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陆地与海洋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理教案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27bc6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b.png)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理教案第一章: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1.1 陆地的分布和特征解释陆地的定义和分布情况探讨陆地的不同类型和特征分析陆地的形成和变化1.2 海洋的分布和特征解释海洋的定义和分布情况探讨海洋的不同类型和特征分析海洋的形成和变化第二章:大陆和岛屿2.1 大陆的概念和特征解释大陆的定义和特征探讨大陆的形成和变化分析世界上的主要大陆2.2 岛屿的定义和分类解释岛屿的定义和分类探讨岛屿的形成和变化分析世界上的主要岛屿第三章:海岸和内陆地形3.1 海岸的概念和特征解释海岸的定义和特征探讨海岸的形成和变化分析世界上的主要海岸类型3.2 内陆地形的概念和特征解释内陆地形的定义和特征探讨内陆地形的形成和变化分析世界上的主要内陆地形类型第四章:河流和湖泊4.1 河流的概念和特征解释河流的定义和特征探讨河流的形成和变化分析世界上的主要河流4.2 湖泊的定义和分类解释湖泊的定义和分类探讨湖泊的形成和变化分析世界上的主要湖泊第五章:气候和环境5.1 气候对陆地和海洋的影响解释气候对陆地和海洋的影响探讨不同气候类型对陆地和海洋的特征分析气候变化对陆地和海洋的影响5.2 人类活动对陆地和海洋的影响解释人类活动对陆地和海洋的影响探讨不同人类活动对陆地和海洋的特征分析人类活动对陆地和海洋的影响和解决方案第六章:世界地理分区6.1 亚洲地理特征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和分区探讨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和资源分析亚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6.2 欧洲地理特征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和分区探讨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和资源分析欧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第七章: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7.1 非洲地理特征描述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分区探讨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和资源分析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7.2 北美洲地理特征描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分区探讨北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和资源分析北美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7.3 大洋洲地理特征描述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分区探讨大洋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和资源分析大洋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第八章:南美洲和南极洲8.1 南美洲地理特征描述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分区探讨南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和资源分析南美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8.2 南极洲地理特征描述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和分区探讨南极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和资源分析南极洲的特殊环境和保护意义第九章:海洋生态系统9.1 海洋生态系统的概述解释海洋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特征探讨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功能分析不同海洋生态系统的类型和分布9.2 海洋生物多样性和保护探讨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威胁因素分析海洋保护区的建立和保护措施讨论可持续海洋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策略第十章: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10.1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解释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和原因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和海洋的影响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和适应策略10.2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原则探讨可持续发展对陆地和海洋管理的重要性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例和挑战第十一章:世界自然资源11.1 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解释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探讨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分析世界主要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11.2 重要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讨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的重要性和管理策略分析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资源管理、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问题探讨可持续资源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第十二章:人口、城市与交通12.1 人口增长与分布解释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探讨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分析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12.2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讨论城市化的定义、进程和影响探讨城市规划的目标、原则和方法分析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策略12.3 