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问题整治方案及表格
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2
![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2](https://img.taocdn.com/s3/m/0dff994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14.png)
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2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一、背景津补贴是国家对于特定群体的福利待遇安排,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政策,可以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为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发放过程中,由于各地区、各部门的管理不规范和执行力度不足,往往出现违规发放津补贴的问题,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
因此,开展违规发放津补贴的专项治理工作是当前的迫切需要。
二、目标本次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治理工作的目标是明确责任、规范流程、加强监督,全面排查违规发放津补贴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确保津补贴的发放工作合规合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工作内容1.建立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排查机制(1)各地区、各部门建立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排查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2)对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的排查工作进行明确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和工作水平。
2.加强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的监督和检查(1)建立津补贴发放工作的日常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问题。
对问题线索的举报和投诉要及时处理,并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2)定期进行津补贴发放工作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对发现的违规发放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
3.加强津补贴政策宣传与教育(1)通过多种形式,加大津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加群众对津补贴政策的了解,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公开度。
(2)加强对津补贴政策的培训与教育,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政策执行水平和工作规范。
4.构建津补贴发放工作的信息化系统(1)建立津补贴发放工作的信息化平台,实现津补贴发放工作的全程信息化管理。
(2)完善津补贴发放工作的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功能,提高津补贴的发放效率和准确性。
5.严格追责违规发放行为(1)对违规发放津补贴的行为要进行严肃追责,依法依规给予相应的处罚。
(2)对于失职、渎职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合法调查和处理,依法追究责任。
违规发放津补贴整治方案
![违规发放津补贴整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e1955c26fff705cd170a55.png)
桃花岭饭店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违规发放津补贴奖金福利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根据《市国资委关于开展出资监管企业负责人违规发放津补贴奖金福利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精神,为切实抓好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薪酬管理,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一、成立整治工作专班组长:陈少斌总经理副组长:姜萍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成员:谢忠明办公室主任刘丽涛财务部经理戈豫林党办副主任、纪检监察室副主任艾文青审计监察员二、整治时间及范围:2014年元月1日以来,在市国资委核定年薪标准和范围之外以各种名义发放给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和其它福利性货币收入及物质性奖励项目。
三、整治内容1、超出市国资委核定的薪酬范围和标准发放薪酬的;2、违反规定自行新设项目发放奖金、加班补贴、施工补贴、年休假补贴、节假日津补贴和发放降温费等福利性货币收入等;3、未按规定报市国资委批准在下属子公司兼职取酬的;4、违反规定为企业负责人购买的商业性保险;5、未按规定履行审核程序自行为企业负责人建立或超标准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以及超标准缴存住房公积金的;6、年度风险抵押金未及时向专户存储的;7、其他不符合发放的货币性收入和有价证券。
四、重点整治对象公司领导班子成员。
五、工作方法及步骤1、自查自纠纪检监察室通过逐项查账的形式查找并发现问题,并报整治工作专班。
2、问题反馈及情况核实工作专班反馈检查问题,并了解核实具体情况。
3、明确纠正问题工作专班明确应立即纠正的内容,并报公司党委审议。
4、情况汇报工作专班将自查自纠情况于9月15日之前上报市国资委。
5、接受督查迎接市国资委对公司专项整治活动工作开展情况和活动效果的督查。
6、整改落实根据整治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公司制定整改计划,整改计划包括整改内容、措施、责任人、整改期限等,力争从制度和规程上予以规范。
六、工作要求1、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整治活动,把活动与“三严三实”专项教育活动相结合,客观真实反映问题,严禁弄虚作假现象发生。
固堤行动”纠治违规 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问题工作方案
![固堤行动”纠治违规 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问题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dcb72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d.png)
固堤行动”纠治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问题工作方案固堤行动纠治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问题工作方案背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各地围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进行了大量改造和建设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地方存在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的问题,严重浪费财政资金,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众信任。
目标•有效纠治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问题,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
•加强政府部门内部管理,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
方案概述1.加强宣传教育–开展专题培训,提高认识,强化监督意识。
–制作宣传册,向公众普及有关政府津贴补贴和福利发放的规定及程序。
2.完善制度规范–审查和修订现有规定,明确津贴补贴和福利的发放条件和程序。
