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的麻醉处理
糖尿病患者的麻醉处理
![糖尿病患者的麻醉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042f7e4da38376baf1fae4f.png)
急症手术:尽量术前纠正酮酸和高渗性昏迷,边控 制病情边施行麻醉和手术。常规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 了解心脏功能,还需检测血糖、尿糖、血尿常规、电解 质、肾功能等。
麻醉方式选择
1、对病人糖代谢影响小,减少应激的麻醉药及方 法,避免应用交感神经兴奋药。
手术过程
12:40 力月西5mg,丙泊酚70mg,芬太尼 0.3mg,万可松8mg
12:43 插管。 13:00 芬太尼0.3mg 手术开始 13:06 芬太尼0.3mg 14:00 乌拉地尔25mg 14:20 乌拉地尔25mg 15:35 芬太尼0.1mg 20:20 KCL 5mL,InS 5U 21:30 手术结束入ICU
1、低血糖处理 2、高血糖处理 3、胰岛素应用 4、糖尿酮症酸中毒处理 5、高糖高渗非酮症昏迷 6、麻醉后苏醒延迟
低血糖的处理
1、清醒病人出现低血压、脉压增宽、心悸、出冷汗、饥 饿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意识朦胧、心动过速、 瞳孔散大、瞌睡、昏迷。
2、全麻病人出现不明原因的低血压、心动过速、出汗、 脉压增大,全麻停药后出现苏醒延迟。出现以上症状应 考虑低血糖。GLU<2.7 mmol/L可明确诊断。
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8.5h 失血:1000ml、尿量3400ml, 红悬:800ml,血浆325ml, 晶体:3000ml,代血浆2000ml。 次日安返病房,未诉不适。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绝对缺 乏或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引起体内 代谢失调及高血糖的慢性综合症。
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继心血管 疾病和肿瘤之后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 第3大疾病
糖尿病病人麻醉PPT课件
![糖尿病病人麻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113fa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7.png)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糖 尿病病人麻醉过程进行实时监测 和数据分析,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和效率。
远程医疗
通过远程医疗技术,实现专家对糖 尿病病人麻醉过程的远程指导和支 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机器人手术
机器人手术在糖尿病病人麻醉中具 有操作精准、创伤小等优势,未来 将进一步推广应用。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高糖、高脂食品。
其他护理与康复措施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 康复锻炼,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05 糖尿病病人麻醉的未来展 望
新技术的应用
了解患者是1型、2型还是其他类型的 糖尿病,因为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对麻 醉的影响不同。
评估血糖控制情况
评估并发症情况
检查患者是否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 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病变 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影响麻醉效果。
查看患者的血糖记录,了解其近期的 血糖水平,以判断是否需要特殊处理。
调整患者的糖尿病治疗方案
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
新型药物
研究开发针对糖尿病病人 麻醉的新型药物,提高麻 醉效果和安全性。
细胞治疗
利用细胞治疗技术,修复 糖尿病病人受损的胰岛细 胞,改善胰岛素分泌,降 低麻醉风险。
基因治疗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纠正 糖尿病病人的基因缺陷, 从根本上改善糖尿病病情, 降低麻醉难度。
提高糖尿病病人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与内分泌医生协作
在麻醉前应与内分泌医生进行沟 通,了解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并确保患者在接受麻醉前处于最 佳的血糖控制状态。
高血糖患者麻醉处理
![高血糖患者麻醉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671d874af1ffc4ffe47ac6c.png)
1.术前评估此病人时,除上述资料外,还需要哪些病史资料,还应进行哪些检查?答:完整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同时应有相应的实验室数据1.)病史采集:对血糖升高的病人要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相关器官功能状态及饮食控制情况,是否有脑血管,心血管和周围血管病变。
麻醉医生应特别关注糖尿病(DM)病人心肌缺血的症状和其它心血管高危因素,如外周血管疾病,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家族史;及与糖尿病相关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直立性低血压,膀胱痉挛,胃软瘫等。
是否有酮症酸中毒(DMⅠ型),高渗性昏迷(DMⅡ型)的发作,以及高血糖发生的频率,表现和严重程度。
有些DMⅠ型患者血糖被过分地控制将导致血糖降低,甚至低到很危险的地步;而DMⅡ型患者常并发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这些都需关注。
2.)体格检查:除身高,体重等基本的生命体征外,直立性低血压,随呼吸改变的心率均提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有外周血管病变的患者应比较双侧上肢所测血压。
检查外周脉搏搏动情况有助于了解血管病理学改变并提示是否要进一步做介入性造影。
肥胖病人外周血管的置管部位和神经阻滞的解剖标志常难以确定,必须特别注意。
DM患者常有皮肤感染或缺血性损害,常影响局麻或区域阻滞的实施。
另外,确定感觉缺失的状况有助于局麻或区域阻滞方案的实施。
3.)实验室检查:一般的检查包括ECG,血糖,电解质,血常规。
术前ECG检查可提示心肌缺血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并发症。
生化检查可提供血容量,酸碱平衡,血糖控制,肾功能等生命信息。
糖化血红蛋白对近三个月来血糖控制的情况评价极有价值。
