信噪比。
在计算机数字通信及实时控制中作为信号隔离的接口器件,可以大大增加计算机工作的可靠性。
光耦的主要优点是:信号单向传输,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无影响,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无触点,使用寿命长,传输效率高。
光耦合器是70年代发展起来产新型器件,现已广泛用于电气绝缘、电平转换、级间耦合、驱动电路、开关电路、斩波器、多谐振荡器、信号隔离、级间隔离、脉冲放大电路、数字仪表、远距离信号传输、脉冲放大、固态继电器(SSR)、仪器仪表、通信设备及微机接口中。
在单片开关电源中,利用线性光耦合器可构成光耦反馈电路,通过调节控制端电流来改变占空比,达到精密稳压目的。
十几年来,新型光耦合器不断涌现,满足了各种光控制的要求。
其应用范围已扩展到计测仪器,精密仪器,工业用电子仪器,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信机、信号机和道路情报系统,电力机械等领域。
这里侧重介绍该器件的工作特性,驱动和输出电路及部分实际应用电路。
近年来问世的线性光耦合器能够传输连续变化的模拟电压或模拟电流信号,使其应用领域大为拓宽。
下面分别介绍光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及检测方法。
安全电气隔离用光电耦合器安全检验实施细则
![安全电气隔离用光电耦合器安全检验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5bc51dc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5.png)
安全电气隔离用光电耦合器安全检验实施细则安全电气隔离用光电耦合器安全检验实施细则随着科技的不断升级和发展,电气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电气隔离器又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安全保障设备之一。
在电气隔离器的应用中,安全电气隔离器是一种常用的、可靠的保护方案。
光电耦合器则是安全电气隔离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保证电气隔离器工作安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安全电气隔离器的可靠性,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检验实施细则,以确保光电耦合器的性能和稳定性满足要求。
一、光电耦合器的基本原理光电耦合器是一种光电转换器件,主要由发光二极管、光敏晶体管和光缆组成。
光电耦合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光转换和光电转换实现隔离和传输功能。
在电光转换过程中,通过发光二极管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通过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实现电气隔离。
光电耦合器的主要特点是隔离性好、稳定性高、速度快、阻抗匹配性好等。
二、安全检验实施细则的制定背景及意义安全电气隔离器和光电耦合器由于长期使用和环境因素等原因,容易发生老化、损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安全电气隔离器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对光电耦合器进行安全检验和维护,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保证电气隔离器的正常运作,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安全检验实施细则是为了规范安全检验工作,保证光电耦合器的性能和稳定性满足要求,确保电气隔离器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三、安全检验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一)检验前准备1.收集光电耦合器的基本情况,包括品牌、型号、生产日期等。
2.了解光电耦合器的使用条件,包括使用环境温度、湿度、电压等相关因素。
3.检查光电耦合器的安装和接线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要求。
(二)安全检验方法1.外观检查:检查光电耦合器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表面是否有锈蚀、变形等现象。
2.绝缘电阻测量:使用万用表检测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与光耦输入端之间的电阻值,应在1MΩ以上。
3.工作电流及工作电压测试:在额定电压情况下,测量光电耦合器输入端的工作电流和输出端的工作电压。
各种光电耦合器参数
![各种光电耦合器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fa2dd7eb2cc58bd63186bd76.png)
常用参数正向压降VF:二极管通过的正向电流为规定值时,正负极之间所产生的电压降。
正向电流IF:在被测管两端加一定的正向电压时二极管中流过的电流。
反向电流IR:在被测管两端加规定反向工作电压VR时,二极管中流过的电流。
反向击穿电压VBR::被测管通过的反向电流IR为规定值时,在两极间所产生的电压降。
结电容CJ:在规定偏压下,被测管两端的电容值。
反向击穿电压V(BR)CEO:发光二极管开路,集电极电流IC为规定值,集电极与发射集间的电压降。
输出饱和压降VCE(sat):发光二极管工作电流IF和集电极电流IC为规定值时,并保持IC/IF≤CTRmin时(CTRmin在被测管技术条件中规定)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降。
反向截止电流ICEO:发光二极管开路,集电极至发射极间的电压为规定值时,流过集电极的电流为反向截止电流。
电流传输比CTR:输出管的工作电压为规定值时,输出电流和发光二极管正向电流之比为电流传输比CTR。
脉冲上升时间tr、下降时间tf:光耦合器在规定工作条件下,发光二极管输入规定电流IFP 的脉冲波,输出端管则输出相应的脉冲波,从输出脉冲前沿幅度的10%到90%,所需时间为脉冲上升时间tr。
从输出脉冲后沿幅度的90%到10%,所需时间为脉冲下降时间tf。
传输延迟时间tPHL、tPLH:光耦合器在规定工作条件下,发光二极管输入规定电流IFP的脉冲波,输出端管则输出相应的脉冲波,从输入脉冲前沿幅度的50%到输出脉冲电平下降到1.5V时所需时间为传输延迟时间tPHL。
