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第七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
5.【答案】C
【解析】A.金刚石属于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故A不符合题意;
B.木头属于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故B不符合题意;
C.氧气属于气体,没有具体的形状和体积。故C符合题意;
D.矿泉水属于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具体的形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D
【解析】①在干燥的天气里,衣服由于摩擦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属于静电现象;
①油罐车后面装一条拖地铁链,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不断的相互摩擦,从而产生大量的静电,通过后面装
一条拖地的铁链,及时导走,这是防止静电危害;
②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飞机上的着地轮装有搭地线或用导电橡胶做轮胎,是为了及时地把飞机在飞行
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电荷通过导体而转移给大地,以免发生放电现象,保证飞机和乘客的安全。
【解析】(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而非“嵌着葡萄干的面包”或“不
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2)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建立模型的过程;
(3)从现象可知绝大多数α粒子通过金箔时没有受到阻碍,说明了原子里面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只有极
少数与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发生了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大的偏转;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电视机工作时,由于电子运动到了屏幕上,使屏幕带了电,而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把灰
尘吸引到了屏幕上,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二、
11.【答案】质子夸克
【解析】原子是由位于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与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
子与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的。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测试(含答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七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2.卢瑟福把原子结构和太阳系作类比,太阳系中和原子核相对应的是()A.火星B.地球C.月球D.太阳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再分的C.质子带正电荷,中子带负电荷D.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4.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A.自16世纪后,哥白尼创立了“地心说”,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B.恒星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太阳是银河系中数以千亿计恒星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C.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为“红移”现象。

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越来越近D.我们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5.某些物质的微观特性表现为分子间距离很远,彼此间几乎没有力的作用,宏观特性表现为既无固定形状。

也无固定体积,则该物质可能是()A.冰块B.水C.水蒸气D.雪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A.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B.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C.通信卫星采用硅光电池板提供电能D.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7.在有些地毯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夹杂一些不锈钢丝,其作用主要是()A.钢丝能增大摩擦B.钢丝能反射光、美观C.钢丝容易传递热D.钢丝能把由于摩擦所带的电荷及时导走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A.高大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B.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C.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D.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9.带正电的甲金属球和不带电的乙金属球接触后,乙球也带了电,这是由于()A.甲球上的部分质子转移到乙球上B.甲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乙球上C.乙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甲球上D.乙球上的部分原子转移到甲球上10.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A.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B.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C.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D.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二、多选题(共5小题)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超导材料是电阻为零的材料C.花香四溢的原因是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太阳是宇宙的中心12.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检测卷(附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检测卷(附答案)

()
B. 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带正电的是中子
C.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
D. 电子的直径比原子的直径大
请点击修改第 II 卷的文字说明
第 II 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实验题(题型注释)
13. 如图甲,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然后靠近碎纸屑,发现纸屑能被吸引,说明摩擦起电,带电体
5.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雾霾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形成的 B.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C.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D.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6.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因此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组成.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
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
(选填“ A”或“ 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
型.
18. 宇宙是一个有
的天体结构.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
137 亿年的一次
.宇宙大
千世界,从宏观到微观,从天体到原子,似乎都有那么多惊人的相同规律.如图所示,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们在
A. 分子间有间隙
B. 分子无规则运动
C. 分子间有斥力
D. 分子间有引力
10. 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A. 电缆线芯用铜制成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
B. 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塑料尺分子和碎纸屑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 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制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差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3分,共计27分)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春天柳絮飘舞B. 夏天荷花飘香C. 秋天落叶纷飞D. 冬天雪花飞扬【答案】B【解析】解: A .春天柳絮飘舞是柳絮在做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不符合题意;B.夏天荷花飘香,是荷花的香味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符合题意;C .秋天落叶纷飞是落叶在做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不符合题意;D.冬天雪花飞扬是雪花在做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 B.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 海绵很容易被压缩B. 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被晒干C. 春天,校园里花香扑鼻D.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粘在一起【答案】A【解析】解: A .海绵很容易被压缩,海绵受力时形状发生改变,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与分子动理论没有关系, A符合题意;B.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晒干,是由于温度越高,衣服上的水分子运动越快,跑到空气中去了,与分子动理论有关, B不符合题意;C .花香扑鼻,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与分子动理论有关, C不符合题意;D.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发现它们会粘在一起,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与分子动理论有关, D不符合题意.故选 A.3.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B. 向一杯清水中滴入红墨水,整杯水变红C. 冠状病毒附在飞沫上随风运动D. 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答案】C【解析】解: A.炒菜时加点盐,菜有了咸味是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A不符合题意;B.红墨水滴入水中,整杯水变红,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 B不符合题意;C.飞沫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分子运动无关,故 C符合题意;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整个房间里能闻到香味是扩散现象,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C不符合题意.故选 C.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B. 雨后荷叶上的小水珠会自然合并成大水珠,这是分子间引力作用的结果C. 物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分子就会停止运动D. 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是分子运动的结果【答案】B【解析】解: A.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斥力比较小,故 A不正确.B.雨后荷叶上的小水珠会自然合并成大水珠说明分子相互靠近时存在引力,故 B正确.C.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 C不正确.D.树叶落下是机械运动,故 D不正确.故选 B.5.在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 炒菜时,油烟上升B. 在无风的房间里闻到花瓶里的花香C. 水泥和沙混合在一起D. 扫地时扬起了很多灰尘【答案】B【解析】 A 、油烟上升是固体小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所以不属于扩散现象。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下列与分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 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B.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C. 铁、水、空气、磁场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D. 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答案】B【解析】 A 、由于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所以“破镜不能重圆”,故A错误;B、花香四溢是扩散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B正确;C 、铁、水、空气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传递磁极间相互作用的物质,叫磁场,它不是由分子组成的,故C错误;D、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仍能发生扩散现象,分子之间仍存在间隙,故D错误。

