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4第四章糖代谢

合集下载

第四章 糖代谢与调节ppt课件

第四章 糖代谢与调节ppt课件

乙酰CoA H2O
CoA
柠檬酸
H2O
草酰乙酸
NADH+H H H+ NAD+
顺乌头酸
H2O
苹果酸
异柠檬酸
NAD+
H2O
延胡索酸
三羧酸循环
ATP
GTP GDP
H H+ NADH+H
H2 FADH 2 FAD
草酰琥珀酸
CO2 2
琥珀酸
α-酮戊二酸
琥珀酰CoA
CO2 NADH+H H + H
NAD+
磷酸戊糖途径:又称HMP途径(己糖磷酸支路)
根据代谢物脱下的氢的最初受体不同,分 为NADH呼吸链和FADH2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以代谢物进行生物氧化所产 生的能量合成高能化合物(如ATP)的过程 称为氧化磷酸化。 4、P/O比值:表示氧的消耗与ATP生成的个 数间的关系,即每消耗1摩尔氧所消耗无机 磷的摩尔数,它表明每消耗1摩尔的氧所能 生成的ATP分子个数的多少。NADH呼吸链 P/O=3,FADH2 呼吸链P/O=2。
转醛酶-。
3、其它标记
在维持转酮酶缺陷的情况下,进一步诱变使菌体
带上具有高葡萄糖脱氢酶活性和丧失孢子形成能力,可
使D-核糖大量积累。
4、利用基因工程
日本岩木盾等人首先将枯草杆菌染色体 DNA 中的转
酮酶基因克隆到载体质粒PUB110中,然后将氯霉素酰基 转移酶基因插入到转酮酶基因之中,造成转酮酶基因的 不可逆失活。经限制性内切酶 Smal切后得到线状重组质 粒,将该线状重组质粒转化到枯草杆菌宿主菌中,构建 转酮酶失活的D-核糖工程菌株。其核糖产量达52g/L。小 林等人将葡萄糖脱氢酶基因克隆到载体质粒PHY300PLK中, 然后转化到枯草芽孢杆菌中去。构建扩增葡萄糖脱氢酶 的D-核糖工程菌,350C发酵80h可积累49g/LD-核糖。

《医学生物化学》第4章糖代谢重点难点

《医学生物化学》第4章糖代谢重点难点

《医学生物化学》第4章糖代谢重点难点《医学生物化学》第4章糖代谢-重点难点一、糖类的生理功用:①氧化供能: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占全部供能物质供能量的70%;与供能有关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和糖原,前者为运输和供能形式,后者为贮存形式。

②作为结构成分:糖类可与脂类形成糖脂,或与蛋白质形成糖蛋白,糖脂和糖蛋白均可参与构成生物膜、神经组织等。

③作为核酸类化合物的成分:核糖和脱氧核糖参与构成核苷酸,DNA,RNA等。

④转变为其他物质:糖类可经代谢而转变为脂肪或氨基酸等化合物。

二、糖的无氧酵解:糖的无氧酵解是指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生成乳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其全部反应过程在胞液中进行,代谢的终产物为乳酸,一分子葡萄糖经无氧酵解可净生成两分子ATP。

糖的无氧酵解代谢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活化(己糖磷酸酯的生成):葡萄糖经磷酸化和异构反应生成1,6-双磷酸果糖(FBP),即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1,6-双磷酸果糖(F-1,6-BP)。

这一阶段需消耗两分子ATP,己糖激酶(肝中为葡萄糖激酶)和6-磷酸果糖激酶-1是关键酶。

2.裂解(磷酸丙糖的生成):一分子F-1,6-BP裂解为两分子3-磷酸甘油醛,包括两步反应:F-1,6-BP→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

3.放能(丙酮酸的生成):3-磷酸甘油醛经脱氢、磷酸化、脱水及放能等反应生成丙酮酸,包括五步反应: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此阶段有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放能反应,共可生成2×2=4分子ATP。

丙酮酸激酶为关键酶。

4.还原(乳酸的生成):利用丙酮酸接受酵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NADH,使NADH重新氧化为NAD+。