低于1%说明血糖控制良好,升高则不仅需要警惕并发症并且要调整药物治疗。
但以此作为控制血糖的严格目标时应注意低血糖的发生。
病史,体检,简单的实验室检查可用来评估是否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有外周血管病变又需要手术的病人常伴有冠状血管的病变,在手术前必须对心脏及冠脉的功能进行更详尽的评估。
最后一次进食的时间和最后一次胰岛素的剂量须特别关注。
糖尿病人的麻醉处理ppt课件
![糖尿病人的麻醉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401c735f0e7cd1842536b0.png)
糖尿病可造成病人出现术后急性肾衰和尿潴留的危险,糖 尿病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者约占5%~10%
-
16
糖尿病病人容易并发肺部感染 术前X 线胸片、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测是判断肺部
功能的金标准 应在纠正不良状况后再行择期手术
-
眼内压突然升高可以损害视力,应该尽量避免术中血压波 动
术中(尤其是在麻醉诱导时)应该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
-
20
▪ 增加患者围手术期的死亡率:
病程长、平时血糖控制不佳、老年患者 合并心脑肾等各种慢性并发症 手术时间长、操作不规范、出血量大、不监测血糖等 ▪ 糖尿病手术死亡率是非糖尿病人的1.5倍
-
→肝糖产生↑ 、GLU利用↓ →IR ↑ →血糖↑
-
24
正常人每天需100-125g外源性葡萄糖 围手术期禁食或没有及时补充GLU导致蛋白质、脂肪分解 升糖激素、细胞因子等刺激脂肪分解
→糖尿病酮症倾向
-
25
应激、失血、麻醉及术后用药可使原来处 于边缘状态的心肾功能失代偿 →死亡率增加
-
26
2~10%外科手术病人合并有糖尿病,并且有近 1/3病人是在手术前检查时才发现患上糖尿病
-
3
诊断分型
I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
常有多饮、多食、多尿、消廋较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空腹血糖≥ 7.0 mmol/L 或 餐后2h血糖≥
11.1mmol/L 或 OGTT正常上限
餐前6.9mmol/l
①点
30分钟 11.1mmol/L
60分钟 10.5mmol/L
①点
120分钟 8.3mmol/L
①点
糖尿病患者麻醉注意事项科普知识
![糖尿病患者麻醉注意事项科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7e261c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6.png)
糖尿病患者麻醉注意事项科普知识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不适时,通常会去医院进行就医。
医生在分析过后会准确判断病情,有些病症还需要借助手术来治疗,如果患者还伴随有糖尿病的情况,麻醉医生就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
那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有哪些麻醉注意事项呢?又该让血糖保持在什么水平呢?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术麻醉时可能遇到哪些风险呢?糖尿病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在早期阶段,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的情况(三多一少),还会伴随有乏力与虚弱的特点。
在患有糖尿病时,该病症会给患者的肾脏造成损害,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导致患者肾脏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降低。
因此,这种状态下对患者实施麻醉手术时通常会导致血压波动,如果情况特别严重,还会导致患者呈现出肾衰特征。
虽然在操作过程中会尽量维持患者的循环趋于稳定,可在心血管系统明显受损的情况下,让整个过程更为艰难。
同时,糖尿病患者还比较容易并发肺部感染症状,如果在围术期出现呼吸系统方面的并发症,很可能会导致患者全麻处理后难以拔除气管导管的情况。
为了避免出现以上情况,糖尿病患者要在麻醉处理前做好准备。
首先,患者需要与进行麻醉处理的人员保持良好沟通,在麻醉和手术前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并暂时停用降糖药物。
糖尿病患者应该主动了解麻醉手术过程,说明自己的详细情况,调整好状态,对后续麻醉手术充满信心。
为了保证糖尿病患者在麻醉前的血糖能够满足条件,糖尿病患者要做到主动配合。
对于小型手术,主要通过饮食来进行控制,有时也会采取提前口服降糖药物的方法,如果感觉到自身的血糖控制效果不好,并且病程较长且伴随其它急性或者慢性的并发症,就需要在执行麻醉处理前的3-5天使用胰岛素来进行控制。
如果是大中型手术,通常仅借助饮食或者口服降糖药物很难实现对血糖的控制,患者还可能表现出糖尿病急性或慢性并发症,在此状态下,就需要在术前的3天时间内禁止服用长效降糖药,并将其换成短效或者中效的口服降糖药,在执行麻醉和手术当天清晨,再停用使用短效降糖药物,将其调整为短效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的麻醉ppt课件
![糖尿病患者的麻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17eeb29e314332396893ae.png)
• 6合并有自主神经症状患者常胃排空延迟,应注意防止 麻醉诱导期间发生反流误吸。
• 逆7长转期肝使素用的胰残岛余素作的用患时者应在非体常外小循心环慎后重期。采用鱼精蛋白
案例二 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急诊手术麻醉
第二十三章 糖尿病患 管理注意事项? • 1术前需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在接受短小手术时,术前可
不停用降糖药,术中及术后应反复测定血糖水平。
• 2对于较大手术的患者,术中应采取皮下注射半量的中 效或长效胰岛素。同时静注含糖液100ml/h。
• 13-3对天于改术用前正已规使胰用岛长素效。或中效胰岛素的患者,最好术前 • 4术中一般不输含糖液体,以免出现高血糖。 • 5合并严重心脏疾患或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患者对于对
高血糖患者的麻醉处理
![高血糖患者的麻醉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afbc4db6294dd88d0d26b5d.png)
1.术前评估此病人时,除上述资料外,还需要哪些病史资料,还应进行哪些检查?答:完整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同时应有相应的实验室数据1.)病史采集:对血糖升高的病人要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相关器官功能状态及饮食控制情况,是否有脑血管,心血管和周围血管病变。
麻醉医生应特别关注糖尿病(DM)病人心肌缺血的症状和其它心血管高危因素,如外周血管疾病,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家族史;及与糖尿病相关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直立性低血压,膀胱痉挛,胃软瘫等。