2.下列生活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盛夏时节,荷香四溢B. 阳光底下,尘土飞扬C. 凉风习习,水波荡漾D. 深秋时节,落叶飞舞【答案】A【解析】 A 、盛夏时节,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阳光底下,是尘土的机械运动。

C 、凉风习习,是风和水的机械运动。

D、深秋时节,是落叶的机械运动。

3.美丽的荷城贵港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风光胜地。

下列四季美景的现象中,属于扩散的是()A. 春天,鲤鱼江畔柳枝摇曳B. 夏天,东湖公园荷花飘香C. 秋天,南山公园落叶纷飞D. 冬天,平天山上云雾缭绕【答案】B【解析】 A 、春天,鲤鱼江畔柳枝摇曳,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分子运动无关,故A 错误;B、夏天,东湖公园荷花飘香是花的香味分子的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正确;C 、秋天,南山公园落叶纷飞,树叶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分子运动无关,故C 错误;D、冬天,平天山上云雾缭绕,云的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分子运动无关,故D 错误。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基础卷)(学生版+解析版)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基础卷)(学生版+解析版)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滚动卷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 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4、本章内容占70%,前面内容占30%。

、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20春?南京月考)如图所示,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的是()C IM >A. 图甲中,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B. 图乙中,颜色分明的鸡尾酒放置两天后,混合成了棕褐色C. 图丙中,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D. 图丁中,打开醋瓶盖能嗅到醋味2. (2020?武汉模拟)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B. 紧压在一起光滑的铅片和金片,放置5年后切开,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C. 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散发刺鼻的气味D. 盛夏时节,百花绽放,长喙天蛾能嗅到花香纷纷来吸食花蜜3. ( 2020?硚口区模拟)下列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是()A. 海绵很容易被压缩B. 燃烧时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C. 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D. 排放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4. ( 2020春?南京月考)下列质量中最小的是() A. 1.19 X 10「7tB. 125gC. 700mg5. (2020?广西模拟)有甲、乙两个物体,甲、乙密度之比是甲物体质量与乙物体质量的比值是()A.甲瓶液体质量较大 B.乙瓶液体质量较大C.乙瓶液体密度较大D.两瓶液体密度相等7. ( 2019秋?江津区期末)下列关于静电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B. 验电器是利用异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C.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橡胶棒获得负电荷D.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获得正电荷 & ( 2019秋?光明区期末)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B. 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 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没有引力D. 桂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9. ( 2019秋?邵阳县期末)如图为气体扩散的演示实验,两个瓶中分别装有无色空气和棕红D. 0.0012kg2: 3,体积之比是5: 4,那么 A. 5: 6 B. 6: 5C. 8: 15D. 15: 86. (2019秋?大田县期末)如图,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放两个相同的瓶子,装入体积不同的液体后,横梁又恢复平衡,则( )色二氧化氮气体,其中空气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

精品解析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细解析)