–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和监督津贴补贴和福利的发放。
3.强化风险防控–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控和审核。
–配置专业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4.加大惩处力度–对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包括给予行政处罚和追究刑事责任。
–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引起社会关注和警示。
5.加强信息公开–建立网上信息平台,及时公布津贴补贴和福利的发放情况,接受公众监督。
–鼓励社会各界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实施步骤1.成立固堤行动工作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和任务。
2.制定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实施步骤和各项措施的具体时间节点。
3.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培训和宣讲活动。
4.完善制度规范,征求意见并修订相关文件。
5.配置监测系统,提升对违规行为的发现和查处能力。
6.加大惩处力度,依法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7.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实现津贴补贴和福利发放过程的透明化和公开化。
8.定期评估和总结工作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预期效果•明确的制度规范和流程,增加津贴补贴和福利发放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提高政府部门内部管理水平,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
•减少财政资金的浪费,提高利用效率。
•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问题整治方案及表格
![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问题整治方案及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c04f369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4.png)
附件2关于开展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一、整治内容(一)超项目、超标准、超范围发放津贴补贴问题。
1.改革性补贴和奖励性补贴超过规定的项目和标准。
2.违规发放加班补贴等工作补贴。
3.违规发放过节费、购物卡及物资。
4.违规发放各类奖金.5.执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事业单位在人社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外发放的奖金和补贴。
(二)违规发放职工福利等问题。
二、整治目标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六条意见以及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秩序的总体要求,以《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的处分规定》(监察部令第31号)、《关于进一步严肃纪律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鄂办发电[2014]26号)和省、市关于规范奖励性补贴发放等文件为依据,对机关和参公单位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违规发放津贴补贴,事业单位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在绩效工资总量外违规发放津贴补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违规发放职工福利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进一步巩固前一阶段清理整治工作成果,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三、方法步骤整治工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7月10日前)。
根据省、市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整治方案,启动整治工作。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阶段(7月).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对照整治内容进行自查,重点对2014年6月1日以来年终一次性奖金、奖励性补贴、改革性补贴有无超项目、超标准、超范围发放问题和违规发放加班补贴、值班补贴、奖金等问题进行自查自纠。
对自查自纠出的问题,要制定整改、退还计划,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目标,确保整改活动扎实有效、不走过场。
各部门、各单位(由主管部门汇总后)于7月25日前将自查自纠情况和津贴补贴、福利发放情况统计表(见附表2—1,2—2,2—3)上报县专项整治工作专班。
第三阶段:监督检查阶段(8月初至9月底)。
对全县各机关事业单位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问题.对违规资金要上缴财政专户,并严肃查处和通报一批违反有关规定的典型案件,达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县专项整治工作专班还将根据各地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情况进行抽查,抽查面对乡镇做到100%,对县直不低于30%。
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1b12f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3.png)
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津补贴是一种用以激励和保障特定对象的福利待遇,如不正确发放和管理,容易引发各种问题,包括财政浪费、公平公正问题等。
为切实解决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提高津补贴发放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1.建立健全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的发现、查处和防控机制,有效减少违规现象。
2.加强对津补贴发放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津补贴发放工作公平公正、规范有序。
3.落实违规发放津补贴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严厉惩处违规者的工作氛围。
三、工作重点1.建立健全津补贴管理制度,明确津补贴的标准和发放程序。
规范津补贴的审批、发放、使用和监督等环节,确保整个过程公正透明。
2.加强人员管理,完善岗位责任制。
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范围和工作流程,强化领导责任制,实行岗位责任追究制度。
3.加强对津补贴发放对象的审核和调查,确保津补贴发放对象的合法合规。
建立完善津补贴资格审核的制度,确保发放对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4.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大对违规发放津补贴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震慑,严肃违纪问责。
四、具体措施1.制定津补贴发放管理制度,明确津补贴的标准和发放程序。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明确津补贴发放的资金来源、发放条件、审批流程和发放对象范围。
2.完善津补贴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津补贴发放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实现津补贴发放的数字化记录和审批,加强对津补贴发放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加强对津补贴发放对象的审核和调查,确保津补贴发放的合法合规。
