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理解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理解要点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理解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400bb1b83d049649b6658aa.png)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理解要点提出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无疑是ISO9001-2000的一个重大进展,这八项基本原则是在吸收戴明、朱兰等质量大师的质量思想和世界上众多优秀企业实施TOM(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并参考优秀质量管理模式总结提炼出来的。
它是当代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ISO/TS16949-2002明确提出遵循八大管理原则。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这些原则不仅应成为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时应贯彻的基本精神。
而且应是拟定长期质量战略的基本依据。
一个组织中有在其质量管理体系中,全面和充分地体现了这八大基本原则,才可能取得良好的绩效。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
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理解要点1、关于顾客的许多至理名言已众所周知,如:“客户是上帝”、“客户至上”、“客户永远是对的”等,但真正做到的则是凤毛麟角,探究其原因,大多数对“客户是上帝”等理解得比较肤浅,对于应怎样做才能赢得顾客缺乏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源于现代的质量理念,即判断产品质量的唯一标准就是让顾客满意。
因为市场竞争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只有充分识别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并通过有效地运作使其得到满足,甚至是超值的满足,才能最终赢得顾客、赢得市场。
3、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要由顾客来评价,这种客户至上的观念在今天又有了新的发展,为了让顾客满意就不能只考虑到最终产品的效果,而应该将这一理念渗透到产品形成的全过程以及与顾客沟通的全过程中去。
4、顾客是市场的焦点,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并予以充分满足乃至超过。
在组织的质量活动中,应当把顾客满意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做到组织的一切管理由“顾客”向导,处处考虑到能否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为理想的产品。
在这里,组织必须牢固树立质量与顾客意识,自觉地、主动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最大限度减少差错的发生。
高度重视来自市场、顾客的信息,并建立起快速反应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持续地实现质量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顾客满意。
iso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iso八项质量管理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f18f90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5.png)
iso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ISO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指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所提出的八个质量管理原则,这些原则是制定成功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以下是这八个原则的简要介绍:
1. 客户导向:组织应该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客户的期望和要求。
2. 领导力:领导者应该为组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并确保全组织的参与和贡献。
3. 员工参与:员工应该被视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应该被鼓励参与连续改进和决策过程。
4. 过程方法:组织应该采用过程方法来管理和实现连续改进,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5. 体系方法:组织应该建立和维护一个整体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所有活动都能够满足质量要求。
6. 持续改进:组织应该通过持续的改进来提高自身的绩效和效率,并确保产品和服务的持续满足客户需求。
7. 决策基于事实:组织应该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做出基于事实的决策,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 供应商关系管理:组织应该与供应商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 1 -。
质量管理体系8项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8项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65af2a2f01dc281e43af072.png)
质量管理体系8项原则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ISO900族标准建立的理论基础。
它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总结质量管理理论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当代质量管理理论,将其上升为国际标准的。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1. 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就是组织(企业)要将顾客看作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认识到失去了顾客便失去了组织自己存在的价值。
因此,组织要急顾客所急,想顾客所想,倾听顾客的声音,满足并超越顾客的要求和希望。
例如,要经常进行市场调查,顾客满意度的调擦和分析等,以此作为改进组织的管理体系和提供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依据。
2。
领导的作用领导是指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一般是指总裁或总经理。
他们应当高瞻远瞩,确定组织的战略方针,制定组织的政策和策略,并动员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活动,来实现组织的方针和目标,这就是领导应起的作用。
3。
全员参与因为人是一个组织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活动的客体,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组织(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即使人才的竞争。
组织的质量管理是通过组织内各职能各层次人员参与产品实现过程及支持过程来实施的。
过程的有效性取决于各级人员的意识、能力和主动精神。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全员的主动参与更为重要.人人充分参与是组织良好运作的必需要求。
而全员参与的核心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当每个人的才干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能实现创新和持续改进时,组织将会获得最大收益。
4。
过程方法过程方法就是把做每一件事都看作是一个过程,为使组织有效性,必须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过程。
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可称之为“过程方法"。
在做每一件事前都应策划(Planning)如何去做好,然后按策划来实施(Do),不断检查(Check)存在哪些不足,不断总结处置(Action),这种不断改进工作的PDCA循环过程,使过程处于动态的受控状态,也就是对过程进行识别和管理,称之为“过程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64a0ae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6.png)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它的目标是通过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有八项原则被认为是重要的指导原则。
下面我将以人类的视角,用准确的中文来描述这八项原则。
