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时分的认识通用版

合集下载

“时、分、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秒的认识”教学反思“时、分、秒的认识”这节课,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难点是掌握时间单位换算。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出示课本中的主题图,请同学说一说:人们倒计时喊的“十、九、八、七……三、二、一”每个数字之间经历多长时间?从而引出“秒的认识”。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在一年级学习钟表认识的基础上,对时、分的概念比较熟悉,但对秒的认识比较抽象。

首先通过学生观察情景图:小明和妈妈来到钟表店,这里有什么样的表?让学生在课堂中认识计量“秒”的工具。

其次,让学生观察有秒针的钟表,并讨论发现了什么?最后,让学生自主探索“1分=60秒”这一单位之间的换算,之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教师在反馈汇报的基础上总结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认识“1分=60秒”的时间换算,教师还设计了让学生感受“1分钟有多长”的情景活动,并在师生之间互相测试1分钟之内能干些什么事情。

通过教学活动的实践,学生对时间认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目的尚未树立明确的认识,全凭好奇和新鲜感,他们的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

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了多个情境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结合生活,在亲身体验中接受知识。

教学设计主要体现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本课通过让学生亲身感受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的变动,得出1分=60秒的认识,让抽象的知识转化成为直观的认识。

再通过让学生感知1分钟能做些什么,让学生联系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摘要本文是针对《时、分的认识》教学活动进行的反思和总结。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回顾和学生的反馈,我们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引言《时、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对孩子们的时间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本次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时、分的概念,掌握时钟的读法和计算方法为主要目标。

通过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对时间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与实施1.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时、分的概念;•掌握时钟的读法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2.教学内容:•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钟的读法和计算方法;•生活中时间的应用。

3.教学方法:•通过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结合多媒体教学辅助呈现,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授课过程:•导入环节:通过向学生提问,了解他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程度,引起学生的思考;•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呈现,介绍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时钟的读法;•实践操作:让学生模拟时钟,进行时钟读写练习;•小组活动:以生活实例为背景,让学生利用时钟进行时间计算和解决问题;•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教学反思和改进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引入环节设计不够生动:在引入环节中,我只是简单地提问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没有用更生动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导致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下一次教学中,我计划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增加引入环节的吸引力。

2.实践操作环节安排不够充分:本次活动中,实践操作环节时间不够充分,学生的操作时间有限,无法充分巩固所学的知识。

下次教学中,我会适当延长实践操作环节的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

3.小组活动难度不够适宜:小组活动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时间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导致小组合作效果不佳。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时分的认识通用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时分的认识通用版

教学《时分的认识》一课有感
教学《时分的认识》一课时,在吃透了教材后,我开始制作课件,对每个环节都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以前每次上教研课我也总是吃透教材、将教案熟记于胸,可每次上完后总有一种被架空的感觉,不塌实。

我现在明白了,可能由于太注重听课者的感觉,刻意迎合听者,或大搞形式,或刻意寻求完美,导致课不实在,给人以“浮”的感觉,明了了这一点,在这次的课中,我一再告诫自己,课要为学生而上,把学生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设计得再完美的课,脱离了学生这一主体,一切都是惘然。

那节课上,我放下了包袱,
当讲到8时55分这一时刻的认识时,有学生会误解成9时55分,因为时针很接近9了,我便利用画在黑板上的大钟面,插入讲解为什么要钟面上既要有时针也要有分针,他们担负着不同的责任。

比如说,当时针很接近9时,就很难分辨是8时多还是9时多,我们看分针指向哪里,就可以分辨了。

了这一难点,也让我有一丝惊喜,我想这离不开我切实从刘妍慧老师身上习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的支持。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2篇)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2篇)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学习了《时分的认识》这一课,通过教学的过程,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以下是我对本次教学的反思总结,共____字。

首先,我认为本次教学的亮点在于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在课前,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有关时间和钟表的图片和视频资源,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这些资源,对时间和钟表有一定的了解。

这样的做法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其次,我在课堂上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些小组活动,比如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些时间相关的问题,或者合作使用钟表模型进行实操,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另外,我还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投影仪将课件和视频展示给学生。

