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抗炎药参考PPT
合集下载
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机制PPT课件

02
03
选用合适的药物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 异,选择疗效好、副作用 小的非甾体抗炎药。
避免长期使用
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 能导致不良反应,应尽量 避免连续使用超过推荐时 间。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特别是与利尿剂、抗凝药 等有相互作用的药物。
定期监测与评估
监测症状变化
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过程中,密切关 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如疼痛、发热等 是否得到缓解。
详细描述: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悸、心 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反应,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详细描述:心血管疾病患者、高龄、长期使用、高剂量 使用等风险因素会增加心血管系统反应的发生率。
详细描述: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长期使用、尽量使用最低 有效剂量,对高危人群加强监测。治疗措施包括使用β受 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控制症状。
详细描述:过敏体质、既往过敏史等风险因素会增加过 敏反应的发生率。
详细描述:预防措施包括避免使用已知过敏的药物。治 疗措施包括给予抗过敏药物、肾上腺素等紧急处理,必 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和心肺复苏。
03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的机 制
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与损伤
总结词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对胃肠道有明显的刺激和损伤作用, 可能导致胃溃疡、消化道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预防与治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长期使用、尽量使用最低有 效剂量。治疗措施包括停药、给予促血小板生成素、输血 等治疗。
过敏反应
总结词:非甾体抗炎药的过敏反应表现 总结词:风险因素 总结词:预防与治疗
详细描述: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导致皮疹、荨麻疹、瘙痒 等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非甾体抗炎药 ppt课件

5-HT
ppt课件
色氨酸
17
吲哚乙酸类
发现
������
对吲哚类衍生物进行了研究
������ 利用炎症的动物模型,筛选了合成得到的350个吲哚类 衍生物,得到吲哚美辛。
抗炎活性比可的松强5倍,比保泰松强2.5倍 作用于环氧合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ppt课件 18
吲哚乙酸类
Indometacin的合成
Ar CH2COOH
ppt课件
15
吲哚乙酸类
吲哚美辛
Indometacin
消炎痛
1-(4-氯苯甲酰基)-5-甲氧基-2-甲基-1H-吲 哚-3-乙酸
ppt课件
16
吲哚乙酸类
发现
������ 5-羟色胺(Serotonin,5-HT)为炎症的化学致痛物质
Serotonin的体内生物来源与色氨酸(Tryptophan)有关 发现风湿患者体内色氨酸代谢水平较高
环氧合酶
PGG2 环内过氧化物 ① PG内过氧化物E异构酶 过氧化氢酶 ② PG内过氧化物还原酶 氢化可的松 地塞米松 ③ PG内过氧化物 I异构酶 PGH2 ④ 谷胱甘肽—S—转移酶 ⑤ PG内过氧化物 ⑤ ① ④ 血小板凝集素A异构酶 ③ ② TXA2 PGI2α PGE2 PGF2α PGD2
ppt课件
19
吲哚乙酸类
理化性质
������
������
1、酸性
2、水解性
������
3、鉴别反应
ppt课件
20
1、酸性
������ pKa = 4.5
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ppt课件
非甾体抗炎药 ppt课件

ppt课件
40
三、对NSAID的新认识
1. 防治肿瘤: 对结肠癌、肝癌、胃癌、肺癌、食管癌、 胰腺癌、肾癌、膀胱癌等 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产生有益影响。
机制:引起肿瘤细胞内细胞色素C释放 →激活caspase-3 和 caspase-9 →DNA断裂、诱导细胞凋亡等。
ppt课件
41
2. 阿斯匹林的其他作用
IL-1、 IL-6、TNF、PG
PGE2、缓激肽
氧代谢产物、溶酶体酶、NO
ppt课件
9
药物主要类别:
磷脂酶A2抑制剂 环氧酶抑制剂
白三烯(LT)抑制剂和受体拮抗剂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
及合成酶抑制剂
其他
ppt课件
10
环氧酶(cyclooxygenase)