第一项原则是客户导向。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是最重要的。
企业应该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并竭尽全力满足这些需求,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项原则是领导力。
领导者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该为组织设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指导和支持。
领导者还应该鼓励员工参与质量改进,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资源。
第三项原则是全员参与。
全面质量管理需要每个员工都参与其中。
员工应该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并贡献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通过全员参与,组织可以获得更多的创新和改进机会。
第四项原则是过程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通过优化和改进过程来提高质量。
组织应该对所有的关键过程进行分析,并找出改进的机会。
通过控制和改善过程,组织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第五项原则是系统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认为,一个组织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
各个部门和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只有整体优化才能实现质量的提高。
因此,组织应该采用系统方法来管理质量。
第六项原则是持续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持续的改进和学习。
组织应该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并采取行动来实现这些改进。
通过持续改进,组织可以不断提高质量,并保持竞争优势。
第七项原则是基于事实的决策。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基于数据和事实来做出决策。
组织应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便做出准确的决策,并监控和评估决策的效果。
最后一项原则是供应商关系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认为,供应商是组织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应该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共同努力提高质量。
以上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组织可以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规律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09b7c50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5.png)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规律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
1. 客户导向:满足客户需求是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要持续关注客户需求并为其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
2. 领导者角色:领导者应该制定并传达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确保质量管理的落实,并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所需资源。
3. 员工参与:员工是质量管理的关键因素,他们应该被充分参与到质量管理活动中,提供意见、建议和改进措施。
4. 过程方法:采用过程方法进行质量管理,即关注整个过程的持续改进,而不仅仅关注产品的最终结果。
5. 系统方法:质量管理应该以系统的方式进行,考虑各个部门和环节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确保整个组织内所有活动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6. 不断改进: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原则,组织应该制定并实施改进计划,不断提高产品和过程的质量。
7. 决策基于事实:决策应该基于可靠的数据和事实,而不是凭借主观感觉或猜测。
8. 供应商关系管理:组织应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商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这些原则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可以适用于各个组织和行业,用于指导和改进质量管理实践。
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a6cb68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4.png)
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原则质量管理体系是指组织为实现一致、可持续的质量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政策、程序和流程。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有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以下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原则:1. 客户导向客户导向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原则。
组织应该了解和满足客户的需求、期望和满意度要求,并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达到客户的满意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2. 领导力领导力是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因素。
领导层应该明确组织的质量政策和目标,并提供资源和指导,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
3. 员工参与员工参与是质量管理体系成功的关键。
组织应该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改进,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从而提升整体绩效。
4. 过程方法过程方法是指以过程为基础,通过定义和管理相互关联的活动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
组织应该理解和管理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关键过程,并通过持续改进来优化这些过程。
5. 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是以整体的观点来管理和运营质量管理体系。
组织应该考虑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并确保各个部门和职能之间的协调和一致性,以实现整体的质量目标。
6.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要求。
组织应该通过不断地收集和分析数据,识别问题和机会,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7. 决策基于事实决策基于事实是指组织应该基于可靠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决策,而不是基于主观的观点和感觉。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现状并做出准确的决策。
8. 供应商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是指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并共同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组织应该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以确保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质量要求。
总结: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原则是建立和维护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组织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八项管理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八项管理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9ee5cf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3.png)