这样的做法能够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所学内容,增强学习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时间的动画视频让学生了解到时间与太阳的关系,让学生对时间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然而,我也意识到本次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时间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对于时间的表达和计算还有一些困惑。

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课前对于学生的预习要求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时有些跟不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次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课前预习的指导,要求学生提前阅读相关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不足,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分散。

我认为这部分原因是因为本节课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难以建立起直观的概念和联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下次教学中会尝试使用一些具体的教具和实例,比如通过让学生制作属于自己的钟表模型,或者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具体的时间计算和比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认识时分》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识时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1今天我讲了《时分的认识》一课。

上完了这节课,我感慨颇多,我也及时进行了反思。

《时分的认识》是学生在一年级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

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

教学时,我注意选取富有情趣的学习素材和多种形式的游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教学伊始,我由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引入,然后为学生呈现一幅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画面:“亮亮的作息时间”,以此来唤起学生看钟表的已有经验,感受到生活中需要认识钟面、了解时间。

继而让学生对每幅图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了“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分针和秒针,以及时刻等等”。

通过老师的演示学生总结出了“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一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一分”,初步建立了1时1分的观念。

同时注意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出一小时有多长?在生活中寻找做哪些事情需要一小时。

“1分钟有多长呢?”我引导学生来听1分钟的音乐,学生陶醉在音乐世界里,静静感受1分钟。

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如:在一分钟内朗读,数数、画画,口算、竖式计算、写字、折纸等,让孩子们深切地感悟到1分钟的长短。

从“听一分钟的音乐到1分钟能做什么的亲身体会,然后抛开老师的限制,随音乐自己跳一分钟的舞蹈”等教学环节,丰富了学生对1时、1分的感性认识。

整个教学过程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现实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也保证了全班同学人人参与数学学习,个个成为学习主体,创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时分秒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9篇)

时分秒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9篇)

时分秒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时分秒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9篇)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时分秒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时分秒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1“时分秒”这课,由于时间单位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时、分、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难点内容。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时间概念是十分抽象的,鉴于时间的抽象性和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我在进行本节内容的教学时,使用了直观的课件与真是教具结合让学生进行感知。

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由此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劳动都与时间密不可分。

尽管学生是初步研究有关时间的知识,但生活中学生对于时间已有了相当多的感性知识,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劳动都与时间息息相关。

在上这单元前,我将学生原有的关于时间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在课前做了个测试,发现班上的学生几乎不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有什么,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针对这一现象,我从最基本的角度入手进行那个教学!我从三个方面开始教学:一是认识钟面:我利用教具钟让学生知道钟面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二是认识时间: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时,又用教具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从而揭示时与分的内在联系。

三是学习看钟表的方法;四是掌握时间的写法,并能用这几种写法写出种面上所反映的时刻。

我还把这课延伸到课外,让他们随时看钟或表,读出自己在什么时间作什么事,加强练习。

仅管如此,还是有好多的学生对这课掌握不牢固。

教学过程的开始设计时,我利用学生学过的谚语引入教学,积极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授部分:首先是认识钟面,知道钟面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根据学生的讲述,用媒体随机演示;接着是认识时间: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时,又用媒体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从而揭示时与分的内在联系。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15篇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15篇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1讲授过《时分的认识》一课后,我对自己这节课的授课情况作了一番反思。

总的来说: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结构合理。

始终能以“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主旨,精心设计和安排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1、教学方法:这节课的内容是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整点钟的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主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以及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1时=60分。

时间单位不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不好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例如:“认识钟面”这一环节,我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孩子比较熟悉的起床、上学、睡觉等作息时间入手,自然入题,把学生已有的旧知开掘出来,为学习新知服务。

又例如:让学生知道1时=60分这个时间进率这一部分,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拨钟表,然后上前演示给其他人看,通过观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从而得出时与分的进率。