即丙酮酸→乳酸。

三、糖无氧酵解的调节:主要是对三个关键酶,即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进行调节。

最新生化第4章第4节课糖代谢PPT课件

最新生化第4章第4节课糖代谢PPT课件

ATP
磷酸戊糖
有氧 H2O+CO2
核糖
+ NADPH+H+
途径
葡萄糖 糖酵解 丙酮酸
消化与吸收 糖异生
无氧 乳酸
淀粉 乳酸、氨基酸、甘油
目录
血糖来源和去路
食 物 糖 消化,
吸收
氧化 分解
CO2 +生
非糖物质
血 糖原合成 肝(肌)糖原 糖 磷酸戊糖途径等
其它糖
脂类、氨基酸合成代谢
草酰乙酸
NADH+H+
PEP
羧激酶
NAD+ NAD+
苹果酸
苹果酸
天冬氨酸
(线粒体)
羧激酶 草酰乙酸 天冬氨酸
Glu ATP G-6-P ADP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3-磷酸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PEP
1,6-二磷酸果糖
ADP 丙酮酸激酶 P
丙酮酸羧化酶 丙氨酸
ATP
丙酮酸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乙 酰 CoA
饥饿
目录
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一)饥饿时维持血糖水平稳定(最主要)
空腹12小时后血糖的来源全部依赖糖异生。 原料:氨基酸、甘油、乳酸
(二)补充肝糖原(三碳途径);
以C-14标记葡萄糖输入人体,证实只有小 部分葡萄糖合成糖原,大部分通过外周组 织分解为乳酸、丙酮酸后再异生为葡萄糖 合成糖原。
由不同的酶催化其 单向反应,称为底

第四章 糖代谢

第四章  糖代谢
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的-1,4-糖苷键,产物为纤维二糖和葡萄糖。
(二)糖原的磷酸解
在人和动物的肝脏中,糖原(又称动物淀粉)是葡萄糖非常有效的 贮藏形式,通过糖原分解直接补充血糖。糖原与支链淀粉相似,是 葡萄糖通过-1,4-糖苷键和-l,6-糖苷键构成,分支较支链淀粉 更多,如图所示。
糖原在细胞内的降解称为磷酸解。糖原磷酸化酶催化的反应是不需 要水而需要磷酸参与的磷酸解作用,从糖链的非还原性末端依次切下 葡萄糖残基,产物为1一磷酸葡萄糖和少一个葡萄糖残基的糖原。
-淀粉酶水解淀粉的-1,4-糖苷键。如底物是直链淀粉,则产物为葡 萄糖、麦芽糖。如果是支链淀粉,则水解产物除上述产物外,还含有麦 芽三糖和-糊精,所以又称该酶为液化酶或糊精酶。-1,6-糖苷酶又称 脱支酶,其作用是可以水解带分支的糊精中-1,6-糖苷键,生成-1,4糊精和麦芽糖的混合物。
-淀粉酶水解淀粉的-l,4-糖苷键,其水解的方式是水解淀粉的非还 原性末端残基,并依次切下两个葡萄糖单位,产物为麦芽糖。作用于支 链淀粉,除产生麦芽糖外还产生糊精。
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应是调节糖酵解过程 的另一重要反应步骤。丙酮酸激酶也是变 构酶。
(二) 丙酮酸的去路
①乳酸的生成 例如某些厌氧乳酸菌或肌肉由于剧烈运动而造成 暂时缺氧状态,或由于呼吸、循环系统机能障碍暂时供氧不足时, 丙酮酸接受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形成的NADH上的H,在乳酸脱 氢酶的催化下还原为乳酸,这是糖酵解的最终产物。
(一) 糖酵解过程 糖酵解是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将一分子葡萄糖转变为两分子丙酮
酸并伴有ATP生成的过程,共包括11个反应步骤,全部反应位于细 胞质中。
糖酵解是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的共
同代谢途径。事实上,在所有的细胞中都存在糖酵解途径,对于某 些细胞,糖酵解是唯一生成ATP的途径。

