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寓言四则
七上22课《寓言四则》笔记
![七上22课《寓言四则》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d9a289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0.png)
以下是七上22课《寓言四则》的笔记,包括四则寓言的内容和寓意:《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圆。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寓意: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在自视过高时,往往会低估别人。
在评价自己或他人时要客观、全面,尊重事实和多听取他人的意见。
《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寓意: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有些人虽击败过比自己强大的人,也会被比自己弱小的人打败。
《智子疑邻》: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
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
”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结果,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偷了他家的东西。
寓意:同样一件事经由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我们在看待问题时应该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而不要主观臆断。
同时对于我们来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独立思考和判断。
《塞翁失马》: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
一天他家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胡人那里去了。
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过了几个月,他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第22课《寓言四则》教案
![第22课《寓言四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5ff78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d.png)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寓言的基本概念。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通过故事寄托道理,具有教育意义。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道德观念和思辨能力。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守株待兔》这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故事展示了侥幸心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危害,以及勤奋的重要性。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四则寓言故事的基本情节、角色和寓意,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寓言故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
- 在《守株待兔》中,重点讲解“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含义,以及故事所揭示的勤奋与懒惰的对比。
- 在《刻舟求剑》中,强调“刻舟求剑”这一行为的荒谬,引导学生理解适应变化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
- 理解寓言故事中的隐喻和象征,尤其是对故事背后深层含义的把握。
- 对于一些较为生僻的成语和词汇的理解和运用,如“滥竽充数”中的“竽”字,以及“狐假虎威”中“假”字的引申义。
第22课《寓言四则》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2课《寓言四则》教案,本节课我们将围绕以下四则寓言故事展开教学:《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滥竽充数》和《狐假虎威》。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 了解寓言的定义及特点,理解寓言故事中的寓意;
2. 分析四则寓言故事的情节、角色和背景,掌握故事的基本内容;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采用了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些方法较为有效。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寓言故事背后的深层道理时仍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我考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入更多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将寓言故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力。
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
![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https://img.taocdn.com/s3/m/a017334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a.png)
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
哎呀,说起这个七年级上册的第22课,啥子《寓言四则》嘛,那简直就是小时候听爷爷奶奶摆龙门阵的那些老故事,换了个新衣裳登场了。
第一则,讲的是《龟兔赛跑》。
那兔子,骄傲得跟啥子一样,路上还打盹儿,结果让慢慢腾腾的乌龟给超了车,这告诉我们,做人莫学那兔子,骄傲自大要不得,脚踏实地才能赢。
第二则,《狐狸和葡萄》。
狐狸看到高高挂起的葡萄,想吃又吃不到,就自个儿嘀咕:“这葡萄怕是酸的。
”哈哈,笑人得很!其实就是说,有些人啊,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自己做不到就给自己找借口。
第三则,《农夫和蛇》。
冬天里,农夫好心救了条冻僵的蛇,结果蛇醒了反咬农夫一口。
这事儿告诉我们,好心没错,但也得看清对象,不然好心反而办了坏事。
最后一则,《狼来了》。
那放羊娃老喊“狼来了”,大家一次次上当,结果真狼来了,再也没人信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撒谎的人最终会失去别人的信任,自个儿吃亏。
这四则寓言,听起来简单,道理可深着嘞。
就像咱们四川人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还有,“人莫贪心,蛇莫伸头。
”这些都是老辈子传下来的智慧,放在哪里都不过时。
同学们,多读读这些寓言,心头有数,走路才稳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0111b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5.png)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课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七上22课寓言四则笔记
![七上22课寓言四则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f620d0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d.png)
七上22课寓言四则笔记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天神赫尔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
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狂妄自大的人。
2.《蚊子和狮子》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
时却被蜘蛛吃掉了。
讽刺那些盲目自信、骄傲自大的人最终会走向失败。
3.《智子疑邻》的寓意是感情亲疏影响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告诫人们待人处
事要公正客观、不偏私。
4.《塞翁失马》告诫人们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可能,坏事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
这四则寓言故事都短小精悍,含义深刻,都以生动鲜明的情节和形象来反映生活、寓意深远。
学习本课后要认真体会它们的寓意。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43589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0.png)
寓言四:杞人忧天(《列子》)
一 .通读全文并尝试根据课下注释翻译全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 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 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寓言一: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1.快速浏览文本,并尝试从赫尔墨斯或者雕像者 的角度复述故事。
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 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 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尔墨斯又笑 着问道:“赫( hè )拉的雕像值多少?” 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尔 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 有事商人的庇(bì)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 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 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 添头,白送。”
2.“有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
3.“国人”好像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遇事 愈传愈广。
五.事实上,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谎言这样产生,你是 否也遇见过?生活中为获得真知真见,避免道听途说,我
们应该怎么做?与同学讨论一下。 寓意: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 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传播未经证实的正式的传闻。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废寝食者。
无,没有
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没有可以容身
的地方,便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于是,就 告知,开导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杞人忧天》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杞人忧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74374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02.png)
寓意: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讽刺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
杞人忧天:指庸人自扰、毫无根据的瞎担 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课堂小结
研读探究 1.“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
能有所中伤”这句话揭示了什么?
