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基础第6讲习题2-交通流特性1
交通流理论基础习题
May2010-98-Civ-A6■货车开往码头卸货,上午8:00-8:30的到达率为6veh/min,其后为2veh/min。
码头上午8:15开放,平均卸货和驶离速度为5veh/min。
①绘出从8:00到排队消散时段的累计车辆数-时间曲线,确定码头开放后货车排队消散的时刻。
②计算最大排队长度(排队中货车数量)。
③计算到达码头货车的最长等待时间。
④计算从8:00到排队消散时段的货车总延误和平均延误。
【提示】排队分析方法■一段单车道公路交通流规律符合Greenshields模型。
测得自由流车速为80km/h,阻塞密度为75veh/km。
①计算该路段通行能力以及对应的最佳速度和最佳密度。
绘出流量-速度关系曲线,标出自由流速度、最佳速度和通行能力。
②正常情况下交通流流率为1200veh/h,速度为75km/h。
一辆速度为35km/h的卡车驶入该道路,行驶3.5km后又驶出。
其后跟驶车辆被迫降低速度行驶,从而形成排队。
如果车队的密度为40veh/km,流率为1400veh/h。
确定货车驶出该路段时的排队长度。
③确定货车驶出后排队的消散时间(假设道路下游没有交通阻塞)。
【提示】交通流模型,连续流理论(冲击波分析方法)Dec2009-98-Civ-A6■观测到某交叉口进口的到达流量为675veh/h。
信号周期为80s,绿灯时间为40s,红灯时间为40s(忽略黄灯时间)。
假设红灯时间排队车辆在绿灯时间以1800veh/h的饱和流率通过停止线。
忽略驾驶员反应时间和车辆加速时间。
①绘出一个信号周期的累计车辆数-时间曲线,确定绿灯启亮后排队消散的时刻。
②计算一个周期的最大排队长度(排队中车辆数)。
③计算一个信号周期的车辆总延误和平均延误。
【提示】排队分析方法■某单车道道路上的交通流正常情况下速度为30km/h,密度为20veh/km。
该道路的通行能力为1000veh/h,自由流车速为37.5km/h。
一天一辆车突然发动机熄火停在路上,跟驶车辆被迫停在其后,6min后,该车辆重新启动。
交通工程学-第2章-交通特性
1第二章交通特性2第二章交通特性■内容介绍一、主要内容2.1 人-车-路基本特性2.2 交通量特性2.3 行车速度特性2.4 交通密度特性二、基本要求1.熟悉交通系统三个基本要素的交通特性2.掌握交通流三参数的基本概念、基本特性三、重点与难点1.驾驶员的交通特性2.交通流三参数的基本概念与特性32.4 交通密度特性2.3 行车速度特性2.2 交通量特性2.1 人-车-路基本特性本章主要内容第二章交通特性42.1 人-车-路基本特性环境小汽车、大客车、公共汽车、卡车、摩托车、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出行者、规划设计和管理者等5一、人的交通特性对人的交通特性的研究是以交通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研究驾驶员及行人在交通环境中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特征。
2.1 人-车-路基本特性(一)驾驶员(Drivers)的交通特性1.驾驶员的职责和要求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养、驾驶技术。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安全意识、遵纪守法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踏实工作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质、视力、判断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心平气和、文明礼貌熟练的驾驶技术——得心应手62.1 人-车-路基本特性•2004年5月31日起,国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标准正式出台。
•新标准对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临界值作了调整,饮酒驾车由原来的≥30mg/100ml 调整为≥20mg/100ml ,醉酒驾车由原来的100mg/100ml 调整为≥80mg/100ml ,新国家标准的出台无疑加大了处罚的力度。
•据专家估算:20mg/100ml 大致相当于一杯啤酒;80mg/100ml 则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两瓶啤酒;而100mg/100ml 就大致相当于半斤低度白酒或者3瓶啤酒。
72.1 人-车-路基本特性2.驾驶员的反应操作过程感官(接受外界信息)→感觉(大脑)→知觉(判断)→操作。
82.1 人-车-路基本特性3.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特性(1)视觉特性(Visual Acuity)根据统计分析,各种感觉器官给驾驶员提供交通信息数的比例是:视觉是驾驶员信息输入最重要的感觉器官。
交通工程基础第6讲习题2-交通流特性1
• 2.第30位小时交通量
• 3.有方向性的设计小时交通量(DDHV )
• 用DDHV进行交通规划的实例1:
某公路需要进行拓宽改建。经调查预测 得该公路在规划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50000辆小汽车/日,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K=0.15,方向不均匀系数D=0.55。取一条 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500辆小汽车/h。 计算该公路应修几车道。
– 单位:veh/h – 几个重要的小时交通量:
• 高峰小时交通量(PHV) • 第30位小时交通量 • 有方向的设计小时交通量(DDHV)
• 1.高峰小时交通量(PHV)
– 一天中交通量最大的一小时内的交通量; – 最受关注的交通量,是设计与管理的参考值; – 通常是带方向性的; – 可逆向车道是解决早晚高峰方向性的方案。
For example, 1,000 vehicles counted over a 15-minute interval could be expressed as 1,000 vehd0.25 h =4,000 veh/h. The rate of flow of 4,000 veh/h is valid for the 15-minute period in which the volume of 1,000 vehs was observed. Table 5.3 illustrat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olumes and rates of flow.
