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心理学——中国人的自我观
中国文化与心理学
本文由sherryLwinnie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中国文化与心理学高岚申荷永我们于;两年前,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心理学与中国文化"一文,表达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 来分析我们中国文化的心理学的意义, 进而发挥中国文化中所固有的心理学的精神与思想.那么现在,以"中国文化与心理学"为题目,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从中国文化来看心理学;来看中国文化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或者说应该具有的影响.我们拟就三个方面, 来展开我们关于"中国文化与心理学"的思考.一,为西方提供智慧——接触"东—西方心理学""东—西方心理学"又被称作"智慧心理学" ,是西方心理学家们对东方文化和心理学思想的一种追求. "西方的科技与东方的智慧" ,是人们所常听到的.就心理学而言,实际上,西方学者们对"中国智慧"的神往,往往并不亚于中国的心理学家们对西方"认知心理学"的迷信. "认知心理学"在 20 世纪 60 年代逐渐成为西方心理学的学院派主流,但是,心理学的意义与发展往往并不局限在"学院派"的掌控之中.且不说"人本主义心理学"一直是西方认知心理学的重要补充, 而作为心理学发展之真正主流内容的心理治疗与心理分析, 包括心理卫生与心理教育, 便一直在认知心理学涉及的范围之外, 一直受着传统精神分析和心理分析的影响.可以这样说, "东—西方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一种新的发展,正在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或分支.在考西尼(R.Corsini)1984 年出版的《心理学百科全书》中,便已经写入了有关"东—西方心理学"的词条.在我们的理解中,东西方心理学并非强调东西方心理学的差异,而是致力于东西方心理学的沟通交流与整合.对于这一发展中的心理学领域,同样需要我们的理解.若是把"东—西方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术语,那么它的基本内涵是要把东方的哲学与心理学思想传统,包括中国的儒学,道家,禅宗以及印度佛教和印度哲学,伊斯兰的宗教与哲学思想,日本的神道和禅宗等,与西方的心理学理论及实践结合起来.由于"东-西方心理学"这一概念主要是西方心理学家们提出来的,所以,它所强调的是对东方思想传统的学习与理解.早在 60 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墨菲(G.Murphy)便已经开始关注东方的心理学思想传统. 随着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以及与此有关的人类潜能运动, 东方的禅宗与道家思想迅速在西方传播.我们考察了 70 年代后期以及 80 年代出版的《人格心理学》专著, "东方心理学" 开始成为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的章节. 比如, 霍尔(CalvinS.Hall)与林哲(GardnerLindzey) 在其经典性的《人格心理学》新版的时候(1978),提出"由于人们对东方思想日益增长的兴趣, 我们认为有必要提供有关东方人格理论的内容, 以及论述这种人格理论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于是,霍尔与林哲专门邀请后来以"情感智力"而闻名的东方心理学研究者高尔曼 (D.Goelman),撰写了其中的第 10 章"东方心理学" .1996 年,我们作为富布莱特(Fulbright)学者前往美国讲授"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时候,曾经与内布拉斯加奥马哈大学心理系的格尔登柏克(Gordon Becker)合作,一起为学生主讲"东方心理学"的课程.格尔登柏克是最早在美国大学开设"东方心理学"课程的教授之一. 他自己坚持"坐禅"已经有 20 余年,其老师是曾经在 60 年代参与建立美国旧金山第一所禅院的大忍和尚(Dainin Katagiri).按照其原来的教学计划,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印度的哲学与佛教,以及日本的神道与禅宗.尽管他会提到中国儒学和道家哲学,但并非重点.于是, 我们的合作也正是从把"中国文化心理学"作为东方心理学的主流,乃至主要内容开始.整整一个学期的授课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于是, 我们开始邀请其他一些在美国大学开设 "东方心理学"课程的教授们,一起研讨了"东方心理学"之课程设置与内容,以及东方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的发展.后来,我们前往曾经建立美国第一个"东-西方心理学系"的加州亚洲整合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ion Integral Studies),并且与负责东西方心理学专业的莱朗博士一起合作,进行"东西方心理学"的有关研究;同时为帕露阿图的"超越性心理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的博士研究生们讲授"中国文化心理学" .当这些有关东方心理学的体验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联系起来的时候, 我们似乎已经获得了某种系统性的理解; 当我们逐渐深入对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与理解的时候, "东-西方心理学" 的深层意义也日益呈现.二,为智者提供灵感——中国文化与西方心理学家我们曾经读过一本《爱默生与中国儒学》的书,感叹不已.西方智者如爱默生,竟然与中国文化有着如此内在的联系.于是我们告诉自己,之所以如此喜欢爱默生,大概也是因为我们有这种内在的接近吧.我们也会看到《莱布尼茨与中国文化》的专著,作为近代数学大师, 计算机原理的奠基者,竟然如此热衷于中国的《易经》 ,并且从中直接获得灵感,同样让人感叹不已.同样的故事有许多.心理学中也是如此,能够称上智者的心理学家如荣格,如马斯洛,如弗洛姆,无不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接触,也都直言不讳从中所获得的灵感.(一)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当马斯洛在创立其人本主义心理学体系的时候,他也勾画出了"东-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最初思路.马斯洛自己正是在借助于东方思想的基础上,来提出其"自我实现"主张的.伴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的个人潜能运动,东方传统的禅思与冥想(meditation)技术,深深地影响了西方人的心理与行为发展.早在 50 年代,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体系形成的初期,马斯洛曾经在其日记中记录下这样的想法: "东方文明中的出世者,如禅师与和尚等,是否比西方文明中的自我实现者在情感上更加和谐呢?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 "于是,马斯洛意识到: "我们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把东西方文明中关于自我实现和内在和谐的观念结合起来. "在霍夫曼撰写的马斯洛传记中也提到,通过格式塔心理学的创立者韦特海默,马斯洛接受了东方思想的影响.那是在 1942 年前后,马斯洛听了韦特海默的著名讲座: "存在和行为" .其中韦特海默强调指出, 西方心理学的偏见在于太看重"目标寻求"行为,需要学习东方思想家对人类经验中诸如游戏,好奇心,畏惧,审美乐趣以及神秘状态等"无动机的"和"无目标的"性质的重视.韦特海默的"这一演讲对马斯洛正在形成中的人格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霍夫曼这样总结说.同时,霍夫曼指出,马斯洛这时还接触了中国道家哲学的文献. "马斯洛开始阅读论述东方哲学的书籍,尤其是关于中国道家的书籍"超越性心理学"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同时也是东西方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马斯洛在 20 世纪 60 年代, 便已经提出了"超越性心理学" 的构想,后来, 在美国的帕露阿图成立了国际超越性心理学研究院, 该学院随即便成为致力于东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国际中心.1980 年,沃尔斯(Rogers N.Walsh)等人主编了体系更为成熟的超越性心理学教科书,取名为《超越自我》作者们把超越性心理学描述为: . "旨在发展一种与健康和幸福有关的人类体验和行为的心理学.因此,为了实现人类的潜能,超越性心理学要整合西方的科学与东方的智慧,10 余年后,他们又出版了该书的续篇: 《超越自我之路》 .在这新版的超越性心理学教科书中,作者们强调了超越性作为超越个体的整体性意义.其实,其中所反映的,恰恰也就是我们中国文化中所提出的人心与道心的结合所重视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二)荣格与分析心理学瑞士心理分析家卡尔荣格,是 20 世纪心理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有着突出贡献的人物,而他的突出贡献,充分反映着中国文化的意义与影响.在其自传《回忆梦思考》中,他曾以其童年对石头的冥想为其心理发展的重要开端,荣格后来知道,那是他与道的缘分,一种心灵的感应和沟通.与许多西方的智者们一样,荣格对被称为"蝴蝶道者"的庄子从来都是心向往之.在其自传的最后一页,已经 80 余岁高龄的荣格,心有感触地说"老子说: '众人皆明,唯吾独懵''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 , 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 '这正是此时的我所感受的.