精品解析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细解析)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章节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飞机在高空飞行过程中会带上电荷,科学家设计时会在轮胎中加少许钢丝,是为了使飞机在着陆时将机身所带电荷导入大地,保证乘客安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创造了电荷B.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不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C.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是否带上电荷,可以用验电器检验D.若在轮胎中加入塑料来替换钢丝,也能将机身所带电荷导入大地2、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A张开,B闭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发现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角减小,B张开B.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发现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角增大,B张开C.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B中的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A的金属棒的张角减小D.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A中的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张开3、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月亮不是光源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光年是时间单位D.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A.一定不带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可能不带电5、下列关于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B.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D.由于分子间有引力,所以固体可以压缩体积变小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生电的实质是产生了电荷B.绝缘体不能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C.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D.验电器能够检验摩擦过的物体是否带电7、如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01(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01(含答案解析)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是()A.下雪时,雪花飞舞B.炒菜时,满屋飘香C.雾霾时,天空朦朦胧胧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2.关于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D.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3.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天更容易干B.空气很容易被压缩,但压缩的程度越大用的力就越大C.打开香水的瓶子,很快就能闻到香味D.两块用水刚洗干净的平玻璃板叠在一起不易分开4.下列有关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B.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大,比气体的小C.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D.固体不容易压缩和拉伸,是因为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大,作用力小5.如图所示,用与头发摩擦过的梳子可以吸引小纸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梳子与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B.梳子因摩擦带电而成为导体C.梳子若带负电荷,则头发带正电荷D.梳子与纸片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吸引6.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原本竖直下落的细水流,观察到细水流偏向了气球一侧(如图所示),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水流因带电而被气球吸引B.细水流与气球带有同种电荷C.细水流与气球带有异种电荷D.气球由于带电而吸引细水流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乙球时,乙球与橡胶棒相互吸引,则甲球()A.一定带王电荷B.一定带负电荷C.可能带正电荷D.可能带负电荷8.关于原子及其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分子构成的B.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相同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D.原子核带负电,核外电子带正电9.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开辟了原子物理学的崭新研究领域。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试卷(含答案)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2、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A、100牛B、200牛C、0牛D、400牛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4、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扔出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A.重力 B.重力和手对铅球的推力 C.手对铅球的推力D.不受任何力5、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6、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踢球时,摩擦阻力使地上滚动的球越来越慢B.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C.顶球时,头顶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D.接球时,手对球的力使球由运动变为静止8.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B.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D.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9.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A.不断改变B.始终不变C.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D.无法确定10.一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地球的吸引而从树上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A.一定吸引地球B.不一定吸引地球C.一定不吸引地球D.无法确定是否吸引地球11、“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实现“奔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试分析,下列哪种活动在月球上不可实现().A.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 B.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C.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三、实验题1.如下左图所示,斜面上物体的质量是5 kg,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2. 如图,一个物体用一根绳子吊在天花板上,试画出物体所受的力.四、实验题1、请你把下面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补全,并把正确的顺序填空下面的横线上: 、、、.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了解刻度值的大小.②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与测力的方向一致,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③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时不能超过它.④校正,并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2、在一般情况下g为定值,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g值仍有差异,下图是各个不同城市g 值的大小,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g 值相同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g 值相差最大的两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猜想g 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3)该弹簧原长是 cm ,若用该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 N.(4)小李作出了下图所示的三个图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施加一个力,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一个力.小明想:这两个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为了探究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之间的关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g 值大小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球纬度 0° 23°06/ 30°33/ 31°12/ 39°56/ 40°40/ 55°45/ 90°系,他设计以下实验:把两个弹簧秤A和B连在一起(如图所示),用手拉弹簧秤A,此时,弹簧秤A对弹簧秤B有一个拉力F,大小从B弹簧秤秤可以读出,同时B弹簧秤对A弹簧秤也有一个拉力F,大小从A弹簧可以读出.改变手拉弹簧秤的力的大小,此时两弹簧秤的示数也随着改变,小明读出一组数据如下表:(1)根据小明的实验。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的是( )A.蜂蜜飘香B.柳絮飘舞C.雪花飞扬D.落叶纷飞2.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 B C DA.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在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B.端面磨平的两铅块压紧后能够吊住钩码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紧压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3.根据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微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在固态时,比在液态和气态时所含的分子数目多B.玻璃容器不会渗水说明固体分子一个挨一个排列,毫无间隙C.液态蜡在凝固时,凹陷下去,说明液态蜡分子的间距比固态的小D.固态物质的分子比较固定地在原位置轻微振动,液态物质分子运动较剧烈,没有固定位置,气体物质的分子可以随意移动4.有关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用手捏海绵使它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做墨水滴入水中扩散的实验时,人眼看不到墨水中分子的运动5.图中小朋友将气球与上衣摩擦,气球会被上衣吸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球与上衣摩擦时,没有创造电荷B.气球会被上衣吸住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结果C.