• 5.1 概述 • 5.2 交通流参数
– 5.2.1 交通量和流率 – 5.2.2 速度与行程时间 – 5.2.3 密度与占有率 – 5.2.4 车头时距与车头间距
• 5.3 交通流三参数的关系
5.2 交通流参数
交通工程学第三章 交通流的基本特性
图3-3 交通流量、车流密度、 行车速度关系二维图
第五节 交通流的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1)极大流量Qm,就是Q -v曲线上的峰值。 (2)临界速度vm,即流量达到极大时的速度。 (3)最佳密度km,即流量达到极大时的密度。
(4)阻塞密度kj,车流密集到所有车辆无法移动(v=0)时的密度。 (5)畅行速度vf,车流密度趋于零,车辆可以畅行无阻时的平均速 度。 二、速度与密度的关系 1933年,格林希尔茨提出了速度—密度线性关系模型
(二)车辆的影响 (三)道路的影响 1.道路类型 2.平面线形 3.纵断面线形 4.车道数及车道位置 5.视距 6.侧向净空 7.路面条件
第三节 行车速度特性
(四)交通条件的影响 1.交通量 2.交通组成
3.交通管理 (五)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交 通 密 度
一、交通密度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当交通量为零时,不能说明这时没有车辆,而是有两种情况,一 是道路上没有车辆行驶;二是车速为零,有车而不流,这时是阻
3.15%位车速与速率波动幅度
S≈
三、时间平均车速与区间平均车速 1.时间平均车速
2.区间平均车速
第三节 行车速度特性
3.时间平均车速与区间平均车速之间的互换关系
四、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
第三节 行车速度特性
影响车速的因素很多,主要随驾驶员、车辆、道路、交通及环境 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其规律简述如下。 (一)驾驶员的影响
塞。
(一)车头间距
第四节 交 通 密 度
(二)车头时距
第四节 交 通 密 度
(三)临界密度和阻塞密度 二、交通密度的分布特性 交通密度的分布特性是用空间占有率和时间占有率来描述的,统 称车道占有率。 (一)空间占有率
交通流的特性(课堂PPT)
.
9
.
10
此三参数之间的基本关系为:
QVs K
式中:Q——平均流量(辆/h); V s ——空间平均车速(km/h); K—平均密度(辆/km)。
.
3
能反映交通流特性的一些特征变量:
(1)极大流量Qm,就是Q-V曲线上的峰值。 (2)临界速度Vm,即流量达到极大时的速度。 (3)最佳密度Km,即流量达到极大时的密量。 (4)阻塞密度Kj,车流密集到车辆无法移动(V=0)时的
§4-1 交通流的特性
.
1
一. 交通设施种类
• 交通设施从广义上被分为连续流设施与间断 流设施两大类。
• 连续流主要存在于设置了连续流设施的高速 公路及一些限制出入口的路段。
• 间断流设施是指那些由于外部设备而导致了 交通流周期性中断的设置。
.
2
二. 连续流特征
1. 总体特征
交通量Q、行车速度 V s 、车流密度K是表征交通流 特性的三个基本参数。
密度。
(5)畅行速度Vf,车流密度趋于零,车辆可以畅行无 阻时的平均速度。
.