老子是具有超然领悟力的典范,他能够体验到价值与整体,体验到一致性.于是,老子在其老年的时候,愿意回归其自身本来的存在,回归于那永恒而未知的意义之中. "这也就是荣格自传的结束语,于是,我们不难看出,荣格与"道"的内在沟通.荣格通过汉学家卫礼贤, 充分感受了中国文化的精蕴, 他被这种博大精深的文化所深深地震撼了.荣格曾经这样说:《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心灵;几千年中国伟大智者的 " 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 "这是荣格对于《易经》的理解,以及其对于《易经》之情感的表达.荣格说, "任何一个像我这样, 生而有幸能够与维尔海姆,与《易经》的预见性力量,做直接精神交流的人,都不能够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里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个'阿基米德点' ,而这一'阿基米德点' ,足以动摇我们西方对于心理态度的基础" .这个"阿基米德点" ,是荣格对于《易经》的接受和理解,而这个"阿基米德点" ,也正是荣格心理学发展的关键.荣格自己曾有过这样的表达: "维尔海姆一生所从事的工作, 对我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和具有价值, 是因为他为我解释与证实了我过去一直在追求,在思考,在向往以及在从事和研究的东西" .荣格说, "维尔海姆的工作, 给我们带来了中国文化的基因, 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世界观的中国文化基因" .这是荣格对于维尔海姆工作的理解,也是荣格对于中国文化的向往.因此, 在这种意义上,荣格将自己称作维尔海姆的学生,实际上也是中国文化的学生.(三)中国文化的广泛影响除了荣格,马斯洛之外,中国文化对西方心理学乃至西方心理学家们的影响是广泛的.我们仅在此选择所熟悉的几位西方心理学家,作一综合性的描述.与荣格和马斯洛同样具有影响的弗洛姆,曾经出版《禅与精神分析》 ,那是他从东方获得灵感的切实体验;其中弗洛姆对道家人格和思想的向往,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是弗洛伊德,也会在他的著作中,借用或者是引用中国文化,从中获得启发.他本人也曾经在写给将其传记翻译成中文的章士钊先生的信中, 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向往, 其信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尊敬的教授先生:无论您采用什么方式完成您的设想,无论是在您的祖国--中国开辟心理分析这门学问,还是为我们的《意象》杂志撰文,以贵国语言的材料来衡量我们关于古代表达方式的推测,我都非常满意.我的讲义里引用的中国材料,出自大英百科(第十一版)的一篇辞条.顺致崇高的敬意您的弗洛伊德1929.5.27最近十几年来,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智力新理论一直是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最重要的理论发展之一.加德纳本人是目前美国认知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但他的研究和理论,以及他目前研究与发展的方向,皆表现出一种对于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呼应.他本人曾于 1987 年访问中国,随后不久他在美国《今日心理学》上发表了 "我们应该从中国学习教育吗?"一文, 详细描述了他所感受的中国文化及其影响.1989 年,他出版了《敞开心灵:中国对解决当代教育困境的启迪》一书(Gardner H.1989),更加全面地论述了他从中国文化中所获得的心理学意义.高尔曼(Daniel Goleman)曾经在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关于情感智力的研究, 并且于 1995 年出版了《情感智力》一书,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影响.当我们与高尔曼博士通讯和交往之后,始知道他是一位重要的"东方心理学家" .他曾经深入地研究佛教心理学, 对于中国文化,尤其是道家的心理学思想传统尤为倾心.黑尔曼(James Hillman)是当代"原型心理学"的主要发展者,其著作等身,多有真知灼见,影响深远.我们曾与他交往多年, 听他本人的演讲应该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对于中国文化,对于所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黑尔曼从来都是充满感慨与感激.正如他本人所说,那中国的太极图就是一种永恒的原型,永远都散发着启迪人心的灵光.当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前主席托马斯科茨(Thomas Kirsch)与默瑞斯丹(Murray Stein),国际分析心理学会的下任主席等人代表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在 1994 年访问中国的时候,所演讲的题目便是"中国的道与分析心理学" .1995 年 8 月,我们曾受邀前往瑞士苏黎世,参加在那里举行的第 13 届国际分析心理学会议.与会者超过 500 人,来自世界各地,表现了目前国际分析心理学或荣格学者的强大阵容. 尽管这些分析心理学家遍布世界各地, 其各自所使用的语言和研究兴趣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仰慕和追求.大部分分析心理学家,都是把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作为自己心理学发展的一个基础. 我们曾经在 1998 年 12 月组织与主持 "第一届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 ,与会中外学者 80 余人,会议所收到的几十篇论文,正是对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的总结,正是东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反映,也正是中国文化影响西方心理学的体现.利策玛(R.Retsema)博士曾任爱诺思基金会(Eranos Foundation)的主席 40 年之久,是国际著名的汉学家,爱诺思《周易》本版的主要翻译与撰写者.而"爱诺思"本身,即是中国文化影响西方心理学家,乃至整个西方文化的纪念碑. "爱诺思"这个名字在西方具有东方的象征性意义,因为从其孕育和产生之日起,她便与中国文化,尤其是《易经》 ,结下了不解的渊源.爱诺思的创始人奥尔加弗罗贝—卡普泰因夫人(Olga Froebe-Kapteyn),最初正是由于对《易经》的兴趣, 邀请一些著名的汉学家或《易经》学者聚会, 如理查德维尔海姆(Richard Wilhelm),鲁道夫奥图(Rudolf Otto)和卡尔荣格等,为爱诺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每年都要举行的"爱诺思圆桌研讨会" ,早已成为国际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动,也是中国文化影响西方心理学,影响世界的见证.三,为心理学立心——心理学的整合与发展我们在"心理学与中国文化"一文中曾经说过,西方的心理学家将中国作为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在追求中国的文化与中国文化中的心理学;而我们中国的心理学家则是在"念佛生西方" ,将心理学单纯作为源自西方的科学.所以我们认为,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因为引进了西方的"psychology",接受了西方的"mind",而丢弃或忽略了自己的"心" .在我们看来, 惟有"心"与"脑"的结合,才会产生真正的心理学的智慧,也才能够有真正的人性的思维.实际上,通过西方心理学家们的努力,当代的心理学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躯体,并且五官俱全,也有了一个注重认知的头颅.但是其所缺少的,正是一颗"心" .而在我们中国文化的心理学中,所蕴含的也正是这种"心"的意义.若是说我们心理学的目的是增进人对其自身的认识, 那么这种认识的目的, 应该是为了自我或自性的发展.自我的发展应该是一种整合性的发展,这是我们的一种理解和信念.我们不但要发展我们的 Ego,而且要发展我们的 Seif;我们不但要发展我们的头脑,而且要发展我们的"心" .于是,一种为了人的整合性发展的心理学,也应该是一种自身具有整合性的心理学.因而, 心理学的整合与发展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当我们初次读到查普林和克拉威克合著的《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的时候, 便曾经为我们对于心理学整合性发展的期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在其著作的"结论"中说: "当这本书的第一版约 20 年前出版的时候,我们曾发表过这样的意见, 认为未来心理学家的任务, 是最终发现一种能整合一切观点于一体的统一的原理. "但最后他们谨慎地说: "心理学的遥远的未来是什么样子谁也难说.就近期而论, 似乎这一领域的研究将继续是极其多种多样的,重点经常转移,定义性的观点,方法和理论非常繁复.因此,我们只能总结说,心理学在保留这些特征时将反映出人的本性. "若是心理学能够真正反映出人的本性,那么这种心理学就必然是一种整合性的心理学.在准备"第一届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的时候,我们为大会设计了一个会标, 取自汉字"思"的象形,上面为"头" ,可比喻为西方心理学,下面为"心" ,可象征中国文化心理学.我们在大会上也专门为此作了一个说明:东西方文化,包括东西方文化中的心理学意义,既有明显的不同,又有潜在的一致性.作为其不同,可以成为我们相互学习的理由,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与交流来相互补充;作为其潜在的一致性,可以作为我们共同努力与探索的目标. 这正如分析心理学的目的, 追求一种对人类心理的整合性的理解, 并且致力于促进这种整合性的发展.尽管会议的主题是东-西方心理学的对话,但是我们以"思"为象征,所强调的并非是东-西方的差异,而是其中的统一性或整合性;我们所理解的中国文化心理学,以及我们对中国文化心理学的追求,也在于其中的统一性与整合性.《易经系辞》中注解"咸卦"之感应时说: "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其中所包含的意蕴,也是一种理论的整合性,也是心理学的整合性意义.我们希望,心理学的这种整合性发展,将真正体现东西方心理学的价值,将真正成为一种反映人的本性的心理学.于是,我们在国外以"Psychology of Heart""关于心的中国心理 ( 学" )来讲学的时候,不仅仅是为了弘扬我们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意义,同时,也是想以此题目,来引发西方的心理学家们,对于自己本心及心灵的重视.这心,是人类之心,是人类所禀赋的天地自然之心.因而,这心是同一的,这心具有统一性.当我们的心理学真正拥有了这心的时候,我们也就拥有了一种统一的整合性的心理学.1。