COX1:结构型,生理性
(LTC4,LTD4,LTE4)
强大的支气管收缩及致炎作用等 称为:镇痛药不能耐受(analgeticaintolerance)
或假性过敏反应(pseudo-allergic reaction) 与阿司匹林的过敏反应不同 临床表现与IgE介导的Ⅰ性变态反应类似:荨麻疹、
昆克水肿(Quincke’s edema)、 鼻炎、支气管哮喘、心血管反应、降压、休克
ppt课件
46
受体拮抗剂
CysLT1受体: 存在部位:正常人肺平滑肌细胞、组织巨噬细胞 功能:介导LTD4、LTE4的反应
ppt课件
47
甲醛溶液引起的疼痛反应强度。 与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成正相关
ppt课件
18
特点: 中等程度镇痛 对创伤性剧痛及内脏绞痛无效 对慢性钝痛疗效好 无欣快感和成瘾性
非甾体类抗炎药 ppt课件

6.肿瘤的预防 除了对癌性疼痛有一定的止痛作 用外 , NSAID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均有抑制作 用 ,有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及其他 NSAID可减少直肠癌 和结肠癌的危险性 ,定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使结、直肠 癌减少近一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发生结肠癌的相 对危险性减少 40 %~60 %。 NSAID抗肿瘤作用除与 抑制 PGs的产生有关外,还与其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有关。
4.肝脏损害 几乎所有 NSAID 均可致肝损害 ,大剂 量保泰松可致肝损害 ,产生肝炎、黄疸; 对乙酰氨 基酚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致严重肝脏损害 ,尤以肝坏 死多见。
5.其他不良反应 NSAID 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如 头痛、头晕、耳鸣、耳聋、视神经炎和球后神经 炎;布洛芬偶可致无菌性脑膜炎 ;阿司匹林可导致支 气管痉挛 “阿司匹林哮喘”
NSAID 的发展方向
1、选择性 COX-2 抑制剂 NSAID可阻止花生四 烯酸(AA)受环氧酶(COX)催化变成前列腺素(PGs) , 因 PGs 减少而引起正或副作用 ,抑制 COX-2与抗炎 作用有关 ,而抑制 COX-1则与胃及肠的副作用有关 , 故选择性 COX-2 抑制剂成为副作用小的 NSAID的重 要发展方向 ,现已知有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塞来 昔布(celecoxib)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临床上的应用
1.风湿性疾病:除了对乙酰氨基酚和非那西丁 外, 均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作用 , 用于治 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痛风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 及其他结缔组织的关节疾病如SLE。
2.炎性疾病 NSAID 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可用于各 种局灶性和全身性感染或炎性、癌性疾病引起的发 热、肿胀和疼痛。如扁桃体炎、牙周炎、癌性发热、 血吸虫发热、 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等。
非甾体抗炎药ppt课件

侧链上双键数目用下标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如PGF2
9-位取代基的立体化学,用α1、β标示,如PGE2α
8
COOH
前列烷酸 prostanoic acid
10
12
CH3 PPT学习交流 20
5
13
第一节 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 二、PGs及相关物质的生物合成和作用
2、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和作用
花生四烯酸(AA)
血栓素(TXs)
TXA2具有提高血管张力和血小板聚集能力。可降低血小 板内cAMP水平,导致炎症发展。
白三烯(LTs)
白三烯能促进白细胞溶酶体酶的释放,导致炎症反应的扩
大与加剧。LTB4是目前所知的最强的白细胞趋化剂。而对
许多过敏炎症的发生起重要作用的是LTC4和LTD4。
PPT学习交流
14
第一节 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
前列腺素(PGs) 血栓素(TXs) 前列环素(PGI2) 白三烯(LTs)
前列腺素(PGs) 绝大多数结合在细胞膜的磷脂中。
当细胞膜接受某种刺激时PPT(学如习交炎流性刺激),由磷脂酶A2和磷
6
第一节 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 二、PGs及相关物质的生物合成和作用
释出的AA经两条途径氧化成不同的代谢产物。 环氧合酶(COX)途径合成PGs和TXs 脂氧化酶(LO)途径合成LTs。
第十三章 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PPT学习交流
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兼有抗炎、镇痛和解 热作用。
什么是炎症,其发生的机理和顺序又是什么呢?