电子一定在气球和上衣之间发生了转移D.若上衣得到了一些电子,则一定带正电荷6.如图所示,金属球使小芳带电,则小芳( )A.得到电子B.失去电子C.得到原子核D.相互排斥的头发上带同种电荷7.如图所示是电子显微镜下的一些金原子.下列有关金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也可以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分辨出它们B.金是否处于固态可以从其原子的排列方式上进行推断C.这些金原子是保持静止不动的D.金原子之间有间隙,说明金原子间只有排斥力8.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B.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C.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D.分子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9.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B.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运动D.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10.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①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②原子都是实心球体;③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绝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1.起重机工作时,钢丝绳未被拉断,是因为组成钢丝绳的物质分子间存在.空气流动会形成风,这(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12.端午时节,空气中弥漫着粽子的香味,“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说明了分子间存在.13.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的发现,说明原子是有内部结构的.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 (填“A”或“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4.a、b、c是三个轻质带电泡沫小球,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a带负电,则b带电.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c,二者将相互(填“吸引”或“排斥”).15. 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的性质,如果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填“同”或“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在物体间转移.16.如图所示为市场上常见的一种静电吸尘器.使用时,按照刷子上箭头方向刷,可以刷除衣服上的棉絮、毛絮、灰尘.刷子摩擦后带上了电,因为,所以刷子可以吸引灰尘等.若刷子通过摩擦带上负电荷,说明摩擦时(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17.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提出以为宇宙中心的“地心说“.16世纪初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以为宇宙中心的“日心说”.现代人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有的天体结构系统.18.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填“行星”“恒星”或“卫星”),天体之间相距遥远,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填“长度”或“时间”)的单位.三、实验探究题(第19题8分,第20、21题各10分,共28分)19.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1)把一根头发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头发转动,由此现象我们并不能判断头发已经带电,原因是.(2)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吸管被推开,说明吸管带电,吸管被推开的原因是.(3)吸管和餐巾纸摩擦起电时, 中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一些.20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将玻璃板拉离水面时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A B C D E(1)图A和图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在.(2)图B和图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3)图C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21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运动得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他们提出猜想.猜想一: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猜想二: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为了探究猜想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取来两只相同的杯子,放入质量相同的热水和冷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之间的关系.(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填“热水”或“冷水”)杯中的颜色变化得快,得出的结论是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杯子,放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3)实验过程中, (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4)如果将上面的实验改成研究“分子运动得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除了物质的质量相同,实验中还要控制物质的相同.四、简答题(共6分)22.作为文明公民,不应该在公共场所吃有气味的食品.请说明其中的道理.五、阅读题(共15分)2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一开始是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发生了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的气态物质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星际介质在某些条件下形成恒星后会进入称为主序星的稳定期.太阳目前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由正、负电子和质子、氦的原子核构成.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太阳,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反应是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和两个正电子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释放出的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并同时以每秒4.2×109 kg向外抛出大量物质,将来会发展到红巨星阶段并最终塌陷为密度很大的白矮星.(1)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并认为.A.目前宇宙仍在不断地膨胀B.目前宇宙膨胀已结束且开始收缩C.目前宇宙已处于既不膨胀也不收缩的稳定状态D.宇宙膨胀早已结束,目前处于静态(2)宇宙空间膨胀时温度(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扩张学说,课本上用一个粘有小塑料粒的气球做演示实验,该实验将粘有小塑料粒的气球类比宇宙, 看成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意小塑料粒周围的其他小塑料粒都在离它远去.这里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填“等效法”“类比法”或“转换法”).(3)太阳是星,地球是星.(4)太阳内部进行的核聚变反应是并释放出能量,请将太阳演化过程中经历的几个阶段补充完整: →主序星→→.(5)太阳从开始演化到最终,经历的几个阶段相比,其密度的变化情况大致是.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D D D D B C C C11.吸引力不属于12.做无规则运动斥力引力13.核外电子正电子 B14.正排斥15.吸引轻小物体同电子16.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得到17.地球太阳层次18.恒星长度19.(1)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3)吸管20.(1)D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E吸引力(3)空隙21.(1)热水温度(2)控制变量法(3)不能(4)温度22.由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在公共场所吃有气味的食品时,其他人会闻到这些气味,可能会引起别人的不快.23.(1)A(2)下降小塑料粒类比法(3)恒行(4)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和两个正电子星际介质红巨星白矮星(5)C。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的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气态B.乙是气态C.丙是气态D.甲是固态2、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马路上尘土飞扬B.进医院能闻到消毒水的气味C.打开香水瓶,能闻到香味D.煮汤时加点盐,汤就有了咸味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花在寒风中飞舞,是因为构成雪花的分子在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B.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进行得越快,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C.气球内的气体对气球有压力作用,说明球内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装满石子的瓶子还可装进许多细沙,说明分子之间有距离4、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B.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引力减小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引力大于斥力5、下列物质具有一定体积但没有一定形状的是()A.玻璃B.氯气C.水D.铁板6、用梳子梳头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不相同的是()A.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B.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上“粘”着一层灰尘C.两个铅块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D.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7、如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检测(附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检测(附答案)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卷(试卷满分:90分,测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的是()A.烟雾弥漫B.香气扑鼻C.雪花飞舞D.尘土飞扬2. 观察下面四组图,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的图是()3. 人类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首先发现了()A. 电子B.中子C. 夸克D.质子4. 科学研究发现分子很小,你知道分子到底小到什么程度吗?下列是物理老师给出的一组数据,你认为分子的直径最接近于()A.10-4mB. 10-6mC. 10-10mD. 10-13m5.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6. 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

