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疾病-讲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支气管炎(RB)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 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IP)
病因与分类(三)
肉芽肿性DPID:如结节病、韦格内( Wegener’s)
肉芽肿、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
其他少见的DPLD:肺泡蛋白沉着症、肺出血-
肾炎综合征、慢性嗜酸性细胞肺炎、特发性肺含铁 血黄素沉着症
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肺泡
间质性肺疾病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
定义
❖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不同病因,侵犯肺泡壁、 肺泡腔,可发展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一 组疾病,最终可导致呼吸衰竭。
❖ 由于病变侵犯了肺泡上皮细胞、肺泡腔肺实 质,故有学者提出此类疾病称之为弥漫性实 质性肺疾病更为合适。
❖ ILD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包括200多个病种
病理
❖ 急性:为肺泡炎的改变,肺泡腔内肺巨噬细胞、淋巴 细胞、II型肺泡上皮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增多。间 质水肿、纤维素渗出、成纤维细胞成簇状增生累及 肺泡腔及间隔
❖ 亚急性改变:淋巴、单核、嗜中性粒细胞在间质浸 润,肺泡腔闭塞,毛细血管闭塞
❖ 慢性:肺泡结构紊乱,囊性变、蜂窝样改变,间质 的平滑肌增生,弹性纤维断裂,支气管周围纤维化, 肺动脉肌层肥厚
❖ 晚期常发生低氧血症 ❖ 体格检查:紫绀,杵状指、趾,呼吸、心率增快,两
下肺可闻爆裂音(velcro音)及湿罗音 ❖ 胸部影像学检查提供主要依据
X线表现—胸片
❖ 急性期:轻者可正常 ❖ 急性及亚急性期患者:广泛小结节样及斑片
状阴影,有的呈熔合灶。伴密度较低的磨沙玻 璃状影 ❖ 慢性期:细的网状和条纹状阴影,伴有小斑 片状影,以后纤维变呈粗大网状结节 ❖ 晚期:小的蜂窝状阴影。肺容量逐渐减少
肺间质网格样改变
RA并发肺部改变
肺功能检查
❖ 肺顺应性下降 ❖ 弥散功能减退是肺功能最早期明显的改变 ❖ 引起限制性通气障碍,肺容量下降
支气管肺泡灌洗
❖ 只能反映气道无炎症疾病情况下肺泡内的效 应细胞
❖ 大多数研究者用白蛋白作为标准物
诊断
❖ 肺活检对诊断的作用不能替代 ❖ 肺间质疾病组织病变涉及肺细支气管、血管
等范围,而透壁肺活检取出组织少,不能满足 诊断要求,故常应用开胸肺活检以获取较大 的肺组织,近年通过胸腔镜取肺活检日渐增 多
治疗
❖ 首先必须尽可能找出并去除致病因子。抑制 非特异性炎症当前仍为糖皮质激素
❖ 低氧血症:长期氧疗可阻止肺动脉高压、肺源 性心脏病的发展
❖ 小气道阻塞 ❖ 可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易合并感染
细胞+细胞外基质
炎症细胞 免疫细胞
基质
纤维成分
病因与分类(一)
❖ 明确病因的DPLD: 肺间质疾病约包括有200多种不同
疾患,明确病因者约占有1/3
吸入无机粉尘、职业因素:二氧化硅----矽肺、石 棉、煤、铍、硝酸、硫酸、二氧化硫、氧中毒等
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肺炎 感染: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如普通嗜热放线
病理基础
❖ 慢性炎症是IPF的主要病理基础 ❖ 其发病过程包括肺泡炎、肺实质和肺间质不断损伤
与修复,最后形成纤维化(肺泡上皮损伤、基底膜破坏,
启动成纤维细胞的聚集、分化和增生,致使胶原和细胞外基 质过度生成)
❖ 涉及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TNF-α、TGF-β
和IL-8等炎症介质促进肺纤维化过程)
辅助检查
❖ X线胸片:弥漫网格状、小结节状浸润影,以双下肺外 周明显。早期可呈磨玻璃样。晚期3~15mm大小多 发性囊状透光影(蜂窝肺)
❖ HRCT:早期线条网格样改变,伴有囊性小气腔形成, 较早在胸膜下出现,小气腔互相连接可形成胸膜下 线等,是诊断IPF的重要手段
❖ 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量减少 ❖ 实验室检查:血沉加快、血LDH增高、丙种球蛋白
菌属、嗜热念珠菌等所致农民肺、空调肺等 药物:如博莱霉素、乙胺碘呋酮