是否有酮症酸中毒(DMⅠ型),高渗性昏迷(DMⅡ型)的发作,以及高血糖发生的频率,表现和严重程度。
有些DMⅠ型患者血糖被过分地控制将导致血糖降低,甚至低到很危险的地步;而DMⅡ型患者常并发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这些都需关注。
2.)体格检查:除身高,体重等基本的生命体征外,直立性低血压,随呼吸改变的心率均提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有外周血管病变的患者应比较双侧上肢所测血压。
检查外周脉搏搏动情况有助于了解血管病理学改变并提示是否要进一步做介入性造影。
肥胖病人外周血管的置管部位和神经阻滞的解剖标志常难以确定,必须特别注意。
DM患者常有皮肤感染或缺血性损害,常影响局麻或区域阻滞的实施。
另外,确定感觉缺失的状况有助于局麻或区域阻滞方案的实施。
3.)实验室检查:一般的检查包括ECG,血糖,电解质,血常规。
术前ECG检查可提示心肌缺血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并发症。
生化检查可提供血容量,酸碱平衡,血糖控制,肾功能等生命信息。
糖化血红蛋白对近三个月来血糖控制的情况评价极有价值。
低于1%说明血糖控制良好,升高则不仅需要警惕并发症并且要调整药物治疗。
但以此作为控制血糖的严格目标时应注意低血糖的发生。
病史,体检,简单的实验室检查可用来评估是否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有外周血管病变又需要手术的病人常伴有冠状血管的病变,在手术前必须对心脏及冠脉的功能进行更详尽的评估。
最后一次进食的时间和最后一次胰岛素的剂量须特别关注。
糖尿病患者的麻醉
![糖尿病患者的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22e30c6da26925c52cc5bf68.png)
麻醉手术风险
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非糖尿病病人增高5倍, 重要器官的病理改变是糖尿病人麻醉的主 要危险因素,麻醉和手术可加重病情。病 情严重或术前控制不满意的病人,可能发 生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循 环衰竭,甚至死亡。
⑴糖尿病心脏病的特点 : 1. 表现为隐性冠心病或无痛性心肌梗死 2.常并发心肌梗死 3.易发生室性心律不齐,甚至室颤 4.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对缺氧的通气反应下 降,加上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 围手术期发生心脏骤停的危险性大为增加。
选用全身麻醉时精心管理,禁用低压麻醉或降温 麻醉,这是因为心、肾、血管可能受损,还可引 起血糖上升,除非必需,尽量不用。 ①全麻药中,除乙醚外,一般皆可使用。 ②氯胺酮可增加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故不宜使 用;
③吗啡由于兴奋交感神经中枢,促使肾上腺素释 放,引起肝糖原分解增加,导致血糖升高
2.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监测
高渗性昏迷
高渗性昏迷是一种常发生在老年2型糖尿 病患者的急性并发症,在1型糖尿病病友身 上比较少见。
临床表现与酮症酸中毒相似,只是尿中没 有酮体,少有酸中毒。由于血糖和血渗透 压很高,患者很容易发生昏迷,一旦发病, 死亡率也远比酮症酸中毒昏迷为高。处理 和抢救的原则与糖尿病酮症 酸中毒相近。
小结
外科手术中胰岛素用量
⑴﹑正常体重病人每克葡萄糖予胰岛素 0.25~ 0.40U(5%GS500ml+RI5~10U) ⑵﹑肥胖、肝脏疾病、类固醇治疗、败血症 的病人每克葡萄糖予胰岛素0.40~0.80U (5%GS500ml+RI10~20U)。
⑶﹑心肺转流手术病人每克葡萄糖予胰岛素 0.80~1.2U (5%GS500ml+RI20~30U)
糖尿病患者麻醉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麻醉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8b115a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9.png)
糖尿病患者麻醉的注意事项李瑞涛 (榆林市第一医院,陕西榆林 719000)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多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症状。
由于糖尿病患者情况特殊,如果需进行相关手术,在手术麻醉方面有很多要求。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糖代谢紊乱、血糖水平升高。
目前认为,遗传、饮食习惯、环境等因素与糖尿病发生存在相关性。
糖尿病发生后,会累及机体其他脏器、组织及系统,不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糖尿病患者麻醉需注意什么糖尿病可损害肾脏、视网膜、心脑血管及神经系统,引起相关并发症,使得患者免疫力、抗感染能力降低,增加手术麻醉风险,降低预后效果。
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术麻醉时有很多注意事项。
术前评估与准备术前,医生要详细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包括治疗效果、血糖控制情况等,并对机体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进行评估。
由于糖尿病患者多数存在负面情绪,因此在术前应重视心理疏导工作,让患者能以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治疗。
合理选择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对血糖的影响非常大,而区域性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方式对血糖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局部麻醉几乎不影响血糖水平。
实施硬脊膜外与蛛网膜下联合阻滞麻醉时,麻醉效果比较满意,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在糖尿病患者手术麻醉中较为常用,特别适用于盆腔、下肢、下腹部等手术。
对于必须要行全身麻醉的糖尿病患者,在围术期要对血糖水平进行密切监测。
麻醉药物进行全身麻醉时,瑞芬太尼、丙泊酚为首选麻醉药物。
骨骼肌松弛药物一般选择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等;硬膜外麻醉时,通常选择罗哌卡因、氯普鲁卡因等。
有调查显示,吗啡、氯胺酮等药物会导致患者血糖水平升高,依托咪酯会导致糖尿病患者麻醉风险升高,所以此类麻醉药物不适合用于糖尿病患者手术。
麻醉前准备通常要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安全范围后才能开始手术,即空腹血糖控制在3.9~6.7 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0 mmol/L以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能超过6.5%,且尿酮体检测结果呈阴性,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保持电解质、酸碱处于平衡状态。
