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引水建筑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讲稿(水电站建筑物部分)

第三章引水建筑物(第七章)

§7—1 动力渠道的功能、要求及类型

水电站引水渠道用于输送发电流量和集中落差,称为动力渠道。

一、动力渠道的基本要求

1)、足够的输水能力

2)水质符合要求

3)运行安全可靠,满足不冲、不淤、防草、防冻要求

4)能防洪、放空和维护检修

5)满足经济要求

二、类型及适用条件

(一)自动调节渠道

特点:渠堤顶部高程不变,渠底以一定坡度延伸,渠末不设溢流堰;

通过设计流量时,水面线平行于底坡。水流为恒定流;

渠中流量为零时,水位与上游河道水位平齐。

由于该种渠道水位通过自身进行调节,故称为自动调节渠道。

(二)菲自动调节渠道图7-1 P104

特点:渠堤顶高程沿渠长降低,与渠低坡度一致,渠道末端压力前池中设有泄水建筑物,如溢流堰等。

当渠道流量中通过最大流量时,渠中水流为恒定均匀流,渠末水位低于堰顶;当机组引用流量小于设计流量时,渠中水面形成壅水曲线,当引用流量进一步减小,道渠末水位超过堰顶时,则开始溢流。当水电站引用流量为零时,通过渠道的全部流量由溢流堰泄走,如图7-2所示。

这种渠道的堤顶只要最高水位线超过安全超高即可。

为减少弃水,可根据电站负荷变化,运用渠首闸门调节入渠流量。溢流堰可限制渠末水位,保证下游用水,这种渠道的工程量较小,当渠道较长,上游水位变化范围较大,或者电站停止运行而渠道仍需向下游供水时,宜采用非自动调节渠道。

§7—2 动力渠道的水力计算及断面尺寸

一、恒定均匀流

二、恒定菲均匀流(了解)

三、非恒定流(了解)

四、断面尺寸

一般按照经济流速1.5~2.0m/s作为基本控制条件确定

§7—3 压力前池及日调节池

一、压力前池

压力前池又称压力池或前池,位于动力渠道的末端,是水电站引水建筑物与水轮机压力管道的连接建筑物

(一)作用及组成图7-7 P111

1、压力前池的作用

(1)分配水流。

(2)平稳水压,平衡水量。

(3) 挡阻污物和泥沙。

(4)在电站停机时可向下游供水,满足下游用水部门的需要。

(5)保护压力管道进水口在冬季不受冰凌的阻塞或损坏。

2、压力前池的组成部分

(1)前室及进水室。进水室为压力管道进水口前扩大和加深部分,一般比渠道宽和深,需要用渐变扩散段(前室)连接渠道与池身,以保证水流平顺,水头损失小,无漩涡发生。

(2)压力墙。是压力管道进水口的闸墙(挡水墙)。

(3)泄水建筑物。

(4)冲沙、拦冰及排冰建筑物。

(二)压力前池的位置选择及布置

1 位置选择

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及运用要求,并结合渠道线路、压力管线、厂房(水电站)等建筑物及其本身泄水建筑物相互位置综合考虑确定。力求做到布置紧凑合理、水流顺畅、运行灵活可靠、结构安全经济。

压力前池一般布置在陡峭山坡的上部,应特别注意地基稳定及渗漏问题,在保证前池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厂房,以缩短压力管道长度。

2 布置方式

常见布置方式如图7-8所示。

(a)图布置的特点是渠道、压力前池、压力管道轴线相一直,水流平顺,水量分配均匀,水头损失小。但此种布置方式易受地形条件限制可能有较大的挖方,并且泄水一般只能采用侧堰式,所以只能在地形条件许可或在渠道跌水式电站中采用。

(b)图布置方式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广,因为它适应地形、地质条件的能力较强,并且水流条件较好,工程量较小,排污、排冰条件较好。