PPT学习交流
2
第一节 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
非甾体类抗炎药培训课件

NNSAIDs扩散入和扩散出滑液的速度都较慢,NSAIDs在滑液中浓度的波动不如血浆浓 度明显
的服用NSAIDs时间是获得最大程度症状缓解的重要因素医生认为大多数NSAIDs的疗 效是相同的
非甾体类抗炎药
16
NSAIDs的常见不良反应
GGI溃疡和不能耐受 肾功能减低 阻阻断血小板聚集 CCNS不良反应,如头痛和头脑不清醒 肝肾毒性和 抑抑制子宫收缩
非甾体类抗炎药
17
危险因素
年龄大于60岁 动脉硬化,或同时服用利尿剂者 血肌酐2.0mg/d1,肾功下降者 肾低灌注:如低钠,低血压,肝硬化,肾病综合症,
充血性心衰,使用利尿剂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
18
正常胃肠道的保护机制
粘液层 胃上皮组织
胃小凹
酸和胃蛋白酶 胃内PH 1-2
HCL
HCO3-
HCO3-
❖可能停止前列腺素 刺激的细胞增生
❖可能通过改变基因 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有丝分裂
G2
s
非甾体类抗炎药
细胞周期开始
PGs
DD
G1
CIA
NSAIDs
细胞凋亡
8
NSAID作用于免疫系统
▪ PGs(前列腺素)能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在抗恶性肿瘤的宿主防御系统中,PG E2可能 起到免疫反应反馈抑制剂的作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
(Non-Steroid Anti-Inflammtory Drugs. NSAIDS)治疗急、慢性风湿性疾病的常用药。 作用快,称一线药。仅次于抗菌素、维生素的 第三大类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
2
NSAID的历史
1853年 法国化学家戈尔哈特(Charles F. Gerhardt) 以柳树皮为原料提取出性能
的服用NSAIDs时间是获得最大程度症状缓解的重要因素医生认为大多数NSAIDs的疗 效是相同的
非甾体类抗炎药
16
NSAIDs的常见不良反应
GGI溃疡和不能耐受 肾功能减低 阻阻断血小板聚集 CCNS不良反应,如头痛和头脑不清醒 肝肾毒性和 抑抑制子宫收缩
非甾体类抗炎药
17
危险因素
年龄大于60岁 动脉硬化,或同时服用利尿剂者 血肌酐2.0mg/d1,肾功下降者 肾低灌注:如低钠,低血压,肝硬化,肾病综合症,
充血性心衰,使用利尿剂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
18
正常胃肠道的保护机制
粘液层 胃上皮组织
胃小凹
酸和胃蛋白酶 胃内PH 1-2
HCL
HCO3-
HCO3-
❖可能停止前列腺素 刺激的细胞增生
❖可能通过改变基因 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有丝分裂
G2
s
非甾体类抗炎药
细胞周期开始
PGs
DD
G1
CIA
NSAIDs
细胞凋亡
8
NSAID作用于免疫系统
▪ PGs(前列腺素)能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在抗恶性肿瘤的宿主防御系统中,PG E2可能 起到免疫反应反馈抑制剂的作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
(Non-Steroid Anti-Inflammtory Drugs. NSAIDS)治疗急、慢性风湿性疾病的常用药。 作用快,称一线药。仅次于抗菌素、维生素的 第三大类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
2
NSAID的历史
1853年 法国化学家戈尔哈特(Charles F. Gerhardt) 以柳树皮为原料提取出性能
非甾体抗炎药介绍PPT课件

3
代谢物均无活性
O
3
OH 4
2O
5 6 1 2 1 OH
OH
羟化
羟化
3
4
3 2 14
2O
3 5 6 1 2 1 OH
3
羟化
4
OH
2 14 3
35 6
2O 1 2 1 OH
氧化
3
非药理活性4 的O32HR15-4(-36)-1布232 洛O1 O芬H被代谢为药氧理化活性O4O的H R23 -15(4-)36-布1232洛O1 芬OH
血栓素A2
小剂量(40~80mg)阿司匹林可最大限度的抑
制血小板聚集。 抑制环氧酶 → PG合成↓,TXA2 ↓ TXA2 (血
栓素A2)是强大的血小板释放及聚集的诱导剂→ 抗血小板聚集。
大剂量(0.3g)时,抑制血管壁内
环氧酶的活性 → PGI2↓, PGI2是TXA2 的生理性对抗物,PGI2↓可促进凝血和血栓形成。
甲芬那酸
甲氯芬那酸
氟芬那酸
氯芬那酸
苯甲酸也可置换成 3-吡啶甲酸(烟 酸),这类药物的 通用名的词干中用 一个“尼”字。
氟尼辛
氯尼辛
构效
N原子若以其电子等 排体O、S或CH2置换 时则活性降低。
两个疏水性芳核具 有非共平面的排列
2,3,6位上有取代 基的化合物具有较好 的活性,其中以2,3 位取代的活性较高。
安乃近 异丙安替比林