质量管理体系八项管理原则质量管理体系八项管理原则是指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为了确保组织能够持续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需要遵循的八个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制造业,也适用于服务业和其他各种类型的组织。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八项管理原则,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第一项原则是客户导向。
组织应该全面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和实施适应性的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与客户的密切合作,组织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期望,并获取客户的信任和忠诚度。
第二项原则是领导力。
领导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应该建立和维护一个明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并确保这些方针和目标得到全体员工的理解和遵守。
领导者还应该激励员工参与质量改进,营造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第三项原则是全员参与。
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所有员工都应该接受培训,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并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
通过全员参与,组织可以实现持续改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第四项原则是过程方法。
组织应该基于过程方法来管理其各项活动,包括规划、实施、监控和改进。
过程方法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管理各项活动中的关键过程,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要求,并持续改进这些过程。
第五项原则是系统方法。
组织应该将各项活动和过程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并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通过系统方法,组织可以实现整体绩效的提升,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冲突。
第六项原则是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组织应该不断寻求机会和方法来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持续改进需要组织建立一个有效的改进机制,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找出问题和机遇,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推动改进。
第七项原则是基于事实的决策。
组织应该基于数据和事实来做出决策,而不是凭主观意见或直觉。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状况,发现潜在问题和风险,并作出科学和有效的决策。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614f5a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17.png)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一种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方法,旨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有八个重要的原则需要遵循和应用。
1. 顾客导向:顾客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动力。
企业应全力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 领导力:领导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
企业领导者应承担起推动质量改进的责任,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3. 员工参与:员工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应鼓励和培养员工参与质量改进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4. 过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注重过程的管理和改进。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过程管理体系,确保各个环节的顺畅和高效。
5. 数据驱动:决策应基于事实和数据。
企业应建立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机制,及时了解产品和过程的质量状况,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改进。
6. 持续改进: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企业应鼓励和支持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持续推动质量的提升。
7. 供应商合作:供应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追求质量的提升。
8. 综合系统:全面质量管理需要以系统的方式来实施。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将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质量管理的全面性和一致性。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顾客导向、领导力、员工参与、过程管理、数据驱动、持续改进、供应商合作和综合系统。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以顾客为中心、追求卓越质量的管理体系。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企业可以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完整版)质量管理体系八大原则详细解释
![(完整版)质量管理体系八大原则详细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a5de14d5022aaea988f0f7b.png)
八项管理原则详细解释第一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如何理解“顾客”这一术语英语customer可以翻译为顾客,也可以翻译成客户、用户、买主等。
按GB/T 19000-2000的定义,顾客是“接收产品的组织或个人”,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也就是说,顾客不仅存在于组织外部,也存在与组织内部。
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下一道过程”就是“上一道过程”的顾客。
例如:我们公司采购部是工程部的顾客,客服部是设计部的顾客"。
2. 组织与顾客的关系组织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为了交换。
组织提供给顾客,顾客用货币回报组织,双方形成交换关系。
因此,组织是依存于顾客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组织和顾客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组织的产品只有顾客认可了、购买了,组织才能生存下去;而组织又不可能强迫顾客认可和购买,这样决定了组织应“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用优质的产品吸引顾客。
从这个角度看,组织的地位就应该比顾客“低一等”,因此,才有“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
3. 顾客的需求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本质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关注焦点B.从组织的角度看,要把握的是自己的产品针对的是顾客的哪一层次、哪一方面的需求,是当前的需求还是将来的需求。
C.需求和需要是有区别的。
需要是本身具有的,需求是需要的反映,是需要和实际购买能力相结合的产物,是受条件限制的需要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入,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已呈现五大趋势:1)从数量型需求向质量型需求转变;2)从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需求转变3)从满足物质需求向满足精神需求转变4)从统一化需求向个性化需求转变5)从只考虑满足自身需求向既考虑满足自身又考虑满足社会和子孙后代需求转变。