4
.
5
2. 数学描述
(1)速度与密度关系
格林希尔茨(Greenshields)提出了速度一密度线性
关系模型:
V
Vf
(1
K Kj
)
当交通密度很大时,可以采用格林柏(Grenberg)提出的对数模型:V NhomakorabeaVm
ln
Kj K
式中:Vm—对应最大交通量时速度。
第二章 第一节交通流特性
各个平均日交通量间的关系:
平均日交通量( ADT )
1 n ADT Qi n i 1
周平均日交通量( Week Average Day Traffic, WADT)
月平均日交通量( Month Average Day Traffic, MADT)
1 7 WDAT Qi 7 i 1
地点车速 行程车速 车辆通过道路特定地点 的瞬时速度。 路段长度除以通过该路段 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 的行程时间,又叫区间车速 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 路条件限制所能保持 在不超过路段设计车速 的最大安全车速。 的情况下,车辆在给定交 通流中能够达到的最大 安全车速
车速
设计车速 运行车速
2 时间平均速度和区间平均速度
11%-15% 间,平均 13.3% 。《规范》中将 K 取设计高峰小时交通 量与AADT的比值,9%-14%,取11%
DDHV=AADT×K×D
DDHV——具有方向性的设计小时交通量(辆/h);
AADT——年平均日交通量(辆/天);
K D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随着道路周围地区人口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方向不均匀系数。在高峰小时内的总交通量中,高峰方向所占的 比例(%).变化由交通量的方向分布特性决定。
7.交通量资料的应用
1)交通规划
2)道路设计 3)交通管理 4)交通事故评价 5)经济分析
1 2
概述 交通量和流率
3
4
速度
交通流密度
5
6 7
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
连续流特性 间断流特性
2.1.3 速度
1 几种速度的定义
设行驶距离为s,所需时间为t,则车速可用s/t表示。 按s和t的取值不同,可定义不同的车速。
超详细版王炜交通工程课后习题
第二章:交通特性•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分析原因: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部分,是进行合理的交通规划、设计、营运、管理与控制的前提。
•2-2 略•2-3交通量的类型、定戈及表示方法。
交通量有哪些交通特性研究这些特性有什么意义类型: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行人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周平均日交通量等特性:时间分布特性、空间分布特性、构成特性意义:为了获得人、车与城市道路以及公路系统运动情况的数据,了解其分布特性, 为交通运行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总础。
•2-4地点车速、行驶车速、行程车速的定狡与测定方法。
这些速度指标在交通工程学中有什么作用定义:略测定方法:牌照法、流动车法、跟车法。
作用:地点车速用作道路设计、交通管制和规划资料;行驶车速用于道路使用者的成本效益分析、评价路段线形顺适性与进行通行能力分析;行程车速用于评价道路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
•2-5行车速度有什么特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而统计分布特性:平均车速、车速标准差与标准误差;中位车速;百分位车速。
•2-6吋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的定狡及相互关系如何时间平均车速: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某一断面的所有车辆地点车速的算术平均值。
用于道路的设计、交通管制和规划资料、交通事故分析、确定道路限定车速等。
区间平均车速: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定长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当观测长度一定时,就是地点车速的调和平均值。
用于路段的服务水平的评价、路线修改设计的依据、车辆运营经济性的重要参数。
2-1下表为某高速公路观测交通量,试计算:(1)小时交通量;(2) 5min高峰流率;(3) 15min高峰流率;4) 15min高峰小时系数。
解:(1)小时交通量:0 = 201+208 + 217 + 232 + 219 + 220 + 205 + 201 + 195 + 210 + 190 + 195 = 2493辆"(2) 5min高峰流率:2 = 232 X—= 2784辆//?5(3) 15mi n高峰流率:e i5 = (232 + 219 + 220) = 2684辆//?15(4) 15min高峰小时系数:2493PHF-=二一=0.929671 x42-2某公路需进行拓宽改造,经调查预测在规划年内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0辆(小汽车)/d,设计小时系数K 二,x为设计小时时位(x取30),取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500辆(小汽车)/小时,试问该道路需要几车道。