揭示了杞人无根据地瞎担心。
研读探究 2.杞国的那个人为什么担心“天地崩坠”呢?
这是古代人对于宇宙空间缺乏科学认识而形成 的一种恐惧心理,随着人们对天体的认识逐渐
深入,就不会再有“天地崩坠”的想法。
研读探究 3.杞人忧天地崩坠忧到什么程度?
你
行动,为什么 活动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 不过是积聚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的一举一动,一呼一
吸,整天在空气中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疏通文意
果真
应当
......的人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 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各家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荀子 道家:老子 庄子 法家:韩非子 李斯 墨家:墨子
自读课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结合注释,读懂全文,勾画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理清故事情节(我来讲故事)。
认读字词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 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 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 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 /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 止,奈何/忧其坏?”其 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七年级上册22课《寓言四则》笔记
![七年级上册22课《寓言四则》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cf4187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b.png)
七年级上册22课《寓言四则》的笔记一、主题:这四则寓言分别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
这些故事虽然简单,但它们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告诫人们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盲目自大,也不要骄傲自满,更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产生不必要的忧虑和烦恼。
二、主要情节: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于是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问雕像者自己的价值。
雕像者说:“如果你当宙斯的一半,一个银圆;如果你当普罗米修斯,定价两银圆。
”赫尔墨斯听后,十分不快,觉得自己被低估了。
2.《蚊子和狮子》:蚊子向狮子挑战,它吹着喇叭飞到狮子面前,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蚊子战胜了狮子,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临死前它感叹:“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3.《智子疑邻》:宋国有一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必定有盗贼进来。
”隔壁老人也这么说。
这天晚上果然来了盗贼,富人十分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4.《塞翁失马》: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老翁不小心骑马摔断了腿,邻居们都来慰问。
老翁却说:“这未必是坏事。
”过了不久,老翁的儿子得到一匹好马,但不久在野外死去。
邻居都来安慰老翁,老翁却说:“这也许是好事。
”后来长城一带爆发战争,其他人都死了,只有老翁幸免于难。
三、寓意: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盲目自大和骄傲自满。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可能过高,而忽视了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
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自己,不断学习和进步。
2.《蚊子和狮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我们不应该因为一时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不应该因为一时的失败而灰心丧气。
3.《智子疑邻》: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不要因为偏见而失去客观判断力。
我们应该以事实为依据,公正地看待问题,而不是因为个人喜好或者偏见而影响我们的判断。
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共48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共48张)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52f8c2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1.png)
叁 议一议
宋君为什么能止住这次谣言?
1.宋君身份地位特殊,有权威; 2.宋君派人去问丁氏,实地探访,获得真相。
叁肆 说一说
网络上热传一个视频,有人将自己买回来的一袋 肉松饼,拿水浸泡后发现肉松里面根本没有肉松, 而是“棉花”做的。
真相: 肉松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 维素,一个正常人类基本是嚼不烂棉花的。不信您 可以去试试。 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担心,是棉花还是肉松,你一定 吃得出来!
长庐子闻而笑之曰:“虹霓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 气之成乎天者也。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积形之成乎 地者也。知积气也,知积块也,奚谓不坏?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 有中之最巨者。难终难穷,此固然矣;难测难识,此固然矣。忧其坏 者,诚为大远;言其不坏者,亦为未是。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 遇其坏时,奚为不忧哉?”