从输入脉冲后沿幅度的50%到输出脉冲电平上升到1.5V时所需时间为传输延迟时间tPLH。
入出间隔离电容CIO:光耦合器件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容值。
入出间隔离电阻RIO:半导体光耦合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绝缘电阻值。
入出间隔离电压VIO:光耦合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绝缘耐压值。
最大额定值参数名称符号最大额定值单位V反向电压5VRI正向电流50mAV集-发击穿电压100V(BR)CEO I集电极电流30mACMT贮存温度-55~150℃stgT工作温度-55~125℃ambV隔离电压1000VIOP总耗散功率80mWtot推荐工作条件特性符号最小值典型值最大值单位I输入电流1050FV电源电压1560V主要光电特性测试条件(T特性符号11A=25℃±3℃)最小典型最大单位隔离特性隔离电阻RIOVIO=500V1010Ω上升时间tr10μsV开关特性下降时间tfCC=5V,IFP=10mA,RL=360Ωf=10kHz,D:1/2 10μsIV反向电流R0.011.0μALED输入特性VI正向电压FF=10mA1.21.4VCTR电流传输比VCC=5V,IF=10mA,RL=200Ω60180%集-发饱和电压VCE(sat)VCC=5V,IF=10mA,RL=4.7kΩ0.10.4V晶体管输出特性IV集-发截止电流CEOCE=5V,IF=00.011.0μA线性光电耦合器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沙占友王彦明王晓群(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摘要线性光耦合器是目前国际上正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光电隔离器件。
光耦检测 相序
![光耦检测 相序](https://img.taocdn.com/s3/m/a62799b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5.png)
光耦检测相序相位序列检测可以通过光耦进行。
光耦是一种光电器件,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或者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在电力系统中,光耦通常用于在不同的电路之间进行隔离和信号传输。
在相序检测中,光耦起到将相序信号从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作用,然后再通过光接收器将光信号重新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判断。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进行相序的检测和判断,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1. 光耦的基本原理:光耦是由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组成的光电器件,基本原理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当外界光照射到光发射器上时,光发射器中的半导体会发生光电效应并产生电流,电流的大小与光照强度成正比。
而光接收器则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当外界电流通过光感应电极时,光感应电极会产生电磁场,使得光接收器中的半导体材料发生光电效应并产生电流。
通过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的相互作用,可以实现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2. 光耦在相序检测中的应用:相序检测是电力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可以判断电力系统中各个相序的情况,避免相序不一致或者相序错误而导致的电力设备损坏或事故发生。
光耦在相序检测中起到了连接不同电路和实现信号传输的作用。
通过光耦,可以将相序信号从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传输到另一侧,然后再通过光接收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判断和判别。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电路之间的隔离,并且能够有效地判断相序是否正确。
3. 光耦的特点和优势:相比传统的相序检测方式,光耦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光耦具有高隔离性能,可以有效地隔离两个不同电路之间的电流和信号,避免电路之间的相互影响。
其次,光耦具有较高的速度和响应能力,能够实现快速的信号传输和判别。
此外,光耦还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较小的体积,使得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更加便捷和方便。
4. 光耦在电力系统中的其他应用:除了相序检测之外,光耦还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其他领域。
例如,光耦可以用于电力系统的开关控制,通过将光信号与开关控制信号进行连接,实现对开关的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
光电耦合器的三种检测方法
![光电耦合器的三种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4552bc1a37f111f1855b2b.png)
光电耦合器的三种检测方法光电耦合器——又称光耦合器或光耦,它属于较新型的电子产品,现在它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音视频……各种控制电路中。
由于光耦内部的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只是把电路前后级的电压或电流变化,转化为光的变化,二者之间没有电气连接,因此能有效隔断电路间的电位联系,实现电路之间的可靠隔离。
光电耦合器的检测:判断光耦的好坏,可在路测量其内部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正反向电阻来确定。
更可靠的检测方法是以下三种。