交通系统与布局解释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探讨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和布局原则分析交通系统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和规划策略第十三章: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13.1 经济发展理论概述解释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变和主要观点探讨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等的关系分析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影响13.2 世界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讨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和表现探讨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政策调整等的关系分析减少区域差异和促进均衡发展的策略13.3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解释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概念和内涵探讨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关系分析绿色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和挑战第十四章:国际政治与区域合作14.1 国际政治格局与体系解释国际政治格局的概念和演变探讨世界主要政治力量和地缘政治关系分析国际政治格局对全球和区域发展的影响14.2 区域合作的概念与类型解释区域合作的目的、原则和类型探讨世界主要区域合作组织和合作机制分析区域合作对成员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14.3 我国参与区域合作的战略与策略讨论我国参与区域合作的历史和现状探讨我国参与区域合作的目标、原则和策略分析我国参与区域合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第十五章:全球化与未来挑战15.1 全球化进程与影响解释全球化的概念、进程和主要表现探讨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5.2 应对全球挑战的策略与行动讨论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短缺、人口老龄化等全球挑战的策略和行动探讨全球治理、国际合作、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要性和作用分析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和责任15.3 展望未来: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命运分析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探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路径展望人类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理教案,包括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大陆和岛屿、海岸和内陆地形、河流和湖泊、气候和环境、世界地理分区、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南美洲和南极洲、海洋生态系统、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世界自然资源、人口、城市与交通、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国际政治与区域合作、全球化与未来挑战等十五个章节。
区域地理-陆地与海洋资料
![区域地理-陆地与海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8e38f70da38376bae1fae3a.png)
主要的海峡
北
冰
洋
土耳其海峡
英吉利海峡
大
霍尔木兹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白令海峡
太平洋
西 曼德海峡
印度洋
麦哲伦海峡
洋
莫桑比克海峡 马六甲海峡
德雷克海峡
指出世界上重要的海峡名称和位置
世界主要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位置:伊比利亚半岛—非洲大陆;地中海—大西洋 国家:西班牙—摩洛哥 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 重要性:地中海出大西洋的门户;亚欧航线必经的 要道
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以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的 名字命名。它又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是“大洋中的陆地”的意思。
南极洲因位于南极地区而得名。
2.大洲分界线
北
美洲
欧洲 亚洲
南 非洲
大
美
洋
洲
洲
南极洲
南极洲
苏红乌高伊海拉加士、尔索运曼山白山河德脉令脉、、海、乌峡黑拉巴海尔拿、河马土、运耳里河其海海、峡大 海峡
位置: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 南海—安达曼海 国家: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扼住马六甲东口 沿岸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重要性:太平洋—印度洋航运的咽喉要道,被称为日 本的“海上生命线” 洋流:季风洋流
位置: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 国家: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 沿岸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重要性:沟通南北印度洋,世界上最长的海峡 洋流:莫桑比克暖流
佛罗里达海峡
位置:佛罗里达半岛—古巴岛之间 墨西哥湾一大西洋
国家:美国—古巴 沿岸气候:北岸—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岸—热带草原气候 重要性:墨西哥湾一大西洋航运要道 洋流:墨西哥湾暖流
、
位置:南美大陆—火地岛 大西洋—太平洋 国家:智利 沿岸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重要性:南美南部东西两岸的海上交通要道; 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大型轮船的航运要道 洋流:西风漂流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https://img.taocdn.com/s3/m/2e4ba4afb8f67c1cfad6b8ed.png)
印度洋
三、世界的海洋
2、四大洋及其特点
特点: 面积最小,最浅, 纬度最高的冰洋, 海岸曲折, 多边缘海、海湾, 被亚洲、欧洲、 北美洲包围
北冰洋
三、世界的海洋
3、世界重要的海峡 (落实经纬度、相对位置)
英吉利海峡
白令海峡
土耳其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曼德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0°
马六甲海峡