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列哪个图形最相似()7. 绝缘丝吊着的两个轻质小球,静止后如图所示。

关于它们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带异种电荷B.带同种电荷C.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D.两个都不带电8. 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A.柳絮纷飞B.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C.花香四溢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9. 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没有间隙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D.分子在不停的运动10.在现在各类安全检查中,防暴犬功不可没.即使隔着多层包装,防暴犬也能嗅出炸药的气味(如图所示),这说明组成炸药的分子()A.一直处于静止状态B.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C.相互之间存在排斥力D.相互之间存在吸引力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微观世界中最小的粒子B.中子带正电,质子不带电C.原子中的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一定相等D.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高速绕核运动12.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A和C互相排斥,C和B互相吸引,而B和D也互相排斥,则()A.C带正电,B带负电B.C带负电,B带正电C.C带正电,A带负电D.A所带电性不能确定13.关于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B.原子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C.原子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D.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相对静止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是分子B.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9m 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它时刻在保持静止D.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排斥力二、填空题(共11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5. 每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原子的中心有带 电的原子核,周围的电子绕其运动。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下列是有关记载和相应的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 “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B. “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地球周围存在磁场C. “花气袭人知昼暖”--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D. “潭清疑水浅”--光发生了折射【答案】A【解析】解:A、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在山顶气压低,液体的沸点也低,所以水沸腾时温度低,不能把食物煮熟,故A说法不对,符合题意;B、地球周围存在着地磁场,“司南”在地磁场中受到了磁力作用,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花粉分子扩散越快,人更容易闻到花香味,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当光从水底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看时,看到的是水底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列哪个图形最相似()A.西瓜B.面包C.太阳系D.西红柿【答案】C【解析】解: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其结构与太阳系相似,故C正确.故选:C.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的是()A. 走进花园,花香四溢B. 黄河水从西向东流C. 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了D. 衣服上沾了污渍,时间一长,很难去除【答案】B【解析】解: A.花香四溢是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故 A不符合题意;B.黄河水从西往东流说明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故 B符合题意;C.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蒸发,说明水分子运动速度变快,故 C不符合题意;D.衣服上的污渍时间久了不容易清洗,是扩散现象,符合分子运动理论,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B.4.如图,是加油站里常见的“静电释放器”,司机或工人提加油枪前,必须用手触摸金属球,清除身体上的静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除电”时,人体、金属球、大地连通B. 人体带的电荷是人体与衣服摩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C. 若人体带有负电,“除电”时电流方向是从金属球流向大地D. “静电”消除后,人体的正负电荷全部消失【答案】A【解析】解: A.静电释放器金属球和大地之间相连的应是导体,“除电”时,人体所带电荷经金属球流向大地,故 A正确;B.人身体与衣物摩擦带电,是由于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 B错误;C.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移动的方向,如果人体带负电,静电释放器中电流方向是从大地到金属球到人体,故 C错误;D.原子中,带正电的原子核不能移动,带负电的电子可以挣脱原子核的束缚移动,所以无论人体带正电还是负电,触摸放电过程中移动的都是负电荷,“静电”消除后,是人体所带的正负电荷量相等,对外不显电性,故 D错误.故选: A.5.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微观世界领域不懈地探索着.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 分子夸克质子电子B. 分子原子核质子夸克C. 原子核电子质子分子D. 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答案】B【解析】解: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时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所以分子大于原子核;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所以原子核大于质子;而夸克则是更小的构成微粒,在这几种微粒中夸克是最小的.故选B.6.小阳对正在抽烟的爸爸说:"吸烟不但危害您的健康,我和妈妈也在被动吸烟".这句话的科学依据是()A.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分子间有作用力C. 分子间有空隙D. 分子很小【答案】A【解析】解:抽烟时,烟雾会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分子在空气中运动,从而使抽烟者周围的人们也会吸入烟雾,造成被动吸烟,故 A符合题意.故选 A.7.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A. 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B.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C.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D. 破镜不能重圆【答案】A【解析】解: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会黏在一起就是因为分子之间的引力;B、固体和液体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D、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就会很小.故选A.8.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C.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原子D. 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答案】A【解析】解: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故 A正确;B.运动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任何物体是绝对不动的,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就是不同的,恒星相对于从它旁边运动过的流星而言就是运动的,故 B错误;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 C错误;D.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故 D错误.故选: A.9.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有很多相似之处。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七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A【解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且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比质子中子还小的微粒还有夸克,故A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D【解析】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类似,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类似于太阳位于太阳系中心,电子类似于绕太阳运动的行星。

