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热力站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5d93546168884868762d6fa.png)
..word 教育资料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word教育资料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 第一章总论 ......................................................1.1 设计任务及要求...............................................1.2 原始资料 .....................................................1.2.1设计参数资料.........................................................1.2.2基本设计要求......................................................... 第二章供热负荷计算..............................................2.1.供热面积的计算 ........................................................2.2.供热负荷的计算............................................... 第三章供热方案设计 ..............................................3.1室外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3.1.1供热管道平面布置类型........................................3.1.2供热管道布置原则............................................ 第四章热伸长及补偿器选择计算....................................4.1 热伸长及固定支架确定.........................................4.1.1热伸长......................................................4.1.2固定支架....................................................4.2 补偿器 .......................................................4.1.1设置补偿器的意义............................................4.1.2补偿器的选择................................................ 第五章供热管网水力计算及水压图..................................5.1管网水力计算 .................................................5.1.1水力计算的一般要求.........................................5.1.2水力计算的方法和步骤.......................................5.1.3部分管路计算实例............................................5.2水压图绘制及分析 .............................................5.2.1绘制管路水压图的必要性.....................................5.2.1 水压图的原理及其作用.......................................5.2.2 绘制水压图的步骤和方法..................................... 第六章其他........................................................6.1 主要参考资料...........................................................6.2附表..........................................................附表1——供热负荷计算及初步水力计算表 ..........................附表2——详细水力计算表.........................................结语 ............................................................. word教育资料..word教育资料第一章总论1.1 设计任务及要求本次设计为太原市XX小区二次网工程设计。
小区热力管网及换热站工程设计
![小区热力管网及换热站工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29b6b014791711cc7917e4.png)
供热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长春市曙光小区热力管网及换热站工程设计院(部):热能工程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热电)班级:热动102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摘要本设计名为长春市曙光小区室外供热管网和换热站工程设计。
随着国家计量供热的逐步推行,供热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计量供热是供热行业从粗放型管理方式向精细型管理方式的一次深刻转变。
计量供热的主目标是节能环保。
计量供热的成功实行必须依托高精确的热网调控。
而热网的高精确调控基础是热网的设计和建设。
这对我们供热系统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能否设计出满足热网精确调控需求的供热系统是当前我们设计人员面临的一道重要难题。
供热工程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公共事业的一项重要设计。
各地区都努力从现有条件出发,积极调整能源结构,研究多元化的供热方式,实现供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计量供热的节能目标。
计量供热不仅能给城市提供稳定的可靠地高品位热源,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而且能节约能源,减少城市污染。
有利于城市美化,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间。
城市供热管网的设计,首先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既要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又要实事求是的对热负荷进行调查和计算。
在了解热负荷的性质、类别、用途等多方面现场的资料后,进行供热外网的设计。
本次设计以节能建筑的热指标为基础,以热网的精确调节为最终目标,尽量降低热网的各项指标,尽量应用精确调节的阀门和设备,为计量供热打好基础。
本设计以经济、环保、节能为原则,通过借鉴以前的设计方法和经验,采用了合理的技术措施,使设计的各个系统达到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集中供热;供热管网;换热站;节能;目录第一部分- 4 -第一章绪论- 4 -2.1.1设计地区气象资料(长春市)- 6 -2.1.2土建资料- 6 -2.1.3热媒- 6 -2.1.4采暖方式- 6 -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一、我国城市供热的技术走向1,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技术方向,主要采用热电联产的型式,这是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8939fd35022aaea998f0f37.png)
河南城建学院《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学号041412140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课程名称供热工程指导教师王靖李奉翠虞婷婷付浩卡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2015年5月目录第1 章设计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设计题目 (2)1.2 设计任务及要求 (2)1.3 设计原始材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采暖负荷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 (4)2.3围护结构朝向修正耗热量的计算 (5)2.4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 (5)2.5冷风侵入耗热量的计算 (6)2.6 热负荷计算举例 (6)第3章采暖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7)3.1集中供热 (7)3.2采暖系统形式选择 (7)3.3 分户采暖 (8)3.4 采暖末端方式的选择与计算 (8)第4章机械循环单管跨越式分户采暖水力计算 (10)4.1 室内平面图及水力计算 (10)4.2 一单元一层用户水力计算 (10)4.3 三单元三层用户水力计算 (12)4.4 单元立管与水平干管水力计算 (14)4.5 不平衡率的计算 (15)第5章设计心得体会与经验总结 (9)第一章设计概况1.1设计题目北京市京郊大院采暖工程设计1.2设计任务及要求1.21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包括一层到三层采暖计算1.22设计要求1、采暖设计计算内容(1)建筑围护结构耗热量的计算确定外墙、屋顶、门、窗、地面等的传热系数;列表计算各房间的基本耗热量,附加耗热量,进而求出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该建筑物的热指标(2)采暖系统方案确定(3)采暖系统设备选择及计算(4)采暖系统进行水力计算2、散热器计算(1)散热器的选择及计算3、设计图纸绘制及基本要求(1)采暖平面图1:50或1:100(2)采暖系统图(按比例绘制,但出图时不需要比例也不标注比例)(3)散热器设备布置平面图1:50或1:100(4)采暖管路布置平面图1:50或1:100(5)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材料表等。
