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心理学——中国人的自我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泛指 自 己的 一 方。 《左 传 ·庄公 十 年 》 : “春,齐师伐我。”
(3 ) 存有 私 见或 固 执己 见。 《 论语 ·子 罕》 :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朱熹注:“我,私己 也。”
“我”之本原
● 《说文》训“我”曰:“施身自谓也,从 戈从扌。”
扌者,杀之古文。戈而杀者,谓之“我”。 其名他人也,谓之曰“佗”。佗本作它。它者, 蝎蛇之谓也(古称人曰它,《诗·鹤鸣》:“它山 之石”。《释文》:它,古他字。周语不出于它 矣。注:它,它族也。后人以佗代它。佗《说 文》:“负何也。”非本训。)以戈杀为“我”, 以蝎蛇为“他”,此古人宣战之意也。
即对于一切倮生、非倮生,画一鸿沟之界, 建国立都,设险自守,以与之宣战者也。质言之, “我”之名词与性质,即“个体与他体、此族与 他族宣战之名词及性质也。”
●“我”的最原始的含义:对于他人、他族宣 战之义
●“我”的一个重要引申义:“施身自谓 也。” →“个我”,它指仅以自己的身体实体为 界限的“我” 。
●“小我” (或叫私我)指代表家庭等少数 人利益的“我”;“大我”(或叫公我)指代表 多数人利益的“我”。
●个我、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当小我所 代表的人数逐渐减少,少到只有我这个“孤 家寡人”时,小我就又回到了它的本源意义 上,即个我。当小我所代表的人数逐渐增多, 多至可以容纳宇宙万物时,这个小我就与大 我合成了一个同心圆,这就是古代中国人一 向推崇的天人合一境界。
陌生人 熟人
自己人 (自家人)
自己(个 我)
陌生人
熟人
自己人 (自家人) 自己(个 我)
(二)双面自我
杨中芳(2005)曾提出一个“双层自我”的 自我表现释义系统,即人们在与别人交往的 过程中,在别人面前要表现的自己(公我), 它与私下自己内心对自己、他人、事物的看 法(私我)并不一致。 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如果太接近“公我”,人 们会觉得他太“虚伪”“表面”“没诚意”, 但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太贴近“私我”,人们 又会觉得他太“鲁莽”“没礼貌”“心直口 快”“不懂人情事故”。 所以人们在表现“公我”和“私我”时,往 往就会受到这种两面性影响而产生矛盾的心 理。
西方文化经过宗教世俗化的现代化洗礼,灵性成 长大多被归于宗教性的范畴,在自我的界定中已 不再占有主导性的地位,而表现为一种最高层次 的超越性心理需求(Maslow,1971)。
更甚之,东西方的道德规范也有本质的不同( Hwang,2001)。对照儒家将道德置于自我之 中心的论述,西方现代化中的自我观对个人的道 德修为并不特别强调。
◆ “天下有三门:由于情欲,入自禽门;由于礼义, 入自人门;由于独智,入自圣门。” (扬雄 )
◆“人也者,物之至者也;圣也者,人之至者也。” (邵雍)
个我(非人)←---------做人----------→角色我(人格) 自然人------------修齐治平-----------→社会人
◆中西方自我的重要区别: ●西方“自我”即“人格”; ●中国“自我”非“人格”(自然人或者说个
对西方人而言,自我与他人的界限是相当明确且 固定的,而自我的终极目标则是将个人的潜能充 分发挥出来,并不断的追求自我超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我的两面性比较高,公我与私我差距大。
“我们表面上看没个体,暗地里看没整体”? 认同自我是多面向的,以响应各种情境的弹性 处理,这是可以理解也必须被容忍的。 现已有相当多的实证研究显示:华人的思考带 有素朴辩证论的色彩,较能容忍矛盾性和不一 致性,关注整体特征而非进行局部的分析。
在儒家文化价值体系中,对“自己”存有近乎 梦想的期望。要求人人都以“圣贤”为发展“ 自己”的终极目标,人人在任何社会情境遵礼 而行,克制“自己”,超越“个己”。
儒家伦理道德倡导重义轻利、尊人卑己,一个 锱铢必较或总是自我中心的人要遭人轻视、被 人瞧不起,于是就陷入了尴尬境地:认真计较 得失会被人非议甚至瞧不起;让利于人,是吃 亏,又心有不甘,于是就虚伪地谦让,暗地里 又渴望得到对方回报。如此就陷入了欠人情、 还人情的无尽循环之中。
越来越多的的研究证实,中国人有一个弹性 的、多变的“我”。
每个人的目标都是超越这个“我”。普通人要 做君子,就是“修身”以“齐家”,贤人的目标 就是“治国,平天下”,圣人则要实现“仁” ,即“天人合一”“万物一体”。