交通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交通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道路B. 行人C. 车辆D. 交通流答案:D解析: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交通流的规律和特性。
2. 交通量的空间分布主要指城乡分布、在路段上的分布、方向分布和()A. 车道分布B. 车型分布C. 时间分布D. 交通方式分布答案:A解析:交通量的空间分布包括城乡分布、路段分布、方向分布和车道分布。
3. 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除以高峰小时内的小时数,称为()A. 高峰小时系数B. 平均交通量C. 高峰小时流量D. 高峰小时流率答案:D解析:高峰小时流率是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除以高峰小时内的小时数。
4. 第30 位小时交通量是指将一年当中()个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排列,排在第30 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A. 8760B. 365C. 24D. 12答案:A解析:一年有8760 小时,第30 位小时交通量是从这8760 个小时交通量中排序得出。
5. 某双向两车道公路,设计速度60km/h,其设计通行能力约为()pcu/h。
A. 4000B. 2500C. 1500D. 800答案:C解析:根据相关标准,双向两车道公路,设计速度60km/h 时,设计通行能力约为1500 pcu/h。
6. 交通调查中,为了了解交通的延误、通行能力等,最常用的方法是()A. 航测法B. 录像法C. 人工观测法D. 仪器自动计测法答案:C解析:人工观测法在了解交通延误、通行能力等方面较为常用。
7. 地点车速调查时,最常用的测量方法是()A. 雷达测速法B. 视频检测法C. 跟车法D. 牌照法答案:A解析:雷达测速法是地点车速调查中常用的方法。
8. 车头时距的单位是()A. s/mB. m/sC. sD. m答案:C解析:车头时距的单位是秒(s)。
9. 表征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基本参数分别是交通量、车速和()A. 交通密度B. 车头间距C. 车头时距D. 占有率答案:A解析: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是表征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基本参数。
第2章交通流特性68页PPT
n li d
o i1 ui 1 n li 1 n d
T
T i1 ui T i1 ui
16
(二)密度
交通密度k ——车辆的空间密集度,即:
k 观测 车路 辆段 数长 N度L
密度只能通过沿路段长度 调查法即根据航拍照片来 获得:根据图上量得的距 离和车辆数计算得出。
航拍图,J.Treiterer,1975年
, x0,1,2,
x!
式中:P(x)—在计数间隔t内到达x辆车的概率
λ—单位间隔的平均到达率
t—每个计数间隔时间(或路段长度);
若令m=λt为在计数间隔t内平均到达的车辆数,则:
P(x) mxem x!
50% 40% 30% 20% 10%
0% 0
超车道
行车道 1 行车道 2
5
10
15
20
车 头 时 距 时 间 ( s)
广州-深圳高速公路上的车头时距分布 注:车道1为靠近中央分隔带的车道,车道数是从
中央开始数向路侧,按升序排列
8
二、速度
1.地点速度(也称为即时速度、瞬时速度)
地点速度u为车辆通过道路某一点时的速度,公
1 N
n
ui
i 1
式中: u t —时间平均车速(km/h);
ui —第i辆车的地点车速(km/h); N —单位时间内观测到车辆总数(辆)。
10
(2)区间平均速度:指某路段的长度与通过该路段 所有车辆的平均行程时间之比(以后讲到速度如果 不加说明即为区间平均速度)。当观测长度一定时, 其数值为所有车辆行程车速的调和平均值:
而对于自由流,区分这两种平均速度意义不大。 当道路上车辆的速度变化很大时,这两种平均速 度的差别非常大。
《交通工程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程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交通⼯程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第⼀章绪论1、交通⼯程学的定义是什么?简单讲,是对所有与道路交通有关的内容(⼈、物、现象、规律等)进⾏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应⽤到解决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问题的⼀门学科。
是把⼈、车、路、环境、能源等与道路交通有关的⼏个⽅⾯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个系统中进⾏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能⼒最⼤、交通事故最⼩、运⾏速度最快、运输费⽤最省、环境影响最⼩、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案,达到安全、迅速、经济、⽅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的。