供热工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32cdb8ccc22bcd126ff0ccc.png)
供热设计说明书1、引言我们的课题是唐山市某三层教学楼采暖设计。
设计过程根据不同的房间的功能要求,以及人体舒适感要求,分别给定房间的设计温度在冬季,室内外的温差较大,由于室外的温度较低,室内的热量就会通过维护结构传给室外,从而造成室内热量的损失,直接导致了室内温度的下降,从而使人感觉到寒冷影响了人体的舒适感,为了保证室内的温度是人体感觉舒适,就必须补充室内损失的这部分热量,这就要求对房间进行不间断的供暖以达到补充这部分能量的效果,采暖系统所要提供的热负荷就是房间的热负荷。
做好房间的热负荷的计算后,就要进行供暖系统的选择与计算,在这次教室公建的供暖设计中,我采用上供下回垂直单管顺流式,系统采用机械循环热水供暖。
在本次设计的过程中,不但培养了我的学习态度,而且培养了我所学的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使我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加综合的认识,是我对我们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我国的供暖事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今后的工作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设计原始资料及采暖热负荷计算2.1设计原始资料2.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唐山市某三层教室公建。
2.1.2设计热媒本工程采用小区的热交换站提供的热媒:供回水温度为95℃/70℃。
2.1.3唐山地区室外气象参数参阅文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查得:冬季室外采暖设计温度:-11℃;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3 m/s。
2.2采暖热负荷计算2.2.1各设计参数的确定2.2.1.1室内计算温度根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和《暖通空调》确定室内设计温度,因此室内计算温t n=18℃,楼梯间计算温度t n=16℃,一层大厅计算温度t n=16℃。
度2.2.1.2维护结构传热系数墙体传热系数:外墙:1.57 W/(m2·℃)门窗传热系数:门窗采用塑钢门窗框双层玻璃结构:3.49 W/(m2·℃)地面的传热系数:采用地面分地带法:第一地带:0.47 W/(m2·℃)第二地带:0.23W/(m2·℃)第三地带:0.12W/(m2·℃)2.2.1.3温差修正系数α值参阅文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查得结果如表2-2。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366720b6edb6f1aff001f68.png)
(1+0.02)=244.32W (4)北内门 传热系数 K=2.91W/m2*℃,温差修正系数 =0.7,传热面积 F =1×2.1×2=4.2 ㎡ 北内门基本耗热量为: Q4 KF (tn twn)a =2.91×4.2×(20+3.9)×0.7=204.47W (5)北内墙 传热系数 K=1.345W/m2*℃,温差修正系数 =0.7,传热面积 F= (3.6+3.6+2.2)×3.2-1×2.1×2=25.88 ㎡
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 W/m2*℃
外墙 0.54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内墙
外窗
内门
1.345
2.34
2.91
屋面 1.169
2.4 其他资料
热源:换热站 热媒:热水 热媒参数:95℃/70℃ 建筑物周围环境:城市内、无遮挡
三、供暖热负荷计算
3.1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围护结构耗热量包含内容: ①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②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③冷风渗透耗热量; 上述代数和,分为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
2
六、管道的布置 6.1 干管的布置 6.2 支管的布置
七、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7.1 水力计算 7.2 水力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7.3 各用户水力计算 7.4 立管水力计算的示例 7.5 不平衡率的计算
八、附属设备选择 九、课程设计总结 十、 参考文献
3
一、设计要求
1.1 目的及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继课程之后进行的。它是深入学习和消化课程内容的重要环
3.3 负荷计算示例
下面 107 房间为例进行热负荷计算:
集中供热换热站设计
![集中供热换热站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73952a2f60ddccda38a029.png)
榆林嘉园住宅小区热力站、换热站设计方案河北长城锅炉容器有限公司一、设计资料1、采暖面积126760平米高低区地暖(高区9612地暖,低区117148地暖)2、锅炉设备型号SZL10.5-1.0/115/70-AII 一台 SZL7.0-1.0/95/70-AII 一台 一用一备3、设计数据(1)供回水温度一级网供回水温度:t 1/t 2= 95/70℃; 二级网供回水温度:t g /t h =60/50℃;(2)管径及数量一级网管径及数量:DN400 30m 二级网管径及数量:a 、高区管径及数量:DN250 462mb 、低区管径及数量:DN450-250 462m DN450 224 m DN400 47 m DN350 171 m DN250 20 m(3)标高锅炉间标高:±0.000 换热站标高:-4.000 水泵间标高:-4.000 最远端用户标高:+2.5004、设计思路锅炉设备甲方已选定,二次网管径甲方已设计; 现需设计锅炉房部分附属设备及换热站内所有设备;供热站内选择两组各二台水—水换热器,单台换热能力占本区热负荷的70%,以便保证一台换热器故障情况下,另一台换热器能保障基本热负荷的要求,循环水泵在高低区各设三台,二用一备;补水泵在高低区各设二台,一用一备;全自动软水器及软水箱一套、一、二次网共用。
二、供热系统热负荷的计算1、热负荷的计算方法310-⨯⨯=F q Q f n式中 n Q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 ; f q —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2/W m ; F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2m 。
注:1、本表摘自《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34-90,1990年版;2、热指标中已包括约5%的管网热损失在内。
从表2-1取fq =602/W m 。
可知供暖热负荷:高区: 310-⨯⨯=F q Q f n 高=60×9612×10-3=577KW 低区: 310-⨯⨯=F q Q f n 低=60×117148×10-3=7029KW即:总的供热面积为F=126760m 2,总的供暖热负荷Q n =7606KW 。
采暖设计说明书. 3
![采暖设计说明书. 3](https://img.taocdn.com/s3/m/fa2ded8eb9d528ea81c77975.png)
课程设计说明书1.设计题目B、某小学学校教学楼采暖系统设计2.原始资料1、建筑物修建地点:银川市。
2、建筑物朝向:南。
3、土建资料:建筑物的平、立面图。
4、其他资料:热源:独立的锅炉房;资用压头:10000Pa;设计供回水温度:95℃/70℃;建筑物周围环境:市内、无遮挡;3.设计内容和要求1、设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计算供暖设计热负荷(2)布置管道和散热设备、选择计算散热设备(3)管道的水力计算及附属设备的选择2、说明书要阐述设计方案主要依据和基本计算公式。
说明书的文字要简练,字迹要工整。