在自我表现上,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亚洲人也 不追求夸情境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反而强调 视情境要求而弹性调整自我的表现内容与方 式(Suh,2000),相当接近许烺光所言 之“情境取向”的概念(Hsu,1985)。
中国人要在不同人面前不断更换自己的角色, 扮演的是道德规范中要求的角色,而永远不是 自己。
君子的最高境界就是“慎独”,也就是要求在没有 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也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这个角色就像弗洛伊德的“超我”,约束着社会人 的言行,但是“本我”总是需要释放的,中国人在 这样的复杂规则之下约定俗成一套潜规则。舞 台上每个角色都说着自己该说的台词,但在另 一套解码系统中它可能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三)伦理自我
“仁”是孔子所倡导的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论 语》中计有109次谈到“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仁者爱人”
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在事上磨”
《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 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 ,既是伦理人性,也指天理本体。他认为,良知人 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格物就是控制人欲,远离物欲。
西方:自我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实体,是以“真我 ”为核心,追求一致和统合性。
如Rogers(1951)在其名著《成为一个人》中 就特别强调人要相信自己,诚实面对自己,做自 己想做的事,活出真正的自己。
事实上,西方心理学家在人格理论和自我论述应 用于临床治疗和咨询辅导时,都将找到真我(自 我了解)、活出真我(自我接纳)视为心理健康 的终极指标(Coan,1997)。
中国人的自我是有弹性的、可变的,是 一种精神发展的动态历程;自我与他人 的界限往往不是固定的,强调视情境要 求而弹性调整自我的表现内容与方式。 例如,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往往会形成一 种角色的自我,这种角色是自我身份的 象征,在不同的场合人们往往会展现出 不同的自我。 这种可变性、不确定性的自我使中国人 在认知事物、处理问题时也是具有弹性 的,会根据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人说人话见鬼 说鬼话。
第四章 中国人的自我观
一、“我”的语义分析 自我(self),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
人-我关系的认识,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向 (有关自我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我”的含义
(1)代词 。表示 第一人 称 。《 说文·我 部》: “我,施身自谓也。”又表复数。《孟子·告子上》: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 与我者。”
西方:强势的“自我偏执”,十分强调个人对环境的掌 控及自我潜能的实现,即强调个人去控制环境、表现自 我;强调人与社会的分离,甚至对立,强调个人性的自 我内涵,突显个人的独特及与众不同,也认为公开与私 密的自我应保持一致(除了礼貌等规范性因素的考虑之 外),此即对自己绝对的诚实。
西方人的自我受其自身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在个人主 义文化观驱动下, 自我研究的预设前提为自我本位,即 强调尊重自我,尊重自我个性,特别强调自我的独立性 、自主性,以自己的立场为中心去判断、去行动以强调 自我的独特性,自我本位的理想模式是和谐状态下的自 我实现,盲目的极端模式则是自我凌驾于善恶等价值观 之上。