麦哲伦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
大洲分界线
① 亚、欧分界线
二、世界的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大洲分界线
② 亚、非分界线
二、世界的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大洲分界线
③ 其他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
白令海峡 巴拿马运河
德雷克海峡
三、世界的海洋
1、海、洋、内海、陆间海,海峡、海湾的概念
名称 海 洋 内海
陆间海 海峡 海湾
概念
大堡礁 马尔代夫
二、世界的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3、半岛:三面临水的陆地
二、世界的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4、大洲: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
七大洲
二、世界的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七大洲的半球分 布
二、世界的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七大洲的面积、轮廓
>
>
>
>
>
二、世界的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世界地理 第一讲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第1课时
一、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陆比例
一、世界的海陆分布
2、海陆分布不均
海洋>陆地
陆地:北半球>南半球 东半球>西半球
一、世界的海陆分布
3、陆半球与水半球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与海洋](https://img.taocdn.com/s3/m/a115dd6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f.png)
陆地与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资源节约利用
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 浪费。
资源循环利用
加强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
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保障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1 2
大陆岛
大陆岛是地质构造与邻近的大陆相似,原本是大 陆的一部分,但由于地壳变动或海水上升而与大 陆分隔开来的岛屿。
火山岛
火山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岛屿。
3
珊瑚岛
珊瑚岛是由珊瑚虫的遗骸堆积而成的岛屿,主要 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海洋中。
04
陆地与海洋的气候特点
Chapter
陆地气候特点
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关系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陆地与海洋通过大气和水循环紧密相连,物质和能量在陆 地与海洋之间不断交换和流动。
生物地理分布
陆地和海洋的生物分布相互影响,如一些鸟类和海洋生物 会随着季节变化在陆地和海洋之间迁徙。
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过 度开发、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 。
海洋资源开发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
包括渔业资源、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等,通过捕捞、养殖和生物技术等方式,获取海洋生物 制品。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
包括海底石油、天然气等,通过勘探、钻井和开采等过程,获取能源和化工原料。
海水资源开发
包括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资源提取等,通过脱盐、提取和精制等过程,获取淡水和化学原 料。
成。
海沟
海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由板 块俯冲形成,通常与岛弧或火山
弧相伴生。
区域地理:全球的陆地、海洋
![区域地理:全球的陆地、海洋](https://img.taocdn.com/s3/m/eefcbb450c22590103029d87.png)
岛 弧
海 沟
大陆架
洋盆
洋中脊
洋盆
二、海陆地形
2.五种海底地形:
大洋中脊
深海底部狭长的高地,出露海面成为岛屿海岭是洋底地壳的诞 生处,是板块的边界。
大陆坡
岛 弧
海 沟
大陆架
洋盆
洋中脊
洋盆
二、海陆地形
2.五种海底地形:
海沟
海底狭长的洼地,一般分布在大洋底部的岛弧外侧海沟是洋底 地壳的消亡处,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边界。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集中分布在_东__半_球__。 海洋集中分布在_西__半_球__。
海洋面积占90%
陆地面积占48%
陆半球以(38°N、0°)为极点
水半球以(38°S、180°)为极点。
一、大洲与大洋
2.大洲
概念
陆地
地球表面未被水体淹没的部分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半岛
陆地伸入海洋的部分,三面临水。
规律。
(1)应由下指
向上
(2)北侧为T1,南方为T2, 并向北凸起
(3)简述洋流L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3)降温、减湿。(沿海多雾)
200W 00
300E
1200E 900E
1800
1200W
600W 900W
400N 300N
00
300S
一、大洲与大洋
3.大洋
概念
海洋
地球上最广阔而连续的水域
2.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 A.自给型农业 B.混合型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集约型农业
一、大洲与大洋
2.大洲
亚洲地形
地形复杂起伏大 中高周低高山广
一、大洲与大洋
(完整版)高中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完整版)高中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https://img.taocdn.com/s3/m/dc8a8026f121dd36a22d8242.png)
世界上重要的海湾
作图
土耳其海峡
太平洋 麦哲伦海峡
主要海峡
北
冰
洋
英吉利海峡
大
霍尔木兹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白令海峡
西 曼德海峡
印度洋
洋 莫桑比克海峡
德雷克海峡
马六甲海峡
太平洋
主要运河
北
冰
洋
大
基尔运河
巴拿马运河 西
洋
苏伊士运河 京杭运河
印度洋
三、熟悉重要特征区域的经纬度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马六甲海峡
德雷克海峡
⑩
莫桑比克海峡
⑾马六甲海峡
⑧曼德海峡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石④油麦净哲进伦口海国峡。如果将波斯湾的石油
运至上海的金山,需经③过德哪雷些克海海峡峡?