说明书中要有以下几张表格和附图:(1)房间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表(2)散热器计算表(3)管路水力计算表、局部阻力系数统计表(4)管路水力计算简图3、绘制的图纸图面要清洁,图中各项内容符合制图要求,要有文字说明,要有以下图纸:(1)采暖系统平面图(2)采暖系统图本设计涉及到的规范有:(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规范》GB 50019-2003;(2)《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2-2002;(3)《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4-2001;(4)《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5)《集气罐制作与安装》T903;(6)《散热器系统安装》K402-1~2;(7)《方形伸缩器》N106。
目录1 原始资料................................................................................................... - 1 - 1.1自然条件.. (1)1.1.1气象条件(银川市): (1)1.1.2设计热媒: (1)1.2土建资料 (1)1.2.1建筑平面图(已知) (1)1.2.2屋顶构造图: (1)1.3墙体构造 (2)2 热负荷的计算............................................................................................- 2 - 2.1围护结构耗热量.. (3)2.1.1围护结构的热系数的校核计算 (4)2.1.2室内温度设计=18℃ (5)2.1.3室外温度的确定 (5)2.2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5)2.2.1朝向修正耗热量: (5)2.2.2风力附加耗热量: (5)2.3门窗缝隙渗入冷空气的耗热量 (6)2.4冷风侵入耗热量 (7)2.5建筑物采暖热指标的计算 (7)2.6热负荷计算 (8)3 采暖热媒和采暖系统的选择 ...................................................................- 9 -3.1采暖热媒的选择 (9)3.2采暖系统的确定 (10)4.散热器的选择与计算.............................................................................. - 10 - 4.1散热器的计算. (10)4.1.1散热面积的计算 (10)4.1.2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11)4.1.3散热器传热系数 (11)4.1.4散热器片数的确定 (11)4.2散热器的计算实例 (11)5 水力计算................................................................................................. - 12 - 5.1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12)5.2水力计算的方法 (13)5.3水力计算 (13)6 辅助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北京某住宅小区换热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北京某住宅小区换热站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55bd63c5a8102d276a22f49.png)
北京某住宅小区换热站课程设计说明书1.设计原始资料1.1气象资料建筑气候分区:寒冷地区经纬度:东经116.47,北纬39.80冬季采暖计算温度:-12℃ 最多向平均风速 4.6M/S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9℃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5℃室内温度 :20℃ 采暖天数 90天 年主导风向 西北风室外风速 :冬季2.8M/S 当地气压 10204Pa (冬)1.2热源资料及热负荷1.2.1小区采暖热负荷:kW 80001000/=⨯=A q Q h h1.2.2管网参数一次管网供回水温度:120-80℃二次管网供回水温度:80-60℃二次管网阻力:0.2MPa二次管网静水压力:0.3MPa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压力:0.35MPa2.换热站系统设计方案2.1换热站作用热力站是热网与热用户的连接场所。
它的作用是根据热网工况和用户需求,采用不同 的连接方式,将热网输送的热媒进行调节、转换,以满足用户需求。
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对热媒的参数进行集中计量和检测。
热力站按供热形式分直供站和间供站,前者是电厂直接供用户,温度高,控制难,浪费热能。
是最初电厂余热福利供热的产物。
后来开始收费,才有热力公司。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热商品化,热力公司开始提高供热质量,才有直供站,这属于集中供热。
还有锅炉供热,省掉电厂环节,但是效率低,污染大已近淘汰。
集中供热是发展方向,间供站为主。
2.2换热站类型 根据热网输送的热媒不同,可分为热水供热热力站和蒸汽供热热力站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工业热力站和民用热力站,根据二级热网对供热介质参数要求的不同,可分为换热型热力站和分配型热力站。
根据热力站的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用户热力站、小区热力站、区域性热力站和供热首站。
根据制备热媒的用途,可分为采暖换热站,空调换热站和生活热水换热站或他们之间的相互与共同组合。
2.3换热站位置选择考虑因素应靠在热负荷中心,便于与一次网连接。
为了方便建设和扩建,站址要有足够的场地。
换热站计算说明书Word版
![换热站计算说明书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2724db10a6f524cdbf8595.png)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系别:能环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建环 121 姓名:任少朋学号: 2012305127 起迄日期:16年02月21日~ 16年06月15日设计(论文)地点: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贾玉贵职称:副教授 2016 年 06 月 15 日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供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采用集中供暖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管理.同时采用集中供热可提高供热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题目是以张家口市桥西区恒峰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系统M13号热力站供热区域的工程设计、改造为需用背景的实际工程。
本工程为张家口市桥西区集中供热工程张家口市检察院换热站,属于原有燃煤锅炉房改造工程。
供热区域总建筑面积:110000m2,总热负荷:约6400kw。
本次设计主要有工程概述、热负荷计算、供热方案确定、管道水力计算、系统原理图和平面布置图绘制、设备及附件的选择计算的内容。
除上述内容外,在计算说明书中尚需包括如下一些曲线:供回水温度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调节曲线。
本次设计要求使用CAD绘出图纸,其中包括设计施工说明、主要设备附件材料表,换热站设备平面布置图、换热站管道平面布置图、换热站流程图及相关剖面图等。
在换热站设计合理,安装质量符合标准和操作维修良好的条件下,换热站能够顺利地运行,对于采暖用户,在非采暖期停止运行期内,可以维修并且排除各种隐患,以满足在采暖期内正常运行的要求。
关键词:供热负荷设备选择计算及布置换热站系统运行板式换热器目录摘要 (1)第一章设计概况 (4)1.1设计题目 (4)1.2设计原始资料 (4)1.2.1 设计地区气象资料 (4)1.2.2 设计参数资料 (4)第二章换热站方案的确定 (5)2.1换热站位置的确定 (5)2.2换热站建筑平面图的确定 (5)2.3换热站方案确定 (5)2.4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 (5)2.5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6)2.6换热站负荷的计算 (6)第三章换热站设备的选取 (7)3.1换热器简介 (7)3.1.1换热器概述 (7)3.1.2换热器的分类 (7)3.2换热器的选取 (9)3.2.1换热器类型的选取 (9)3.2.2换热器选型计算 (9)3.3换热站内管道的水力计算 (10)3.4循环水泵的选择 (11)3.4.1循环水泵需满足的条件 (11)3.4.2循环水泵选择 (11)3.5补水泵的选择 (12)3.5.1补水泵需该满足的条件 (12)3.5.2补水泵的选择 (12)3.6补水箱的选择 (14)3.7除污器的选择 (14)3.8钠离子交换器的选择 (14)3.9分集水器的选择 (15)第四章设备管道的防腐保温 (15)4.1 保温材料的选择原则及保温结构 (15)4.2保温材料选材计算 (16)第五章质调节 (17)参考文献 (22)致谢 (22)第一章设计概况1.1 设计题目张家口市桥西区集中供热工程M13号热力站工艺设计二次网改造及供热系统运行模式分析1.2 设计原始资料1.2.1 设计地区气象资料1、建筑物修建地区:河北省长张家口市2、该工程的供热区域总建筑面积:110000m 2,供需范围有十六中学校区、市检察院办公区和住宅区等,供热半径:500m ,最大建筑高度:36m 。