1. 比较法拆下怀疑有问题的光耦,用万用表测量其内部二极管、三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用其与好的光耦对应脚的测量值进行比较,若阻值相差较大,则说明光耦已损坏。
2. 数字万用表检测法下面以PC111光耦检测为例来说明数字万用表检测的方法,检测电路如图1所示。
检测时将光耦内接二极管的+端{1}脚和-端{2}脚分别插入数字万用表的Hfe的c、e插孔内,此时数字万用表应置于NPN挡;然后将光耦内接光电三极管c极{5}脚接指针式万用表的黑表笔,e 极{4}脚接红表笔,并将指针式万用表拨在R×1k挡。
这样就能通过指针式万用表指针的偏转角度——实际上是光电流的变化,来判断光耦的情况。
指针向右偏转角度越大,说明光耦的光电转换效率越高,即传输比越高,反之越低;若表针不动,则说明光耦已损坏。
3. 光电效应判断法仍以PC111光耦合器的检测为例,检测电路如图2所示。
将万用表置于R×1k电阻挡,两表笔分别接在光耦的输出端{4}、{5}脚;然后用一节1.5V的电池与一只50~100Ω的电阻串接后,电池的正极端接PC111的{1}脚,负极端碰接{2}脚,或者正极端碰接{1}脚,负极端接{2}脚,这时观察接在输出端万用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如果指针摆动,说明光耦是好的,如果不摆动,则说明光耦已损坏。
万用表指针摆动偏转角度越大,表明光电转换灵敏度越高。
光电耦合器的测试
![光电耦合器的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8d5c1817c281e53a5802ff1d.png)
极 电流 , 的关 系 , 为光 电耦合 器 的电 流传输 系 数 C R, f 称 T 即
C R = t c |、*10 T /F l ) 0 %
C R参 数 表 明光 电耦 合 器 的 电 流 传 输 能力 , 器 件 的 重 要 参 数 之 一 。 在 实 际 应 用 T 是 中 , 常 按 产 品手 册 中给 出的 C R, 据所 需要 的输 出电流 , 来 确定 1 通 T 根 c ,电流 , 即
—
7m 工 作 电 流 通 常 为 1 0 A, 0—4 m 0 A。如 果 采 用 脉 冲式 驱 动 方
式 , 向脉 冲 电流 Il 正 nP 可提 高 至 l A。 ()输 出 特性 2 光 电耦 合 器 的输 出部分 有 多 种结 构 形 式 。光 电耦 合 器 的 输 出 部 圈2 输 入特性曲线
分 为 N N硅光 敏 三 极管 形 式 时 , P 光敏 三 极管 在 无红 外 光 照 射 , 于 截 止状 态 。 电 流 输 处 无 出 。当输 人 部分 红 外二 极 管 发 光时 敏 三极 管 受 红外 光 照 射时 产 生光 电 流 , 输 出特 性 光 其 曲线 与普 通 三极 管 相 似 。但 其基 极 驱 动 电流 I, b 由红外 二 极 管 的 电流 I 替 代 。 P 输 出部 分 为 N N硅 达林 顿 二 极 管 时 , P 由输 出 部 分 为 两 极 三 极 管 耦 合 , 有 很 强 的 电 具 流 放 大能 力 。 以提 供 较 大 的驱 动 电 流 。 可 输 出部 分 为光 控 可控 硅 形式 时 , 当红外 光 照 射栅 极 结 面 时 , 产 生 较 大 的输 出 电流 。 可 可 以直 接 驱 动继 电器 或负 载 , 可 以直 接在 市 电的交 流 网 络 中使用 。 并 ( )传 输 特 性 3 以 图 1 a 中所 示 的二 极 管 型光 电耦 合 器 为例 。其 二 极 管 正 向电 流 , 三 极 管集 电 () ,与
万用表检测电子元件经验技巧
![万用表检测电子元件经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4a55094daef5ef7ba0d3c58.png)
8.电位器的好坏判别
先测电位器的标称阻值。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1”、“3”两端(设“2”端为活动触点),其读数应为电位器的标称值,如万用表的指针不动、阻值不动或阻值相差很多,则表明该电位器已损坏。再检查电位器的活动臂与电阻片的接触是否良好。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1”、“2”或“2”、“3”两端,将电位器的转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至接近“关”的位置,此时电阻应越小越好,再徐徐顺时钟旋转轴柄,电阻应逐渐增大,旋至极端位置时,阻值应接近电位器的标称值。如在电位器的轴柄转动过程中万用表指针有跳动瑚象,描踢活动触』点接触不良。
电解电容器极性的判断方法:指针万用表测量电解电容器的漏电电阻,并记下这个阻值的大小,然后将表笔对调,在测电容器的漏电电阻,将两次所测的阻值对比,漏电电阻小的一次黑表笔所接触的就是正极。
10.判别红外接收头引脚
万用表置R×1k挡,先假设接收头的某脚为接地端,将其与黑表笔相接,用红表笔分别测量另两脚电阻,对比两次所测阻值(一般在4~7k Q范围),电阻较小的一次其红表笔所接为+5V电源引脚,另一阻值较大的则为信号引脚。反之,若用红表笔接已知地脚,黑表笔分别测已知电源脚及信号脚,则阻值都在15kΩ以上,阻值小的引脚为+5V端,阻值偏大的引脚为信号端。如果测量结果符合上述阻值则可判断该接收头完好。
万用表检测常见电子元器件经验技巧
1.测整流电桥各脚的极性
万用表置R×1k挡,黑表笔接桥堆的任意引脚,红表笔先后测其余三只脚,如果读数均为无穷大,则黑表笔所接为桥堆的输出正极,如果读数为4~10kΩ,则黑表笔所接引脚为桥堆的输出负极,其余的两引脚为桥堆的交流输入端。
2.判断晶振的好坏
取一个容量大于100“F的电解电容器(容量越大,现象越明显),先用万用表R×100挡对其充电,黑表笔接电容正极,红表笔接负极,充电完毕后,黑表笔改接电容负极,将被测发光二极管接于红表笔和电容正极之间。如果发光二极管亮后逐渐熄灭,表明它是好的。此时红表笔接的是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电容正极接的是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如果发光二极管不亮,将其两端对调重新接上测试,还不亮,表明发光二极管已损坏。
光电耦合器件实验报告材料
![光电耦合器件实验报告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d90c7f6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f.png)
控制环境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尽量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 ,以减少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规范操作