2、教学手段本节课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内容直观具体,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同时钟面、图片等常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课堂动静结合,学生眼、耳、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我实施练习与新授紧密结合,()且有层次,有趣味,形式多样,比如体验1分这一环节,开展口算、写字、读绕口令等切实可行的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

3.缺点不足但是本节课最大的不足就是让孩子体验的还不够。

应该再添加一些更生动的环节,比如在体验一分钟的时候,可以采用拍球比赛或者跳绳比赛这样的形式,把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身边的事物中更真切地感受一分钟,体验一分钟,这种多样的形式在低年级课堂是比较实用的,在这方面,作为教师应该放手大胆让孩子去尝试,只有亲自体验了才能够更真切地理解和体会。

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应该在课堂活动这方面加以改善,扬长避短,争取让孩子们更享受数学课,爱上数学课。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每位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的一种自我反思和总结。

它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和应用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我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操作来体验时间的流逝和时分的认识。

我设计了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学习。

其次,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注重了启发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通过启发式教学,我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找出时间的规律和特点,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体验式教学,我让学生亲身感受时间的流逝和时分的变化,通过操作和实践加深对时间的认知和理解。

然后,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我注重了学科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结合。

我选取了一些常见的日常活动和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时钟的读法和时间的表达方式。

我还设计了一些生活化的例题,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和用途。

最后,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我注重了多样化和全面性。

除了传统的笔试形式,我还采用了口头回答、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等形式进行评价。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在教学中,我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时间的内容展示上,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水平和个体差异。

有些学生掌握得很快,有些学生则进展较慢。

这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跟不上课堂进度,影响了教学效果。

其次,我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虽然我尽可能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但仍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

我应该进一步探索更多的评价方式,从不同角度进行全面评价,使评价更准确、客观。

总之,《时分的认识》的教学反思使我认识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也明确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方向。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的教学反思(精选10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的教学反思(精选10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的教学反思(精选10篇)篇1: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学反思“时分秒”是实用性很强的一个数学知识。

我在教学中始终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在课的开始,我先以比赛的形式把前面学过的时间知识进行了复习,掌握学生的旧知掌握情况。

在教学新课前,我先出示了几个钟面,让学生试读,发现有少数学生不能正确读出来。

于是我这样教学:不是直接教给学生怎样认识钟面上时刻,而是指导学生去观察感知要学的知识。

我先让学生自己拨一个时刻,读出来,然后引导全班讨论,该怎样读表,最后我再归纳总结。

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参与了学习知识的过程,而且学的深刻。

在练习时,我出示了一个实物钟面,先随机拨时刻,让学生说出所表示的时间,然后让学生上来拨,其他学生说出表示的时刻。

这样做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对于教学难点着重练习,多次比较,找寻克服难点的好办法。

另外在本课中我适时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教育,引导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要合理的安排时间和利用时间。

在作业中只有个别学生有错误,还需要我课后个别辅导。

课外我让学生随时看表,读出自己在什么时间作什么事,加强练习。

篇2: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学反思“时、分、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

我在教学中始终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尽管学生在课上是初步研究有关时间的知识,但生活中学生对于时间已有了相当多的感性知识,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劳动都与时间息息相关。

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在课刚开始,我将学生原有的关于时间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作为学生的课前测试,两个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能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针对这一现象,我从四个方面的开始教学:一是认识种面,知道钟面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根据学生的讲述,用媒体随机演示;二是认识时间: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时,又用媒体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从而揭示时与分的内在联系。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_3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_3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认识时分教学反思1前些天我观摩了市观摩研讨优质课评比,对于一天的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是峄城区阴平镇白山前小学的杨盼老师讲的《认识时分》。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并对作息时间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时分秒的认识也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时分重要的内容,有很强的实用性。

杨老师很年轻整节课的气氛也很轻松。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出课题本节课以上课的时间入手,教师展式时钟,时钟上恰好是上课时间,教师提问“现在大约是什么时间?你能具体说出是几时几分吗”。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大部分时间能准确读出时间。

情境贴近学生生活,且简洁明了开门见山。

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也节约了不必要的时间,同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需要认识钟面了解时间,让学生体会认识时间的意义。