热力发电厂150MW机组热平衡说明书
![热力发电厂150MW机组热平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cfedc7401f69e31433294fb.png)
得到:
Drh = D0 −D1−D2 −Dsg2 =0.84525693D0 −1250.01273
3.由除氧器 H3 的热平衡方程计算 D3 除氧器出口水量(给水泵出口水量)为
D′fw = Dfw+Dde =1.020201D0 +1758.814
由 H3 热平衡得: ⎡⎣D3(h3 −hw4) + Ddr2(hwd2 −hw4) + Df (h′′f −hw4) + Dsg1(hsg1−hw4) + Dsg2(hsg2 −hw4) + Dh(hh −hw4)⎤⎦ηh
不计管道压损,可知加热器处饱和水温 t=244.76 ,故加热器
出口水温 tw1 = t −θ1 = 244.76 +1.7 = 246.46 oC
由
p pu fw
= 14.6MPa
tw1 = 246.46 oC
查蒸汽表,出口水焓 hw1
= 1069.41kJ
/
kg
;
而加热器进口水焓可由上一级加热器出口水焓确定。
Dc6 = Dc3 − (D4 + D5 + D6) = 0.693775214D0 −173442.3853
6.由低压加热器 H7 的热平衡方程计算 D7 D7(h7 − h′7)ηh = Dc6(hw7 − hwSG)
即:
D7(2570.57 −170.33) ×0.99 = Dc6 ×(160.08 −155.62)
9
热电机组原则性设计说明书
徐州金方热力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由于低压加热器 H5 进口水焓 hwm6 未知,故将疏水泵混合点 M 包 括在 H5 的热平衡范围内,分别列出 H5 和 H6 两个热平衡方程式,然
集中供热毕业设计说明书
![集中供热毕业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f13e317a300a6c30c229f82.png)
目录摘要 (VIII)ABSTRACT (IX)1 概述 (1)1.1城市概况 (2)1.1.1自然概况 (3)1.1.1.1气候与气象 (1)1.1.1.2 资源条件 (2)1.1.1.3 水文情况 (2)1.1.1.4、地质、地貌 (3)1.1.2历史沿革 (3)1.1.3 社会经济状况 (3)1.1.3.1 行政区划、人口 (3)1.1.3.2 县域经济 (4)1.2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4)1.2.1规划期限 (4)1.2.2城镇体系现状 (4)1.2.3空间结构规划 (5)1.2.4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6)1.2.5市域经济空间结构规划 (7)1.2.6农村居民点的发展策略 (7)1.2.6.1发展战略 (7)1.2.6.2农村居民点整理 (7)1.2.6.3中心村 (8)1.3 鱼台县的经济发展 (8)1.4人口规划 (9)1.4.1 县城人口和土地利用现状 (9)1.4.2县城人口规模预测 (9)1.4.3县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10)1.5规划范围 (10)1.6规划年限 (10)1.7编制依据及原则 (10)1.7.1编制依据 (10)1.7.2规划原则: (11)1.8规划实施的意义 (12)2 供热现状 (14)2.1热源现状 (13)2.2热网现状 (13)2.3热用户现状 (13)3 热负荷 (14)3.1热负荷确定的依据 (14)3.2采暖热指标的确定 (14)3.3采暖负荷计算 (14)3.3.1平均热指标确定 (15)3.3.2建筑容积率选取 (15)3.3.3热化百分率选取 (15)3.3.4集中供热百分率取值 (15)4 供热能源结构确定 (28)4.1供热能源种类的选择 (28)4.1.1天然气 (28)4.1.2煤 (28)4.1.3生物质能 (28)4.1.4电能 (29)4.2能源结构的保证措施 (29)5 城市热源方案 (30)5.2城市热源方案确定 (30)5.2.1热电联产 (30)5.2.2区域锅炉房 (31)5.2.2.1蒸汽锅炉房 (31)5.2.2.2热水锅炉房 (31)5.2.3工业余热 (32)5.2.4地热水供热 (32)5.2.5核能供热 (32)5.2.6鱼台县热源规划 (33)5.3锅炉房设计 (33)5.3.1锅炉房总体布置 (33)5.3.1.2锅炉房区域布置 (34)5.3.1.3锅炉房工艺布置 (34)5.3.2锅炉房主机设备的选择 (34)5.3.2.1锅炉房设计容量的确定 (34)5.3.2.2热水锅炉选择 (34)5.3.2.3燃烧方式(锅炉燃烧设备)的选择 (34)6 供热系统及供热管网规划 (35)6.1供热推荐技术简介 (35)6.1.1热水混水供热系统 (35)6.2供热热媒和参数选择 (35)6.3供热管网敷设原则 (35)6.4供热管网规划 (36)6.4.1高温热水管网 (36)6.4.1.1东城区管网方案如下 (36)6.4.1.2西城区管网方案如下 (36)6.4.2敷设方式 (36)6.4.3管材及附件 (37)6.4.5特殊区段的处理方式 (38)6.4.5.1过河的处理方案 (38)64.5.2过铁路的处理方案 (39)6.5热网水力计算 (39)6.5.1 热水管网水力计算 (39)6.5.1.1设计工况 (39)6.5.1.2设计原则 (39)6.6热力站规划 (41)6.6.1热力站布置原则 (41)6.6.2热力站设备 (41)6.6.2.1东城区 (42)6.6.2.2西城区 (42)6.6.3热力站规模及数量 (42)6.6.4热力站的调节、检测与控制 (42)6.6.4.1基本调节原则 (43)6.6.4.2系统初调节 (43)7 节能与环保 (44)7.1节能专篇 (44)7.1.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44)7.1.2节能措施 (45)7.1.3供热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5)7.1.4节能分析 (46)7.2环保专篇 (46)7.2.1环境保护采用标准 (47)7.2.2环境保护的措施 (47)7.2.2.1废气污染防治 (47)7.2.2.2废水污染防治 (47)7.2.2.3 噪声污染防治 (47)7.2.2.5厂区绿化及水土保持 (47)7.2.2.6环保管理与监测 (48)7.2.2.7供热系统施工期污染防治 (48)7.2.3环境改善预测 (48)7.3社会效益 (48)8 组织机构和定员 (50)8.1组织机构 (50)9 近期建设规划 (51)9.1供热现状分析 (51)9.1.1城市热负荷特点 (51)9.1.2城市供热发展的制约因素 (51)9.2近期建设规划 (51)9.2.1近期规划目标 (51)9.2.2近期规划对策 (51)9.2.3热源近期建设规划 (51)9.2.4热网近期建设规划 (51)9.2.5热力站近期建设规划 (52)10 规划实现 (53)10.1近期热源与热网建设 (53)10.1.1热源建设 (53)10.1.2热网建设 (53)10.2远期热源与热网建设 (53)10.3实现政府为主导的供热产业化运营 (53)10.4供热部门加强对供热企业的监管以及有关法规的宣传 (53)10.5坚决执行小锅炉的关、停计划,限制小锅炉房的建设 (54)10.6大力推广建筑节能,降低供热能耗,节约城市能源 (54)10.7供热城乡一体化规划 (54)11 投资估算及经济分析 (55)11.1 概况 (55)11.2编制依据 (55)11.3编制方法与原则 (55)12 供热应急预警 (56)12.1总则 (56)12.1.1工作原则 (56)12.1.2编制依旧 (56)12.1.3适用范围 (56)12.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57)12.2.1应急指挥工作组及主要职责 (57)12.2.2应急指挥工作组及主要职责 (57)12.2.3现场应急指挥部及主要职责 (57)12.2.4应急指挥工作组专家顾问组及主要职责 (58)12.2.5集中供热单位职责 (58)12.3供热应急 (58)12.3.1供热预警 (58)12.3.1.1下列情况 (58)12.3.1.2预警级别 (59)12.3.2应急响应 (59)12.3.2.1总体要求 (59)12.3.2.2情况报告基本原则 (59)12.3.2.3报告程序 (60)12.3.2.4应急报告 (60)12.3.3应急终止 (61)12.3.3.1终止程序 (61)12.3.3.2善后工作 (61)12.4供热应急保障机制 (61)12.4.1部门联动协调机制 (61)12.4.2信息快速反应机制 (62)12.4.3供热动态预警机制 (62)12.4.4事故抢修抢先机制 (62)12.4.5应急物资保障机制 (62)13 结论 (63)13.1结论 (63)13.2建议 (63)谢辞 (65)参考文献 (67)摘要鱼台县供热发展规划是立足于鱼台县城的城市发展现状而进行的县城集中供热规划项目。
供热工程设计手册
![供热工程设计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2bd4ac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1.png)
供热工程设计手册一、引言本手册旨在为供热工程设计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和建议。