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失误引入 的误差。
改进措施建议
引入自动控制系统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光源和探测器进行 实时监控和调整,进一步提高实验的准
确性和稳定性。
加强实验人员培训
对实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操 作技能和实验素养,减少人为因素引
测量与记录设备
如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等,用 于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步骤详解
01
1. 准备实验装置,连接好电路并确保电源稳定。
02
2. 调整光源,使其发出的光信号能够准确地照射到光电耦合器
件的感光面上。
3. 给光电耦合器件施加适当的偏置电压或电流,并观察其输出
03
电信号的变化情况。
实验步骤详解
4. 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对输出电 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 以便于后续测量和记录。
光电效应
1 2
外光电效应
在光线作用下,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现象称为外 光电效应,如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
内光电效应
在光线作用下,物体的电阻率发生改变的现象称 为内光电效应,如光敏电阻、光敏晶体管等。
3
光生伏特效应
在光线作用下,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电动势的现象 称为光生伏特效应,如光电池、光电耦合器等。
光电耦合器件结构
01
02
03
输入部分
通常采用发光二极管或激 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将电 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传输部分
光信号在光电耦合器件内 部或外部进行传输,可以 采用光纤、光波导等传输 介质。
输出部分
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 电信号,通常采用光敏三 极管、光电池等作为接收 元件。
光耦的选型与应用
![光耦的选型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9e06ee5524de518964b7d44.png)
光耦的选型与应用[ 2008-2-3 8:54:00 | By: SystemARM ]4推荐光耦全称是光耦合器,英文名字是:optical coupler,英文缩写为OC,亦称光电隔离器,简称光耦。
光耦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光耦隔离就是采用光耦合器进行隔离,光耦合器的结构相当于把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封装在一起。
为什么要使用光耦?发光二极管把输入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传给光敏管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由于没有直接的电气连接,这样既耦合传输了信号,又有隔离干扰的作用。
光耦爱坏吗?只要光耦合器质量好,电路参数设计合理,一般故障少见。
如果系统中出现异常,使输入、输出两侧的电位差超过光耦合器所能承受的电压,就会使之被击穿损坏。
光耦的参数都有哪些?是什么含义?1、CTR:电流传输比2、Isolation Voltage:隔离电压3、Collector-Emitter Voltage:集电极-发射极电压CTR:发光管的电流和光敏三极管的电流比的最小值隔离电压:发光管和光敏三极管的隔离电压的最小值集电极-发射极电压: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耐压值的最小值光耦什么时候导通?什么时候截至?关于TLP521-1的光耦的导通的试验报告要求:3.5v~24v 认为是高电平,0v~1.5v认为是低电平思路:1、0v~1.5v认为是低电平,利用串接一个二极管1N4001的压降0.7V+光耦的LED的压降,吃掉1.4V左右;2、24V是最高电压,不能在最高电压的时候,光耦通过的电流太大;所以选用2K的电阻;光耦工作在大概10mA的电流,可以保证稳定可靠工作n年以上;3、3.5V以上是高电平,为了尽快进入光敏三极管的饱和区,要把光耦的光敏三极管的上拉电阻加大;因此选用10K;同时要考虑到ctr最小为50%;电路:1、发光管端:实验室电源(0~24V)->2K->1N4001->TLP521-1(1)->TLP521-1(2)-gnd12、光敏三极管:实验室电源(DC5V)->10K->TLP521-1(4)->TLP521-1(3)-gnd23、万用表直流电压挡20V万用表+ -> TLP521-1(4)万用表- -> TLP521-1(3)试验结果输入电源万用表电压(V)1.3V 51.5V 4.81.7V 4.411.9V 3.582.1V 2.942.3V 1.82.5V 0.582.7V 0.22.9V 0.193.1V 0.173.3V 0.163.5V 0.165V 0.1324V 0.06思考题:光耦的CTR(电流传输比)是什么含义?思考题:1、光耦的CTR(电流传输比)是什么含义?2、CTR与上拉电阻和光耦的光敏三极管之间与饱和导通或者截至之间的关系;参考资料:TLP521-1的CTR为50%(最小值);TLP521-1的长相TLP521-1的长相线性光耦原理与电路设计【转】线性光耦原理与电路设计来源:21IC中国电子网作者:佚名1. 线形光耦介绍光隔离是一种很常用的信号隔离形式。
安全电气隔离用光电耦合器安全检验实施细则
![安全电气隔离用光电耦合器安全检验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65cd5f8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6.png)
安全电气隔离用光电耦合器安全检验实施细则1. 引言安全电气隔离用光电耦合器是用于实现电气隔离的重要设备,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其性能和质量,需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检验。
本文档旨在提供安全电气隔离用光电耦合器安全检验的实施细则,以指导工程师进行检验操作。
2. 检验范围安全电气隔离用光电耦合器的安全检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外观检查:检查光电耦合器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无锈蚀等情况。