(四)复数自我
中国人自我三成分:“个我”;“小我”; “大我”。 Markus&Kitayama(1991):中国人的自我是互 倚型自我; 有研究表明,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包括亲人和 朋友。相比较于处理其他人的信息,在处理与 亲人概念相关的信息时,中国人的反应时更快。
三、中西方自我的差异
中国:自我本质上是人伦的,是镶嵌在社会关 系网之中的,个人的独特性被忽略压抑,人与 人的相似性被强调;强调人境融合、自我克制 及顾全大局。
中国:强调个人的道德修为,视之为自我完善 的重要手段。传统华人的自我观强调道德修为 和灵性成长,杨中芳(1991b)在分析儒家传 统下自我的特色时就指出:华人的自我发展科 视为一个不断向前进步走向道德至善的过程。 陆洛和杨国枢(2005)在分析儒家对理想人格 的论述时也指出:自我完善的重点就在于人人 格的德行修持与道德实践。
“文化下移”现象
中国:自我是有弹性的、可变的,是一种精 神发展的动态历程;自我与他人的界限不是 固定的,有弹性的,强调自我的扩张以不断 包容他人。
从修身的内省功夫开始,“修己以敬”到“ 修己以安人”,再到“修己以安百姓”,将 道德实践的范围从自己开始,在人际关系网 中层层外推,也使道德实践的成就从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渐次提升,最终成就“ 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的完美自我典范。
我不是人)
二、中国人的自我特点
(一)弹性自我或情境自我
在儒家的伦理文化的影响下,儒家自我本质上是 人伦的,是镶嵌在伦理关系网之中的,个人的独特 性被忽略压抑,人与人的相似性被强调;强调人境 融合、自我克制及顾全大局。儒家自我强调自我的 扩展以不断包容他人,形成一种共生的关系。
“我、自、己、咱、吾、余、俺、自己、朕、寡 人、臣、哀家、臣妾、妾、下官、在下、小可、 老朽、晚生、学生、弟子、鄙人、贫僧、贫道、 洒家、奴才、草民、不才”
“小我” (或叫私我)指代表个人与 圈子利益的“我”;
“大我”(或叫公我)指代表大众利益 的“我”。
• 个人内在的“私己”可以是一个完全未经 雕琢的“个己”,一有机会表现出来,往 往是一种内在的、原始的冲动。它可以是 非常自私自利的。如“乡愿”。因为不见 阳光,所以零碎、无结构。
要“中庸”或者“双赢”,不要“极端”, 这是儒家解决自我双面性问题路径。
(3 ) 存有 私 见或 固 执己 见。 《 论语 ·子 罕》 :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朱熹注:“我,私己 也。”
“我”之本原
● 《说文》训“我”曰:“施身自谓也,从 戈从扌。”
扌者,杀之古文。戈而杀者,谓之“我”。 其名他人也,谓之曰“佗”。佗本作它。它者, 蝎蛇之谓也(古称人曰它,《诗·鹤鸣》:“它山 之石”。《释文》:它,古他字。周语不出于它 矣。注:它,它族也。后人以佗代它。佗《说 文》:“负何也。”非本训。)以戈杀为“我”, 以蝎蛇为“他”,此古人宣战之意也。
即对于一切倮生、非倮生,画一鸿沟之界, 建国立都,设险自守,以与之宣战者也。质言之, “我”之名词与性质,即“个体与他体、此族与 他族宣战之名词及性质也。”
●“我”的最原始的含义:对于他人、他族宣 战之义
●“我”的一个重要引申义:“施身自谓 也。” →“个我”,它指仅以自己的身体实体为 界限的“我” 。
●“小我” (或叫私我)指代表家庭等少数 人利益的“我”;“大我”(或叫公我)指代表 多数人利益的“我”。
●个我、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当小我所 代表的人数逐渐减少,少到只有我这个“孤 家寡人”时,小我就又回到了它的本源意义 上,即个我。当小我所代表的人数逐渐增多, 多至可以容纳宇宙万物时,这个小我就与大 我合成了一个同心圆,这就是古代中国人一 向推崇的天人合一境界。
陌生人 熟人
自己人 (自家人)
自己(个 我)
陌生人
熟人
自己人 (自家人) 自己(个 我)
(二)双面自我
杨中芳(2005)曾提出一个“双层自我”的 自我表现释义系统,即人们在与别人交往的 过程中,在别人面前要表现的自己(公我), 它与私下自己内心对自己、他人、事物的看 法(私我)并不一致。 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如果太接近“公我”,人 们会觉得他太“虚伪”“表面”“没诚意”, 但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太贴近“私我”,人们 又会觉得他太“鲁莽”“没礼貌”“心直口 快”“不懂人情事故”。 所以人们在表现“公我”和“私我”时,往 往就会受到这种两面性影响而产生矛盾的心 理。