供热工程是保障人民生活品质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其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能源效率、环境保护、安全运行等多方面因素。
本手册将详细介绍供热工程设计的各个方面,以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完成供热工程设计工作。
二、热负荷分析在进行供热工程设计之前,需要对供热区域进行热负荷分析。
热负荷分析包括确定供热区域面积、建筑物类型、用途、人口分布、气候条件等因素,以及计算出供热区域的热负荷。
通过热负荷分析,可以为后续的供热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三、热源选择与设计根据供热区域的热负荷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热源是供热工程设计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热源包括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电锅炉、太阳能热水器等。
在选择热源时,需要考虑能源效率、环保要求、安全性能等因素。
同时,需要对热源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确定热源的容量、结构形式、材料选择等。
四、热网系统设计热网系统是连接热源和用户的重要环节,其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供热区域的布局、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
在设计中,需要确定热网的管径、长度、材料选择等,以保证供热的稳定性和效率。
同时,需要对热网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五、热力站设计热力站是连接热网和用户的节点,其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分布和需求。
在设计中,需要确定热力站的布局、容量、设备选择等,以保证用户的安全和舒适度。
同时,需要对热力站进行节能设计和自动化控制,以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六、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是保证供热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中,需要确定控制系统的结构形式、设备选择、控制策略等,以保证供热的稳定性和效率。
同时,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七、环境保护与安全措施供热工程设计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安全措施。
在设计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需要加强设备的安全性能和维护措施,确保供热工程的安全运行。
城市供热规范供热管网和热力站的设计要求
![城市供热规范供热管网和热力站的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318a3c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11.png)
城市供热规范供热管网和热力站的设计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供热系统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供热管网和热力站作为城市供热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要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城市供热规范对供热管网和热力站的设计要求,以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1. 供热管网的设计要求1.1 管网布局:供热管网应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布局,合理规划主干干线、支线和终端用户之间的连接方式。
主干干线应尽量少穿越重要建筑物和交通干线,以减少对城市运行的影响。
1.2 管径设计:供热管网的管径应根据供热负荷和输配距离进行合理选择。
一般来说,较长的输配距离和大的供热负荷需要较大的管径,以保证供热能力和补偿压力损失。
1.3 管材选择:供热管网的管材应具有良好的耐压、耐腐蚀和导热性能。
常用的管材包括钢管、玻璃钢管和预隔热管等。
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经济性,选择合适的管材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果。
1.4 管道绝热:为了减少散热和能量损失,供热管道应进行绝热处理。
常用的绝热材料包括聚氨酯泡沫、硅酸铝和硅酸钙等。
绝热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和耐久性,以保证供热管网的热损失率在规范范围内。
2. 热力站的设计要求2.1 布置和功能划分:热力站应根据城市布局和热源位置合理布置,便于供热管网的连接和管线的维护。
热力站应具备供热、检修和控制等功能,并设有相应的加热设备、泵站和阀门等。
2.2 热源选择:热力站的热源可以采用锅炉、燃气轮机、余热发电机组等不同形式。
根据热负荷和环保要求,选择合适的热源设备,以保证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2.3 热力站的安装与运行:热力站的设备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施工规范,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热力站应设有相应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热源和管网的运行状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维护。
2.4 热力站的自动控制:热力站应配备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供热水温和压力等参数的精确调节和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某小区热网、热力站设计任务书
![某小区热网、热力站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5e6007fdb84ae45c3a358c0f.png)
1、布置和熟悉设计任务;供热外网、热力站工程设计资料收集与整理(1天)
熟悉规定的课程设计任务,了解供热管网、热力站设计相关规范以及工程设计的一般过程、步骤及注意事项
2、设计说明书及绘制图纸(9天)
1)设计概况、气象资料及设计方案确定(1天)
2)设计热负荷计算;供热系统方案选择;热网系统形式、敷设方式等确定(1天)
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
供热工程
设计题目
某地某小区热网、热力站设计
指导教师
吴晅
时间
一、教学要求
培养学生对建筑物区域内集中供热系统的设计能力。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将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综合地运用于设计实践,熟悉设计方法和步骤,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自己确定设计方案,要正确运用设计资料,设计要结合工程实际,全面考虑,尽量使自己的设计具有实际施工价值。
参考资料
1、《供热工程》,贺平,孙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四版
2、《供热工程》,李得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 34—2002
5、其它设计标准和规范
三、设计要求及成果
每个学生应在完成规定设计内容的前提下,设计图纸量应至少折合2号图纸2张,手工图1张。手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说明书内容应包括:设计热负荷的计算;设计方案的确定;热网水力计算及过程;管网敷设形式及保温设计;热力站设备选型计算等。课程设计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布局合理、正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
二、课程设计内容
1、设计资料及参数
1)以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的地区和设计热负荷作为基本参数;
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某居民楼采暖设计
![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某居民楼采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3a55e06b9f3f90f77c61b7d.png)