建立津补贴资格审核工作制度,对津补贴发放对象进行全面调查核实。
对存在疑问的发放对象进行实地核查,确保真实性和合法性。
4.加强对津补贴发放程序的监督和检查,防止违规操作。
建立津补贴发放环节的内部审计制度,对津补贴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和整改。
加强对津补贴发放的抽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加大对违规发放津补贴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震慑作用。
违规发放津贴的整改措施
![违规发放津贴的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127c6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17.png)
违规发放津贴的整改措施违规发放津贴的整改措施引言: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激烈,津贴已成为各企事业单位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之一。
津贴的发放既能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然而,随着津贴的逐渐普及,有些企业组织领导者和管理者滥发津贴,甚至存在违规发放津贴的现象,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因此,对于违规发放津贴的整改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建立健全津贴管理制度1.设立津贴管理部门:企业应设立专门的津贴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管理津贴发放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2.明确津贴发放原则:明确津贴发放的原则,包括按照岗位、工作绩效、业绩贡献等因素来确定津贴的发放标准和比例。
3.制定津贴管理规范:制定津贴管理规范,明确津贴的名称、种类、发放对象、发放条件、发放标准等详细规定,规范企业津贴发放行为。
4.规范津贴发放程序:建立津贴发放的程序,明确审批流程和责任,避免权力滥用和人为干预。
5.建立津贴发放档案:建立完善的津贴发放档案,做到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便于监督和评估。
二、加强津贴政策宣传和培训1.对津贴政策进行全面宣传:将津贴制度和政策全面宣传到各部门和员工中,使员工对津贴的发放原则和政策有充分的了解。
2.加强津贴政策培训:针对津贴政策和规范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对津贴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正确操作和理解。
三、加强津贴的管理和监督1.建立津贴发放审核制度:建立津贴发放审核制度,对津贴的发放依据、发放标准、发放程序等进行审核,确保发放的合规性。
2.建立津贴发放监督机制:建立津贴发放监督机制,通过内部审计、监察等手段,对津贴发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跟踪,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建立双重授权制度:在津贴发放程序中,要设立双重授权制度,确保每一次津贴发放都经过审核和审批。
四、加强对予以违规发放津贴行为的处理和追责1.建立实名举报制度:对职工及其他相关人员建立实名举报制度,鼓励员工举报违规发放津贴行为,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
违规发放津补贴整治方案1
![违规发放津补贴整治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314e20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5.png)
违规发放津补贴整治方案1违规发放津补贴整治方案引言:津补贴是政府为了改善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待遇而设立的一种福利制度,旨在提高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然而,由于管理不善和监管不严,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违规发放津补贴的现象,严重侵害了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损害了公平公正的原则,破坏了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形象。
因此,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整治违规发放津补贴的问题。
一、加强监管和控制要解决违规发放津补贴的问题,首先要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控制力度。
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财政部门的监督。
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津补贴发放审核制度,确保津补贴的发放符合合法合规的原则。
同时,要加大对各地方和单位的监督力度,对违规发放津补贴的地方和单位给予严厉的处罚。
2.加强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
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津补贴申请和审核制度,严格审查津补贴的申请材料和发放条件,确保津补贴的发放符合规定和政策。
3.加强审计部门的监督。
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津补贴的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发放的问题。
对违规发放津补贴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追责,追回违规发放的资金。
二、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在加强监管和控制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为整治违规发放津补贴提供有力支持。
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津补贴的发放标准和条件。
要建立明确的津补贴发放标准和条件,规定津补贴的种类、金额和发放对象等。
同时,要及时调整和优化津补贴的发放标准和条件,确保其合理、公正和可行。
2.建立津补贴的申请和审核制度。
要建立统一的津补贴申请和审核制度,规定津补贴的申请流程和审核程序。
同时,要加强对津补贴申请材料和发放条件的审查,确保津补贴的发放符合规定和政策。
3.建立津补贴的监督和检查机制。
要建立津补贴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加强对津补贴发放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对违规发放津补贴的地方和单位进行严肃问责,追回违规发放的资金。
三、加强教育和培训为了提高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职工的自律意识和工作素质,必须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
违规发放津贴的整改措施1
![违规发放津贴的整改措施1](https://img.taocdn.com/s3/m/e5b0baa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1.png)
违规发放津贴的整改措施1违规发放津贴的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津贴是企业或机构为了鼓励和激励员工而发放的一种经济补助,一般包括住房津贴、交通津贴、通信津贴、餐补津贴等等。
然而,一些企业或机构在发放津贴的过程中存在违规发放的问题,比如虚报、冒领、重复发放等,这不仅损害了企业或机构的利益,也不利于员工的发展和团队的稳定。
因此,违规发放津贴的整改成为了企业或机构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分析违规发放津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虚报津贴:一些员工或部门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补助,会故意虚报自己的住房、交通、通信等情况,导致企业或机构多发了津贴。
2. 冒领津贴:一些员工或部门为了获取其他员工的津贴,会冒领他人的住房、交通、通信等费用,导致津贴发放不准确。
3. 重复发放津贴:由于制度混乱或管理不严格,一些员工或部门会重复领取同一项津贴,导致津贴发放超出实际需求。