了解世界著名的十大海峡 以及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
英吉利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马六甲海峡 白令海峡
朝鲜海峡
德雷克海峡
土耳其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要点突破
一 大洲典型剖面图及重要分界线 1.起伏形态相似的四幅剖面示意图。
沿23°26 ′S的大洋洲剖面示意图
沿23°26 ′S的南美洲剖面示意图
2.地形复杂、地表差异大的地形剖面图。 沿100°E的亚洲剖面示意图 沿40°N的亚洲剖面示意图
沿80°S的南极洲剖面示意图 沿50°N的欧洲剖面示意图
南美洲 分三部分: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大洋洲 分三部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五、海底地形
洋盆
大陆向海洋延伸 的部分,深度不 超过200米
大陆架向外倾斜的 陡坡,水深急剧增 至数千米
区域地理 陆地和海洋
![区域地理 陆地和海洋](https://img.taocdn.com/s3/m/60f3b53a482fb4daa58d4bc7.png)
课标点击 1.世界海陆分布特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2.陆地地形及七大洲地形特点。
3.海底地形及其分布。
4.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考点解读 1.知道世界海陆分布及比例,识记各大洲洲界及地形特征。
2.能够根据区域等高线、等深线判断陆地五种基本地形及海洋地形,了解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3.明确板块的分布,掌握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特征。
一、大洲与大洋1.分布大势(1)从全球看:简单概括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从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海洋则相反。
2.大洲(1)概念:大陆及其附近岛屿总称为大洲,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叫半岛。
(2)分布:全部在北半球的:B:欧洲、E:北美洲。
全部在南半球的:G:南极洲。
地跨南北半球的:A:亚洲、C:非洲、D大洋洲、F:南美洲。
(3)几条主要的洲际分界线。
3.大洋(1)概念:大洋的边缘部分是海。
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往往成为重要的海上通道。
(2)分布:甲:太平洋、乙:大西洋、丙:印度洋、丁:北冰洋。
二、陆地地形1.陆地五种主要地形类型2.海陆变迁的原因(1)大陆漂移学说①提出: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②内容:由原先只有一块“泛大陆”的陆地,经过大陆漂移,形成现在的基本面貌。
(2)板块构造学说①六大板块:A南极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E太平洋板块、F 亚欧板块。
②主要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③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三、海底地形1.A为大陆架,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2.B为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
3.C为海沟,是板块的消亡边界,海底最深处。
4.D为洋盆,位于大洋底部,有锰结核的分布。
5.E为海岭,是板块的生长边界。
思维导图考点一世界的大洲和大洋1.构建世界海陆分布模式(1)分布模式图(2)控制性纬线下面图示中统一图例:(1)亚洲①控制性经纬线轮廓图。
区域地理陆地与海洋说课
![区域地理陆地与海洋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2e1981f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3.png)
区域地理陆地与海洋说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陆地和海洋的基本概念,掌握陆地和海洋的特征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展示陆地和海洋美丽的景色、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以及人类对它们的保护与利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介绍区域地理中陆地与海洋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和理解陆地与海洋,并进行比较分析。
三、教具准备1.多媒体投影仪2.图片或视频资料3.地图等教具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陆地与海洋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2. 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和地图,给学生讲解陆地和海洋的基本概念,并分别介绍它们的特征。
陆地是指地球表面不被水覆盖的部分,包括大陆、岛屿和高山等。
陆地通常由土壤、岩石和植被组成,是人类居住、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的重要场所。
海洋是指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部分,包括五大洋和无数个海洋。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并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3. 特征对比(2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研究,并就该国家或地区的陆地和海洋进行特征对比。
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面积:该国家或地区陆地和海洋所占比例如何?•生物资源:陆地和海洋分别有哪些独特的生物资源?•地形地貌:陆地和海洋在该国家或地区的地形地貌上有何特点?•人类利用:该国家或地区如何利用陆地和海洋资源?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用PPT或海报的形式进行展示,并向全班介绍他们选择的国家或地区。
4. 深入学习(2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陆地与海洋的特征。
区域地理之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区域地理之世界的陆地和海洋](https://img.taocdn.com/s3/m/8f88fe9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0.png)
世界重要海峡、运河
基尔运河 莫桑比克海德峡雷克海峡 巴拿马运河 曼德海峡马六直甲布海罗苏土麦峡陀伊耳哲海士其伦峡运海英海台河白峡吉峡海湾令峡利海海峡朝峡鲜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四、海陆变迁原因
1、大陆漂移假说
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 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 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形 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二、陆地——七大洲地形