青岛理工大学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北京市某居民楼采暖设计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设备093 班学生姓名:董江龙学号:200905274 指导教师:王海英日期:2012.06.18---2012.06.29本组由赵云昕和董江龙同学共同完成 6 号住宅建筑图(地点:北京)的采暖设计,具体分工如下:赵云昕:1、第4、5 层所有用户耗热量的计算;2、第1、2、3 层所有用户散热器的计算;3、第3、4、5 层用户水力计算;4、计算局部阻力系数;5、绘制一层采暖平面图;6、绘制二层采暖平面图;7、绘制设计说明书。
董江龙:1、1、2、层所有用户耗热量的计算;2、4、5 层所有用户散热器的计算;3、1、2 层用户水力计算;4、绘制采暖系统轴测图;5、绘制热力入口详图;8、绘制设计说明书。
目录1. 设计题目2. 设计原始资料 (3)3. 热负荷计算 (5)4. 采暖系统布置 (10)5. 散热器选择的计算 (11)6. 管道的布置 (14)7. 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14)8•附属设备选择 (17)9. ........................................................................................................................... 参考文献 . (19)10. 采暖课程设计小结 (19).设计题目1. 设计题目:北京市某居民楼的采暖系统的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2.1 设计题目北京市某居民楼采暖设计。
本工程为北京市一栋五层的居民楼,其中有卧室,餐厅,客厅,卫生间,厨房等功能用途的房间。
楼层标高2.9米,本工程以95C/70 C低温热水作为采暖热媒,为本居民楼设计供暖系统。
2.2 设计依据2.2.1 任务书<< 采暖课程设计与指导>>,附录等2.2.2 规范及标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00026-2010 《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00173-2009《供热工程》(第四版)贺平等编著《供暖通风设计手册》,1987年2.3.设计气象资料2.3.1 根据建筑物所在城市:北京市查《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以下简称《供热手册》及《供热工程》。
供热设计-某小区供热外网及换热站工程设计
![供热设计-某小区供热外网及换热站工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424ceb76c66137ef061990.png)
某小区供热外网及换热站工程设计摘要本设计名称是白山市某小区的室外供热管网和换热站工程设计。
该小区的建筑面积为185073 m2,总热负荷为8328285W。
基本参数:一次网供回水温度为110/70℃,小区所有建筑物进行低温水供暖,要求供回水温度80/60℃。
本次设计主要有工程概述、热负荷计算、供热方案确定、管道水力计算、系统定压方式的确定和水压图绘制、设备及附件的选择计算,换热站设计及相关设备的选择计算等几方面的内容。
除上述内容外,在计算说明书中尚应包括如下一些曲线: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即热负荷延续图。
调节曲线(含水温变化和水量变化曲线)水泵选择曲线等。
本次设计要求使用CAD绘出图纸,其中包括设计施工说明、主要设备附件材料表,管网平面布置图,管道纵断面图,横断面图、水压图、检查井详图,热力管道平面图、换热站设备平面布置图、换热站管道平面布置图、换热站流程图及剖面图等。
在热网设计合理,安装质量符合标准和操作维修良好的条件下,热网能够顺利地运行,尤其对于只有供暖用户的热网,在非采暖期停止运行期内,可以维修并且排除各种隐患,以满足在采暖期内正常运行的要求。
关键词:供热负荷干线管网支线管网换热站供暖系统目录前言┅┅┅┅┅┅┅┅┅┅┅┅┅┅┅┅┅┅┅┅┅┅┅┅┅┅┅┅┅┅┅┅1 第一章工程概述第一节原始资料┅┅┅┅┅┅┅┅┅┅┅┅┅┅┅┅┅┅┅┅┅2第二节热源状况介绍┅┅┅┅┅┅┅┅┅┅┅┅┅┅┅┅┅┅┅2第二章热负荷计算第一节供热系统┅┅┅┅┅┅┅┅┅┅┅┅┅┅┅┅┅┅┅┅┅3第二节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7第三章供暖方案的确定第一节热媒的选择及参数的确定┅┅┅┅┅┅┅┅┅┅┅┅┅10第二节供热管网的平面布置┅┅┅┅┅┅┅┅┅┅┅┅┅┅┅12第三节管网附件设计原则┅┅┅┅┅┅┅┅┅┅┅┅┅┅┅┅14第四章管道水力计算第一节管道水力计算图绘制┅┅┅┅┅┅┅┅┅┅┅┅┅┅┅16第二节计算管路的确定、比摩阻的选择┅┅┅┅┅┅┅┅┅┅┅16第三节阻力平衡的原则及措施┅┅┅┅┅┅┅┅┅┅┅┅┅┅18第四节水力计算┅┅┅┅┅┅┅┅┅┅┅┅┅┅┅┅┅┅┅┅19第五章系统水压图及设施的选择第一节系统定压方式及其确定┅┅┅┅┅┅┅┅┅┅┅┅┅┅31第二节水压图的绘制┅┅┅┅┅┅┅┅┅┅┅┅┅┅┅┅┅┅31第三节调节方式及调节曲线的绘制、供热系统工艺设备的选择┅32第四节供热系统供热设备的选择┅┅┅┅┅┅┅┅┅┅┅┅┅35第六章管道保温结构和管网土建措施第一节管道的保温选择和计算┅┅┅┅┅┅┅┅┅┅┅┅┅┅43第二节管沟形式和检查井的确定┅┅┅┅┅┅┅┅┅┅┅┅┅45第七章设计总结设计总结┅┅┅┅┅┅┅┅┅┅┅┅┅┅┅┅┅┅┅┅┅┅┅┅┅49参考文献┅┅┅┅┅┅┅┅┅┅┅┅┅┅┅┅┅┅┅┅┅┅┅┅┅┅┅┅50致谢┅┅┅┅┅┅┅┅┅┅┅┅┅┅┅┅┅┅┅┅┅┅┅┅┅┅┅┅┅┅51前言随着国家计量供热的逐步推行,供热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供热管网毕业设计说明书
![供热管网毕业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f4651d7360cba1aa811da3f.png)
沈阳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题目哈尔滨市滨江小区供热管网及换热站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003-2班学生姓名张芸栗性别女指导教师王宏伟职称副教授2007年6月11日摘要本工程为哈尔滨市滨江小区供热管网及换热站设计。
小区内所有建筑物均为民用住宅,四周为商业网点。
小区占地面积约为12万㎡,建筑面积约为15万㎡。
供暖热负荷0.68×107W,总循环水量265.03t/h。
小区一次水供回水温130℃/80℃,二次水供回水温95℃/70℃。
管网布置为闭式双管异程式系统,枝状形式。
采用补水泵定压方式,系统运行时,采用质调节调节方式,以适应热负荷的变化。
整个管道均为无补偿直埋敷设,所有管段采用预制保温管,保温材料为聚氨酯,保护层为聚乙烯,由国家标准设计图集《管道及设备保温》98R418确定其保温层厚度,通过水力计算确定管径。
小区设一个地下换热站,内设2台型号BR0.5板式换热器,2台型号为IS200-150-400C的热水循环泵(一备一用),2台型号为IS50-32-200C的补水泵(一备一用),卧式直通除污器。
整个网路由绘制的水压图可知网路压力工况均满足技术要求。
关键词:热负荷;水压图;热力交换站AbstractThis project designed the heat supply pipe network and heat—exchanging station of BinJiang district in Haerbing .All the buildings in this district are for residential use. Area covers approximately 120,000 ㎡and a building area of about 150,000 ㎡. Heating load 0.68 ×107W, with a total circulation stood 265.03t / h.Once water provides to return to water temperature 130 ℃/80 ℃, two waters provide to return to water temperature 95 ℃/70 ℃ Adopt the way of patch water pump fix press.The pipe network is designed as seamless two-pipe system with tree-shaped. When the system is functioning, it adopt the quality flux regulat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hanges ofheat-load.The whole pipe is directly buried and self-compensated, the entire pipe sections are insulating constructive, (heat preservation material is polymer of ammonia and ester, protect layer is polyethylene). Design standards by the State Atlas "piping and equipment insulation" 98R418 its insulating layer thickness, through hydraulic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diameter. We establish one underground heat-exchanging station. In this station, there are two platform board type exchange heat organ, their model is BR0.5, there are two platform cycle pump,IS200-150-400C, (with a prepared one) and there are two platform patch water pump,their model is IS50-32-200C(with a prepared one). Drawing from the entire network of hydraulic pressure on the network map known conditions are met technical requirementsKey words:heat-load;hydraulic plot;Heat-exchange station.