氨基比林的解热、镇痛作用持久,且对胃无刺激 性,曾广泛用于临床。该药物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及粒细胞缺乏症等。
第三节 非甾体抗炎药
吡唑二酮类
邻氨基苯甲酸类
羟布宗 甲芬那酸
吲哚乙酸类
吲哚美辛
代谢物均无活性
O
3
OH 4
2O
5 6 1 2 1 OH
OH
羟化
羟化
3
4
3 2 14
2O
3 5 6 1 2 1 OH
3
羟化
4
OH
2 14 3
35 6
2O 1 2 1 OH
氧化
3
非药理活性4 的O32HR15-4(-36)-1布232 洛O1 O芬H被代谢为药氧理化活性O4O的H R23 -15(4-)36-布1232洛O1 芬OH
血栓素A2
小剂量(40~80mg)阿司匹林可最大限度的抑
制血小板聚集。 抑制环氧酶 → PG合成↓,TXA2 ↓ TXA2 (血
栓素A2)是强大的血小板释放及聚集的诱导剂→ 抗血小板聚集。
大剂量(0.3g)时,抑制血管壁内
环氧酶的活性 → PGI2↓, PGI2是TXA2 的生理性对抗物,PGI2↓可促进凝血和血栓形成。
甲芬那酸
甲氯芬那酸
氟芬那酸
氯芬那酸
苯甲酸也可置换成 3-吡啶甲酸(烟 酸),这类药物的 通用名的词干中用 一个“尼”字。
氟尼辛
氯尼辛
构效
N原子若以其电子等 排体O、S或CH2置换 时则活性降低。
两个疏水性芳核具 有非共平面的排列
2,3,6位上有取代 基的化合物具有较好 的活性,其中以2,3 位取代的活性较高。
安乃近 异丙安替比林
氨基比林的解热、镇痛作用持久,且对胃无刺激 性,曾广泛用于临床。该药物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及粒细胞缺乏症等。
第三节 非甾体抗炎药
吡唑二酮类
邻氨基苯甲酸类
羟布宗 甲芬那酸
吲哚乙酸类
吲哚美辛
非甾体抗炎药ppt课件

吲哚美辛类的构效关系-SAR
3-位乙酸基是抗炎活性的必需基团, 其酸性强度与抗炎活性成正比,如 将羧基改成其他基团,抗炎活性消失。
5-位的甲氧基可以用 烷氧基、二甲胺基、 乙酰基、氟等基团取 代,取代后得到的化 合物比未取代的化合 物及5-氯取代的化合 物的活性强。
H3CO Cl
OH
O N CH3
• 炎症是机体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主要表现为红 肿、疼痛。
•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是产生炎症的介质。
• 当细胞膜受到损伤时,体内的花生四烯酸释放出 来,经环氧合酶(COX)的作用转化为前列腺素
• 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COX,减 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起到了抗炎的作用。这 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抗炎药的作用机制不一样。
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nflammatory drugs
目录
• 小组分工情况 • 炎症及抗炎药作用 • 前言 • 非甾体抗炎药分类 • 3,5-吡唑烷二酮类 • 芳基烷酸类
• N-芳基邻氨基苯甲酸类
• 苯并噻嗪类
• COX-2抑制剂
小组分工情况
• 搜集资料: • 资料整理及ppt制作: • ppt讲解: • 答疑:
– 本类药物虽无羧基,但亦有酸性,pKa在4-6之 间。该类药物的副作用的发生率较高,但意外 的是,此类非甾抗炎药物的胃肠道刺激的反应 较小。
常见的1,2苯并噻嗪类药物
吡罗昔康
化学名:2-甲基-4-羟基-N-(2-吡啶基)-2H-1,2苯并噻嗪-3-甲酰胺1,1-二氧化物;又名炎痛 喜康。
• 解热镇痛药是具有解热和镇痛两种作用的药物, 其大部分药物还兼有消炎抗风湿作用,凡消炎镇 痛、抗风湿作用显著的药物列为非甾体消炎药 (NSAIDs)。
(医学课件)非甾体抗炎药PPT幻灯片

缓解炎症疼痛效果好。
7
正常体温:370C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散热)
3. 发热:感染、损伤、炎症等 → 细胞因子 IL-1,6、干 扰素、 TNF等生成,进入中枢→使下丘脑PG 合成、释放↑ →产热↑,体温调定点上升→发 热。
药物解热:对脑内直接注入PG引起发热无效,通过抑 制PG合成,解热。
24
舒林酸(sulindac) 1. 体内转化为黄基代谢产物——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2. 效能<吲哚美辛,> aspirin,适应症同吲哚美辛
25
四、芳基丙酸类
布洛芬(ibuprofen) 1. 解热镇痛抗炎,疗效相似阿司匹林 2. 胃肠刺激小 3. 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主要),
也用于一般解热镇痛。
22
三、吲哚基和茚基乙酸类
吲哚美辛(idomethacin,消炎痛)
抑制PG合成最强药物之一,口服吸收迅速完全。
1.解热、抗炎、镇痛显著,对非炎症疼痛无效。 2.毒性大,非一线药,用于其他药无效,不长期用。 3. 应用于