糖尿病患者的麻醉
![糖尿病患者的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49701fb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5.png)
糖尿病患者的麻醉定义糖尿病(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缺陷而引起。
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等代谢异常。
诊断与分型I型一一胰岛素依赖型胰岛素细胞衰竭和胰岛素缺乏多见从婴儿到二十岁II型一一非胰岛素依赖型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抵抗和糖异生增加,多见六十岁以上糖尿病诊断标准为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三11.1mmol/L (200mg/dl)或FPG N7.0mmol/L(126mg/dl)。
或OGTT2hPG N l1.1mmol/L (200mg/dl)需重复一次确认,诊断才能成立。
糖尿病对手术的影响一、糖尿病增加误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可有腹痛、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易与总腹症混淆;老年糖尿病者患急腹症时腹部体征可不明显,因而延误治疗。
二、糖尿病增加手术死亡率1、麻醉意外增加2、切口不愈合或延迟愈合3、感染(全身、局部)率高4、自身并发症风险高三、低血糖的风险增加低血糖的主要表现:交感神经兴奋^心慌、手抖、出汗神经精神症状f视力模糊、定向障碍、精神障碍、昏迷四、让手术的条件更严格一般认为,术前血糖控制在8.0-10.0 mmol/L,无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
血糖过高,易于诱发酮症中毒血糖过低,术中有可能出现麻醉意外手术对糖尿病的影响(一)血糖升高一般认为中小手术可以使血糖升高1.11 mmol/L大手术可使血糖升2.45-4.48 mmol/L麻醉剂可以使血糖升高0.55-2.75 mmol/L 应激是围手术期血糖波动的主要因素(二)糖尿病酮症倾血(三)死亡率增加应缴、失血、麻醉、术后用药,可使原来处于边缘状态的心、肾功能失代偿(四)低血糖发生增加肠道及中、大型手术的围手术期禁食手术前对血糖的严格控制要求麻醉导致对低血糖反庆性降低胰岛与剂量未及时调整等糖尿病病人术前访视及评估(一)血糖控制是否稳定糖尿病患者术前的血糖要求择期手术一般在8-10 mmol/L范围内为宜急诊手术宜控制在14 mmol/L以下眼部手术宜控制在5.8-6.7 mmol/L空腹血糖〉10 mmol/L或随机血糖〉13.9 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9%,建议推迟非急诊手术。
糖尿病病人手术麻醉管理
![糖尿病病人手术麻醉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526b48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9.png)
THANKS
感谢观看
低血糖反应
如出现心悸、出汗、饥饿感等症状,立即监测血糖并给予相应处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加强术中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酮症酸中毒征象。
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状态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诊断和治疗高渗状态。
感染风险
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感染,术中应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
04
术后恢复期管理建议
疼痛评估与缓解方法
肺部并发症预防
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排 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预 防肺部感染。
康复锻炼指导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床上翻身、坐起、 下床活动等,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功 能恢复。
注意事项
康复锻炼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避免剧 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如有不适应立即 停止锻炼并及时就医。
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 复锻炼计划,如散步、慢跑、太极拳 等,逐步提高患者体能和免疫力。
保持手术室内温度适宜,监测患者体温变化 ,防止低体温或高热。
血糖水平控制策略
术前评估
了解患者糖尿病类型、病程、治疗方案及血 糖控制情况。
术中监测
定时监测血糖水平,根据手术类型和时长调 整监测频率。
血糖控制目标
维持血糖在适宜范围,避免高血糖或低血糖 对手术和患者的不利影响。
胰岛素应用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适时给予胰岛素治疗, 控制血糖波动。
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加强术前评估
对糖尿病病人的病情和血糖控制情况进行更加全面和细致的评估,以 便更好地制定手术和麻醉方案。
优化麻醉药物选择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选择更加合适和安全的麻醉药物。
加强术中监测
采用更加全面和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血糖等 进行实时监测和及时处理。
糖尿病人的麻醉处理ppt课件
![糖尿病人的麻醉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12857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3.png)
预混胰岛素:为了适应进一步的需要,进口胰岛素又将其中的短效制剂和中效制剂(R
和N)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产生作用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的预混胰岛素。如诺和灵30R、
诺和灵50R、优泌林70/30。30R是指将30%的短效R与70%的中效N胰岛素混合;50R是指
短效R和中效N各占50%。
54
治疗的指标
▪ 有效控制血糖 ▪ 有效控制高血压 ▪ 有效控制肾功能不全
囊炎 。拟行经腹镜下胆囊切除术。
2
问题1: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
的
注意事项主要有哪
些?