目录第一章供热方案的确定 (3)1.1前言 (3)1.2集中供暖热负荷 (4)1.2.1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和特征 (4)1.2.2热负荷的计算 (4)1.3供热方案的确定及管道布置 (10)1.3.1供热方案的确定 (10)1.3.2热水供热管网平面布置型式 (10)1.3.3补偿器的选择及校核 (11)第二章水力计算 (14)2.1确定各用户的设计流量 (14)2.2主干线水力计算 (14)2.3支线水力计算 (14)2.4水压图绘制 (16)2.4.1热水网路压力状况的基本技术要求 (16)2.4.2绘制热水网路水压图的步骤: (16)2.5连接方式的确定 (18)第三章热水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 (19)3.1供热调节 (19)3.2直接连接质调节计算 (19)第四章换热站的形式选择及计算 (21)4.1换热站的形式选择 (21)4.2换热站的内部设备计算 (21)4.2.1循环泵的计算和选择 (22)4.2.2补给水泵的计算和选择 (23)4.2.3补水箱的选择 (23)4.2.4换热器的计算和选择 (23)4.2.5除污器的选择 (26)4.2.6换热站换热设备的布置 (26)第五章供热管道的选择及其附件 (27)5.1管材的选择及管道的链接 (27)5.2阀门的选择 (27)5.3管道的放气排水装置的布置 (28)5.4检查井的布置 (28)5.5供热管道的保温 (29)第七章技术经济分析 (31)第八章结论 (32)参考文献 (33)附表1:水温调节曲线 (1)附表2:水利计算表 (2)附表3:外文翻译 (28)哈尔滨市滨江小区供热管网及换热站设计第一章供热方案的确定1.1前言所谓集中供热是指由集中热源所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供给一个城市或部分区域生产,采暖和生活所需的热量方式。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459ea6584868762cbaed50b.png)
- - -编号: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某三层办公楼采暖设计院〔系〕: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专业: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学生:卢振斌学号:11指导教师:文远高2012年12 月30 日目录摘要3引言31 设计任务、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42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的计算72.1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72.2 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113 供暖系统散热器的选择163.1 散热器的选择原那么163.2 散热器的计算173.3 散热器的布置184 系统选择、供暖系统引入口的位置194.1 系统选择194.2 供暖系统引入口的位置195 水力计算以及附件选择195.1 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195.2 水力计算215.3 供暖系统的附件选择25.2 干管、立管及散热器的安装18.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96 结论2参考文献 (27)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环境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能环保、平安性高等因素越发受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供暖事业得到了迅速开展。
一个建筑物或房间可能有各种得热和散失热量的途径。
当建筑物或房间的失热量大于得热量时,为了保持室在要求温度下的热平衡,需要由供暖通风系统补给热量,以保证室要求的温度。
为了满足现今社会的要求,对工程建筑进展供热采暖设计是更好的到达节能环保目的的重要前提。
本次课程设计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容是以热水为热媒的建筑物集中供热系统。
本文首先根据根本设计资料计算了某办公大楼的热负荷,然后根据热负荷及建筑物的形式等条件,提出了供暖系统设计方案,选择布置了供暖管网系统,绘制出了该系统的平面图和系统图,还对该系统进展了水力计算,选择管径和流速,使管网系统较好地符合了水力平衡要求。
最后还计算了散热器的片数,并布置了散热器。
关键词:环保节能;供热设计;负荷计算Abstract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ing, the indoor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afety higher factors by more people's attention. Especially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our country's heating undertaking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A building or room may have various to heat and heat loss of the way. When building or room heat loss is greater thanthe heat gain, in order to keep indoor temperature in the requirements of heat balance, the heating ventilation system supply heat, in order to assure indoor temperature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society,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or heating design is the bett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ving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the main content is hot water for heating medium building centralized heating system. This paper firstly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design data to calculate the heat load of a certain office building,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thermal load and type of building conditions, puts forward the heating system design scheme, the choice to arrange the heating pipe network system, draw out the system plan and system diagram and the system of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select the diameter and flow velocity, pipeline system is well consistent with the hydraulic balancing requirements. Finally, the calculation of radiator piece number and arrangement of the radiator.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Heating design; Load calculation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环境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目录I第一章原始资料1.1 设计题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气象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具体要求 ............................................................................................................. - 1 - 第二章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1 -2.1供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 - 1 -2.1.1热负荷的计算 ............................................................................................ - 1 -2.1.2流量的计算 ................................................................................................ - 1 -2.2热负荷图 .............................................................................................................. - 1 -2.2.1供暖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 ............................................................ - 1 -2.2.2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 - 2 - 第三章集中供热系统- 5 -3.1 供热系统原理图的确定 ..................................................................................... - 5 -3.2热水供热系统的调节及调节曲线的绘制 .......................................................... - 5 - 第四章管网布置- 7 -4.1热源位置 .............................................................................................................. - 7 -4.2管网的走向 .......................................................................................................... - 7 -4.3管径的选择 .......................................................................................................... - 7 -4.4管道的敷设 .......................................................................................................... - 7 -4.5阀门的设计 .......................................................................................................... - 8 -4.6检查井的设置 ...................................................................................................... - 8 -4.7支架及补偿器的设置 .......................................................................................... - 8 - 第五章水力计算- 9 -5.1水力计算的步骤 .................................................................................................. - 9 -5.2水压图的绘制 .................................................................................................... - 11 -5.2.1水压图的绘制原则 .................................................................................. - 11 -5.2.2绘制水压图的步骤 .................................................................................. - 12 -5.3 水泵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1循环水泵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2补给水泵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热力站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管道的敷设与保温第八章供热管道附件第一章 原始资料1.1 设计题目银川市某居民区供热网及热力站设计1.2 设计地区气象资料1.建筑物所在地区:银川市2.建筑面积:参见图纸3.面积热指标(综合):住宅65 W/m 2 医院72 W/m 24.最高建筑物高度:最高6层 层高3米5.热媒及参数:一级网供回水温度:12/130/70C ττ=︒; 二级网供回水温度:/95/70h g t t C =︒ 室内计算温度:18n t C =︒6.气象资料:室外采暖计算温度w t =-15℃ 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p t =-4.5 供暖天数n=144天1.3 具体要求1. 说明书主要阐述设计方案主要依据和基本计算公式。
要求文字简练,字迹工整。
其中的图表要列名,并按先后次序编号;2. 所有图纸表达要正确,要求按一定比例绘制。
但是对线性及美观不做具体规定。
水压图、水温调节曲线、水泵特性曲线和热负荷延续时间图可以画在方格(坐标纸)上。
第二章 供热系统的热负荷2.1供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2.1.1热负荷的计算归化设计时,供暖设计热负荷常用指标概算法。
供暖热负荷的概算指标有体积热指标和面积热指标等。
本设计中提供的是面积热指标。
其中设计热指标按下式计算:3'10-⨯•=F q Q f n (1)式中:'n Q ——建筑物总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 ; F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2m ;本设计共有6栋楼,总建筑面积为28587.212m 。
f q ——建筑物供暖面 积热指标,2m W ;它表示12m 建筑面积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在这里选定为702m W 。
∴3'10-⨯•=F q Q f n =65×27322.5×310-=1775.963KW3'10-⨯•=F q Q f n =72×1264.7=91.058 KW Q =1775.963+91.058=1867.021 KW2.1.2流量的计算利用公式)(h g p t t c QG -=x3.6 h t 计算各热用户的流量并列表2--1设计总流量G=65.03 h t每栋楼具体负荷及流量见表2-12.2热负荷图2.2.1供暖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室外供暖计算温度下的供暖设计热负荷()310n v w n w Q q V t t -''=-⨯ (2)任意室外温度下供暖热负荷()310n v w n w Q q V t t -=-⨯ (3)热负荷随室外气温的变化关系n w n n w n t t Q Q t t -'='- (4) 式中:v q ——建筑物的供暖体积热指标,W/(m 3.℃);它表示各类建筑,在温差1℃时,每1m 3建筑物外围体积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在这里取0.432 W/(m 3.℃) w V ——建筑物的外围体积,m 3;6栋的总体积为28587.21×3=85761.63m 3。
n t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18-24℃;本设计中取21℃。
w t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银川市供暖室外计算温度-15℃。
w t ——变化室外温度,℃。
所以n w n n w n t t Q Q t t -'='-=)w w t t -=⨯---21(3704987.1333764)15(2121见图2-1 供暖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图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3210-1-2-3-4-5-6-7-8-9-10-11-12-13室外温度(℃)热负荷(k w )图2-12.2.2热负荷延续时间图(1)不同室外气温的延续时间确定 查气象资料或根据给出的下列公式计算()()()11201205bw wZHw t t n n t ⎡⎤'-⎢⎥=+-⎢⎥'-⎢⎥⎣⎦(5)式中 :()()()5120ppw ZHZH t b tt n n μμμ-='-=-式中:ZH n ——某地区采暖期计算供暖小时数,h ;银川市供暖天数为144天,则144×24=345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