最新第四章-糖代谢(1)ppt课件

最新第四章-糖代谢(1)ppt课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式丙酮酸
-1 -1 2×1 2×1
净得 2
第三节
糖的有氧氧化
❖ 机体利用氧将葡萄糖彻底氧化成CO2和H2O的反应过程称 为有氧氧化。
❖ 有氧氧化是体内糖分解供能的主要方式,绝大多数细胞都 通过它获得能量。
❖ 肌组织中葡萄糖通过无氧氧化所生成的乳酸,也可作为运 动时某些组织的重要能源,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提供 足够的能量。
三、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 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在机体缺氧时迅速提供能量 ❖ 正常情况下为一些细胞提供部分能量 ❖ 1mol葡萄糖经过糖酵解可净生成2mol ATP储存起来,
其储存效率为31%
反应步骤
ATP变化/每分子葡萄糖
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 糖 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
H2O
H
COO
COO
CHH 琥珀酸脱氢酶 HCH
CH
FAD
COO H2 H
2CH FADC2 O
OH
HS-
COO
三羧酸循环
CH3COS~ CoA
HC
NADH +H+
HO HC2oA OOCC O
C CHO2
HO HC 2 O

OC C H
HCO2
① 柠檬酸合酶OH
NA
⑧ OH
② 顺乌头酸酶
D+
COO
有氧氧化过程概括:
(第一阶段)
O2
O2
葡萄糖
葡萄糖
葡糖-6- 丙
磷酸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O2
H2O
H++e

第四章糖代谢ppt课件

第四章糖代谢ppt课件

⑥结合糖 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糖脂 (glycolipid): 糖蛋白 (glycoprotein):
三、糖的主要生理功能
1.氧化供能:50~70% 2.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 3.转变为其它成分
三、糖的主要生理功能 氧化供能:50~70% 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 转变为其它成分
目录
四、糖的消化与吸收
H 2 C O PO 3 H 2
6-磷酸葡萄糖
(glucose-6-phosphate)
H
O PO 3 H 2
CH
H C OH
H C OH
HO C H
H C OH
CH 2 OH
1-磷酸葡萄糖
(glucose 1-phosphate)
葡萄糖是体内糖代谢的中心
(1)可转变成其它的糖 (2)主要供能物质 (3)可转变为氨基酸和脂肪酸
第四章糖代谢ppt课件
物质代谢:
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
分解代谢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分子分解为基本组成单位 第二阶段:基本分子转变为代谢中间产物,
可有少量能量的释放 第三阶段:乙酰CoA氧化生成CO2和H2O
可生成大量ATP
合成代谢的一般特点 由不同酶催化,要消耗ATP和NADPH。
代谢调节:
代谢途径: A E1 B E2 C E3 通过关键酶实现
(D-glucose)
6 CH 2 OH
5
OH
4
OH
OH
3
1C
2
OH
OH
α-D-吡喃葡萄糖
6CH 2 OH O OH
OH OH
C H
OH
β-D-吡喃葡萄糖
葡萄糖及其磷酸酯

生物化学教案第四章糖代谢

生物化学教案第四章糖代谢

生物化学教案第四章糖代谢第四章糖代谢教案第一节糖的分类及生理功能一、教学目标1.了解糖的分类。

2.了解糖在生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3.掌握糖对人体能量供给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糖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2.糖的生理功能。

3.糖对人体能量供给的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1.导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回顾上一章关于生物大分子的知识,形成知识链条。

2.知识讲解(1)糖的分类及结构特点a.单糖:葡萄糖、果糖等b.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等c.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等d.结构特点:含有2个或多个羟基,是羟基代谢的主要物质。

(2)糖的生理功能a.能量供给: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量源,提供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

b.结构组成:糖是构成细胞壁、核酸、骨骼、关节软骨等的重要成分。

c.调节体内物质平衡:糖可调节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血液渗透压。

d.保护细胞膜:糖能稳定细胞膜结构,防止脂质氧化。

(3)糖对人体能量供给的重要性a.葡萄糖是人体最重要的糖类,是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底物。

b.人体细胞通过葡萄糖与氧气进行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能量。

3.案例分析提供一个案例,由学生分组讨论糖对人体能量供给的重要性,并列举一些与糖代谢相关的疾病。

4.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糖作为生物体内重要能量源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2.案例分析,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糖的分类和结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能够理解糖对人体能量供给的重要性。