3
1.详细了解病史 糖尿病类型, 是否有低血糖、酮症酸中毒和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等病史:了解 病程的长短、血糖最高水平、 现在控制血糖的方法(饮食、口 服降糖药、胰岛素)及所用药物 剂量。应注意应用胰岛素治疗
后有无出现低血糖反应。
术和麻醉的危险性增加
6
4.是否合并有自主神经病变 患者在静 息状态下即有心动过速表现。因自主 神经受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心脏对应 激反应能力降低,麻醉和手术的风险性 增加。对已有外周神经病变者,应了解 感觉神经麻木的程度和范围,以及运动 神经障碍的程度。如运动神经病变严
重,对肌肉松弛药反应可能异常。
果给予适当治疗,如静脉输注 胰岛素,或输注含葡萄糖液体。
27
问题4:糖尿病患者麻醉方法 如何选择?
28
1.局部麻醉及神经阻滞 局部 麻醉及神经阻滞对机体生理功 能于扰小,并可减少深静脉血栓 的发生,对于四肢手术较为适宜。 但应注意局麻药量较大时可发
生心肌抑制应严密观察,及 时处理。
29
2.椎管内阻滞 对机体影响较小,对于四肢 手术、下腹部及盆腔手术尤为合适。但糖 尿病患者对感染的抵抗能力差,应严格无菌 操作。椎管内阻滞时由于患者缺乏有效的 压力反射调节功能,在椎管内阻滞时易出现 明显的血压下降,应注意麻醉平面不宜过广, 防止术中血压波动患者局麻药需要量低,神 经损伤的危险性增高,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 素也增加了缺血和水肿性神经损伤的危险。 另外,应注意患者是否存在周围神经病变,以
糖尿病病人麻醉管理要点
![糖尿病病人麻醉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66cd5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7.png)
糖尿病病人麻醉管理要点糖尿病病人麻醉管理要点包括:1. 做好困难气道的准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存在关节僵硬和脖子的活动度较小的问题,气管插管的操作可能会面临困难。
因此,在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气道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以避免在紧急情况下出现插管困难的问题。
2. 注意食物排空时间:一些糖尿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胃排空时间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全麻诱导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饮食情况,避免因胃内食物过多而发生反流和误吸的风险。
3. 维持血压稳定:部分糖尿病患者对全身麻醉药可能相对敏感,因此需要格外注意维持血压的稳定。
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通过药物和输血等措施来确保血压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以避免因血压波动而引起的并发症。
4. 维持血糖稳定:糖尿病患者需要在术前通过药物和饮食控制好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血糖水平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5. 预防感染:由于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因此在术前和术后需要严格控制感染的风险。
可以通过抗生素预防、消毒护理等措施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6. 优化麻醉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案。
例如,对于椎管内麻醉来说,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腰椎情况、脊柱稳定性等因素;对于全身麻醉来说,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状况,以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性。
7. 术中监测: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
同时,还需要监测患者的血糖、尿糖等指标,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8. 术后管理:在手术后,应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血糖、尿糖等指标。
同时,还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控制血糖水平等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糖尿病病人的麻醉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监测,确保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顺利。
糖尿病人的麻醉处理
![糖尿病人的麻醉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6cbf455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18.png)
• 糖尿病与麻醉的关系 • 糖尿病人的术前评估与准备 • 糖尿病人的麻醉选择与处理 • 糖尿病人的术后管理 • 糖尿病人的麻醉护理与健康教育
01
糖尿病与麻醉的关系
糖尿病人的生理特点
01
02
03
代谢紊乱
糖尿病患者存在糖、蛋白 质、脂肪代谢紊乱,影响 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清除。
心血管疾病风险
物等。
饮食和运动
在术前应该指导患者进 行适当的饮食和运动, 以改善身体状况和调节
血糖。
心理准备
术前应该向患者详细介 绍手术和麻醉的相关知 识,减轻患者的焦虑和
恐惧情绪。
03
糖尿病人的麻醉选择与处理
麻醉药物的选择
镇静药
应选择对糖代谢影响小的药物, 如丙泊酚、咪达唑仑等。
镇痛药
阿片类药物可能对糖代谢产生影响, 应谨慎使用,必要时可选择非阿片 类镇痛药。
术后苏醒期管理
监测血糖水平
在术后苏醒期,应密切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 平,防止低血糖或高血糖的发生。
调整胰岛素用量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岛素需求,及时调整胰 岛素的用量,以保持血糖稳定。
观察苏醒状态
注意观察患者的苏醒状态,如意识、呼吸、循环 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术后疼痛控制
评估疼痛程度
心肺功能评估
其他相关病史
对患者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进行评估 ,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血脂等,以及是否有过敏史、用药史 等情况。
术前准备与注意事项
控制血糖
在术前应该将患者的血 糖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调整用药
在术前应该根据医生的 建议调整患者的用药, 包括降糖药、心血管药
糖尿病患者手术麻醉时注意事项浅析