2.电气参数测试:测量光电耦合器的输入输出电阻、输入输出电流和输入输出电压等参数。
3.绝缘测试:通过绝缘电阻测试,评估光电耦合器的绝缘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4.温升测试: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量光电耦合器的温度升高情况,确保其工作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5.安全间隔测试:通过对光电耦合器的输入输出端进行带电间隔测试,验证其电气隔离性能是否合格。
6.阻燃性能测试:对光电耦合器进行阻燃性能检验,判断其受热后的自燃蔓延情况。
3. 检验设备进行安全电气隔离用光电耦合器安全检验时,需要准备以下仪器和设备:1.数字万用表:用于测量电阻、电流和电压等电气参数。
2.绝缘电阻测试仪:用于测量绝缘电阻。
3.温度计:用于测量光电耦合器的温度升高情况。
4.带电间隔测试仪:用于进行带电间隔测试。
5.阻燃性能测试仪:用于检测光电耦合器的阻燃性能。
4. 检验步骤4.1 外观检查1.检查光电耦合器的外壳是否存在明显的损坏、变形或锈蚀等情况。
2.检查连接器和插座的安装是否牢固,插座中的引脚是否变形或松动。
4.2 电气参数测试1.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光电耦合器的输入输出电阻。
将万用表的测量量程调至适当范围,通过接触电极测量输入输出电阻值,并记录结果。
2.测量光电耦合器的输入输出电流。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输入输出电流,并记录结果。
3.测量光电耦合器的输入输出电压。
在合适的电路接线下,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输入输出电压,确保其值在规定范围内,并记录结果。
光电耦合器检测方法
![光电耦合器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4dd82c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e.png)
光电耦合器检测方法由于光电耦合器的组成方式不尽相同,所以在检测时应针对不同的结构特点,实行不同的检测方法。
例如,在检测一般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时,一般均参照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检测方法进行。
对于光敏三极管输出型的光电耦合器,检测输出端时应参照光敏三极管的检测方法进行。
1.万用表检测法。
这里以MF50型指针式万用表和4脚PC817型光电耦合器为例,说明详细检测方法:首先,根据图1(a)所示,将指针式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电阻挡,红、黑表笔分别接光电耦合器输入端发光二极管的两个引脚。
假如有一次表针指数为无穷大,但红、黑表笔互换后有几千至十几千欧姆的电阻值,则此时黑表笔所接的引脚即为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所接的引脚为发光二极管的负极。
然后,根据图1(b)所示,在光电耦合器输入端接入正向电压,将指针式万用表仍旧置于“R×100”电阻挡,红、黑表笔分别接光电耦合器输出端的两个引脚。
假如有一次表针指数为无穷大(或电阻值较大),但红、黑表笔互换后却有很小的电阻值(<100Ω),则此时黑表笔所接的引脚即为内部NPN型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c、红表笔所接的引脚为放射极e。
当切断输入端正向电压时,光敏三极管应截止,万用表指数应为无穷大。
这样,不仅确定了4脚光电耦合器PC817的引脚排列,而且还检测出它的光传输特性正常。
假如检测时万用表指针始终不摇摆,则说明光电耦合器已损坏。
图1光电耦合器的检测需要说明的是:光电耦合器中常用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较一般发光二极管要低,一般在1.3V以下,所以可以用指针式万用表的“R×100”电阻挡直接测量,并且图1(b)中的电池G电压取1.5V (用1节5号电池)即可。
还可用图1(a)所示的万用表接线直接取代图1(b)所示的输入端所接正向电压(即电阻器R和电池G),使测量更便利,只不过需要增加一块万用表。
至于多通道光电耦合器的检测,应首先将全部发光二极管的管脚判别出来,然后再确定对应的光敏三极管的管脚。
光电耦合器moc3083
![光电耦合器moc3083](https://img.taocdn.com/s3/m/024cf1ee3c1ec5da50e270fa.png)
光电耦合器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光电耦合器是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的一种电一光一电转换器件。
它由发光源和受光器两部分组成。
把发光源和受光器组装在同一密闭的壳体内,彼此间用透明绝缘体隔离。
发光源的引脚为输入端,受光器的引脚为输出端,常见的发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受光器为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等等。
中文名光电耦合器外文名optical coupler英文缩写OC目录.1基本资料.▪简介.2工作原理.▪基本原理.▪基本工作特性(光敏三极管).3结构特点.4仪器测试.5应用.▪开关电路.6具体应用.▪组成开关电路.▪组成逻辑电路.▪隔离耦合电路.▪高压稳压电路.▪门厅照明灯自动控制电路.7分类.▪按光路径分.▪按输出形式分.▪按封装形式分.▪按传输信号分.▪按速度分.▪按通道分.▪按隔离特性分.▪按工作电压分.8选取原则.9发展现状注意事项.10发展现状.11应用前景基本资料编辑简介光电耦合器(optical coupler,英文缩写为OC)亦称光电隔离器,简称光耦。
光电耦合器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
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所以,它在各种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它已成为种类最多、用途最广的光电器件之一。
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
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