2、交通⼯程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交通特性分析,交通调查⽅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能⼒分析,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交通安全技术,静态交通系统规划,公共交通,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程的新理论、新⽅法、新技术。
3、交通⼯程学科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
4、交通⼯程学科是哪年诞⽣的?其发展经历了哪⼏个阶段?1930年美国成⽴了世界上第⼀个交通⼯程师协会,并正式提出了交通⼯程学的名称,标志着交通⼯程学科的诞⽣。
其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基础理论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40年代末)(2)交通规划理论形成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3)交通管理技术形成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90年代初)(4)智能化交通系统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第⼆章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1、道路交通的三要素是什么?⼈、车、路。
2、驾驶员的信息处理包括哪⼏个过程?信息感知→分析判断→操作反应3、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体现在哪⼏个⽅⾯?它与交通安全有何关系?(1)视觉特性。
信息的感知80%来⾃视觉;视⼒的⼤⼩决定看清事物的能⼒,直接影响⾏车安全;⽴体视觉良好是安全⾏车的重要条件;错觉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红绿⾊盲患者不能驾驶车辆。
(2)反应特性。
反应特性⽤反应时间度量,制动反应时间与事故率成正⽐关系。
交通工程学 第2章 交通特性
• •
•
•
彩色路面
发热电缆融雪系统
小结
• 人、车、路及环境交通特性(了解)
• 人、车、路及环境的协调(了解)
§2-2 交通量特性
本节内容
• 交通量定义及时空分布 • 设计小时交通量 • 红线、绿线、蓝线和紫线的概念(补充)
2.2.1 交通量的定义
• 交通量(traffic volume)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
• 行人交通特性基本参数 • 行人过街行为特征
–距离短、速度慢; –绿色、占用交通资源少; –通达性强; –依个人意志选择路线与位置; –群体效应。
2.1.3. 车辆的交通特性
• 机动车的分类
–汽车(Motor Vehicle)
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 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可用于:载运人员和/ 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其它 特殊用途,如急救、殡仪等。
是乘客、行人、道理维护管理人员等 ;
车:大、中、小型客、货车、常规公交车、BRT车辆以及轨 道车辆等; 路:人与车的载体,空间网状结构; 环境:外界影响与力量总和。
2.1.1 驾驶员交通特性
图2-1 驾驶员驾驶反应行为模式
• 驾驶员交通特性
–驾驶员驾驶反应模式 –驾驶员生理基础
• 人眼在驾驶中的作用
• 道路的功能
–道路功能是指道路能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交通服务的特 性,它包括通过功能和通达功能。
• 道路的功能 • 道路的分类与分级
–公路的分类与分级 国道
按其重要性 和使用性质
省道
高速 一级
按技术标准
县道
专用公路
二级 三级 四级
• 道路的功能 • 道路的分类与分级
第二章 交通流基本特性第一节 流量(交通量)Q.
2018/9/25
29 29
一、交通流三参数基本关系
交通流三参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式为: Q KV 式中:Q —流量(辆/h); V —速度(区间平均速度)(km/h); K —密度(辆/km)。
2018/9/25
30 30
一、交通流三参数基本关系
流量、密度、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见下图:
2018/9/25
安德伍德模型 的适用范围
2018/9/25
36 36
三、流量与密度的关系
交通流的流量-密度关系是交通流的基本关系,根 据格林希尔茨公式及三参数的基本关系式可得:
K Q KV f (1 ) Kj K2 Vf (K ) Kj
2018/9/25
19 19
三、时间平均车速与区间平均车速
时间平均速度与区间平均速度之间的互换关系 由时间平均速度可以推算出区间平均速度:
σt2 Vs Vt Vt
式中:σt2 —时间平均速度观测值的方差。 由区间平均速度同样可以推算出时间平均速度:
σ s2 Vt Vs Vs