![糖尿病患者手术麻醉时注意事项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d3f9b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d.png)
糖尿病患者手术麻醉时注意事项浅析【摘要】糖尿病患者在手术麻醉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糖尿病会对手术麻醉产生影响,因此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充分准备,包括密切监测血糖水平、调整药物剂量等。
在术中,麻醉管理也至关重要,要注意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
术后护理同样重要,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手术麻醉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确保手术过程顺利进行并且减少患者的风险。
需要对糖尿病患者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进行深入分析,为未来的麻醉管理提供启示。
研究这些问题的目的在于提高手术麻醉效果,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与支持。
【关键词】糖尿病,手术麻醉,注意事项,影响,准备,管理,护理,并发症,预防,注意事项,综合分析,展望,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有数百万患者。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手术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常见方式,糖尿病患者在手术中麻醉管理面临一定的挑战。
麻醉过程中糖尿病的稳定性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
对糖尿病患者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需要对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麻醉管理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控制。
本文旨在通过对糖尿病患者手术麻醉注意事项的浅析,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和建议,以更好地保障糖尿病患者在手术中的安全和健康。
1.2 目的糖尿病患者手术麻醉时注意事项浅析的目的是为了探讨糖尿病对手术麻醉的影响,提出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手术麻醉管理策略,总结术前准备、术中管理、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预防的重点,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情况,在手术过程中做到精准诊疗,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风险,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糖尿病患者麻醉课件
![糖尿病患者麻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c5484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e.png)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术前评估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视力、眼底病变 程度等。
眼部保护
在麻醉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眼睛,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的眼部损 伤。
血糖控制
在术前和术中应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因高血糖引起 的麻醉风险。
药物治疗
对于眼底病变严重的患者,应在术前和术中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以 减轻眼部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手术中低血糖风险较高,应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低 血糖情况。同时,应保证患者有足够的热量摄入,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03 糖尿病患者术后管理
术后苏醒期管理
01
02
03
苏醒期监测
对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 循环等指标进行密切监测, 确保患者平稳度过苏醒期。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纠正酸碱平衡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 评估,包括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脱水 程度等。
在术前和术中应积极纠正患者的酸碱平衡 ,避免因酸中毒引起的麻醉风险。
电解质紊乱处理
脱水处理
对于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应在术前和术中 及时补充电解质,保持电解质平衡。
对于脱水严重的患者,应在术前和术中积 极补充水分,保持正常血容量。
总结词
糖尿病孕妇手术麻醉需兼顾母婴安全
详细描述
糖尿病孕妇在手术麻醉过程中需特别 关注母婴安全。麻醉药物和手术方式 的选择需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同 时要控制好孕妇的血糖水平,以降低 母婴并发症的风险。
案例三:糖尿病患者的日间手术麻醉
总结词
日间手术麻醉要求快速、安全、有效
详细描述
糖尿病患者进行日间手术麻醉时,需选择起效快、代谢快的麻醉药物,以缩短手术时间。同时,要确保麻醉过程 的安全和有效性,避免因麻醉不当导致手术失败或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麻醉管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麻醉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67a7af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1.png)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麻醉管理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麻醉管理这档子事儿。
你想想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就像是身体里的一场小“暴乱”,血糖那叫一个高啊,身体里的酸碱平衡都被打乱啦!这时候要是还需要麻醉,那可真是得小心谨慎着点儿。
咱先说麻醉前吧,那可得把病人的情况摸得透透的呀!就像咱去打仗,不了解敌人咋行呢?得看看血糖到底高到啥程度了,酸中毒严不严重,身体的其他器官有没有受到影响。
这就好比是给病人做个全面“体检”,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要是马虎了,那可不得了哇!