v大洋州——澳大利亚
东部是大分水岭,中部是平原(该区 地下水十分丰富,地势低洼区井水可 自动流出地面,故也称“大自流盆地” ) ,西部是低矮的高原,面积广大,气 候干旱,沙漠广布。
南极洲 冰雪高原,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
三、海洋 北
全部在北半球的:北冰洋 全部在东半球的:印度洋 跨南北半球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跨东西半球的: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
世界重要的海峡
7. 莫桑比克海峡:连接南北印度洋,是世界最 大的海峡。
8. 白令海峡:连接北冰洋与太平洋,是亚洲与 北美洲分界线。
9. 朝鲜海峡:连接日本海和东海,是日本海通 往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世界重要的海峡
10. 德雷克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海 上南北美分界线。
11. 丹麦海峡:位于冰岛和格陵兰岛之间, 沟通北冰洋和大西洋,是欧洲和北美洲的分 界线。
二、陆地——七大洲地形
v 亚洲
1 地形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起伏大。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 的高原。位于青藏高原南侧的喜马拉雅山脉是 世界上最年轻最高大的山脉。
2 平原多分布在大河下游,为冲击平原。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理教案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cba24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f.png)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全球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特点;(2)掌握世界主要大陆和海洋的名称、位置和面积;(3)理解陆地和海洋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分析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2)运用数据和图表,展示世界陆地和海洋的面积占比;(3)以案例形式,探讨陆地和海洋对地球环境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3)提高学生对全球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陆地的分布特点;(2)海洋的分布特点;(3)世界主要大陆和海洋的名称、位置和面积。
2. 陆地和海洋的生态环境(1)陆地生态环境的特点;(2)海洋生态环境的特点;(3)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关系。
3. 陆地和海洋资源(1)陆地资源的种类和分布;(2)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分布;(3)陆地和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特点;(2)世界主要大陆和海洋的名称、位置和面积;(3)陆地和海洋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规律;(2)陆地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四、教学方法1. 地图观察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特点;2. 数据和图表展示法:运用数据和图表,展示世界陆地和海洋的面积占比;3. 案例分析法:以案例形式,探讨陆地和海洋对地球环境的作用;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地图:世界陆地和海洋分布图;2. 数据和图表:世界陆地和海洋面积占比数据;3. 案例材料:有关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的案例;4.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世界陆地和海洋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你们能找出世界上主要的大陆和海洋吗?它们分别位于哪个位置?”2. 教授新课:(1)讲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特点,引导学生理解;(2)展示世界陆地和海洋面积占比数据,让学生掌握面积大小;(3)分析陆地和海洋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
区域地理陆地和海洋
![区域地理陆地和海洋](https://img.taocdn.com/s3/m/0606dc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7.png)
大陆性气候等。
气候特征
包括温度、降水、风向、风速 等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和变化
特征。
植被类型
包括热带雨林植被、热带季雨 林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
、亚寒带针叶林植被等。
植被与气候的关系
不同气候类型对植被的生长和 分布有重要影响,同时植被也
对气候有反作用。
陆地和海洋在气候、生态、资源等方面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
未来研究趋势及挑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 严重,未来区域地理研究将更加关注 陆地与海洋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环 境的影响。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是未来研究 的重要方向,需要关注海洋污染、生 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恢复等问题。
海洋的形成
海洋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和地球内部的力量有关。海洋盆地是在地壳裂谷的基础 上发展形成的,同时,海水通过洋中脊的裂缝不断涌出,补充了海水的流失。
陆地与海洋的相互作用
气候影响
陆地和海洋对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海洋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能够缓解极端气候的出现 。而陆地则因为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因素,对气候产生不同的影响。
生物分布
陆地和海洋为生物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环境。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包括各种鱼类、鲸类、 贝类等。而陆地生物则包括各种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这些生物在陆地和海洋之间形 成了复杂的生态关系。
资源利用
陆地和海洋都是人类重要的资源来源。陆地提供了丰富的矿产、森林、土地等资源,而海 洋则提供了渔业、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人类在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生 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海洋灾害
如台风、海啸等海洋灾害 对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破坏 和人员伤亡。