故选:D。

3.【答案】B【解析】A、宇宙有层次之分,但是无限大的,是由无数天体组成,没有所谓的中心,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而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的一颗行星,所以A 错误;B、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再分的,所以B 正确;C、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C 错误;D、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所以D 是错误。

故选:B。

4.【答案】D【解析】A、哥白尼创立的是日心说,故A 错误;B、恒星也在高速地运动,故B 错误;C、“谱线红移”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越来越远,故C 错误;D、现在我们认识到,地球和太阳都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故D 正确;故选:D。

5.【答案】C【解析】固态物质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气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比较可知,既无固定形状、也无固定体积的是水蒸气。

故选:C。

6.【答案】C【解析】A、晚上脱化纤毛衣时,常会看到“闪光”并伴有轻微的“僻啪”声,这是由于衣服和衣服,衣服和皮肤摩擦起电所造成的现象,不符合题意。

B、因为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把运输过程中会由于振动、摩擦产生的静电荷导走,不符合题意;C、硅光电池板是把太阳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不是利用静电,符合题意;D、电视机屏幕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不符合题意;故选:C。

7.【答案】D【解析】当人在地毯上走过时,脚与地毯之间相互摩擦会使地毯带上电荷,而过多的电荷会使地毯变脏或有危险,如果加一些不锈钢丝可以将由于摩擦而使地毯所带的静电导入大地,以防静电造成的危害;故选:D。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PDF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PDF版

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2018南京)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B.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美味住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运动D.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2.(2018泰州)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固体分子是静止不动的B.原子核带负电,电子带正电C.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D.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且固定不动3.(2018柳州)在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不一会儿,整杯水变成了红色。

这一现象能说明()A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数量巨大C.分子一直在膨胀中D.分子间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4.(2018桂林)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冬天大雪纷飞B.桂花香飘满园C.成群的蝴蝶翩翩起舞D.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5.(2018岳阳)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A.粽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C.“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6.(2018绵阳)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这个实验事实说明()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7.(2018深圳)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8.(2018常州)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A.液体分子不停地运动B.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C.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D.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9.(2018广州)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0表示氢气分子,图2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10.(2018宿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B.扫地时灰尘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地球绕太阳运动,说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11.(2018成都)小册在家煮汤圆,有关煮汤圆过程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从冰箱冰冻室取出的速冻汤圆没有内能B.汤圆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实现的C.汤圆在煮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汤圆煮熟关火后水不再沸腾是因为为水分子停止运动12.(2018温州)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中,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越快。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卢瑟福建立了类似于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 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 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D.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答案】B【解析】 A 、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根据\alpha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类似于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A正确;B、太阳只是宇宙中众多恒星中的一颗,它不是宇宙的中心,故B错误;C 、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故C正确;D、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比原子小的带负电微粒),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故D正确。