子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 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 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
——选自《列子·天瑞》
思考辩论
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也有人认 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对待传闻,应 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不轻信盲从, 不以讹传讹。不传播未经自己考证的话。具 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练就一双慧眼。“谣言 止于智者”这句话绝对正确!智者不会轻信 传言,更不会传播谣言。
【课堂小结】
这则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说话要防止产生歧义; 【2】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查的话; 【3】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去伪存真。
“杞人忧天”本来确实是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理解为“忧患意识”也是 可以的。《列子》之后的一些文人已将“杞人忧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面,借以 表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共5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共52页)](https://img.taocdn.com/s3/m/1bec018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d.png)
寓意
● 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 吓唬别人。但是,狡猾的手法绝不能使 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穿, 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 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 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绝不会有好 的下场。现人们用它来比喻依仗别人的 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 势,招摇撞骗的人;又嘲讽了被人利用而 不自知的昏庸之人。一切狡猾,奸诈的 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 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雄一时, 而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
疏通文意
无,没有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倒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 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告知,开导
聚积的气体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
另外又有一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 聚的气体罢了
你
行动,活动
● 就在这危急的时刻,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东郭先生像见到救星一样,赶忙拉住老人,把刚才产生的事情讲了一遍, 要老人给评评理。狼也走过来,为自己辩解着:“您别听他胡说八道,他刚才把我塞进口袋里,害得我在里面闷得喘不上 气来,这样的人我不该把他吃掉吗?”老人想了想,说:“你们都认为自己有理,我也不好判定谁是谁非。这样吧,你们 把刚才的情形再做一遍让我看看。”狼觉得老人说的话有道理,就又钻进了东郭先生的口袋里,东郭先生又把袋口系紧了。 老人立刻举起拐杖狠狠地朝狼打去。这下,东郭先生终于明白了,他感谢老人救了他的命。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笔记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408d69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c.png)
第一则:《狐假虎威》1. 主题:弱肉强食,以假乱真2. 内容:故事讲述一只狐狸因为想捕食一只鹰而狐假虎威,利用假扮老虎的方式吓唬鹰。
最终被认出真相,鹰逃跑了。
狐狸的虚张声势最终失败,讽刺弱者假装强大的荒谬行为。
3. 思考:透露出现实社会中一些人用虚张声势骗取他人尊重、骗取眼前利益的卑劣行径。
第二则:《泉水和河水》1. 主题:饮水思源,不忘初心2. 内容:故事讲述泉水和河水之间的对话,泉水因为河水的浑浊而自卑,但最终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
河水则再次领悟到泉水的纯净之美,认识到自己的巨大平凡和伟大的责任,从而重新审视自己。
3. 思考:故事告诫人们不忘初心,牢记自己的本质和价值,不要因为环境的影响而放弃自己的特质。
第三则:《狐狸和葡萄》1. 主题:甜蜜的果实会酸2. 内容:故事讲述一只狐狸无法够到葡萄,因而对葡萄发出贬低的言论,试图安慰自己。
这个故事的精髓是表达了人们在不能得到的东西上,用贬低他的方式来逞其心里的“失落”且“懊恼”。
3. 思考:这则寓言通过狐狸嘲讽葡萄的行为,警示人们不要因为无法得到而诋毁他人。
第四则:《狼和乳猪》1. 主题:谦虚使人进步2. 内容:故事讲述一只乳猪自大的向狼挑战,最终被狼打败。
乳猪在被狼威胁时,感到羞耻而自食甚而地离开了。
这则寓言向人们说明,做人要学会谦虚,谦虚是做人的立身之本。
3. 思考:这则寓言借助乳猪和狼之间的对话,让人们看到了“谦虚”的力量,并警醒人们谦虚是做人的立身之本。
以上笔记依据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的内容,总结了一些主题和思考,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故事四则:《狼和乳猪》4.1 续写:当乳猪离开了狼的领地后,它感到难以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
乳猪原本自视甚高,以为自己的实力无人可以匹敌,然而在对上狼的时候,它才愈发领悟到自己的轻薄和自以为是。
乳猪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己会这样想,为什么不能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呢?这种自省的改变让乳猪开始重视与他人的交流,虚心向别人学习。
_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共112张PPT)
![_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共11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27796f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5.png)
发展 高潮和结局
问( 宙斯 )的雕像 笑问( 赫拉 )的雕像
问( 自己 )的雕像
用几个成语或四字短语评价赫耳墨斯的形象。
用几个成语或四字短语评价赫耳墨斯的形象。
爱慕虚荣 自视甚高 自高自大 自命不凡 目空一切 妄自尊大
情节发展:
想——问——笑问——想——问——?