(1)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 (2)顽固性发热(其他药无效)
23
[不良反应] 较多,高达30%-50%,20%停药。 1.胃肠反应:诱发或加重溃疡,胃出血等。 2.中枢症状:有头痛、幻觉、精神症状。 3.造血系统: 各种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贫血。 4.过敏反应: 皮疹,哮喘,多见儿童,甚至死亡。 禁忌:孕妇、儿童、精神异常、溃疡、癫痫及肾病者。
儿童病毒感染:宜用对乙酰氨基酚(对外周环氧 酶不明显),不用阿司匹林退热。
21
二、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扑热息痛)
1. 为非那西汀体内代谢物。
2. 解热较强(中枢抑制PG合成酶较强) 镇痛较弱 无抗炎抗风湿作用(外周作用弱)
7
正常体温:370C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散热)
3. 发热:感染、损伤、炎症等 → 细胞因子 IL-1,6、干 扰素、 TNF等生成,进入中枢→使下丘脑PG 合成、释放↑ →产热↑,体温调定点上升→发 热。
药物解热:对脑内直接注入PG引起发热无效,通过抑 制PG合成,解热。
24
舒林酸(sulindac) 1. 体内转化为黄基代谢产物——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2. 效能<吲哚美辛,> aspirin,适应症同吲哚美辛
25
四、芳基丙酸类
布洛芬(ibuprofen) 1. 解热镇痛抗炎,疗效相似阿司匹林 2. 胃肠刺激小 3. 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主要),
也用于一般解热镇痛。
22
三、吲哚基和茚基乙酸类
吲哚美辛(idomethacin,消炎痛)
抑制PG合成最强药物之一,口服吸收迅速完全。
1.解热、抗炎、镇痛显著,对非炎症疼痛无效。 2.毒性大,非一线药,用于其他药无效,不长期用。 3. 应用于
(1)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 (2)顽固性发热(其他药无效)
23
[不良反应] 较多,高达30%-50%,20%停药。 1.胃肠反应:诱发或加重溃疡,胃出血等。 2.中枢症状:有头痛、幻觉、精神症状。 3.造血系统: 各种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贫血。 4.过敏反应: 皮疹,哮喘,多见儿童,甚至死亡。 禁忌:孕妇、儿童、精神异常、溃疡、癫痫及肾病者。
儿童病毒感染:宜用对乙酰氨基酚(对外周环氧 酶不明显),不用阿司匹林退热。
21
二、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扑热息痛)
1. 为非那西汀体内代谢物。
2. 解热较强(中枢抑制PG合成酶较强) 镇痛较弱 无抗炎抗风湿作用(外周作用弱)
《非甾体抗炎药》课件

COX抑制作用
通过抑制环氧酶的活性,减 少前列腺素的合成
抗炎作用
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 反应的发生
镇痛作用
通过作用于中枢和周围的疼 痛途径,减轻疼痛感受
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
如胃溃疡、胃出血等
心血管系统反应
2
如高血压、心肌梗死等
3
肝肾功能损害
对肝肾功能有不良影响
非甾体抗炎药的禁忌症
1 胃溃疡或出血
患者存在消化道溃疡或 有出血病史
2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3 哮喘和过敏史
患者严重受损的肝肾功能
容易诱发哮喘或过敏反 应的患者
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应用
急救用途
非甾体抗炎药在急救过程中常 用于疼痛缓解和炎症控制
关节炎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被广泛用于关节 炎的治疗
运动损伤康复
在运动损伤康复过程中,非甾 体抗炎药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 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PPT课 件
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 本课件将全面介绍非甾体抗炎药的定义、分类、适应症、作用机制、不良反 应、禁忌症和临床应用。
非甾体抗炎药的定义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简称NSAIDs)是一 类药物,主要用于缓解疼痛、降低发热和缓解炎症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的分类
非选择性COX抑制剂
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选择性COX-2抑制剂