中国人的“自我”及其特点
中国人的“自我”及其特点作者:李艳来源:《教育界·下旬》2018年第01期【摘要】以往学者多站在集体主义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中国人的“自我”,然而中国文化并非纯集体主义。
中华民族深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響,分析与研究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中蕴含的“自我”思想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国人“自我”的特点,同时为东西方学者从文化的角度探索中国人的“自我”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自我;特点一、问题提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千百年来人们一直都没停过对“自我”的探索。
“自我”作为人格结构的核心,其形成过程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在以往的研究中,西方学者多用“集体主义”代表中国文化来研究中国人的“自我”,然而中国文化并非纯集体主义。
在中国社会中,面子、关系、人情、孝等是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这些独特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因此,用一般的集体主义文化并不能完全概括中国的文化特征(郭斯萍,林蓉,2012)。
面子、关系、人情这些日常用语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它们与儒家思想中的“礼”“仁”“义”可承接在一起(沈毅,2007)。
因此笔者认为,中国人的“自我”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实,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不乏对“自我”的探索。
例如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其中便不乏唤醒每个人的“自我”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意识的意味所在。
上有如政治家屈原的“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下有《论语》中所言平凡民众的“匹夫不可夺志”,从中都可窥探出古代先人们对“自我”的认识。
因此,本文尝试梳理对中华民族影响颇深的儒、道、佛家思想,从中看中国人的“自我”特点,为中西方学者探讨中国人的“自我”提供借鉴。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自我”的特点(一)“自我”的边界不清晰性“自我”是有边界的,人们通过边界来区分内部与外部世界。
然而在儒、道、佛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的“自我”具有边界不清晰性的特点。
心理学的“文化革命”:论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兴起
心理学的“文化革命”:论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兴起摘要: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心理学中展开了一场以文化为主题的心理学“文化革命”,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模式以及研究方法等展开激烈讨论,作为中国本土的文化心理学也悄然兴起,并对此给予了展望。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文化革命中国文化心理学传统科学心理学在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主张主客二分,把人类心理视作自然客体加以单独研究,以期得出全人类普适的基本心理行为规律。
同时在研究方法上采取自然科学模式下的实证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否定了人作为一个在社会文化生成模式下的文化建构物[1]。
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出现,改变了这样的状况,主张历史和文化因素对科学研究过程有重大影响[2]。
一场文化与心理学之间的“革命”悄悄的来临了。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心理学“文化革命”心理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早在冯特建立科学心理学之初便已存在,在他构建科学心理学框架之时就已经设想构建两部分心理学:个体心理学(即经典西方科学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通过对文化历史的分析,了解人类心理中文化特有的规律)[3]。
由于种种原因,最终科学心理学屹立在历史的宽广道路上,而文化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却一直被遗忘在了角落里。
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到来,社会生物学、进化心理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兴起,终于促使心理学对文化的重新思考与关注,就这样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文化心理学,心理学中“文化革命”的枪声打响了[4]。
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及心理模式无疑要受到所处环境下的文化熏陶,文化心理学改变了以往的研究模式,包括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及学科定位上的重新反思,努力达到心理学应实现的目的:实现人的终极成长。
二、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定义要理解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内涵必须先了解何谓“文化”以及“中国文化”?《辞海》中对“文化”所作的解释是: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总和。
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论中国文化心理学及其本土化意义
论中国文化心理学及其本土化意义中国文化心理学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现代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中国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社会交往、价值取向等方面,是一门研究中国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的专门学科。
中国文化心理学在研究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对于推动心理学的本土化发展,加强民族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例如《易经》、《庄子》、《孟子》等古典著作中对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规律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引入和发展,中国文化心理学开始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中国文化心理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心理特点的影响,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影响;二是中国人心理特点的研究,包括中国人的情绪表达、人际关系、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特点;三是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抑郁、人格心理障碍等问题的研究。