心理描写
语言、神态描写
(反衬手法)
赫拉
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 唯一合法的妻子,也是奥林匹斯众神中地 位及权力最高的女神。罗马神话中称为朱 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赫尔墨斯
赫尔墨斯,是宙斯与迈亚女神的儿子, 古希腊神话中的商业之神、旅行之神,掌 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等。他 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 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 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月神: 阿尔忒弥斯
天后: 赫拉
智慧女神: 雅典娜
天王: 宙斯
神使: 赫耳墨斯
古希腊神话人物
宙斯
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 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 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他的兄弟波士顿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 和地狱。
人们常用“神人之父”“神人之 王”“父宙斯”来称呼他。
上来就问宙斯的雕像值多少钱,可以看出他只想和宙斯一比高下, 其他众神他没放在眼里,足见他的自负。
找出含有赫尔墨斯“问”和“笑”的语句,比较改后 和原句的差异。
原文: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改文:赫耳墨斯又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这个“笑”既是对宙斯的嘲笑,又是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宙 斯才值一个银元,我赢定了”。
伊索和《伊索寓言》
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优质课件
![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1a870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b.png)
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是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
具体内容包括《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狐假虎威》和《乌鸦和狐狸》四个寓言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将深入探讨其中所蕴含深刻道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四则寓言故事情节和寓意。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能力。
3. 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分析寓言故事中寓意。
教学重点:掌握四则寓言故事情节,学会从中汲取人生智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寓言故事兴趣。
2. 讲解四则寓言故事:(1)守株待兔:讲述宋人因一次偶然机会得到兔子,之后便放弃耕作,整天守株待兔,结果一事无成。
(2)滥竽充数:讲解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乐队里充数,最终被揭穿故事。
(3)狐假虎威:描述狐狸借助老虎威势欺压其他动物,最终败露故事。
(4)乌鸦和狐狸:讲述狐狸通过花言巧语骗取乌鸦口中肉故事。
3. 分析寓言故事寓意:(1)守株待兔:告诫人们不能依靠偶然机会,要脚踏实地努力工作。
(2)滥竽充数:提醒我们要有真才实学,不能虚有其表。
(3)狐假虎威:揭示借助他人势力欺压他人可耻行径。
(4)乌鸦和狐狸:告诉我们要警惕花言巧语,防止上当受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四个寓言故事寓意。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寓言故事题目,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寓言故事,让学生解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在黑板上列出四个寓言故事寓意,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四个寓言故事,写一篇关于“寓言故事与生活”作文。
答案:作文内容要围绕寓言故事与生活关系展开,可以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以及从寓言故事中得到启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588bd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d.png)
写作特色
22 寓言四则
❷绝妙的讽刺。
赫耳墨斯认为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身价 一定会比别的神高,不料却被雕像者当作“添头”白送。 雕像者的一句话反衬出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的爱慕虚荣者 只是个一文不值的“添头”,这种讽刺,是何等的绝妙!
板书设计
问宙斯雕像
赫 耳 问赫拉雕像 墨 斯
问自己雕像
22 寓言四则
精读细研
22 寓言四则
2.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赫耳墨斯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 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爱慕虚荣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自以为是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 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自命不凡
一个银元 雕
还要贵一点儿 像 者
算添头,白送
更尊重
爱慕虚荣、妄自尊大
算添头
蚊子和狮子
22 寓言四则
整体感知
22 寓言四则
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蚊子为什么能打败比自己强大许多的狮子? 2.蚊子为什么会被蜘蛛打败? 3.蚊子的经历和结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整体感知
22 寓言四则
1.蚊子为什么能打败比自己强大许多的狮子?