二、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引导学生探索新知。

这节课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课件制作的特别出色。

(一)认识钟面,由小组交流在钟面上都发现了什么,在“钟面上共有多少大格和小格”的问题上,结合课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格子。

给学生加深了印象同时也渗透了对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的思想。

(二)认识1时=60分。

大部分学生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

课件展示钟表,让学生在课件演示过程中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时针从12走到1,从12走到2,从12走到3,层层递进层层深入。

接下来分针走1小格的教学同时针,分针从12走到4、9、10、11分别是几分钟,最后分针从12转一周到12是多长时间。

学生得出不同答案即1时和60分。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分针时针同时走1小时,“你发现了什么”,从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1时=60分”。

(三)练习读时间和写时间,注意让学生多做练习,及时巩固。

本段教学,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设备给学生直观形象,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把课堂交给学生,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

学生对于1时=60分理解起来比较难,时间单位相比起来比较抽象,单位间的进率比较复杂。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时分的认识通用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时分的认识通用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时分的认识通用版
教学《时分的认识》一课时,在吃透了教材后,我开始制作课件,对每个环节都做到心中有数,关于往常每次上教研课我也总是吃透教材、将教案熟记于胸,可每次上完后总有一种被架空的感受,不塌实。

我现在明白了,可能由于太注重听课者的感受,刻意迎合听者,或大搞形式,或刻意寻求完美,导致课不实在,给人以“浮”的感受,明了了这一点,在这次的课中,我一再警告自己,课要为学生而上,把学生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设计得再完美的课,脱离了学生这一主体,一切差不多上惘然。

那节课上,我放下了包袱,
当讲到8时55分这一时刻的认识时,有学生会误解成9时55分,因为时针专门接近9了,我便利用画在黑板上的大钟面,插入讲解什么缘故要钟面上既要有时针也要有分针,他们担负着不同的责任。

比如说,当时针专门接近9时,就专门难辨论是8时多依旧9时多,我们看分针指向哪里,就能够辨论了。

了这一难点,也让我有一丝惊喜,我想这离不开我切实从刘妍慧老师身上习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的支持。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1《认识时分》这节课,需要学生在清楚的认识钟面的基础上,再来认识时分以及时和分的进率。

之前,学生已经建立了整时、半时的概念。

我的预设是尽量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探索解决问题,分情境创设(小红上学的确切时间为切入口)、探究新知(进一步认识钟面,几时和几分的认读和巩固练习组成,在教学中我想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考虑到我班学生年龄小、好玩、爱动、注意力易分散,而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物体表现出来。

单位之间的进率也较复杂,因此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怎样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还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小活动,努力创造了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

当然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教学思路还不够清晰,使得在教学的某些环节有些混乱,没有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

比如,在讲解钟面知识的时候,在这个板块是需要花一点力气,认识钟面是个重要的基础,是为认识时分以及今后学习判断钟面上的时刻作铺垫,但是我还没让学生完全吃透就急着赶下一个进度了。

其次,不信任我的学生,教学方法单一。

在心理上始终不愿意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路,所以课堂上我还是以一个统治者的姿态高高在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少。

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在机械地接受我的灌输,而不是课堂的主体。

比如在认识1小时=60分的问题上,其实应该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进行消化吸收。

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还是比较欠缺。

最后,课堂机智不够。

我还不能很好的利用学生提供的资源进行教学,只能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步往下走。

经过这堂课,我的收获颇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逐步改进自己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争取每一天都有一点进步!《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2《认识时分》是在一年级认识钟表,会看几时、几时半、大约几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在教学这节课时,我很好地利用了课件,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时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第五册的教学内容。

这是在一年级初步认识整点的基础上学习的。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时间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经常在生活中体验时间,运用时间。

但是时间单位不象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可以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

又由于时针、分针的运行情况不完全一致,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表示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表示1分钟等学生都不很理解。

单位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对小时、分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满十进一,也会一时不习惯。

因此,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示的时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形象引导,认识钟面。

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好动、形象思维强。

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和本课教学的实际,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机会、创设相宜的教学情境,起到点播引导的作用。