比如房子:短缺经济时代以前是有住就行,顶多是过年挂个画,而现在还需要个性化,舒服,美观,漂亮,有档次等4 满足顾客的要求并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组织“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就是通过自己的产品去满足顾客的要求并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9a09e9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6.png)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全面质量管理(TQM)是一种管理理念,旨在通过全员参与和不断改进来提高组织的质量和效率。
下面将介绍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原则。
1. 客户导向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目标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该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和交付过程中不断优化,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2. 领导力领导力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领导者应该设定明确的质量目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并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3. 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所有员工都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
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责任,并为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4. 过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对组织的关键过程进行管理和改进。
通过分析和优化这些关键过程,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质量水平。
5. 系统方法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将各个管理环节和过程进行有机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只有将各个部门和过程紧密衔接起来,才能够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
6. 持续改进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组织应该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机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持续改进。
7. 基于事实的决策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决策应该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
组织应该收集和分析数据,进行客观的评估,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
8. 供应商关系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和良好的沟通。
组织应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共同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通过遵循这些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组织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理念,需要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和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8项基本原则
![质量管理8项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c5b5cd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7.png)
质量管理8项基本原则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质量管理的8项基本原则,是指在实施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8项基本原则。
第一项基本原则是以客户为中心。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将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评判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最重要标准。
企业应积极与客户沟通,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二项基本原则是全员参与。
质量管理不仅仅是质量部门的责任,而是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过程。
每个员工都应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负责,积极参与到质量管理中,共同努力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第三项基本原则是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企业应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通过持续的改进措施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持续改进需要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通过监控和评估来确保改进的持续性。
第四项基本原则是系统方法。
质量管理需要采用系统化的方法,包括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标准和程序、建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等。
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质量管理活动,提高质量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第五项基本原则是基于事实的决策。
质量管理需要基于客观的事实和数据来进行决策,而不是主观的意见和假设。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体系,通过分析数据来识别问题、确定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六项基本原则是供应商关系的互利共赢。
供应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努力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企业应选择优质的供应商,并与其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共同解决质量问题,实现互利共赢。
第七项基本原则是持续教育和培训。
质量管理需要依靠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企业应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
通过持续的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推动质量管理的不断发展。
第八项基本原则是领导的作用。
iso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iso八项质量管理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4d653b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6e.png)
iso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ISO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八个基本质量管理原则,这些原则是指导企业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如何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的基本法则。
这八项原则是:
1. 客户导向:企业应该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以增加客户满意度。
2. 领导力:企业高层领导应该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不断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
3. 员工参与:企业应该重视员工参与和贡献,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
