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再认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2月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Feb.2008第27卷第2期Journal of Heilo ngjiang College o f Education Vol.27No.2
对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再认识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教育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 要:对我国高校现行的本科生导师制进行解读、理解,对本科生导师制重新定位,并分析了本科生导师制的职责、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面临问题和解决对策,目的在于对本科生实施导师制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关键词: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学分制
中图分类号:G 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8)02-0054-02
收稿日期:2007-12-10
基金项目:2007年黑龙江省教改立项,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改立项课题5加强高校公共选修课各环节管理的对策研究6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梁鹏(1976-),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教师,硕士研究生。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定位
1.何谓本科生导师制
/导师制0早在14世纪就由英国教育家提出。

17
世纪,英国的牛津、剑桥等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应用。

1869年,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Eliot )在哈佛推行本科生选课制。

伴随着选课制出现,1872年,哈佛大学开始实施学分制,并很快带动美国其他高校实行选课制和学分制。

但英国牛津、剑桥等高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实施学分制,并将用于研究生的导师制/移植0到对本科生的培养。

学生进入大学后,学院为所有的本科学生配备导师,导师由各专业的教师兼职,学校为本科生导师提供相应的活动经费。

剑桥的做法也是国际一流大学通用的做法。

在1910年以后,北京大学开始学习试行美国模式的学分制。

1916年,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大力推进比较全面的本科生学分制。

随后,其他国内高校也纷纷
仿效,开始试行学分制。

1937年,英国学者林迈可受聘为燕京大学经济学导师,在燕京大学领导创办了牛津大学式的导师制,其他国内高校也相继仿效实施。

1952年,学分制被废止,各高校改行学年制。

1978年,教育部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试行学分制,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多数重点大学都实行了学年学分制。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实行较全面的学分制的学校日益增多。

2.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职责
(1)指导学生对专业、培养方案的了解、认识乃至如何规划职业生涯和知识结构。

新生在入学前只能通过相关的宣传等途径了解所学专业,由于宣传材料的内容有限,多数学生对所学的专业都是朦胧的,了解甚少。

入学后经过导师的指导,使其对所学专业、培养方案有了全方位的了解、认识,根据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对如何正视所学专业以及怎样规划职业生涯和知识结构具有积极的作用。

(2)从/教师教,学生学0过渡到/教师,教学生学0,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高等教育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0。

通过导师的正确指导和导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导师安排学生学习与专业和个人成长有关的书籍、资料等,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并总结;敦促学生合理、科学地利用时间;帮助学生掌握大学学习的特点和方法;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了锻炼。

(3)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进步,树立并巩固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导师不仅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不仅经常与学生进行学习上的沟通,还要经常与学生进行语言上的沟通、思想上的沟通,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做到及时的、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思想进步,使学生坚定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困难与解决
对策
1.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困难
)
54)
(1)生师比严重失调,胜任本科生导师的人员稀缺。

目前,大多数院校都要求由具有两年教学经验的讲师或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教师缺编等原因,专业教师本身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使本科生导师资源越发显得紧张,导师的严重缺乏已严重束缚了高校学分制的有效管理。

有时迫不得已起用助教来承担本科生导师的工作,由于经验、专业知识的相对欠缺,不能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的职责。

(2)假学分制管理模式束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

综观我国,实行学分制的高校普遍采用的是学年学分制,是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的一种管理形式,而本科生导师制恰恰是完全学分制的产物。

学分制、选课制、本科生导师制是相伴而生,学分制以选课制为基础,选课制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前提条件。

如果只有学分制的叫法,而在教学组织中不实施选课制,本科生导师制失去了意义,那么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保证选修课数量和质量的途径,是学分制的精髓。

在学年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学分制教学计划的弹性作用不明显,本科生导师制显得苍白无力,整个实施过程,没有充分发挥其效力。

(3)教师思想观念上存在问题。

导师不能处理好教学与科研、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其工作仅限于课堂授课,而对学生如何选课、如何学习、如何学好则缺乏关心;一些高校教授、专家本身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和研究生指导工作,因而造成对本科生的指导不够重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影响到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运转。

(4)导师的待遇难以保证。

对本科生导师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但缺少激励机制。

事实上导师是按照一定要求和程序从教师中挑选出来的,他们大都肩负着教学、科研和指导学生的重任,他们的劳动应该受到尊敬和承认,而且应该有相应的物质保障和精神鼓励。

2.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保障对策
(1)规避生师比失调问题,建立有效导师培训机制。

生师比逐渐增大,导师数量相对不足,需要建立有效导师培训机制。

开设导师培训班,凡经培训符合任职要求的教师,不分职称高低都可以申请当导师。

还可对年青教师实行导师制,让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教师导师刚刚参加工作的年青教师,做到传帮带,让年青教师短期内成长起来,然后为本科生进行导师。

(2)向完全学分制模式过渡,完善学分制模式管理。

现行的学年学分制管理模式,还存在着较强的计划性,缺乏学分制的灵活性、弹性,所以要加强学分制管理,建立完善的、符合学分制管理的教学培养方案,建立完整的学分制日常管理体系,保证学分制的顺利实施,也是保证选课的顺利实施,同时也能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

(3)开拓指导形式,创新指导模式。

导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兴趣、特长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是本科生导师制有效实施的关键。

这就要求高校建立多种指导形式,创新本科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模式,加强高水平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导师指导形式上,可以/一对多0,也可以/多对多0。

在导师与学生的交流方式上,既可通过/学校导师工作日0开展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也可利用电话、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手段加强沟通。

还可以让资深导师做公开性专题报告,广泛地为本科生作指导,也可以让本科生互相交流,甚至也做相关的总结报告。

(4)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实施,除了导师的因素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学生自身。

为促进导师与学生交流,在倡导导师找学生交流的同时,也应要求学生主动找导师交流,主动与导师预约时间请教问题,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

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师生沟通和交流,改善师生关系,形成良性互动,促进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实施。

(5)加强对导师的管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院、系成立导师委员会,定期对导师的工作情况、考核情况、评优等进行汇总和研究,为鼓励教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学校还应该对导师工作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考核与奖励。

一是要建立导师激励机制。

把导师工作计算工作量,学生论文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科研课题或是大赛获奖的,应对指导教师进行奖励。

一是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适当提高导师受聘期间的待遇并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

参考文献:
[1]陈哗,徐凌霄.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1
[2]马艳秀.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J].
江苏高教,2006,(3)1
[3]王明明.高等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江苏高
教,2005,(1)1
[4]向阳.关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与认识[J].科教动态,
2007,(5)1
[5]孟宪军.关于实施本科生学师制之理论探究[J].黑龙江
高教研究,2004,(3).
(责任编辑:朱岚)
)
5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