以上问题的存在不仅增加了企业或机构的经济负担,也降低了津贴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严重影响了员工之间的关系和团队的凝聚力。
三、整改措施为了解决违规发放津贴的问题,企业或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 完善津贴管理制度:制定津贴管理制度,明确津贴的发放标准、程序和要求。
制度应包括津贴申请、审核、发放和监督等环节,确保各个环节的规范和有效性。
2. 强化津贴发放流程:建立津贴发放的正规流程,包括申请、审核、发放和核查等环节。
在申请环节,应要求员工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住房合同、交通票据等,以确保申请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在审核环节,应设立审核岗位,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保津贴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在发放环节,应要求财务部门按照规定的流程和程序发放津贴。
在核查环节,应定期对发放的津贴进行核查,确保津贴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 健全津贴管理责任制:明确各个岗位的津贴管理责任,建立员工和部门之间的责任制度。
对于违规发放津贴的行为,要进行追责和问责,以起到警示作用。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对津贴管理制度的认识和遵守。
违规发放津补贴整治方案
![违规发放津补贴整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8705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5.png)
违规发放津补贴整治方案违规发放津补贴是指以不合法的方式获取或向未符合条件的个体发放国家和地方给予的津贴、补贴等福利待遇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政府的利益,还严重侵犯了社会公平和公正原则,影响了政府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工作的开展。
为了规范津补贴发放的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下面本文将提出违规发放津补贴整治方案。
一、加强制度建设(一)完善津补贴发放的管理制度,明确发放对象和条件。
制定津补贴发放管理细则,明确发放对象的条件、标准、程序和时间等,防止任意性和不合理性发放的产生。
(二)建立津补贴发放的申请、审核和审批机制。
建立津补贴发放的申请制度,要求申请人提供符合条件的证明材料,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审核和审批,确保发放到位。
(三)建立津补贴发放的监督和核查机制。
建立津补贴发放的监督和核查机制,定期对发放对象进行核查和追踪,对发现的违规发放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二、加强组织建设(一)加强对津补贴发放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对津补贴发放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岗位培训,提高其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水平,确保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二)建立津补贴发放的责任追究机制。
建立津补贴发放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机制,对工作失职、违规发放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纪律性。
(三)加强津补贴发放工作人员的监督和考核。
建立津补贴发放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并进行定期的监督和评估,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激励和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一)建立津补贴发放的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全面、准确、可操作的津补贴发放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发放对象、金额和时间等进行控制和监督,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二)加强津补贴发放数据的共享和交流。
推动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流,加强对津补贴发放数据的比对和核对,防止数据的重复和虚假。
(三)建立津补贴发放的数据分析和预警机制。
通过对津补贴发放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建立数据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排查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
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样板
![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样板](https://img.taocdn.com/s3/m/4e395fd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0.png)
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样板一、工作目标本次专项治理工作的目标是:全面清理和规范企业内部津补贴发放行为,确保发放标准合理、程序规范、公示透明,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工作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在治理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员工一视同仁,确保治理工作的公正性。
2.严格依法原则: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内部违规发放津补贴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法律权威。
3.群众路线原则:要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充分发挥员工的监督作用,确保治理工作的民主性和群众性。
4.动态调整原则: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治理措施,确保治理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同步推进。
三、工作内容a.超标准发放津补贴;b.无依据发放津补贴;c.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d.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管理规定的行为。
a.制定规范的发放标准;b.明确发放范围和对象;c.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d.加强发放过程的监督和检查。
3.加强公示和监督:要在企业内部设立公示栏,对津补贴发放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员工监督。
同时,要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鼓励员工积极举报违规发放津补贴的行为。
4.完善制度建设: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完善相关制度,确保津补贴发放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四、工作步骤1.启动阶段:召开专项治理工作动员大会,明确工作目标、原则和内容,成立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2.清理阶段:组织力量对过去三年内企业内部发放的各类津补贴进行全面清理,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3.规范阶段:根据清理情况,制定规范的发放标准和程序,加强公示和监督,确保发放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五、工作要求1.加强组织领导: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挂帅,成立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治理工作的领导。