3.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改进1.可以增加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提取糖,并观察糖的相关特性。

2.可以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与糖代谢相关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以上是关于第四章糖代谢的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糖代谢 第四章

糖代谢 第四章

6-磷酸果糖 ATP 反应④、⑤:
1,6-二磷酸果糖
3-磷酸甘油醛

磷酸二羟丙酮
糖酵解途径的10步反应结构式
P
糖酵解途径的10步反应
2.糖酵解途径的第二阶段 NAD NADH+H
+ +
反应⑥ 3-磷酸甘油醛
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
ATP
反应⑦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反应⑧ 3-磷酸甘油酸 反应⑨ 2-磷酸甘油酸 反应⑩
四、乳酸循环
糖异生概述 1、概念: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 程称为糖异生。 2、进行部位:肝脏(肾) 3、原料:丙酮酸、乳酸、生糖氨基酸、 甘油
一、糖异生的途径
(Gluconeogenesis Pathway) 从丙酮酸生成葡萄糖的具体反应过程 称为糖异生途径。 糖异生的途径基本上是糖酵解的逆行过程
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 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 成CO2和H2O,并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 糖的有氧氧化。
⑪ 糖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⑫ 糖有氧氧化的调节 ⑬ 糖有氧氧化生成的ATP ⑭ 巴斯德效应(Pasteur效应)
⑪ 糖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分三阶段: 葡萄糖 → 丙酮酸(糖酵解途径) 丙酮酸 → 乙酰CoA 胞液进行 线粒体进行 线粒体
3.限速酶:已糖激酶
6-磷酸果糖激酶-1
丙酮酸激酶
糖酵解途径的10步反应
1.糖酵解的第一阶段 已糖激酶
反应① 葡萄糖
ATP ADP
6-磷酸葡萄糖
或者:糖原 → 1-磷酸葡萄糖 → 6-磷酸葡萄糖
反应②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
糖酵解途径的10步反应结构式

最新口腔执业医师(含助理)精品资料第四单元 糖代谢

最新口腔执业医师(含助理)精品资料第四单元 糖代谢

第四单元糖代谢糖的分解代谢糖酵解定义:葡萄糖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分解形成乳酸的过程。

主要过程:第一阶段:1分子G → 2分子3-磷酸甘油醛第二阶段:3-磷酸甘油醛→ 丙酮酸第三阶段:丙酮酸→ 乳酸细胞定位:胞浆第一阶段:1分子G→2分子3-磷酸甘油醛要点分析:(1)己糖激酶(肝内称葡萄糖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1催化不可逆反应,消耗能量;(2)己糖激酶催化生成6-P-G,使G活化。

第二阶段: 3-磷酸甘油醛→丙酮酸两步底物磷酸化反应: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丙酮酸激酶催化不可逆反应,第三个关键酶。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的反应产生NADH,消耗无机磷酸。

第三阶段:丙酮酸→乳酸乳酸生成需要的NADH+H+来自3-磷酸甘油醛的脱氢反应。

糖酵解途径小结细胞定位:胞液。

能量生成:净生成2分子ATP。

产物:乳酸。

关键酶:己糖激酶(肝内称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生理意义: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完全依赖糖酵解途径提供能量。

糖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过程:第一阶段:酵解途径。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三羧酸循环记忆歌谣柠异柠α酮;琥珀二将来帮忙;由酰变酸产能量;琥珀脱氢变延胡;苹果草酰再循环。

三羧酸循环小结能量生成:一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生成2分子ATP;一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生成30或32分子ATP;一分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10分子ATP。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异生定义: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

组织定位:肝脏(主要)、肾脏(少量)原料:乳酸、甘油、氨基酸、三羧酸循环中的各酸等(没有脂肪酸)。

糖异生生理意义:维持血糖浓度恒定;有利于乳酸再利用;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

乳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关键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此酶的先天性缺陷会导致溶血性黄疸(蚕豆病)。