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
由于光耦合器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具有单向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光电耦合器是一种把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封装在同一壳体内,中间通过电→光→电的转换来传输电信号的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其中,发光器件一般都是发光二极管。
而光敏器件的种类较多,除光电二极管外,还有光敏三极管、光敏电阻、光电晶闸管等。
光电耦合器可根据不同要求,由不同种类的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组合成许多系列的光电耦合器。
常见元器件的检测方法
![常见元器件的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ab473bf111f18583d05a1b.png)
1、电阻的检测调零:选择合适的档位,两表笔短接。
选择正确的量程读出示值。
滑动变阻器、电位器的检测2、电解电容的检测用万用表估测电解电容的漏电电流用万用表的黑表笔接正极,红表笔接负极指针迅速向右摆动在慢慢回到原来的位之置指针不动时指示的电阻越大,漏电流越小测量点解电容的正负极假设某个端为正极用黑表笔接,另一端用红表笔去接观察表针摆动幅度并记录。
把电容放电,两表笔对接观察指针的摆动幅度并记录,比较两次指针摆动的幅度,摆动幅度小的假设正确. 方法二1)测量电解电容器的漏电电阻依照上述介绍的量程选择方法,选择万用表的合适量程,将红表笔接电解电容的负极,黑表笔接电解电容的正极,此时,表针向R为零的方向摆动,摆到一定幅度后,又反向向元穷大方向摆动,直到某一位置停下,此时指针所指的阻值便是电解电容器的正向漏电电阻,正向漏电电阻越大,说明电容器的性能越好,漏电流也越小。
然后进行放电(用万用表表笔将电容器两引线短路一下即可)在将万用表的红、黑表笔对调(红表笔接正极,黑表笔接负极),再进行测量,此时指针所指的阻值为电容器的反向漏电电阻,此值应比正向漏电电阻小些。
如测得的两漏电电阻值很小(几百千欧以下),则表明电解电容器的性能不良,不能使用。
检测电解电容器的方法如图1所示。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因为电解电容的容量较一般固定电容大得多,所以,测量时,应针对不同容量选用合适的量程。
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1~47μF间的电容,可用R×1k挡测量,大于47μF的电容可用R×100挡测量。
对于正、负极标志不明的电解电容器,可利用上述测量漏电阻的方法加以判别。
即先任意测一下漏电阻,记住其大小,然后进行放电(用万用表表笔将电容器两引线短路一下即可)在交换表笔再测出一个阻值。
两次测量中阻值大的那一次便是正向接法,即黑表笔接的是正极,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a)测量正向漏电阻;(b)测量反向漏电阻2)电解电容器正、负电极的判别电解电容器的正、负电极的判别方法主要是根据上列所述测量漏电电阻的方法。
光电耦合测试电路
![光电耦合测试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c64e78f9700abb68a982fb57.png)
光耦测试电路-转gyc198215 发表于 2006-6-14 11:41:00光电耦合器测试电路光电耦合器运用广泛,笔者依据光电耦合器特性,设计一个方便的测试光电耦合器电路,该电路简单、准确,使用方便。
电路原理当电源接通后,LED不发光。
按下S2,LED会发光。
调RP,LED的发光强度会发生变化,说明光电耦合器是好的。
印刷电路板图如下图,电池采用3V纽扣电池,电池安装在印刷板的铜箔面,用铜片扣住并焊稳即可。
本印刷板适合用于TLP621、TLP521、TLP321、TLP124、TLP121、P C817、PC713、PC617、ON3111、ON3131以及TLP332、TLP532、TLP632、TLP634、TLP732、CNX82A、FX0012CE,在使用4个脚的光电耦合器器时把S3的1、2脚短路;在使用6个脚的光电耦合器时请把S3的2、3脚短路。
简易光耦芯片测试电路文章出处:发布时间:2011/07/21 | 309 次阅读| 2次推荐| 0条留言Samtec连接器完整的信号来源开关,电源限时折扣最低45折每天新产品时刻新体验ARM Cortex-M3内核微控制器最新电子元器件资料免费下载完整的15A开关模式电源首款面向小型化定向照明应用代替光电耦合器广泛应用于可编程序控制器、变频器、家用电器、工业生产等各个行业的电子装置中,其作用众所周知:信号的隔离、耦合传输,对电子装置高压系统电路发生故障,不会波及控制系统。
在电路维修中,为快速高效判断其好坏,本人设计自制了一款体积小巧、精准度的光耦芯片测试电路。
一、工作原理电路原理如图1 所示,电路用9V 可充电层叠电池供电,循环使用,绿色环保,便于携带。
图中ICx 为16 脚带锁活动插座,待测光耦按脚定位放入插座并锁紧。
R1 与RP 和R6 组成分压调整限流电路,R6 在测试多通道光耦芯片时同时也作均压电阻使用,以保证多通道内的多只发光二极管所加电压相同。
817测试说明
![817测试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e5eb713431126edb6f1a10ec.png)
第一类型的光电耦合器,输入端工作压降约为1.2V,输入最大电流50mA,典型应用值为10 mA;输出最大电流1A左右,因而可直接驱动小型继电器,输出饱合压降小于0.4V。
可用于几十kHz较低频率信号和直流信号的传输。
对输入电压/电流有极性要求。
当形成正向电流通路时,输出侧两引脚呈现通路状态,正向电流小于一定值或承受一定反向电压时,输出侧两引脚之间为开路状态。
测量方法:数字表二极管档,测量输入侧正向压降为1.2V,反向无穷大。
输出侧正、反压降或电阻值均接近无穷大;指针表的x10k电阻档,测其1、2脚,有明显的正、反电阻差异,正向电阻约为几十kΩ,反向电阻无穷大;3、4脚正、反向电阻无穷大;两表测量法。
用指针式万用表的x10k电阻档(能提供15V 或9V、几十μA 的电流输出),正向接通1、2脚(黑笔搭1脚),用另一表的电阻档用x1k测量3、4脚的电阻值,当1、2脚表笔接入时,3、4脚之间呈现20kΩ左右的电阻值,脱开1、2脚的表笔,3、4脚间电阻为无穷大。
可用一个直流电源串入电阻,将输入电流限制在10mA以内。
输入电路接通时,3、4脚电阻为通路状态,输入电路开路时,3、4脚电阻值无穷大。
3、4种测量方法比较准确,如用同型号光耦器件相比较,甚至可检测出失效器件(如输出侧电阻过大)。
上述测量是新器件装机前的必要过程。
对上线不便测量的情况下,必要时也可将器件从电路中拆下,离线测量,进一步判断器件的好坏。