4. 过程管理:企业应该将产品或服务生产、交付等过程看作系统,并进行全面的过程管理,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5. 不断改进:企业应该不断寻求改进和优化,通过持续改进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6. 决策基于事实:企业应该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科学决策,避免主观臆断。
7. 供应商关系管理:企业应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8. 社会责任: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不断提高企业形象和声誉。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涵及理解.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涵及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a40d0f2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7b.png)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涵和理解在ISO9000:2005的0。
2“质量管理原则"中,有一个前言,全文如下:“为了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需要采用一种系统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
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可使组织获得成功。
质量管理是组织各项管理的内容之一.”这段前言说明了组织应采用的管理方式(系统、透明)、组织获得成功的途径(针对所有相关方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八项原则的作用(改进业绩的框架,即指导思想)和目的(帮助组织获得持久成功)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理解要点】顾客是每个组织存在的基础,组织应把顾客的要求放在第一位。
因此,组织要明确谁是自己的顾客,要调查顾客的需求是什么,要研究怎么满足顾客的需求。
IS09000:2005的3.3。
5“顾客”的定义是“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这说明顾客既指组织外部的消费者、购物者、最终使用者、零售商、受益者和采购方,也指组织内部的生产、服务和活动中接受前一个过程输出的部门、岗位或个人。
同时,还应该注意到有潜在的顾客,随着经济发展,供应链日趋复杂,除了组织直接面对的顾客(可能是中间商)外,还有顾客的顾客、直至最终使用者.最终的顾客是使用产品的群体,对产品质量感受最深,他们的期望和需求对于组织也最有意义。
对潜在在的顾客不容易忽视,虽然他们对产品的购买欲望暂时还没有成为现实,但是如果条件成熟,他们就会成为组织的一大批现实的顾客.还要认识到市场的变化的,顾客是动态的,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组织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还应超越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使自己产品/服务处于领取先的地位。
原则二:领导作用领导者应确保组织的目标与方向一致。
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理解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f540469bf61fb7360b4c65f0.png)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理解一个组织的管理者,若要成功地领导和运作其组织,需要采用一种系统的、透明的方式,对其组织进行管理,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建立、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组织业绩的管理体系,可以使组织获得成功。
一个组织的管理活动涉及多个方面,如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财务管理等。
质量管理是组织各项管理的内容之一,而且是组织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织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的总结,尤其是ISO9000族标准实施的经验和理论研究的总结。
ISO/TC176用高度概括同时又易于理解的语言,对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作了清晰的表述。
它是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性规律,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产品和组织,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实质上也是组织管理的普遍原则,是现代社会发展,管理经验日渐丰富,管理科学理论不断演变发展的结果。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充分体现了管理科学的原则和思想,因此使用这八项原则还可以对组织的其他管理活动,如环境管理,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成本管理等提供帮助和借鉴,真正促进组织建立一个改进其全面业绩的管理体系。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组织的领导者有效实施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同时它也为从事质量工作的审核员,指导组织建立管理体系的咨询人员和组织内所有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学习、理解、掌握ISO9000族标准提供了帮助。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分别是:(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管理的系统方法;(2)领导作用;(6)持续改进;(3)全员参与;(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4)过程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
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任何组织(工业、服务业或行政组织)均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期望的产品(包括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服务或它们的组合)。
如果没有顾客,组织无法生存。
质量八项原则
![质量八项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5b63f3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5.png)
质量八项原则质量八项原则是管理学中的经典原则之一,它们被普遍认为是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基本要素。
这些原则包括客户导向、领导参与、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数据和相互关系的利益。
1. 客户导向:将客户需求和期望放在第一位,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意味着要不断了解客户的需求,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以便及时满足客户的期望。
2. 领导参与:领导者在确保质量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他们需要给予明确的指示和支持,制定质量目标,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培训,以确保质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全员参与:质量工作不仅仅是质量部门的责任,而是每个员工的责任。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并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以确保整个组织的质量水平得到提升。
4. 过程方法:质量的改进应该通过改进过程来实现,而不是仅仅检查和修复问题。
通过对关键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可以减少错误和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5. 系统方法:质量管理应该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应对当前问题。
建立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政策、流程和程序,可以确保质量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6. 持续改进:质量工作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断寻找和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和流程。
通过不断改进,可以提高质量水平,增加客户满意度。
7. 基于数据:决策应该基于数据和事实,而不是主观臆断。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可以了解问题的本质和根本原因,从而采取正确的改进措施。