2.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责任,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3.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违规发放津补贴整改方案
![违规发放津补贴整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3b43a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b.png)
违规发放津补贴整改方案违规发放津补贴整改方案一、背景介绍津补贴是指国家、地方和企事业单位为了鼓励、奖励和扶持一些需要的群体或个人,在收入、工作条件或生活水平方面提供的一定的补助或津贴。
津补贴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群体或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然而,由于一些原因,违规发放津补贴的现象一直存在,这严重损害了津补贴制度的公平性和正义性。
二、问题分析违规发放津补贴导致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资源浪费:违规发放津补贴导致大量的财政资源浪费,使得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或个人无法得到应有的支持。
2.制度不健全:违规发放津补贴说明了津补贴制度在设计和执行中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行整改和优化。
3.不公平现象:违规发放津补贴会导致一些人获得了不应有的收益,而其他人却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这严重损害了公平和正义。
三、整改目标针对上述问题,制定违规发放津补贴的整改方案,旨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整改目标:1.优化和完善津补贴制度,增加司法审查和公众监督的力度,减少违规发放津补贴的可能性。
2.建立健全的津补贴发放机制,确保津补贴的公平和正义,真正惠及有需要的群体和个人。
3.加强对津补贴的监督和管理,严肃查处违规发放津补贴行为,维护津补贴制度的正常运行。
四、整改措施1.优化津补贴制度(1).加强立法,完善津补贴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津补贴的责任主体、发放标准和程序,规范津补贴的使用范围和时限。
(2).建立津补贴申请和审批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全程电子化管理,提高津补贴发放的效率和透明度。
(3).加强对津补贴政策的评估和监测,定期对津补贴政策进行评估,及时纠正和修改不合理或不适用的津补贴政策。
2.加强津补贴的管理和监督(1).健全津补贴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权利,建立科学、严格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确保津补贴发放的规范和透明。
(2).加强对津补贴申请材料的审查和核实,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严格把关津补贴的发放条件和资格。
(3).加大对津补贴发放单位和个人的监督力度,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津补贴发放检查机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处理。
违规发放津贴的整改措施及建议
![违规发放津贴的整改措施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d6f465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7.png)
违规发放津贴的整改措施及建议违规发放津贴是指在组织、企事业单位或行政机关中,存在以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方式向员工或公务员发放奖金、津贴或补贴等福利待遇的现象。
违规发放津贴会导致不公平竞争、浪费财政资源,严重影响组织的效益和声誉。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整改措施如下:1. 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与培训:组织机关应加强对员工的政策法规宣传,确保员工明确了解相关制度,特别是福利待遇的发放规定,包括奖金、津贴和补贴等相关政策,在培训中加强员工对违规发放津贴的认识,并提醒员工出错的后果和法律责任。
2. 完善津贴发放流程和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津贴发放流程和制度,明确发放责任人、审核程序和结束标准等,确保发放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同时,要加强对津贴的审核和监督,确保其合法合规。
3. 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对于存在违规发放津贴行为的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包括给予相应的警告、罚款、停职、降职等处罚,对于情节严重的人员,可以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同时,对于能够及时发现并举报违规行为的人员,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和保护。
4. 强化监督和审计:加强对津贴发放过程的监督和审计工作,确保相关程序的合规性,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同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和人事管理系统的监控和审核,防止违规操作的发生。
5. 强化宣传教育:组织机关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员工对违规发放津贴的风险意识和道德观念,加强道德教育,倡导廉洁思想,引导员工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整改建议如下:1. 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组织机关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明确津贴的发放范围、标准和发放程序等,防止发放津贴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同时,要建立健全津贴的监督制度,通过实施审计、随机抽查等方式,确保津贴的合法、合规和合理。
2.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对于存在违规发放津贴行为的人员,应给予相应的惩处,包括警告、罚款、停职、降职等处罚措施,确保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和纠正。
乡镇关于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乡镇关于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36d02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17.png)
乡镇关于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乡镇关于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一、背景概述津补贴是国家对农村和城乡居民的一种福利政策,旨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农村经济发展。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频频出现,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也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
为了加强对津补贴的管理和监督,有效治理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本乡镇特制定本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以确保津补贴政策的公平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治理目标1.建立健全津补贴发放管理制度,规范发放流程和操作程序,确保津补贴发放的公平性和合规性。