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本土化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挖掘,通过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二是促进心理学的本土化发展,通过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可以促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本土化,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的心理学体系和研究方法;三是增进民族文化自信,通过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可以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心,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当前,中国文化心理学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也在增加,中国文化心理学需要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中国文化心理学需要更加重视对国际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和本土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包括经典著作的研读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二是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开展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比较研究,充分借鉴国际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三是加强对中国人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探讨中国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
中国文化心理学
1、“中国文化心理学”不是指中国的文化心理学,而是指中国文化里的心理学,即中国文化里所蕴含的心理学;广义的中国文化指中国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2、评判方法:专家评判法、特色比较法、历史考察法3、证明中国文化里有心理学:(1)内容相似论证法(简便易行)弱点:它只能从中国文化里找出与西方心理学思想类似的心理学思想,而不能找出与西方心理学思想不同的、体现中国文化自身特色的心理学思想,因内容相似论证从方法论上属于一种求同研究。
所谓求同研究,指在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时,以现代心理学的概念与体系为参照,找出中国文化里与外国的心理学思想类似的心理学思想。
求同研究的优点是较易做,并且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求同研究易让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研究者找到“对话”的语境或桥梁,从而使得不同研究者在研究同一主题时,尽管研究的角度可以不同,但可以彼此相互”对话“,而不是各自”独白“,这既有助于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心理学研究者彼此认识到各自研究的独特文化价值,也有助于文化心理学的健康成长。
(2)基本问题论证法(最佳)这就为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所蕴藏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学思想留下了生存空间,也使在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中贯彻求异研究原则称为可能。
4、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称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5、“做人”,实指一个生物性个体(自然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转变成一个社会性个体(社会人),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6、社会化中中国文化有三种观点:一是习性论;二是慎染说;三是童心失说(1)习性论突出了个体心理社会化的“结果”,即“性与习成”(2)“染不可不慎”:慎染说,指谨慎对待环境的教化对个体品行的影响的一种观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然童心胡然而邃失也”:童心失说,一个人只有保持童心,才能做一个真人;反之,一个人一旦失去童心,就变成假人,说假话,做假事。
论中国文化心理学及其本土化意义
论中国文化心理学及其本土化意义中国文化心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心理活动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人在心理方面的特质。
中国文化心理学通过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化、语言、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心理特征。
在西方心理学传统的基础上,中国文化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为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解决思路。
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本土化意义,首先在于提高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这些文化对中国人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会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有助于加强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
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本土化意义在于促进中西心理学的融合与对话。
中国文化心理学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现,也是现代心理学的结合,它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又吸取了西方心理学的精华。
中国文化心理学既重视理性思维,又注重情感体验,既强调个体发展,又重视人际关系。
通过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西方心理学的成果,也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为中西心理学的融合与对话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可能。
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本土化意义还在于为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社会关系,这些都是中国人的情感表达和人际关系建立的重要素材。
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人的心理问题,有助于我们提供更为贴切和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为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更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
以心为本: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境界
爱诺思1东西方文化圆桌会议主题演讲,1997以心为本: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境界作者简介:申荷永,心理学家。
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澳门城市大学、复旦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任教。
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心理分析师,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心理治疗师, IAAP暨ISST中国发展组织负责人,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创办人,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CAAP)主要创办人,国际意象体现学会(ISEI)主要发起人之一,美国社会问题心理学研究会(SPSSI)资深国际会员,“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主要组织者,爱诺思(Eranos)基金会“东西方文化圆桌会议”(1997,2007)主讲人。
非常荣幸作为爱诺思的报告人,站在这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使命的讲坛上。
感谢罗宾逊(Christa Robinson)主席的介绍,感谢罗宾逊主席和瑞策玛博士(Rudolf Ritsema)的邀请与盛情款待。
大家早晨好。
我来自中国,带来的是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心理学,准备的演讲是以心为本的心理学及其所包含的意义。
中国是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
这是心理学史家们的基本观点。
但是很遗憾,当代大部分的学者,包括中国的心理学家,几乎都已经忘掉了这个故乡,忘掉了心理学的这一宝贵传统。
我用“以心为本:中国文化中的心理学”作为标题,是要寻找心理学的“心”的意义。
在我看来,心理学的意义,是中国文化的本性使然,而这种心理学也自然以心为本。
中国的心与西方的心理学,背景介绍我认为,在今天的中国,在同一个“心理学”的名称下,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心理学。