西方文化经过宗教世俗化的现代化洗礼,灵性成 长大多被归于宗教性的范畴,在自我的界定中已 不再占有主导性的地位,而表现为一种最高层次 的超越性心理需求(Maslow,1971)。
更甚之,东西方的道德规范也有本质的不同( Hwang,2001)。对照儒家将道德置于自我之 中心的论述,西方现代化中的自我观对个人的道 德修为并不特别强调。
◆ “天下有三门:由于情欲,入自禽门;由于礼义, 入自人门;由于独智,入自圣门。” (扬雄 )
◆“人也者,物之至者也;圣也者,人之至者也。” (邵雍)
个我(非人)←---------做人----------→角色我(人格) 自然人------------修齐治平-----------→社会人
◆中西方自我的重要区别: ●西方“自我”即“人格”; ●中国“自我”非“人格”(自然人或者说个
对西方人而言,自我与他人的界限是相当明确且 固定的,而自我的终极目标则是将个人的潜能充 分发挥出来,并不断的追求自我超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我的两面性比较高,公我与私我差距大。
“我们表面上看没个体,暗地里看没整体”? 认同自我是多面向的,以响应各种情境的弹性 处理,这是可以理解也必须被容忍的。 现已有相当多的实证研究显示:华人的思考带 有素朴辩证论的色彩,较能容忍矛盾性和不一 致性,关注整体特征而非进行局部的分析。
在儒家文化价值体系中,对“自己”存有近乎 梦想的期望。要求人人都以“圣贤”为发展“ 自己”的终极目标,人人在任何社会情境遵礼 而行,克制“自己”,超越“个己”。
儒家伦理道德倡导重义轻利、尊人卑己,一个 锱铢必较或总是自我中心的人要遭人轻视、被 人瞧不起,于是就陷入了尴尬境地:认真计较 得失会被人非议甚至瞧不起;让利于人,是吃 亏,又心有不甘,于是就虚伪地谦让,暗地里 又渴望得到对方回报。如此就陷入了欠人情、 还人情的无尽循环之中。
越来越多的的研究证实,中国人有一个弹性 的、多变的“我”。
每个人的目标都是超越这个“我”。普通人要 做君子,就是“修身”以“齐家”,贤人的目标 就是“治国,平天下”,圣人则要实现“仁” ,即“天人合一”“万物一体”。
在自我表现上,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亚洲人也 不追求夸情境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反而强调 视情境要求而弹性调整自我的表现内容与方 式(Suh,2000),相当接近许烺光所言 之“情境取向”的概念(Hsu,1985)。
中国人要在不同人面前不断更换自己的角色, 扮演的是道德规范中要求的角色,而永远不是 自己。
君子的最高境界就是“慎独”,也就是要求在没有 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也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这个角色就像弗洛伊德的“超我”,约束着社会人 的言行,但是“本我”总是需要释放的,中国人在 这样的复杂规则之下约定俗成一套潜规则。舞 台上每个角色都说着自己该说的台词,但在另 一套解码系统中它可能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三)伦理自我
“仁”是孔子所倡导的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论 语》中计有109次谈到“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仁者爱人”
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在事上磨”
《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 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 ,既是伦理人性,也指天理本体。他认为,良知人 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格物就是控制人欲,远离物欲。
西方:自我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实体,是以“真我 ”为核心,追求一致和统合性。
如Rogers(1951)在其名著《成为一个人》中 就特别强调人要相信自己,诚实面对自己,做自 己想做的事,活出真正的自己。
事实上,西方心理学家在人格理论和自我论述应 用于临床治疗和咨询辅导时,都将找到真我(自 我了解)、活出真我(自我接纳)视为心理健康 的终极指标(Coan,1997)。