2.打击有关违规发放津补贴的行为,提升乡镇信用水平和服务规范,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保障真正需要帮助的农村和城乡居民能够及时获得津补贴,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治理任务和措施1.加强津补贴政策宣传(1)组织专业人员对津补贴政策进行系统培训,提高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2)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乡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向农村和城乡居民普及津补贴政策,使其了解津补贴的发放标准、流程和资格要求。
2.建立津补贴发放管理制度(1)制定明确的津补贴政策发放标准和各类津补贴的资格认定规范。
(2)建立津补贴发放报告机制,定期公布津补贴发放的相关数据和资料,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公开透明。
(3)加强津补贴发放审批程序,严格审核发放申请材料,防止虚报冒领。
3.加强津补贴发放监督(1)设立津补贴发放专门监督组,由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委员会组成,负责对津补贴发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建立津补贴发放违规问题举报机制,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对举报者给予奖励和保护。
(3)加大对津补贴发放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置,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加强津补贴发放信息化建设(1)建立津补贴发放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津补贴发放流程的全程监控和数据的实时统计。
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福利专项整治方案
![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福利专项整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09522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4.png)
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福利专项整治方案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福利是指相关单位或个人以虚假、夸大、夸张、违规手段获取并发放津贴、补贴、福利的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安全,破坏了社会公平公正,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损害了税收的公共利益。
为了清理整顿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福利问题,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和财政监督,确保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科学、严格的专项整治方案。
一、整治目标和原则整治目标:从源头上解决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福利问题,减少财政资金浪费和损失,实现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绩效管理。
整治原则:1.法律规范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权威、透明、可操作的政策规定,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和处罚。
2.公开透明原则:对发放津贴、补贴、福利的部门逐项进行公示,并定期向社会公开披露相关信息。
3.严格审核原则:加强对津贴、补贴、福利发放的申请材料和审核程序的把关,确保真实、准确的信息。
4.监督制约原则: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监督责任,加大违规发放行为的查处力度。
5.绩效管理原则:以绩效管理为导向,加强对津贴、补贴、福利发放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预期目标的实现。
二、整治内容和措施1.建立健全相关制度(1)明确发放津贴、补贴、福利的范围、标准和条件,制定详细的政策规定,并公开透明地向社会公示。
(2)规范津贴、补贴、福利发放的程序和流程,确保申请、审批、支付等环节合法、规范、透明。
(3)加强对津贴、补贴、福利发放对象的资格审查和审核工作,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确保津贴、补贴、福利向真正需要的人群发放。
2.加强监督管理(1)建立权威的监督机构,加强监督职能,推动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福利的行为依法查处。
(2)建立违规行为线索的举报渠道,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举报违规发放行为。
(3)加大对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福利的巡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核实、处理和纠正。
违规发放津补贴整治方案
![违规发放津补贴整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13758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8.png)
违规发放津补贴整治方案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违规发放津补贴”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影响了公共财政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众信任。
为了整治这一问题,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一、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政府应该建立严格的津补贴审核制度,对申请津补贴的人员进行细致的审核。
特别是在审核贫困户方面,应该采用多种方式确认其真实情况,以防止不法分子虚报贫困户信息获取补贴。
二、建立津补贴受领制度在审核制度的基础上,政府还应该建立津补贴的受领制度。
例如,对于困难群体提供的生活津贴,政府可以采用每月直接打入银行卡的方式,由银行进行监管,增加资金流向的透明度。
三、建立强力监督机制政府应该建立津补贴资金的监督机制。
例如,可以利用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对津补贴项目的收支情况进行核查,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合法。
四、加强惩戒措施对于发放津补贴过程中发生的非法、违规行为,政府应该采取严肃的惩戒措施。
例如,对于违法分子应该严厉打击,对于部门和个人责任的追究也应该加强。
这样才能切实保护公共财政安全和公众利益。
五、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政府应该通过宣传和教育等方式,普及以及督促津补贴的合理使用,增强大众对于津补贴的认知和接受度。
同时,还应该增加公众监督的途径,让市民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遏制不法分子的行为。
六、完善津补贴管理制度最后,需要完善津贴管理制度,诸如建立健全管理人员责任、财务透明、审核制度等。
在各层面上加强细节管控,严防类似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一直存在,在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强力监督机制和规范管理等方面需要配合种种措施,以保证公共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政府素质和服务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为实现更好的社会发展和公益事业发挥积极作用。
关于开展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关于开展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c9e5e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0.png)