麻醉方式的选择也很重要啊!就跟咱出门选交通工具似的,得选个合适的。
要是病人情况还好,那也许可以试试椎管内麻醉啥的;但要是情况不太妙,那可能就得选全麻啦,这可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可不能瞎搞。
麻醉过程中呢,那更是得时刻留意着。
病人的生命体征就像是咱手里的风筝线,得紧紧拽着,不能松了呀!血压、心率、呼吸,哪一个都不能出岔子。
这就好像是开着车在高速上,得时刻盯着路况,稍有不慎就可能出大事儿!
还有啊,用药也得小心。
不能像撒胡椒面似的随便用,得考虑到病人的特殊情况。
不然的话,那不就跟给病人乱吃药一样嘛,那还得了!
术后也不能放松警惕呀!病人醒过来了也不代表就万事大吉啦。
还得继续监测血糖、酸碱平衡啥的,就像守着刚种下去的小树苗,得看着它好好长大。
总之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麻醉管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就跟走钢丝似的,得小心翼翼,一步一个脚印。
咱可不能掉以轻心,得对病人负责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是关乎生命的大事儿啊!咱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把这件事儿做好,让病人能平平安安地度过麻醉这一关,能健健康康地恢复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GIK液 (10%G.S500ml 100ml/h, 当尿量>40ml/h可 加入KCL 1 g,如[K+]<3.5 mmol/L 可加入KCL 1.5g)
BG(mmol/L)
RI(U)
RI速度(U/h)
5~8
5
1
8~12
10
2
12~20
20
Hale Waihona Puke 4>2025
5
术中血糖的控制
• 2 近年来观点 RI 50U+N.S500ml 静脉滴注或者
A;下肢、下腹部:椎管内较为合适,但应注 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低血压
B:上腹部大、中手术:全身麻醉联合硬外, 能改善术中糖耐量,缓解血糖增高,在全身麻 醉中联合应用阿片类药物及新型吸入全麻药, 有助降低应激反应
• C:术后镇痛有利于控制术后高血糖反应
术中监测
• 血糖及尿酮体的监测 – 大手术或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术中应 每小时测毛细血管葡萄糖一次 – 血糖应控制在110-180mg/dl(6.110mmol/L) – 应监测尿酮体
糖尿病病人的麻醉处理 黎玉辉
中国糖尿病流行现状
糖尿病患病率与日俱增
T2DM患病率:1979:1.00%
1996:3.21% 2002:4.37% 年增 0.1%以上,全国约4000万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分型
1999年WHO 公布的协商性报告 1. 取消了胰岛素依赖型IDDM和非胰岛素依赖型
• 6. ACE-Ⅰ类也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增加 NO 的生物利用率,增强缺血预适应的作用, 改善血糖,从而产生有利作用
四、围手术期处理
• 1 麻醉前的准备: 1) 术前评估:详细询问病史,尤其应注意控 制血糖的方法及所用药物、剂量,注意药物作 用高峰时间;急慢性并发症情况
2) 危险因素 A 术前空腹血糖>13.3 mmol/L ;B年龄>65y,病程>5年; C合并高血压、冠心病 ;D 手术时间>90分钟
围术期糖尿病病人心血管病危险性的 改善措施
• 5.他汀类调酯药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和 ACI 抑制剂可能改善围术期的危险性。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不仅降低胆固醇,它同时降 低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增加血管增生, 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普伐他汀可使原 有心肌梗死的病人发生新的冠脉事件发生率降 低25%,且该作用在糖尿病病人中更加明显。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相互关系
• 糖尿病性心脏病分为4 种类型: • 心脏微血管病变、 • 冠状血管病变、 • 心肌病变 •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糖尿病对心血管病影响的可能机制
1.急、慢性高血糖可能通过以下几个机制增加心肌缺血损伤的 危险性
①由于ATP 依赖性钾离子通道活性降低使内源性保护信号传导 途径受损。 ②微循环障碍:缺血后血管扩张反应和心肌耗氧增加时的血管 扩张反应受损。 ③内皮功能失调致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反应受损。 ④生化方面的改变:活性氧种类和数量增加,一氧化氮的有效 性降低。 ⑤冠状侧支血流减少:冠状动脉至缺血心肌的血流减少,侧 支 血管的增生受抑制。 ⑥冠状血管的舒张储备降低。
管理困难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相互关系
•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高危因素
糖尿病病人70%以上死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多项前瞻 性的研究表明,与条件相当的非糖尿病病人相比,男 性和女性糖尿病病人其心血管病死亡危险性分别增加 2~3 倍和3~5 倍
• 合并糖尿病的病人与非糖尿病病人相比猝死和 严重心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增高。糖尿病是心脏 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和预测指标,
糖尿病相关的慢性并发症
• 1.大、中血管粥样硬化:脑、肾、冠状动脉、 主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尤其应注意无症状 性心肌缺血;