区域地理-陆地与海洋
![区域地理-陆地与海洋](https://img.taocdn.com/s3/m/55df25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c.png)
内陆河流
不流入海洋而流入内陆湖 泊或消失在沙漠中的河流, 如塔里木河、伏尔加河等。
陆地气候与植被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植被茂密,如 亚马逊雨林、刚果雨林等。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干燥,植被稀少,如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植被以落叶阔 叶林为主,如西欧、北美西海 岸等。
陆地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土地资源开发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水资源开发
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 源调配,满足人类生活和 工业生产的需求。
矿产资源开发
通过地质勘探和采矿技术, 开采地下的矿产资源。
陆地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01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
通过渔业捕捞和养殖技术,获取海 洋生物资源。
地球观测
遥感技术可以从空中或太空对地球进行观测,获取大范围、连续的地 表信息。
数据处理与分析
遥感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和分析才能提取有用的信息,包括辐射定标、 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和图像分类等。
资源调查与环境监测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领域,如土地利用/覆盖变 化检测、生态环境评估地形地貌的相互作用
陆地地形对海洋有重要的影响。高山和高原可以阻挡气流,形成独特的气候和降水模式。同时,河流从陆地 携带大量的泥沙和营养物质进入海洋,对海洋的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气候的相互作用
海洋对气候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海洋可以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储存热量,使得沿海地区的气候相对温和。 此外,海洋中的洋流和大气环流也会影响全球的气候格局。
军事侦察与导航定位
遥感技术在军事领域也有重要应用,如侦察敌情、导航定位和打击效 果评估等。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梳理第4讲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梳理第4讲世界的陆地和海洋](https://img.taocdn.com/s3/m/3945c69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4.png)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梳理第4讲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理521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带上一双地理的眼睛!你来或者不来,我都在这里等你,因为你终究要来!71篇原创内容公众号第4讲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海洋与陆地1.比例: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分布: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无论怎么划分半球,任何一个半球上都是海洋多于陆地。
(1)南北半球分布:南半球陆地面积占19%,海洋面积占81%。
北半球陆地面积占39%,海洋面积占61%。
(2)东西半球分布:东半球陆地面积占62%,海洋面积占38%;西半球陆地面积占20%,海洋面积占80%。
(3)陆地半球和水半球:陆半球以经度0°,北纬38°为中心,陆地面积占47%,海洋面积占53%,集中了全球陆地的81%;水半球以经度180°,南纬38°为中心,陆地面积占11%,海洋面积占89%,集中了全球海洋的63%。
二.七大洲1.大陆、岛屿(1)大陆:一般是指面积大于格陵兰岛的陆地。
地球上共有5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美洲大陆、南极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面积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2)岛屿:指面积较小的陆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2.大洲(1)定义: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2)面积大小:亚洲(4400万)、非洲(3000万)、北美洲(2400万)、南美洲(1800万)、南极洲(1400万)、欧洲(1000万)、大洋州(900万)。
(3)分布半球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全部位于西半球南美洲和北美洲跨东西半球亚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非洲全部位于北半球欧洲和北美洲全部位于南半球南极洲跨南北半球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4)大洲分界线大洲名称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非洲与欧洲直布罗陀海峡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三.四大洋1.四大洋特点(1)太平洋: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理教案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dabb0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7.png)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理教案第一章: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1.1 陆地的分布和特征解释陆地的定义和分布情况讨论陆地的不同特征,如地形、气候和生物多样性1.2 海洋的分布和特征解释海洋的定义和分布情况讨论海洋的不同特征,如海洋分区、海洋环流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第二章:陆地地理特征的形成和变化2.1 地壳运动和地形形成解释地壳运动的概念和不同类型的地壳运动讨论地形形成的过程,如侵蚀、沉积和地壳抬升2.2 气候变化和植被分布解释气候变化的概念和不同类型的气候变化讨论气候变化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如气候带和生态系统第三章:海洋地理特征的形成和变化3.1 海洋环流和海洋分区解释海洋环流的概念和不同类型的海洋环流讨论海洋分区的形成和特征,如热带、温带和寒带海洋3.2 海洋生物多样性解释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和保护措施第四章:世界主要陆地和海洋区域4.1 亚洲陆地区域讨论亚洲陆地区域的特征,如地形、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举例介绍亚洲陆地区域的重要国家和地区4.2 