其一是从西方引进的,翻译过来的“心理学”(psychology),这种心理学与目前西方的心理学基本上是一样的,或者说是同一种模式。
而另外一种“心理学”,则是植根于中国文化,原生于中国文化的心理学,我称之为以心为本的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在中国的出现,思索“心理学”的意义西方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科学或新学科,在19世纪后期逐渐出现在中国。
中国人的自我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课程论文学号:M14140姓名:顾帆学科专业:应用心理学课程名称:人格心理学任课教师:陈四光老师考试时间:中西方自我摘要: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我是人格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百年来国内外自我研究存在精神分析取向、现象学取向、认知行为取向、社会文化取向等四种取向,以及“客体我”和“主体我"研究两大范畴。
古希腊哲学箴言“认识你自己”就是两千年以来人们对自我不懈探讨的见证.本文从中西方自我观出发,探究各自的思想根源,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从而来进一步的了解自我.关键字:自我文化差异关于自我的研究由来已久,西方的自我是self,这个自我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之下被提出来的,现在关于自我已经获得较多认可的说法是:指个体对自身状况、人一我关系的认识、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意向,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感和自我意向三种成分。
19世纪,James将自我的研究真正引入到心理学研究的视野,自我开始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一、中国人的自我费孝通曾用“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来描述中国人的关系特点:“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一圈的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当代社会中仍延续着这种因文化所传承的社会机制,这种差序格局仍旧存在于当代中国社会中.因此,当代中国人生活的主要事情还是处理各种圈子,做到上通下达,维持自我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
图中:“-—-"表示一个实体,界限清晰;“… …”表示界限模糊,可以伸缩,“外人"可以进入;“→”表示外人可以进入“我”中,变成“自己人”.中国人“自己"和外界的界限是模糊的、不清晰的,同时这个“自己"的圈子是伸缩的,可大可小的。
在中国这个“关系本位”的国家里,它必须表现得人与人的关系含糊,以求得生存。
中国人的自我观
中国人的自我观自我又叫自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讲就是“我自己”,是指个体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识、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向(有关自我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换言之,自我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知,指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指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指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若想真正了解中国文化对中国人的“自我”观的深刻影响,必须从“我”字入手来研究,因为在汉语中,人们更常用“我”来表示“自我”。
据《汉语大词典》对“我”的字面解释,“我”是代表向他人、他族宣战的意思。
这从甲骨文和金文上“我”的字形中便可清楚看出,“我”字之形是“以手执戈”,这表明“我”是伴随着兵器的出现而出现的。
换言之,我们的祖先一开始并没有自我的概念,而是人我不分、人物不分的。
直到有一天,他们突然意识到人我之间、我与外界事物之间有一定区别,于是力图将自己与他人或他事区分开来,并进而将某些东西视为自己独有,在未经自己允许的情况下,别人是不可以染指的。
很显然,在习惯了“原始共产主义”生活方式的人类早期,一个人在刚开始这么做的时候,很难获得他人的认可,于是争论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结果,个体为了保护自我利益,自然就会拿起武器来反抗,一旦抗争胜利,那么,自我(包括自我利益)就守住了;反之,就得放弃自我(包括自我利益),而将之归为他人控制。
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抗争中逐渐发展出来的。
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出来的自我概念里,“我”与“非我”之间的界限是很清楚的,自我之外皆“非我”。
后来,在“我”的最原始含义中引申出“我”的一个重要含义:个体自身或自己,即个体我。
再后来,又引申出了“关系的我”,即社会我。
中国人的自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人前我与人后我前者指在公共场合或众人面前表现出来的我,后者指在私下场合或极少数人面前表现出来的我。
人前我像演戏,一般是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人看,依社会规范的要求行动,朝他人期望的方向努力,希望给他人留下好印象(折射出中国人渴望得到他人好评的心态)。
论中国文化心理学及其本土化意义
论中国文化心理学及其本土化意义1. 引言1.1 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定义中国文化心理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人心理特征、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学科领域。
其研究范围涵盖了中国文化对个体心理发展和认知过程的影响,以及中国人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定义并非简单地将西方心理学理论应用到中国文化背景下,而是通过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现代心理学方法,探索中国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维方式。
中国文化心理学强调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旨在促进中国人心理健康和文化自信。
1.2 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意义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价值观念等心理特征,有助于理解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
通过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可以促进西方心理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为跨文化交流和跨学科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还可以为心理健康和社会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推动中国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中国社会现象和个体行为,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提供重要支撑。
1.3 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和内容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是多样且丰富的。
在研究方法方面,中国文化心理学借鉴了西方心理学的实验方法、调查方法等,同时也积极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研究方法,如基于儒家、道家、佛家等传统文化观念开展研究。
研究内容涉及中国人的心理特点、价值观念、人际关系、情绪表达、认知方式等方面,旨在揭示中国文化对个体心理过程的影响和塑造。
在方法方面,中国文化心理学倡导跨学科研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深入探讨中国文化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机制,丰富研究内容同时也加深了对中国文化心理学领域的理解。
在内容方面,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着眼于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现代,涵盖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人的个体与集体关系、中国式的情绪管理方式等多个方面。
中 国文化心理学
中国文化心理学《中国文化心理学》文化,如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
而心理学,作为探索人类心灵奥秘的科学,当它与中国独特的文化相遇,便绽放出了别具一格的绚烂花朵——中国文化心理学。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沉淀与传承,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中国文化心理学正是以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去探寻中国人的心理规律和行为模式。