8. 相互关系的利益:在质量工作中,需要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和需求,寻求多方共赢的解决方案。
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共同提高质量水平和业绩。
质量八项原则是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基本准则,符合这些原则可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可以通过贯彻这些原则来提升质量水平,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业务目标。
通过质量八项原则的应用,可以建立一个高效、稳定和可靠的质量管理体系,为组织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497cb7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b.png)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制定的质量管理原则。
这些原则是指导组织在制定、实施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
以下是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详细介绍如下:1.客户导向:组织应关注和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努力满足这些需求和期望。
客户导向的核心是通过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建立用户满意度,促使组织不断改善。
2.领导力:领导者应明确组织的目标和方向,并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合适的资源。
他们还应建立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体系,并激励员工进行创新和改进。
3.员工参与:组织应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定、实施和改进。
员工是组织最宝贵的资源,他们的知识、经验和专业能力对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非常重要。
员工参与能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4.过程方法:组织应采用过程方法来管理工作流程,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
过程方法包括识别、理解和管理关键过程,并持续改进这些过程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5.管理系统的方法:组织应采用整体系统的方法来管理质量。
这意味着将质量管理体系视为一个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部分,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实现整体绩效的提升。
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组织应不断追求和实现质量和绩效的改善。
持续改进是一个循环过程,需要组织不断收集、分析和利用数据,制定和实施改进措施,并评估改进的效果。
7.决策基于事实:组织应基于数据和事实来做出决策。
决策应基于可靠的数据和信息,而不是主观的意见或假设。
数据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当前状况和未来挑战,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8.相互关系的利益:组织应与其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建立互利关系。
合作和共享资源可以帮助组织提高效率和质量,实现共同的目标。
互利关系还可以促进创新和共同发展。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有哪些内容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有哪些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6c365a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2.png)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包括:
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应当理解顾客的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并满足这些需求。
2. 领导作用:高层领导应通过建立和推进组织的质量目标,以及鼓励持续改进,来营造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
3. 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增强组织的实力。
4. 过程方法:将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有效地实现目标。
5. 管理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管理,可以提高系统的有效性。
6. 持续改进:这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活动,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决策过程需要基于数据和信息分析,以得出更可靠的结果。
8. 互利的供方关系:组织和供方是互利共赢的关系,通过提高供方的绩效,可以提高组织的绩效。
总结: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指导组织进行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包括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互利的供方关系。
这些原则倡导以顾客为中心,充分发挥人员的作用,有效管理过程和系统,追求持续改进,基于事实做出决策,以及建立互利的供方关系,以提高组织的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内涵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4c190f1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6.png)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内涵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是指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八个基本原则,它们是:客户导向、领导力、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决策基于事实、供应商关系的互利共赢。
下面将对这八项原则进行详细阐述。
客户导向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原则之一。
企业应该始终将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放在首位,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客户的期望。
只有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将其作为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领导力是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
领导者要树立质量意识,树立良好的榜样,推动组织全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领导者的决策和行为应该与质量管理的目标保持一致,使质量管理成为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全员参与是质量管理的基础。
每个员工都应该明确自己在质量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并积极参与到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够形成一个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持续改进和优化。
过程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企业应该以过程为导向,关注和管理各个环节和阶段的过程,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不断改进,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系统方法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该建立和维护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将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闭环的管理体系。
通过系统化的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质量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核心要求。
企业应该不断追求卓越,通过持续改进来推动质量管理的进步。