2 式中: σs —区间平均速度观测值的均方差。
2018/9/25
11 11
四、设计小时交通量
设计小时交通量的计算(不考虑方向不均衡性) DHV DHV AADT k n W W1 n C单 式中:DHV—设计小时交通量(辆/h); K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N — 车道数; C单— 每一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辆/h); AADT — 规划年的年平均日交通辆量 (辆/d); W —路幅宽度(m); W1 —一条车道宽度(m)。
3 3
2018/9/25
交通工程学2交通特性分析(精)
顶峰小时系数: 顶峰小时交通量与顶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
顶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5min 6min 10min 15min
PHF<1 越接近1,说明变化越平缓;越小,说明峰值越明显
2.2.3 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性
空间分布特性
城乡分布: 城市内交通量大,郊区和农村交通量小 路段上的分布: 与路段的功能、等级及区位有关〔路网交通量分布
2.1.2 车辆根本特性
自行车流交通特性 群体性 压缩与膨胀性 离散性 并排行驶 运行轨迹不易掌握
2.1.3 道路根本特性
道路的交通特性
道路效劳性能的好坏表达在量、质、形三方面。 〔一〕路网密度——量
1、总里程与当量里程〔等效里程〕 2、路网面积密度〔路网人口密度、路网车辆密度〕
3、合理路网密度〔并非越大越好〕 〔二〕道路构造与道路线形——质 1、道路构造〔路基、路面、桥涵、隧道、附属构造〕 2、道路等级〔高速、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外〕 3、道路线形〔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视觉分析〕
特 影响出行选择的要素:综合效用,如时间、费用、体力
征
消耗、舒适度、欲望等;嗜好
2.1.1 人的交通特性
乘客交通特征 乘客的交通需求心理
出于某种目的而出行; 希望便捷、省时、省力、舒适、安全等; 乘车反响 道路的条件〔平坦性、线形等〕及车厢环境〔卫 生、洁净及人文环境等〕会导致乘客的不同反响; 社会影响 纠纷、劳动效率、乘客对公用事业的不满等
2.1.3 道路根本特性
道路的功能
由速度及交通量打算 城市快速路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 生活区道路
国道 省道 县道
2.1.3 道路根本特性
高速大路 一级大路 二级大路 三级大路 四级大路 等外大路
交通流特性ppt课件
和延误时间。
(2)路段长度除以通过该路段的行程时间称为行程速度(Travel Speed)。
行程速度又称综合行程速度(Overall Travel Speed)或区间速度(Space
Speed)。
3.设计速度 它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条件限
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
4.运行速度(Operating Speed ) 运行速度是指在不超过路段设计车速的情 况下,车辆在给定交通流中能够达到的最大安全车速 。
.
3
2.小时交通量 (1)高峰小时交通量 :在一天的24小时内,小时交通量的差 异很大,最大交通量常发生在早晚上下班拥挤时刻。一天中, 具有最高小时交通量的那一小时称为“高峰小时” ; (2)第30位高峰小时交通量:将一年中8760小时交通量的观 测值依大小顺序排列,排在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称为第30位 高峰小时交通量 ;
.
2
第二节 交通量和流率
(一)交通量的表达方式
1.日交通量 (1)年平均日交通量(Average Annual Day Traffic-AADT):一年中,在指定 地点的平均每日交通量,称为年平均日交通量。
Q—某天通过指定点的车辆数
(2)年平均工作日交通量 (Average Annual Weekday Traffic-AAWT) (3)平均日交通量(ADT):(1) 在少于一年的某个时间段内,在指定地点 的平均每日交通量,称为平均日交通量。 (4)平均工作日交通量 :在少于一年的某个时间周期内(一个季度、一个月或一 周),在指定地点所有工作日的平均每日交通量,称为平均工作日交通量。
(4)按交通流内部的运行条件及其对驾驶员和乘客产生的 感受可以分为:自由流、稳定流. 、不稳定流、强制流。 1
交通工程基础交通流特性
Vf Vf K j Vf K Vm = Vf = 另外,由于 V=Vf Kj Kj 2 2
由坐标原点到Q~K曲线上某一点之间联线的斜率,表示该点 (实质为某一交通运行状态)所对应的车速,原点处的斜率即为 畅行速度Vf。
4、交通量与速度的关系
由V~K关系可知,
代入Q=K·V中,则 其曲线为:
车辆在信号交叉口处的总损失时间称为延误。车辆除在信号
交叉口处有延误外,在很多其他地方也存在延误,以下给出几个 有关延误的概念: 延误:时间的损失。 停车延误:车辆通过道路某一部分的停车时间。 行程时间延误:实际行程时间与正常行驶时间的差值,包括 停车时间和慢行延误。
固定延误:由交通控制装置引起的延误。
二、间断流特性
间断流是指有外部固定因素影响的周期性中断交通流。主要 指信号交叉口的交通流。 信号交叉口的交通流特性常用饱和车头时距、饱和流率和损 失时间来描述。 稳定行驶的连续流的车头时距称为饱和车头时距(ht),则 饱和流率S为: 3600 (辆/h·车道) S