2.哈勃望远镜使我们感受到宇宙的浩瀚,电子显微镜使我们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深邃.关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天体之间和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B. 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C.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D. 用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答案】A【解析】解:A 、天体之间存在万有引力,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A说法正确;B、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故B说法错误;C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而不是证明了原子核是可分的,故C说法错误;D、光年是光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属长度单位,分子的大小一般用纳米来量度,故D错误.故选A.3.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物理学中的放射现象和电子的先后发现,不仅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到原子的内部,而且更进一步地驱使人类积极探索原子核的内部组成.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讨论中,有以下四种说法:(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2)带负电荷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高速运转;(3)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4)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的个数一定不等于中子的个数.下列组合中,都正确的是()A. (1)(2)B. (2)(4)C. (1)(3)D. (3)(4)【答案】A【解析】解:依据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可知: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带负电荷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运动;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但不是全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因为电子也有质量;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的质量近似等于中子的质量;质子和中子靠核力结合,但质子的个数不一定等于中子的个数;故(1)(2)正确,(3)(4)错误.故答案为:A4.关于粒子和宇宙,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B. 在原子核、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原子核C. 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D.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答案】D【解析】解:A 、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故A错误;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在原子、电子、质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故B错误;C 、光年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是长度单位,故C错误;D、卢瑟福根据\alpha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故D正确.故选D.5.下列物体的尺度由小到大排列的是()A. 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B. 质子、原子核、原子、夸克C. 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D. 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答案】A【解析】解:夸克可组成质子,质子可组成原子核,原子核可组成原子.故选A.6.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A.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 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答案】C【解析】解: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故 C 正确.故选 C.7.宏观的热现象能够反映出物质的微观特点,下列关于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有引力B. 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 端午米粽飘香,能闻到米粽的香味是扩散现象D.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答案】C【解析】解:\mathrm A.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小,故气体容易被压缩,故\mathrm A错误;\mathrm B.灰尘是可以看得见的物体,因此灰尘的飞扬不是分子的运动,而是物体的机械运动,故\mathrm B错误;\mathrm C.端午节粽子飘香,是因为粽子香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粽子的香气,故\mathrm C正确;\mathrm 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 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故\mathrm D错误.故选\mathrm C.8.关于小粒子和大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 原子、电子、质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B. 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 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面分子在运动D. 原子核内质子所带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答案】C【解析】解:A、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在原子、电子、质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故A错误;B、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不是宇宙的中心,故B错误;C 、用鼻子闻到醋和酱油的气味是因为醋和酱油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扩散现象说明了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D、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的正电荷跟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中子不带电,故D错误.故选C.9.现有:原子、电子、生物体、太阳系、地球,请根据物体尺度的大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A. 电子、原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B. 太阳系、生物体、地球、原子、电子C. 原子、电子、生物体、太阳系、地球D. 生物体、原子、电子、地球、太阳系【答案】A【解析】解: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生物体,地球上有很多的生物体和其它物质,地球又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故从小到大的顺序为:电子、原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故选A.10.哈勃望远镜使我们感受到宇宙的浩瀚,电子显微镜使我们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深邃.关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B. 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C.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D. 用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答案】A【解析】解:A 、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A正确;B、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故B错误;C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而不是证明了原子核是可分的,故C错误;D、光年是光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属长度单位;分子的大小一般用纳米来量度,故D 错误.故选A.11.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在探索比原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B. 海绵容易被压缩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 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答案】A【解析】解:A、在探索微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故A 正确;B、海绵能够被压缩,是因为海绵的多孔结构.故B错误;C 、尘土是分子团,不是分子,扫地时尘土飞扬不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D、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其他八个行星绕着太阳转,而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故D 错误.故选A12.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B. 向一杯清水中滴入红墨水,整杯水变红C. 冠状病毒附在飞沫上随风运动D. 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答案】C【解析】解: A.炒菜时加点盐,菜有了咸味是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A不符合题意;B.红墨水滴入水中,整杯水变红,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 B不符合题意;C.飞沫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分子运动无关,故 C符合题意;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整个房间里能闻到香味是扩散现象,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C不符合题意.故选 C.13.如图所示,是关于宇宙、银河系、太阳系的大小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解: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之间大小关系是宇宙最大,银河系较大,太阳最小.故选D.14.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广式腊味吸引着众多食客的关注。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_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玩具小车从向西运动变成向东运动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会凹陷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游泳时用手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下列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A.正在弯道上速滑的运动员B.正在进站的火车C.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D.熊猫拉弯竹子3.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4N的力F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5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cm,则每个人的拉力F分别为()A.4N 0 B.2N 2N C.4N 4N D.8N 8N 4.如图所示,下列四个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B.C.D.5.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我国运动员在2022年世界杯香港战比赛中,包揽所有乒乓球项目的金牌,为国争得荣光。