持续改进需要企业始终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不断寻找问题和改进的机会,并将改进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实现质量管理的不断提升。
决策基于事实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
企业在做出决策时应该依据真实的数据和事实,而不是凭主观臆断或个人喜好。
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评估,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
![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9be299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c.png)
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是ISO9000标准中提出的一系列准则,用于指导组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这些原则是在不同组织类型和规模的背景下,通过已取得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以帮助组织实现卓越的质量管理。
以下是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的介绍。
第一,顾客导向。
顾客是组织存在的原因和目的,满足顾客需求是组织的首要任务。
组织应该了解顾客需求、期望和满意度,并将其转化为明确定义的产品或服务要求,以迅速满足顾客的需求。
第二,领导力。
领导者应该设定并维护组织的目标和方向,在组织内营造一种坚定的、目标导向的文化和环境。
领导者还应该鼓励团队合作、员工参与和创新,以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第三,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是实现卓越质量管理的基石。
每个员工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对质量的重要性,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为组织的质量目标贡献力量。
第四,过程方法。
通过理解和控制过程,组织可以提高质量并持续改进。
过程方法包括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以实现预期的结果。
第五,系统方法管理。
系统方法管理是一种通过了解、管理和改善组织的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并理解关键的质量管理过程,从而实现整体的组织效益。
第六,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原则。
组织应该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并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持续改进,组织能够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竞争力。
第七,基于事实的决策。
组织应该根据实际数据和证据作出决策。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现状,并制定可靠的决策,以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八,供应商关系管理。
组织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对于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组织应该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关系,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供应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这些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是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可以帮助组织改善质量、提高效率和增加顾客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理解一个组织的管理者,若要成功地领导和运作其组织,需要采用一种系统的、透明的方式,对其组织进行管理,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建立、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组织业绩的管理体系,可以使组织获得成功。
一个组织的管理活动涉及多个方面,如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财务管理等。
质量管理是组织各项管理的内容之一,而且是组织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织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的总结,尤其是ISO9000族标准实施的经验和理论研究的总结。
ISO/TC176用高度概括同时又易于理解的语言,对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作了清晰的表述。
它是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性规律,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产品和组织,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实质上也是组织管理的普遍原则,是现代社会发展,管理经验日渐丰富,管理科学理论不断演变发展的结果。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充分体现了管理科学的原则和思想,因此使用这八项原则还可以对组织的其他管理活动,如环境管理,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成本管理等提供帮助和借鉴,真正促进组织建立一个改进其全面业绩的管理体系。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组织的领导者有效实施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同时它也为从事质量工作的审核员,指导组织建立管理体系的咨询人员和组织内所有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学习、理解、掌握ISO9000族标准提供了帮助。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分别是:(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管理的系统方法;(2)领导作用;(6)持续改进;(3)全员参与;(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4)过程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
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任何组织(工业、服务业或行政组织)均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期望的产品(包括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服务或它们的组合)。
如果没有顾客,组织无法生存。
因此,任何一个组织均应始终关注顾客,将理解和满足顾客的要求作为首要工作考虑,并以此安排所有的活动。
顾客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为了使顾客满意,以及创造竞争的优势,组织还应了解顾客未来的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如某建筑工程公司,按业主招标要求,施工建筑一座优质工程标准的钢结构写字楼。
该工程公司为超越业主的期望,经过努力,使该建筑获得了奖,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赞扬,进而导致该工程公司不断投标获中。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可建立起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增强顾客的满意和改进顾客的忠诚度,并为组织带来更大的效益。
应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组织将会采取如下活动:(一)调查、识别并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主要表现在对产品的特性方面。
例如:产品的符合性、可信性、可用性、交付能力、产品实现后的服务,价格和寿命周期内的费用等。
有些要求也表现在过程方面,如产品的工艺要求。
组织应该辨别谁是组织的顾客,并判断顾客的要求是什么。
用组织的语言表达顾客的要求,了解并掌握这些要求。
例如某公司拟在住宅区开设餐饮服务,就应首先了解顾客群,进行餐饮服务定位,确保饭店的规模。
GB/T19001-2000标准对顾客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如何识别,对产品的有关要求的确定、评审以及沟通安排做了明确的要求(7.2)。
(二)确保组织的目标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结合最高管理者应针对顾客现在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目标,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到确定,转化为要求并得到满足(5.2)。