非洲陆地区域讨论非洲陆地区域的特征,如地形、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举例介绍非洲陆地区域的重要国家和地区第五章:世界主要陆地和海洋区域(续)5.1 欧洲陆地区域讨论欧洲陆地区域的特征,如地形、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举例介绍欧洲陆地区域的重要国家和地区5.2 北美洲陆地区域讨论北美洲陆地区域的特征,如地形、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举例介绍北美洲陆地区域的重要国家和地区5.3 南美洲陆地区域讨论南美洲陆地区域的特征,如地形、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举例介绍南美洲陆地区域的重要国家和地区第六章:海洋生态系统和资源6.1 海洋生态系统概述解释海洋生态系统的定义和重要性讨论海洋生态系统的不同类型,如珊瑚礁、潮汐带和深海环境6.2 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讨论海洋资源的种类,如渔业、石油和可再生能源探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措施第七章:全球气候变化与海洋7.1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解释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如温室气体排放和自然变异讨论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如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7.2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讨论全球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如减排政策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探讨国际合作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第八章:人类活动与陆地海洋环境8.1 人类活动对陆地环境的影响讨论人类活动对陆地环境的影响,如城市化、农业和采矿探讨土地退化和生态系统的恢复措施8.2 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讨论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如过度捕捞、污染和海洋酸化探讨海洋保护区的设立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第九章:陆地海洋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9.1 陆地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讨论陆地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如海洋渔业和海洋旅游探讨资源利用中的利益相关者和冲突解决机制9.2 可持续发展与陆地海洋保护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如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经济发展的平衡第十章:未来挑战与机遇10.1 未来陆地海洋环境挑战讨论未来陆地海洋环境面临的挑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资源枯竭探讨应对挑战的策略和方法10.2 未来陆地海洋环境机遇讨论未来陆地海洋环境存在的机遇,如蓝色经济、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探讨如何抓住机遇实现陆地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1.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理解陆地的定义和分布情况,以及陆地的不同特征(如地形、气候和生物多样性)是教学重点。
高二区域地理陆地与海洋
![高二区域地理陆地与海洋](https://img.taocdn.com/s3/m/97330037bceb19e8b9f6ba93.png)
三、海洋
(一)基本概念
定义
洋
远离大陆的广阔水域,海 洋的主体部分
海
海峡
内海
举例 如四大洋
北冰洋
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西
太平洋
洋 印度洋
(二)四大洋
北冰洋
北冰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
大
西
太平洋
洋 印度洋
总结:
项 目
太平洋
2、四大洋比较
大西洋
印度洋
特 色
面积最大(占 一半),最深, 岛屿最多 (45%),主
第二大洋(约 1/4),形如 “S”
中高周低
四周高
中部低
峰峦起伏
坡度陡峻
起伏较小
坡度和缓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2、七大洲区域定位、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大洲 区域定位
地形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复杂,起伏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大,山地、高原 面积广大,海陆热力性
亚洲
面积广;地势中 质差异显著,季风环流
部高、四周低 典型;青藏高原隆起使
大洲 区域定位
地形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的对称分布与起
地形以高原为 伏和缓的地形,使非
非洲
主,“高原大 陆”;东部有
洲气候呈南北对称分 布;东非高原地势较
世界著名的
高,虽在赤道附近,
“东非裂谷带” 却为热带草原气候
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大陆
北美
三大地形区: 性显著;西部山地阻挡太 西部高山区、 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地形类型
海拔高度
地表特征
著名地形
山地 平原
500米以上 200米以下
峰峦起伏, 坡度陡峻。
平坦广阔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科迪勒拉山
亚马孙平原 东欧平原
丘陵 高原 盆地
较低,500米以下 较高,500米以上
起伏较小, 坡度和缓。
地面坦荡, 边缘陡峻。
总结:各大洲地形特征
洲名 亚洲
非洲
地形特征
地形复杂,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 广大 以高原为主;起伏不大
欧洲 以平原为主;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南极洲 冰雪覆盖;海拔最高的洲,平均海拔2000多米
北美洲 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山
地高原
南美洲 三大地形区,西部山地,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斯
加
岛
南极大陆
格陵兰岛 北美大陆
南美大陆
七大洲面积比较
亚非北南美 南极欧大洋
洲界
洲界
直布罗陀海峡
苏伊士运河
白令海峡
巴拿马运河 德雷克海峡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学生活动四:识记洲界
大高加索山脉、0黑º 海、
白令海峡
180º
土耳其海峡
直 布 罗 陀 海
峡非
欧洲 洲
亚洲
北美洲
苏伊士运河
大洋洲
巴拿马运河
1、喜马拉雅山是由哪两个板块挤压形成的?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2、阿尔卑斯山是由哪两个板块挤压形成的?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3、请你结合世界地形图和板块示意图,分析世界上最
长的安第斯山脉的形成原因?