在教学认识钟面这一部分课时,教师可利用了形象、生动的活动画面这样引导学生:尽管钟的造型各不相同,钟面形状千奇百态,但是每个钟面都有共同之处,看看钟上面有什么?通过观察多个钟面,学生发现每个钟面上都有数和针,还有一个学生容易忽视的“格”,抓住这三个要素,再让学生按顺序观察:(1)钟面上有数:有哪些数呢?(2)钟面上还有针:①有哪些针呢?②一般钟面上都有三根针,那怎样来区分它们呢?——请同桌一起在小钟上指一指这三根针。

③如果我们给小闹钟装上电池,会怎样呢?它们是朝着什么方向走的?(用手比划一下)像这样的方向我们称为顺时针方向。

(3)钟面上还有一些线,这些线都是用来表示时刻的。

从12到1是1大格,那么钟面上一共分成了几个大格呢?既然有大格,肯定也有小格。

12和1之间有几小格呢?——一起来数一数。

(多媒体演示)——那1和2之间又有几小格呢?2和3之间呢?你发现了什么?我们发现每一大格都分成了5小格。

——从12—1是5小格,那么从12—2是几小格?12-3呢?你是怎样知道的?——到4、5、6、7呢?——到8是几小格?你是怎样算的?——到9、10、11、12呢?——钟面上一共分成了几个小格?你是怎么想的?(5个5个数)齐数。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关于时间的课程。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能让学生们认识到时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能够初步理解时分的概念。

课程开始,我首先向学生们询问了一些关于时间的问题,例如一天有多少小时?一小时有多少分钟?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思考,并让他们开始关注时间的概念。

接下来,我使用了一些教具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时间。

我拿出了一个大钟和一个表盘,向学生们解释了钟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可以亲自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钟表的运作过程。

然后,我引入了“时分”的概念。

通过动手制作一个小小时钟,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时针和分针的区别。

我让学生们用彩纸和圆规制作了一个简单的钟表模型。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增加了对时间的认识,还培养了动手能力。

接下来,我提出了一些情景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例如,如果上课时间是9点,下课时间是3点,课程持续多长时间?学生们开始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到不同的活动安排,并学会了简单的时间计算。

整堂课下来,学生们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们知道了如何识别钟表上的时分针,还能够简单计算时间的长短。

通过观察学生们的学习表现,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课程结束时都能正确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课件设计方面的准备不够充分,导致了在使用教具时有些犹豫和不顺利。

其次,我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个别辅导。

有些学生在制作钟表模型时出现了困难,而我没有给予足够的指导和帮助。

综上所述,通过这节课,学生们对时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初步理解时分的概念。

然而,我也意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注重个别差异的辅导,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本次关于时间的课程中,我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以帮助他们认识时间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这堂课,学生们不仅对时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加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时间计算能力。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前言时分是数学中一个常见的概念,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时分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实际应用中,难以把握时分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时分的认识,并反思我们的教学方法,以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时分的概念。

时分的认识时分的概念时分是一个时间单位,通常用来表示时间的一部分,即60分钟的一部分。

例如,12:30表示12点30分,即12小时加30分钟。

时分的意义时分在生活中具有极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例如,在交通运输、金融财务、商业交易、体育竞技等领域都需要用到时分。

掌握时分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时分的计算方法1小时=60分钟,即1:60。

因此,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时分。

例如,1小时30分钟可以表示为1:30,3小时20分钟可以表示为3:20。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时分转换为分数,转换方法如下:1.将时和分分别乘以60,得到总分钟数。

2.将总分钟数作为分子,将60作为分母,化简为最简分数。

例如:•2:30=2×60+30=150,化简为5/2;•4:45=4×60+45=285,化简为19/4。

教学反思在教学时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时分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1:实际操作法在教学时分时,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例如:1.给学生一些与时分相关的例子,让学生尝试解决这些问题;2.给学生一些计时器,让学生模拟时间的变化,加深对时分的理解;3.制作一些时分的教具,让学生进行互动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2:图示法时分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运用图示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分。