GB/T19001-2000标准要求最高管理者建立质量目标时应考虑包括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5.4.1、7.1.),而产品主要是顾客的要求,这些要求恰好反映了组织如何将其目标与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相结合。
(三)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沟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组织的全部活动均应以满足顾客的要求为目标,因此加强内部沟通,确保组织内全体成员能够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知道如何为实现这种需求和期望而运作。
GB/T19001-2000标准要求质量方针(5.3)和质量目标(5.4.1)要包括顾客要求,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并进一步要求最高管理者应建立沟通过程,以对质量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5.5.3)。
(四)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活动或措施顾客的满意程度是指对某一事项满足其要求的期望和程度的意见。
顾客满意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评价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为进一步的改进提供依据。
顾客满意程度的测量或评价可以有多种方法。
测量和评价结果将给出需要实施的活动或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GB/T19001-2000标准明确要求要监视和测量顾客满意(8.2.1)。
组织可以借助于数据分析提供所需的顾客满意的信息(8.4),进一步通过纠正措施(8.5.2)和预防措施(8.5.3),达到持续改进(8.5.1)的目的。
(五)系统地管理好与顾客的关系组织与顾客的关系是通过组织为顾客提供产品为纽带而产生的。
良好的顾客关系有助于保持顾客的忠诚,改进顾客满意的程度。
系统地管理好与顾客的关系涉及许多方面。
GB/T19001-2000标准从多个方面系统提出了要求。
如顾客沟通(7.2.3)提出了与顾客如何进行联络与沟通;爱护顾客财产(7.5.4),可在顾客中建立良好的信任;提供合格产品(7.5.1)并实施防护(7.5.5)可使顾客满意;顾客满意(8.2.1)的信息与数据分析(8.4)可为持续改进与顾客的关系提供重要的信息。
可以说这形成一个系统的活动。
二.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
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在组织的管理活动中,可分为制定方针和目标,规定职责,建立体系,实现策划,控制和改进等活动。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构成了组织宗旨的组织部分,即组织预期实现的目标。
而组织与产品实现及有关的活动形成了组织的运作方向。
当运作方向与组织的宗旨相一致时,组织才能实现其宗旨。
组织的领导者的作用体现在能否将组织的运作方向与组织宗旨统一,使其一致,并创造一个全体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氛围和环境。
运用"领导作用"原则,组织通常采取下列有意义的措施,以确保员工主动理解和自觉实现组织目标,以统一的方式来评估,协调和实施质量活动,促进各层次之间协调,从而将问题减到最少。
(一)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的成功取决于能否理解并满足现有潜在的顾客和最终使用者的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以及能否理解和考虑其他相关方的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的最高领导者应将其作为首要考虑的事项加以管理(5.2)。
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在组织内得到沟通(5.1、5.5.3),为满足所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奠定基础。
(二)为本组织的未来描绘清晰的远景,确定富有战略性的目标组织需要建立未来发展的蓝图,确定远景规划。
质量方针给出了这一蓝图,目标具有可测性、战略性、可实现性是其重要特点。
组织的领导者应设定符合这种特点目标,为组织实现远景规划,实现组织的方针提供基本保证。
在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活动要求中,最高管理者应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5.1),并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分解质量目标(5.4.1),同时应结合产品考虑(7.1),目标应在方针的框架下形成(5.3)。
方针和目标应通过管理评审予以评价(5.6).(三)在组织的所有层次上建立价值共享,公平公正和道德伦理观念在组织的所有层次上建立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的管理文化。
管理文化是将一个组织的全体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和标准,它代表了该组织的目标、信念、道德伦理价值观,也反映了组织处理内部和外部事务的基本态度,因而管理文化直接影响管理活动的成效。
组织的领导者可以通过管理文化在组织层次上建立价值共享观,公平公正和道德伦理观念,重视人才,重视每个人,树立职业道德观念,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将员工活动的方向统一到组织的方针,目标的方向上。
在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活动要求中,管理者作出承诺是必要的(5.1),管理文化的建立可由培训来实现(6.2.2)。
(四)为员工提供所需的资源和培训,并赋予其职责范围内的自主权领导者应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应规定组织的职责、权限(5.5.1),赋予员工职责范围内的自主权。
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6.2),为其工作提供合适的资源(6.1),创造适宜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评估员工的能力和业绩,采取激励机制,鼓励创新。
三、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活动的客体。
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即是有效管理的基本前提,也是有效管理应达到的效果之一。
组织的质量管理是通过组织内各职能各层次人员参与产品实现及支持过程来实施的。
过程的有效性取决于各级人员意识、能力和主动精神。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全员的主动参与更为重要。
人人充分参与是组织良好运作的必需要求。
而全员参与的核心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当每个人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实现创新和持续改进时,组织将会获得最大收益。
运用"全员参与"原则,组织将会采取下列措施:(一)每个员工了解自身贡献的重要性及其在组织中的角色每个人都应清楚其本身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了解其工作的目标,内容以及达到目标的要求、方法,理解其活动的结果对下一步以及整个目标的贡献和影响,以利于协调开展各项质量活动。
在质量管理体系活动的要求中,管理者承诺(5.1)和管理者代表(5.5.2)均起着主要作用。
职责和权限的规定(5.5.1)可为这一活动提供条件。
(二)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去解决各种问题许多场合下,员工的思想和情绪是波动的,一旦做错了事,往往倾向于发牢骚,避责任,也往往试图把责任推卸给别人,因此管理者应当找出一种方法,把无论何时都有可能发生的此类借口消灭在萌芽中。
更进一步,应在员工中提倡主人翁意识。
让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树立责任感,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
这种方法可以对员工确定职能,规定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5.5.1),通过培训和教育(6.2.2),也可以是在指示工作时把目标和要求讲清(7.1),还可用数据分析(8.4)给出正确的工作方法,使员工能以主人翁的责任感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
(三)使每个员工根据各自的目标评估其业绩状况员工可以从自己的工作业绩中得到成就感,并意识到自己对整个组织的贡献,也可以从工作的不足中找差距以求改进。
因此,正确地评估员工的业绩,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员工的业绩评价可以用自我评价或其他方法(如内审<8.2.2>和管理评审<5.6.1>)进行。
(四)使员工积极地寻找机会增强他们自身的能力、知识和经验在以过程为导向的组织活动中,应授予员工更多的自主去思考,员工不仅应加强自身的技能,还应学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即还应增强其知识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