如塞来昔布
特殊作用的NSAIDs
如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等
非甾体抗炎药的适应症
1 疼痛缓解
常用于缓解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疼痛症状
2 炎症抑制
非甾体抗炎药物ppt课件

二氟尼柳主要有6 条制备路线: (1) 以2 ,4-二氟苯甲酰氯为起始原料,经氟代、氢 化、偶合等5步反应得到最终产品。(2) 以间苯二胺盐酸盐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 氟代、偶合等反应得到二氟尼柳。(3) 以2 ,4-二硝基氯苯为起始原料,有2 条合成路 线, 分别经一系列反应可得到最终产品。(4) 以2 ,4-二氟苯胺为起始原料,经偶合、 乙酰化、氧化、水解、羧化5 步反应得到二氟尼柳。(5) 以对硝基苯胺为起始原料, 经偶合、氟代、还原等几步反应得到二氟尼柳。(6) 以2 ,4-二氟苯胺重氮盐经偶合、 氢化等几步反应得到最终产品。
1、阿司匹林 Aspirin
COOH O O CH 3
化学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又名乙酰水杨酸
合成:以水杨酸为原料,在硫酸催化下用醋酐乙酰化制得
O COOH C H SO 3 2 4 O H H COOH O C H 3 CH CO H 3 2 +
+
O
H C 3 O
70 - 75 C
O
用途: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风湿热、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 节炎等,还用于心机梗死、动脉血栓等的预防和治疗。
-
F
C H , C H i ONO, 6 5 5 11 N H F 2 F F
Cu Ac O, 2 3
AlCl F
O
C H 3 F
H O 2 2 F
O NaOH F O F H C 3 F
CO 2 F O H F
O H
CO H 2
二、 乙酰苯胺类
苯胺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但其毒性太大。将其乙酰化得到乙酰苯胺,毒性 仍很大,均不能供药用。因发现他们在体内均被代谢为毒性较小的对氨基酚, 将酚羟基醚化得到非那西丁(Phenacetin)曾广泛用作解热镇痛药,后因发现其致 癌作用而被淘汰。将对氨基酚乙酰化,得到对乙酰氨基酚,毒副作用较低,临 床用作解热镇痛药,但无抗炎活性。
第4章第2节非甾体抗炎药 PPT课件

抗炎药的作用
• 治疗胶原组织疾病 • —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骨 关节炎、红斑狼疮和强直性脊椎炎等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
• 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反 复发作并累及心脏。 • 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 痛为特征。属变态反应性疾病。 • 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 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
抗炎药的分类
• 1.甾体类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长 期使用会产生钠潴留,导致水肿,突然 停药有反跳现象。 • 2.非甾抗炎药:结构简单,易于合成;具 有消炎、镇痛作用,但有胃肠道刺激。
O HO OH OH
CH3 CH3 H3C COOH
O 氢化可的松
布洛芬
非甾抗炎药的结构类型
1.3,5-吡唑烷二酮类 2.芬那酸类 3.芳基烷酸类 4.1,2-苯并噻嗪类 5.其他类
三、芳基烷酸类:
• 芳基乙酸类
• 芳基丙酸类
1、芳基乙酸类
吲哚美辛的发现
H3CO OH CH3 N O
O
CI
COOH
NH
色氨酸羟化酶
L-芳氨酸脱羧酶
N H
L-色氨酸
HO NH
有些关节炎病人色 氨酸代谢不正常
N H
5- 羟色胺
O
H3CO
3 5
N1
2
OH CH3
一.吡唑酮类:
• 1946,瑞士科学家 • 保泰松,酸性,抗炎活性.治疗关节炎的一大突 破。
O H3C O N N
• 其解热镇痛作用不强,但却有良好的消炎镇痛作 用,在临床上用为抗炎药
保泰松
• 具有较严重的胃肠道副作用 • 影响肝脏和血象 • 代谢物也有活性
O H3C O N N
(推荐课件)非甾体抗炎药PPT学习幻灯片

肪酸,其基本结构是前列腺烷酸,按环戊烷上的取代基
不同可分成A、B、C、D、E、F、G、H、I各类。 如PGF系列的结构:9位、11位均有α-羟基取代
侧链上双键数目用下标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如PGF2 9-位取代基的立体化学,用α、β标示,如PGE2α
8 10
1 COOH
前列烷酸 prostanoic acid
.