生理意义:提供5-磷酸核糖,参与核苷酸和核酸合成。

提供NADPH+H+(还原型辅酶Ⅱ)血糖及其调节血糖浓度来源:食物中消化、吸收的糖(主要);空腹时肝糖原的分解;饥饿24小时后肝脏糖异生,补充血糖。

第4章糖代谢ppt课件

第4章糖代谢ppt课件
下的氢加在丙酮酸上,还原为乳酸,虽然有氧 化还原反应,但不需要氧。
第一阶段
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glucose6-phosphate, G-6-P),催化此反应的是己 糖激酶(hexokinase, HK),己糖激酶需要 Mg++作为激活剂,消耗1分子ATP。该反应单 向进行,不可逆。
糖酵解过程缩略图
糖酵解的进行
因为细胞中NAD+含量甚微,在糖酵解途径中 产生的还原当量(NADH+H+)要重新氧化为 NAD+,酵解方可继续进行;在缺氧状态下, 丙酮酸可作为受氢体,接受氢后转变为乳酸从 而再生NAD+ 。
在酵解过程中,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3磷酸 甘油醛,后者脱氢使2分子NAD+还原为 NADH;而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丙酮酸, 正好可使2分子NADH再生为NAD+ 。整个过 程,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乳酸和2分子ATP, 而NAD+和NADH不断相互转变,总量不增加 也不减少。
在己糖异构酶(phosphohexoisomerase) 的催化下,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 (fructose-6-phosphate, F-6-P),己糖异 构酶也需要Mg++作为激活剂,醛糖与酮糖的 异构反应是可逆的,
6-磷酸果糖磷酸化为1,6-二磷酸果糖(1,6fructose-bisphosphate, F-1,6-P),磷酸 果糖激酶-1(phosphofructokinase-1)催 化此反应, Mg++作为激活剂,消耗1分子 ATP,该反应不可逆。
故称为糖酵解(glycolysis)。
糖酵解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葡萄糖或糖原 开始,到生成2分子磷酸丙糖;第二阶段由磷 酸丙糖转变为乳酸。

糖代谢最新PPT医学课件

糖代谢最新PPT医学课件
P700*
P680*
水裂解 复合体
A0 Pha
PQA PQB
PQ池
细胞色素 质体蓝素
A1 Fe-S Fd
Fd-NADP⊕ 氧化还原酶 NADP⊕
bf复合体
P700
NADPH
质子梯度
L
H2O
O+ 2 Tyr P680
L
质子梯度
53
2.暗反应
三个主要的过程: 一是CO2受体固定大气中CO2 二是将固定的CO2还原为糖 三是可接受CO2的受体分子的重新生成。
当需要核糖-5-P > NADPH时,G-6-P→5-磷酸核糖。 当对NADPH 和 5-磷酸核糖平衡时,G-6-P → 2个
NADPH和1个核糖-5-P 需要NADPH > 5-磷酸核糖时,G-6-P → CO2。 需要 NADPH和 ATP更多时, G-6-P →丙酮酸。
5、磷酸戊糖途径与疾病
TCA是否是一个永 不枯竭的系统
五、TCA的添补反应 --------------(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
1、TCA循 环中间产物 是某些物质 的合成原料
蛋白质 Asp
丙酮酸
脂肪酸 Tyr
Phe
Leu
乙酰CoA
Ile
Trp
草酰乙酸
柠檬酸
草酰乙酸 乙酰CoA
葡萄糖
苹果酸
Asp
Phe
延胡索酸
Tyr
TCA
光系统I (PS I)----系统I产生NADPH
PC
(2)光反应的电子传递链(光合链)
(3) 光合磷酸化
通过光激发导致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 合成ATP的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
按照光合链电子传递的方式,光合磷酸化可 以分为两种形式: 非环式光合磷酸化 环式光合磷酸化

第四章 糖类代谢

第四章  糖类代谢

第四章糖类代谢一名词解释糖异生/ 糖酵解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 UDPG(1)糖异生: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和糖原的过程。