• 2.微血管病变:肾、视网膜、心肌; • 3神经病变:周围神经;自主神经(胃肠心血
管) • 4.眼的其它病变:视网膜、黄斑病、白内障等 • 5.关节强直综合征:多见于T1DM,导致气道
改善措施
• 3. 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拜糖平α-糖苷 酶抑制剂)可以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部分通 过KATP通道活化。然而,心血管病预后的改 善和用这些降糖药的糖尿病病人的关系仍未确 定。
• 4.目前认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可能为病人 带来重要收益,除非有禁忌症,β1-受体阻滞 剂可作为降低的围术期冠心病病人死亡率的一 线药物,且对于糖尿病的病人尤其适用。
酸中毒的紊乱情况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方案RI (负荷量 10~20U+0.1U/KG .H)加入NS静滴, 根据血糖变化调整,以每小时下降 3.9~6.1mmol/L为宜,降至13.9mmol/L 改用5%GS%+RI(3~4g:1U) 慎重补碱:PH<7.1或血HCO3_ <5 mmol/L时,补1.25%NaHCO3(等渗)约 350ml HCO3不超过15 mmol/L
乳酸中毒 0~+ 0~ ± 正常或 0~±
手术日的处理
• (1)接受胰岛素治疗或血糖控制不满意或接 受大手术治疗患者
手术当日早晨停用皮下胰岛素 手术当天早晨开始输液,可采用含葡萄糖-胰
岛素-钾(GIK)的液体静脉输液 输液可持续到恢复正常饮食和皮下胰岛素注射
时,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1小时后可停用输液
• 麻醉的选择与术中管理
• (!)麻醉选择:个体化原则,尽可能选用对糖代谢 影响最小的方法及药物
2 术前准备
1)必要的检查:心电图、血糖、尿糖酮体、血钾、 尿素氮
• 手术时机的选择: 术前尽量使血糖达到良好控制。 术前检查发现HbA1c >9%,或空腹血糖 >10.0mmol/l(>180mg/dl), 或餐后2小时血糖 >13.0mmol/l(>230mg/dl)者的非急诊手术应予 推迟
• 并发症的筛查:了解有无心脏和肾脏损害、自主 和外周神经损伤、增殖期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诊断新标准
1.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 ≥11.1mmol/l(200mg/dl)
或
2. 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 ≥7.0mmol/l(126mg/dl)
或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hPG水平 ≥11.1mmol/l(200mg/dl)
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
• 1.胰岛素(insulin,INS)的生理作用
葡萄糖、钾进入细胞内增加糖原合成;抑制脂肪分解
2.病理生理: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缺陷
外周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障碍,导致其他代谢途径活跃, 从而使血糖升高,异常代谢产物增多:高渗性利尿,血液 粘滞度增加
3.应激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升高:
中小手术:0.11mmol/L 大手术: 0.33~0.44mmol/L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
•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
• 乳酸性酸中毒(lactic acidosis )
• 糖尿病低血糖症(diabetic hypoglycemia)
RI 20~50U+N.S50ml 泵注 速度 开始0.5~1U/h , 然后根据BG
调整泵注的速度
麻醉苏醒延迟的鉴别诊断
尿
血
葡萄糖 丙酮 葡萄糖 丙酮 HCO3
低血糖 0
0~ ± <2.8 0
正常
DKA ++++ ++++ 16.7~33.3 ++++
NKHS ++++ 0 >33.3 0 正常或
• 2)手术前控制血糖的措施: • 择期手术 • A T2DM 术前未接受胰岛素治疗患者 a)术前
血糖控制良好、小手术:术晨停口服降糖药, 同时停食早餐
b) 大中手术:术前2~3天停用口服降糖药,改 用RI
B 既往使用胰岛素者 :术前1~2天改用RI ,从 4~6U开始,餐前30min 皮下注射, 3~4次/天 然后根据血糖调整用量
NIDDM的医 学术语 2. 保留了1型和2型DM 的名称,用阿拉伯数字 3. 保留了妊娠糖尿病的分型(Gestational DM) 4. 糖耐量减低不作为一个亚型,而是DM的一个阶
段 5. 取消了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
• 四大类型 T1DM 、T2DM、GDM、其他特殊类型
DM的病理生理及应激对糖代谢的影响
高峰时间 (h) 0.5-1.5
2-3 6-10 10-16
双峰
50/50, 0.5-1 (50%NPH 50%短效)
双峰
有效作用时 药效持续时 间(h) 间(h)
3-4
4-6
3-6 10-16 18-20
6-8 14-18 20-24
10-16
14-18
10-16
14-18
• 急诊手术 1.伴酮症患者,纠正酮症酸中毒,注意水、钾、
▼应特别注意不同胰岛素制剂的作用时间特点
常用胰岛素制剂和作用特点
胰岛素制剂 起效时间 (h)
超短效胰岛 0.25-0.5 素类似物 (IA)
短效胰岛素 0.5-1 (RI)
中效胰岛素 2-4 (NPH)
长效胰岛素 4-6 (PZI)
预混胰岛素 70/30, 0.5-1 (70%NPH 30%短效)
• 1 .加强血糖控制: 连续输注胰岛素有效控制血糖是减少围术期心 血管病死亡率的基本策略。
2. 避免使用磺脲类降糖药(优降糖、美吡哒 瑞易宁、达美康)
磺脲类的降糖药由于阻滞KATP 通道导致缺血和麻醉 诱导预处理的中断,故应在手术前24~48 小时内停用, 并避免在围术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