关于乒乓球比赛时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大于球对球拍的力B.击球时,球受到球拍力的同时也给球拍施加力C.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D.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形状6.现在智能手机都有这样一个功能:把手机竖着放在桌面转90度横放,手机显示画面就自动反向转动90度,保持画面正立,如图所示。

这源于手机内部有一个重力感应器,手机用它来判定方向。

在把手机在桌面上从竖放转为横放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感应器会检测到重力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感应器会检测到重力的方向发生了变化C.感应器会检测到重力作用点重心位置发生了变化D.手机的重心位置不变,但重心高度会变7.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情况下,弹簧的伸长量和所受拉力成正比B.在失重的太空中,弹簧测力计无法测量力的大小C.所测力的方向可以不用与弹簧伸缩方向在同一直线上D.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二、填空题(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8.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说明产生力至少需要(选填“一个”或“两个”)物体,鸡蛋碰石头的结局通常是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鸡蛋对石头的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石头对鸡蛋的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版八年级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44分)
1.物质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它是极小的微粒,其直径数量级一般为_____米。

2.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________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大到小排列的次序一般是_____________ 。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大小从大到小排列的次序一般是____________。

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情”,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写春情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

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出的芳香油________ 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子的发现说明_________ 是可分的,原子是由______ 和_______组成的,原子核由_____ 和______组成。

6.太阳是_________ 系的一颗____星,地球是____的一颗____星,月球是_____的一颗___星
二.选择题(32分)
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室内打开酒精瓶盖,过一会,整个室内都有酒精味,这是酒精分子运动引起的
B、固体分子作用力大,故固体分子是静止的
C、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
D、分子间作用力要么只有引力,要么只有斥力
8.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
A、分子间有引力 B 、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间无空隙
D、分子有一定的体积
9.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不搅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变成红色,这表明()
A、墨水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较大的引力
B、墨水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较大的斥力
C、墨水分子和水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水在不停地对流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证明分子间有间隔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斥力
C、打开香水瓶后,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证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D、煤堆在墙角的时间久了,墙内也变黑了,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1.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有较大的引力
B、液体很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
C、液体很难被压缩的主要原因是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
D、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其分子作用力大
12.下列例子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下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
B、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
C、卫生球放在箱里,过几天整个箱子充满了樟脑味
D、把一块方糖投入一杯开水中,隔一会整杯水变甜了
13.平常的物体不带电的原因是()
A、物体的原子内没有电荷
B、原子核内所带正电荷与中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C、原子核内中子不带电造成的
D、原子核所带的正电与核外电子的负电数相等
14.“哥白尼”提出了()
A、“地心说”
B、“日心说”
C、“大爆炸说”
D、“星云说”三.问答题(24分)
15.5×109米3的大水库中,如果盐分子均匀分布在水中,每1厘米3水中含多少个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16.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举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的例子吗?
17.将一匙白糖慢慢加入满满的一杯水里,糖熔化,整杯水变甜了,可是水却没有溢出来,这是为什么?
18.在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将墙的表层刮去,可看到墙的里面也是黑的,请解释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分子,10-10,
2、吸引力,排斥力,分子在不停运动,减小,分子间有空隙
3、气体、液体、固体;固体、液体、气体
4、分子运动,升高
5、原子,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
6、银河,恒,太阳系,行,地球,卫
7、A
8、B
9、C 10、A 11、D 12、A 13、D 14、B 15、2.06 106个,分子非常小,数目多,16、引力:用很大的力也不容易把一根铁条拉断;斥力: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17、糖分子和水分子相互运动到对方的空隙处了18、煤分子运动到墙里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