关于开展违规发放津补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键盘上,我敲下了这个,思绪开始像滚动的屏幕一样,一幅幅画面在脑海中浮现。
这是一场针对违规发放津补贴的专项治理,必须严谨、细致,同时又要贴近实际,下面就是我的工作方案。
一、背景分析违规发放津补贴,长期以来就像潜藏在企业、机关中的一个毒瘤,侵蚀着公共资源,损害着公平正义。
这种现象,既有管理漏洞,也有利益驱动,更有法规意识的缺失。
因此,开展专项治理,势在必行。
二、治理目标1.清理违规发放的津补贴,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
2.建立健全津补贴管理制度,规范发放流程。
三、工作措施1.成立专项治理小组,由人事、财务、审计等部门联合组成,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治理工作有序推进。
2.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自查自纠、清理整治、制度建设等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明确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
3.对所有津补贴发放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一律停止发放,对已经发放的进行清退。
4.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提高员工的法规意识和自我约束力。
5.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员工积极举报违规行为,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6.强化监督检查,定期对各部门的津补贴发放情况进行审计,确保发放的合规性。
四、具体实施步骤1.自查自纠阶段各部门对照相关规定,自行检查津补贴发放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同时,治理小组对各部门的自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共性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2.清理整治阶段根据自查情况,对存在问题的津补贴进行清理,停止违规发放,对已经发放的进行清退。
同时,对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形成震慑。
3.制度建设阶段在治理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津补贴管理制度,明确发放条件、标准和程序,确保津补贴发放的合规性。
五、工作要求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专项治理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2.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治理小组要精心组织治理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确保治理工作有序推进。
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整改措施
![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8faeb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4.png)
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整改措施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是一种严重的管理问题,不仅浪费了国家和企业的资源,还严重侵害了员工的权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来杜绝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的情况发生。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津贴补贴管理制度。
这个制度应该包括津贴补贴的种类、发放标准、审批流程和监督机制等。
制度必须明确津贴补贴的用途和发放条件,不得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
同时,制度还应规定津贴补贴的审核流程和责任人,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提高津贴补贴发放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其次,企业需要加强对津贴补贴的监督和审查。
这包括对津贴补贴申请材料的审核、对发放情况的抽查和核实,以及对被发放对象的跟踪和检查等。
可以通过建立津贴补贴管理信息系统来实时监控津贴补贴的发放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出现的问题。
另外,企业可以建立津贴补贴的复核制度,对特定金额以上的津贴补贴进行复核,确保津贴补贴的发放符合规定和实际需要。
第三,企业需要加强对津贴补贴发放流程的规范和控制。
这包括对津贴补贴的申请流程、审批流程和发放流程的规定和管理。
在申请环节,企业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如报销发票、费用明细等,以确保津贴补贴的用途真实可靠。
审批环节应该建立多层次的审核和决策机制,确保津贴补贴的发放符合规定和实际需要。
发放环节应该建立严格的财务流程和支付机制,确保津贴补贴的发放准确和及时。
第四,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宣传。
经营者应当制定员工津贴补贴发放的规章制度和详细办法,并将其公开,明确各种津贴补贴的发放条件和标准,增加公开透明度。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对津贴补贴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员工遵守制度的意识和责任感。
此外,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刊物、员工大会、职工代表会议等渠道,及时向员工宣传津贴补贴政策和相关规定,引导员工对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最后,重要的是,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企业要坚持以诚信为本,强化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教育,倡导正派经营,拒绝违规行为。
违规发放津贴的整改措施有哪些
![违规发放津贴的整改措施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41b15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17.png)
违规发放津贴的整改措施有哪些违规发放津贴是指企业或组织在津贴发放过程中不按照相关规定或合同约定进行操作,违反了津贴发放的程序和原则。
为了避免违规发放津贴给企业和组织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来规范津贴发放的过程。
一、制定相关制度和规范制定相关制度和规范是规范津贴发放的首要任务。
企业和组织应该明确津贴的种类和对象、津贴的发放标准和程序、津贴的发放频次和金额、津贴的发放责任和审核机制等。
制度和规范的制定需要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员工手册等,以确保津贴的发放合法合规。
二、加强津贴发放流程的监管为了确保津贴的发放流程合规,企业和组织应该加强相应流程的监管。
具体措施如下:1.津贴申请流程管理:明确津贴的申请流程,建立津贴申请表格,包括申请人、申请事由、申请金额、申请理由等。
申请人需要在津贴发放前提交申请,并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2.津贴发放流程管理:明确津贴的发放流程,确保发放流程的透明化和规范化。
发放人需要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核实相关信息,并在审核通过后按照相关程序发放津贴。
3.津贴发放记录管理:建立津贴发放记录,包括发放时间、发放金额、发放理由等。
记录需要保存一定时间,以备查阅。
三、加强津贴发放的内部审计为了确保津贴的合规性,企业和组织应该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内部审计团队:组建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内部审计团队,负责对津贴的发放流程和实施情况进行审计。
2.制定内部审计计划:制定年度内部审计计划,明确审计对象和范围,包括津贴的种类、发放的频次、金额等。