ht
信号交叉口处的车辆不可能以饱和流率通过,它有红灯时的 停车时间和红灯变绿灯的启动损失时间及清尾时间,因此S是个 假想值(理想值)。
(3)设计小时交通量(DDHV) 一般由下式计算:DDHV=AADT×K× D 其中:K---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其值常取第30位小时交通 量系数K30。 K30=第30位小时交通量/AADT
D
---高峰小时内重方向交通量占双向交通量的比例。
三、交通量在时间上的变化(分布)
1、季节、月份变化 反映交通量在一年内的变化 常用月变系数(又称为月不均匀系数)M表示 2、日变化 反映交通量在一周内的变化
Q= n nV = =K V t L
第三章交通流特性课件
第三节 排队和延误分析
• 车辆经过站场、交叉口等各种节点或“瓶颈 ”时,由于受到这些限制点通行能力的限制 ,不能以正常的速率通过,从而积存在上游 方,形成排队,等待处理(通过)。
排队系统可以用图3-5所示的简图表示。 在限制点上方有一存储区,供尚未通过限制点
的车辆排队等待通行。
图3-5 排队系统
n
W Wj
j 1
n辆车的平均等待时间便为 n
Wj
Wa
j 1
n
该期间(时段T)在存储区内的车辆总数,也可按D(t) 曲线
同A(t) 曲线之间所包的面积计,即
Q T [ A(t) D(t)]dt 0
而单位时间存储区内的平均排队长度为:
T [ A(t) D(t)]dt
Qa 0
T
上述两个曲线所包面积相等,因而
n kL 0.767 40 30.69 31辆
• 由上例可知,地铁线的容量取决于列车的 平均行驶速度、停站的总时间(停站数和 每站停靠时间)及规定的列车间最小净间 距。
• 对于交通流中各车辆行驶速度不相同的情 况,最小平均车头间距的确定就较为复杂 。
• 示例2 现有一仅供飞机降落的机场跑道。 待降飞机在进入跑道入口前的公共通道后 ,其前后的最小间隔距离为δmin=3 kn海 里(l 海里=1 852m)。现有三种飞机使 用该跑道,各占比例为20%、20%和60%
即,交通量为平均车头时距的倒数。
交通量是衡量交通运输设施产量的一项指标 ,是对交通运输设施的需求同交通流相互 作用的结果。
三、交通密度
• 交通密度(或称交通集度)k ——某瞬间单 位线路长度L上的车辆数n。
k nL
• 平均车头间距sa
sa
第二讲 交通流基本特性
28
• 负二项分布可写为:
P k
C 1 k 1
p
1 p k
• 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性
一、方向分布
一条道路往返两个方向上的交通量,在很 长时间内,可能是平衡的,但在某一时段 内如一天中某几个小时,两个方向的交通 量会有较大的不同。为了表示这种方向不 平衡性,常采用方向分布系数表示:
主要行车方向交通量
KD
双向交通量
100%
11
二、车道分布 单向多车道道路上,因非机动车的数量、车 辆横向出入口的数量等的不同各条车道上交 通量的分布也是不等的。在交通量不高的情 况下,一般右侧车道的交通量比较大,随着 交通量增大,左侧的比重也增大。
• 当负指数分布用于单车道交通流的车头时距分布 时,理论上会得出大量的0~1s的车头时距,但在 实际上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因为车辆的车头至 车头的间距至少为一个车长加上前车尾部至后车 头部的一定间隔。
• 为了改正这种不合理,可将负指数分布曲线从原 点0沿t轴向右移一个最小间隔长度,(根据调查数 据确定,一般在1.0~1.5之间),得到移位负指数 分布曲线,它能更好地拟合观测数据。
交通流三参数 速度、流量、密度
交通流三参数的宏观关系 Q=KV
36
速度—密度模型 ➢格林希尔茨Greenshields速度—密度线性关
系模型
K V Vf 1 K j
37
➢格林柏(Greenberg)对数模型:
V
交通工程学专业课后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学专业课后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5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路线、载运工具、枢纽站2. 人、车辆、道路、交通流的交通特性3. 流量、速度、密度;车头时距、车头间距4. 停车视距5. 在一定时间内到达的车辆数的变化;车辆到达的间隔时间或车速6. 空间占有率和时间占有率7. 事故时间分布、交通事故空间分布、交通事故的形态特征、交通事故的原因特征8. 前进式停车、后退式停车;平行式、垂直式、斜列式9. 交通量或流率;速度、密度;相关车辆之间二.不定项选择题1.B2.A3.ACD4.ABC5.BD6.ACD三、名词解释1、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内交通量呈显高峰的那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
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通常是指单向的,应上下行分别统计。
2、高峰小时流量比:高峰小时交通量占该天全天交通之比(以%表示)。
3、流率:把在不足1小时时段内通过道路(或某条车道)指定点或断面的车辆数等效转换后得到的单位小时的车辆数。
4、DDHV:设计小时交通量。
在道路规划设计时选择的小时交通量(按意思表达即可)5、会车视距:指两辆对向行驶的汽车,能在同一车道上及时制动而不发生碰撞所需的最小距离。
6、信号相位:信号机在一个周期内有若干个控制状态,每一个控制状态称为一个相位。
或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方向所显示的不同灯色的组合称为一个相位。