请你对图中红海的命运作出预测?
红海面积会随着板块张裂运动变的越来越大
请你对图中地中海的命运作出预测?
地中海面积会越来越小,并最终消失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拉 普 拉 塔 平 原
巴
塔
哥
三大地形
尼 亚
西部山地、东部平原、高高原原相间分布
75ºW
60ºW 45ºW
大洋洲
三大地形,纵列分布 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120ºE
150ºE
大洋洲
学生活动四:辨辨它们是哪个大洲
冰雪大陆 高原大陆 地势地平 三大地形南北纵列分布 地形复杂,中间高四周低 西部山地,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大洋洲 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地势
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中国东南丘间低。
刚果盆地 塔里木盆地
海底地形
大陆架 大陆坡 洋盆 海岭 海沟
海底地形示意图
亚欧板块
非
太
洲
平
板
洋
块
板
块
南极洲板块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科迪勒拉山系
世界著名的两大山系 世界著名的两大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带
七大洲的地形
地形
地貌 地势
以山地、高原为主/以平原为主 地势低平/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地形复杂,多高原、山地
亚洲
欧洲
地势低平 以平原、山地为主 海岸线曲折
西欧 平 原
波德平原
东欧平原
40ºN 0º
20°E
非洲
撒哈拉大沙漠
高原大陆 以高原、盆地为主 海岸线平直
刚果盆地
埃塞尔比亚 高原
东 非 高 原
0°
20°E
2非洲
印度洋 B
海拔最高
1、2、冰3雪分大别陆为哪三个大洲?
A A、B、C分别为哪三个大洋?
大西洋 大
洋
南极洲
洲
1
3
南美洲
C 太平洋
北美洲
100ºW
科 海迪 落
岸基
山勒 山 脉拉 脉
山
系
大
拉布拉多
高原
平
原
三大地形,南北纵列分布 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 部山地高原
南美洲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海陆分布 比例: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水球
海北陆半分球布的:陆陆地地多主,要还分是布南在半北球半的球陆;海洋 主地要多分呢布?在南半球。
东半球的陆地多,还是西半球的陆 地多呢?
二、大陆和大洲
大陆、半岛、岛屿、大洲
阿拉
非洲大陆 伯半
岛
亚欧大陆
乙
印度 中南 半岛 半岛
马
达
加
澳大利亚大陆
南美洲
南极洲
德雷克海峡
三、洋和海
读图5认识洋﹑海﹑海 峡﹑海湾的概念
四大洋面积比较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七大洲四大洋
主要运河和海峡
英吉利海峡 欧洲
土耳其海峡亚洲
白令海峡 北美洲
直布罗陀海峡
苏伊士运河孟加拉湾
非洲
马六甲海峡 巴拿马运河
大洋州 莫桑比克海峡
南美洲
德雷克海峡
南极洲
麦哲伦海峡
世界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