15
大多数NSAIDs对环氧合酶的抑制作用是可逆性 抑制,抑制反应是一种平衡反应,抑制作用依 赖于药物的浓度。 如: 吲哚美辛、布洛芬等是环氧合酶竞争性抑制剂; 乙酰水杨酸则为不可逆性抑制剂。 为什么乙酰水杨酸为不可逆性抑制剂呢?
.
16
因为乙酰水杨酸是可用于乙酰化作用的试剂, 它可以使环氧合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乙酰化, 从而阻断了酶的催化作用。 而乙酰基难以脱落,酶活性不能恢复,因而成 为不可逆抑制。
溶酶体酶、缓激肽、补体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等); (2)扩张血管; (3)增加血管通透性和渗出液; (4)白细胞渗出、白细胞趋化性和吞噬作用; (5)结缔组织细胞增生。
.
3
第一节 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 一、炎症的病理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s)是一个重要的炎症介质。 寻找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重要途径:
这种不可逆的性质使乙酰水杨酸成为环氧合酶 的强抑制剂。
.
17
苯胺类 水杨酸类 吡唑酮类
.
18
一、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本品是花生四烯酸环氧合酶 的抑制剂,具有较强的解热 镇痛作用,但无抗风湿作用。 临床上用于发热、头痛、神 经痛等。
NHCOCH3 OH
.
19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及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抗炎和抗风湿作用
抑制炎症时PG的合成,缓解炎症 控制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 不能根治 其他机制:抑制细胞黏附及其功能等
阿 司 匹 林 (aspirin)
一、药理作用及应用
1. 解热镇痛: 2. 抗炎抗风湿:
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首选) * 控制症状、鉴别诊断
3. 抗血栓形成:
炎症 发热 疼痛 保护胃粘膜
PGE2
PGF2
PGD2
收缩 支气管
致痉原
血栓素A2 TXA2
前列环素 PGI2
血小板中
血管内皮
(3)白细胞产物: ①活性氧代谢产物: 自由基、羟自由基 ②中性粒细胞溶酶体成分 中性粒细胞蛋白酶等
(4)细胞因子 TNF、IL-1、IL-6
(5)血小板活化因子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
(COX-1/ COX-2 比值表示)
比值大:不良反应大
第二节 环氧酶抑制剂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药 Prostaglandin synthetase inhibitors, PSI
常用药物:
对COX-1抑制作用较强: 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吡罗昔康等
对COX-2 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布洛芬、双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 塞来考昔、罗非考昔、 伐地考昔、帕瑞考昔
共同作用:
1. 解热作用
PG
中枢
解热镇 痛药
体温调 节中枢
内热原
产热 散热
发热
病 原毒 其 体素 他
体温 相对 恒定
体温 恢复
特点:
发热体温降至正常 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用药注意:
诊断清楚
2. 镇痛作用
痛觉
组织损伤 炎症
释放 致痛物质
PG,缓激肽
局部PG↓ 抑激肽作用
血管通透性↑、白细胞趋化
主要炎症介质的作用
功能
血管扩张 血管通透 性增加 趋化作用
发热 疼痛 组织损伤
主要炎症介质种类
.