四、简答题1、在研究交通流宏观交通特性时经常采用的有哪几个速度?影响车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地点车速: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车速。
又称“点速度”。
2、行程车速: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含行驶时间和延误时间)之比。
3、行驶速度: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行驶时间,不含延误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
4、运行车速:中等技术水平的司机在良好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
5.临界车速:道路理论通行能力达到最大时的车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高峰小时交通量(PHV)
– 一天中交通量最大的一小时内的交通量; – 最受关注的交通量,是设计与管理的参考值; – 通常是带方向性的; – 可逆向车道是解决早晚高峰方向性的方案。
• 2.第小时交通量(DDHV )
• 用DDHV进行交通规划的实例1:
某公路需要进行拓宽改建。经调查预测 得该公路在规划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50000辆小汽车/日,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K=0.15,方向不均匀系数D=0.55。取一条 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500辆小汽车/h。 计算该公路应修几车道。
……
• 流率的计算:
–一般以15min为计时周期; –高峰小时系数:
–用高峰小时系数计算高峰流率:
例5-2
• 求高峰小时系数的实例:
谢谢!
• 单位:veh/h,或veh/d,或veh/h/ln
• 流率:把不足一小时的时间段内,通过道 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 通实体数经过等效转换得到的单位小时的 交通实体数。
• 单位:veh/h
• 交通量的不同表达方式:
一、日交通量
二、小时交通量
三、不足一小时的交通量
• 一、日交通量
• 用DDHV进行交通规划的实例2( P140/124)
consider the case of a rural highway that has a 20-year forecast of AADT of 30000veh/day……
• 三、不足一小时的交通量和流率
流率分析的意义:见实例分析(P141/125)
5.2 交通流参数
• 两类参数: –宏观参数,把交通流看作一个整体:交 通量,速度,密度;
–微观参数,描述交通流中的一辆车的特
性或两辆车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性:车 头时距,车头间距。
Chapter 5
Traffic Stream Characteristics
• 5.1 概述 • 5.2 交通流参数
Table 5.1 illustrates the compilation of these daily volumes based upon one year of count data at a sample location.
……
• 二、小时交通量
– 单位:veh/h – 几个重要的小时交通量:
For example, 1,000 vehicles counted over a 15-minute interval could be expressed as 1,000 vehd0.25 h =4,000 veh/h. The rate of flow of 4,000 veh/h is valid for the 15-minute period in which the volume of 1,000 vehs was observed. Table 5.3 illustrat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olumes and rates of flow.
– 5.2.1 交通量和流率 – 5.2.2 速度与行程时间 – 5.2.3 密度与占有率 – 5.2.4 车头时距与车头间距
• 5.3 交通流三参数的关系
5.2.1 交通量和流率
• 交通量: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
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 按交通类型分,可分为机动车交通量、非机 动车交通量和行人交通量,一般不加说明则指 机动车交通量。
– 比较大的时段内的交通量; – 用来分析交通量在长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 – 在交通规划中常用; – 单位:veh/d; – 一般不分方向与车道; – 常用的几种日交通量:
• 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 年平均工作日交通量(AAWT) • 平均日交通量(ADT) • 平均工作日交通量(AWT)
• 用日交通量分析交通需求情况的实例( P13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