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现状及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现状
及思考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现状及思考》,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媒形态之间的界限,新闻报道也有了更多的方式和渠道,呈现出纸媒、电子媒体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共存的状态。然而,面对新闻传播状态的变化,我国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还在沿袭旧的新闻传播理念和教育模式,难以跟随媒介的物理表现形式作出调整。在新技术、新思路、新局面的传媒状态下,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新闻理念、培养适应现代信息传播的业界人才、提高学生的新闻传播能力等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了解互联网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多样性及特征,并加快对新闻传播教育进行改革,开展跨学科教育和培养,才能为社会和媒体提供适应新形势的复合型人才。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互联网;跨学科;新闻理念;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教育就以其快速发展的模式给人们带来欣喜。进入新世纪,互联网已催生媒体业的深刻变革,媒体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开始重构,关于新闻传播教育的讨论不绝于耳:传统的教育模式能否跟上不断变化的媒介形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网络宽频、数字电视、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崛起,以多样化、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呈现新闻,打破了传统媒体占据传播市场的格局,互联网催生媒体业的深刻变革,媒体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开始重构1。
面对新情况、老问题,新闻传播教育该如何应时而动呢?
1 新闻传播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困境
数量不断扩张,质量参差不齐
新闻传播学的历史相对年轻,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新闻学在德国和美国形成学科,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在美国形成学科2。新闻学和传播学自传入中国以来,得到了足够的空间和发展。尤其是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新闻传播学”升格为一级学科后,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得到了广泛发展。
2015年10月18日结束的“2013-2017年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透露,目前全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布点1080个,在校本科生23万3。
据统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7年本科毕业生共207名,
去传媒业就业的只占15%,2008年也基本相同。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8年应届毕业生,到新闻媒体就业的也只有40%4。
(二)教育同质化严重
1.教材滞后
由于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晚,因此该专业的教材多为国外引进。以新闻传播学教材来说,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连续出版了数套传播学的译丛,为丰富新闻传播学成果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同时,我国新闻传播学者也在不断跟进和探究,虽然新闻教材出版得不少,但是高水平的教材不多。大多数教材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性的观点和成果。
2.定位模糊
新闻学院应该如何定位,如何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哥伦比亚大学主攻培养以新闻业务为核心的专家型记者,密苏里大学在培养适应媒体融合的新型人才,紧跟新媒体技术。放眼国内,全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呈现出“千校一面,千院一面”的模式。上至人大、复旦,下至地方学院,几乎都是培养面向报社、电台、电视台、杂志社、新闻网站等专业媒体的新闻传播人才,难以适应新的新闻传播生态。
诚如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所说:“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应不上;新闻媒
体不需要的,高校却在大量培养!”5
(三)教育人才难与市场对接
随着全国新闻院校的扩张,每年的新闻传播类毕业生逐渐达到饱和状态,社会和媒体所能提供的相应岗位也有限。另外,新闻传播类院校的培养模式大多专注于新闻传播教育,而忽视了公共课程的培养。媒体在招纳人才的时候更偏向于经济、法律、政治等专业的毕业生,传媒岗位主体性不再凸显。
2015年1月,中国传媒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中国传媒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传媒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继续选择在传媒领域工作的学生占总数的56.91%,2013年该领域所占比例为52%。
2 新形势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
以互联网为依托诞生的一批新媒体,其专业化生产、快速信息传播、贴近用户习惯等特质开辟了新的传播生态,对新闻传播类学子的教育模式也需要顺势而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超认为应该以“融合”应对“融合”:新闻传播教育应积极推动本土与世界的融合,适应多元文化背景的全球传播新格局6。
(一)创新教育模式
当前,互联网已经催生媒体业的深刻变革,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远不能满足社会媒体对人才的需要。到底是坚持传统的培养专业媒体人才还是创新教育模式,向社会输送全面、前沿的人才,显而易见是后者。我们的教育应该敞开门户,为新闻传播学子提
供更多的基础架构和知识储备。
1.完善课程体系,开展跨学科教育
传媒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行业,在互联网发展、媒介融合的趋势下,行业对传媒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还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大多数院校都集中在新闻传播类的专业教育,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国内复旦大学最早对新闻传播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革。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于2012年9月开始进行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也即“2+2”的培养模式7。新生在入学的前两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寄养”在其他学院,就法律、中文、计算机、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一项让学生进行选择。到了第三、第四年才开始新闻传播专业的学习。这样的模式有助于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以及媒体融合教育结合起来,在学生进入媒体的时候发挥作用,使之成为真正有用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2.提高老师的水平,让业界老师走进课堂
(1)观念滞后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新媒体技术,树立媒介融合理念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现有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教师理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媒体阶段,教给学生的依然是采写编评等固有的新闻流程,知识和理念更新的速度跟不上新媒体技术发展的速度。
(2)老师实践能力缺乏
近几年来大部分毕业于新闻传播学的硕士生、博士走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