中国人的自我是有弹性的、可变的,是 一种精神发展的动态历程;自我与他人 的界限往往不是固定的,强调视情境要 求而弹性调整自我的表现内容与方式。 例如,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往往会形成一 种角色的自我,这种角色是自我身份的 象征,在不同的场合人们往往会展现出 不同的自我。 这种可变性、不确定性的自我使中国人 在认知事物、处理问题时也是具有弹性 的,会根据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人说人话见鬼 说鬼话。
第四章 中国人的自我观
一、“我”的语义分析 自我(self),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
人-我关系的认识,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向 (有关自我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我”的含义
(1)代词 。表示 第一人 称 。《 说文·我 部》: “我,施身自谓也。”又表复数。《孟子·告子上》: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 与我者。”
西方:强势的“自我偏执”,十分强调个人对环境的掌 控及自我潜能的实现,即强调个人去控制环境、表现自 我;强调人与社会的分离,甚至对立,强调个人性的自 我内涵,突显个人的独特及与众不同,也认为公开与私 密的自我应保持一致(除了礼貌等规范性因素的考虑之 外),此即对自己绝对的诚实。
西方人的自我受其自身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在个人主 义文化观驱动下, 自我研究的预设前提为自我本位,即 强调尊重自我,尊重自我个性,特别强调自我的独立性 、自主性,以自己的立场为中心去判断、去行动以强调 自我的独特性,自我本位的理想模式是和谐状态下的自 我实现,盲目的极端模式则是自我凌驾于善恶等价值观 之上。
(四)复数自我
中国人自我三成分:“个我”;“小我”; “大我”。 Markus&Kitayama(1991):中国人的自我是互 倚型自我; 有研究表明,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包括亲人和 朋友。相比较于处理其他人的信息,在处理与 亲人概念相关的信息时,中国人的反应时更快。
三、中西方自我的差异
中国:自我本质上是人伦的,是镶嵌在社会关 系网之中的,个人的独特性被忽略压抑,人与 人的相似性被强调;强调人境融合、自我克制 及顾全大局。
中国:强调个人的道德修为,视之为自我完善 的重要手段。传统华人的自我观强调道德修为 和灵性成长,杨中芳(1991b)在分析儒家传 统下自我的特色时就指出:华人的自我发展科 视为一个不断向前进步走向道德至善的过程。 陆洛和杨国枢(2005)在分析儒家对理想人格 的论述时也指出:自我完善的重点就在于人人 格的德行修持与道德实践。
“文化下移”现象
中国:自我是有弹性的、可变的,是一种精 神发展的动态历程;自我与他人的界限不是 固定的,有弹性的,强调自我的扩张以不断 包容他人。
从修身的内省功夫开始,“修己以敬”到“ 修己以安人”,再到“修己以安百姓”,将 道德实践的范围从自己开始,在人际关系网 中层层外推,也使道德实践的成就从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渐次提升,最终成就“ 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的完美自我典范。
我不是人)
二、中国人的自我特点
(一)弹性自我或情境自我
在儒家的伦理文化的影响下,儒家自我本质上是 人伦的,是镶嵌在伦理关系网之中的,个人的独特 性被忽略压抑,人与人的相似性被强调;强调人境 融合、自我克制及顾全大局。儒家自我强调自我的 扩展以不断包容他人,形成一种共生的关系。
“我、自、己、咱、吾、余、俺、自己、朕、寡 人、臣、哀家、臣妾、妾、下官、在下、小可、 老朽、晚生、学生、弟子、鄙人、贫僧、贫道、 洒家、奴才、草民、不才”
“小我” (或叫私我)指代表个人与 圈子利益的“我”;
“大我”(或叫公我)指代表大众利益 的“我”。
• 个人内在的“私己”可以是一个完全未经 雕琢的“个己”,一有机会表现出来,往 往是一种内在的、原始的冲动。它可以是 非常自私自利的。如“乡愿”。因为不见 阳光,所以零碎、无结构。
要“中庸”或者“双赢”,不要“极端”, 这是儒家解决自我双面性问题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