3.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按照审计计划,对津贴发放流程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建立津贴发放风险防控机制为了防范津贴发放过程中的风险,企业和组织应该建立相应的风险防控机制。
具体措施如下:1.津贴发放授权机制:制定津贴发放的授权机制,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防止个别人员滥用津贴发放权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关于开展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问题
专项整治实施案
一、整治容
(一)超项目、超标准、超围发放津贴补贴问题。
1.改革性补贴和奖励性补贴超过规定的项目和标准。
2.违规发放加班补贴等工作补贴。
3.违规发放过节费、购物卡及物资。
4.违规发放各类奖金。
5.执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事业单位在人社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外发放的奖金和补贴。
(二)违规发放职工福利等问题。
二、整治目标
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六条意见以及规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秩序的总体要求,以《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的处分规定》(监察部令第31号)、《关于进一步肃纪律规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鄂办发电[2014]26号)和省、市关于规奖励性补贴发放等文件为依据,对机关和参公单位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违规发放津贴补贴,事业单位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在绩效工资总量外违规发放津贴补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
违规发放职工福利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进一步巩固前一阶段清理整治工作成果,规收入分配秩序,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三、法步骤
整治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7月10日前)。
根据省、市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整治案,启动整治工作。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阶段(7月)。
各部门各单位要格对照整治容进行自查,重点对2014年6月1日以来年终一次性奖金、奖励性补贴、改革性补贴有无超项目、超标准、超围发放问题和违规发放加班补贴、值班补贴、奖金等问题进行自查自纠。
对自查自纠出的问题,要制定整改、退还计划,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目标,确保整改活动扎实有效、不走过场。
各部门、各单位(由主管部门汇总后)于7月25日前将自查自纠情况和津贴补贴、福利发放情况统计表(见附表2—1,2—2,2—3)上报县专项整治工作专班。
第三阶段:监督检查阶段(8月初至9月底)。
对全县各机关事业单位开展监督检查,肃查处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问题。
对违规资金要上缴财政专户,并肃查处和通报一批违反有关规定的典型案件,达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
县专项整治工作专班还将根据各地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情况进行抽查,抽查面对乡镇做到100%,对县直不低于30%。
各部门、各单位(由主管部门汇总后)于2015年9月4日前将监督检查情况上报县专项整治工作专班。
第四阶段:建章立制阶段(10月初至11月底)。
在整治突出问题的同时,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六条意见和加强作风建设以及规津贴补贴或福利发放的有关规定,制定我县各部门各单位规发放津贴补贴正面清单,规津贴补贴或福利发放具体措施和办法,切实堵塞漏洞,推动形成从源头上防治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问题的长效机制。
专项整治工作结束后,各部门各单位(由主管部门汇总后)要将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于2015年11月13日前报县专项整治工作专班。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成立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县人社局党组副书记、公务员局局长锋任组长,县财政局副局长颜君臣、县人社局工会主席学锐任副组长,县总工会副主席敏,县审计局副局长明山为成员。
工作专班责任分工:县人社局牵头负责组织联络、制定整治案、工资政策指导、情况汇总上报等工作;县财政局、审计局负责检查各单位津贴补贴发放情况并将违规资金收缴国库;县总工会负责职工福利政策指导。
工作专班在县人社局实行集中办公,下设两个组:
第一组:违规发放津贴补贴问题专项整治组,由县人社
局工资福利股股长娟负责。
第二组:违规发放职工福利等问题专项整治组,由县总工会财务会计道芳负责。
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及时根据县专项整治工作案制定本部门、本单位的实施案,明确责任分工,精心组织实施,建立工作机制,认真抓好本部门本单位的专项整治工作。
(二)明确政策规定。
各职能部门对照专项整治容,对已有的政策规定进行梳理汇总,对没有政策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的问题,要及时向县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汇报。
县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根据省、市政策规定和市规发放津贴补贴正面清单,及时请示上级部门出台文件予以规。
(三)肃工作纪律。
各部门各单位要明确整治重点,落实工作责任,把握时间节点,强化工作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专项整治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
在整治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对情节轻微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对顶风违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制止,坚决查处,坚决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和相关领导的责任,坚决维护津贴补贴或福利发放纪律的肃性。
(四)建立月报告制度。
各部门各单位要明确业务部门和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各主管部门要负责抓好所属单位整治
工作。
2015年7月至11月每月25日前,将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问题专项整治进展情况和报表(见附表1-1)报送县专项整治工作专班。
附表2-1
全县党政机关津贴补贴发放情况自查表
(2014年6月1日-2015年6月30日)
填报单位(公章):主要负责人(签字):单位:元/月人均
专业资料
专业资料
专业资料
注:1、1栏=3栏+5栏+7栏+9栏+11栏+13栏+15栏+17栏+19栏+21栏2栏=4栏+6栏+8栏+10栏+12栏+14栏+16栏+18栏+20栏+22栏加权平均数;
专业资料
2、按年发放的年终一次性奖金和奖励性补贴按2014年全年实际发放额/12个月填写。
专业资料
附表2-2
全县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发放情况自查表
(2014年6月1日-2015年6月30日)
填报单位(公章):主要负责人(签字):单位:元/月人均
专业资料
专业资料
注:1、1栏=3栏+5栏+7栏+9栏+11栏+13栏+15栏+17栏+19栏+21栏+23栏+25栏+27栏2栏=4栏+6栏+8栏+10栏+12栏+14栏+16栏+18栏+20栏+22栏+24栏+26栏+28栏加权平均数;
2、按年发放的年终一次性奖金和奖励性补贴按2014年全年实际发放额/12个月填写。
专业资料
附表2-3
职工福利发放情况自查登记表
专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