(2)糖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此反应过程一般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又称为无氧分解。

(3)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又称为磷酸已糖旁路。

磷酸戊糖途径在细胞质中进行。

全部反应分为氧化阶段和非氧化阶段。

(4)UDP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是糖原合成酶的糖基供体。

二填空题1.合成糖原的前体分子是UDPG,糖原分解的产物是1-磷酸葡萄糖。

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2分子ATP;2分子乳酸异生为葡萄糖要消耗6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6.三碳糖、六碳糖与七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磷酸戊糖途径。

7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2阶段,分别称为氧化反应阶段和非氧化阶段,其中两种脱氢酶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它们的辅酶是NADP。

8.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是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

9.TCA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

10.TCA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是琥珀酰CoA。

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索酸的酶是___琥珀酸脱氢酶,此酶的辅因子是FAD。

11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 TP的高能化合物是1,3-二磷酸甘油酸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2.参与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的辅酶为TPP,硫辛酸,FAD,NAD和CoA。

第四章糖代谢

第四章糖代谢

第四章糖代谢重点内容:1.糖代谢的途径2.糖代谢的生理意义3.要注意的几个知识点糖的代谢开始于口腔,结束于小肠。

—糖的代谢途径主要有: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1.糖代谢的途径1)糖的无氧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是在无氧情况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

它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的途径。

糖酵解途径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引发阶段。

葡萄糖的磷酸化、异构化:①葡萄糖磷酸化成为葡萄糖-6-磷酸,由己糖激酶催化。

为不可逆的磷酸化反应,酵解过程关键步骤之一,是葡萄糖进入任何代谢途径的起始反应,消耗1分子ATP.②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果糖-6-磷酸,磷酸己糖异构酶催化;③果糖-6-磷酸磷酸化,转变为1,6-果糖二磷酸,由6磷酸果糖激酶催化,消耗1分子ATP,是第二个不可逆的磷酸化反应,酵解过程关键步骤之二,是葡萄糖氧化过程中最重要的调节点。

第二阶段:裂解阶段。

1,6-果糖二磷酸折半分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醛缩酶催化,二者可互变,最终1分子葡萄糖转变为2分子3-磷酸甘油醛。

$第三阶段:氧化还原阶段。

能量的释放和保留:①3-磷酸甘油醛的氧化和NAD+的还原,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产生一个高能磷酸键,同时生成NADH用于第七步丙酮酸的还原。

②1,3-二磷酸甘油酸的氧化和ADP的磷酸化,生成3-磷酸甘油酸和ATP.磷酸甘油酸激酶催化。

③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④2-磷酸甘油酸经烯醇化酶催化脱水,通过分子重排,生成具有一个高能磷酸键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⑤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丙酮酸激酶催化将高能磷酸键转移给ADP,生成烯醇式丙酮酸和ATP,为不可逆反应,酵解过程关键步骤之三。