在中国文化中,“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
这种和谐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家庭中,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尊重与关爱,夫妻之间的相互扶持,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互助,都体现了和谐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心理状态,让人们追求和睦的人际关系,以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中庸之道”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并非是指平庸、妥协,而是一种恰到好处、平衡适度的处事原则。
在面对问题和冲突时,中国人往往倾向于寻求中间的解决方案,避免极端和过度。
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在心理层面上,使得人们在情绪表达和行为决策上更趋于稳重和内敛,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压抑。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族观念。
家族的荣辱兴衰与个人紧密相连,这种紧密的联系给人们带来了归属感和责任感。
家族中的传统、规矩和礼仪,塑造了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认知和行为规范。
同时,家族的支持和期望也对个人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激励着人们为了家族的荣誉而努力奋斗。
在教育方面,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理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性。
家长们普遍重视子女的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们带来了压力,但也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和努力拼搏的精神。
而“尊师重道”的传统,则让师生关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包含了情感的交流和道德的传承。
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非攻”等,都对中国人的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哲学思想成为了人们价值判断的标准,指导着人们的行为选择,也影响着人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心态和应对方式。
文化心理学——中国人的认知
良知是从知上说,但知中有情,离了爱、敬之情,便无所谓 知,良知之所以为良,正是从情上说的,但又以知的形式表现出 来。
二、中国文化与认知
(一)中国的伦理型文化 “伦”,实际意义相当于“轮”。直根系植物都有年轮,人也有
人伦。人伦的“伦”是仿造植物年轮引申出来的意思。
3.1“亲信”导向认知
针对中国人的信任研究发现, 中国人所说的信任 往往包括人际互动对象先天的及后天的连带关系 及人情, 而非西方人所看重的他人因能力和责任 感获得的信任(杨中芳, 彭泗清, 1999)。换句话 说, 对于信任的具体研究需要考虑心理、社会与 文化三重含义。
结合中国文化与社会模式, 人际纽带是中国化信 任的发生基础, 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是“亲而信 ”的人际信任模式(朱虹, 2009)。
从孔孟到宋儒,对于“近思”都特别重视。学习先进不 联系自身是没有效果的,就会不明是非,无法选择,“ 则罔”;反过来,天天反省自己检讨自己,不去寻找榜 样,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则殆”。
孔子:“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 学也。”思不如学,学思结合,不可偏废。
思与虑涵义相近。朱熹解释说“虑是思之重复详审者” ,“虑是思之周密处”。
中国人强调个人通过实践诚信来赢得他人的信任, 同时对熟悉的人自然而然地怀有信任感, 这也与 西方信任完全不同(吴继霞, 黄希庭, 2012)。
这就意味着研究中国人的自我不能仅仅从自我本身出发 , 更要关注与自我关系密切的重要他人、家庭乃至民族 、国家。从某种程度上说, 中国人对“自我”的理解实 质上隐含着“差序格局”的存在。
中国古代儒家的“仁知观”是强调知与情合一的,与西方知 情分离的认知观比较,其特点:一是认知的对象是以人的心理活 动过程为主;二是认知的方向,它是向内探求;三是认知的内容 是伦理道德行为,带有强烈的价值判断和伦理差序色彩。
中国人的自我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课程论文学号:M14140姓名:顾帆学科专业:应用心理学课程名称:人格心理学任课教师:陈四光老师考试时间:中西方自我摘要: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我是人格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百年来国内外自我研究存在精神分析取向、现象学取向、认知行为取向、社会文化取向等四种取向,以及“客体我”和“主体我"研究两大范畴。
古希腊哲学箴言“认识你自己”就是两千年以来人们对自我不懈探讨的见证.本文从中西方自我观出发,探究各自的思想根源,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从而来进一步的了解自我.关键字:自我文化差异关于自我的研究由来已久,西方的自我是self,这个自我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之下被提出来的,现在关于自我已经获得较多认可的说法是:指个体对自身状况、人一我关系的认识、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意向,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感和自我意向三种成分。
19世纪,James将自我的研究真正引入到心理学研究的视野,自我开始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一、中国人的自我费孝通曾用“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来描述中国人的关系特点:“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一圈的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当代社会中仍延续着这种因文化所传承的社会机制,这种差序格局仍旧存在于当代中国社会中.因此,当代中国人生活的主要事情还是处理各种圈子,做到上通下达,维持自我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
图中:“-—-"表示一个实体,界限清晰;“… …”表示界限模糊,可以伸缩,“外人"可以进入;“→”表示外人可以进入“我”中,变成“自己人”.中国人“自己"和外界的界限是模糊的、不清晰的,同时这个“自己"的圈子是伸缩的,可大可小的。
在中国这个“关系本位”的国家里,它必须表现得人与人的关系含糊,以求得生存。
中国人自我观理性分析——基于儒家伦理文化的视角
作者简介:新斯萍,男,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 10 6 500 ) 林 蓉,女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 10 6 50 0 )
7 2
VO 3 L. NO. 4
J L 02 U . 1 2
研 究报告 及述评
个 体处 于一定 的社会 文化 中,文化 对个 体 的 影 响首先表现在影 响个体 自我概念 的形成 、 结构 、
与 一 般 集 体 主义 文 化 不 同的特 征 。这 就 是 本文
所要 着 重论述 与探 讨之 处 。
影 响呢 ?大 多数学 者认 为中 国人的 自我有互 倚性
的特 点,把 自我与他人相联系 , 为离开 了他人 、 认
社 会就无 所谓 自我 。叶浩 生认 为这是 由于集 体主
义 文化把注 意 的焦点放 在群 体或社会 水平 上,强 调 和 睦的关 系,人际之 间 的相互依赖 ,个人 为集
费孝通称儒家伦理主义文化为 “ 差序格局 ”,
即把 中 国人 生活 于其 中的社会 网络 比作 一张 富于 伸缩性 的蜘 蛛 网,每 个人都 是个人 这张 网络 的中 心 ,而 与其 关系亲疏 远近 不 同的人则形 成大小 不
一
而 超越有 限 的个 体 自我,而 欧美人 的 自我 陈述更 多涉及 与独立有 关 的信 息 ,个 体发展 的 目标 是 自 我 导 向的、追求 自我 卓越和 实现 内在 的潜 能 。
彭彦琴从自我意识的物质心理意识自我意识阿赖耶识即无我境界这一心理发展的动态过程对此加以诠释中国人受儒家倡导的修身以完善自我的影响超越自我意识站在阿赖耶识即无我的角度关注自我怎么做如何达到至善状态18使得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常常压制自我这在人情实践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为朋友两肋插刀等
体会文章 - 中国传统文化自我与西方文化自我的比较
中国传统文化自我与西方文化自我的比较陈静儿自我是心理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要内容,西方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早在1890 在“心理学原理”中首先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宾我两个方面。
在中国最近几十年人们也开始关注自我,并形成了本土的自我心理研究。
目前,自我的定义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它把一个人的各种特殊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连接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