病因与分类(二)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IIP):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机化性肺炎(OP) 急性间质性肺炎(AIP)弥漫性肺泡损伤(DAD)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疾病(RB-ILD)呼吸性
➢ 其病变不均一,各期病变可在同一个肺脏同时存在Fra bibliotek临床表现
❖ 隐袭性起病,症状是干咳和劳力性气促。经过 数月至数年发展为呼吸衰竭和肺心病
❖ 起病后平均存活时间为2.8~3.6年。通常没 有肺外表现,但可伴随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消瘦、无力等
❖ 体征:呼吸浅快,双肺底Velcro啰音,有杵状 指(趾)。发绀。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
概述
❖ 特发性肺纤维化原因不明 ❖ 在普通型间质性肺炎中占47%-71%。病变局
限于肺部,引起弥漫性肺纤维化,导致肺功能 损害和呼吸困难. ❖ 本病多为散发,见于中、老年人 ❖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因素:粉尘、金属、自身 免疫、病毒感染、吸烟、遗传基因)
❖ 间质性肺疾病近年发病有增多趋势
❖ 其中特发性肺纤维化预后很差
❖ 慢性炎症是其主要病理基础,涉及多种细胞、 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
❖ 由于对此病认识不足,看法不一,国际上自 1998年至今已有三次大的分型变化。关键问题 是找出病因,寻求合理的治疗方案。
肺 肺实质 各级支气管和肺泡结构
间叶细胞
肺间质
肺泡炎
中性粒细胞型肺泡炎 淋巴细胞型肺泡炎
肺间质纤维化 肺泡结构破坏
活化的肺泡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 细胞所释放的各种炎性介质和诱导的酶类在上 述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共同临床表现
❖ 详细询问病史(职业接触史、用药史、发病经过、 伴随症状、)非常重要 ,帮助分析病因
❖ 起病隐匿,主要症状是活动后气短、干咳、疲乏无 力、并进行性加重(渐进性 )
弥漫性浸润性阴影 弥漫性肺纤维化
CT和HRCT
❖ HRCT可观察肺小叶和次级肺小叶、细小血管和周
围支气管分支的结构 ❖ 磨玻璃样改变 :均匀薄雾状透光减低区 ❖ 线条影或网格影:反映小叶间隔的增厚、水肿或纤
维化 ❖ 小结节影、片状实变影:肺泡腔被炎性细胞、炎性
分泌物充塞、肺泡壁明显增厚即可构成小结节影,融 合则可形成片状影 ❖ 囊状影或蜂窝样改变:晚期纤维化的结果
病因与分类(三)
肉芽肿性DPID:如结节病、韦格内( Wegener’s)
肉芽肿、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
其他少见的DPLD:肺泡蛋白沉着症、肺出血-
肾炎综合征、慢性嗜酸性细胞肺炎、特发性肺含铁 血黄素沉着症
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肺泡
间质性肺疾病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
定义
❖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不同病因,侵犯肺泡壁、 肺泡腔,可发展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一 组疾病,最终可导致呼吸衰竭。
❖ 由于病变侵犯了肺泡上皮细胞、肺泡腔肺实 质,故有学者提出此类疾病称之为弥漫性实 质性肺疾病更为合适。
❖ ILD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包括200多个病种
病理
❖ 急性:为肺泡炎的改变,肺泡腔内肺巨噬细胞、淋巴 细胞、II型肺泡上皮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增多。间 质水肿、纤维素渗出、成纤维细胞成簇状增生累及 肺泡腔及间隔
❖ 亚急性改变:淋巴、单核、嗜中性粒细胞在间质浸 润,肺泡腔闭塞,毛细血管闭塞
❖ 慢性:肺泡结构紊乱,囊性变、蜂窝样改变,间质 的平滑肌增生,弹性纤维断裂,支气管周围纤维化, 肺动脉肌层肥厚
❖ 晚期常发生低氧血症 ❖ 体格检查:紫绀,杵状指、趾,呼吸、心率增快,两
下肺可闻爆裂音(velcro音)及湿罗音 ❖ 胸部影像学检查提供主要依据
X线表现—胸片
❖ 急性期:轻者可正常 ❖ 急性及亚急性期患者:广泛小结节样及斑片
状阴影,有的呈熔合灶。伴密度较低的磨沙玻 璃状影 ❖ 慢性期:细的网状和条纹状阴影,伴有小斑 片状影,以后纤维变呈粗大网状结节 ❖ 晚期:小的蜂窝状阴影。肺容量逐渐减少
肺间质网格样改变
RA并发肺部改变
肺功能检查
❖ 肺顺应性下降 ❖ 弥散功能减退是肺功能最早期明显的改变 ❖ 引起限制性通气障碍,肺容量下降
支气管肺泡灌洗
❖ 只能反映气道无炎症疾病情况下肺泡内的效 应细胞