赦( shè )赦免
22 寓言四则 慕( mù )羡慕 暮( mù )日暮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22 寓言四则
【庇护】袒护,保护。 【添头】指买东西时商家为促销而额外赠送给顾
客的东西。 【爱慕虚荣】喜欢表面上的光彩。
【较量】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较本领、实力的高低。
【杞人忧天】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七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件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a53fe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d.png)
第六
22.寓言四则 单元
课堂·导入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 够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 大得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 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 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 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更有人说寓言是一座 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 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 几遍,我们既看到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 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人物·介绍
赫拉
赫拉是希腊神话中 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 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 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 保护神。
人物·介绍
赫耳墨斯
赫耳墨斯,一译海尔梅 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 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 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 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 及讹诈、盗窃。他行走如飞, 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 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 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 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作品·介绍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的故事, 以动物寓人。伊索寓言情势短小精悍, 比喻恰当,形象生动。
人物·介绍
宙斯
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 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 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 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他的兄弟波士顿和哈德斯分 别掌管海洋和地狱;
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 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 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 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 行和商业神赫耳墨斯,美神阿芙 洛神,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 典娜。
3.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 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一个简单的“笑”,传神地写出了赫耳墨斯奥 妙的内心世界:嘲笑宙斯雕像价格低,讥笑赫拉 不如宙斯,暗想商人会把自己的身价抬得很高, 这正是他虚荣心的具体表现。
七年级上册语文22课寓言四则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22课寓言四则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71fd92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63.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22课寓言四则笔记
1. 寓言名:《渔夫和金鱼》
寓意:欲得到成功,必须有耐心和毅力。
主要人物:渔夫和金鱼。
情节梗概:渔夫把金鱼抓住,但金鱼千方百计逃走,最终逃脱成功。
实际意义:告诫人们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要急功近利,否则不仅会失败,还会失去更多。
2. 寓言名:《狼来了》
寓意: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主要人物:村民和狼。
情节梗概:有人欺骗村民说狼来了,村民一遍又一遍地被骗,最后真的狼来了,村民不相信了。
实际意义:告诫人们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尤其是陌生人或不可靠的人,否则可能会误事。
3. 寓言名:《老马识途》
寓意:经验是宝贵的财富。
主要人物:老马和骡子。
情节梗概:老马走错路,骡子却一直指引着正确的路线。
实际意义:告诫人们要珍惜老人的经验和智慧,听取他们的建议,因为他们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
4. 寓言名:《小鸟求爱》
寓意:真爱需要两个人相互尊重和珍视。
主要人物:两只鸟。
情节梗概:一只喜欢另一只,但对方却不理睬它,最终它放弃。
实际意义:告诫人们要珍视真爱,相互尊重,因为对方的感受和意愿同样重要。
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笔记
![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c0713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5.png)
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笔记以下是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的笔记,包括四个寓言故事《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的寓意、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启发。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寓意:自命不凡、爱慕虚荣的人是得不到尊重的。
⏹主要内容: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询问自己的雕像价值几何。
⏹人物形象:赫尔墨斯是一个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神。
⏹启发:我们应该脚踏实地,不要盲目攀比,更不能自以为是。
1.《蚊子和狮子》⏹寓意:骄傲自大的人最终往往会失败。
⏹主要内容:蚊子吹着喇叭,鼓起大肚子,向狮子挑战;蚊子战胜狮子后,得意忘形地吹着喇叭,结果被蜘蛛网粘住。
⏹人物形象:蚊子是一个骄傲自大、不可一世的小人物。
⏹启发:我们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1.《智子疑邻》⏹寓意:人们往往会对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人产生好感,而这种好感会影响人的判断力。
⏹主要内容: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损故请人修理,工人在外墙凿洞,邻居老人说这样不安全,富人不听,结果家中被盗。
⏹人物形象:富人是一个不听劝告、盲目自信的人。
⏹启发: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更不能盲目自信。
1.《塞翁失马》⏹寓意: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好事。
⏹主要内容:塞翁的马跑到胡人的地方去了,邻居们都来宽慰他,塞翁却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果然那匹马带回来几匹胡人的骏马。
后来,塞翁的儿子在骑骏马时摔断了腿,但塞翁认为这是好事;果然后来塞翁的孙子继承了家业并当了将军。
⏹人物形象:塞翁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
⏹启发: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相信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2寓言四则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2寓言四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bb4dd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f.png)
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
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关注情节的巧合之处
三读寓意,读得有情有味
故事+哲理
请用第一人称(丁氏、传闻 闻者、国人、宋君)讲述故事。
结尾都要加上:要是……那么 就……
1.为什么要安排宋君询问真相?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这句话到底是对哪一类人说的? (丁氏、有闻而传者、国人、宋君 ……)
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赫尔墨斯……
1、你认为该以什么为标准来决定对一个人的尊重? 2、从故事中看,赫尔墨斯是怎么认为的呢? 3、既然身为商人的庇护神,赫尔墨斯关心的事应该是什么?而赫尔墨斯实 际关心的是什么呢? 4、结合人物关系估计,赫尔墨斯第一问宙斯雕像的价格的原因是什么?