⑥烯醇式丙酮酸与酮式丙酮酸互变。

⑦丙酮酸还原生成乳酸。

一分子的葡萄糖通过无氧酵解可净生成2个分子三磷酸腺苷(ATP),这过程全部在胞浆中完成。

2)糖的有氧氧化途径: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称为有氧氧化,有氧氧化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ATP
ADP
Mg2+
6-磷酸果糖激酶-1
6-磷酸果糖
1,6-双磷酸果糖(1, 6fructose-biphosphate,
F-1,6-2P)
6-磷酸果糖激酶-1(6-phosphfructokinase-1)
目录
Glu
ATP
ADP
G-6-P
4. 磷酸己糖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
F-6-P
ATP
ADP
F-1,6-2P
C H 2O P
磷酸二 3-磷酸
CO
羟丙酮 甘油醛 H O C H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H C O H 醛缩酶 H C O H (aldolase)
目录
糖原
糖原合成 肝糖原分解
磷酸戊
酵解
核糖 糖途径
途径
+
葡萄糖
NADPH+H+
消化与吸收
糖异生途径
AT淀粉 乳酸、氨基酸、甘油
目录
第二节 糖的无氧分解
Glycolysis
目录
➢ 在机体缺氧条件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 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 解 (glycolysis) , 亦 称 糖 的 无 氧 氧 化 (anaerobic oxidation)。
糖的消化 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动
物糖原以及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 等,其中以淀粉为主。 ➢ 消化部位: 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目录
➢ 消化过程:
口腔
淀粉
唾液中的α-淀粉酶
肠腔
肠粘膜 上皮细胞 刷状缘
胰液中的α-淀粉酶
麦芽糖+麦芽三糖 α-临界糊精+异麦芽糖 (40%) (25%) (30%) (5%)
4第四章糖代谢
糖的化学
➢糖的概念 糖 (carbohydrates) 即 碳 水 化 合 物 ,
其化学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类及其衍 生物或多聚物。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 糖原——是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β-1,4-糖苷键
结合糖——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常见的结合糖有: 糖脂 (glycolipid):是糖与脂类的结合物。 糖蛋白 (glycoprotein):是糖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C H 2O P
1,6-双磷酸果糖
CH2 O P
C O 磷酸二羟丙酮
C H 2O H
+
CHO
C H O H 3-磷酸甘油醛 CH2 O 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目录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F-1,6-2P
5. 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
CH2 O P
CHO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α-葡萄糖苷酶
α-临界糊精酶
葡萄糖
目录
食物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因人体 内无-糖苷酶而不能对其分解利用,但却 具有刺激肠蠕动等作用,也是维持健康 所必需。
目录
糖的吸收 ➢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 吸收形式:单糖
目录
➢ 吸收机制:
肠腔
小肠粘膜细胞
门静脉
K+ ATP
ADP+NPai+泵 Na+
G
刷状缘
➢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
目录
一、糖无氧氧化反应过程分为酵解 途径和乳酸生成两个阶段
糖酵解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pyruvate), 称之为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 ➢ 第二阶段: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目录
Glu
ATP
ADP
G-6-P
(一)葡萄糖经酵解途径分解为 两分子丙酮酸
P O CH2
H H
OH
OH HO
H OH 己糖异构酶
H OH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 (fructose-6-phosphate,
F-6-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目录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F-1,6-2P
3. 6-磷酸果糖转变为1,6-双磷酸果糖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CO
磷酸丙糖异构酶
C H 2O H
(phosphotriose isomerase)
磷酸二羟丙酮
CH OH
CH2 O P 3-磷酸甘油醛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目录
Glu
细胞内膜
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 (Na+-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 SGLT)
目录
三、糖代谢的概况
葡萄糖转运进入细胞 SGLT
小肠肠腔
肠粘膜上皮细胞
门静脉
GLUT
各种组织细胞
体循环 肝脏
这 一 过 程 依 赖 于 葡 萄 糖 转 运 体 (glucose transporter,GLUT)。
➢ 这些特性使葡萄糖激酶在维持血糖水平和 糖代谢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目录
Glu
ATP
ADP
G-6-P
2. 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 6-磷酸果糖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H OH
葡萄糖
H OH
6-磷酸葡萄糖
(glucose-6-phosphate,
2-磷酸甘油酸
G-6-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目录
➢ 哺乳类动物体内已发现有4种己糖激酶同工 酶,分别称为Ⅰ至Ⅳ型。肝细胞中存在的 是Ⅳ型,称为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
➢ 它的特点是:①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 ②受激素调控。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Introduction
目录
一、糖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氧化供能
➢糖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碳源和能源。
➢提供合成体内其他物质的原料。 如糖可提供合成某些氨基酸、脂肪、
胆固醇、核苷等物质的原料。 ➢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如糖是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等的 组成成分。
目录
二、糖的消化吸收主要是在小肠进行
F-6-P
ATP ADP
F-1,6-2P
1. 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
HO CH2
P O CH2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H H
O H ATP
ADP
Mg2+
H H
OH
NAD+ NADH+H+
OH H
HO
OH
己糖激酶
OH H
HO
OH
1,3-二磷酸甘油酸
(hexokinase)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