(c)图布置特点是渠道轴线垂直于压力管道轴线,此时前池水流偏向一侧,易引起漩涡,增大水头损失,且易造成泥沙淤积。但适应地形条件能力强,开挖量小,对排水、排污、排冰都很有利,并且泄水道远离厂房,不影响厂房安全(三)压力前池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和构造

1 前室如图7-10所示。

前室作用:是把动力渠道断面尺寸扩大并过渡到进水室的宽度和深度,减缓流速,便于沉积泥沙和清污,形成一定容积,以便于调节水量和平稳水位。

布置要求:渠道连接前室的平面扩散角β一般不大于10°~15;

前室末端底板高度应比进水室底板高程低0.5~1.0m以形成拦沙槛;

为了缩短前室渐变段长度,可在前室首部中间设分流墩。若分流墩楔形角为γ,则前室的平面扩散角可加大至2β+γ。

当渠道轴线与压力水管轴线不一致时,为避免在前室中产生漩涡、增大损失和造成局部淤积,可采用平缓的连接曲线和加设导流墙。

前室宽约为进水室宽度的1.0~1.5倍,长度为宽度的2.5~3.0倍。

2 进水室

进水室是压力前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游与前室相接,下游为埋设压力管道进口的压力墙。当压力管道为两根以上时,应用隔墩分成各自独立的进水室,每

个进水室都设有拦污栅、检修闸门、工作闸门、启闭设备、旁通管、通气孔和工作桥等,如图7-10所示。这种布置方式,当某一管道或机组进行检修时,不影响其它机组正常运行。

3 压力前池轮廓尺寸的拟定(图7-10)

(1)压力前池特征水位的确定。

1)前池正常水位:可近似按渠道通过最大流量时渠道末端的正常水位Ze 来确定,通过明渠均匀流计算得出。

2)前池最高水位:对于自动调节渠道,前池最高水位发生在丢弃全负荷时、经非恒定流计算所得出的渠末最高涌波水位;对非自动调节渠道,则是出现溢流堰下泄最大流量时的相应水位。设堰上水深为hy ,堰顶高程通常高于前池正常水位3~5㎝,故:

Z max =Z 正+hy+(3~5)㎝ (7-1)

溢流堰下泄最大流量常取电站最大引用流量。

3)前池最低水位:应取以下两种情况中的较低水位:

①渠道流量为电站最小引用流量时的前池水位Zmin ,按下式确定:

Z min =Z e 底+h e (7-2)

式中 Z e 底——渠道底高程;

h e ——最小引用流量时的渠末水深。

②水轮机突然增加负荷使前池水位突然下降时的低水位。此时应根据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最不利情况计算水位下降值来确定。若增加负荷前前池中水位为Z e0,则前池中的最低水位为

2

0min h Z Z e '∆-= (7-3)

式中 △h 2′——渠末最低水位比正常水位下降值。

(2)池身尺寸拟定。池身边墙与进水口顶部高程相同,如图7-10所示。对非自动调节渠道,池身边墙顶高程ZT 应保证水流不漫顶,并留有适当的安全超高δ,按下式确定:

δ+=max Z Z T (7-4)

式中δ按建筑物等级确定,一般为(0.3~0.5)m 。

池身边墙高度H e1及H e2(见图7-150)分别由渠道末端底高程ZL 及池身末端底高程ZT 与边墙顶高程之差确定。ZL 由下式确定

m h Z Z n j L )0.1~5.0(--=底底 (7-5)

式中 Z j 底——进水室底板高程,见后;

h n ——淤沙厚度;

( 0.5~1.0)m ——拦沙安全值。

池宽B 通常采用进水室宽度的1.0~1.5倍,并常与进水室前沿总宽度B k 相等。池身长度应保证渠道末端在平面上和池身最大宽度平顺衔接,立面上应与池身最大深度平顺衔接。L 一般由下式确定

L =(3~5)h +1(m ) (7-6) h =Z e -Z e 底 (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