得饶人处且饶人,否则极有可能两败俱伤。
小结:
1、根据“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梳理故 事情节(尤其关注情节反复处);
2、找出人物形象,理清人物关系,结合故 事情节进行分析;
3、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归纳主寓意,寓言 的寓意一般不止一个;
自主阅读《蚊子与狮子》
1、快速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蚊子用计谋战胜狮子,却因为骄傲而败给了蜘蛛
(3)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 研究,去伪存真。
课堂小结
在现实生活中 对待传闻应采取审 慎的态度,要有调 查研究、去伪存真 的求实精神。不要 轻信,不能盲从, 更不能以讹传讹。
杞人忧天
《列子》
读一读、写一写
杞人( qǐ ) 崩坠( zhuì ) 星宿( xiù ) 中伤( zhònɡ) 躇步( chú ) 跐蹈( cǐ ) 充塞四虚( sè ) 身亡所寄( wú ) 舍然( shì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寓言四则
第1课时
1.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重点)
2.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难点)
一、导入新课
在遥远的古希腊,生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智慧之树,据说只要认真地品尝了它的果子的人,都会变得聪明。
你们想尝一尝它的果实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棵树,走进《伊索寓言》,品尝它的智慧之果。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明确: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明确: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
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3.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
明确:不一样。
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4.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明确: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
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1.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明确:蚊子和狮子战斗,蚊子战胜了狮子;但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蜘蛛网粘住。
2.品析蚊子挑战狮子的动作描写,分析蚊子形象。
明确:“吹着喇叭”——进军前的号角,充满自信;“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善用智谋,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冲”——面对强敌,勇敢无畏,勇往直前。
3.蚊子为什么战胜了狮子,却败给了蜘蛛?
明确:狮子狂躁、乱了阵脚,蚊子用智谋战胜了狮子。
战胜了狮子的蚊子得意忘形、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自满,结果撞上了蜘蛛网。
4.这是一个古老的寓言,你从中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可以联系生活,从不同角度分析。
明确:寓意一:善于分析问题,要懂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扬长避短。
寓意二:从蚊子出发,取得成绩不要得意忘形,要谨慎,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寓意三:人要有自信。
比较《蚊子和狮子》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在结构和写法上的异同。
明确:(1)相同点:结构相同。
都是第一自然段讲故事,第二自然段议论并得出道理。
(2)不同点:①《赫》把神当作人来写。
《蚊》则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
②《赫》主要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蚊》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如果蚊子将要送命的一刹那,一阵风吹破了蜘蛛网,蚊子幸运地逃出来,蚊子会有怎样的想法和经历呢?请续编寓言故事。
故事续编一:蚊子幸运逃生后,边飞边说:“哈哈!蜘蛛,怎么样,被我逃脱了吧。
我告诉你吧:没有一样动物可以战胜我的,我不仅强大,而且运气无人能比!”蚊子又再次吹起了喇叭,昂着头高傲地飞走了。
这时,一只青蛙跃身而起,吐出了舌头,蚊子一下子被舌头卷住了,被青蛙吃进了肚子。
故事续编二:蚊子幸运逃生后,心想:“哎,幸亏有这么一阵风,要不然我就会成为蜘蛛的盘中餐了。
这都是我得意忘形的结果。
我以后可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此,我们看到的是一只谦虚的蚊子。
三、板书设计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蚊子:冲、咬――→扬长避短
胜
狮子:抓 蚊子:吹、唱――→骄傲自满败
蜘蛛:粘 骄兵必败 第2课时
1.翻译课文,了解故事基本情节。
(重点)
2.学会分析故事所蕴含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难点)
一、导入新课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训和启示好比是灵魂。
”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两则中国古代的寓言各讲了什么故事,寄寓了什么道理。
二、教学新课
1.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词句的停顿要根据意思划分。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句读。
3.学生翻译课文,教师点拨纠正。
4.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
有开端、发展、结局三层,请分别概括层意。
明确:第一层(第①②句):叙述宋国丁姓人家因为要到外面打井水用,常要占一个劳动力。
后来自家打了井,趣说为“穿井得一人”。
第二层(第③④句):别人并未懂这话,就把丁氏的话传开了,传到国君那里。
第三层(第⑤⑥句):丁氏告诉国君使者自己的话的真正意思。
5.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明确: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句读。
2.学生翻译课文,教师点拨纠正。
3.杞人忧天地崩坠忧到什么程度?
明确: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4.“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明确:先解释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无处没有空气,不会塌;再解释日月星辰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最后解释的不过是聚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不会陷下去。
5.你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明确: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劝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6.课文有怎样的寓意?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明确:寓意: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讽刺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
杞人忧天:指庸人自扰、毫无根据的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
请大家从下面任选一个题目,编写一则寓言,规整地抄到本子上。
参考题目:(1)嘴和眼睛的对话;(2)树和斧子;(3)筷子和勺子;(4)画笔和颜料;(5)猫和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