在实际检修中,离线电阻测量不是很便利,上电检测则较为方便和准确。
要采取措施,将输入侧电路变动一下,根据输出侧产生的相应的变化(或无变化),测量判断该器件的好坏。
即打破故障电路中的“平衡状态”,使之出现“暂态失衡”,从而将故障原因暴露出来。
光耦器件的输入、输出侧在电路中串有限流电阻,在上电检测中,可用减小(并联)电阻和加大电阻的方法(将其开路)等方法,配合输出侧的电压检测,判断光耦器件的好坏。
部分电路中,甚至可用直接短接或开路输入侧、输出侧,来检测和观察电路的动态变化,利于判断故障区域和检修工作的开展。
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耦识别与检测方法图解
![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耦识别与检测方法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31732e4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5.png)
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耦识别与检测方法图解[1]光电器件是指能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元器件,包括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耦合器等。
光电二极管有一个PN结,光电三极管有两个PN结,图1所示为金属壳封装、透亮塑封、树脂封装光电二、三极管形状。
[2]光电二极管的为“VD”、图形符号见图2。
靠近管键或色点长脚是正极,短脚是负极。
[3]光电二极管的最高工作电压URM是指在无光照、反向电流不超过规定值(常为0.1μA)的前提下允许加的最高反向电压,光电流IL是指在受到光照时加有反向电压时所流过的电流,如图3所示。
光电灵敏度Sn是指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IL与入射光功率之比,Sn越高越好。
[4]光电二极管通常工作在反向电压状态,如图4所示。
无光照时,VD截止,反向电流I=0,负载电阻RL上的电压UO=0。
有光照时,VD的反向电流I明显增大并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这时UO也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了光电转换。
[5]光电三极管的为“VT”、图符如图5所示,有NPN、PNP型光电三极管两类。
其基极即为光窗口,因此它只有放射极e和集电极c两个管脚,靠近管键或色点的是放射极e(长脚),另一脚是集电极c(短脚);少数光电三极管基极b有引脚,用作温度补偿。
[6]光电三极管可以等效为光电二极管和一般三极管的组合元件,如图6所示。
光电三极管基极与集电极间的PN结相当于一个光电二极管,在光照下产生的光电流IL又从基极进入三极管放大,因此光电三极管输出的光电流可达光电二极管的β倍。
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各有特点,要求线性好、工作频率高的场合应选用光电二极管;要求灵敏度高时,应选用光电三极管。
[7]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可用万用表检测:万用表置“R×1k”挡,红表笔(表内电池负极)接光电二极管正极或光电三极管放射极e(NPN型,下同),黑表笔接光电二极管负极或光电三极管集电极c。
用一遮光物遮住透亮窗口,如图7所示,这时表针应指无穷大。
a316j光耦检测原理
![a316j光耦检测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5e9329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3.png)
a316j光耦检测原理
光耦合器,如A316J,其检测原理主要基于光电转换和信号隔离的原理。
1. 光电转换:光耦内部包含一个发光元件(如LED)和一个光敏接收元件(如光敏三极管或光敏二极管)。
当在发光元件两端施加电信号时,发光元件会发出光线。
这个过程中,电信号被转化为光信号。
2. 信号隔离:发射出的光经过中间的光隔离区传输到光敏接收元件。
光敏接收元件接收到光信号后,将其再次转换为电信号。
由于发光元件和光敏接收元件之间没有直接的电气连接,而是通过光来传递信息,因此实现了电气上的隔离,有效防止了前级电路对后级电路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3. 检测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检测光耦输出端的电流或电压变化,间接得知输入端信号的状态,实现对电路状态的检测和控制。
所以,A316J光耦作为光电耦合器,其检测原理主要是利用光电效应进行信号的隔离与传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耦合器的检测方法
光电耦合器——又称光耦合器或光耦,它属于较新型的电子产品,现在它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音视频……各种控制电路中。
由于光耦内部的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只是把电路前后级的电压或电流变化,转化为光的变化,二者之间没有电气连接,因此能有效隔断电路间的电位联系,实现电路之间的可靠隔离。
一、光电耦合器的检测
判断光耦的好坏,可在路测量其内部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正反向电阻来确定。
更可靠的检测方法是以下三种。
1.比较法
拆下怀疑有问题的光耦,用万用表测量其内部二极管、三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用其与好的光耦对应脚的测量值进行比较,若阻值相差较大,则说明光耦已损坏。
2.数字万用表检测法
下面以PC111光耦检测为例来说明数字万用表检测的方法,检测电路如图1所示。
检测时将光耦内接二极管的+端{1}脚和-端{2}脚分别插入数字万用表的Hfe的c、e插孔内,此时数字万用表应置于NPN挡;然后将光耦内接光电三极管c极{5}脚接指针式万用表的黑表笔,e极{4}脚接红表笔,并将指针式万用表拨在R×1k挡。
这样就能通过指针式万用表指针的偏转角度——实际上是光电流的变化,来判断光耦的情况。
指针向右偏转角度越大,说明光耦的光电转换效率越高,即传输比越高,反之越低;若表针不动,则说明光耦已损坏。
3.光电效应判断法
仍以PC111光耦合器的检测为例,检测电路如图2所示。