❖ 大多数研究者用白蛋白作为标准物
诊断
❖ 肺活检对诊断的作用不能替代 ❖ 肺间质疾病组织病变涉及肺细支气管、血管
等范围,而透壁肺活检取出组织少,不能满足 诊断要求,故常应用开胸肺活检以获取较大 的肺组织,近年通过胸腔镜取肺活检日渐增 多
治疗
❖ 首先必须尽可能找出并去除致病因子。抑制 非特异性炎症当前仍为糖皮质激素
❖ 低氧血症:长期氧疗可阻止肺动脉高压、肺源 性心脏病的发展
❖ 小气道阻塞 ❖ 可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易合并感染
细胞+细胞外基质
炎症细胞 免疫细胞
基质
纤维成分
病因与分类(一)
❖ 明确病因的DPLD: 肺间质疾病约包括有200多种不同
疾患,明确病因者约占有1/3
吸入无机粉尘、职业因素:二氧化硅----矽肺、石 棉、煤、铍、硝酸、硫酸、二氧化硫、氧中毒等
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肺炎 感染: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如普通嗜热放线
病理基础
❖ 慢性炎症是IPF的主要病理基础 ❖ 其发病过程包括肺泡炎、肺实质和肺间质不断损伤
与修复,最后形成纤维化(肺泡上皮损伤、基底膜破坏,
启动成纤维细胞的聚集、分化和增生,致使胶原和细胞外基 质过度生成)
❖ 涉及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TNF-α、TGF-β
和IL-8等炎症介质促进肺纤维化过程)
辅助检查
❖ X线胸片:弥漫网格状、小结节状浸润影,以双下肺外 周明显。早期可呈磨玻璃样。晚期3~15mm大小多 发性囊状透光影(蜂窝肺)
❖ HRCT:早期线条网格样改变,伴有囊性小气腔形成, 较早在胸膜下出现,小气腔互相连接可形成胸膜下 线等,是诊断IPF的重要手段
❖ 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量减少 ❖ 实验室检查:血沉加快、血LDH增高、丙种球蛋白
菌属、嗜热念珠菌等所致农民肺、空调肺等 药物:如博莱霉素、乙胺碘呋酮
病因与分类(二)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IIP):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机化性肺炎(OP) 急性间质性肺炎(AIP)弥漫性肺泡损伤(DAD)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疾病(RB-ILD)呼吸性
➢ 其病变不均一,各期病变可在同一个肺脏同时存在Fra bibliotek临床表现
❖ 隐袭性起病,症状是干咳和劳力性气促。经过 数月至数年发展为呼吸衰竭和肺心病
❖ 起病后平均存活时间为2.8~3.6年。通常没 有肺外表现,但可伴随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消瘦、无力等
❖ 体征:呼吸浅快,双肺底Velcro啰音,有杵状 指(趾)。发绀。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
概述
❖ 特发性肺纤维化原因不明 ❖ 在普通型间质性肺炎中占47%-71%。病变局
限于肺部,引起弥漫性肺纤维化,导致肺功能 损害和呼吸困难. ❖ 本病多为散发,见于中、老年人 ❖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因素:粉尘、金属、自身 免疫、病毒感染、吸烟、遗传基因)
❖ 间质性肺疾病近年发病有增多趋势
❖ 其中特发性肺纤维化预后很差
❖ 慢性炎症是其主要病理基础,涉及多种细胞、 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
❖ 由于对此病认识不足,看法不一,国际上自 1998年至今已有三次大的分型变化。关键问题 是找出病因,寻求合理的治疗方案。
肺 肺实质 各级支气管和肺泡结构
间叶细胞
肺间质
肺泡炎
中性粒细胞型肺泡炎 淋巴细胞型肺泡炎
肺间质纤维化 肺泡结构破坏
活化的肺泡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 细胞所释放的各种炎性介质和诱导的酶类在上 述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共同临床表现
❖ 详细询问病史(职业接触史、用药史、发病经过、 伴随症状、)非常重要 ,帮助分析病因
❖ 起病隐匿,主要症状是活动后气短、干咳、疲乏无 力、并进行性加重(渐进性 )
弥漫性浸润性阴影 弥漫性肺纤维化
CT和HRCT
❖ HRCT可观察肺小叶和次级肺小叶、细小血管和周
围支气管分支的结构 ❖ 磨玻璃样改变 :均匀薄雾状透光减低区 ❖ 线条影或网格影:反映小叶间隔的增厚、水肿或纤
维化 ❖ 小结节影、片状实变影:肺泡腔被炎性细胞、炎性
分泌物充塞、肺泡壁明显增厚即可构成小结节影,融 合则可形成片状影 ❖ 囊状影或蜂窝样改变:晚期纤维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