组胺、缓激肽、PGI2 PGE2 PGD2 PGF2α、NO
组胺、缓激肽、C3a、C5a、LTC4 LTD4 LTE4 PAF、活性氧代谢产物、P物质
LTB4、 C5a、细菌产物、 IL-8、 TNF 中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毒性物
高铁血红 蛋白血症
代谢:非那西丁→对乙酰胺基酚
大部分
对乙酰胺基酚
无毒代谢物
毒性产物
过量时
肝损害
吲哚美辛(indomethacin 消炎痛) 一、药理作用与应用
最强的PG合成酶抑制剂之一 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强 不良反应多 仅用于其他药物不能耐受或疗效不佳者 对癌性及其他不易控制的发热常有效
(6)神经肽(neuropeptides) P(substance P)物质等
(7)一氧化氮(NO)
NOS:
结构型、诱导型
2. 体液产生的炎症介质
(1)补体系统:C3a、C5a(过敏毒素) (2)激肽系统
缓激肽(bradykinin) (3)凝血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凝血酶:促进白细胞黏附、成纤维细胞增殖 纤维蛋白多肽:
*小剂量:抑制TXA2 生成→ 抑制血小板聚集 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心绞痛、心梗、脑血栓
*大剂量:抑制PGI2合成→ 不利
二、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
最常见 直接刺激胃粘膜
高浓度刺激CTZ
恶心、呕吐、胃出血等
# 长期:抑制PG合成→ 胃粘膜屏障受损 —— 溃疡
➢ 溃疡患者禁用 饭后服药,嚼碎,同服抗酸剂;肠溶片
三、药物相互作用
香豆素类(如:华法林),增强抗凝 肾上腺皮质激素,诱发溃疡
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扑热息痛) 一、 药理作用及应用
解热镇痛作用缓和、持久 强度似阿司匹林 中枢作用强、外周作用弱 治疗量基本无抗炎作用 用于一般的解热镇痛
不宜使用阿司匹林者
二、体内过程及不良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第一节 概 述
定义:
结构及作用机制均不同于肾上腺皮质激素 类的具有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药物。
炎症介质
1. 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1)血管活性胺(vascular amines) 组胺、5-羟色胺
(2)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PGs)、
白三烯(leukotrienes, LTs)
细胞膜磷脂 磷脂酶A2
花生四烯酸(AA)
PAF
脂氧酶
环氧酶(前列腺素合成酶) 血小板活化因子
白三烯类( LTs) (LTB4,LTC4,LTD4,)
前列腺素类(PGs) PGG2
保护胃粘膜、调节血小板聚集等。
COX2:诱导型,病理性
细胞接触内毒素、脂多糖、致炎因子或细胞因子后产生 产物:致炎性PGE2、PGI2 功能:致炎、致痛
药物抑酶作用:(IC50表示)
对COX-1抑制作用越强,消化道、肾等 不良反应越大。
对COX-2抑制作用越强,抗炎、镇痛 效果越明显。
对COX-1和COX-2的选择性:
IL-1、 IL-6、TNF、PG PGE2、缓激肽
氧代谢产物、溶酶体酶、NO
药物主要类别:
磷脂酶A2抑制剂 环氧酶抑制剂 白三烯(LT)抑制剂和受体拮抗剂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
及合成酶抑制剂 其他
环氧酶(cyclooxygenase)
COX1:结构型,生理性
产物:PGE2、PGI2 功能:调节外周血管阻力、维持肾血流量、
不排除有中枢性作用
理由:
1. PG可易化伤害性系统的突触冲动传导 2. 电刺激脑及脊髓神经可引起PG的释放 3. 实验:在脊髓应用解热镇痛药,可减弱外周应用
甲醛溶液引起的疼痛反应强度。 与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成正相关
特点: 中等程度镇痛 对创伤性剧痛及内脏绞痛无效 对慢性钝痛疗效好 无欣快感和成瘾性
二、不良反应
1. 胃肠反应: 2. 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率最高
眩晕、精神失常等 3. 造血系统:再障、粒细胞减少等 4. 过敏反应:
布洛芬(ibuprofen)
2. 凝血障碍
延长出血时间 大剂量,抑制凝血酶原形成;Vit K预防 严重肝损伤、低凝血酶原血症、Vit K缺
乏等禁用 手术前一周应停用
3.水杨酸反应
中毒表现:头晕、耳鸣、视力障碍 碱化尿液
4. 过敏反应
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阿司匹林哮喘 哮喘患者禁用
5. 肝损害:大剂量 Rey’s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