具体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制作一些时分的图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时分的概念;2.运用PPT等多媒体工具,演示时分的概念和使用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时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时分的认识

(教学反思)时分的认识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钟表和时间是学生日常生活最熟悉的事物,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经历,这节课是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的一个再认识的过程,一个提炼交流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与伙伴分享的过程。

这节课,我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年级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如若引导不当,他们会产生厌倦情绪,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

所以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小闹钟带到课堂上来,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看到自己手里漂亮的小闹钟,想到这节课要学的知识与漂亮的小闹钟有关系,学生立刻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有了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在课堂上,我从一开始就让让学生动手拨时间,让学生动起来,不给他们走神儿的机会,低年级的学生动手操作很感兴趣,枯燥的讲解不受到他们的欢迎,所以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学生十分兴奋,积极与老师配合,课堂气氛很活跃,听讲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观察钟面上的刻度,找到大格小格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1时=60分的结论是这节课的重要内容,我在教学中利用课件,边讲边演示,让学生对钟面上大格和小格的关系有了直观的认识,数清楚钟面上大格和小格的个数后,再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动,通过反复的观察让学生自己导出1时=60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件演示很感兴趣,看得很认真,这部分知识掌握的不错。

这一点是我课前想到了的。

如何让学生建立1分钟的时间观念在备课是费了我不少的心思,1分钟的概念很抽象,不是举出几组数据学生就能理解的,所以在感受一分钟的环节,我安排了几项时间活动,让学生听1分钟音乐,写1分钟生字,帮助学生建立起1分钟的概念,每个学生都起身参与了,有了很直观的感受,比老师讲上十分钟甚至半节课,效果要好多了。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反思一:认识时分教学反思时分是在学生对时钟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认识时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并且还是比较抽象的知识。

在认识时间方面由于知识点较多较凌乱,很多孩子对于认识时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下几点:一、我利用课前询问:关于钟面,你都了解些什么?教师简洁的问语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争先恐后地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时间的知识,比如时针、分针、几时的认读方法等等。

在短短的两三分钟的询问中,教师把握了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了教学的起点,完成了对教学预案的调整。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并充分利用学具观察发现钟面,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出了钟面上的知识。

在认识时分的关系和准确读写时间这两个难点时,有的学生已经知道1时=60分,1分=60秒,于是我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有了更直观的印象。

有的已经会用两种方式写时间,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尝试自己书写时间,再请有不同写法的孩子板演,并说明写法。

二、培养合作能力、体验感悟教学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看一看拨一拨写一写等操作活动,观察认识钟面,突破了认识时分的关系及准确读写时间的难点。

学生在操作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在感悟中建立了时间的模型。

在活动中,教师只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为学生创设合作的机会,如:同桌合作一人拨钟,一人读写时间,同桌互说。

这些有趣的合作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此时,教师关注的是孩子的差别,师帮生、生帮生,这样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让分歧的学生得到了分歧的发展。

学生经历了窥察、操作等理论活动,在合作与交换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同时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的表示时间的方法,利用感知1分钟的长短,有的放矢的对学生举行珍惜时间教育,激励学生在今后学习、糊口XXX的安排时间,充裕利用时间,珍惜时间,争做时间的小主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时分的认识》一课有感教学《时分的认识》一课时||,在吃透了教材后||,我开始制作课件||,对每个环节都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以前每次上教研课我也总是吃透教材、将教案熟记于胸||,可每次上完后总有一种被架空的感觉||,不塌实||。

我现在明白了||,可能由于太注重听课者的感觉||,刻意迎合听者||,或大搞形式||,或刻意寻求完美||,导致课不实在||,给人以“浮”的感觉||,明了了这一点||,在这次的课中||,我一再告诫自己||,课要为学生而上||,把学生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设计得再完美的课||,脱离了学生这一主体||,一切都是惘然||。

那节课

上||,我放下了包袱||
了这一难点||,也让我有一丝惊喜||,我想这离不开我切实从刘妍慧老师身上习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的支持||。

第1页/共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