由于自我在很大程度上受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不同国家的公民在自我上表现出很大差异。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文化渊源的国家,与西方的文化不完全相同,因此中国文化里反映出来的自我与西方文化里反映出来的自我有很大差异。
一、中国传统文化自我与西方文化自我的相似性比较(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性善论上与西方文化自我有相似之处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最早的自我概念中提出人性天生善良,人类本性中固有完善、善良、实现等积极方面。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具有天生的某种倾向,不是白板,即“实现倾向”,人的本性是自然发挥的作用,其实是“建设性的,是可以信赖的”。
马斯洛则认为,人的自我实现需要是一种“似本能”,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西方自我研究里面广泛存在自身价值体现的观点,他们首先把自我看成对自身的认识和了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充分体现出自我的心理,最早的自我在老子的思想中得到完美的体现。
老子提出人性论与道本体,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从天地万物到人类都是“道”产生的,都根源于“道”。
在道的基础上建立人性自然的人性论,认为性本善良。
即性本身是善良的,没有好坏之分。
这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出来的自我是体现人的善良和友好。
老子的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倡导的自我天生是善良的观点有相似之处。
许多西方学者在研究中也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自我上有一定的相似。
文化心理学
2.跨文化心理学 Magnusson和Endler等人(1977)把心 理学中的互动论引入了文化研究的范 畴。他们认为,文化的形成与变迁是 人们为了适应环境而与环境相互作用 的结果。人是这种作用的主体,社会 文化特征与外在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 必须经由人的行为才有可能。这种人 境互动论的观点与文化人类学的思想 一起成为了跨文化心理学(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研究的理论基础
上述学者的观点尽管各不相同, 但在一些基本方面是一致的。 首先他们都强调文化心理学研究 的是意义,而意义是相对于某一 文化语境中的人来说的意义。它 制约着人对刺激的反应或人的行 为; 其次,都强调文化是内在与人的, 文化与心理相互建构。
(二)从研究对象上或内容上对文 化心理学的界定 1.心理学以文化意义为研究对象 2.心理与文化的相互建构是文化心 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内容
潜伏期:20世纪30-60年代 心理 学发展对文化心理学的忽视。 代表人物闵斯特伯格、李凯尔特
萌芽期: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 代以前 1969年提出了文化心理 学的概念,注意到文化的重要作 用,并开始对文化进行研究 代表人物:戴沃斯、黑普勒
形成期: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 中期 对文化敏感性的关注,主要 研究社会文化语境和语言的意义, 并在此基础山形成了文化心理学 的独特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理 论观点和方法。 代表人物 普里斯.威廉姆斯
(二)什么是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文化之间 相互影响关系的学科,它的主要目 的在于揭示文化和心理之间相互 整合的机制。文化心理学的两个 最基本的前提:一是认为人类的 生活受制于自身所生活的社会文 化情景,二是认为文化本身又是 人类创造性活动的结果。
中国有心理学吗?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意义
/中国有心理学吗?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意义文|申荷永中国有心理学吗?大家也听到了我的回答:这回答是肯定的。
我们中国的心理学,以心为本。
这种以心为本的心理学是一种境界,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
借用帕斯卡尔(Blaise Psacal)的一句话:“心有心的理由,只是这种理由并不被理性所认识”。
当我作为研究生开始心理学的学习的时候,那是10多年以前,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为什么把西方的“Psychology”翻译成了中文的“心理学”。
中文的“心理学”这三个字:第一个是“心”,第二个是“理”,第三个是“学”;而“词根”是“心”(heart)。
心者,人之本性也。
我们中国的医学经典,把心称之为生之本,神之变。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心中所包含的,正是天之所赋,虚灵不昧之灵性。
于是,我们古代的哲人,把心作为智慧之舍,灵性之源,认为“总包万虑谓之心。
”同时,心者,心灵之谓也,心灵具有超越性或超越之功能,我们的心不仅属于个体的范畴,而且被喻为道之本原或天地之心。
源自尧舜禹的十六字心传中有“人心惟危”,还有“道心惟微”。
传统的中国学者总是不忘“继绝学”,要为“天地立心”。
理者,理心也。
我们的《说文解字》把“理”注解为“治玉者也”。
在我们中国文化中,“玉”包含着五种特性:“润泽以温,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洁之方也。
”显然,这是借“玉”来说理,借“玉”来说心,仁义智勇洁,是心性,是人格。
治玉者,治愈也。
我们的古人说,医之上者,理於未然。
于是,我们有我们的“理学”。
理学便是一种深刻的心理学体系。
学者,学心也。
在我们的道家传统中,有“师心不师圣”之说,把你的“心”作为老师,而不仅仅是把圣贤作为老师。
圣贤是外在的,而自己的心是内在的。
这是关尹子的思想,关尹子是当年留住老子,为我们留下五千言《道德经》的人。
中国以自我为中心的历史观念的问题点
中国以自我为中心的历史观念的问题点他人本位是与自我本位相对的一个概念,二者共同组成了建构中国文化的基石。
通俗来讲,他人本位倾向于他人优先、先人后己。
总体而言,他人本位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或者说在中国文化中更加强调他人本位。
中国历史上很多例子都可以说明中国文化对他人本位的推崇,比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个人应以国家利益为服务目标;又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样表明了个人为国家利益献身的他人本位精神。
除了国家之外,他人本位还体现在家族宗亲和封建礼教中。
比如古有“守孝三年”的传统,即父母去世之后,子女需要在家守孝三年,其间不能工作,不能进行娱乐活动,此可谓“丁忧”是也。
此即将家族置于个人之上,将家族孝道传统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标准。
另外,他人本位在个体他人维度上也有所体现,著名典故“孔融让梨”就是典型的例子。
当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冲突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优先满足他人的利益。
时至近现代,人们对这些他人本位的行为概括了一个统称——“中华传统美德”。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他人本位都被作为一种道德标准甚至法律标准来衡量个体的表现,同时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调。
总体而言,他人本位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并成为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
相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本位在中国文化中体现得很少,并且大部分与此相关的内容都被作为反面典型来警醒世人。
中国文化中普遍的道德观点认为,自我本位与他人本位取决于人性的两面。
正如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善与恶是寄生在人类思想中的两个对立面。
人们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无法离开社会环境单独生活,过度的自我本位在集体生活中的弊端会被无限放大,最终无法得到社会和大众的认可。
比如“识时务者为俊杰”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本位意识,但无论是古代文献还是现代电视剧都把这句话定义为标准的“反派”专用语。
类似的还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更是让他成为各大戏曲舞台上的白脸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自我是有弹性的、可变的,是一种精 神发展的动态历程;自我与他人的界限不是 固定的,有弹性的,强调自我的扩张以不断 包容他人。
从修身的内省功夫开始,“修己以敬”到“ 修己以安人”,再到“修己以安百姓”,将 道德实践的范围从自己开始,在人际关系网 中层层外推,也使道德实践的成就从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渐次提升,最终成就“ 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的完美自我典范。