将万用表置于R×1k电阻挡,两表笔分别接在光耦的输出端{4}、{5}脚;然后用一节1.5V的电池与一只50~100Ω的电阻串接后,电池的正极端接PC111的{1}脚,负极端碰接{2}脚,或者正极端碰接{1}脚,负极端接{2}脚,这时观察接在输出端万用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如果指针摆动,说明光耦是好的,如果不摆动,则说明光耦已损坏。
万用表指针摆动偏转角度越大,表明光电转换灵敏度越高。
光电耦合器工作原理
光电耦合器件简介
光电偶合器件(简称光耦)是把发光器件(如发光二极体)和光敏器件(如光敏三极管)组装在一起,通过光线实现耦合构成电—光和光—电的转换器件。
光电耦合器分为很多种类,图1所示为常用的三极管型光电耦合器原理图。
当电信号送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时,发光二极体通过电流而发光,光敏元件受到光照后产生电流,CE导通;当输入端无信号,发光二极体不亮,光敏三极管截止,CE不通。
对于数位量,当输入为低电平“0”时,光敏三极管截止,输出为高电平“1”;当输入为高电平“1”时,光敏三极管饱和导通,输出为低电平“ 0”。
若基极有引出线则可满足温度补偿、检测调制要求。
这种光耦合器性能较好,价格便宜,因而应用广泛。
图一最常用的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三极管接收型 4脚封装
图二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三极管接收型6脚封装
图三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双发光二极管输入三极管接收型 4脚封装
图四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可控硅接收型 6脚封装
图五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双二极管接收型 6脚封装
光电耦合器之所以在传输信号的同时能有效地抑制尖脉冲和各种杂讯干扰,使通道上的信号杂讯比大为提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光电耦合器的输入阻抗很小,只有几百欧姆,而干扰源的阻抗较大,通常为105~106Ω。
据分压原理可知,即使干扰电压的幅度较大,但馈送到光电耦合器输入端的杂讯电压会很小,只能形成很微弱的电流,由于没有足够的能量而不能使二极体发光,从而被抑制掉了。
(2)光电耦合器的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之间没有电气联系,也没有共地;之间的分布电容极小,而绝缘电阻又很大,因此回路一边的各种干扰杂讯都很难通过光电耦合器馈送到另一边去,避免了共阻抗耦合的干扰信号的产生。
(3)光电耦合器可起到很好的安全保障作用,即使当外部设备出现故障,甚至输入信号线短接时,也不会损坏仪表。
因为光耦合器件的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之间可以承受几千伏的高压。
(4)光电耦合器的回应速度极快,其回应延迟时间只有10μs左右,适于对回应速度要求很高的场合。
光电隔离技术的应用
微机介面电路中的光电隔离
微机有多个输入埠,接收来自远处现场设备传来的状态信号,微机对这些信号处理后,输出各种控制信号去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现场环境较恶劣时,会存在较大的杂讯干扰,若这些干扰随输入信号一起进入微机系统,会使控制准确性降低,产生误动作。
因而,可在微机的输入和输出端,用光耦作介面,对信号及杂讯进
行隔离。
典型的光电耦合电路如图6所示。
该电路主要应用在“A/D转换器”的数位信号输出,及由CPU发出的对前向通道的控制信号与类比电路的介面处,从而实现在不同系统间信号通路相联的同时,在电气通路上相互隔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将类比电路和数位电路相互隔离,起到抑制交叉串扰的作用。
图六光电耦合器接线原理
对于线性类比电路通道,要求光电耦合器必须具有能够进行线性变换和传输的特性,或选择对管,采用互补电路以提高线性度,或用V/F变换后再用数位光耦进行隔离。
功率驱动电路中的光电隔离
在微机控制系统中,大量应用的是开关量的控制,这些开关量一般经过微机的I /O输出,而I/O的驱动能力有限,一般不足以驱动一些点磁执行器件,需加接驱动介面电路,为避免微机受到干扰,须采取隔离措施。
如可控硅所在的主电路一般是交流强电回路,电压较高,电流较大,不易与微机直接相连,可应用光耦合器将微机控制信号与可控硅触发电路进行隔离。
电路实例如图7所示。
图七双向可控硅(晶闸管)
在马达控制电路中,也可采用光耦来把控制电路和马达高压电路隔离开。
马达靠MOSFET或IGBT功率管提供驱动电流,功率管的开关控制信号和大功率管之间需隔离放大级。
在光耦隔离级—放大器级—大功率管的连接形式中,要求光耦具有高输出电压、高速和高共模抑制。
远距离的隔离传送
在电脑应用系统中,由于测控系统与被测和被控设备之间不可避免地要进行长线传输,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很易受到干扰,导致传输信号发生畸变或失真;另外,在通过较长电缆连接的相距较远的设备之间,常因设备间的地线电位差,导致地环路电流,对电路形成差模干扰电压。
为确保长线传输的可靠性,可采用光电耦合隔离措施,将2个电路的电气连接隔开,切断可能形成的环路,使他们相互独
立,提高电路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若传输线较长,现场干扰严重,可通过两级光电耦合器将长线完全“浮置”起来,如图8所示。
图八传输长线的光耦浮置处理
长线的“浮置”去掉了长线两端间的公共地线,不但有效消除了各电路的电流经公共地线时所产生杂讯电压形成相互窜扰,而且也有效地解决了长线驱动和阻抗匹配问题;同时,受控设备短路时,还能保护系统不受损害。
过零检测电路中的光电隔离
零交叉,即过零检测,指交流电压过零点被自动检测进而产生驱动信号,使电子开关在此时刻开始开通。
现代的零交叉技术已与光电耦合技术相结合。
图9为一种单片机数控交流调压器中可使用的过零检测电路。
图九过零检测
220V交流电压经电阻R1限流后直接加到2个反向并联的光电耦合器GD1,GD2的输入端。
在交流电源的正负半周,GD1和GD2分别导通,U0输出低电平,在交流电源正弦波过零的瞬间,GD1和GD2均不导通,U0输出高电平。
该脉冲信号经反闸整形后作为单片机的中断请求信号和可控矽的过零同步信号。
注意事项
(1)在光电耦合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必须分别采用独立的电源,若两端共用一个电源,则光电耦合器的隔离作用将失去意义。
(2)当用光电耦合器来隔离输入输出通道时,必须对所有的信号(包括数位量信号、控制量信号、状态信号)全部隔离,使得被隔离的两边没有任何电气上的联系,否则这种隔离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