◆ “天下有三门:由于情欲,入自禽门;由于礼义, 入自人门;由于独智,入自圣门。” (扬雄 )
◆“人也者,物之至者也;圣也者,人之至者也。” (邵雍)
个我(非人)←---------做人----------→角色我(人格) 自然人------------修齐治平-----------→社会人
◆中西方自我的重要区别: ●西方“自我”即“人格”; ●中国“自我”非“人格”(自然人或者说个
对西方人而言,自我与他人的界限是相当明确且 固定的,而自我的终极目标则是将个人的潜能充 分发挥出来,并不断的追求自我超越。
自我的两面性比较高,公我与私我差距大。
“我们表面上看没个体,暗地里看没整体”? 认同自我是多面向的,以响应各种情境的弹性 处理,这是可以理解也必须被容忍的。 现已有相当多的实证研究显示:华人的思考带 有素朴辩证论的色彩,较能容忍矛盾性和不一 致性,关注整体特征而非进行局部的分析。
西方:自我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实体,是以“真我 ”为核心,追求一致和统合性。
如Rogers(1951)在其名著《成为一个人》中 就特别强调人要相信自己,诚实面对自己,做自 己想做的事,活出真正的自己。
事实上,西方心理学家在人格理论和自我论述应 用于临床治疗和咨询辅导时,都将找到真我(自 我了解)、活出真我(自我接纳)视为心理健康 的终极指标(Coan,1997)。
我不是人)
二、中国人的自我特点
(一)弹性自我或情境自我
在儒家的伦理文化的影响下,儒家自我本质上是 人伦的,是镶嵌在伦理关系网之中的,个人的独特 性被忽略压抑,人与人的相似性被强调;强调人境 融合、自我克制及顾全大局。儒家自我强调自我的 扩展以不断包容他人,形成一种共生的关系。
“我、自、己、咱、吾、余、俺、自己、朕、寡 人、臣、哀家、臣妾、妾、下官、在下、小可、 老朽、晚生、学生、弟子、鄙人、贫僧、贫道、 洒家、奴才、草民、不才”
“小我” (或叫私我)指代表个人与 圈子利益的“我”;
“大我”(或叫公我)指代表大众利益 的“我”。
• 个人内在的“私己”可以是一个完全未经 雕琢的“个己”,一有机会表现出来,往 往是一种内在的、原始的冲动。它可以是 非常自私自利的。如“乡愿”。因为不见 阳光,所以零碎、无结构。
要“中庸”或者“双赢”,不要“极端”, 这是儒家解决自我双面性问题路径。
即对于一切倮生、非倮生,画一鸿沟之界, 建国立都,设险自守,以与之宣战者也。质言之, “我”之名词与性质,即“个体与他体、此族与 他族宣战之名词及性质也。”
●“我”的最原始的含义:对于他人、他族宣 战之义
●“我”的一个重要引申义:“施身自谓 也。” →“个我”,它指仅以自己的身体实体为 界限的“我” 。
●“小我” (或叫私我)指代表家庭等少数 人利益的“我”;“大我”(或叫公我)指代表 多数人利益的“我”。
●个我、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当小我所 代表的人数逐渐减少,少到只有我这个“孤 家寡人”时,小我就又回到了它的本源意义 上,即个我。当小我所代表的人数逐渐增多, 多至可以容纳宇宙万物时,这个小我就与大 我合成了一个同心圆,这就是古代中国人一 向推崇的天人合一境界。
西方:强势的“自我偏执”,十分强调个人对环境的掌 控及自我潜能的实现,即强调个人去控制环境、表现自 我;强调人与社会的分离,甚至对立,强调个人性的自 我内涵,突显个人的独特及与众不同,也认为公开与私 密的自我应保持一致(除了礼貌等规范性因素的考虑之 外),此即对自己绝对的诚实。
西方人的自我受其自身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在个人主 义文化观驱动下, 自我研究的预设前提为自我本位,即 强调尊重自我,尊重自我个性,特别强调自我的独立性 、自主性,以自己的立场为中心去判断、去行动以强调 自我的独特性,自我本位的理想模式是和谐状态下的自 我实现,盲目的极端模式则是自我凌驾于善恶等价值观 之上。
在儒家文化价值体系中,对“自己”存有近乎 梦想的期望。要求人人都以“圣贤”为发展“ 自己”的终极目标,人人在任何社会情境遵礼 重义轻利、尊人卑己,一个 锱铢必较或总是自我中心的人要遭人轻视、被 人瞧不起,于是就陷入了尴尬境地:认真计较 得失会被人非议甚至瞧不起;让利于人,是吃 亏,又心有不甘,于是就虚伪地谦让,暗地里 又渴望得到对方回报。如此就陷入了欠人情、 还人情的无尽循环之中。
中国人要在不同人面前不断更换自己的角色, 扮演的是道德规范中要求的角色,而永远不是 自己。
君子的最高境界就是“慎独”,也就是要求在没有 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也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这个角色就像弗洛伊德的“超我”,约束着社会人 的言行,但是“本我”总是需要释放的,中国人在 这样的复杂规则之下约定俗成一套潜规则。舞 台上每个角色都说着自己该说的台词,但在另 一套解码系统中它可能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第四章 中国人的自我观
一、“我”的语义分析 自我(self),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
人-我关系的认识,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向 (有关自我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我”的含义
(1)代词 。表示 第一人 称 。《 说文·我 部》: “我,施身自谓也。”又表复数。《孟子·告子上》: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 与我者。”
陌生人 熟人
自己人 (自家人)
自己(个 我)
陌生人
熟人
自己人 (自家人) 自己(个 我)
(二)双面自我
杨中芳(2005)曾提出一个“双层自我”的 自我表现释义系统,即人们在与别人交往的 过程中,在别人面前要表现的自己(公我), 它与私下自己内心对自己、他人、事物的看 法(私我)并不一致。 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如果太接近“公我”,人 们会觉得他太“虚伪”“表面”“没诚意”, 但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太贴近“私我”,人们 又会觉得他太“鲁莽”“没礼貌”“心直口 快”“不懂人情事故”。 所以人们在表现“公我”和“私我”时,往 往就会受到这种两面性影响而产生矛盾的心 理。
越来越多的的研究证实,中国人有一个弹性 的、多变的“我”。
每个人的目标都是超越这个“我”。普通人要 做君子,就是“修身”以“齐家”,贤人的目标 就是“治国,平天下”,圣人则要实现“仁” ,即“天人合一”“万物一体”。
在自我表现上,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亚洲人也 不追求夸情境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反而强调 视情境要求而弹性调整自我的表现内容与方 式(Suh,2000),相当接近许烺光所言 之“情境取向”的概念(Hsu,1985)。
中国:强调个人的道德修为,视之为自我完善 的重要手段。传统华人的自我观强调道德修为 和灵性成长,杨中芳(1991b)在分析儒家传 统下自我的特色时就指出:华人的自我发展科 视为一个不断向前进步走向道德至善的过程。 陆洛和杨国枢(2005)在分析儒家对理想人格 的论述时也指出:自我完善的重点就在于人人 格的德行修持与道德实践。
(四)复数自我
中国人自我三成分:“个我”;“小我”; “大我”。 Markus&Kitayama(1991):中国人的自我是互 倚型自我; 有研究表明,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包括亲人和 朋友。相比较于处理其他人的信息,在处理与 亲人概念相关的信息时,中国人的反应时更快。
三、中西方自我的差异
中国:自我本质上是人伦的,是镶嵌在社会关 系网之中的,个人的独特性被忽略压抑,人与 人的相似性被强调;强调人境融合、自我克制 及顾全大局。
(三)伦理自我
“仁”是孔子所倡导的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论 语》中计有109次谈到“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仁者爱人”
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在事上磨”
《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 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 ,既是伦理人性,也指天理本体。他认为,良知人 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格物就是控制人欲,远离物欲。
西方文化经过宗教世俗化的现代化洗礼,灵性成 长大多被归于宗教性的范畴,在自我的界定中已 不再占有主导性的地位,而表现为一种最高层次 的超越性心理需求(Maslow,1971)。
更甚之,东西方的道德规范也有本质的不同( Hwang,2001)。对照儒家将道德置于自我之 中心的论述,西方现代化中的自我观对个人的道 德修为并不特别强调。
(2 ) 泛指 自 己的 一 方。 《左 传 ·庄公 十 年 》 : “春,齐师伐我。”
(3 ) 存有 私 见或 固 执己 见。 《 论语 ·子 罕》 :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朱熹注:“我,私己 也。”
“我”之本原
● 《说文》训“我”曰:“施身自谓也,从 戈从扌。”
扌者,杀之古文。戈而杀者,谓之“我”。 其名他人也,谓之曰“佗”。佗本作它。它者, 蝎蛇之谓也(古称人曰它,《诗·鹤鸣》:“它山 之石”。《释文》:它,古他字。周语不出于它 矣。注:它,它族也。后人以佗代它。佗《说 文》:“负何也。”非本训。)以戈杀为“我”, 以蝎蛇为“他”,此古人宣战之意也。
中国人的自我是有弹性的、可变的,是 一种精神发展的动态历程;自我与他人 的界限往往不是固定的,强调视情境要 求而弹性调整自我的表现内容与方式。 例如,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往往会形成一 种角色的自我,这种角色是自我身份的 象征,在不同的场合人们往往会展现出 不同的自我。 这种可变性、不确定性的自我使中国人 在认知事物、处理问题时也是具有弹性 的,会根据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人说人话见鬼 说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